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GBT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24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24
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水质特征、调查与评价、监测与评估等方面。
其中,地下水水质特征部分主要对地下水的pH值、溶解性物质、重
金属、硅酸盐等进行了规定。
标准对地下水的pH值要求在6.5-8.5之间,溶解性物质的浓度也有详细的规定。
此外,对有害物质如六价铬、砷、镉
等重金属以及硅酸盐含量也有相应的限制。
调查与评价部分主要规定了地下水的采样和分析方法,以及评价地下
水质量的指标和标准。
监测与评估部分则规定了地下水的监测要求和监测
点的设置,以及地下水质量的评估方法。
通过监测和评估地下水的质量,
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保护地下水资源。
然而,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制定只是一方面,落实和执行才是关键。
地
下水资源的保护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监
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地下水质量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企事业单位应严格遵
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污染防治工作,并投入足够的经费和技术力量。
公众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遵守环境保护法规,从自身做起,减少地下水
污染。
302-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GB/T14848-93 1993-12-30实施)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12—30批准 1994—10—01实施1 引言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4.1 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续表1)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待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T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T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10-01实施1引言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4.1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地下水水质监测5.1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地下水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GB/T 14848一931 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 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续表1)项目序号类别 标准值 项目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V类1色 (度) ≤5≤5≤15≤25>252嗅和味 无无无无有3浑浊度 (度) ≤3≤3≤3≤10>104肉眼可见物 无无无无有5pH 6.5 ̄8.55.5 ̄6.5, 8.5 ̄9<5.5,>96总硬度(以CaCO3计)(mg/L)≤150≤300≤450≤550>5507溶解性总固体(mg/L) ≤300≤500≤1000≤2000>20008硫酸盐(mg/L) ≤50≤150≤250≤350>3509氯化物(mg/L) ≤50≤150≤250≤350>35010铁(Fe)(mg/L) ≤0.1≤0.2≤0.3≤l.5>1.511锰(Mn)(mg/L) ≤0.05≤0.05≤0.1≤1.0>1.012铜(Cu)(mg/L) ≤0.01≤0.05≤1.0≤1.5>1.513锌(Zn)(mg/L) ≤0.05≤0.5≤1.0≤5.0>5.014铝(Mo)(mg/L) ≤0.001≤0.01≤0.1≤0.5>0.5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待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代替GB3838-88,GHZB1-1999 2002-04-28发布 2002-06-01实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4月26日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范围1.1本标准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分类和保护目标,规定了水环境质量应控制的项目及限值,以及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2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2 引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年)和本标准表4~表6所列分析标准及规范中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标准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以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虽的标准值。
水域协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虽低的标准值。
GBT148489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颁布者]: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号]:GB/T14848-93[颁布日期]:1993-12-30[实施日期]:1994-10-011 引言为爱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操纵地下水污染,保证人民躯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判、开发利用和监督治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判方法和地下水质量爱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样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4.1 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爱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要紧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要紧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要紧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水.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依照使用目的选用.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依照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点,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判的基础。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治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治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不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要紧水质咨询题的其它项目。
GBT148489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
准
GBT14848-93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地下水质量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检测和评价标准,以及对地下水使用的限制。
具体内容如下:
1. 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目的
该标准适用于地下水的监测、评价和使用,旨在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2. 检测指标
该标准规定了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指标,包括有机物、无机物、放射性元素、微生物等等。
其中的检测指标包括了水质量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3. 评价标准
该标准根据不同用途的地下水,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
其中包括饮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用水、养殖用水等等。
根据不同的用途对
标准中的检测指标进行了不同的限制和要求。
4. 地下水的使用限制
该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使用限制和管理办法。
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应该与保护之间达到平衡,保证地下水达到合理的利用效益。
总之,GBT14848-93是地下水质量的检测、评价和使用的基准标准。
其中规定了地下水的检测指标、评价标准和使用限制,帮助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30日批准1994年10月01日实施)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1 引言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4.1 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低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 )表1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续表1)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待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GBT
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GBT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GBT)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规范。
GBT规定了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和限值,并提供了相关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旨在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水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经济发展,因此需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管理。
