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颅骨

合集下载

系统解剖学颅骨及其连结详解演示文稿

系统解剖学颅骨及其连结详解演示文稿
茎乳孔
颅侧面观
•翼点 •颞下窝
•翼腭窝
现在是19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翼点
颅的前面观
•额区 •眶 •骨性鼻腔 •骨性口腔
现在是20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眶orbit

尖:视神经管 上壁:泪腺窝 内侧壁:泪囊窝
下壁:眶下沟、管 外侧壁
现在是21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骨性鼻腔
bony nasal cavity
•顶
•底
•外侧面
•鼻中隔
现在是22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筛骨
顶骨
蝶骨
颞骨
枕骨
现在是16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重要结构
•颅前窝
•颅中窝
筛孔
视神经管
眶上裂
破裂孔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颅后窝
舌下神经 管内口
颈静脉孔
现在是17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颅底外面观
破裂孔 颈动脉
管外口 颈静
脉窝
现在是18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骨腭 颧弓
关节结节 下颌窝
现在是10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腭骨
•不成对骨:
分下一颌体体两犁支骨
下颌支下颌骨
舌骨
现在是11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下颌骨mandible
下颌体 下颌支
颏隆凸
颏孔分一体两支
颏棘 下颌体
下颌支
冠突
髁突 下颌头
下颌角
下颌孔
现在是12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上颌骨maxilla
现在是4页\一共有22页\编辑于星期日
筛骨

系统解剖学颅骨wzf

系统解剖学颅骨wzf

2颅底外面 鼻后孔、枕髁(前外有舌下神经管外口、外侧为颈静脉孔)、 颈动脉管外口、茎突、乳突、下颌窝、枕外隆凸。
☆3颅侧面 翼点:颞骨窝处,额、顶、颞、蝶骨会合而成,此处骨质比 较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骨折时容易 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出血。 外耳门、 外耳道、 颧弓、 颞窝
4颅前面 眼眶 眶上下缘、眶上切迹(眶上孔)、眶下孔 眶上壁——颅前窝底;眶下壁(有眶下沟)——上颌窦顶 眶内壁——泪骨、筛骨眶板;眶外壁——眶上、下裂
4颅前面 (2)骨性鼻腔 上方——以筛板与颅腔相隔 下方——硬腭骨板与口腔分界 两侧——邻接筛窦、眶、上颌窦 骨性鼻中隔——筛骨垂直板+犁骨
额骨 顶骨 枕骨
颞骨 位于颅两侧,参 与颅底和颅腔侧壁 的构成。 颞骨岩部 颞骨乳突部 颞骨鼓部
颞 骨 岩 部
成对: 鼻骨 泪骨 颧骨 上颌骨(上颌窦) 下鼻甲 腭骨
成对: 鼻骨 泪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鼻甲 腭骨
单一: 犁骨 下颌骨 舌骨
矢状位的 斜方形骨板
犁骨
单一: 犁骨 下颌骨 舌骨
单一: 犁骨 下颌骨 舌骨
颅盖
软骨骨化
膜性骨化(如颅骨)
颅底(内外、侧面、前面观) 1颅底内面 三个窝:许多孔、裂、管有神经血管通过。
颅前窝:筛骨的筛板、筛孔
颅中窝:蝶骨体、垂体窝、视神经管、眶上裂 圆孔、卵圆孔、棘孔、脑膜中动脉沟
颅后窝:枕骨大孔、斜坡、舌下神经管、 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 颞骨岩部:内耳门、内耳道
颅骨(23+6块)
#2022
脑颅骨(8块) →颅后上部,围成颅腔
01
颅 听小骨(6块) → →与听觉有关
02


