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激的概念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
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8c299bca2b160b4e767fcff8.png)
(一)牛运输热 (二)马的应激性疾病 (三)鸡的应激性疾病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念:
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 全身反应。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原(stressor)。
二、应激原:
(一)外环境因素:惊吓、捕捉、运输、温度巨变、拥挤、混群、缺氧、 中毒、感染、饲养方式及饲料的突然改变、创伤等。 (二)内在因素:血液成分改变、心功能低下、心率失常、器官功能紊乱等。
五、应激时机能代谢的变化
(一)循环系统的变化 (二)消化系统的变化 (三)免疫系统的变化 (四)血液的变化 (五)代谢的变化
第二节 应激性疾病
一、二)猪应激综合症
1、水猪肉:又名PSE肉(pale soft exudative pork) 2、暗猪肉:又名DFD肉(dry firm dark) 3、成年猪背肌坏死 (三)猪应激性溃疡
三、全身适应性综合症:
(一)警觉期: (二)抵抗期: (三)衰竭期:
四、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反应 应激原作用于植物神经,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儿茶酚胺增多→血
压、血糖增高、血凝加速、呼吸加深加快、恐惧、发怒等症状。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 (三)其它激素分泌的变化
stress
![stress](https://img.taocdn.com/s3/m/31483d67ddccda38376baf77.png)
Stress
激
内容提要
1.概述 2.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3.细胞应激反应 4.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5.应激与疾病 6.病理性应激防治的病生基础
第一节 •概念 •特性
概 述
烧伤 手术 感染 缺氧 强光 噪音
一定 强度
特 异 性 反 应
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焦 虑
组织坏死
化脓 酸中毒
Stress 血
不利影响
1.器官缺血,肾、胃肠缺血性损伤; 2.心血管应激性损伤:高血压, 心肌缺血; 3.增加血黏度,血栓形成;
4.耗氧过多.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应激原
大脑皮层与边缘系统、 杏仁体、 海马
1.轴构成:下丘脑的室旁核为
本系统的中枢,
下丘脑分泌 腺垂体分泌
CRH↑ ACTH↑
上行与杏仁核、海马、 边缘系统联系; 下行通过与腺垂体和 肾上腺皮质联系
由各种应激原诱导生成,参与受损蛋白质的修复或移除,保 护细胞免受严重损伤,加速修复;提高细胞对应激原的耐受性。
HSP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HSP70的结构示意图
基质识别区域(可变区)
200氨基酸残基 -C
ATP酶结构域(高度保守)
N- 450氨基酸残基
蛋白酶敏感位点 N端:具有ATP酶活性的高度保守序列;
恐 惧
液 重 分 布
心 率 增 加
与刺激因素性 质无直接关系
一 应激(stress)的概念: 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及 社会心理因素(即应激原 stressor) 刺激时所出现的 非 特异性全身性反应.
二 应激原(Stressor) 应激原是指引起应激反应 的各种刺激因素。
应激
![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3662d121ee06eff9aef807bf.png)
一、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反应
交 的感 基肾 本上 组腺 成髓 :质 轴 上行纤维 脑内去甲肾上 腺素能神经元 (脑桥蓝斑) 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 交感神经节 后神经原 肾上腺 髓质嗜 铬细胞
—
下行纤维
脊髓
应激原
心理因素 大脑皮层 边缘系统 脑干LC
躯体因素 外周感受器 PVN CRH HPA轴
适当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应激反应的调节与控制
(1)手术前多数病人由于恐惧焦虑等心理应激,使血压升 高,血内儿茶酚胺增加,不利于围术期维持循环功能 稳定。术前应安抚病人,用情感和药物解除病人恐惧. (2)提高麻醉监测手段,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防止麻醉 偏浅,浅麻醉并不安全。 (3)阻滞麻醉虽然可以阻滞手术创伤的上行性传导,但仍 存在病人清醒状态下的心理应激和迷走反射,应给予 适当的辅助用药和镇静,一些重大手术可考虑用硬膜 外加全麻。 (4)围术期适当辅助交感神经阻滞剂、血管扩张剂、β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特点: 种类繁多, 进化十分保守