GBT规定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和物理指标三个方面。
其中,化学指标反映了地下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含量和组成,如pH值、氨氮、硝酸盐和重金属等。
生物学指标则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角度考虑,包括细菌总数、耐盐性真菌和水生微藻等。
物理指标方面则从水质的物理特性出发,如透明度、浊度和温度等。
通过综合评价这些指标的数据,可以判断地下水环境的质量状况。
GBT还规定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两种方式,既可以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也可以进行现场监测。
这些方法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可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实验室设备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可有效保证评价过程的规范和准确。
GBT中还规定了地下水环境质量限值,即各项指标的最大容许值。
这些限值是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旨在保护地下水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地下水环境质量问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总之,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GBT)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规范。
该准则规定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和限值,并提供了相关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旨在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水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执行该准则,可以确保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为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0.001
≤0。01
≤0。01
〉0.01
29
铬(六价)(Cr6+)(mg/L)
≤0.005
≤0。01
≤0。05
≤0.1
〉0。1
30
铅(Pb)(mg/L)
≤0。005
≤0.01
≤0.05
≤0。1
>0.1
31
铍(Be)(mg/L)
≤0。00002
≤0。0001
≤0。0002
≤0。001
〉0.001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 1994-10-01实施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1 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6.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6。3。1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6.3。2 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6.3.3 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表2)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表2
类别
Ⅰ
Ⅱ
Ⅲ
Ⅳ
Ⅴ
Fi
0
1
3
6
≤0。05
≤0.1
≤1。0
〉1。0
12
铜(Cu)(mg/L)
≤0。01
≤0。05
≤1。0
≤1。5
〉1.5
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GBT
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GBT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GBT),是根据我国地下水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标准,以保护和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确保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GBT的制定旨在规范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1.目标和原则:GBT明确了地下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是保护地下水环境,防止地下水污染,维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原则是科学、公正、合理、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2.水质标准:GBT规定了地下水的水质标准,包括对各种重要物质的限值和指示性参数,如总溶解固体、重金属、有机物和细菌等。
这些标准是根据地下水的用途和环境质量要求确定的,以保证地下水的安全可用。
3.监测方法和技术:GBT规定了地下水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监测是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基础,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发现污染源和污染程度,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地下水开采与保护:GBT对地下水的开采和保护进行了规定。
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和工业用水源,合理的开采和利用可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然而,地下水开采也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流变化等问题,因此GBT明确了地下水开采的原则和技术要求,以保护地下水资源。
5.风险评估和管理:GBT提出了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要求。
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是确定地下水污染风险的过程,可以评估潜在的污染源和受污染地下水的危害程度,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管理和监督,确保GBT的有效实施。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地下水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环境质量准则GB-T14848-9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 B/T14848-9 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10-01实施1引言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4.1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地下水水质监测5.1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地下水质量评价6.1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质量标准》1 引言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4.1 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水.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4.2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见表1)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6.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 1994-10-01实施1 引言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1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 引用标准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4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4.1 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 地下水水质监测5.1 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 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6.1 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 B/T14848-9 3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30批准1994-10-01实施
1引言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
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
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表1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
5地下水水质监测
5.1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5.3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6地下水质量评价
6.1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6.2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
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6.3.1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6.3.2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6.3.3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表2)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表2
6.3.4根据F值,按以下规定(表3)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再将细菌学指标评价类别注在级别定
名之后。
如“优良(Ⅱ类)”、“较好(Ⅲ类)”。
表3
6.4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均值进行地评价。
6.5在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除采用本方法外,也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
7地下水质量保护
7.1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和过量开采、人工回灌等引起的地下水质量恶化,保护地下水水源,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规定执行。
7.2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