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效力分析
我国外汇冲销干预有效性分析
内容摘要:由于制度背景的特殊性,我国外汇干预无法通过利率、资产组合和预期机制对汇率稳定产生倍增效应。
央行有通过大规模直接干预的方式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却导致外汇储过过快增长,同时也降低了中央银行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
本文通过冲销干预的影响渠道和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框架内对我国外汇干预机制的分析,结合1994年以来央行外汇干预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指出应利用汇率改革这一契机,加快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促进国际收支结构平衡,以及国际协调和政策配合。
官方为了影响汇率水平,在通常情况下用他们自己的货币买卖外汇时,就发生了外汇市场上的官方干预。
但是当局并不能完全正确理解识别经济基本面所含的汇率,即使他们能够识别,但汇率干预的成本远大于它的收益。
同时,设计汇率干预的另一个困难在于这样的事实:当局不容易了解已经观察到的干扰到底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因此,就很难判断是否应该在外汇市场上对这种年扰作出特别的反应,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官方干预的需要可能只有在事后才能确切地说明。
由此可以看出,官方的外汇干预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实际中我国的情况又如何呢这是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简述从理论上讲,官方干预包括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
冲销干预是指,官方同时或者在很短的时滞内采取行动抵消或“冲销”官方持有的国外资产的变化对国内基础货币的影响;非冲销干预是指,当局通常用他们自己的货币买卖外汇,而并不采取抵消行动。
一般来说,非冲销干预能够影响汇率,同样也通过引导基础货币存量的变化影响货币政策,而基础货币的变化导致广义货币存量、利率和市场预期的改变,最终引起汇率的变化。
然而,冲销干预的有效性是非常有争议的,对官方在外汇市场上千预的有效性的争议的核心很大程度上与冲销干预有关。
冲销干预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汇率:改变资产的相对供应量和发出政策意图信号。
1.影响渠道:资产组合平衡渠道(portfoli。
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一、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目标自从浮动汇率制推行以来,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从来没有对外汇市场采取彻底的放任自流的态度,相反,这些中央银行始终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外汇储备,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大的、或是朝同一一方向连续几天剧烈波动时,往往会直接介人市场,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以试图缓解外汇行市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理论上可以有很多解释,为大多数人所按受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汇率的异常波动常常与国际资本流动有着必然联系,它会导致工业生产和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不必要的波动,因此,稳定汇率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和物价。
现在国际资本跨国界的流动不但规模很大,而且渠道很多,所受到的人为障碍很小。
工业国家从70年代末开始放宽金融方面的规章条例,进一步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方便。
在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市场的价格浮动。
如果大批资本流人德国,则德国马克在外汇市场的汇价就会上升,而如果大批资本流出美国,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汇价必然下降。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人们都期待某一国货币的汇率会上升,资本就势必会流向该国。
资本流动与外汇行市变化的相对性变化对一个国家的国比经济产业配置和物价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当一个国家的资本大量外流,导致本国货币汇价下跌时,或者当人们预计本国货币的汇价会下跌,导致资本外流时,这个国家的产业配置和物价必然出现有利于那些与对外贸易有联系的产业的变动。
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从对外贸易角度来看,可分为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和无法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两种。
前者如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可出口和进口,后者如某些服务业,生产和消费必须在当地进行。
当资本流出货币贬值时,能进行对外贸易的产业部门的物价就会上升,如果这一部门工资的上涨速度不是同步的话,追加这一部门的生产就变得有利可图,出口因此也会增加,但是从国内的产业结构来看,资本就会从非贸易产业流向贸易产业。
外汇市场干预与冲销操作有效性研究评述
(
指令流渠道.Ly
4)
o
n
s(
2
0
0
1)提出指令流渠道的
模型,
认为指令流导致汇率改变,传导机制是其随着私
人信息传导的渠道改变而改变.S
c
a
l
l
a(
2
0
0
4)在对克朗
对欧元市场的外汇干预和交易量进行分析时发现,外
产 组 合 效 应 很 有 限.1984 年,
Loope
sko 等 人 使 用
韩 廷 春,
2001:«金 融 发 展 与 经 济 增 长:基 于 中 国 的 实 证 分
析»,«经济科学»第 3 期.
贾春新,
2000:«金融深化:理论与中国的经验»,«中 国 社 会 科
学»第 3 期.
刘金全 张鹤,
2003:«经 济 增 长 风 险 的 冲 击 传 导 和 经 济 周 期
波动的“溢出效应”»,«经济研究»第 10 期.
