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_罗利玲

合集下载

aatcc100-2012抗菌纺织品的评价方法

aatcc100-2012抗菌纺织品的评价方法

AA TCC 100-2012 抗菌纺织品的评价方法本标准1961年由AA TCC委员会RA31研发完成:1965,1981,1988(标题改变),1993,1999,2012修正;1969,1971,1974,1985,2009,2010编辑修正;1977,1981,1989,1998重申;1986,2004编辑修正并重申。

1.目的和范围1.1本测验方法对抗菌活性的评估提供一个定量程序。

对抗菌纺织材料的评价将根据其抗菌活性来确定。

若抗菌整理试样的抗菌活性(繁殖被抑制),通过定性程序,将抗菌整理试样于空白样的活性进行对比,就能清楚地说明抗菌的活性能否被接受。

但是,如果杀菌的活性被期望或者暗示,则定量的评估是必要的。

定量评估也为抗菌整理的纺织材料的使用提供了更清楚地描述的一种手段。

2.原理2.1本测试方法通过织物与细菌接触24小时后,对抗菌活性的定量评定,经培养后,细菌从织物上洗脱,通过计算细菌的减少百分比来计算。

3.专有术语3.1抗菌活性:衡量抗菌剂功效的指标。

3.2抗菌剂:在纺织品上,任何可以杀死细菌(杀菌剂)、或者干扰其繁殖发育具有抑菌活性(抑菌剂)的化学品。

4.安全防范注:这些安全预防措施只是起到提供信息的目的。

在这种测试方法中安全正确地使用处理材料的技术是用户的责任。

制造商必须对具有的细节进行参照,例如材料安全数据表和其他制造商建议。

全部OSHA标准和规章也必须被参照。

4.1本测试应该由经过合适培训的人员来执行。

实验室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的生物研究安全性应参照美国卫生于公众服务部的规定进行(见13.1)。

4.2警告:在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一些细菌可能引起过敏或致病。

因此,一定要采取一些必要和合理的预防措施,以此来消除在实验室和在相关环境人员的危险,可以穿保护衣和呼吸保护来防止细菌的渗透。

4.3良好的实验室操作,在全部实验室地区戴安全眼镜。

4.4全部化学制品应该被小心处理。

4.5洗眼水及其他安全设备应放置在附近以便处理紧急事件的发生。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纺织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抗菌性能一直备受关注。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是评价纺织品抗菌性能的重要依据,本文将就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主要包括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细菌接触试验、抑菌环试验、细菌渗透试验等。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价纺织品的抗菌性能,为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标准则是根据不同纺织品的用途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抗菌性能指标,如抗菌率、抗菌时间、抗菌持久性等。

其次,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纺织品的安全、卫生和环保性能。

在日常生活中,纺织品常常与人体直接接触,如果纺织品的抗菌性能不达标,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制定和执行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再次,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的执行需要依托专业的实验室和设备。

只有经过专业的实验室测试,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因此,纺织品生产企业应当选择具有资质认证的实验室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最后,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纺织品的不断创新,原有的测试标准可能无法满足新材料、新工艺和新需求的测试要求。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调整和完善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的趋势。

总之,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是保障纺织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制定、执行和完善都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提高纺织品抗菌性能,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的需求,推动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抗菌纺织品的性能测试及方法的比较

抗菌纺织品的性能测试及方法的比较
织 品抗菌 性能 的评 价 中 , 种 的选择 必须 具有 科 学 性 菌
和代 表性 。
标 准 。 国 内 使 用 较 多 的 评 价 方 法 一 般 都 是 参 照
A T C A ei nA s ii f eteC e isadC l A C ( m r a s c tno x l hms n o— c o ao T i t
各种 定性和 定 量测试 方 法 , 并对抗 菌方 法及 标 准进行 对比 。
关键词 : 菌性 ; 抗 纺织测 试标 准 ; 测试 方 法
抗菌纺 织 品的最重 要 的性能 指标是 抗菌性 。测试 抗菌 性时 , 要求 培 养 基 浓 度 、 温湿 度 、 H值及 试 验 时 p 间与 正常穿衣 条件 相一 致 , 实验 仪器 应 为微 生物 实验 常用仪 器 , 对 任 何形 状 的纺 织 材料 都 能 测 试… 。抗 且
所 。细胞壁 除参 与某 些 生 理 过程 外 , 对 细胞 起 保 护 还 作用 。一旦 细胞膜 或 细 胞 壁 被破 坏 , 会 引起 许 多 随 则
后 的变化 , 细胞 破 裂 。抗 菌 整 理剂 抑 菌 或杀 菌 的方 使
式可归结为破坏细胞壁或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 改变细
胞膜 的渗透性 , 变蛋 白质 和核酸 的物 理或化学 状态 , 改
求还 没系统化 。本 文对 目前世 界上使 用较 多的抗 菌测 试方法及 标准进 行 了对 比 , 以便 能 在抗 菌 测试 标 准 的 使用 过程 中给予一定 的指 导 。
的代表 性菌种 用 于各 种试 验 。黄 曲霉 、 毛 壳霉 作 为 球 规 定 的 防 霉 试 验 用 菌 种 , 已 列 入 我 国 国 家 标 准 ( B431 G 22 .6—8 )其 他一 些所选 择 的霉 菌 , 1, 则是侵蚀 纺织 品或高分 子材料 的常见 霉菌 。 白色 念珠 菌是人体 皮肤粘 膜 常 见 的条 件致 病 言 真 菌 ,对 药 物 具 有 敏 感 性, 具真菌 的特性 , 落酷 似 细 菌 而不 是 细 菌 又不 同 菌

