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的若干建议
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的若干建议高中数学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能力方面的重要阶段,也是决定学生未来进入高等教育学习的关键之一。
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必须重视。
针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我提出如下建议:一、注重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数学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严谨推理、创新实践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意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高中数学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延续和拓展。
然而,许多高中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导致后期的学习难度加大。
因此,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例如代数、几何、函数、导数等基础知识。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四、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科特长等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过差异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五、拓展数学的应用领域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从物理、化学、地理到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领域拓展,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培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六、开展数学思维比赛和科技竞赛参加数学思维比赛和科技竞赛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因此,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多开展各种数学思维比赛和科技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发挥个人优势,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拓展数学的应用领域以及开展数学思维比赛和科技竞赛。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王尚志教授在新教材培训会上提出教学建议:教师要整体把 握教学内容,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教师要 关注主题教学和单元教学,要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各阶段目 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统一,关注数学目标对实现 核心素养发展的贡献。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一般是遵循“数学核心素养-主题目标-整章 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路径,是“总-分”的过程,而学生 学习则是按照“问题解决-课时目标-单元目标-整章目标-主题目标数学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分-总”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学生综 合素养的提升。要实现这两个过程的完美统一,关键是做好“整 章-单元-课时”的教学设计,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下面我举例说明我校教师是如何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 我们把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第四章指数函 数与对数函数、第五章三角函数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这一单元重 点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思维以及数学运算的能力。首先由教 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对整个主题进行分析,然后备课组长对每一章 进行整章分析,比如第三章,整章分析到位后,对“函数的概念 及其表示”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对“函数的基本性质”,“幂 函数”“函数的应用(一)”进行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我们采用分组研讨法,把本章内容分为4节,老师分为四组,每组 负责一小节,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 优势,探讨出每一节的最优教学方案,并以“函数的单调性”为 例,期望捋清“整章-单元-课时”的设计思路。
常言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充分发挥 集体的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大胆实践探索,努力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教研组组织教师相互观课议课、定期座谈教学经 验、组织专题讨论会,让全组教师在平等对话、相互交流、思想 碰撞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比如我们研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 习,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为例,学生面临的问题就是, 如何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面对这个问题,学生的思维应当如何 生发呢?
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黄志福摘要:在新课程逐步推进和落实的过程中,我国教育体系对于高中数学教育提出了各种全新的要求。
为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就需要多关注教师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
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让师生能够从根本解决学习问题、学习要求。
本文将以新课程为视角,阐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思路,希望能够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作为一门十分严谨但也非常灵活的学科,数学在高中阶段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难的科目。
不少学生由于跟不上进度,所以最终出现了厌学心理。
为了在高中数学中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师需要做好学生兴趣度激发,用适合学生的条件和环境焕发课堂活力,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建适合学生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兴趣正如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一样,不同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风格也是不同的。
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长时间摸索和尝试总结得来的方式,其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魅力和个人个性。
在面对个性化十足的高中生时候,教师不可以用固定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而是要用更贴合学生实际,能够展现自我魅力的教学手段。
要因地制宜的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性格特征开展教学[1]。
首先教师需要快速了解新鲜事物,掌握新鲜事物的学习方法,要创新过去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提前备课,严密的剖析数学教材,化难为易、化整为零。
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合理删减内容。
要做好教案材料的重新整理。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用自己所擅长的方法,将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的形式。
高中教师需要多样化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2]。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难易度合理调整教学过程。
教师需要多加关注学生行为和表现。
要从学生反应条件选择教学对策。
要多关注学生反映和情况。
洞察学生接受能力,做好教学方式调整。
教师需要明白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非重点内容,而不是一直跟随着课时进行活动。
高中数学新课标要点总结
高中数学新课标要点总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新课标强调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以下是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主要要点总结:1. 课程目标的转变新课标将课程目标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2. 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新课标对高中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与优化,将原有的知识点重新组织,形成了更加系统和连贯的知识体系。
同时,新课标还增加了一些现代数学的内容,如概率统计、算法初步等,以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3. 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4.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笔试,还包括口试、实验操作、项目报告等多种评价形式。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够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
5.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鼓励教师和学校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6. 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标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同时,新课标还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7.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标倡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和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8. 课程实施的灵活性新课标允许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上述要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高中数学新课标旨在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淮滨第三高级中学数学李志虎我一直认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具体来说,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互动的过程。
在实施新课程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一、教师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
“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
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
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就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应主体的学习能力,而使用富有审美价值的认识技艺所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
它来源于教师个人长期的实践经验,反映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掌握。
它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教学准备的艺术、教学过程的艺术、教学组织管理的艺术、教学的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教学的板书艺术、教学风格、教学机智与幽默等。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大纲内容涵盖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下是大纲的主要内容:1. 数学基础知识- 数与式:包括实数、复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等。
