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030106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 - 19带答案

030106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 - 19带答案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有机化工生产路线的选择与组织原则为原料、技术、主产品、副产品、环保、和材料有保证、消耗低。

2. 基本有机的九大原料为烯、烯、烯; 、苯、苯;、萘和的过程。

3。

工业上用裂解汽油生产三苯的芳烃车间一般由裂解汽油、环丁砜、甲苯、模拟、转移和芳烃六个单元构成。

4. 许多含碳资源如、、石油馏分、、等均可用来制造合成气。

5。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两门学科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设计、流程、操作原理及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6. 基本有机原料有九大原料,它们是以石油和为原料生产烯、烯、烯;、苯、苯; 、萘和的过程.7. 工业上用裂解汽油生产三苯的芳烃车间里,芳烃分离单元一般都有六个塔,它们依次是塔、塔、塔、塔、塔和塔。

8. 工艺流程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方法论来进行流程的设计.推论分析法是从“”出发,寻找实现此“”的“前提”,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形象地可以用“"模型表示。

最里层是,最外层是工程.9.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烯、烯、烯;、苯、苯;乙炔、萘和的过程。

10. 裂解气中主要脱除的酸性气体是、两种,在裂解气净化和分离过程中,根据高压有利于吸收的原理,脱除的位置最好放在压缩后,而工业实际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通常放在压缩之后。

脱除的方法有洗和洗两种,目前常用的是。

11. 深冷分离中,产品乙烯主要在以下四处损失:①最大的是冷箱尾气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②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③脱乙烷塔釜液C3馏分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④最小的是压缩段间凝液带出损失,约为乙烯总量的%.12。

芳烃的来源主要有:①来自煤焦化的副产;②来自催化重整的;③来自乙烯生产中的。

二、判断题1。

化工生产过程必须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通常分析流程用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和精制两部分就可以了.()2. 深冷分离中,产品乙烯主要在以下四处损失:①冷箱尾气损失,占乙烯总量的2.200%;②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0.400%;③脱乙烷塔釜液C3馏分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0.284%;④压缩段间凝液带出损失,约为乙烯总量的0。

有机合成重要知识点总结

有机合成重要知识点总结

有机合成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合成基础知识1. 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有机合成是指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特性和化学键的特性,以一种有机物为出发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合成目标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有机合成的对象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药物、功能材料等。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碳-碳键(C-C)或碳-氢键(C-H)的形成或断裂,以及化学键的变换,来合成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合成的基本步骤有机合成一般包括以下基本步骤:出发物的准备、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设计、反应过程的监测和产物的纯化。

在有机合成中,反应条件的选择、反应物的选择和搭配以及产物的纯化是十分关键的。

3. 有机合成反应的类型有机合成反应种类多样,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环化反应等。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 反应物和条件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4. 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催化剂主要是帮助控制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物质。

常见的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包括过渡金属催化剂、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酶催化剂、光催化剂等。

二、有机合成策略1. 逆合成策略逆合成策略是指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出发,设计出一系列合成路线和反应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2. 多组分合成策略多组分合成策略是指以两种以上的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多组分合成策略可以增加反应的多样性,提高合成效率,丰富了反应类型。

3. 变位合成策略变位合成策略是指通过多步反应依次进行有机分子中某些官能团的位置的变化来合成目标有机化合物。

这种策略通过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转移和变位来合成目标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4. 生物启发合成策略生物启发合成策略是指通过模拟生物合成的原理和方法,来合成目标化合物。

生物启发合成策略主要是借鉴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和机制,通过设计合成途径来合成具有类似结构和活性的有机分子。

三、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1.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被一种物质(还原剂)接收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过程。

2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2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3.2.4 转化率 转化率通常以X 表示。某反应物A反应掉的量(nA,R)
占反应器输入量(nA,in)的百分数。
XA
n A, r nA,in

nA,in nA,out n A,in
100%
式中, nA,out -从反应器输出的A量。 注意: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反应物作基准所得转化率不同。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2 化学计量学→ 3.2.5 选择性
X 100 2 100% 98.00% 100
对氨基苯磺酸的选择性
1 1 100% 90.82% S 100 2 89
89
1 1 100% 89.00% 对氨基苯磺酸的理论收率 Y 100 或Y S X 98.00% 90.82% 89.00%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2 化学计量学→ 3.2.7 质量收率
3.2.7 质量收率
质量收率 (以Y质表示),指目的产物的重量 占某一输入反应物重量的百分数。
所得目的产物的质量 Y质 100% 输入的主反应物的质量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2 化学计量学→ 3.2.8原料消耗定额
3.2.8 原料消耗定额 生产一吨产品需要消耗的原料量。 ( 对主要反应物来说,实际上是重量收率的倒数)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2 化学计量学→ 3.2.9 单程转化率和总转化率
3.2.9 单程转化率和总转化率
某些反应过程,反应物一次经过反应器后的转
化率并不高,有时很低。因此有时需将主反应物从 产物中分离后循环使用,有时甚至是多次循环使用。 故有单程转化率和总转化率之分。
3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 3.1 概述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试卷总复习参考题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试卷总复习参考题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试卷总复习参考题复习题一、选择:1、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主要有( )A、煤B、石油C、天然气D、农副产品 2、NaOH比NaOCH的碱性( ) 3A、强;B、弱;C、一样;D、无法比较。

