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岩性简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
岩性组合:
岩性为褐色-褐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浅灰色-绿灰色细砂岩、褐色-褐灰色-绿灰色粉砂岩,底部为绿灰色细砂岩。
分层依据:
a、遂宁组下部岩性以厚层块状泥质岩类沉积为主,下伏上沙溪庙组上部沉积了一套以砂岩为主的地层。
b、遂宁组地层下部自然伽玛曲线形态常呈齿化的厚层块状,中-高值;视电阻率曲线呈低幅的块状。下伏上沙溪庙组顶部自然伽玛曲线呈指状、小尖峰状,中-低值,与上覆遂宁组区别较明显;视电阻率曲线呈山峰状。
地层接触关系
与下伏地层上沙溪庙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
岩性组合:
本组可分为三个岩性段:①5褐色-褐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绿灰色-褐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组成多个“上细下粗”的正旋回韵律层。②褐色-褐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与褐灰-绿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层。③褐色-褐红色-紫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与浅灰色-绿灰色-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组成多个“上细下粗”的正旋回韵律层。底部厚层浅灰色细砂岩夹灰色-褐色泥岩。
分层依据:
a、上沙溪庙组底部砂岩为浅灰色~绿灰色,呈厚层块状。
b、上沙溪庙组自然伽玛曲线、视电阻率曲线均具三分性,下部曲线形态以齿化的厚层块状为主,局部呈指状。视电阻率曲线下部曲线形态以齿状为主,局部呈指状、山峰状。下伏下沙溪庙组顶部自然伽玛曲线呈齿状、小尖峰状,高~中值,明显与上覆上沙溪庙组的中-低值相区别;视电阻率曲线呈厚层块状高值。
地层接触关系
与下伏地层下沙溪庙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
岩性组合:
本组岩性为浅灰色-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灰色泥质粉砂岩与褐色-灰色泥岩、灰色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底部为一厚层块状灰白色中砂岩。
分层依据:
本组地层下部泥质岩类颜色为“褐、灰”相间,色较杂,与下伏千佛
崖组的“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截然不同,底部厚层块状中砂岩区域分布稳定,上下地层界线清楚
地层接触关系
与下伏地层千佛崖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千佛崖组二段(J2q2)
1岩性组合:
灰~深灰色泥岩与浅灰色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间夹薄层浅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千佛崖组二段(J2q2)
岩性组合:
灰~深灰色泥岩与浅灰色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间夹薄层浅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分层依据:
a、千二段岩性为灰~深灰色泥岩与浅灰色细~粉砂岩呈不等厚互层,是一套浅灰~灰色地层;下伏地层千一段上部为一套黑色页岩和灰色粉岩地层,颜色明显不同,分界清楚。
b、千二段自然伽玛曲线呈齿状,上部局部呈尖峰状。视电阻率曲线呈波状、峰状,局部呈低齿状,下伏地层千一段呈峰状,底部呈齿化箱状。
千佛崖组一段(J2q1)
中上部黑色页岩、深灰~灰黑色泥岩与灰~灰黑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呈略等厚互层,底部厚层灰色细砂岩。
分层依据:
a、千一段灰黑色页岩发育,底部为厚层块状灰色细砂岩,下伏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为绿灰~灰色泥岩间夹深灰色介屑灰岩和灰色粉砂岩。地层由黑色变为灰色,明显变浅,且出现介屑灰岩。二者分层界线明显。
b、千一段自然伽玛曲线呈峰状,底部呈齿化箱状,视电阻率曲线呈峰状,底部呈齿化箱状。下伏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自然伽玛值明显增高,曲线形态以波状、齿状为主;视电阻率亦明显降低,曲线呈起伏较大的齿状、峰状。
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 (J1z)
大安寨段(J1z4)
岩性组合:
灰色~绿灰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不等厚互层,间夹深灰色介屑灰岩、棕红色泥岩和绿灰色软泥岩。
分层依据:
a、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底部以一层深灰色介屑灰岩与下伏自流井组马鞍山段分界。
b、自流井组大安寨段自然伽玛曲线呈波状、齿状,下伏马鞍山段则呈较松散的齿状互层。从视电阻率曲线看,大安寨段呈山峰状、尖峰状互层,下伏马鞍山段比大安寨段有降低的趋势。
马鞍山段(J1z3)
岩性组合:
绿灰色泥岩与灰色泥质粉砂岩局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间夹灰白色软泥岩,底部较厚层灰色细砂岩。
分层依据:
a、马鞍山段砂岩为粉砂岩,下伏地层东岳庙段主要发育细砂岩。
b、自然伽玛曲线马鞍山段呈较松散的齿状互层,下伏东岳庙段则呈齿化块状、齿状。从视电阻率曲线看,马鞍山段呈山峰状、尖峰状互层,下伏东岳庙段均呈尖峰状,局部齿状互层。
东岳庙段(J1z2)
岩性组合:
绿灰色泥岩、灰色粉砂质泥岩与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略等厚密集互层。
分层依据:
a、东岳庙段为一套绿灰色泥岩和灰色砂岩不等厚互层,下伏珍珠冲段则为一套灰黑色页岩和灰色砂岩互层,由“绿灰色段”进入“灰黑色段”,界线明显。
b、本段自然伽玛呈齿化块状、齿状,下伏珍珠冲段曲线形态呈较密集的齿状互层。从视电阻率曲线看,东岳庙段和下伏珍珠冲段均呈尖峰状,局部齿状互层,但自上而下电阻率有升高的趋势。
珍珠冲段(J1z1)
岩性组合:
灰黑色页岩与灰色泥质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呈略等厚互层。
a、珍珠冲段底部以厚层灰黑色页岩与下伏须家河组顶端厚层块状灰黑色细、中砂岩相接触,地层分界明显。
b、本段自然伽玛曲线形态呈较密集的齿状互层,下伏三叠系须家河六段自然伽玛曲线呈块状、齿化箱状为主。从视电阻率曲线看,珍珠冲段呈尖峰状,局部齿状互层,下伏须家河组六段视曲线呈旗状、块状、齿化的箱状,视电阻率值明显增高。
地层接触关系
与下伏地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呈不整合接触关系。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
须家河组六段(T3x6)
岩性组合:
灰黑色细、中砂岩与灰黑色页岩、灰色泥岩呈略等厚互层,间夹黑色煤,底部为厚层灰黑色中砂岩、杂色砾状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