(二)HSP的功能
分子伴娘: 在细胞内 帮助蛋白质的 折叠、移位、 复性和降解,稳 定细胞。
应激时机体代谢变化
1.高代谢率 儿茶酚胺、GS释放——为机 体对付紧急情况提供充足的能量。
2.糖代谢变化
表现为血糖升高。
3.脂肪代谢 脂肪分解代谢增强。
4.蛋白质代谢变化 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出现负氮平衡。
应激时细胞和体液的变化
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
热休克蛋白 ( heat shock proteins, HSP )
急性期蛋白(APP) 概念
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者组织损伤等
一、应激的概念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
![一、应激的概念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https://img.taocdn.com/s3/m/13b008170066f5335a8121a5.png)
逃避(fight or flight)。
3
2、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如果应激原持 续作
用于机体,在产生警告反应之后,机体将进入抵抗或适 应
阶段,表现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
机体的代谢率升高、炎症、免疫反应减弱,胸腺、淋巴 组
3、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持续强烈的有害刺
织缩小。机体表现出适应、抵抗能力的增强。但同时有 防激将御消耗机体的抵抗能力,警觉反应期的症状可再次出现。
储肾上备腺能皮力质的激消素耗持,续对升其高它,但应糖激皮原质的激抵素抗受力体下的降数。量和亲
合力明显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
陆续显现,与应激相关的疾病、器官功能的衰退甚至休克、
5
2、应激时的基本效应 中枢效应:与应激时的兴奋、警觉有关,并可引起紧张、 焦 虑等情绪反应。
外周效应:应激时,该系统的外周效应主要表现为血浆肾 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升高。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强烈兴奋参与调控机体对应激的急性反应,介导一系列的代谢 和心血管的代偿机制以克服应激原对机体的威胁或对内环境的 扰乱作用。
见表7-1 应激的其它内分泌变化
名
称
变化
β-内啡肽(β-Ep)
ADH 催乳素
升高 升高
升高
胰高血糖素
升高
胰岛素
降低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降低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降低
促甲状腺素(TSH)
降低
T3.T4 生长激素(LH) 促卵泡激素(FSH) 生长素
降低
降低 降低 急性应激升高 慢性降低 11
③造成性腺轴的抑制,引起性功能的减退,月经失调等。
应激
![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b59e762e580216fc700afd31.png)
(4)抑制甲状腺轴
(5)行为改变
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或停经,哺乳 期妇女泌乳减少等 GC可抑制TRH及TSH的分泌,并阻 CRH 生长激素分泌减少 碍T4 在外周转化为活性更强的 T3。 GC 靶细胞对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IGF-1)产生抵抗 生长发育迟缓,伤口愈合不良等
抑郁症、异食癖及自杀倾向
室旁 核
基质识别结构域
C
Stressor
但由于应激原的同、机体的感知及应
对能力的不同,机体的反应也具有一定
程度的特异性。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肾上 腺髓质激素系统(AHS)及交感神经系统 (SNS)对不同应激原的反应
不同应激原作用于大鼠 打击,主动逃跑/回避 寒冷暴露,体温降低 寒冷暴露,体温不降低 失血性低血压 疼 痛 HPA + + 0 +++ ++ AHS + ++ + +++ +++ SNS ++ ++++ +++ + ++
去甲肾上腺素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肾上腺素 物质代谢
肾上腺髓质
支气管扩张
机体代谢率增强
3、适应代偿意义 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警觉 ②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 ③改善肺泡通气,提高氧供 ④保证心、脑和骨骼肌的血供 ⑤增加能量供给 ⑥影响其它激素的分泌
表6-1 儿茶酚胺对激素分泌的作用
激 素 作 用 受 体
非分泌型蛋白?