纺织品抗菌消臭标准比较

纺织品抗菌消臭标准比较

一、纺织品抗菌性测试常用定量测试方法:日本和美国是较早开发抗菌纺织品的国家,我国抗菌织物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由于抗菌剂的多样性和织物性质的差异,很难用统一的测试方法来评价真实的抗菌效果。

所以目前国际上还无统一的定量测试标准。

主要有震荡法、吸收法、转移法和转印法,都是利用菌液和样品充分接触,经一段时间培养后测得样品中的活菌数,通过计算抑菌率或减少率来评价抗菌性能,主要测试标准有:国标:GB/T20944.2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二部分吸收法、GB/T20944.3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三部分-震荡法、FZ/T 73023-2016抗菌针织品欧标:ISO 20743-2013 纺织品抗菌性的测定日标:JIS L 1902-2015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美标:AATCC 100-2012 抗菌纺织品的评价方法ASTM E2149 在动态接触条件下测定稳态抗菌剂的抗菌行为检测方法差别:吸收法:吸收法是一种静态测试方法,起初是评价溶出型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一种方法。

它的测试原理是将一定量的细菌液接种在抗菌试样上,试样吸收菌液后,抗菌剂与菌液直接接触,以达到抗菌效果。

它要求试样在1min 内将接种菌液完全吸收,若菌液未被完全吸收、试样不平整或试样孔隙大等原因而使接种上去的菌液滑落或渗漏在试样外,则测试结果不准确,故其对试样的吸水性及形状都有要求,使用条件有所限制。

振荡法:振荡法是一种动态测试方法,起初是评价非溶出型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一种测试方法。

它的测试原理是通过样品在一定浓度的菌液中不断振荡,使细菌与抗菌式样密切接触已达到抗菌的效果。

故其对试样形状及吸水性要求不高。

AATCC100和JIS L 1902都属于吸收法,二者实验条件大致相同,都是在纺织品上接种细菌后在”0”时和18~24时从纺织品上回收细菌。

不同之处:1、AATCC100未提及细菌的接种方式,也没有抗菌评定基准,JIS L 1902则在AATCC100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对试验条件也有明确的规定,便于人们去操作;2、AATCC100 只做一组平行样本,JIS L 1902做三组平行样本再取其平均数来计算;3、在结果计算以及报告形式上,AATCC100用百分率来表示抗菌活性的相对结果,易于被人理解;JIS L 1902 结果用活性值来表示,评价基准为大于或等于2.0即有抗菌防臭功能,但是用对数差值表示抗菌活性,不能一目了然地体现织物的相对抗菌性。

抗菌纺织品测试方法的比较及标准化问题探讨

抗菌纺织品测试方法的比较及标准化问题探讨
ec n e,s i b e s o e a d l t t n fv r u e t g me h d r om p r d。s a d r ia i n o e t g b c er ut l c p n mi i s o a i s t s i t o s a e c a i ao o n ae t n a d z t ft s i a t i o n a。s mp e lu ・ a l n a d i g a d t s ig p r m e e s a e p tf r r er n e t a a n n t r r u o wa d. Ke r s:t s i g;me h d s a d r y wo d et n t o t n a d;a t b c e il a r ni at r bi — af c
抗菌 剂抗 微 生物 活性 的试验 方法 》 。 J 其中, 前两 种 方法 是 针 对 一 次 性 使 用 卫 生 用 品或 消毒用 品 的测 试 方 法 。这 类 产பைடு நூலகம்品使 用 时 间 较 短 , 且对
样 重视抗 菌制 品的研 发 。 由于抗 菌剂 的 多样性 和织 物性 抗菌性能的要求较高 , 品只需与菌液经过短期 的接 故在测试操作 中样 品与菌 质的差异 , 很难用统一 的测试方法来评价真实 的抗菌 触就可以显示出抗菌效果 , 效果。迄今为止 , 国际上 还无统 一的定量测 试标准。 液的接触时 间较短 。抗 菌纺织 品与人 体接触 时间较 需反 复使 用 , 要持 久 的抗 菌 性 , 抗 菌性 要 缓 慢 需 且 目前, 具有代表性且应用较广的是美国的 A T C10 长 , A C 0 、 否则反而会刺激皮肤 , 并破坏人体正常菌群 , 对 A T 24 S M E 19和 日本 的 J 10 准 。我 国相关 标准 释放 , I L 92标 S 需延 长样 品与菌液 的制 定则 稍为 迟缓 和 滞后 。 目前 , 内抗 菌 测 试 主 要 人体造成伤害。抗菌织物测试时 , 国

