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对家庭及青少年的影响
社会变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变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变革如潮。
这种快速的社会变迁不仅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家庭、社交等角度探讨社会变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社会变迁给青少年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过去,青少年的教育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而现在则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种变化使得教育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调整。
在这个变革不断加速的时代,青少年要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需要适应更高的学习要求,面对升学压力,承担更多的学业负担。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他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
其次,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
在过去,大多数家庭都是由双亲和孩子组成,但现在随着离婚率的上升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形态出现了变化。
例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
这些变化给青少年带来了身份认同和家庭支持的困扰。
青少年可能因为家庭状况的改变而感到孤独、无力应对,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此外,父母的忙碌工作和缺乏陪伴时间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乏家庭关怀和支持的青少年更容易陷入孤独和无助的状态。
第三,社交方式的变革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成为了青少年沟通的新方式。
然而,虚拟社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青少年可能因为时刻关注社交媒体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和沟通,导致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疏远。
同时,互联网上存在的网络欺凌和谣言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和困扰。
青少年对于网络世界的依赖和网络暴力对心理健康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
面对社会变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和困扰。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
其次,家庭成员应该关注青少年的情感需求,增加家庭互动和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社会变迁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

社会变迁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在社会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青少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
社会变迁的方向和速度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科技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社会变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变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经济变迁使得家庭收入水平普遍提升,父母会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发展机会。
此外,新兴产业的兴起也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并且在就业市场上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青少年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与挑战,竞争压力的增加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
二、科技变革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科技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娱乐和社交,但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其次,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青少年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但同时也带来了沉迷网络、孤立和社交焦虑等问题。
科技变革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但也需要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科技和保护个人隐私。
三、文化变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文化的变迁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和世界观。
随着社会的开放与多元化,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学习机会。
文化的融合使得青少年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文化的变迁也会给青少年带来困惑和挑战,他们需要适应变化,保持自身的认知平衡和价值观的塑造。
综上所述,社会变迁对青少年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经济变迁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科技变革使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而文化的变迁则影响着他们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
然而,社会变迁并非一帆风顺,青少年在适应变革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自身的发展与成长,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家庭教育中的孩子与社会的关系

家庭教育中的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则是家庭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塑造的一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家庭教育中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社会环境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对其认知、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当孩子暴露在一个积极正面、充满爱和关怀的社会环境中时,他们更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反,如果孩子处在一个消极、暴力或不良行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可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开展不良习惯和行为。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个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认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并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并逐渐适应社会的要求和规范。
三、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孩子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能力之一。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参与社区活动、组织亲友聚会等。
同时,家长还要教育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冲突,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关心、尊重和体谅他人。
四、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与社会的关系面对社会,孩子需要学会正确处理与社会的关系。
他们需要理解社会的规则和道德,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父母可以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向孩子传授社会知识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且教育他们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
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或社区服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服务精神。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感知社会,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结起来,家庭教育中孩子与社会的关系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重视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并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社会观念和适应能力。
社会问题九年级社会与家庭关系分析

社会问题九年级社会与家庭关系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家庭问题不仅影响到社会和个人,同时也受到社会问题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九年级的青少年身处家庭和社会交汇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的社会与家庭关系成为需要关注的焦点。
首先,社会问题对家庭关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在当今社会,物价上涨、房价飞涨、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影响着家庭的稳定。
父母为了生计忙碌工作,往往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和陪伴,导致家庭温暖度下降。
另外,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信息也会对孩子的家庭观念产生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对家庭产生怀疑和疏离感。
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九年级学生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其次,家庭问题也会反过来影响到社会关系。
在家庭中遭受暴力、虐待、矛盾纠纷等问题的孩子,往往会在社会中表现出不良行为,从而加重社会矛盾。
同时,家庭教育不良导致的孩子品行恶劣、不尊重他人的现象也会在社会中泛滥,进一步恶化社会风气。
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使得九年级学生处于一种家庭不和谐、社会不稳定的环境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烦恼。
针对九年级社会与家庭关系的问题,我们需要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关怀的结合。
家长应该重视与孩子的沟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同时,社会应该加大对家庭的支持和教育资源的投入,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
只有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让九年级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综上所述,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的家庭与社会关系层面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只有通过积极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才能够建立起九年级学生与家庭、社会之间良好的关系,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愿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青少年家庭环境特点分析