•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是 指细胞在高温(热休克)或其他应激原作用 下所诱导生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什么是应激
![什么是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7c5cbb19964bcf84b9d57b17.png)
应激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
stress所谓应激是指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应激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
应激一词,首先由汉斯•塞里于1946年应用于医学领域,他通过多次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应激和全身适应综合征的理论,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
简单地说,可以把应激理解为压力或刺激。
当人受到应激作用时,人就会产生一种相应的反应,并在新的情况下逐渐地适应。
如果人不能适应这种刺激,就可能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产生异常,甚至可能发生疾病。
根据塞里的应激学说,全身适应综合征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警戒期,这一期又可分为休克期和抗休克期。
休克期时,可出现血压下降、血管渗透性增高、血液浓度降低及体温下降等休克症状。
第二阶段叫抵抗期,此期人体出现各种防御手段。
第三阶段叫耗竭期,此期是在应激因素严重或应激持久存在时才会出现。
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有害刺激(如创伤、手术、饥饿等)时,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迅速升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
应激反应由于应激因子对动物体的有害作用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的一切紧张状态。
这是塞莱氏根据机体在寒冷条件下的反应而[1]1、应激反应有时为局部性,如炎症,有时为全身性,如全适应综合症,但不论是局部性的或全身性的都与作用因子的种类无关,通常是机体的统一反应,因此认为具有适应性的意义。
2、不过应激反应对动物体也有其破坏作用的一面,即所谓的适应性疾病。
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时,丘脑下部-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因此这些器官的激素分泌增加。
3、也影响到免疫系统,因而机体的防御机制等也发生变动。
J.J.Christiam曾主张应激反应与哺乳类动物的个体数的自然控制有关,即在高密度条件下个体间的互相干挠,会产生社会心理性的应激反应,因而可带来生殖机能的降低和死亡率的增加,结果严重产生应激反应的种群趋向于崩溃。
病生-应激反应发生机制
![病生-应激反应发生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7352669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3.png)
41.休假
13
21.取消赎回抵押品
30
42.圣诞节
12
22.所担负工作责任方面的变化
29
43.微小的违法行为(如违章穿马路)
11
生活变化单位(LCU)量化表( Holms,1967)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七分。
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
LCU
患病比例
>300 150~300
<150
86% 50% 不患病
(四)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警觉期
Alarm stage
Characteristic
反应出现迅速,持续时间短
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
Significance
机体处于“应战状态”
抵抗期
Resistance stage
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逐渐减弱 防御储备能力逐渐消耗 GC分泌逐渐增多
①抑制免疫系统:易并发感染;
②抑制生长发育:发育迟缓、伤口愈合不良;
③抑制性腺轴: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哺乳期泌 乳减少;
④抑制甲状腺轴:GC→TRH 、TSH↓
⑤行为异常:抑郁、异食癖、甚至有自杀倾向等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七分。
(三) 应激时其它激素变化及其适应代偿意义
名称
分泌部位 变化
降钙素 肾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胃泌素 胰岛素
作用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受体
βα βα
α β β β β β β α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七点 十七分。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对机体的影响:
医院三基考试基础医学-43
![医院三基考试基础医学-43](https://img.taocdn.com/s3/m/a3b9e6984afe04a1b171de6c.png)
基础医学-4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49.00)1.应激(stress)(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应激(stress):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以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亢进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2.应激原(stressor)(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应激原(stressor):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被称为应激原。
应激原包括:外环境因素;内环境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3.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GAS是指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
GAS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三期。
4.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 APR)(分数: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 APR):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
第九章 应激(病理生理学)
![第九章 应激(病理生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895be62f0c22590103029d42.png)
(三)血液系统
急性应激:pt↑、WBC↑、凝血因子↑ 慢性应激:贫血
(四)免疫系统
1. 急性应激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常 有增加
2. 持续强烈的应激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 抑制
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五)中枢神经系统(CNS)
CNS是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 蓝斑区NE神经元激活,NE水平升高, 但过度时产生焦虑、害怕等情绪; HPA轴适度兴奋有助于学习和良好情绪; 但过度或不足引起抑郁、厌食甚至自杀.
应激
( Stress )
第一节 概 述
一、应激(stress)的概念
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应激原作用时 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也 称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二、应激原(stressor)
(一)概念
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被称
为应激原。
一定强度、个体差异
(二)种类
第二节 应激的机制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细胞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NE轴) 1. 结构基础 脑桥蓝斑(中枢位点): CNS对应激最敏感的部位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脑桥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上的 α-肾上腺素能受体
