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与中国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與中國文化

中國傳統思想裏有「百行孝為先」之說,宋儒司馬光就十分推崇《孝經》,認為「立身治國之道,盡在其中」。梁敨超在《新民說》中強調「忠孝二德,人格之要件也。」近人謝幼偉更以為中國文化乃為「孝之文化」,於此可見孝的觀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之地位。

孝道在中傳統社會裏,為何如此重要?這主要是受到儒家倫理和宗法倫理的影響。孔子以一己之修身,本自孝悌之實踐。《論語》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

中亦強調了仁與孝的聯繫。《尚書.金滕》篇載周公話:「予仁若考」,這是以孝順祖先之德釋「仁」。《國語.晉語》更提出「愛親之謂仁」。孔子以「愛人」釋「仁」,把「愛親」擴展到「愛人」,但同時強調了孝弟成仁之本。孟子也用「孝」弟規定

「仁」

矣。」

中國文化以家族為本位,這也構成了宗法倫理在中國傳統思想中之巨大影響力。宗法倫理重視血緣關係及其關係之維繫與傳承。在宗法觀念的影響下,中國人有很濃厚的「報恩」及「不忘本」的家族思想,所以慎終追遠、敬孝親是每一個中國人必須奉守的德性。再者,孝道之提倡,也是中國人在農業社會中「養兒防老」的最大保障。在婚姻方面,「無後」為最大的不孝,因此孝道之體現,也是家族血緣的保持及傳承之最大保障。

孝為百行之先,亦由漢代之大力提倡。漢代「以孝治天下」,規定《孝經》為必讀的課本,強調:「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同時又通過「孝弟力田」、「舉孝廉」等等措施,把遵奉孝道者推薦於官府。而對不遵奉孝弟之人,責之以刑,確立「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漢代「以孝治天下」,進而加強了中國以家為本位的社會特色,形成了「家」是「國」的擴大,及皇帝視「國」為「家」的所謂「家天下」思想。在這種思想影響之下,不僅父子言孝,君臣、師徒及長幼皆以孝道的外進而維繫,所以「人之行,莫大於孝」。

漢代以來,孝道思想已成為中國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宋代理學家張載以為中國之孝道,不僅能鞏固家庭關係,而且能「管攝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風,使人不忘本」。這一說法,在唐君毅《與青年談中國文化》中,有著更深切的體認,唐氏以「人之孝,表示人之生命精神之能返而顧念其所自生之本」,因而「孝之擴充,為孝於整個之民族,而忠於民族之歷史與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