3、将65%的发烟硫酸换算成硫酸的浓度为( )A、65%;B、165%;C、114.6%;D、125% 4、以下关于溶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剂不能和反应底物和产物发生化学反应;B、在反应条件下和后处理时具有稳定性;C、溶剂对反应底物和产物均需具有溶解性;D、溶剂可使反应物更好地分散。

5、下列关于磺化π值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容易磺化的物质π值越大;B、容易磺化的物质π值越小;π值越大,所用磺化剂的量越少; C、D、π值越大,所用磺化剂的量越多。

6、苯胺与乙酐的反应类型有( )A、N-酰化;B、N-烷化;C、C-酰化;D、O-烷化。

7、以下关于芳环上发生卤化、磺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属亲电历程;B、均属亲核历程;C、反应均有副反应;D、反应均无副反应。

8、用三氧化硫作磺化剂的缺点有( )A、反应强烈放热,需冷却;B、副反应有时较多;C、反应物的粘度有时较高;D、反应有时难以控制。

9、对叔丁基甲苯在四氯化碳中,在光照下进行一氯化可得到的产物是( )A、对叔丁基氯苄;B、对叔丁基-α-一氯甲基苯;C、对叔丁基-2-氯甲苯;D、对甲基-2-叔丁基苯。

10、以下可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的有( )A、季铵盐类;B、叔胺;C、聚醚类;D、冠醚。

11、催化氢化催化剂骨架镍适用的条件为: ( )A:弱酸性 B:弱碱性 C:强酸性12、下列醇中,-OH最易被氯置换的是 ( ) A: (CH)C-OH B: CHCHCHOHCH C: CHCHCHCHOH 33323322213、下列酰化剂中,活性最强的是: ( ) A:CHCOCl B: CHCOOH C:(CHCO)O D:CHCOCl 333265SOH314、化合物进行一硝化时,主要产物为: ( )- 1 -SOH3SOH3SOH3NO2ONNO22A: B: C:15、下列试剂中,能用作烃化剂的是: ( )A:乙酰乙酸乙酯 B:氯乙酸乙酯 C:苯磺酸乙酯 16、在进行芳环上的硝化反应时,硝化的主要活泼质点是: ( )+— A:HNO B:NO C: NO 32317、空气自动氧化反应的反应历程属于 ( )A: 亲电反应 B: 亲核反应 C: 自由基链反应18、用卤烷作烷化剂,当烷基相同时,卤烷活性次序正确的是( )A: R-I > R-Br > R-Cl B: R-Br > R-Cl > R-IC: R-Cl > R-Br > R-I19、催化剂中毒后,可以用简单的方法使催化剂恢复活性的中毒现象叫作( )A: 可逆中毒 B:不可逆中毒 C: 永久中毒20、下列化合物中,α-H原子酸性值最强的是 ( )A: CHCHO B:CHCOOCH C: CHCOCH332533二、简答:1、链烷烃用二氧化硫的磺氧化和磺氯化反应历程有何异同。

《有机合成》(精品复习课件)

《有机合成》(精品复习课件)
一、有机合成的概念
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 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二、有机合成的任务 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 化
三、有机合成的过程
例子:
有机物A是烃,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 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A H2O B 高温、高压 催化剂
O2 Cu、△
C O2 D 催化剂、△
综合 比较法
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将正向或逆向推导出的几种合 成途径进行比较,从而得到最佳合成路线
有机合成之逆向合成分析法
1、基本思路
2、基本原则
(1)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并具 有较高的产率 (2)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 污染、易得和廉价的
乙酸苯甲酯可提高花或果的芳香气味,常用于化妆品工业和 食品工业。下图是以石油和煤为原料制取乙酸苯甲酯的一种 合成路线(部分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请回答: (1)运用逆合成分析法推断,C的结构简式为。 (2)A—B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五、有机合成遵循的规则
(1) 基础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性、低污染:通常采用四个碳以下 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 应尽量选择步骤少的合成路线:尽量选择与目标化合物结构相似 的原料。 (3) 合成路线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 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化合物中,达到零排放。 (4) 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5) 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 实:综合运用有机反应中官能团的衍变规律及有关的提示信息,掌握 正确的思维方法。
E C4H8O2
四、有机合成的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030106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030106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乙烯精馏塔是出产品乙烯的塔,因为产品纯度要求比较高,通常在塔顶脱甲烷,在精馏段侧线第()块板上出产品乙烯,一塔起到两塔的作用。

A.7B.9C.12D.13答案:B2.芳烃车间分离的产品甲苯用途不大,为了避免过剩,通常采用()方式将其转化成有用的苯和二甲苯。

A.吸附B.萃取C.模拟移动床D.歧化答案:D3.天然气水蒸气转化制合成气的步骤中,通常把脱硫过程放在()。

A.第一步B.第二步C.第三步D.最后一步答案:A4.在化学工业中,聚酯纤维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对二甲苯,现实过程中,不仅二甲苯含量有限,而且二甲苯中对二甲苯含量最高也仅能达到()左右。