2005)从
反转的资产需求 函 数 出 发 采 用 了 OLS 方 法 研 究 后
认为,我国资产 组 合 渠 道 的 外 汇 干 预 是 有 效 的. 元
惠萍、陈浪南和黄询(
2002)研究认为,央行的预期途
径不 能 非 常 理 想 地 改 变 汇 率. 王 维 安 和 陶 海 飞
(
2005)认为我国央行的外汇干预预期机制对维持汇
可能导致央行丧失 货 币 政 策 的 独 立 性,从 而 迫 使 中
央银行采取发行央 行 票 据、提 高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等 手
段以冲销外汇占款的增加,回笼基础货币,以实现稳
定汇率和控制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对巨额的外汇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摘要:近年来,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央行面临的冲销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发行的央行票据规模也持续扩大。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央行票据的发行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产组合模型探究我国冲销操作的基本机制,并对我国冲销操作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对基础货币和外汇占款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即二者在长期不存在被动增长的关系;其后,本文又进一步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外汇占款增长是基础货币增长的Grange原因。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中央银行进行的冲销操作是无效的,央行票据不宜作为长期的冲销工具,应在对央行票据进行创新改革的同时,继续完善国债市场和外汇体制改革,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冲销工具以减少央行票据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央行票据;冲销操作;外汇占款;有效性一、引言在固定汇率制度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在维持既定的汇率目标的同时,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控制再贷款规模、调整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等,来冲销由国际收支差额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占款增加会使国内货币供应量被动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冲销操作可以抵销这些增加的货币量。
总的来说,冲销操作的目的就是保持国内货币供给量稳定、坚持货币政策的目标,并保证其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出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双顺差,这使得国际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大量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中国。
央行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频繁入市干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
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而至2011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汇占款的迅速增加,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对国内货币供应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外汇市场干预
冲销干预旳预期传导机制
▪ 在外汇市场上,信息是至关主要旳。作为外汇市场 上最大旳交易者中央银行,虽然与外汇市场总旳交 易量相比中央银行每天在外汇市场旳干预数量是微 不足道旳,但其干预行为向市场传达了其所期望旳 汇率水平和潜在旳货币政策导向,这一信号能够影 响市场参加者对将来汇率旳预期,引导参加者纷纷 进行市场行为旳调整,从而到达调整汇率旳作用。 这便是冲销性干预旳预期传导机制旳基本思想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下旳非冲销式干预旳传导
▪ 该理论以为商品市场价风格整滞后于资本与货币市场旳调整。
▪ 由此,汇率在短期内会出现超调。在此情况下,购置力平价 在短期内不成立,但长久内仍成立;在本外币资产可完全替 代前提下,非抵补利率平价成立。 当中央银行为阻止本币过分升值进行非冲销干预时,如购入 外币资产,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增长。因为商品市场存在粘性, 所以,短期内商品市场价格不变。
冲销干预旳资产组合传递机制
▪ 理性投资者根据市场上本外币资产供给量旳变动不 断调整其资产组合使得市场均衡点移动,外币价格 相应上升,本币升值被抵消。
▪ 当本币贬值时,中央银行将采用反向冲销操作,外 汇市场上本币债券供给量降低,从而本币债券价格 趋于上升,本国利率趋于下降,则本币债券旳汇率 风险溢价得以降低,私人投资者转而持有更多旳外 币债券,外币价格下降以抵消本币贬值趋势。
非冲销性干预旳传导机制
▪ 综上所述: 当中央银行采用非冲销性干预时,中央银行买卖外 汇资产引起国外净资产旳变动,其实质是引起等量 基础货币旳变动,基础货币旳变动又经过货币乘数 将货币量旳变动数倍放大,货币供给量旳变动再引 起国内价格水平、利率、市场预期等变量旳变动, 最终到达使得一国汇率波动到达该国货币当局所期 望旳目旳范围。 由此可见,非冲销性干预旳传递机制主要是经过基 础货币旳变动来引起汇率旳变化来
开放环境下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分析
开放环境下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分析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汇率波动加剧,各国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相比不断发生变化。
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下,无论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各国央行都会或多或少地运用外汇市场干预手段,力图稳定名义汇率或使汇率变化符合政府的意图。
目前,我国的外汇市场干预以直接干预方式为主,具有长期、高频的特点,以维护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基本稳定为目标,保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保护就业,推动经济增长。
我国的外汇市场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如何趋利避害,改善开放环境下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已成为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内涵的研究课题。
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央行外汇市场的干预行为,主要目的是解决我国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不当的问题。
本文在论证中进一步明确外汇市场干预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丰富外汇市场干预的手段,通过各项宏观改革措施为外汇市场干预行为改进提供更优的环境,完善外汇市场机制,构建指导外汇市场干预行为的信息响应机制,提高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从我国的情况出发,论文形成了对外汇市场干预行为的分析框架,再结合国际外汇干预的具体案例对分析框架进行了验证。
本文共分为十二章,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一、二章,首先说明了研究对象是我国外汇市场干预行为,提出了影响外汇干预行为的主要因素,论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是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和展开的;其次,介绍了后续分析所需的相关理论。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影响干预行为的主要因素,简述各章节内容,并说明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是对相关研究和理论的介绍,包括:开放环境下外汇干预的相关文献综述;对央行冲销和非冲销的直接干预方式进行比较;说明“米德冲突”、“三元悖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理论,以及它们如何用于解读央行外汇市场干预;通过“托宾税”理论强调央行实施间接干预的正当性;借鉴国际收支风险预警理论的相关思路,以此为基础建立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信息响应机制。
中国外汇冲销干预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
中国外汇冲销干预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外汇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概述外汇冲销干预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接着,我们将分析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外汇冲销干预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机制。
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中国外汇冲销干预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际影响,包括其效果、限制和潜在风险。
我们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优化中国的外汇冲销干预策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健发展和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