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_罗利玲

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_罗利玲
关键词:抗菌纺织品;测试方法;定性;定量;标准化
1 前言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已实现卫生整理纺 织品的工业化生产,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的抗菌防臭纺织品进入了比较快的发展阶段。而 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近十多年的事。抗菌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一出现便风靡全球,现已形成 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巨额销售量。在日本,80%以上的袜子、内衣等都为抗菌纺织品,其在抗菌加 工产品领域中的市场占有率还在继续扩大。
=0,无抑菌圈。
试样和琼脂接触的区域无菌 落生长,则认为试样有抑菌
性。
抑菌圈宽度D>1mm,判 定为溶出型抗菌织物;若 抑菌圈宽度D≤1mm,判 定为非溶出型抗菌织物。
当抑菌带宽度H≥0,试样下 无细菌繁殖,效果好;当抑 菌带宽度H=0,细菌轻微繁 殖,效果较好;当抑菌带宽 度H=0,细菌中等繁殖,效果 有效;当抑菌带宽度H=0,细
标准·预警
Standard .Early Warning
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
Comparison of Antibacterial Textiles Testing Standard
文/罗利玲 吴剑云 杨芳芳
பைடு நூலகம்摘要: 简述了国内外抗菌纺织品的发展与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抗菌测试方
法,分析定性与定量测试方法的异同与局限性,对其标准化问题提出了建议。
另外,定性测试结果不能作为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的 最终结论,若要确切地了解某种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应该 采用定量测试。 2.2 定量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定量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吸收法、转 移法、转印法以及振荡法。包括GB/T 15979—1995《一次 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 稳定性测试方法、AATCC 100—2004《纺织品抗菌整理的 评定》、ISO 20743—2007《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 测定》、JIS L 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抗菌 效果》中的吸收法和细菌转印法、FZ/T 73023—2006《抗 菌针织品》中附录D中的吸收法和振荡法、GB/T 20944.2 —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和GB/ T 20944.3—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振荡 法》等等。常见的测试方法比较如表2。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比较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比较
琼脂平板法是用样品织物上的霉菌面积表征抗菌能力的。将有一定量的、分散 的、均匀的滴在含有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用非离子润湿剂处理样品圆片后,将其 放置在琼脂平板上,在一定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最后观察样品上的霉菌生长情况。
11
《河北纺织》2010 年第三期(总 142 期)
专题研究
湿度瓶法是将样品剪成条状,用条上的霉菌面积表征其抗菌能力。将经过预先 处理的样品条悬挂置于一个有一定通风的广口瓶中,广口瓶中有盛有一定数量的、 分散的细菌孢子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测得样品条上的霉菌面积。
取0.4g边长约 18mm的正方形
(1 ±0. 3) ×105
24
(3 ±1)对数增长

37 ±1
24 ±1
37 ±2
37 ±1
静止培养 (18 ±1) h
150 r/min振荡 静止培养18~ 静止培养18 h
培养18 h
24 h
采用固定的 菌液稀释方 式,约含1%营 养肉汤
金黄色葡萄 球菌及大肠 杆菌生长值 ≥1.5; 白色念珠菌 生长值≥1.0 抑菌率
图2 晕圈法测试结果示意
5. 抗菌纺织品检测方法比较 表三 各种抗菌纺织品测试方法比较[15]
比较项目
FZ/T 73023—2006
AATCC
吸收法
振荡法
100-2004
J IS L 1902-2002(吸收 法)
14
《河北纺织》2010 年第三期(总 142 期)
专题研究
试样
接种菌液浓度 (CFU/ml) 接种菌培养时 间/h 样品与菌液接 触时间的培养 温度/℃ 样品与菌液接 触时间的培养 方式及时间 接种菌营养水 平
《河北纺织》2010 年第三期(总 142 期)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比较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比较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及比较摘要:简述了纺织品抗菌测试的基本原理、抗菌测试主要选择的菌种,概述了国内外纺织品抗菌抑菌性能定性、定量测试的常用方法,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抗菌性能;测试;纺织品1、前言在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会迅速生长繁殖,并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而一些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将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科技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纺织品提出了各种功能性要求。

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应用,成为纺织业发展的新热点,其中抗菌防臭产品的开发应用尤其迅速及广泛。

抗菌纺织业蓬勃发展,抗菌纤维与抗菌纺织品倍受人们的青睐,各种抗菌产品纷纷涌入市场。

除了日常生活所用的各种纺织品,如内衣、内裤、衬衫、T恤衫、毛巾、床上用品、袜子、鞋垫、羽绒等以外,抗菌产品还被用于非穿着制品,如席子、汽车坐垫、空调滤网等因此如何准确地检测和科学评价这些产品的抗菌性能,对于抗菌纺织品的良性发展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的测试方法及测试标准,国内抗菌测试主要采用国外测试方法。

由于实验条件不同,以及测试者对标准理解程度的差异,导致测试效果相差很大。

抗菌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大的概念,各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之间没有严格的可比性。

如何根据所选用的抗菌产品的类别和性能,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抗菌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抗菌织物测试方法在国外研究较早,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研究成果较多,西欧发达国家也提出了一些测试方法,但与美日方法大同小异,而国内抗菌测试也主要采用国外测试方法。