A.20%B.23%C.30%D.17%答案:B5.工业上芳烃联合装置的芳烃分馏单元,可实现对不同碳数芳烃的分离,通常设有五个塔,下述()不包括在其中。

A.苯塔B.甲苯塔C.二甲苯分离塔D.间二甲苯塔答案:D6.深冷分离中,产品乙烯主要在以下四处损失:①冷箱尾气损失,占乙烯总量的();馏分中带出②乙烯塔釜液乙烷中带出损失,占乙烯总量的0.400%;③脱乙烷塔釜液C3损失,占乙烯总量的0.284%;④压缩段间凝液带出损失,约为乙烯总量的0.066%。

A.2.95%B.2.25%C.9.25%D.0.25%答案:B7.工业上由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技术主要有蒸汽转化法和()氧化法。

A.部分B.完全C.连续D.间隙答案:A8.化学工业发展,除了发展大型的综合性生产企业,使原料、产品和副产品得到综合利用外,提倡设计和开发()反应;大力发展绿色化工,包括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溶剂和催化剂;应用反应选择性高的工艺和催化剂,实现零排放。

A.原子经济性B.低能耗C.高转化率D.无催化剂答案:A9.裂解气重组分中的二烯烃易发生聚合,生成的聚合物沉积在压缩机内,严重危及操作的正常进行。

而聚合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聚合速度愈快。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复习参考题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复习参考题

1、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的概念与特点。

精细化学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具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或高纯度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① 产品功能性强(专用性)② 批量小③ 品种多④ 利润率高⑤ 更新换代快精细化工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

“它属于一类化工产品的生产行业” 。

精细化工的特点:① 多品种、小批量 ② 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 ③ 高技术密集度 ④ 大量应用复配技术 ⑤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费用高 ⑥ 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2、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的类别。

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皮革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

3、精细化率的定义、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

精细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为45%。

4、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新领域精细化工发展迅速、重视化境友好绿色精细化学品和超高功能及超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绿色化生产与生物工程技术。

传统精细化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5、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自我供应能力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传统精细化工产品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的整体市场自给率达到70%左右。

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目前国精细化工产品尚难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难以满足高端市场要求,以电子化学品为代表的高端精细化学品严重依靠进口。

●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面前,我国的研发力量还很不足的,特别是薄弱的精细化工的基础性研究已成为我国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重要制约因素。

● 部分国家以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品安全性为由,陆续实施了一批新的条例和标准;我国也在不断加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品的安全管理力度和提%100⨯=化工产品的总值精细化工产品的总值)精细化工率(精细化率高安全标准,这些因素对精细化工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有机合成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有机合成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有机合成工艺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绝热式乙苯脱氢工艺流程中,原料为和,反应器入口温度需要610~660℃,它是一个吸热反应,热量靠过热蒸汽带入,因此,催化剂床层分段,段间补充过热水蒸汽,全部蒸汽与乙苯的摩尔比为。

反应产物经冷凝器冷却后,气液分离,不凝气中含有大量的和CO、CO2,可作燃料使用。

冷凝液经精馏后分离出、、和,最后产物是。

2、合成气制备甲醇的工艺流程中,原料为新鲜,由于合成甲醇是多个反应同时进行,除主反应外,还有生成和甲烷等副反应。

因此,如何提高合成甲醇反应,提高甲醇收率是问题,它涉及到催化剂的选择以及操作条件的的控制,诸如、、和原料气。

由于反应是个可逆的反应,存在一个温度曲线。

3、烃类氧化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在、纯氧、和其它过氧化物上选择,究竟使用什么氧化剂要视分析而定。

近年来,作为氧化剂发展迅速,它具有条件,操作简单,反应选择性,不易发生深度反应,对环境友好和可实现生产的特点。

4、当代环境十大问题是:污染、臭氧层、全球变、海洋、淡水资源和污染、生物多样性、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废物、土地和沙漠化、锐减。

5、Monsanto低压法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的不利条件是催化剂的资源稀缺,价格较。

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在上的优越性很大,其特点为:原料可以用煤、和重质油,不受供应和价格波动影响;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过程能量效率高;所采用的催化系统稳定,用量少,寿命;流程中的反应系统和系统合为一体,工程和控制都很巧妙,结构紧凑;已经解决了设备的问题,找到了耐腐蚀的材料;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很,三废排放少,操作安全可靠。

6、催化加氢通常用于合成和许多化工产品的过程;催化脱氢可以生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是和。

7、甲醇作为化工原料的用途越来越广,主要用于制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卤甲烷、炸药、药、染料、药及其它化工产品。