二、外汇冲销干预的理论基础外汇冲销干预,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其核心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两大目标之间的权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往往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汇率波动的影响。
外汇冲销干预被看作是央行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手段。
外汇冲销干预的理论基础建立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上。
央行通过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影响国内货币供应量,进而调控国内经济。
当央行买入外汇时,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压力反之,当央行卖出外汇时,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可能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
为了消除这种由于外汇交易引起的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央行会进行冲销操作,即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反向的货币操作,以维持国内货币供应量的稳定。
外汇冲销干预还涉及到有效市场假说和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能够充分、准确、及时地反映所有相关信息,央行的外汇冲销干预行为会影响市场参与者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
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理论则强调,央行应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和管理市场参与者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在外汇冲销干预中,央行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预期,避免由于市场误解或误判导致的政策失效。
外汇冲销干预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宏观经济学的多个领域,包括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效市场假说和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理论等。
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研究
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研究,不少于1000字外汇市场的冲销干预是指央行通过购买或出售外汇资产的方式,对汇率波动造成的影响进行干预,以稳定汇率和外汇市场的秩序。
在我国,央行通过外汇市场的干预,一方面维护了宏观经济稳定,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正常运作。
本文将从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原理、实践效果和风险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原理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原理是基于央行购买或出售外汇资产的方式,对汇率波动造成的影响进行干预,以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和平衡。
央行通过干预汇率,可以对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等领域产生影响,继而影响到宏观经济稳定。
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干预,即央行通过购买或出售外汇市场的资产,来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汇率的变化。
二是间接干预,即央行通过市场工具、利率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影响汇率,以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
二、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实践效果从实践效果来看,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在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外汇市场的冲销干预对于稳定汇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的操作,将人民币汇率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了汇率大幅波动的局面。
这样有助于维护市场信心和外汇市场的秩序。
其次,外汇市场的冲销干预对于维护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正常运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许多企业需要进行国际贸易和投资,因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有助于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从而保障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正常运作。
再次,外汇市场的冲销干预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
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金融市场的预期和信心,从而稳定金融市场,避免其产生过大波动。
三、我国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风险尽管外汇市场冲销干预在短期内能够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但长期来看,干预外汇市场对于经济的副作用也不能忽视。
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效力分析
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效力分析作者:高林梅来源:《时代经贸》2014年第04期【摘要】到目前为止,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够帮助我国根据当下的经济状况以及对外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汇率机制。
从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也进行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升值期,其中不乏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后果。
2014年2月以来,人民币贬值了3%,但国际普遍对人民币看好,认为着仅仅是人民币升值趋势中的一点波动。
【关键词】中央银行外汇干预一、引言2014年4月9日,人民币中间价重返6.1490。
其实,此位置相较今年最高位的6.0990,贬值0.8%,今年来的即期价格则贬值3%左右。
不过,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已升值约35%。
1994 年中国实行单一人民币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或贬值的压力。
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我国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2005 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继续扩大,人民币不断小幅升值,资本流入增大。
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避免汇率大幅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在外汇市场上积极干预。
在结售汇制度和央行积极干预外汇市场的背景下,大量的外汇顺差转变为央行的外汇储备。
到2013年12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 38,213.15亿美元。
今年来,不乏国内有关学者对于我国外汇干预模式的研究,并且利用多种模型对中国的外汇市场进行预测。
傅勇、李月(2013)通过对国外其他国家对外汇市场干预模式的总结,认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存在标准的外汇市场干预模式,这也就意味着,外汇市场干预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时代性的干预形式。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格罗夫(Stephen P. Groff)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会”上表示,中国贸易顺差逐年减少,人民币升值动力正在逐步耗尽,未来人民币会出现双向波动的趋势。
另一方面,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未减弱,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明显放缓,在新的局势下,央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显得更为重要。
论我国央行外汇干预与冲销操作
论我国央行外汇干预与冲销操作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外汇储备持续增长。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和减少资本流出,我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外汇干预与冲销操作。
本文将围绕我国央行外汇干预与冲销操作展开讨论,分析其意义和效果。
外汇干预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影响汇率走势和维护本国利益。
我国外汇干预的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直接入市干预:我国央行直接参与外汇市场交易,购买或抛售外汇,以稳定汇率。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调整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调整利率:通过调整国内利率,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从过去几年来看,我国央行外汇干预政策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干预频率增加:随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加剧,我国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频率增加。