青少年家庭环境特点分析1. 家庭结构多样化青少年家庭环境的第一个特点是家庭结构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的核心家庭结构逐渐演变为更加多元化的形式。
除了传统的父母子女结构外,还出现了单亲家庭、同性恋家庭、继父母家庭等多种形式。
这种多样化的家庭结构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广泛的生活体验,也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2. 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家庭氛围是青少年家庭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反,若家庭氛围紧张冷漠,缺乏沟通和理解,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3. 家庭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方式对他们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严厉型、民主型、放任型等各种类型。
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性格养成、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因此,家长在选择教育方式时需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家庭经济状况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
而经济困难的家庭可能会限制孩子的发展空间,甚至影响到他们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贫困家庭和困难青少年的帮助与支持,让每个青少年都有平等的成长机会。
5. 家庭文化传承与创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庭文化传承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包括对现代文化的接纳与创新。
一个具有积极向上文化氛围的家庭可以激发青少年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青少年家庭环境是他们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并分析不同类型家庭环境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相应支持与帮助。
社会变迁与青少年成长

社会变迁与青少年成长近年来,社会发展与变迁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节奏。
这种变迁不仅在经济、科技等方面有所展现,也在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等方面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变迁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与参与机会。
本文将就社会变迁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展开探讨,从教育、价值观、职业规划等方面分析青少年如何在社会变迁中实现全面的成长。
首先,在教育领域,社会变迁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变革。
在过去,教育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今天的社会要求青少年具备更多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因此,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为此,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如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教育方向的转变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在价值观念方面,社会变迁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碰撞。
传统的社会观念逐渐被现代价值观所取代,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比如,过去讲究“学霸”为上的观念逐渐被弱化,开放自由的个性特点开始得到重视。
青少年对于个人发展的追求变得更加多元化,他们关注的不仅是个人成就,更在于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拓宽发展路径。
再次,社会变迁也对青少年的职业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过去,职业选择往往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限制,很多人只能选择传统的职业道路。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新兴行业的出现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科技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培养了许多年轻人在这些新兴领域中迅速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变迁也要求青少年具备更多的跨学科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变革。
此外,社会变迁还对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成为青少年交流的主要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也给青少年带来了新的挑战。
社会变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大变革的转型期:一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深刻的革命正在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了中国社会一系列重要的变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变迁的加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
在这一特定的转型时期,青少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价值失落以及时有发生的触目惊心的自杀、杀害同学甚至杀害父母与老师的事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人们重视研究家庭环境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纷纷有文章见诸报端,但深究其原因,是社会变迁引起经济制度、文化背景、大众传媒、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深深影响着青少年人格。
这方面的论述很少,我们从社会调查入手,搜集第一手资料,深入挖掘影响青少年人格的深层因素。
众所周知,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而对于社会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有消费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性别文化、一、何谓社会变迁?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泛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包括人类社会在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
社会学研究中一般更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1、整体社会变迁和局部社会变迁2、社会进化与社会革命3、社会进步与倒退4、自发的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三、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
自然环境依其自身规律演变﹐影响社会的变迁﹐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社会的变迁。
2、人口的变迁。
人口变迁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结构(性别、年龄、社会)及人口流动(如移民、城市化进程)和分布的变化。
一定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人口的变化给整个社会的变化以极大的影响。
3、科学技术的变迁与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变迁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青少年犯罪与社会变迁

青少年犯罪与社会变迁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其与社会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社会的发展、价值观的改变以及家庭结构的演变都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发展迅速,信息传递日益便捷。
然而,这也导致了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压力的不断增大。
许多家庭为了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不得不双职工或长时间工作,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照顾不善。
同时,新媒体的普及和信息的泛滥,让青少年容易接触到各种负面信息和暴力内容,这对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另一方面,社会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变迁。
随着社会的进步,过去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被新的观念所替代。
例如,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孝顺是美德,但在当代社会,个人主义和自我追求的价值观开始占据主导。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使得青少年更加注重自我满足,而忽视了对社会秩序和法律的尊重。
加之社交媒体的盛行,青少年也更加注重自我呈现和社交网络的声誉,这进一步增加了他们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而且,家庭结构的演变也对青少年犯罪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和单亲家庭的增多,许多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密的亲子关系。
研究表明,孤独感和亲子关系不良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缺乏家庭的支持和引导下,青少年容易迷失自我,寻求别的社会群体的认同感,这可能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此外,社会的教育体系同样在变迁之中。
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塑造价值观和培养品德的过程。
然而,在现代社会,教育往往更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而忽视了道德和品德的培养。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力,而忽视了对社会责任的教育。
这种片面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使得青少年思想受到了扭曲,进而容易走向犯罪。
为了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社会的变迁和对青少年的教育。
首先,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注重孩子的全面成长而不仅仅是学术成就。
社会变迁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关系