二、选择题1、催化脱氢可以生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单体,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是苯乙烯和()。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复习提纲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复习提纲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复习提纲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有机合成的定义与作用2.合成路线的设计与选择原则3.反应活性与选择性的影响因素4.催化剂的种类和作用机制二、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1.溶剂的选择与使用2.温度和压力参数的控制3.光化学和电化学合成方法4.微波加热合成方法5.超声波促进的有机合成6.固态合成技术三、有机合成中的常用反应1.反应类型、机理和本质特征2.羰基加成反应3.酯、酸酐和酰胺的合成4.醇和酚的合成5.脱水反应与缩酮反应6.环化反应与环合成技术7.烯烃与芳香化合物的合成四、不对称有机合成1.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及其机理2.不对称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3.手性辅基的设计和构建4.原子经济性和原子间催化的应用五、合成路线设计与优化1.实验设计与反应工程原理2.反应条件的优化与控制3.副反应、副产物与杂质的控制与消除4.合成步骤和反应条件的连续流动合成六、有机合成过程中的绿色化学1.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可持续发展原理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3.超临界流体合成技术4.无机盐催化的合成方法七、合成实验与检测技术1.实验室规范和安全操作2.物质的合成与分离技术3.结构分析与表征技术4.质谱、红外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的应用八、有机合成中的前沿研究和应用1.医药化学与有机合成的关系2.工业化有机合成的创新与进展3.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与应用4.高效光催化合成技术的发展以上提纲是《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的复习内容,可以按照不同章节和部分进行复习,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验操作和例题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掌握重要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的有机合成问题中。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综合复习资料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综合复习资料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有机化工生产路线的选择与组织原则为原料,技术,主产品,副产品,环保,和材料有保证,消耗低。

2、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两门学科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设计、流程、操作原理及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3、工艺流程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方法论来进行流程的设计。

推论分析法是从“”出发,寻找实现此“”的“前提”,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单元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

形象地可以用“”模型表示。

最里层是,最外层是工程。

4、工业催化剂的使用性能指标为:、选择性、寿命和其它廉价易得、无毒、易分离等。

寿命包含:①稳定性②稳定性③机械稳定性和④耐性四部分。

5、化学工艺学所涉及的范畴是相同的,一般包括的选择和预处理;的选择及方法原理;设备(反应器和其他)的、结构和操作;的选择和使用;其他物料的影响;的影响和选定;组织;控制;产品规格和副产物的与利用;能量的和利用;对不同工艺路线和流程的评比等问题。

6、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是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与复杂性;装置规模向化、综合化发展,也在不断提高;生产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生产技术密集的过程;现在的化工装置非常重视合理利用,积极采用节能工艺和方法;化工过程密集,投资速度快,利润;但是,也必须解决现代化工企业易燃、易爆、有毒的首要问题。

7、生产能力系指一个,一套装置或一个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量,或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量。

8、有机化工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九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它们是:三烯:烯、烯和烯;三苯:、和;乙炔;和。

9、化工生产过程通常可以分为原料的、化学和产品的分离和三部分来进行分析。

10、裂解炉在裂解过程中,由于有次反应的存在,炉管会结焦,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定期给裂解炉管清焦,清焦分清焦和清焦两种。

11、裂解气中主要脱除的酸性气体是、两种,在裂解气净化和分离过程中,根据高压有利于吸收的原理,脱除的位置最好放在压缩后,而工业实际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通常放在压缩之后。

有机合成技能鉴定复习题

有机合成技能鉴定复习题

有机合成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卤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形成碳一键,得到含卤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卤化反应2.磺化:向有机分子中引入磺酸集团的反应3。

硝化:在硝酸等消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的反应4 烷基化: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硅、氮、磷、氧或硫原子上引入烃基的反应的总称5 酰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的反应6. 磺化的π值:;当硫酸的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反应几乎停止,此时的剩余硫酸称为“废酸”;废酸浓度用含SO3的质量分数表示,称为磺化的“π值"磺化易,π值小;7.硫酸的D。

V.S:硫酸的脱水值是指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之比8.还原: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9.氯化深度:氮与甲苯的物质的量比10.废酸的F.N.A:是指混酸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的计算浓度11.相比:混酸与被硝化物的质量比12.硝酸比: 硝酸与被硝化物的摩尔比二、选择题1。

磺化能力最强的是( A )A.三氧化硫B。

氯磺酸C。

硫酸D。

二氧化硫2. 不属于硝化反应加料方法的是( D )A.并加法B。

反加法 C.正加法D。

过量法3. 比较下列物质的反应活性(B )A。

酰氯>酸酐>羧酸 B.羧酸>酰氯>酸酐 C.酸酐>酰氯>羧D。

酰氯>羧酸>酸酐4。

卤烷烷化能力最强的是( A )A.R I B。

RBr C。

RCl D RF5。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属于( A )A自由基取代B亲核取代C亲电取代 D 亲核加成6。

烘焙磺化法适合于下列何种物质的磺化( A )A 苯胺B 苯C 甲苯D 硝基苯7. 下列不是O—烷化的常用试剂( D )A 卤烷B 硫酸酯C 环氧乙烷D 烯烃8。

苯环上具有吸电子基团时,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这类取代基如( A );从而使取代卤化反应比较困难,需要加入催化剂并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精细有机合成及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