- 函数:涵盖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以及函数的应用。
- 几何: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
- 概率与统计: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2. 数学基本技能- 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快速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 推理能力:通过逻辑推理训练,提高学生的推理和证明能力。
- 解题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形结合:通过图形和数量的结合,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 转化思想:教授学生如何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
- 分类讨论: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能力。
4. 数学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购物、理财等。
- 科学技术中的数学:介绍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的应用。
- 信息技术中的数学:探讨数学在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5.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数学。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试等。
6. 课程资源和教学建议- 教材和辅助材料:推荐使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并提供丰富的辅助学习材料。
- 教学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强调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大纲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
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程也迎来了新的课程标准。
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的课时安排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以下是高中数学新课标课时安排的详细内容。
首先,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必修课程的课时安排如下:1. 必修一:代数基础,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基础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2. 必修二:几何基础,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必修三:概率与统计,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4. 必修四:微积分初步,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选修课程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选择的课程。
选修课程的课时安排如下:1. 选修一:高等代数,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矩阵、行列式等高等数学知识。
2. 选修二:高等几何,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解析几何、非欧几何等高等数学知识。
3. 选修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等高等数学知识。
4. 选修四: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共计36课时。
这部分内容在必修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包括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高等数学知识。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标还特别强调了数学实验和数学探究的课时安排。
数学实验和数学探究的课时安排如下:1. 数学实验: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数学探究:共计18课时。
这部分内容通过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新课标之高中数学教学新理念
新课标之高中数学教学新理念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观;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重思想教育;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标签:新理念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一.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课程观: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
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
二.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侧重点: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还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创新,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1.新课标的数学教学重过程那是怎样的过程?(1)新课标之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什么?①体验数学的自然科学性,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
②体验数学的基础性与工具性,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工具。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思维方式是研究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商品买卖,储存贷款,等等都要用到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式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③体验数学是一种文化。
我国古代的河图洛书就是数的“方阵”,《易经》中的卦象都用数来表示,我国古代兵书中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中的筹就是数码。
让学生体验这些还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④体验数学是一种思想。
数学是一种科学思想,这种思想反映着数学知识的共同本质。
数学之中含有丰富的思想:符号思想,集合思想,函数思想,分类思想,化归思想,极限思想等等。
(2)新课标之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做数学,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传统教育把学生看成是装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知识。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当今时代是个知识的时代、技术的时代、创新的时代。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改革,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召唤,他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高中数学新教材已经走进了课堂。
在理念、体系、特点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都做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
广大教师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找到适合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呢?本人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是使用高中数学新课程人教a版教材的实践与认识;二是使用高中数学新课程人教a 版教材的教学体会;一、使用高中数学新课程人教a版教材的实践与认识(一)课程的基本理念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
所谓数学事实指的是能运用数学及其方法去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经验则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积累起来的。
1、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合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
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
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
3、应用数学的意识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① 三角阵中每一行从 左开始数起的第几个数 ,就位于左
图 的第 几列 .
T:l __ +
2 2 2
. 一 +
2 “ 2 ”
② 三角阵中每一 行从 右开始数起的第几个数 ,就位于左
图 的 第 几行 . 由此 可 知 .9 3 于 原 图 的2 行 4 列 . 19 位 4 0 例4如 图 . 出 了一 个 三 角 形 数 阵 , . 给 已知 每 一 列 的 数 成 等 差 数 列 , 第 3 起 , 一 行 的数 成 等 比数 列 , 一 行 的公 比都 从 行 每 每
21 2 0 &g3 试 周 1  ̄考 刊
新 课 标 下 的 中 学 教 学 设 计 高 数
李春 花
( 北 省 抚 宁县 第 二 中学 , 北 抚 宁 河 河 摘 要 : 师 在 高 中 数 学 教 学 设 计 中 , 注 重 教 学 目标 教 应 的设 计 , 学 生 进行 深入 的 分 析 , 要 巧 设 情 境 以 增 加 学 生 的 对 还 投 入 感 ; 设疑 f , 巧 * 以开 启 学 生 的 心 智 。 - I 关 键 词 : 学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目标 教 学过 程 数 与 传 统 的数 学 教 学 备 课 工 作 不 同 ,新 课 标 下 的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教 案 的设 计 既 是 数 学 教 学 设 计 的 总 结 和 书 面 记 录 ,又 是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的 主要 依 据 ,教 师应 把 在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每 一 阶段 所 做 的工 作 在 教 案 中具 体 反 映 出来 。 而 传 统 的 0 60 ) 6 3 0
[ 1 _ (
1 1 一一 2
:
2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完整版)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是建立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探索和创造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1.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三角、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等内容。
基本技能:包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数学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数学抽象思维: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方法和理论的概括、分析和综合,以及通过数学模型来理解现实世界的能力。
数学推理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3.综合素养数学建模:能够用数学的思维和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解释观察到的数学现象。
问题解决:能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以及评估和优化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根据数据进行决策。
创新思维:能够应用数学知识,发挥创新思维,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想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1.数学必修课程包括四个模块:数与代数、几何与三角、概率统计、离散数学。