社会变迁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青少年人格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在当今的社会中,不仅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教育方式和家庭模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这无疑会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社会变迁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青少年已经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与此同时,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正在被新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取代。
对于青少年而言,这种变迁迫使他们面对更大的选择和难题,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首先,社会的变迁导致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青少年的社交圈很小,主要依赖于同龄人、家人和老师。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崛起,目前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更广泛的途径获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
这种方式使得青少年交往的对象和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会对他们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可能产生更加开放、自信和自主的个性。
其次,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青少年通常是被视为社会的未来,但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已经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的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然而,这种变化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责任,同时还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成就的追求。
这种追求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往往会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最后,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过去,青少年通常注重遵守传统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矩,而现在,许多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工作生活平衡。
这种变化对于他们的人格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个性的自由和独立性。
青少年人格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响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也会产生对社会变迁的直接反应。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不仅影响着社会现实的变迁,同时也反映出了社会现实的变迁。
首先,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反映了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众多因素交织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其中社会因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社会竞争压力是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青少年从小就面临着各种竞争,如学业竞争、升学竞争等。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过度的竞争压力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比如,为了考上好学校,他们不得不长时间学习,参加各种辅导班,几乎没有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下,容易使他们感到疲惫和无助,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
其次,社会舆论和评价标准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以成绩、外貌、家庭背景等因素来评价青少年。
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容易让青少年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从而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例如,如果一个青少年在学习上成绩不佳,但在其他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如艺术、体育等,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鼓励,那么他可能会感到失落和沮丧。
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评价和比较,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家庭环境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社会因素之一。
不稳定的家庭关系,如父母经常争吵、离异等,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创伤。
他们可能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
而过于严格或溺爱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过于严格的父母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压抑,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过于溺爱的父母则可能使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应对挫折的勇气。
社会文化环境同样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会影响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在一些文化中,强调个人的成功和成就,而忽视了个体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
这可能导致青少年过度追求外在的成功,而忽视了内心的平衡和健康。
此外,不良的社会文化现象,如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传播,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青少年与中国社会变迁

“青少年”与中国社会变迁中国目前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这次根本性的变迁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变迁主要是指社会变化、特别是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它包括了自然环境与人口,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科学技术与文化,社会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的变迁。
------摘自《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变迁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社会心理,同时社会变迁也为中国青少年这新的一代的成长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同样对青少年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毋庸置疑,社会变迁所涉及到的生态变化、制度变化、科技文化的变化以及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行为变化都激烈挑战着中国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
然而,如果青少年对“社会变迁”所带来的一些新事物和新概念有着不恰当的理解或是对其总持着一种消极的态度,那么这种挑战往往会对青少年产生一系列极其不良的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变迁的加速,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人格发展的特征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社会变迁下的网络时代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青少年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是人们权衡所有选择方向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后,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决定。
所以,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主要靠自己对价值观的认知。
当代社会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生活的同时,这种丰富的物质生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然而,在面对众多的价值取向路口上,青少年可能会无法做出判断,难以抉择,这时就需要有指引者引导青少年走进正确的路口。
所以在价值取向这个方面上,青少年要学会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倾向,也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以明确自己的价值所需,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成熟的,正确的且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以免青少年误入歧途。
从搜集到的青少年价值观资料中可知,新世纪青少年的价值观已明显从“社会价值”(如社会安全、平等博爱)的重视,转向“个人价值”(如舒舒适适的生活,追求自由)的追求;而且对“道德价值”(如勇敢、友善)与“能力价值”(如社会实践、领会感悟)有了一种新思维的理解。
研究论文: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