精细有机合成及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

名词解释:1.卤化: 向有机C原子上引入卤素原子的反应2.磺化: 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或氧原子上引入磺酸基(-SO3H)3.氧化: 广义地讲,凡是失电子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狭义地讲,有机物的氧化反应主要是指在氧化剂的存在下,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氧或减少氢的反应4.酰化: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与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相连的氢被酰基取代的反应叫做酰化反应5.氯化深度: 每摩尔纯苯所消耗的氯气的量(摩尔)叫做氯化深度6.废酸的F.N.A.: 简称脱水值,硝化终了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质量比7.硫酸的D.V.S.: 废酸计算质量分数,硝化终了时废酸中硫酸的质量百分数8.磺化的π值.: 极限浓度,使某一特定有机物能发生磺化的最低磺化剂浓度9.还原: 广义地讲,在还原剂的参与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狭义地讲,在有机分子中增加氢或减少氧的反应,或者兼而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计算题:1.在苯的一氯化制氯苯时,如果每200mol 苯用80mol 氯气,反应产物中含76mol 氯苯,2mol 二氯苯,还有122mol 未反应的苯,经分离后可回收120mol 苯,损失2mol 苯,试求苯的单程转化率、总转化率、生成氯苯的选择性及生成氯苯的总收率。

(P17页)解:苯的单程转化率 %00.39%100200122200X =⨯-=单,苯的总转化率或2.欲配制2000kg 质量分数为100%H2SO4,要用多少千克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和多少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发烟硫酸? (P128 习题4-2)解:将20%的发烟硫酸换算为硫酸浓度80%+(98/80)∙20%=104.5% 设需98%的硫酸x kg; 20%的发烟硫酸y kg x + y = 20000.98x + 1.045y = 2000 解之得 x =1385y= 615答:要用1385千克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和615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发烟硫酸.3.设1kmol 萘在一硝化时用质量分数为98%硝酸和90%硫酸,要求硫酸脱水值为1.35,硝酸比φ为1.05,试计算要用98%硝酸和90%硫酸各多少kg ?(P140 例5-1)解: 硝酸比φ=1.05 N=1.05*63 = 6698%硝酸质量= N/0.98 = 67.5 反应生成水 = 1*18 = 18 设需90%硫酸质量为x kg;则D.V.S=90%*x / ( 10%* x + 2%*67.5 +18) =1 .35 x = 38 .1 答:要用98%硝酸67.5 kg 和90%硫酸 38 .1kg4.苯用混酸一硝化,已知硝酸比Ф=1,混酸中硫酸的质量百分数为65%,硝酸的质量百分数为17%,以100份质量的混酸为计算基准。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试题及复习参考题_图文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试题及复习参考题_图文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试题及复习参考题_图文2006~2007学年期末考试试卷2010~2011学年期末考试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复习题及答案一、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二、判断改错题三、简答题四、计算题 1、五、讨论题七、用苯、甲苯和萘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并注明反应名称和主要反应条件1、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的概念与特点。

精细化学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具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或高纯度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① 产品功能性强(专用性)② 批量小③ 品种多④ 利润率高⑤ 更新换代快精细化工:“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

“它属于一类化工产品的生产行业” 。

精细化工的特点:① 多品种、小批量② 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③ 高技术密集度④ 大量应用复配技术⑤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费用高⑥ 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 2、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的类别。

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皮革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

3、精细化率的定义、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

精细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为45%。

4、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新领域精细化工发展迅速、重视化境友好绿色精细化学品和超高功能及超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绿色化生产与生物工程技术。

传统精细化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5、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自我供应能力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传统精细化工产品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的整体市场自给率达到70%左右。

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目前国内精细化工产品尚难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难以满足高端市场要求,以电子化学品为代表的高端精细化学品严重依靠进口。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面前,我国的研发力量还很不足的,特别是薄弱的精细化工的基础性研究已成为我国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重要制约因素。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复习参考题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复习参考题

1、精细化学品与精细化工的概念与特点。

精细化学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具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或高纯度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① 产品功能性强(专用性)② 批量小③ 品种多④ 利润率高⑤ 更新换代快精细化工 :“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

“它属于一类化工产品的生产行业” 。

精细化工的特点:① 多品种、小批量 ② 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③ 高技术密集度 ④ 大量应用复配技术 ⑤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费用高 ⑥ 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2、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的类别。

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塑料助剂、皮革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水处理剂等。

3、精细化率的定义、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

精细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我国目前的精细化率为45%。

4、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新领域精细化工发展迅速、重视化境友好绿色精细化学品和超高功能及超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绿色化生产与生物工程技术。

传统精细化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5、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自我供应能力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传统精细化工产品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的整体市场自给率达到70%左右。

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目前国内精细化工产品尚难以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难以满足高端市场要求,以电子化学品为代表的高端精细化学品严重依靠进口。

●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面前,我国的研发力量还很不足的,特别是薄弱的%100⨯=化工产品的总值精细化工产品的总值)精细化工率(精细化率精细化工的基础性研究已成为我国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重要制约因素。