03

系统解剖学骨学重点笔记

系统解剖学骨学重点笔记

系统解剖学骨学重点笔记# 系统解剖学骨学重点笔记## 一、总论1. 骨的分类- 按部位分- 颅骨:保护脑等重要器官。

分为脑颅骨(8块)和面颅骨(15块)。

- 躯干骨:构成脊柱、胸廓等。

包括椎骨(24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块)、肋(12对)。

- 附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上肢骨较为轻巧,下肢骨粗壮且稳固。

- 按形态分- 长骨:一体两端,如肱骨、股骨等。

体又名骨干,内有髓腔。

两端膨大称骺,骺表面有关节面。

- 短骨:立方形,如腕骨、跗骨等。

多成群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运动较复杂的部位。

- 扁骨:呈板状,如颅盖骨、胸骨等。

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起保护作用。

-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等。

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如蝶骨等。

2. 骨的构造- 骨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性强。

分布于骨的表面。

- 骨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

位于骨的内部。

- 骨膜- 是一层结缔组织膜,覆盖于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表面。

- 骨膜内层有骨祖细胞,对骨的生长、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 骨髓-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在胎儿和幼儿时期,骨髓腔内全是红骨髓。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被黄骨髓替代。

成人红骨髓主要分布于椎骨、胸骨、髂骨等扁骨和不规则骨的松质内。

- 黄骨髓:主要为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但在大量失血等特殊情况下可转化为红骨髓。

3.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化学成分- 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和黏多糖蛋白等,使骨具有韧性。

- 无机质:主要是钙盐(如羟基磷灰石结晶),使骨具有硬度。

- 物理性质- 不同年龄阶段骨的化学成分比例不同。

幼儿骨有机质相对较多,骨韧性较大,易变形;老年人骨无机质相对较多,骨脆性较大,易骨折。

## 二、中轴骨1. 椎骨- 一般形态- 椎体:位于椎骨前方,呈短圆柱状,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

- 椎弓:位于椎体后方,呈弓形,由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

椎弓根上、下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系统解剖学中的“二、颅骨”教案

系统解剖学中的“二、颅骨”教案

系统解剖学中的“二、颅骨”教案一、教材分析“颅骨”是系统解剖学中关于骨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颅骨的组成、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颅骨与其他骨骼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其内部容纳了脑组织,对人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对于系统解剖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仍感陌生。

学生需要掌握颅骨的组成、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颅骨的组成、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颅骨的特点分析其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热爱,提高其探究人体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颅骨的组成、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2.难点:颅骨的结构与脑组织的关系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五、教学对象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

六、教学任务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准确掌握颅骨的组成、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为后续学习神经系统等学科奠定基础。

七、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颅骨的组成、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展示颅骨的结构和特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颅骨的理解。

八、教学准备1.准备颅骨的标本或模型。

2.制作PPT课件,包括颅骨的图片、图解等。

3.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展示颅骨的结构和功能。

4.布置教学场地,确保教具摆放合理,便于学生观察和讨论。

九、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行为: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颅骨。

引导学生思考颅骨的特点和功能。

学生行为: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跟随教师的引导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度,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学习(40分钟)(1)讲授颅骨的组成及特点(10分钟)教师行为:讲授颅骨的组成及特点,包括脑颅和面颅两部分的结构和特点。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4) ——颅骨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4) ——颅骨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4) ——颅骨“视频教学“重点提要(四)颅骨成人颅skull 由23块颅骨cranial bones 组成,另有6块听小骨(见前庭蜗器章节)。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和软骨牢固连接。

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近卵圆形,形成颅腔,容纳和保护脑;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形成面部的基本轮廓,并参与构成眶、鼻腔和口腔。

1. 脑颅骨bones of cranium 共8块,包括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和成对的顶骨及颞骨。