2.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为一年,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如下:数与代数:学习数的概念、运算性质、代数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几何与三角: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几何证明等。
概率统计:学习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抽样分析、概率分布、回归分析等。
离散数学:学习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图论等。
3.学生需要修满必修课程的4个模块,共计2个学分。
4.必修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选修课程1.选修课程包括多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新策略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新策略摘要:实施新课程后,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也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的教育策略也应该配合新的课程改革而变化。
本文将对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的新策略进行可行性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新策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在教学理念、功能、内容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变化,如何转化自身角色,如果有效果的实施新课标,是现代高中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转变教师自身角色这次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让数学为生活服务,让数学理论和实践完紧密结合,让高中数学由书面的知识化走和同生活化,树立新的数学观。
教师应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新的教育理念、模块课程的内容及学习目标,研究新的教法及学法。
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学生的学习需要,动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这种新要求就客观的让教育由知道的传授者变为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体验。
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开发和课堂活力的发起者。
老师也经常要教会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的教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道,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学会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去认识和处理问题。
二、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 5 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 4 个系列。
新教材开辟了“观察与猜想”、“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拓展性栏目,为学生提供选学素材,使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具有如下特点:(1)以人为本,由易到难设置课程;(2)注重基础,例习题难度降低;(3)增大开放性,培养创新能力;(4)靠近生活,注重应用。
2023年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2023年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2023年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发布对于我国的教育领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事件。
本文将对该新课标进行解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内容变化新课标中,对于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以往的数学课程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运算技巧的训练,而新课标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课标突出数学的应用性,将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对数学方法和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二、学习方式变化新课标中,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授,而新课标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标注重实践和应用,倡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评价方式变化新课标中,对于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了调整。
传统的数学考试侧重于计算和应用技巧的考察,而新课标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平时表现、项目作业和学科竞赛等多种途径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方法变化新课标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了调整。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规范的计算步骤,而新课标中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新课标中还提倡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在线资源,提高教学的效果。
五、数学素养的培养新课标中,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新课标通过引入数学建模、数学实证研究等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些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2023年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发布意味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新课标中对于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进行了调整和优化,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堂艺术摘要:很多学生在步入高中后,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犯了难。
由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大部分学生在步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就出现了严重的滑坡。
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其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标准,创新教学方法,尝试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问题;对策新课程理念提到的“四基、四能、三会与六素养”,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上发挥着极强的引导作用,不仅有利于改善当前数学教学的弊端,为今后的数学教学也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在该理念引领下,我将就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高中数学由于其知识本身的难度与深奥性,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方面,他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对数学概念不求甚解,死记硬背,而这也是所有学生普遍采用的学习方法。
思维固化、学习的体验感不强、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想象与抽象能力。
②学生们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习模式也早已固定,如看答案分析题目的习惯,久而久之,他们对标准答案产生了依赖性,数学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数学建模能力。
③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题海战术充斥课堂。
教师方面:①诚然,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教师的影响也很大,高效课堂仅限于“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
②教师忽视了学科知识的育人价值,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个学生,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优化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的策略分析(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数学学习兴趣其实,激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换言之,让学生在接触高中数学开始就使其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热情,才能使其自主进入教学课堂,并与教师在良好的互动下推进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但是从客观情况出发,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下,为高中数学的教学奠定扎实的课堂基础。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案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案的设计应当围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数据处理以及数学建模等能力展开。
我们以《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这一单元为例,来构建一个具体的教案范本。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的定义,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函数的定义及其表达方式。
2. 常见函数(线性函数、二次函数等)的性质与图像。
3. 函数的应用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
2. 结合生活实例,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出函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详细解释函数的定义,举例说明不同函数的表达方式。
3. 实例分析:选择几个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探讨函数在其中的作用。
4.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
5. 小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情况。
2. 结果评价:通过作业和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每次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如何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如何教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就我们数学教师而言,应尽快地适应新旧课程的过渡,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转换。
我们应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
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新课程强调了探究式教学,那是否就意味着数学教学要以探究式为主呢?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数学新课程之所以强调探究式教学。
那是因为过去我们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探究,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一般来说,高中学生要探究出某个数学问题或者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得到解决,高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
应该承认,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它不能和“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划上等号。
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越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关于讲授教学法的研究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