CRH释放增多
启动HPA轴
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1)虽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但GC受体数量和亲和力均下降 (2)出现应激相关疾病的表现
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并不一定都依次出现 多数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期的变化, 只有少数严重的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期。
GAS是对应激反应的经典描述,体现了 应激反应的全身性及非特异性;
DIC
![DIC](https://img.taocdn.com/s3/m/9a0d5b610b1c59eef8c7b426.png)
2.免疫系统参与对应激时神经内分泌 免疫系统参与对应激时神经内分泌 的调控。 的调控。
1. 警觉期: 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警觉期: 以交感兴奋为主 2.抵抗期: 2.抵抗期: 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抵抗期 分泌↑ 分泌↑为主
3.衰竭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 3.衰竭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 衰竭期 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 和亲和力下降, 和亲和力下降,机体内环 境明显失调, 境明显失调,出现应激相 关疾病甚至死亡。 关疾病甚至死亡。
c.α受体激活抑制胰岛素分泌, c.α受体激活抑制胰岛素分泌, 抑制胰岛素分泌 β受体激活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 受体激活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 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 →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增加组织的能源供应等。 增加组织的能源供应等。
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a.过度强烈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过度强烈的交感过度强烈的交感 可引起明显的能量消耗和组织分解; 可引起明显的能量消耗和组织分解; b.外周小血管持续收缩可导致血管痉挛、 外周小血管持续收缩可导致血管痉挛、 外周小血管持续收缩可导致血管痉挛 血压升高,某些部位组织缺血( 血压升高,某些部位组织缺血(如腹 腔)、致死性心律失常等。 )、致死性心律失常等。 致死性心律失常等
二.应激原(stressor) 应激原(stressor) 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 因素被称为应激原。包括: 因素被称为应激原。包括:
a.外环境因素:如温度、射线、 a.外环境因素:如温度、射线、噪声等 外环境因素 b.机体的内在因素(自稳态的变动): b.机体的内在因素(自稳态的变动): 机体的内在因素 自稳态失衡如器官功能紊乱、 自稳态失衡如器官功能紊乱、 c.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竞争、拥挤、 c.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竞争、拥挤、 心理 孤独等。 孤独等。
应激2012-11
![应激2012-11](https://img.taocdn.com/s3/m/97d688db80eb6294dd886cc8.png)
制作用。
儿茶酚胺对激素分泌的作用
激 素 ACTH 胰高血糖素 生长素 甲状腺素 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 肾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胃泌素 胰岛素 作 用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受 体 β α(?) β α(?) α β β β β β β α
4.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1) 导致情绪反应及行为改变。 2) 腹腔内脏血管的持续收缩可导致内脏器官缺血。 3) 外周小血管的长期收缩可使血压升高。 4) 儿茶酚胺增加血液粘滞度,促进血栓形成。 5) 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
Significance
反应出现迅速,持续时间短 机体处于“临战状态”保 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 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
抵抗期
Resistance stage
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逐渐减 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逐 渐增多
机体的防御储备能力逐 渐被消耗
衰竭期
Exhaustion stage
皮质激素分泌持续增高但受体 机体抵抗能力耗竭 数量亲和力下降,出现明显的 内环境紊乱。
肌肉紧张、胃肠松弛
分解代谢↑、血糖↑、负氮平衡
血浆急性期反应蛋白↑
二 应激的分类
1.根据对机体的影响程度 生理性应激:良性应激(eustress) 病理性应激:劣性应激(distress) 2.根据应激原的性质 躯体应激:理化生物因素 心理应激: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是双刃剑,既抗损伤又能致病
适当应激——动员机体的非特异适应系统,增强 机体的适应能力。
倾向于与蛋白质 的疏水基团结合
ATP酶结构域 (高度保守)
基质识别结构域 (可变区)
N
450氨基酸残基
200氨基酸残基
应激反应与疾病
![应激反应与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f3ecdd1ccc17552707220829.png)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
2. 应激时HPA轴兴奋的基本效应
应激
中枢效应
抑郁、焦虑 及厌食等情 绪行为改变
外周效应
CRH↑ ACTH↑
GC↑
正常:25~37mg/d
应激:100mg/d
3. 适应代偿意义 GC分泌增多是应激反应的重要环节
GC
GC提高机体适应能力的机制: ①提高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杏仁体、海马、边缘 中脑区、边缘皮质 情绪、认知和 行为功能变化
2. 应激时的基本效应
应激
中枢效应
兴奋、警觉、紧 张、焦虑
外周效应
肾上腺髓质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脑桥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上的 α-肾上腺素能受体
CRH释放增多
启动HPA轴
3. 适应代偿意义
(二)种类 1、外环境因素 2、内环境因素 3、心理、社会因素
温度剧变、射线、噪声、 低氧、创伤等
血液成分改变、心功能低 下、心律失常等
三、全身适应综合征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一)概念
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
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
例:武松打虎
三个阶段是一个连续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并不一定都依次出现
多数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期的变化,
只有少数严重的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期。
第二节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NE轴) 1. 结构基础 蓝斑(中枢位点)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②促进蛋白质分解和糖原异生;
动物的应激反应
![动物的应激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9d2f4e09cc7931b765ce156b.png)
nergism
Combined action of hormones is more than just additive! Example: Blood glucose levels & synergistic effects of glucagon, cortisol and epinephrine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脑
CRH
自上而下:促进 自下而上:抑制
腺垂体 ACTH
负 反 馈