干预手段多样化:为了应对复杂的外汇市场环境,我国央行采取了多种干预手段,包括直接入市干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
干预效果有限:虽然我国央行采取了多种干预手段,但干预效果有限,汇率波动仍受多种因素影响。
冲销操作是指一国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抵消外汇干预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我国央行的冲销操作主要是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包括: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调整不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
调整利率:通过调整贷款和存款利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消费投资。
冲销操作与外汇干预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相互影响:外汇干预和冲销操作相互影响,一方面外汇干预影响汇率走势,另一方面冲销操作调节国内货币供应量,从而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
配合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我国央行在外汇干预的同时,也会相应地采取冲销操作,以保持国内货币市场的稳定。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央行冲销操作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冲销力度不足:由于我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的独立性受限,冲销力度相对较弱,难以完全抵消外汇干预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开放经济下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分析
开放经济下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分析张亦春刘猛摘要:长期以来,各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已成为国际通例。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政策选择包括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
本文对开放经济下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冲销干预来实现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
最后,从增强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效力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汇率和利率制度、加强国债市场建设和干预手段多样化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汇率;冲销干预;非冲销干预中图分类号:F832.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08(7)-0020-04收稿日期:2008-6一、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理论综述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
在外汇市场上,当外币供给增加时,本币面临着升值的压力。
中央银行为了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在外汇市场上购进外国资产,以阻止本币升值。
此时,本国货币供应将增加,价格水平将上升,中央银行为了稳定价格水平,又必须采取冲销措施,冲销因购入外汇而增加的货币量,以保持总的货币供应量不变。
因此,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冲销干预是维持货币供应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国际上关于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方式的论述主要涉及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集中在两种干预方式的效力和传递途径。
汇率决定的流量理论与存量理论对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方式的效力进行了分析。
这些理论的分析都以本币表示的资产与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之间完全可替代为前提,结论是非冲销干预有效,冲销干预不会对汇率产生影响。
但事实上,由于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具有不同的风险,加之交易成本的存在,本币资产和外币资产是不能完全替代的。
Branso n 等(1977)引入了资产不完全替代因素,建立了小国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模型,并扩展了标准的小国资产模型,分析了非冲销干预下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动态调整。
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有效性思考
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有效性思考■林谋性(金融一班 2008310124)[摘要]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各国中央银行都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进展的方向变化。
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市场干预的缘故、干预的工具及干预的有效性等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冲销干预来实现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
最后,从增强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效力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加速利率市场化、加强国债市场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冲销干预;汇率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世界要紧储备货币美元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变得起伏不定。
针对2007年开始的环球金融危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采纳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美国经济的复苏,导致美元在国际市场连续走贬,包括人民币在内的许多非美货币都承担了较大的升值压力。
汇率的剧烈波动无疑会加剧相关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摩擦,阻碍各国经济政策的执行成效。
众所周知,汇率与经济进展休戚相关,因此各国政府对外汇市场频繁施加干预,在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上和谐操作,以确保经济稳固运行。
2005年7月,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剂,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新的汇率制度更强调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机制,为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实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灵活度,但同时也对其有效性提出了严肃的挑战。
一、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理论综述外汇市场干预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在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买卖,以阻碍本国货币的汇率。
以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为标准,央行进行干预的两种差不多方式是: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
冲销式干预是指央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它货币政策工具(要紧是国债市场上的公布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阻碍,从而坚持货币供应量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
非冲销干预则是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汇率决定的流量理论与存量理论对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方式的效力进行了分析。
外汇市场干预及其效率分析
利率水平对外汇汇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汇率是 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和其他商品的定 价机制一样,它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人们持有它,是因为它能带 来资本的收益。人们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 持有某一种外国借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 货币能够给他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 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某种货币的 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 投资者买入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行情 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 会减少,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可 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积极干预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使外汇市场 的汇率水平接近本国所设定的水平目标而主动 在外汇市场进行操作。 消极干预是指外汇市场已发生剧烈波动, 偏离本国设定的汇率水平,货币当局采取补救 性干预措施。