图4-1(1)额骨frontal bone 1块,位于颅的前上部,分为额鳞、眶部和鼻部,构成颅盖和颅底前部。

额鳞内含有空腔,称额窦。

眶部为后伸的水平薄骨板,构成眶上壁。

鼻部位于两侧眶部之间。

图4-2图4-3(2)筛骨ethmoid bone 1块,为骨质菲薄的含气骨。

位于两眶之间,呈“巾”字形,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

筛板呈水平位,构成鼻腔的顶,其前份正中上突的骨嵴为鸡冠。

垂直板自筛板中线下垂,构成鼻中隔的上部。

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的两侧,由许多蜂窝状小房构成,称筛窦(筛小房)。

迷路内侧壁有上、下两个向下卷曲的骨板,即上鼻甲和中鼻甲。

图4-4(3)蝶骨sphenoidbone 1块,形似蝴蝶,位于颅底中央,其中部为蝶骨体,内有含气腔,称蝶窦。

图4-5(4)枕骨occiptalbone 1块,位于颅的后下部,呈勺状。

前下部有枕骨大孔,空下方两侧由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与寰椎相关节。

图4-6图4-7(5)顶骨parietalbone 2块,外隆内凹,位于颅盖部中线的两侧,介于额骨与枕骨之间。

(6)颞骨temporalbone 2块,位于颅的两侧,参与颅底和颅腔侧壁的构成。

它参与构成颅底的部分呈椎体形,嵌于蝶骨和枕骨之间,称颞骨岩部,其内有前庭蜗器。

图4-8图4-92. 面颅骨bones of facial cranium 共15块,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腭骨和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

《系统解剖学》教学资料theskull颅骨

《系统解剖学》教学资料theskull颅骨

颅骨感染
如骨髓炎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颅 骨炎症、坏死和病理性骨折。
颅骨创伤
颅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骨折、凹 陷或穿孔等损伤。
颅骨的病理过程
炎症过程
颅骨感染或创伤可引发炎症反应, 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和发热等症
状。
肿瘤生长
颅骨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侵犯周 围组织,导致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修复与愈合
颅骨创伤后,可通过骨折愈合和 组织修复来恢复颅骨的完整性和
颅底
包括前颅底、中颅底和后颅底 ,由多块颅骨拼接而成,内有 多个孔洞和裂隙,容纳重要神 经和血管。
颅盖骨
位于颅骨顶部,由两块顶骨和 两块枕骨组成,主要起到保护
大脑的作用。
颅骨的功能
保护大脑
颅骨是头部的外壳,能够保护大脑免受外界 损伤。
支撑面部轮廓
颅骨是面部轮廓的基础,支撑着面部骨骼和 肌肉。
维持颅内压
颅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具体治疗
方案应根据肿瘤的性质和位置来确定。
颅骨缺损的修复
03
对于颅骨缺损,可以通过植入物或自体骨移植等方法进行修复,
以恢复颅骨的完整性和保护脑组织。
颅骨的预防
安全防护
加强安全意识,避免头部受到外力冲击,减少颅骨骨折和颅内损 伤的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头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颅骨病变和 肿瘤。
颅骨能够维持颅内压的稳定,保证大脑的正 常生理功能。
参与听觉和平衡感的形成
颅骨内有多个小孔和裂隙,容纳听觉和平衡 感的神经和结构。
颅骨的生长与发育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在胎儿期,颅骨主要由软骨组成,随着胎 儿的发育,软骨逐渐骨化。
新生儿出生时,颅骨尚未完全闭合,前囟 门和后囟门是未闭合的部位。随着年龄的 增长,颅骨逐渐钙化、闭合。

系统解剖学之颅骨

系统解剖学之颅骨
颈静脉孔 jugular foramen
乙状窦沟 sulcus for sigmoid sinus 横窦沟sulcus for transvers sinus
4、颅底外面观
切牙孔incisive foramina
腭大孔greater palatine foramen
茎突styloid process
枕骨 occipit albone
筛骨ethmoid b蝶o骨nesphenoid bone
顶骨 pariet al bone 额骨
frontal bone
枕骨
occipit 颞骨
albone
tempor al bone
蝶骨
1、筛骨ethmoid bone 筛板
分部 垂直板:构成骨性鼻中隔上部 筛骨迷路
内耳门internal acoustic pore
舌下神经管内口internal opening of hypoglossal canal
枕骨大孔foramen magnum
鸡冠crista galli
筛板cribriform plate 筛孔cribriform foramina 视神经管 optic canal 垂体窝 hypophys ial fossa 破裂孔 foramen lacerum
(三)颅的整体观 1、颅顶面观
冠状缝coronal suture
矢状缝 sagittal suture
人字缝 lambdoid suture
2、颅后面观
人字缝 枕外隆凸 external occipital protuberance
3、颅内面观
(1)颅盖内面观 (2)颅底内面观
颅前窝 颅中窝 颅后窝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三叉神经压迹