2、抗菌检测基本原理作为功能性纺织品之一的抗菌织物,其通过抗菌试剂抑制或杀死微生物有几种方式当细胞暴露于致命的试剂时,可观察到许多变化。

通常生物细胞中含有多种参与新陈代谢的生物酶。

细胞质的半透膜保持细胞组分的完整。

细胞膜有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通过,同时它也可作为部分酶反应的场所。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在众多的细菌传播途径中,纺织品是主要的载体之一,因其多孔、疏松,容易吸附各种杂质,成为繁殖、寄生细菌的载体,这些细菌的存在不仅使织物被沾污、损伤,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率,影响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重视卫生标准要求,使抗菌织物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然而,对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定,由于各国的标准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国家的客户要求的产品检测方法和适用标准不一致,致使生产厂家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抗菌产品的国际贸易。

一,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测试分为定量测试方法和定性测试方法,以定量测试方法最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纺织品的抗菌标准主要有:ISO 20743—2007 《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定》、JIS L 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抗菌效果》、AATCC 147—2011《纺织品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AATCC 100—2004《纺织品抗菌整理的评定》、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GB/T 20944—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GB/T 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 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

1,定性测试方法(1)定性测试方法包括AATCC 147—2011《纺织品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抗菌效果》中的定性试验(抑菌环法)部分、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附录 E晕圈法、GB/T 20944.1—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2)定性测试方法是基于离开纤维进入培养皿的抗菌剂活性,一般适用于溶出性抗菌整理,但不适用于耐洗涤的抗菌整理。

优点是费用低、操作简单、时间短,对于确定样品是否具有抗微生物活性,最为适用。

但抑菌区的宽度不代表抗菌性的强弱,它与纺织品抗菌剂的扩散性能有关。

JISZ28012000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JISZ28012000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

日本国家标准JIS Z 2801:2000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引言本标准是为规范抗菌制品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制定的,并于1998年12月在“生活相关新型(抗菌)功能制品会议”的报告上公布的,(亦称“抗菌制品的指导方针”)。

本标准规定了作为抗菌制品重要性能之一的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

抗菌制品的其他重要性能,包括安全性、性能持久性以及制品标识则请参考“抗菌制品的指导方针”。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菌制品(包括中间制品)表面抗细菌活性及效果的测试方法。

备注:本标准暂不包括抗菌制品的其他功能,如抗真菌性能和除臭性能。

2. 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IS K 0950 灭菌塑料培养皿JIS K 0970 微量移液器JIS K 3800 二级生物安全柜JIS K 8101 乙醇(99.5)JIS K 8150 氯化钠JIS K 8180 盐酸JIS K 8263 琼脂JIS K 8576 氢氧化钠JIS K 9007 磷酸二氢钾JIS K 9017 磷酸氢二钾JIS L 1902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检测与评价JIS R 3505 玻璃量具3. 定义本标准中用到的主要术语定义如下:a)抗菌抑制制品表面细菌生长的状态。

b)抗菌整理为获得抗菌效果而进行的处理。

c)抗菌制品实施抗菌加工后的制品。

d)抗菌活性值抗菌制品和未处理制品在接种细菌培养后,得到活菌数目对数的差值。

参考资料:JIS L 1902的抑菌(静菌)活性和本标准中的抗菌活性概念相同。

e)抗菌效果根据抗菌活性值判定抗菌制品抗菌效果。

4.抗菌效果按本标准的测试方法,抗菌制品的抗菌活性值应不小于2.0,超过2.0的数值若取得各相关单位同意也可采用。

5.试验方法5.1 纺织制品测试方法抗菌纺织制品的检测方法根据JIS L 1902 : 8(定量法)测定5.2 塑料等制品的测试方法适用于非纺织制品,如塑料制品、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

纺织品面料抗菌防霉测试

纺织品面料抗菌防霉测试

纺织品面料抗菌防霉测试
检测项目:
菌落总数、材料生物降解性能、抗菌性能和抗菌效果、微生物作用下的行为评价、防霉性能、防霉剂防治木材霉菌及蓝变菌、耐微生物性能、抗细菌性能、耐(抗)霉菌性能等
GB/T20944-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
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
FZ/T01021-19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QB/T2591-2003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QB/T2738-2005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
JIS L1902-2002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和效果试验方法
JIS Z2801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AATCC100-2004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定量)
AATCC147-2004织物抗菌能力(平行条痕检测法)
ASTM E2149-2001动态接触条件下抗菌剂抗菌活性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EN ISO20645:2004ISO20645:2004纺织物抗菌性能的测定:琼脂扩散平板试验
GB/T12085.11-1989光学和光学仪器环境试验-长霉
GB11606.12-2007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QB/T2591-2003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DA/T26-2000挥发性档案防霉剂防霉效果测定
JB/T9348.1-1999光学仪器防霉、防雾、防锈试验方法
JIS Z2911AMD.1-2000抗霉性试验方法
AATCC30-1999织物材料抗菌作用评价:纺织品材料的防霉变和防腐
BS6085-1992纺织品防霉效果测试
EN14119纺织材料的试验.真菌影响的评价:方法B2抗真菌活性。