按是否引起供应量变化分,又可分为冲销 干预和非冲销干预 冲销干预又叫“中和干预”是指中央银行 在进行外汇买卖的同时,又通过公开市场 操作对国内市场进行反向操作,达到本币 供应量不变目的。它是政府管理汇率的重 要政策之一,也称冲销政策。它是指中央 银行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和国 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干预对国内货币 供给的影响。
政府采用冲销式干预,表明政府在外汇市场卖出外币资产的同 时,在本国债券市场上买入等量本国债券,卖出等量本国货币, 这使得本国货币供应量不变,MM曲线不变,本国债券供给降低, BB曲线左移到BB’,BB ’曲线与FF ’曲线交于点C。根据资产自合 模型的条件,本国债券市场和外币资产市场处于平衡时,本国 货币市场必然也处于平衡之中,即点C一定位于MM曲线上,点 C是新的均衡位置。点C相对于点A而言,汇率下降,利率升高, 这说明冲销式干预也能够实现本币升值。但对于图中的点B和点 C可以看到,与非冲销式干预的效率相比,冲销式干预对汇率影 响较小。
外汇冲销干预分析论文
外汇冲销干预分析论文外汇汇率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外汇储备、外债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外汇冲销干预作为一种重要的外汇管制手段,在外汇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外汇冲销干预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一、外汇冲销干预的定义外汇冲销干预是由各国央行通过外汇市场向外投放或收回外汇等手段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手段。
外汇冲销干预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性,避免币值大幅波动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外汇冲销干预需要央行对市场进行干预,通过大量买入或者卖出外汇资产来影响市场价格,以此达到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目的。
外汇冲销干预的重点在于外汇市场的干预,而非其他的外汇管制措施,如汇率稳定基金、汇率波动干预等。
二、外汇冲销干预的影响因素外汇冲销干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央行的资金量以及干预的方向和程度等。
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下:1、市场供求关系: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水平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外汇冲销干预的方向和程度要与市场供求关系相一致,否则干预将会产生反效果。
2、央行资金量:外汇冲销干预的有效性与央行的资金量有关。
如果央行没有足够的外汇资产来进行干预,那么干预行为可能导致央行外汇资产的大幅减少,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币值大幅波动。
3、干预方向和程度:干预方向和程度对于外汇市场的影响也是相当显著的。
如果干预方向是与市场预期相一致,那么干预可以发挥较为明显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另外,干预程度也应该与市场供求情况相匹配,过度或过轻都是不利于干预效果的。
三、外汇冲销干预的实践应用外汇冲销干预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应用。
在中国,央行通过外汇冲销干预来调节汇率已经成为常态。
以近几年的实践为例,2018年3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央行在当月内通过每日公开市场操作和临时操作,实现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稳定了汇率水平。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理论的回顾与思考
及区域性圆桌会议越来越多的关注信用风险和破产风险的管理实践、破产和债权人债券体制的相互配合评估,以及目前针对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否存在正确的激励机制等问题。
另外,I M F将继续致力于金融危机有效解决方案的研究,这也是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国际货币及财政委员会(I M FC)一再重申的观点。
I M F目前将解决金融危机的重点放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改进政府债务的重组,包括:(1)在没有市场标准的司法体制内鼓励在政府债务中使用集体行动条款;(2)发起解决政府债务人和债权人行为的非官方法规的运动;(3)继续加强I M F帮助成员解决金融危机的能力。
可以预见,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监管协调将会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监管发展的特征,而追求市场监管的合作与效率、稳健与透明将是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的目标。
注释:①目前意大利的监管框架相对分散,主要体现在Cons ob对证券业、意大利银行对银行业、Isvap保险监管会对保险业和Convi p对养老基金的监管独立。
②引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东亚金融合作》,吴晓灵2004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合作会议上的发言。
③该报告同样比较了在不同权限下透明度安排的不同点,以及不同发行规则下对市场透明度的不同要求,为I O SCO制定27号准则提出了一系列核心的办法,以符合“监管需要提高透明度”的原则。
④如任命一位独立的主席,创建一个操作程序使咨询团能更好地对I A AS B提出建议,加大成员范围以体现地域性等。
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兼西班牙银行行长卡如纳。
⑥格林斯潘4月份在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主办的一次金融会议上对此强调,由于错误地认为法律和政府机构会保护人们在金融交易中的安全,美国人忽视了在商业交易中的信用问题,在发生许多公司丑闻的情况下,市场将迫使公司在同顾客交往时努力地表现出它们的诚实与诚恳,为了恢复信用,必须迅速惩罚相关犯罪人员,同时修订过时的法律。
对我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几点分析
Ye r I
20 生 02
3
2 0 年 04
膨胀 一个国家 的货币汇 价长期性地 低于均衡价 格 ,在一 定时期 内会
刺 激出 口,导致 外贸顺差 ,最终却 会造 成本 国物价上涨 ,工资上涨 ,
三、对我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几点看法和建议
尽 管 中央 银 行对 外汇 市场 的干 预机制 进 行 了适当变 革 , 从 以 但
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诸多制度前提, 仍存 形成通 货膨胀 的压 力。 在通 货膨胀 已经较高的时候 , 这种 工资—物价 上的分析来看, 增强 我 国中央银 行 可能 出现 的循环上涨 局面 , 又会造成 人们 出现未 来的通货 膨胀 必然也 在 不利 于外 汇市场 干 预操 作的 方面 。笔者 认为 ,
很高的期 待 ,使货 币当局的反通 货膨胀政 策变 得很难 执行。
二 .我们国家的汇率机制及当前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人 民 币升值 条件下 中央 银 行干预 外汇 市场 存在 的问题 . 笔 者认 为人 民 币升值 的 趋势 是 由中 国经济 的发 展 阶段 决定 的 。
外 汇市场 干预 效 力的 关键 在于通 过 制度 改革 , 创造 有 利于 中央银 行 外 汇市场 干预 的制 度 前提 。为 此 ,提 出以下政 策建 议 :
和宏观经济发 展出现不必要 的波动 , 因此 , 定汇率有助 于稳定 国民 稳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效力分析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效力分析摘要目前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冲销干预已成为国际通例本文通过分析开放经济下我国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有效性认为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冲销干预来实现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进一步从增强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冲销干预效力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汇率和利率制度、加强国债市场建设、干预手段多样化和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政策建议关键词中央银行汇率冲销干预一、引言在2005年我国经济开始呈现过热的背景下中央银行为对冲外汇占款而被迫持续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操作效力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实现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中央银行一般会进行冲销干预所谓冲销干预(Sterilizedintervention)是指中央银行一方面在外汇市场上从私人部门买进外国资产以降低本币升值的压力维持汇率的稳定从而保护出口部门这在客观上会造成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多货币市场上货币供应量扩大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又通过在货币市场上采取配套的操作措施如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准备金率和公共部门存款管理等措施对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