●部分国家以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品安全性为由,陆续实施了一批新的条例和标准;我国也在不断加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品的安全管理力度和提高安全标准,这些因素对精细化工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有机合成基础知识点总结

有机合成基础知识点总结

有机合成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合成的概念。

有机合成是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其目的包括合成天然产物、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有机材料等。

二、有机合成的任务。

1. 构建碳骨架。

- 增长碳链的反应。

- 卤代烃与氰化钠(NaCN)反应:R - X+NaCN→R - CN + NaX,然后R - CN水解可得到羧酸R - COOH,实现了碳链的增长。

- 醛、酮与格氏试剂(RMgX)反应:R - CHO+R'MgX→R - CH(OH)R'(产物为醇,增长了碳链);R - CO - R'+R''MgX→R - C(OH)(R'')R'。

- 羟醛缩合反应:在稀碱作用下,含有α - H的醛发生自身加成反应。

例如2CH_3CHO→(稀碱)CH_3CH(OH)CH_2CHO,产物加热失水可得到CH_3CH = CHCHO,实现碳链增长。

- 缩短碳链的反应。

- 烷烃的裂化反应:如C_16H_34→(高温)C_8H_18+C_8H_16。

- 烯烃、炔烃的氧化反应:例如R - CH = CH - R'→(KM nO_4/H^+)R - COOH+R' - COOH,碳碳双键断裂,碳链缩短。

- 脱羧反应:R - COOH→(碱石灰)R - H+CO_2↑,常用于制备少一个碳原子的烃类。

2. 引入官能团。

- 引入卤素原子(-X)- 烷烃的卤代反应:CH_4+Cl_2→(光照)CH_3Cl+HCl,反应逐步进行,可得到多卤代物。

- 烯烃、炔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反应:CH_2 =CH_2+Br_2→CH_2Br - CH_2Br;CH≡ CH+HCl→CH_2 = C HCl。

- 芳香烃的卤代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C_6H_6+Br_2→(FeBr_3)C_6H_5Br+HBr。

有机合成综合应用(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有机合成综合应用(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有机合成综合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则;2、了解逆合成分析法,通过简单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并认识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意义。

初步学会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3、掌握碳链的增长与缩短、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加深对有机合成的关键步骤的认识。

【要点梳理】要点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定义。

有机合成是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物的过程。

2.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

(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性、低污染。

通常采用四个碳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应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

为减少合成步骤,应尽量选择与目标化合物结构相似的原料。

步骤越少,最后产率越高。

(3)合成路线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化合物中,达到零排放。

(4)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5)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综合运用有机反应中官能团的衍变规律及有关的提示信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有时则要综合运用顺推或逆推的方法导出最佳的合成路线。

原料顺推逆推中间产物顺推逆推产品3.有机合成的任务。

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

4.有机合成的过程。

有机合成的过程是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连上一个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得到一个中间体;在此基础上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上辅助原料,进行第二步反应,合成第二个中间体……经过多步反应,按照目标化合物的要求,合成具有一定碳原子数目、一定结构的目标化合物。

其合成过程示意图如下:要点二、有机合成的关键有机合成的关键是目标化合物分子的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

1.碳骨架的构建。

构建碳骨架是合成有机物的重要途径。

《有机合成工艺学》

《有机合成工艺学》

《有机合成工艺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苯酚和丙酮均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由异丙苯制过氧化异丙苯是生产苯酚、丙酮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催化剂为硫酸,原料为苯、丙烯和空气,需要的主要过程依次为烷基化、氧化、浓缩、分解、中和、水洗、分馏系统。

对回收的异丙苯需要通过碱洗,浓缩后的过氧化异丙苯浓度为80% 左右。

2、甲醇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甲醛、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卤甲烷、炸药、医药、染料、农药及其他有机化工产品,随着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日趋紧张,甲醇的应用方面开发了许多领域,甲醇合成的原料气为合成气,合成甲醇的催化剂有两大类,它们分别是:锌-铬系催化剂和铜-锌(或铝)催化剂。

合成甲醇的产物中除目的产物外,还含有:二甲醚、异丁醇、甲烷等副产物,由此可见,在合成甲醇的过程中,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甲醇反应的选择性和提高甲醇的收率。

早期的高压工艺存在很多缺陷已经逐渐被低压法所代替,低压法的动力消耗较低,仅为早期的60 %左右。

20世纪80年代来合成甲醇的技术取得了三个新成果。

3、苯乙烯的制取方法书中介绍的有五种,目前生产的主要方法是乙苯脱氢法。

其原料的来源,在工业上主要是乙苯和乙烯,其次是从炼油厂的重整汽油、烯烃厂的裂解汽油以及炼焦厂的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

4、当代环境十大问题是: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紧张和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森林锐减。