149486 社会其它论文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因素分析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显示,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社会化总的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在转型期这个复杂的过程时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下面是转型期青少年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
(一)自我认识不够准确。
青少年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仍然处于断乳期,心智非常的不成熟,对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想的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对于自己,认识不够准确,有些自信甚至自我膨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足够的管理、控制能力,既不会照顾自己又不会顾及他人,缺乏集体意识,这些都会使青少年在同他人交往过程中造成困难。
此外,现在的青少年从小到大有父母和祖辈们的呵护,成长道路顺风顺水,一旦遇到挫折,极有可能会一蹶不振,在自己成长经历中留下极大阴影。
青少年的成长非常关键,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不被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影响,遇到困难时给自己带来希望,顺利成长。
(二)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转型期的中国在高速经济。
发展的同时,国内外的意识也随之而来,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当其冲的就是价值观念的功利化,正如上面调查研究所知,许多青少年已经有了功利化趋势,部分青少年的行为远远超过了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该具有的,部分青少年表现出了对金钱和关系的极大崇拜,网络上多次出现“炫富”、“拼爹”的内容,而且他们的语言、行为、谈吐也显得相当成年化。
青少年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而上述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而使价值观形成的偏差,这些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极为不利,甚至受到国外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些危机关系民族的兴衰。
(三)信息鉴别能力较弱。
根据之前统计分析,目前中国上网的青少年比例已经非常之大,这说明当代青少年基本都能使用现代化通信工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现在的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网络的影子,比如普遍使用的网络用语、火星字、口号等。
社会变迁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

社会变迁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社会的不断变迁对每一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社会的变革不仅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直接影响,也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本文将探讨社会变迁对青少年成长的多个方面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影响背后的原因。
首先,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被置于考验。
青少年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例如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这些改变不仅使得他们在学校获得了更全面的素质教育,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中的各种挑战。
其次,社会的变迁对青少年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的职业模式正在迅速消失,而新兴的职业不断涌现。
在如此多的选择和机会面前,青少年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惑。
他们需要在众多职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才能的工作。
这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职业规划意识。
此外,社会变迁也对青少年的社交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媒体的广泛传播,青少年的社交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虚拟交流的兴起使得他们更加重视网络社交,而面对面的交流却逐渐减少。
这导致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受到怀疑。
此外,社会的多元化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也挑战着他们的价值观念。
他们需要处理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观点,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准则。
然而,尽管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我们也不能忽视他们自身的适应能力和选择能力。
青少年是充满潜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迎接社会变革来获取更多机遇。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和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此外,他们可以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和志愿者工作,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和社交技能。
通过这些积极的努力,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塑造自己的未来。
综上所述,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教育方式、职业选择、社交行为和价值观念等。
青少年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导载体

青少年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导载体《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显示,当今我国青少年社会化总体向上,但在转型期的复杂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以下是过渡期青少年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
自我意识不够准确。
由于年龄的限制,青少年的思想各方面仍处于断奶期,还很不成熟。
他们认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过于简单和理想化。
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不准确,有些自信,甚至有些自信。
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尤其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管理不善,缺乏控制力,不关心自己或他人,缺乏集体意识,这些在青春期都难以与他人交往。
还有,现在的年轻人从小照顾父母和祖父母到成年,成长的道路是平坦的,如果失败了,很可能会跌倒,给自己的成长经历留下很大的阴影。
青少年成长非常重要。
只有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不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在困难面前给自己带来希望,才能顺利成长。
数值有偏差。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中。
在发展的同时,对国内外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这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首先是价值的功利主义。
正如上述调查和调查所显示的,许多青少年倾向于功利主义。
一些青少年的行为远远超出了他们在该年龄段的原始行为。
对人际关系的大崇拜,“炫富”、“比爹”等词在网络上多次出现,他们的语言、举止和交谈显得相当成熟。
青春期是人类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切都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善恶判断能力,导致价值观的形成和世界、人生前景的建立出现偏差。
不利于价值观,甚至受外国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影响。
这些危机的影响与国家的兴衰有关。
识别信息的能力较弱。
早前的统计分析显示,中国年轻人上网的比例已经很高,说明现代年轻人基本可以使用现代通讯工具,但同时新的问题也在增加。
互联网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常用的互联网术语、火星语、标语。
由于互联网的特点,青少年对互联网充满热情,这也使得政府和社会无法全面监控互联网。
许多国家和国际网站显示虚假信息、暴力和淫秽内容,一些青少年缺乏正确的判断力。
能力差,信息辨别能力差,无法抗拒这些诱惑,全神贯注,无法释放自己,这些对年轻人的人格,尤其是道德价值会产生不利影响。
社会生活变迁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