予以冲销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在外汇市场上当外币供给增加时本币面临着升值的压力中央银行为了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在外汇市场上购进外国资产以阻止本币升值此时本国货币供应将增加价格水平将上升中央银行为了稳定价格水平又必须采取冲销措施冲销因购入外汇而增加的货币量以保持总的货币供应量不变因此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冲销干预是维持货币供应量稳定的重要手段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本国的宏观经济目标在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上协调操作积极干预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持续性的大规模资本流入的背景下如何使用外汇市场干预手段来减轻内外经济环境波动不协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成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关键问题二、中央银行冲销干预的理论分析目前由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仍不成熟资本账户的严格管制使得人民币资产与外国资产之间的替代性不高因此下面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在本外币资产不完全替代条件下中央银行冲销干预的有效性为便于理解下面主要利用图形来进行分析下图1的纵轴为外汇市场上即期汇率(汇率以直接标价法表示)横轴代表本国利率图中MM曲线表示使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本国利率与汇率的组合货币供给的增加使MM曲线左移因为在汇率既定时如货币供给超过需求为恢复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下降以增加货币需求BB曲线表示本币债券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本国利率与汇率的组合本币债券供给增加会使BB曲线右移因为在汇率既定时本币债券市场上供大于需本币债券价格下降也就是说本国利率上升FF曲线表示使外币债券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本国利率与汇率的组合FF曲线比BB曲线平缓是因为本币债券市场对本国利率的变化更敏感同样的汇率变动在本币债券市场上只需要较小的利率调整便能维持均衡另外外币债券供给的增加将导致FF曲线的左移因为在汇率既定时在外币债券市场上供大于需需要本国利率的降低以消除这一超额供给以实现市场平衡当中央银行为阻止本币升值而在外汇市场上投放本币购入外币债券时在非冲销干预的条件下BB0曲线不动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和外国债券供给的减少MM曲线左移到MM1同时FF0右移到FF1相交于B点此时本币贬值因此这一干预是有效的如果中央银行采取冲销干预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会使投资者手中的国内债券持有比重增加同时造成国内债券的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上升这样一方面投资者持有的国内债券增加出于平衡资产结构的考虑投资者将增加对外国债券的持有因此购买外国债券将相应增加外汇的需求造成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利率上升本币债券的吸引力上升可能会削弱投资者对外国债券的需求从而使外币汇率下浮但由于国内债券和国外债券是不完全替代的所以冲销干预的效果不会被后一种情况完全抵消即中央银行卖出本国债券收回本国货币本国货币供给不变MM曲线回到原来位置MM0本国债券供给增加BB0曲线右移到BB2而FF1曲线不变即FF1=FF2此时出现新的交点C与A点相比汇率和利率均上升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冲销干预是否有效取决于本国资产和外国资产的替代程度替代程度越高冲销干预的效果越弱替代程度越低冲销干预的效果越好但它不会影响经济政策的国内目标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存在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而且由于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尚未形成资本的利率弹性还不高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人民币资产和外国资产不能相互转换即替代程度较低因此中央银行基本能够通过相应的冲销干预来实现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三、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效果的制约因素1.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也制约着外汇市场的干预效果尽管资本账户管制给政府冲销干预带来更大的主动性但是外汇平行市场的存在可能会对冲销产生相反的影响中央银行卖出国债冲销资本流入会引起利率的升高当国内和国外利率差幅变大后会促使外资进一步涌入进行套利投机这就会陷入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多、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胀压力加剧的恶性循环中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完全相反中央银行陷入政策操作的两难困境2.债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如果债券市场缺乏深度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很快会耗竭已有的国债从而制约干预的效力我国公开市场上交易的债券和国债多为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一年以下的短期债券几乎没有我国目前以长期债券为主的债券期限结构必然会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冲销受到短期资产的约束当然本国财政赤字的承受能力也同样限制着冲销干预的效果如果在国内持续财政赤字的条件下冲销干预将受到准备金数量的限制3.干预的操作成本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会导致更多的外资流入增加政府负担一方面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推动利率上扬这使资本内流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看大量利用国债进行冲销干预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严重恶化了财政状况从央行的角度来看也必然会产生亏损状况因为央行购进的流入储备在投资于外国资产时所获得的利率收益往往低于央行发行融资券进行冲销时所发支付的利率因此冲销量越大操作成本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国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的有效性不仅受到国内和国外资产替代程度的影响也主要依赖于债券市场深度、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和干预的操作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四、加强中央银行干预效力的政策建议目前我国仍存在诸多不利于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因素为加强中央银行的干预效力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加强汇率制度弹性化从根本上减轻中央银行的干预压力相对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造成我国外汇占款压力的根本原因在我国资本控制不断放松的背景下弹性化汇率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动调节外汇储备规模和国际收支状况从而减弱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目前我国处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人民币不断升值、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经济背景中根据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的经验当前是我国退出固定汇率制度和进行更大弹性汇率制度的较好时机因此应抓住机会加大汇率波动幅度减轻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压力逐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汇率制度弹性化必须改革汇率形成机制一要逐步将强制结售汇制改为意愿结售汇制二要加快推行美元做市商制度2.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实现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货币调控当利率可以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时干预才能通过利率变化调节金融机构资金头寸进而影响短期汇率波动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而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这已成为我国使用利率手段调节货币市场进而调节外汇市场的严重阻碍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调控货币数量以实现稳定汇率的效果已逐渐弱化我国中央银行应通过加速利率市场化尽快完善货币市场利率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以此为基础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基准利率实现货币干预政策由总量调控转向价格调节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使用货币干预手段所带来的各种弊端3.加快以国债市场为核心的公开市场建设国债市场的有效运行是公开市场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财政部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共发行国债35期约2.35万亿元比2006年增加1.46万亿元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将持有的大量国债视为低风险、高效益的优质资产不愿出售使公开市场操作缺乏交易基础以及我国国债期限较长品种不多使公开市场操作缺乏载体的现状当前应大力增强国债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弹性为操作手段的重大转变准备条件一方面实施国债余额管理调整国债期限结构减少中期债券比重适当增加长期债券比重大力增加短期国债;另一方面应重视开发公开市场货币冲销操作工具进一步增加操作的双向性4.