系统解剖学课件颅骨及连接

系统解剖学课件颅骨及连接
二、颅的整体观 ㈠颅顶面观 ㈡颅底内面观 ㈢颅底外面观 ㈣颅侧面观 ㈤颅前面观
系统解剖学骨学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冠状缝 矢 状 缝
人字缝
上 矢 状 窦 沟
颗 粒 小 凹
翼点
颅骨的连结
系统解剖学-骨学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2块颅骨(除舌骨)之间大多以缝 或软骨直接连结,仅下颌骨与颞骨构 成颞下颌关节。 1、组成:下颌骨的下颌头+下颌窝和 关节结节 2、特点: ⑴关节囊松弛,关节囊前部较薄弱; ⑵关节囊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成 上、下两部分;
系统解剖学-骨学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The end

《系统解剖学》--颅骨

《系统解剖学》--颅骨

出生后1-2岁时 闭合
后囟(枕囟)位于矢状缝呈与三人角字形缝交汇处,出生后不久闭合
蝶囟
于顶骨的前下角
出生后不久闭合
乳突囟
位于顶骨的后下角 出生后不久闭合
34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4. 颅骨的骨性标志
眉弓
枕外 隆凸
颧弓
乳突
下颌角
舌骨
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所学骨--重点内容
掌握
掌握
掌握
• 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 颅的组成、分部; • 颅底内面观的重要结构;
• 脑颅的组成;
• 骨性鼻腔的构成(难点)
• 面颅的组成。
• 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
位。(难点)
• 颅的重要体表标志。
颅骨的 组成
颅的 整体观
颅骨的 骨性标志
36
颅骨
1. 颅骨的组成 2. 颅的整体观 3. 新生儿颅骨特征 4. 颅骨的骨性标志
眶外下方 鼻背
眶内侧壁前份 骨性鼻腔外侧壁下份
分部和形态
下颌体、下颌支 呈斜方形
体、大角、小角 体(内含上颌窦)、突
垂直板、水平板 呈菱形
呈长条形 呈方形
呈薄而卷曲的板状
8
分为脑颅骨、面颅骨
脑颅骨
面颅骨
9
颅骨
脑颅骨 8块
顶骨 2、颞骨 2、额 骨 1、筛骨 1、枕骨 1、蝶骨 1
泪骨 上颌骨
面颅骨15块