Absr c:I sa p ra tt i g t u st a n a c d a o e c n h sc lh at n e l y g o h. ee a e ta t ti n i o t n h n o o r h te h n e d l s e tp y ia e l a d h at r wt Th r r m h h
社会变迁视角下家庭对青少年性价值观的影响

研究 了对 青 少 年 的犯 罪 、 网络 成 瘾 、 家庭 暴 力 、 人 际交
立人 生观 等 诸多 方 面都 带来 影 响。有调 查显 示 性 教育
方 面通过 “ 父 母 教育 , 青少年最希望获得性知识的渠道 是来 自学 校 和家 长 。有学者 提 出家 长的言传身 教 、 家庭
往 能力等 方 面 的影 响 。 同时 根 据 我 国计 划 生 育政 策 ,
【 基金项 目】 2 0 0 8 年 国 家社科 基金 西部项 目《 社 会转 型 时期 青
o f f a mi l y f u n c i t o n o n a d o l e s c e n t s e x u a l v lu a e s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f a mi l y s t r u c t u r e , f a mi l y e d u c a t i o n, f a n  ̄ l y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n df a mi l y mo b - i l i t y .S u g g e s t i o n s w e e r g i v e n c o n c e ni r g n t h e c o p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f o r t h e c h a n g e o f f a mi l y f u n c i t o n i n t h e l  ̄c k g eu r n a f o s o c i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
变迁中的中国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

变迁中的中国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变迁中的中国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家庭结构也经历了多次变迁。
这种变迁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和成长。
本文将探讨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对青少年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善青少年发展的建议。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结构是普遍存在的。
爷爷奶奶、父母和子女一起生活,并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
这种结构促进了不同代人之间的沟通和传统价值的传承。
然而,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改变逐渐改变了中国家庭结构。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年轻一代开始独立居住,这导致了家庭结构的变化。
首先,中国的家庭结构从大家庭转变为核心家庭。
由于城市化的压力和经济上的需求,很多年轻人迫使离开父母独自生活。
因此,核心家庭中只有父母和子女。
核心家庭结构给予了父母更多关注和陪伴孩子的时间,但同时也增加了一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压力。
因为子女需要从父母那里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关心,这可能会导致过度的期望和责任感,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压力。
其次,独生子女政策对中国家庭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大量的核心家庭,而且在这些家庭中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和角色,他们可能会被过分保护和溺爱。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缺乏坚韧性和应对能力。
与此同时,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间的角色扮演和互动,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然而,尽管家庭结构的变迁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青少年的发展和成长。
首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关注和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培养他们的信心和自尊心,并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支持。
同时,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包括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关系和学会合作。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青少年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会变迁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