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

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

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作者:罗利玲吴剑云杨芳芳来源:《中国纤检》2013年第20期摘要:简述了国内外抗菌纺织品的发展与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抗菌测试方法,分析定性与定量测试方法的异同与局限性,对其标准化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抗菌纺织品;测试方法;定性;定量;标准化1 前言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已实现卫生整理纺织品的工业化生产,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的抗菌防臭纺织品进入了比较快的发展阶段。

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抗菌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一出现便风靡全球,现已形成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巨额销售量。

在日本,80%以上的袜子、内衣等都为抗菌纺织品,其在抗菌加工产品领域中的市场占有率还在继续扩大。

然而,对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定,由于各国的标准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国家的客户要求的产品检测方法和适用标准不一致,致使生产厂家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抗菌产品的国际贸易。

2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比较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测试分为定量测试方法和定性测试方法,以定量测试方法最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纺织品的抗菌标准主要有:ISO 20743—2007 《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定》、JIS L 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抗菌效果》、AATCC 147—2011《纺织品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AATCC 100—2004《纺织品抗菌整理的评定》、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GB/T 20944—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GB/T 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 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

2.1 定性测试方法定性测试方法包括AATCC 147—2011《纺织品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抗菌效果》中的定性试验(抑菌环法)部分、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附录 E晕圈法、GB/T 20944.1—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梁卡;邓浩;田艳红;王建坤【摘要】概述了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测试方法.从测试要点、应用范围、影响因素,以及现有的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方面,对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进行了分析.【期刊名称】《国际纺织导报》【年(卷),期】2015(043)009【总页数】4页(P54-56,58)【关键词】测试;抗菌;纺织品【作者】梁卡;邓浩;田艳红;王建坤【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中国);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中国);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中国);天津工业大学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正文语种】中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微生物几乎无时不刻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一旦外界环境适宜,其会迅速生长繁殖,从而引起疾病,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同时,人类的生活与纺织品息息相关,而各类纺织品又常常是微生物良好的栖息地,并成为疾病的主要传播源。

据国家卫生部门透露,2011年中国抗菌产业年产值已达800多亿元,预计2015年年产值将超过1 200亿元。

专家测算表示,全世界近几年抗菌类纺织品的销售额将大幅提高,增幅约6% ~10%,未来抗菌纺织品的发展势头良好[1]。

目前,中国抗菌类的产品质量体系还不完善,阻碍了抗菌纺织品的发展速度。

为使中国抗菌纺织品朝着范围更广、抗菌持久性更好、功能更齐全且销售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制定统一的测试标准迫在眉睫。

1 抗菌纺织品简介抗菌纺织品按照其抗菌活性来源可以分为基质抗菌纺织品与后整理抗菌纺织品。

基质抗菌纺织品主要是指通过抗菌纤维织制而成的织物。

获取抗菌纤维通常有两种方法:在纺丝过程中将抗菌剂加入纺丝液纺丝制得;或将不具有抗菌性能的原料与含有抗菌剂的纤维复合纺丝后获得。

后整理抗菌纺织品主要是指通过后整理加工法获得具有抗菌性能的织物。

抗菌后整理主要采用具有一定耐洗性能的抗菌剂对织物进行后整理,使抗菌剂附着在织物上,从而具有抗菌效果。

后整理抗菌纺织品又分为溶出性和非溶出性抗菌纺织品,溶出性抗菌剂整理的纺织品不稳定,容易析出,而非溶出性纺织品较稳定,不容易析出且工艺简单,因此是制备抗菌织物最常用的加工方法。

培养基体积对抗菌纺织品抑菌圈的影响分析

培养基体积对抗菌纺织品抑菌圈的影响分析

培养基体积对抗菌纺织品抑菌圈的影响分析作者:吴剑云罗利玲来源:《中国纤检》2012年第14期摘要:本文通过试验观察不同体积培养基对抑菌圈大小的影响,得出抑菌圈会随培养基体积的增加而变小,培养基体积15 mL时为最佳值。

试验人员应注重量化培养基的量以减少试验误差。

关键词:培养基;体积;抑菌圈;15 mL;量化纺织品抗菌技术是现代医学、化学和纺织品加工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卫生学方面来讲,应关注抗菌纺织品的抗菌效果及安全性评价,以保证人体的安全健康。

但当前抗菌纺织品市场上片面强调产品的杀菌(或抑菌)效果而忽视了抗菌剂溶出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若是长期穿用溶出大量抗菌药物的纺织品,皮肤的微生态也将遭到破坏,与滥用抗菌药物是一个性质,严重威胁人类安全。

因此,如何准确测出抗菌纺织品中抗菌物质的溶出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根据FZ/T 73023—2006附录E的晕圈法进行试验。