请同学们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判 断为哪一种颅底骨折?
32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 2 :
患者女,28岁。因鼻 塞流脓涕,面颊部、 右鼻根疼痛、头胀痛 晨起轻午后重,嗅觉
下降来院就诊。
检查:鼻腔粘 膜充血肿胀,尤 以中鼻甲、中鼻 道处明显。中鼻 道积脓。
鼻窦CT可见 双侧上颌窦及右 侧前组筛窦内液 平面,软组织密 度影。
诊断:为双侧上颌急性上颌窦炎并右侧筛窦炎。
问题:1.四对鼻旁窦的开口部位? 2.为何患者头痛晨起轻午后重, 且鼻腔检查中鼻道积脓?
出生后1-2岁时 闭合
后囟(枕囟)位于矢状缝呈与三人角字形缝交汇处,出生后不久闭合
蝶囟
于顶骨的前下角
出生后不久闭合
乳突囟
位于顶骨的后下角 出生后不久闭合
34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4. 颅骨的骨性标志
眉弓
枕外 隆凸
颧弓
乳突
下颌角
舌骨
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动手找出以 上骨性标志。
35
颅骨--重点内容
掌握
掌握
掌握
• 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 颅的组成、分部; • 颅底内面观的重要结构;
• 脑颅的组成;
• 骨性鼻腔的构成(难点)
• 面颅的组成。
• 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
位。(难点)
• 颅的重要体表标志。
颅骨的 组成
颅的 整体观
颅骨的 骨性标志
36
颅骨
1. 颅骨的组成 2. 颅的整体观 3. 新生儿颅骨特征 4. 颅骨的骨性标志
颅顶中部
呈四边形
颅骨两侧
鳞部、鼓部、岩部
7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1-2. 面颅的名称、位置、分部及形态
面颅(15块)名称
下颌骨(1块) 犁骨(1块) 舌骨(1块) 上颌骨(成对)
位置
面部前下份 骨性鼻中隔后下份
喉上方 颜面中央部
腭骨(成对)
上颌骨腭突与蝶骨翼突之间
颧骨(成对) 鼻骨(成对) 泪骨(成对) 下鼻甲(成对)
23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2-3-2. 骨性鼻腔--骨性鼻中隔(难点)
24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2-3-2. 骨性鼻腔--鼻腔外侧壁(难点)
25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鼻 旁 窦
26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19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2-3. 颅的前面观
颅骨的骨性标志
20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2-3-1. 眶
21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冠状切面
颅骨的骨性标志
Next
22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2-3-2. 骨性鼻腔--冠状切面(难点)
眶外下方 鼻背
眶内侧壁前份 骨性鼻腔外侧壁下份
分部和形态
下颌体、下颌支 呈斜方形
体、大角、小角 体(内含上颌窦)、突
垂直板、水平板 呈菱形
呈长条形 呈方形
呈薄而卷曲的板状
8
分为脑颅骨、面颅骨
脑颅骨
面颅骨
9
颅骨
脑颅骨 8块
顶骨 2、颞骨 2、额 骨 1、筛骨 1、枕骨 1、蝶骨 1
泪骨 上颌骨
面颅骨15块
鼻旁窦的组成、开口部位及位置(难点)
鼻旁窦的组成
蝶窦 筛窦后群 筛窦前、中群
额窦 上颌窦
开口部位
蝶筛隐窝 上鼻道 中鼻道 中鼻道 中鼻道
位置
蝶骨体 筛骨迷路 筛骨迷路 额骨体 上颌骨体
27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28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3
--颞骨、蝶窦位置在 哪里?形态如何? --颅骨的组成?
4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1. 颅骨的组成
颅骨23块 脑颅8块 面颅15块 听小骨3块
5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颅骨由脑颅和面颅构成。
6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29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2-4. 颅底外面观
30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2-5. 颅底内面观
31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病例 3 :
患者,女,45岁,因汽车撞上头部入院。患者出现眼眶
周围青紫淤青,并伴有鼻腔流血。经检查诊断为颅底骨折
16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2-1. 颅的顶面观
17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2-2. 颅的侧面观
颅骨的骨性标志
18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翼点:额、顶、颞、蝶四骨邻接处常构成“H”形缝的小 环形区称翼点。此处骨壁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 过,受外力打击时易损伤,形成硬膜外血肿。
1-1. 脑颅的名称、位置、分部及形态
脑颅(8块)名称 位置
分部和形态
额骨(1块) 筛骨(1块) 蝶骨(1块) 枕骨(1块) 顶骨(成对) 颞骨(成对)
颅前上方 额鳞(内含额窦)、眶部、鼻部
两眶之间 筛板、垂直板、筛骨迷路(内含筛窦)
颅底中央 体(内含蝶窦)、大翼、小翼、翼突
颅后下部
基底部、枕鳞、侧部
鼻骨 2、泪骨 2、颧
骨 2、下鼻甲 2
上颌骨2、腭骨2、
下颌骨1、犁骨1、
筛骨
舌骨1
额骨
顶骨
蝶骨 颞骨 颧骨
枕骨
下颌骨
额骨
鼻骨 下鼻1甲0 骨
蝶骨
11
颞骨
12
枕骨
13
下颌骨
14
腭骨及舌骨
腭骨 犁骨
15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2. 颅的整体观
1 颅的顶面观 2 颅的侧面观 3 颅的前面观 4 颅底外面观 5 颅底内面观
《系统解剖学》 --颅骨
2016
1
颅骨
1. 颅骨的组成 2. 颅的整体观 3. 新生儿颅骨特征 4. 颅骨的骨性标志
2
病例 1 :
颅骨骨折
患者男,38岁,一月 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有 昏迷史,一周后出现右耳 流血,鼻出血,以“头部 外伤”收入院。
CT示颞骨多处骨折, 右侧中耳及乳突蜂房混浊, 考虑积液。右侧眼眶内侧 壁及蝶窦内侧壁骨折,伴 蝶窦内高密度影。









请同学们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判 断为哪一种颅底骨折?
32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3. 新 生 儿 颅 骨 特 征
33
颅骨的组成 颅的整体观 新生儿颅骨特征 颅骨的骨性标志
颅囟的位置、形态及闭合时间
颅囟名称
位置矢状缝与冠状缝交汇处, 呈菱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