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止体外循环
⑾拔管: 停机之后,在病情稳定的条件下,可拔去上腔插管,将下腔插管退 到右心房内。如病情继续稳定,可将下腔插管拔除。如果不需要再 输入机内血液,应尽可能早拔除动脉插管。同时在主动脉插管处的 结扎线范围内注射鱼精蛋白,经主动脉内注射鱼精蛋白极少引起血 压下降。
体外循环结束后的麻醉管理
1.体外循环结束时,首先要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心脏充盈良好,且 无节律异常时,心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可用正性变力性作用药 物。体外循环后发生低心排的原因多为心肌缺血,此时应警惕陷入 恶性循环,一定要注意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有肺高压者,可经左 心房滴人升压药。 2.若心脏充盈差,血压下降时,可根据GVP、左房压或PCWP值, 将体外循环贮血池内的血液分次缓慢输人,并密切注意血压反应
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
2.麻醉维持: 芬太尼30~60μg/kg。 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动过缓者,芬太尼20~40μg/kg,氯胺酮1~ 1.5mg/kg。 心功能好者以吸入麻醉为主辅以小量静脉药物。 心功能差者以静脉麻醉为主,必要时复合吸入小量吸入麻醉药。 肌松用较大量:万可松
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
体外循环中的麻醉管理
6.体外循环中应维持MAP在 6.7-12kPa(50-90mmHg),体温 降至22℃以下时MAP可维持在5.3 -6.7kPa。过低时可用多巴胺或 苯肾上腺素静脉点滴;过高时可用血管扩张剂加以纠正。CVP 6~ 12cmH2O。 7.伴有颈动脉狭窄的患者,MAP应维持偏高水平(10.66-12kPa),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PaCO2接近正常。
体外循环心 脏手术的麻 醉管理
副标题
麻醉诱导
1.心功能I一II级者:硫喷妥钠、咪唑安定、异丙酚、地西泮、咪达唑仑、 芬太尼。(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作用,用量过大,注射速度过快时, 可引起心动过速和低血压。) 2.心功能Ⅲ~Ⅳ级低下者:可选用安定、依托咪酯、羟丁酸钠、芬太尼、 舒芬太尼等作麻醉诱导剂。(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均较轻微)。 3.心动过缓或窦房结功能差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可改用小剂量氯 胺酮诱导,对维持血压和心率较容易。 4.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可选用氯胺酮加芬太尼作麻醉诱导。氯胺酮可增 加周围循环阻力,而芬太尼可抑制肺循环阻力升高。
来自百度文库 体外循环中的麻醉管理
1.体外循环开始前,应及时追加静脉麻醉剂、肌松剂。 2.体外循环一开始即停止使用吸人性麻醉剂和静脉输液 3.注意上腔静脉压的变化及面色的变化。若上腔静脉压升高,面色 涨紫,表明上腔静脉引流管梗阻,应及时调整。面色,颈部腮腺球 结膜肿胀,瞳孔大小及形状。
体外循环中的麻醉管理
4.主动脉阻断时,呼吸机潮气量频率减半,调节氧流量为50200ml/min。CBP达正常流量->停机械通气->调节氧流量为50200ml/min。呼吸囊充气气道压5cmH2O->发绀肺动脉高压2030cmH2O。 5.主动脉阻断多在肛温降至30℃以下时进行。主动脉阻断后行主动 脉根部灌注心脏停跳液,以使心电机械活动迅速停止,达到心肌保 护的目的。但此时心肌尚有无氧代谢,因此应每间隔20-30分钟或 出现心电活动时,再次灌注心脏停跳液,将代谢产物冲洗出来。
终止体外循环
⑴复温:心内主要操作完成后,可开始复温,可静滴小剂量血管扩张剂, 如硝普钠,一般用量常在0.5~3μg/kg/分,很少需要超过5μg/kg/分。 以减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左心负担,增加心排出量;有利于机器余血输 入体内;加强利尿,有利于将体内多余的水及早排出。 ⑵排气:心脏切口缝合完毕即可进行排气。应置患者头低30度, 以防空气 栓塞。同时减低灌注流量,降低灌注压。并重新开始正压通气。手控人工 呼吸2-3次,检查肺的顺应性。肺的顺应性差时,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