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
甚至是一句话,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2.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浅析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浅析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革。
本文将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浅析。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将重点放在应试和考试成绩上,忽视了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直接讲授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利用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课标鼓励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利用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和实物实验设备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应试评价方式,注重平时表现和学科能力的全面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独立探究和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总之,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方式,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中学生。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应当具有时代特征,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的创举。
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扎实贯彻执行,开创数学教育的新局面。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文化水平和现代化人才的关键性学科,加强和改善数学教育是高中教师的一项责任,一项任务。
一、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更新教学思想(1)从目的上。
数学教学的着力点应是学生素质的普及、合格、提高。
数学教学独特作用体现三个层次: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培养数学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就群体而言,要对每个学生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精神品格的发展全面负责。
显然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切实面向学生,狠抓基础———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狠抓核心———注重学生学习活动中思维过程的教学,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数学能力;狠抓灵魂———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教学,以及伴随思维过程的情感教育,以促进数学教育的效果由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狠抓精神———树立意识与观念,运用数学策略与规律,并进而形成尊重科学真理的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使数学知识、能力、精神和人格和谐发展。
(2)从质量上。
评价数学课上得是否好,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把数学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数学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错误的估计了学生学习数学潜力,更多的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逻辑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训练和培养。
衡量学生成绩的优劣,不能只看考试高低,更要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教学上。
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教学研究及实践。
一、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新课标的提出将深刻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这要求高中数学教学不能再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要面对新课标的挑战,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包括任务型教学设计、研究性学习设计、探究式教学设计等。
二是教师授课能力,包括引导学生探索、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三是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管理、学生学习状态的调节、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等。
四是教师评价能力,包括能否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发展情况。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关注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理念,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是注重课堂教学探索和实践创新,积极开展任务型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实践研究,积累成功的教学案例和经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情景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简单理解就是“教”与“学”。
师教生学,但归根结底“教”是为了“学”。
教学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下是这样表述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概念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数学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
怎样才能较好的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过程谈几点体会:
一、有明确的、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
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的运算能力很差,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以前和平时的练习较少,针对这一情况,在备课和课堂练习时要突出这一点的训练。
主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题,杜绝使用计算器。
刚开始时,学生由于以前的习惯,觉得算起来较难,同一道题可能算出
的结果五花八门,这时让他们反复算,等到大部分同学达到结果一致,然后教师再讲评,这时候第一次就算对的同学就很有成就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运算能力明显提高了,在考试中由于运算出错而丢分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高涨了,主动学习数学的同学也多了。
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需求来定,设计恰当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从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我们知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发展能力的效果。
提问题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所学的知识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因此,教师如果采用趣味性很强的数学情境,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的境界,并能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和开发智力,促进思维,发展能力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
比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以故事作为新课的开端: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据说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让他提一个要求,于是这位聪明的发明者说:“尊敬的陛下,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粒麦子,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粒麦子,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粒麦子,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粒麦子,以此类推,每个格子里的放的麦子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
子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
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
”国王觉得这不难,就欣然同意了。
请问:国王能办到吗?
从这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开头,马上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
三、创设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情景课堂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是师生的相互沟通,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的东西,才能被他们所理解和接受。
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积极开展合作探讨,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例如在讲授完函数值域之后,二次函数的值域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参与讨论度不够,掌握不够深刻,甚至一知半解,以致在解决中常常混淆,因此,课堂上由最常见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引申,给出如下的一类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做适当的归纳总结,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问题1:二次函数y=-x2+2x+3的最值是多少?将此问题引申出关于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问题2:二次函数y=-x2+2x+3在[-3,2]上的最值是多少?
问题3:二次函数y=-x2+2ax+3在[-3,2]上的最值是多少?
问题4:二次函数y=-ax2+2ax+3在[-3,2]上的最值是多少?
问题5:二次函数y=-ax2+(2a-1)x+3在[-3,2]上的最值是多少?
在教学中,例题设计一定的层次,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深入,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体现在整个教学生活中的,特别体现在教师对学生上。
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他们都希望自己学好。
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对他们要一视同仁。
“亲其师而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善待每一名学生,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听课,愿意积极配合。
我们能听到更多学生真实的意见或者真诚的心声。
从他们身上,老师可以了解到了很多学生的真实感受,也可以学习到很多他们真诚的优点,对教学是一个直接的促进。
很多感人的东西都从教师与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中释放发掘出来,这种良好关系也让他们的数学成绩有了较大提高,而数学课堂也因为有这么真实的感情联动而提高了效率。
总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改变原来教师为主体的状况。
我们高中数学教学要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尽可能的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作者简介】
王丽英( 1976-),西安市第51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