虽然标准规定倾倒培养基的体积为约15 mL,但大多数试验人员在试验时都根据经验来操作,并没有准确地去规范培养基的体积。

本试验正是通过制备不同体积的培养基来观察其对抑菌圈的影响。

1 试验1.1 试验仪器及材料试验仪器:二级生物安全柜,生化培养箱,高压灭菌锅,恒温水平摇床,移液枪。

标准菌株:ATCC6538金黄色葡萄球菌,8099大肠杆菌。

试样:1.5 cm×1.5 cm规格,灭菌处理。

平板计数琼脂,PBS缓冲液。

1.2 试验方法(1)接种液准备:按照标准规定,用PBS缓冲液稀释细菌悬液至1×106cfu/mL~5×106cfu/mL。

(2)培养基准备:分别用移液枪制备10 mL、15mL、20 mL、25 mL四个不同体积的培养基各6个(3个用于ATCC6538金黄色葡萄球菌,另3个用于8099大肠杆菌)。

(3)试样接种:用无菌棉拭子蘸取接种菌液,在平皿的培养基表面均匀涂抹3次,每涂抹1次,平皿转动60°,最后将棉拭子绕平皿边缘涂抹一周,盖上盖子,置室温干燥5 min。

2024年纺织品抗菌测试实验室间比对计划

2024年纺织品抗菌测试实验室间比对计划

2024年纺织品抗菌测试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年纺织品抗菌测试实验室间比对计划篇1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取得较为理解的学习效果,树立学习生物学的信心,使常规的死记硬背转变为研究性学习。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所包含的生物意义。

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从本质上去了解,既能让学生巩固既得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学期中为了使实验教学取得一定的效果,所以我制定了一份具体的工作计划。

具体内容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杂志,例如: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学与仪器》,以及其他有关的生物方面的读物,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借鉴别人的经验、已经比较成形的模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简单明了的实验改进实验教学。

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尤其注重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做好新仪器的订购工作,并对新到的仪器及时编号、登帐。

对新仪器的说明书保管好,并做好保养工作,自己先弄懂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调试好,及时向教师推荐,做到物尽其用,发挥其最大的效率。

3、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开齐教材所规定的所有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并针对实际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演示实验作一些改进和增设一定的实验,以便在教学上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4、协助好教师做好演示实验,保证每个演示实验能%成功。

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指导学生顺利进行实验,并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5、这学期还要做好学生实验的课外辅导工作。

总有一些学生因为生病或其他原因没来上课,这一部分学生就利用中午的时间安排来补做实验。

另外对一部分实验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使其能很快掌握实验步骤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并在期末时进行实验考查。

6、这学期还要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纺织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价标准

纺织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价标准

纺织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价标准在现代生活中,纺织材料的应用无处不在,从我们日常穿着的衣物到家居用品,从医疗领域的敷料到工业用的防护织物。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卫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具有抗菌性能的纺织材料越来越受到青睐。

然而,要准确评估这些纺织材料的抗菌性能并非易事,需要有一套科学、严谨且统一的评价标准。

抗菌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日常生活中,纺织品容易滋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不仅可能导致异味、污渍,还可能引发皮肤过敏、感染等健康问题。

在医疗环境中,抗菌纺织材料更是至关重要,它们能够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在工业领域,抗菌织物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那么,如何来评价纺织材料的抗菌性能呢?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抗菌剂的种类和浓度。

不同的抗菌剂具有不同的抗菌机制和效果。

常见的抗菌剂包括有机抗菌剂(如季铵盐类、胍类等)、无机抗菌剂(如银离子、铜离子等)以及天然抗菌剂(如壳聚糖、艾草提取物等)。

抗菌剂的浓度也直接影响着抗菌效果,通常来说,浓度越高,抗菌性能可能越强,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成本等问题。

其次是抗菌效果的测试方法。

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定量测试和定性测试两大类。

定量测试方法包括振荡烧瓶法、吸收法、琼脂平板扩散法等。

以振荡烧瓶法为例,将含有一定数量细菌的溶液与纺织材料样品一起放入烧瓶中,经过一定时间的振荡培养后,测定溶液中存活的细菌数量,从而计算出抗菌率。

定性测试方法则如晕圈法,通过观察在织物周围形成的抑菌圈大小来判断抗菌性能的强弱。

再者,抗菌的持久性也是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

有些纺织材料在初始阶段可能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但经过多次洗涤或使用后,抗菌效果会显著下降。

因此,需要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洗涤、磨损等过程,来检测抗菌性能的持久性。

除了上述直接与抗菌性能相关的因素外,还需要考虑纺织材料的其他基本性能。

例如,其物理性能(如强度、透气性、柔软度等)不能因为添加了抗菌剂而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否则会影响其使用价值。