6.建立CPB步骤: 腔静脉套带,动脉插管,腔静脉插管,冷心停搏液灌注插管,左心 引流插管,阻断升主动脉。 7.主动脉插管时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此期间要及时 控制血压升高,以防止主动脉裂伤和剥离。可用血管扩张药或β受 体阻滞剂适当控制血压
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
8.行上、下腔静脉插管时,维持较高的CVP,对预防房性心律失常 有一定作用。 9.在全身温度降到30℃左右时,钳夹主动脉或主动脉插管时,若肺 动脉压升高,心电图ST一发生改变。可能是钳夹主动脉过多,造成 主动脉内径缩小,或主动脉插管位置不当所引起。遇此种情况应及 时提醒术者。
体外循环结束后的麻醉管理
5.血流动力学状况稳定后注人鱼精蛋白中和肝素。静注鱼精蛋白可引起外 周血管扩张,肺动脉压增高,血压下降。同时静注氯化钙可较好地防止。 鱼精蛋白有时可引起变态反应。 6.接受鱼精蛋白锌治疗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在用鱼精蛋白时可使 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 7.体外循环后可能发生支气管痉李,其原因可能有:哮喘、过敏反应、误吸、 气管导管刺激隆突等,应根据发生的原因加以处理。呼吸管理上应增加潮 气量 (15ml/kg),提高吸气压,增加呼吸频率,缩短吸/呼气时间比。
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
4.输液 2-4ml/kg/h: 重度心衰婴幼儿严重二狭左房粘液瘤,转流前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 度。紫绀患儿的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在40%以上,且无心脏病 以外合并症的患者,可在诱导后经静脉放血,进行血液稀释
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
5.插管前肝素化:Kg*400U。 肝素化人体按3mg/kg;预充液1mg/100ml;运转1小时后,经人 工心肺机补充肝素半量。运转过程中ACT(正常90-130S)应保持在 600秒左右。CPB前及中应用抑肽酶,也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肝 素化时间超过2小时,仍需体外循环者,应每小时追加肝素1ml/kg, 或根据ACT值追加肝素用量
⑷去颤: 开放升主动脉阻断钳后,若心脏不能自动复跳,室颤时可用10-30J的直 流电电击除颤。粗大-〉电除颤5-10J-〉必要20J ;细,心脏膨胀较大-〉 异丙基肾上腺0.01-0.02mg或肾上腺素0.01-0.02mg ;如血压下降复跳 困难-〉增加灌注压。 去颤前应查血气及离子,如不正常,应立即给以纠正,保证在生理条件下 复苏成功。 复跳后应保持一段时间心脏处于无负荷跳动,以利心肌功能恢复
体外循环中的麻醉管理
8.体外循环开始l0分钟内即应有充分尿量。少尿时(尿量 <0.5ml/kg.30min ),若导尿管无异常,则应提高灌注流量,增加 灌注压,静注甘露醇 0.25一0.5/kg)。若MAP偏低,可静脉输入多 巴胺(1-5ug/kg.min)。 9.体外循环中若出现血红蛋白尿,可用甘露醇或速尿维持尿童,严 重时给予碳酸氢钠(0.5-1.0mg/kg)碱化尿液。
体外循环结束后的麻醉管理
3.停止体外循环后,若心脏涨满,心率逐渐减慢,血压迅速下降, 用正性变力性作用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无效时,应重新转机辅助循 环。同时加大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的用量,调整循环功能, 待血压、心率稳定后,逐步降低灌注流量,缓慢停止体外循环。 4.仔细观察心电图,注意是否有心肌缺血、传导阻滞以及起搏器工 作是否正常。
终止体外循环
⑶开放主动脉后: 可视具体情况静脉输注多巴胺。血管扩张药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也扩张冠状血管和肺血管,即使血压偏低也必须用;加用多巴胺或 多巴酚丁胺的用量,维持血压。 主动脉开放后,冠状动脉再灌注时,可静脉缓慢注射利多卡因12mg/kg,并持续静脉输注(1mg/kg ),直至心跳恢复
终止体外循环
终止体外循环
⑹停止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停机的条件是:①体温达36℃;②平均动脉压8~ 10.66kPa(60~80mmHg);③手术野无重要出血;④血气分析 报告正常;⑤血离子正常;⑥无严重心律紊乱。停机前可使用血管 扩张药与利尿药,如硝普钠、速尿等,使人工心肺机内存血逐渐减 少,对人体实现正平衡。到停机时,机内只留下最低限度维持运转 所必需的血量。停机后要继续用动脉泵缓慢输血,以防止血量不足, 也要防止输入速度过快而致心脏膨胀,损害心肌功能。
终止体外循环