5、绿色化学的原则有12条,它们是:⑴防止废物产生;⑵合理地设计化学反应和过程,尽可能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⑶尽可能少使用、不生成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⑷设计高功效低毒害的化学品;⑸尽可能不使用溶剂和助剂,必须使用时则采用安全的溶剂和助剂;⑹采用低能耗的合成路线;⑺采用可再生的物质为原料;⑻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衍生反应;⑼采用性质优良的催化剂;⑽设计可降解为无害物质的化学品;⑾开发在线分析检测和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方法;⑿采用性能安全的化学物质以尽可能减少化学事故的发生。

高考有机合成总结(共34张PPT)

高考有机合成总结(共34张PPT)
COOH
总产率= 93.0%×81.7%×90.0%×85.6%
=58.54%
案例1:
苯甲酸甲酯(C6H5COOCH2C6H5)存在于多 种植物香精中,可用做香料、食品添加剂, 还可用作塑料、涂料的增塑剂。对于这样 一种有机化合物,你准备通过怎样的合成 路线来制备呢?(要求:原料来源丰富)
提示: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主要有4类:炔烃 (乙炔)、烯烃 (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 芳烃(苯、甲苯、二甲苯)
最合理的方案(不超过4步),请在答题纸的方
框中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物反应条
件……
例:
C H2 Cl
反应物
……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
烃的含氧衍生物复习
烃的含氧衍生物定义 ? 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含有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 而衍生成的有机物。 包括:醇、酚、醛、酮、羧酸和酯等
物理性质总结:
分子中存在氢键的物质: 醇、酚、羧酸:熔沸点较高,小分子在水中
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以保证 较高的产率。
3)满足“绿色化学”的要求。
4)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实现
5)尊重客观事实,按一定顺序反应。
产率计算——多步反应一次计算 :学与问
A B CH3
93.0%
H2C= C—COOH
81.7%
CH3 HSCH2CHCO—N
90.0%
C 85.6%
问题:1、写出图中的A、B、C的结构式 2、图中哪些步骤是保护官能团的?为何要保护?
3、逆向合成分析法
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 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 目标化合物。
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其反应条件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合成工艺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绝热式乙苯脱氢工艺流程中,原料为和,反应器入口温度需要610~660℃,它是一个吸热反应,热量靠过热蒸汽带入,因此,催化剂床层分段,段间补充过热水蒸汽,全部蒸汽与乙苯的摩尔比为。

反应产物经冷凝器冷却后,气液分离,不凝气中含有大量的和CO、CO2,可作燃料使用。

冷凝液经精馏后分离出、、和,最后产物是。

2、合成气制备甲醇的工艺流程中,原料为新鲜,由于合成甲醇是多个反应同时进行,除主反应外,还有生成和甲烷等副反应。

因此,如何提高合成甲醇反应,提高甲醇收率是问题,它涉及到催化剂的选择以及操作条件的的控制,诸如、、和原料气。

由于反应是个可逆的反应,存在一个温度曲线。

3、烃类氧化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在、纯氧、和其它过氧化物上选择,究竟使用什么氧化剂要视分析而定。

近年来,作为氧化剂发展迅速,它具有条件,操作简单,反应选择性,不易发生深度反应,对环境友好和可实现生产的特点。

4、当代环境十大问题是:污染、臭氧层、全球变、海洋、淡水资源和污染、生物多样性、环境公害、有毒化学品和废物、土地和沙漠化、锐减。

5、Monsanto低压法甲醇羰化反应合成醋酸的不利条件是催化剂的资源稀缺,价格较。

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在上的优越性很大,其特点为:原料可以用煤、和重质油,不受供应和价格波动影响;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过程能量效率高;所采用的催化系统稳定,用量少,寿命;流程中的反应系统和系统合为一体,工程和控制都很巧妙,结构紧凑;已经解决了设备的问题,找到了耐腐蚀的材料;生产过程中副产物很,三废排放少,操作安全可靠。

6、催化加氢通常用于合成和许多化工产品的过程;催化脱氢可以生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是和。

7、甲醇作为化工原料的用途越来越广,主要用于制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卤甲烷、炸药、药、染料、药及其它化工产品。

二、选择题
1、催化脱氢可以生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单体,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是苯乙烯和()。

A:丁二烯;B:聚乙烯;C:丁烯;D:丙烯。

2、催化自氧化反应的机理也是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过程。

A:链的引发;B:链增长;C:链终止;D:化学反应速度。

3、羰基合成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很广,主要在()方面。

A:香料;B:化妆品;C:农药;D:医药。

4、2000年,Paul Anastas概括了绿色化学的()条原则,得到了国际化学界的公认。

A:12;B:10;C:8;D:6。

5、工业上乙烯氧化生成乙醛使用的催化剂应该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由于避免爆炸,循环气体中乙烯的含量应该控制在65%左右,氧含量控制在()左右。

A:10% B:20% C:8% D:13%
6、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工艺流程中,采用的原料为()。