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

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

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
罗利玲;吴剑云;杨芳芳
【期刊名称】《中国纤检》
【年(卷),期】2013(000)020
【摘要】简述了国内外抗菌纺织品的发展与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抗菌测试方法,分析定性与定量测试方法的异同与局限性,对其标准化问题提出了建议.【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罗利玲;吴剑云;杨芳芳
【作者单位】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纺织品抗菌卫生整理及抗菌性能测试标准 [J], 赵晓伟;
2.浅析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标准和方法比较 [J], 沈小敏;余晓娜
3.两种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的比较 [J], 计芬芬;刘晨
4.TiO_2光触媒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测试标准 [J], 刘鹏;杨萍
5.3种AATCC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比较 [J], 陈红梅;杨文杰;朱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纺织品抗菌活性的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菌活性的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菌活性的测试方法
佚名
【期刊名称】《印染》
【年(卷),期】2003(29)8
【总页数】1页(P55-55)
【关键词】纺织品;抗菌活性;测试方法;抗菌整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5.6;TS197
【相关文献】
1.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 [J], 梁卡;邓浩;田艳红;王建坤
2.纺织品抗菌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分析 [J], 孙杰;于伟东
3.纺织品抗菌性定量测试方法影响因子的分析 [J], 孙杰;于伟东
4.纺织品抗菌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分析 [J], 龚丽博
5.浅析纺织品抗菌测试方法影响因素 [J], 王银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L 或ATP浓度: 1~3×10-9moL/mL b)三个空白样品接 种后立即测试的结 果和培养后测试的 结果最大误差应满
足lg≤1 c)通过平板计数 法,增长值F≥1.0 或d)通过荧光测试 法,增长值F≥0.5
抑菌值
未说明
40 中国纤检 2013年 10月(下)
标准·预警
Standard .Early Warning
菌大量繁殖,没有效果。
散性强,抑菌区宽;扩散性弱,抑菌区窄。从环境与安全 的角度来看,定性分析的数值并不是越大越好。抗菌纺织 品的安全性体现在它起到抗菌防护作用的同时,对人体没 有毒副作用,不破坏人体正常的微生物群。一般而言,抗 菌剂的活性越广,对高级物种(包括人类)的毒性越大。 很多抗菌织物(如内衣、毛巾、床上用品等)会直接接触 人体皮肤,有的还是长时间接触,因此全面评估这些抗菌 微生物纺织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十分重要。FZ/T 73023— 2006中要求抗菌针织品所应用的抗菌物质的溶出性指标 为:抗菌织物洗涤一次后,抑菌带宽度D≤5mm。
(37±1)℃ 静置培养 (18±1)h
细菌: 3.0×105 ~4.0×105 真菌: 2.5×105 ~3.0×105
(24±1)℃ 以150r/min振荡 培养(18±1)h
洗脱生理盐水 20mL
0.85%生理盐水
PBS缓冲溶液 70mL
PBS缓冲溶液
细菌的生长值 F≥1.5,
真菌的生长值 F≥1.0
1)未 接 种 的 处 理 过的试样中得到
“0”菌落数 2)已 接 种 的 未 处 理的对照样培养后 显著高于“0”接
触时间菌落数
细菌的减少百分率
未说明
细菌: 1.0×105 ~3.0×105
(37±2)℃ 静置培养 18 h ~241h
SCDLP培养基
20mL
0.85%生理盐水 a)细菌浓度: 1×105~3×105cfu/
然而,对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定,由于各国的标准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国家的客户要求的产 品检测方法和适用标准不一致,致使生产厂家无所适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抗菌产品的国际 贸易。
2 纺织品抗菌测试标准比较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测试分为定量测试方法和定性测试方法,以定量测试方法最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纺织品的抗菌标准主要有:ISO 20743—2007 《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 定》、JIS L 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抗菌效果》、AATCC 147—2011《纺织品抗菌 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AATCC 100—2004《纺织品抗菌整理的评定》、FZ/T 73023— 2006《抗菌针织品》、GB/T 20944—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GB/T 15979—1995《一次 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 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方法。 2.1 定性测试方法 定性测试方法包括AATCC 147—2011《纺织品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日本 工业标准JIS L 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抗菌效果》中的定性试验(抑菌环法)部 分、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附录 E晕圈法、GB/T 20944.1—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 价》。其区别如表1。 定性测试方法是基于离开纤维进入培养皿的抗菌剂活性,一般适用于溶出性抗菌整理,但不 适用于耐洗涤的抗菌整理。优点是费用低、操作简单、时间短,对于确定样品是否具有抗微生物 活性,最为适用。但抑菌区的宽度不代表抗菌性的强弱,它与纺织品抗菌剂的扩散性能有关。扩
细菌的生长值 F≥1.0,
真菌的生长值 F≥0.5
抑菌率
A级: 金黄色葡萄球抑菌
率≥99%
AA级和AAA级 (抑菌率): 金黄色葡萄 球菌≥80%, 大肠杆菌
≥70%,白色 念珠菌≥60%
细菌: 1.0×105 ~3.0×105
(37±1)℃ 静置培养 18 h ~24h
SCDLP培养基 20mL
蛋白胨水
操作简要
将细菌均匀混入46℃的营养 琼脂中,浇注于平板里,凝 固后将样品贴在琼脂上,经
过培养后,观察抑菌圈。
将细菌培养物接种划线于琼 脂表面,再将试样贴在划线 上,经培养后,观察试片上
不长菌的空白区域。
将细菌接种物均匀涂布于 凝固琼脂平板上,将样品 贴在琼脂上,经过培养
后,观察抑菌圈。
将琼脂分两层,下层10mL不 加细菌,上层5mL加细菌。 凝固后将样品贴在琼脂上, 经过培养后,观察抑菌圈。
标准·预警
Standard .Early Warning
抗菌纺织品测试标准的比较
Comparison of Antibacterial Textiles Testing Standard
文/罗利玲 吴剑云 杨芳芳
摘要: 简述了国内外抗菌纺织品的发展与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抗菌测试方
法,分析定性与定量测试方法的异同与局限性,对其标准化问题提出了建议。
GB/T 15979—1995 主要针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或
消毒用品的测试方法。这类产品使用时间较短,且对抗菌 性能的要求较高,样品只需要与菌液经过短期的接触就 可以显示出抗菌效果,故在测试操作中样品与菌液的接 触时间较短。目前多用于医疗用品的抑菌杀菌测试。ISO 20743:2007根据产品的用途和使用环境,确定了三种抗 菌性能的定量测试方法:吸收法、转移法和转印法。JIS L 1902:2008根据ISO 20743:2007修订,定量测试方法包 括吸收法和细菌转印法,此标准中与ISO 20743:2007中 相同的定量测试方法是一致的。AATCC 100—2004、ISO 20743:2007和JIS L 1902:2008 都没有提及抗菌评定基 准,目前国内极少使用。FZ/T 73023—2006和GB/T 20944 —2007是国内比较常用的测试标准,相对其他标准,这两 个标准在试验菌种、洗涤剂、洗涤方法、空白对照样及抗 菌效果的判定等方面都有详细说明。FZ/T 73023—2006中 抗菌效果检验方法包括奎因法、吸收法和振荡法。奎因法 参照美国的Quinn Test法制定,是一种比较简易和快速的 测试方法,可用于细菌和部分真菌检测。奎因法作为快速 测试方法,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样品的抗菌性能。吸收法 和振荡法试验操作比较复杂,费时长,但结果比较准确可 靠。FZ/T 73023—2006中A级产品仲裁检验方法采用其附 录D中的吸收法;AA级产品及AAA级产品仲裁检验方法 采用其附录D中的振荡法。FZ/T 73023采用的洗涤试验方 法参照了日本标准JIS L 0217 的103方法和GB/T 8629 ,使 用小型家庭双桶半自动洗衣机,洗涤程序繁琐,操作不方 便,费时费力。GB/T 20944—2007中不要求样品必须洗 涤,如需要考核抗菌纺织品耐洗性能,可按耐洗色牢度试
另外,定性测试结果不能作为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的 最终结论,若要确切地了解某种纺织品的抗菌性能,应该 采用定量测试。 2.2 定量测试方法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定量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吸收法、转 移法、转印法以及振荡法。包括GB/T 15979—1995《一次 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产品抑菌和杀菌性能与 稳定性测试方法、AATCC 100—2004《纺织品抗菌整理的 评定》、ISO 20743—2007《抗菌整理纺织品的抗菌性能 测定》、JIS L 1902: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抗菌 效果》中的吸收法和细菌转印法、FZ/T 73023—2006《抗 菌针织品》中附录D中的吸收法和振荡法、GB/T 20944.2 —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2部分:吸收法》和GB/ T 20944.3—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振荡 法》等等。常见的测试方法比较如表2。
或肺炎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 菌;大肠杆菌或
肺炎杆菌 白色念珠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杆菌
试验菌液 浓度
(cfu/mL)
试样与菌 液接触培 养温度、 方式、时
间 中和溶液 中和溶液
加入量 试样 稀释液
试验成立 条件的评