⑺中和肝素: 根据ACT测定值计算鱼精蛋白用量;或按1∶1的数量给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肝素。 防止使用鱼精蛋白过量或不足。
⑻补充钾: 终止体外循环之前,一般病人都自然利尿,如尿流速度不够理想,可用速尿,此 时最易发生低血钾所致心律紊乱。补钾量应根据尿量及血清钾的监测:一般每排 出500ml尿应输入0.7~1.0g氯化钾,为防止液体过度负荷,可用6∶1000~ 15∶1000氯化钾溶液静脉点滴,需注意高浓度的钾要从大静脉内插管输入,周 围静脉输入高浓度钾难以保证通畅。
麻醉诱导
5.先心有左向右分流的病人,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且返流量大的 病人等循环时间延长者,麻醉诱导时宜采用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的诱导,防 止循环波动。 6.心率不快者可用琥珀胆碱、泮库溴铵;心率偏快心功能低下者用阿曲库铵 (慎)、维库溴铵等。 7.强效吸人麻醉剂对心肌有抑制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耗氧量下降。异 氟醚可使心率增加,且有强力血管扩张作用,同时也使冠状动脉扩张,可引起 “冠脉窃血”现象。 8.气管插管:要求RPP<12000,用药后不要急,试验反应:置入喉镜或导尿, 如心率血压无大反应即可进行气管插管。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
终止体外循环
⑼补充血容量: 停机后,创面仍不断失血,加上利尿(尿流常较快),因此应立即 输入新鲜血及血浆以补充血容量之不足。血与血浆的比例可根据细 胞压积及血红蛋白测定数值来决定。 ⑽纠正代谢酸中毒: 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必要时给予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通常 sbe×体重×0.5即给予5%碳酸氢钠的毫升数。
具体方案
▪ 咪达唑仑0.15-0.2mg/kg ▪ 安定0.08-0.1mg/kg ▪ 羟丁酸钠30-50mg/kg ▪ 依托咪酯0.1~0.3mg/kg ▪ 异丙酚0.5~1.5mg/kg ▪ 阿曲库铵0.3-0.6mg/kg ▪ 维库溴铵0.07-0.15mg/kg
具体方案
▪ 儿童不合作→氯胺酮5-8mg/kg肌注; ▪ 合作→咪达唑仑0.15-0.3mg/kg静注
芬太尼20μg/kg(5-15); ▪ 心功能Ⅲ、Ⅳ级病人,有的需端坐呼吸半坐位,改10~15μg/kg; ▪ 窦房结功能差心动过缓者,以关闭不全为主的瓣膜病心动过缓,
加少量氯胺酮0.2~1mg/kg,维持一定心率。
体外循环前的麻醉管理
1、机械通气: PaCO2 4.6-6kPa(30~40mmHg),气压 15-20 cmH2O,肺流 量↑可增大。 成人 RR 10-16 rpm VT 10ml/kg I:E 1:2或1:1.5 婴儿 RR 20-30 <15kg VT 10ml/kg 小儿 RR 14-16 >15kg VT 12-15ml/kg
终止体外循环
⑸辅助循环: 复苏后开放上、下腔阻断带,使完全体外循环转变成为并行循环, 以辅助心脏搏动,降低心脏负担。心内操作时间越长,需要辅助循 环的时间也越长,以利心脏代谢及功能的恢复。心跳恢复后立即出 现的心动过缓多与低温、低氧血症及从心脏停跳液来的高钾、高镁 血症有关,辅助循环一段时间后多可恢复。若出现P-R间期延长或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则应安置起搏器,以提高心率。
体外循环中的麻醉管理
10.体外循环的运转指标如下: 平均动脉压5.33~9.33kPa(60~90mmHg)。中心静脉压0.59~1.18kPa (6~12cmH2O),尿量2~10ml/kg/小时。 体温一般手术28℃左右;复杂心脏手术可用深低温20℃~25℃。心肌温度保持 在15℃~20℃。 血气分析PaO2 13.3~26.6kPa(100~200mmHg)。PvO2 3.3~5.3kPa (25~40mmHg)。pH 7.35~7.45.PaCO2 4.6~6.0kPa(35~45mmHg)。 稀释度细胞压积一般在25%~30%左右。血钾在体外循环运转过程中K+保持在 4~6mmol/L,每小时应给氯化钾1~2mmol/kg。
3.加深麻醉: 劈胸骨,牵开胸骨,心包切开,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复温,关闭胸骨等 时期。 游离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易出现BP↓心律失常 转流前→适量补充镇痛和肌松 转流中→停机械通气吸入麻醉→补充芬太尼、肌松剂 转流后芬太尼浓度下降(预充液稀释、部件吸附和消耗)→补充芬太尼、 肌松剂。
时长→补充咪达唑仑0.15-0.2mg/kg 或安定0.1-0.2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