A:苯、丙烯和空气;B:苯和丙烯;C:苯和空气;D:丙烯和空气。

7、合成甲醇的产物中除目的产物外,还含有:二甲醚、异丁醇、甲烷等副产物。

合成甲醇工艺早期为高压法,因为它存在很多缺点,被后来发展的低压法所取代,它的动力消耗为早期的()左右。

A:50%;B:60%;C:70%;D:80%。

8、催化加氢通常指有机化合物中一个或几个不饱和的官能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催化脱氢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烃类脱氢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利用它们可以合成氨、()、丁二烯、苯乙烯等非常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A:乙醇B:甲醚;C:甲醇;D:乙醚。

9、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的原料中,()原料既是原料,又是产品。

A:Cl2;B:C2H4;C:O2;D:HCl。

三、判断题
1、丙烯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在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停留时间三方面上()
2、制造丁二烯有光明前景的是烃类的氧化脱氢工艺,但是其氧化深度的控制是关键问题,会产生“飞温”和爆炸。

目前,随着清洁燃料的需求量的增加,从裂解汽油中得到纯度较高的异丁烷和异丁烯来生产烷基化汽油和MTBE,由此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正丁烷,再氧化脱氢生成丁二烯,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
3、绿色化学工艺包括过程绿色化、原料绿色化和产品绿色化三方面。

()
4、过程绿色化包括采用原子经济性反应、采用绿色催化剂和采用绿色溶剂。

()
5、在我们经常利用的重排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氧化反应中,只有重排反应具有100%的原子经济性,此时,可以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6、常用的氧氯化催化剂是金属氯化物,其中氯化铜活性最高,选择性最好。

根据氯化铜催化剂的组成,乙烯氧氯化催化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
7、在氢蒽醌氧化与丙烯环氧化集成流程中,氢蒽醌用AQH2表示。

()
8、氯乙烯在工业上的主要应用是生产氯乙烯树脂,它的最早生产是乙炔法,随着氯乙烯工业的不断发展,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联合法。

()
9、合成甲醇工艺有高压和低压两种工艺,低压法生产甲醇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动力消耗仅为高压法的80%。

()
四、流程题
1、苯酐主要用来生产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其他酯类,还可用于制造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染料、医药、农药等,用途较广。

请以邻二甲苯和空气为原料,画出BASF法邻二甲苯生产苯酐的原则流程图,并指明各设备所起的作用。

(要求画出的设备为:空气压缩机、反应器、转化冷却器、粗苯酐储槽、预分解器、第一和第二精馏塔)
2、苯酚和丙酮均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由苯和丙烯烷基化通过均相自氧化生成过氧化异丙苯,再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苯酚和丙酮。

请问:
①原料是什么;
②产品是什么;
③画出单元异丙苯法生产苯酚和丙酮的原则流程图和指明各过程所起的作用。

《有机合成工艺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乙苯、水蒸气、三、14、H
2、苯、甲苯、乙苯、焦油、苯乙烯。

2、合成气、二甲醚或异丁醇都行、选择性、核心、温度、压力、空速(三者次序不限)、组成、放热、适宜。

3、空气,过氧化氢,技术经济,过氧化氢,温和,高,氧化,清洁。

4、大气、破坏、暖、污染、紧张、减少、危险、退化、森林。

5、铑,贵(高),技术经济,天然气,原油,高,长,精馏,腐蚀,少。

6、有机产品,精制,单体,苯乙烯,丁二烯。

7、甲醛,医,农,有机。

二、选择题
三、判断题
1、×,还有原料纯度和配比。

2、√。

3、√。

4、×,还有过程强化。

5、×,还有加成反应。

6、×,将四改成三。

7、√。

8、×,联合该成平衡氧氯化。

9、×,将80%改成60%。

四、流程题
1、答:流程为:空气经过净化、压缩和预热后与气化的邻二甲苯混合进入反应器,邻二甲苯氧化为苯酐,得到粗苯酐。

反应是放热的,用熔盐循环移出,副产蒸汽。

粗苯酐需要精制处理,尤其是对邻甲苯甲醛、苯甲酸、苯酞,由于他们的存在,会影响苯酐的色度、酸度、热稳定性、凝固点等,必须加以除去。

由于他们的沸点与产品苯酐差别不大,很难用精馏将其分离,工艺流程采用预分解器,通过加热来处理,接下去就用第一、二精馏塔得到产品纯苯酐。

各设备作用为:
压缩机:将空气压倒所需要的压力,进入反应器;
反应器:发生化学反应,得到粗苯酐的反应混合物;
转换冷凝器:用冷油将反应混合物进行降温,凝液进粗苯酐储槽;
粗苯酐储槽:存放粗苯酐溶液;
预分解器:除去杂质;
第一精馏塔:将比苯酐轻的组分全部从塔顶脱除;
第一精馏塔:得到产品纯苯酐。

2、答:
①原料:苯、丙烯和空气
②产品:丙酮、苯酚和副产物;
③作用:
烷基化反应器:发生烷基化反应;
氧化反应器:发生氧化反应;
浓缩器:得到过氧化异丙苯为80%左右的浓缩液;
碱洗:将回收的异丙苯用碱洗涤;
分解:将过氧化异丙苯进行分解,得到粗产品;
中和:将少量硫酸中和掉;
水洗:脱除碱液;
精馏:得到产品苯酚和丙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