实现干预手段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继续加大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外汇占款继续大幅增加银行流动性增加贷款压力增大央行应实行冲销工具的最优组合避免采用单一的冲销工具例如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避免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来增加外汇储备的被动局面;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短期国债市场增加央行短期国债持有量加大公开市场业务;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贷款、再贴现基准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实行适度从紧的信贷政策控制高风险行业、区域的信贷扩张;将中央财政在央行的债务证券化回笼部分基础货币;将中央银行现有的长期外汇资产证券化等等5.增强国际货币合作提升中央银行干预效力我国放松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后本外币替代程度上升冲销干预效果将逐步削弱因此需要加强国际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来提升中央银行的干预效力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要参与国际之间的货币合作争取外部支持力量例如我国已与泰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即当一方出现外汇周转困难或本币被抛售而暴跌等紧急情况时协议双方有义务向对方提供外汇干预所需的币种这种国际间的政策合作在加大了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力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其应对货币危机的实力参考文献1Pilbeam,K.ExchangeRateManagement:TheoryandEvidence. M.Macmillan,Basingstoke.19912Blundell-Wignall,A.andP.R.Masson.ExchangeRateDynami csandInternationalRulesJ.StaffPapers,InternationalMo netaryFund,1985,32:pp.132~1593Natividad,F.andStone,J.AGeneralEquilibriumModelofEx changeMarketInterventionwithVariableSterilizationJ.J 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0,29:pp.133~1454姜波克等: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市场调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版5武剑:货币冲销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05,(8)6王维安陶海飞:我国外汇干预机制有效性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2005,(5)7郭田勇陈佳: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效力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7)8何慧刚: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冲销政策:效应、制约因素和对策J.财贸经济,2007,(8)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效力分析[摘要]目前,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冲销干预已成为国际通例。
本文通过分析开放经济下我国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有效性,认为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冲销干预来实现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
进一步,从增强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冲销干预效力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汇率和利率制度、加强国债市场建设、干预手段多样化和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汇率冲销干预一、弓I言在2005^我国经济开始呈现过热的背景下,中央银行为对冲外汇占款而被迫持续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操作效力。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实现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中央银行一般会进行冲销干预。
所谓冲销干预(Sterilized intervention)是指中央银行一方面在外汇市场上从私人部门买进外国资产以降低本币升值的压力,维持汇率的稳定,从而保护出口部门。
这在客观上会造成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多,货币市场上货币供应量扩大。
另一方面,屮央银行又通过在货币市场上采取配套的操作措施,如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准备金率和公共部门存款管理等措施对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予以冲销。
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各国屮央银行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向有利丁•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
在外汇市场上,当外币供给增加时,本币面临着升值的压力。
中央银行为了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在外汇市场上购进外国资产,以阻止本币升值。
此时,本国货币供应将增加,价格水平将上升,中央银行为了稳定价格水平,又必须采取冲销措施,冲销因购入外汇而增加的货币量,以保持总的货币供应量不变。
因此,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冲销干预是维持货币供应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本国的宏观经济目标,在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上协调操作,积极干预。
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持续性的大规模资本流入的背景下,如何使用外汇市场干预手段来减轻内外经济环境波动不协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成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关键问题。
二、中央银行冲销干预的理论分析目前,由丁•我国汇率形成机制仍不成熟,资本账户的严格管制使得人民币资产与外国资产之间的替代性不高。
因此,下面将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在本外币资产不完全替代条件下,中央银行冲销干预的有效性。
为便于理解,下面主要利用图形来进行分析。
下图1的纵轴为外汇市场上即期汇率(汇率以直接标价法表示),横轴代表本国利率。
图中MM曲线表示使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本国利率与汇率的组合。
货币供给的增加使MM曲线左移。
因为在汇率既定时,如货币供给超过需求,为恢复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下降以增加货币需求。
BB曲线表示本币债券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本国利率与汇率的组合。
本币债券供给增加会使BB曲线右移。
因为在汇率既定时,本币债券市场上供大于需,本币债券价格下降,也就是说本国利率上升。
FF曲线表示使外币债券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本国利率与汇率的组合。
FF曲线比BB曲线平缓,是因为本币债券市场对本国利率的变化更敏感,同样的汇率变动在本币债券市场上只需要较小的利率调整便能维持均衡。
另外,外币债券供给的增加将导致FF曲线的左移。
因为在汇率既定时,在外币债券市场上供大于需,需要本国利率的降低以消除这一超额供给,以实现市场平衡。
当中央银行为阻止本币升值而在外汇市场上投放本币购入外币债券时,在非冲销干预的条件下,BBO曲线不动,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和外国债券供给的减少,MM曲线左移到MM1同时FFO右移到FF1,相交子B点,此时本币贬值,因此这一干预是有效的。
如果中央银行采取冲销干预,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会使投资者手中的国内债券持有比重增加,同时造成国内债券的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上升。
这样,一方面投资者持有的国内债券增加,出于平衡资产结构的考虑,投资者将增加对外国债券的持有。
因此,购买外国债券将相应增加外汇的需求,造成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利率上升,本币债券的吸引力上升,可能会削弱投资者对外国债券的需求,从而使外币汇率下浮。
但由于国内债券和国外债券是不完全替代的,所以冲销干预的效果不会被后一种情况完全抵消。
即中央银行卖出本国债券,收回本国货币,本国货币供给不变,MM曲线回到原来位置MMO。
本国债券供给增加,K30曲线右移到BB2,而FF1曲线不变即FF1=FF2,此时出现新的交点C,与A点相比,汇率和利率均上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冲销干预是否有效,取决丁•本国资产和外国资产的替代程度,替代程度越高,冲销干预的效果越弱,替代程度越低,冲销干预的效果越好。
但它不会影响经济政策的国内目标。
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存在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
而且由于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尚未形成,资本的利率弹性还不高。
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人民币资产和外国资产不能相互转换,即替代程度较低。
