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论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附理论的产生
二战后,先前欧洲中心国家所殖民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先后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建立了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但从经济上分析,这些国家要么是不发达,要么是在经济上附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这种现状的经济学理上的解释就应运而生,不发达与依附理论(the Dependency Theory)由此产生。在20世纪6、70年代,依附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流派中的一种激进的学说。
依附理论由阿根廷学者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在20世纪60-70年代最先提出。该理论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是一种依附、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中心-- 外围层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世界经济的外围,受着发达国家的剥削与控制。该理论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之一。
从发展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依附理论是国际经济和政治关系中影响重大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经历了从悲观的“古典依附论”到具有乐观色彩的“依附发展论”的演变。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和阿明对古典依附论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卡多索和埃文斯的观点则是“依附发展论”的代表。“依附发展论”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理论视角。
依附论从一种经济与政治的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论证当代发展中的边缘国家与西方发达中心国家之间的发展问题,因而,从一种学科角度上讲,依附论应划归为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种理论流派。美国学者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有新自由主义的相互依存论、新现实主义的霸权稳定论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论。
世界体系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它试图用中心边缘依附关系、世界劳动分工和阶级冲突等变量来分析世界体系的历史演变,从而解释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发展史。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沃勒斯坦和霍普金斯等。
编辑本段简介
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标志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于1974年出版的《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欧洲的起源》(Morderm World—System I: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 –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这种理论和方法是西方学术界继50,60年代现代化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理论和新方法,其影响
相关书籍
遍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地理学等主要社会科学领域.世界体系理论创造性地融合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即―经典现代化理论‖与―依附论‖),揭示了现代化的不可阻挡的全球发展的趋势。
沃勒斯坦采取了新的观察视角,他认为民族国家并不是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基本单位,而是具有结构性经济联系和各种内在制度规定性的、一体化的现代世界体系才是考察16世纪以来社会变迁的唯一实体。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维度构成的复合体。经济体是整个世界体系的基本层面,是政治体和文化体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世界经济体的雏形是产生于―延长的16世纪‖(1450―1640年)的欧洲经济体。在这一时期,欧洲内部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重要的―分化‖:在西欧,制度性的总危机导致了封建社会的全面衰朽,随着现代工业体系和自由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渐确立并巩固;而在与之毗邻的东欧,同样的危机却导致了不同的社会后果,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得到加强,已经趋于消失的封建农奴制死灰复燃;地中海沿岸各国的社会发展程度则介于两者之间。这样,在互补性的地区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欧洲的各个地区之间结成了经常的、稳定的、大规模的贸易联系,一体化的欧洲经济体由此诞生。此后,在西欧发达国家的推动下,这一体系不断向外扩张,将美洲、非洲、亚洲等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纳入体系中,最终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一体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编辑本段特征
―一体化‖与―不平等‖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两个最主要特征。首先,世界性劳动分工体系与世界性商品交换关系仿佛一经一纬两条主线,将各个国家、地区牢牢地粘结在庞大的世界经济网中,须臾不可脱离。一体化的经济体使人类历史具有了真正的全球性。其次,一体化不等于均等化,相反,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层级结构表明了世界经济体的极端不平等性。英、美等发达国家居于体系的―中心‖,一些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属于体系的―半边缘‖,某些东欧国家、大批落后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处于体系的―边缘‖。―中心‖拥有生产和交换的双重优势,对―半边缘‖和―边缘‖进行经济剥削,维持自己的优越地位;―半边缘‖既受―中心‖的剥削,又反过来剥削更落后的―边缘‖,而―边缘‖则受到前两者的双重剥削。
世界政治体是随着世界经济体的出现而产生。政治体中同样存在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等级结构,并以国家主权的有限性和国家机器的强弱为划分依据。政治体与经济体中的相应等级在空间分布上是高度一致的:世界经济体中的中心国家,其国家机器较强,主权独立性和对外控制能力较大,也是世界政治体的中心,而边缘
地带的国家机器孱弱或根本未形成统一的国家政权体系,国家主权不独立,成为受控于中心的边缘,半边缘则再次介于两者中间。
世界文化体,产生于经济体需要一种文化上的维持机制以增进民族国家的政治凝聚力,提高经济生产的有效性;同时,世界资产阶级进行经济剥削、政治控制的需要也导致了创造
相关书籍
统一模式的文化诉求,于是,由中心国家所推动,以西方文化为模板的普遍主义世界文化凌驾于多元民族文化之上,营造了一种全球趋同的文化氛围。中心―――半边缘―――边缘的层级结构再次在文化体中得到展现。
沃勒斯坦等人创立的世界体系论,在目前西方社会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持一分为二的态度,既承认其历史进步性,又批判其剥削本质。在1950年代到1970年代,西方发展理论处于―经典现代化理论‖(主流派)与―依附论‖(非主流派)两极对峙的时期。随着冷战局势的瓦解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不同的理论出现了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趋势。世界体系论企图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主流派与非主流派的融合。经典现代化理论家主张现代化模式上的西化论,对第三世界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依附论反对西化论,否定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行性。世界体系理论则一方面反对西化论,抨击西方中心论,与左派理论如出一辙;另一面,它通过在依附论的中心―――边缘的结构中加入一个―半边缘‖,指出世界体系的流动性(中心国家可能下降为半边缘、边缘国家也可能上升为半边缘,等),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的长期性、稳定性和不可避免性,又与主流学派理论相通;在结论上,它认为资本主义的现代世界体系终将消亡,并被社会主义的所取代,另一方面它又宣布社会主义只是一个―乌托邦‖。
通过庞大理论体系的设计和宏观世界史的描述,世界体系理论把主流派和非主流派的理论充满矛盾的融合在一起。由于沃勒斯坦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过于绝对,最终陷入了历史悲观主义和怀疑论的误区。
总体看来,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虽然不乏疏漏之处,但体大思精,自成体系,标志着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新阶段。近年来现代化的全球性扩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进程,从某些方面论证了世界体系理论。尽管在理论融合上出现了重重矛盾,但世界体系论以其宏阔的理论框架、厚重的历史感,许多地方虽引起争议却也发人深思,较之当前流行的一些庸俗全球化理论和泛化的世界体系论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