社会变迁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也在不断改变。
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变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如何适应和应对这种变化。
首先,社会变迁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方式。
在过去,教育更加注重纸上谈兵,强调记忆和机械地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比过去,现代的青少年面临着更多选择和挑战,需要发展出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因此,他们需要具备更好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
其次,社会变迁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大家庭逐渐转变为现代核心家庭,这意味着青少年对家庭支持的依赖程度可能减少。
此外,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也改变了人际关系的方式。
青少年可能更多地与虚拟社交网络建立联系,而不是亲自去结交现实中的朋友。
这种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孤独感和网络欺凌的增加。
因此,青少年需要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传统的人际交往,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来应对这些挑战。
另外,社会变迁带来了新的职业选择和就业形式。
过去,青少年在成年后往往选择稳定的工作,专注于一份职业。
然而,现在社会职业多样化,很少有人一生只从事一份工作。
这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灵活性,也需要他们具备更加开放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因此,青少年需要培养职业规划和适应不确定性的能力,以适应现代职场对于个人的灵活要求。
适应社会变迁和应对挑战,对青少年自身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首先,青少年需要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包括培养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主动寻找和探索知识的渠道。
其次,他们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
这包括面对面的沟通和交往能力,以及在虚拟社交网络中建立真实的人际关系。
此外,青少年还应该注重培养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应对各种挑战。
总结起来,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深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社会变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陈晓波(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基础心理学,10141143 号)摘要:社会化是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过程。
社会化是使个人了解规范、价值标准、语言、技能、信仰,以及其他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模式。
社会化过程中包含着多种不同的影响,他们在个人的一生中始终在起作用。
这些影响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化因素,即那些使人实现社会化的制度或其他结构环境。
一般认为,除生物学方面的因素之外,影响人的社会化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生存于其间的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其中包括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关键字:社会,家庭,学校,变迁,影响,儿童心理1 现代家庭的变迁及其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任何社会中,家庭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家庭是孩子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和信念的背景。
”社会化过程中,家庭的重要性在于: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一时期,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之中,并由它负责儿童的社会化;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是一生最强烈的时期,儿童正是在家庭中建立起最初的亲密的感情联系,语言学习,并开始将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诚如马克思所说“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
”现代家庭尽管早已不是唯一的社会关系,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它毕竟仍是最早的社会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在逐步的变迁,其中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大的家庭制度由于工业化而逐步趋于瓦解并被新的核心家庭制度所取代。
这种新的变化促使家庭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家庭功能的变化,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了影响。
1.1 家庭结构核心化及其影响。
家庭结构(包括家庭规模及构成)是家庭生活方式赖以形成的客观基础。
无论是家庭成员数量的多少、代际的众寡,还是家庭成员的角色构成,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关系、家庭日常生活以及家庭成员互动。
在1986 年,由五城市家庭研究项目组组织的对京、、沪、宁、蓉五个城市家庭婚姻状况的社会调查就表明:核心家庭已成为我国城市家庭生活的普遍模式。
二十余年来,这种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已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巩固。
核心家庭的最大特点是家庭人口较少,序列较少,家庭关系简单。
特别是“三口之家”,其家庭人口容量达到核心家庭结构所需人口的最低限度,相对于传统大家庭来说,这种家庭规模上的极限状态,由于家务负担的减轻,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子女。
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观点看,一定的家庭结构总是为了执行一定的家庭功能,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家庭的生产功能在诸项功能中居于支配地位。
今天的城市家庭日益成为与社会生活相分离的个人生活场所,情感满足的功能在家庭各项功能中逐步居于支配地位。
家庭结构核心化使家庭内序列减少,结构简单,家庭内部互动对象减少,家庭成员情感亲近,容易建立“情感共鸣系统”,这条将家庭全体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纽带,能够达成父母对子女教育思想、教育认识的一致,并且对促成子女接受教化的积极性情绪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是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困难的一面。
和查表明,城市的独生子女比率高达98.6%,每户平均人口数为3.27 人。
在家庭内部,孩子们有小伙伴可以交往的仅占2.07%。
由于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单纯,家庭内社会互动的对象和内容单一,缺少与兄弟姐妹和祖辈接触的机会,孩子们日益缺乏在多维人际关系中成长的机会,这容易使孩子滋生特殊化心理,缺乏社会义务感、集体观念利协作精神,易养成独断等不良性格,成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
独生子女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子女的唯一性使父母不自觉地扩人了子女在整个家庭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加重了对子女的关注程度,出现了对子女过分宠爱,过度保护,过多照顾,过高期望的现象,这种在今天的城市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度化倾向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
1.2 家庭居室独立化、家庭网络化及其影响。
居住形式是家庭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房改政策的实行,使城市家庭的居住环境明显优化,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休息。
有调查统计结果显示,51.13%的小学生拥有自己的单独房间,52.82%的小学生拥有自己的书桌,书架。
独门独户使儿童在家庭里拥有了更多的生活空间,同时,建筑面积的大幅度增长又使他们的户外活动空间不断缩小。
有限的室内生活空间和有限的户外活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从事室内外活动的机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发展。
城市独门独户自成一统的格局,不仅导致了邻里之间成人相互往来的急剧减少,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儿童与同龄群体的交往。