结果表示
抗菌效果 的判定
细菌: 0.7×105 ~1.5×105 真菌: 1.0×105 ~1.3×105
AATCC 100—2004
抗菌处理过的纺织 品(棉、纤维、人
造纤维或羊毛)
(4.8±0.1)cm 圆片,可吸收 (1.0±0.1)mL接
种物
ISO 20743:2007 (吸收法)
所有纺织品(布、 填充物、纱线、服 装、家纺或各种使 用抗菌整理剂或整
理工艺处理的 产品)
适当大小, (0.4±0.05)g
38 中国纤检 2013年 10月(下)
标准·预警
Standard .Early Warning
表1 抗菌活性定性测试方法区别
比较 方法
JIS L 1902:2008 (抑菌环法)
AATCC 147—2011 (平行划线法)
FZ/T 73023—2006 (晕圈法)
GB/T 20944.1—2007 (琼脂平皿扩散法)
=0,无抑菌圈。
试样和琼脂接触的区域无菌 落生长,则认为试样有抑菌
性。
抑菌圈宽度D>1mm,判 定为溶出型抗菌织物;若 抑菌圈宽度D≤1mm,判 定为非溶出型抗菌织物。
当抑菌带宽度H≥0,试样下 无细菌繁殖,效果好;当抑 菌带宽度H=0,细菌轻微繁 殖,效果较好;当抑菌带宽 度H=0,细菌中等繁殖,效果 有效;当抑菌带宽度H=0,细
细菌的生长值 F≥1.5
抑菌值、抑菌 率
当抑菌值≥1 或抑菌率 ≥90%,样品 具有抗菌效 果。当抑菌值 ≥2或抑菌率 ≥~4.0×105 真菌: 2.5×105 ~3.0×105 (24±1)℃ 以150r/min振荡 培养(18±1)h
PBS缓冲溶液 7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