因此,中央银行基本能够通过相应的冲销干预来实现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
三、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效果的制约因素1.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
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也制约着外汇市场的干预效果。
尽管资本账户管制给政府冲销干预带来更大的主动性,但是外汇平行市场的存在可能会对冲销产生相反的影响。
中央银行卖出国债冲销资本流入,会引起利率的升高。
当国内和国外利率差幅变大后,会促使外资进一步涌入进行套利投机,这就会陷入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多、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胀压力加剧的恶性循环中,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完全相反,中央银行陷入政策操作的两难困境。
2.债券市场的发达程度。
如果债券市场缺乏深度,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很快会耗竭已有的国债,从而制约干预的效力。
我国公开市场上交易的债券和国债多为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一年以下的短期债券几乎没有。
我国目前以长期债券为主的债券期限结构,必然会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冲销受到短期资产的约束。
当然本国财政赤字的承受能力也同样限制着冲销干预的效果。
如果在国内持续财政赤字的条件下,冲销干预将受到准备金数量的限制。
3.干预的操作成本。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会导致更多的外资流入,增加政府负担。
一方面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推动利率上扬,这使资本内流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看,大量利用国债进行冲销干预,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严重恶化了财政状况。
从央行的角度来看,也必然会产生亏损状况。
因为央行购进的流入储备在投资J•外国资产时所获得的利率收益,往往低丁•央行发行融资券进行冲销时所发支付的利率,因此,冲销量越大,操作成本也就越大。
由此可见,我国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的有效性不仅受到国内和国外资产替代程度的影响,也主要依赖于债券市场深度、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和干预的操作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四、加强中央银行干预效力的政策建议目前我国仍存在诸多不利于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因素。
为加强中央银行的干预效力,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加强汇率制度弹性化,从根本上减轻中央银行的干预压力相对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造成我国外汇占款压力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资本控制不断放松的背景下,弹性化汇率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动调节外汇储备规模和国际收支状况,从而减弱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
目前,我国处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人民币不断升值、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经济背景中,根据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的经验,当前是我国退出固定汇率制度和进行更大弹性汇率制度的较好时机,因此,应抓住机会,加大汇率波动幅度,减轻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压力,逐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
汇率制度弹性化必须改革汇率形成机制,一耍逐步将强制结售汇制改为意愿结售汇制,二要加快推行美元做市商制度。
2.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实现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货币调控当利率可以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时,干预才能通过利率变化调节金融机构资金头寸,进而影响短期汇率波动。
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而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这已成为我国使用利率手段调节货币市场,进而调节外汇市场的严重阻碍。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调控货币数量以实现稳定汇率的效果已逐渐弱化。
我国中央银行应通过加速利率市场化,尽快完善货币市场利率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
以此为基础,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基准利率,实现货币干预政策由总量调控转向价格调节,从根本上摆脱长期使用货币干预手段所带来的各种弊端。
3.加快以国债市场为核心的公开市场建设国债市场的有效运行是公开市场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财政部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共发行国债35期约2. 35万亿元,比2006年增加1.46万亿元。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将持有的大量国债视为低风险、高效益的优质资产,不愿出售,使公开市场操作缺乏交易基础以及我国国债期限较长,品种不多,使公开市场操作缺乏载体的现状,当前应大力增强国债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弹性,为操作手段的重大转变准备条件。
一方面实施国债余额管理,调整国债期限结构,减少中期债券比重,适当增加长期债券比重,大力增加短期国债;另一方面,应重视开发公开市场货币冲销操作工具,进一步增加操作的双向性。
4.实现干预手段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继续加大,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外汇占款继续大幅增加,银行流动性增加,贷款压力增大,央行应实行冲销工具的最优组合,避免采用单一的冲销工具。
例如,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避免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来增加外汇储备的被动局而;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短期国债市场,增加央行短期国债持有量,加大公开市场业务;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贷款、再贴现基准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实行适度从紧的信贷政策,控制高风险行业、区域的信贷扩张;将中央财政在央行的债务证券化,回笼部分基础货币;将中央银行现有的长期外汇资产证券化等等5.增强国际货币合作,提升中央银行干预效力我国放松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后,本外币替代程度上升,冲销干预效果将逐步削弱。
因此,需要加强国际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来提升中央银行的干预效力。
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要参与国际之间的货币合作,争取外部支持力量。
例如,我国已与泰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即当一方出现外汇周转困难,或本币被抛售而暴跌等紧急情况时,协议双方有义务向对方提供外汇干预所需的币种。
这种国际间的政策合作,在加大了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力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其应对货币危机的实力。
参考文献:[1]Pilbeam, K. Exchange Rate Management: Theory and Evidence. [M]. Macmillan, Basingstoke. 1991[2]Blundell-Wignall, A. and P. R. Masson. Exchange Rate Dynamics and International Rules[J]. Staff Paper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85,32:pp. 132〜159[3]Natividad, F. and Stone, J.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Exchange Market Intervention with Variable Sterilization[J]. Journal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0, 29:pp. 133〜145[4]姜波克等: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市场调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版[5]武剑:货币冲销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J].管理世界,2005,(8)[6]王维安陶海飞:我国外汇干预机制有效性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2005,(5)[7]郭田勇陈佳:我国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干预效力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6,(7)[8]何慧刚: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冲销政策:效应、制约因素和对策[J].财贸经济,200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