同龄群体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同龄群体中的社会化,使儿童在与同龄伙伴的平等、密切的交往中,学会了遵守规则,分工合作,团结互助,评价比较等,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锻炼了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品质和能力,为今后进入成人社会作好准备。
独门独户意味着与祖辈分开居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祖辈所代表的传统生活模式对许多城市青年家庭的影响,因而单独居住的小家庭的生活方式具有更多的现代色彩。
同时,与祖辈分开居住,可避免因祖辈与青年父母在对子女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上的不一致而产生诸多矛盾及不利影响。
然而,没有祖辈的教养对儿童的社会化并不是一种绝对的优势。
社会学功能学派把老年人对下一代的社会化,视作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该学派认为,老年人历经沧桑,累积长期经验,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在下一代的社会化过程中,老年人担当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即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使文化持续不断地延绵下去。
目前我国妇女就业率高,社会流动加速,许多老人替年轻父母挑起教养孩子的重担,这对于稳定家庭、发展社会都是有利的,问题在于如何克服老人们在教养孩子方面的某些缺陷,如溺爱、娇宠等,而使他们在促进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独门独户的居住形式并不意味着与其它家庭成员的分离。
血缘关系使得家庭成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亲代、子代、家庭之间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一个或紧或松的家庭网络。
这正如雷蒙德·佛思所说:“社会结构中真正永恒的三角是由共同情操所结合的儿女和他们的父母。
”家庭网是家庭的扩展,家庭网的存在及相互间的频繁交往,使得来自同一大家庭的成员子女的影响比来自其它社会成员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有效。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家庭是子女最长久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贯穿子女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显示出其长期性、稳定性和富有成效。
这种单独居住、频繁往来、分而不离、相互援助的居住形式,有利于现代家庭条件下儿童的社会化。
1.3 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平等化及其影响。
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们的状况和特点,是反映不同的家庭生活方式的重要指标。
由传统的以纵式关系(父子关系)为中轴的主干家庭向以横向关系(夫妇关系)为中轴的核心家庭的转变——这种家庭模式的变迁实质是家庭制度的变更,表明传统父权的家庭制度在城市中已逐渐失去影响,它让位于适应现代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夫妻平权的家庭制度。
由于家庭核心化,子女独生化,子女日益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和重心,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照料、管理、培养和教育,使亲子关系也日趋平等并更加紧密。
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平等化、亲密化,打破了家中以父亲为中心传统的独裁主义的家庭教育的模式,新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模式不断形成。
新的家教模式有助于夫妻协凋一致对子女进行教养,有助于孩子把父母“爱的期望”内化成为他们自己的期望,而且把它们转化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从而在亲子之间产生“心理共生效应”,有利于培养学龄儿童活泼的天性、广泛的兴趣、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儿童发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2 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以及家庭出现的新的变化,导致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2.1 家庭往日的很多功能已由其他的社会机构,如学校、大众媒介等代替。
儿童很早就进入幼儿园,接受社会机构的社会化。
以前儿童在家中往往是由长辈照顾的,而现在随着社会服务的完善以及核心家庭的发展,父母的工作特点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幼儿园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这种早期功能,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即使儿童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在受到挑战,尤其是现代家庭中信息的多种来源扩大了儿童的信息通道,使得父母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又进一步减弱了。
电视的介入,互联网的扩大对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相互作用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庭的信息化功能逐渐减弱了,但是家庭的情感功能有了进一步的加强。
2.2 学校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一座桥梁。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向社会成员系统的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科学知识的机构。
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之后,学校的影响便取代家庭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作为社会化机构,学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它在较长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而这种长期系统的教育,对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是无可替代的。
学校是社会正式规定的负责使年轻人社会化、学习道德观念、价值观等的机构。
一般认为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但是各个社会的学校还从事直接向学生灌输价值标准的工作。
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渠道,它对儿童的影响是多角度、多层次的。
具体体现在学校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育活动安排、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儿童的长期影响。
学校一方面要体现出成人世界的要求,按照理想社会的要求引导今天的孩子。
但在另一方面,学校内部的种种精神交流,特别是孩子在群体生活中所形成的亚文化对成人世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今天,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影响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宏观上,学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变化:一、学校教育的功能在逐步缩小,孩子在学校获得的知识相对减少,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大众传播媒介、社会文化等)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学校更重视人的个性素质培养。
社会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与其相适应起主导作用的道德价值取向。
2.3 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日益扩大。
1979 年前的中国,大多数家庭使用的媒介是报纸、杂志、书籍和广播,但这些媒介也非常有限。
1979 年后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电视、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互联网络相继进入我国家庭。
有关统计显示1994 年,电视的社会拥有量已达2 亿台左右,覆盖率达人口的83%。
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社会化中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很大程度上说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大众传播媒介的无所不在,甚至是无所不能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家庭的交往方式。
大众传播媒介之中尤其是电视,对人的社会化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电视机推广,加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双职工家庭,改变了家庭内部的交流方式,使得父母与孩子的相互作用方式发生了变革,父母有时不得不把儿童推向了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