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
兴奋或刺激 抑制
(2)应激时HPA轴的外周效应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应激最重要的反应之,对机体 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① 通过促进蛋白质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维持在 较高水平,有利于向组织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物质。 ② 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有利于提 高血管的张力和维持血压,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③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溶酶体外漏对细胞或组织的损伤。
④ 糖皮质激素对许多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的生成、释放 和激活有抑制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
但是,糖皮质激素持续增加,对机体也有不利影响。 ① 糖皮质激素引起蛋白质大量分解,导致机体出现负氮平衡。
② 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对免疫机能有抑制作用。慢性应激时胸 腺、淋巴结缩小,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生成受到抑制,机 体的免疫力下降,使机体遭受感染的潜在危险性增大。
⑦ 引起一系列代谢变化,如血脂升高、血糖升高,并出现 胰岛素对抗等。
三大功能轴:
下丘脑
TRH CRH
腺垂体
TSH
甲状腺
下丘脑 下丘脑
腺垂体 腺垂体
ACTH
9应激
![9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4ac022aa284ac850ad024217.png)
第六节
病理性应激的防治
1、排除应激原 2、糖皮质激素(尤其适用于应激反应低下的 患者,Addison病) 3、补充营养(能量合剂、氨基酸、白蛋白) 4、综合治疗 抗抑郁、抗焦虑等。 良好的医德医风。 针灸、理疗等
(3)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 的反应性; (4)强大的抗炎、抗过敏和稳定 细胞膜作用。
不利影响:
(1)抑制人体免疫功能,容易并发感染; (2)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黄体生成素 的分泌; (3)减少TRH及TSH的分泌,抑制甲状腺功能; (4)CRH抑制生长素分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伤口愈合不良; (5)CRH引起抑郁症、异食癖及自杀倾向;
1、警觉期(alarm stage): 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 2、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 以HPA轴兴奋为主(适应和抗损伤能力↑) 3、衰竭期(resistance stage): GC受体数目及亲和力下降,多器官衰竭
二、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
应激(stress)
Fight or flight ?
第一节
一、应激的概念
概
述
应激(stress): 指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 会、心里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 应。又称为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Earth Quake 战争恐慌 恐惧、焦虑心理
缺氧、休克等
应激的分类:
特点:分解增强、合成减弱、代谢率明显升高。
应激
![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afd96a51f242336c1fb95e16.png)
第十章应激(Stress)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㈠应激(stress):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适应反应,也称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这个概念须注意两点:①应激反应须在受到刺激因素刺激的前提下才会发生;②应激反应是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各种刺激因素引起应激反应的表现是相似的。
㈡良性应激( eustress)和劣性应激(distress)㈢应激原(stressor):1.定义: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被称为应激原。
(强调:应激原要有一定的强度,同一应激原作用于机体有个体差异性。
)2.分类:⑴ 外环境因素:温度剧变、射线、噪声、低氧等;⑵ 内环境因素:血液成分改变、心功能低下等;⑶ 心理、社会因素。
第二节应激的全身性反应一、神经内分泌反应㈠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NE轴)1.结构基础:蓝斑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蓝斑位于脑桥,是LC/NE轴的中枢位点,其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上行纤维主要投射至杏仁复合体、海马、边缘皮质及新皮质,是应激时情绪变化,学习记忆及行为改变的结构基础。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下行纤维主要分布于脊髓侧角,调节交感神经张力及肾上腺髓质中儿茶酚胺的分泌。
2.应激时的基本效应⑴ 中枢效应: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引起的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⑵ 外周效应:血浆中肾上腺素、去甲上腺素及多巴胺等儿茶酚胺浓度的迅速升高。
注意:位于脑桥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还与下丘脑有密切联系。
前者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后,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上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而使CRH释放增多,从而启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活化3.适应代偿意义⑴ 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警觉,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来抵抗突发的有害事件;⑵ 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主要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外周阻力增加,从而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⑶ 支气管扩张:儿茶酚胺引起支气管扩张,有利于改善肺泡通气,以提供更多的氧;⑷ 血液重新分布:由于受体分布不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时,皮肤、腹腔内脏及肾等血管收缩,而脑血管口径无明显变化,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扩张,这样可保证心脏、脑和骨骼肌的血液供应;⑸ 促进糖原及脂肪分解:儿茶酚胺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及抑制胰岛素分泌而促进脂质动员及糖原分解。
第九章应激
![第九章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ffb413c77f1922791688e8cb.png)
第九章应激第一节基本概念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或应激反应。
应激原(stressor)是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三类:外环境因素;机体的内在因素(疾病);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根据应激原的性质不同,应激反应可分为躯体应激(physical stress)和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两大类。
躯体应激为理化、生物因素引起;心理应激为心理、社会因素引起。
心理应激又可以分为良性应激(eustress)和劣性应激(distress)。
应激的主要意义是抗损伤,是机体的非特异性适应性保护机制。
有助于机体抵抗各种突发的有害事件。
有利于机体在紧急状态下的战斗或逃避(fight or flight),称为良性应激。
如果应激原过于强烈,则也可以引起病理变化,甚至死亡。
称为劣性应激(distress)。
另外,多数应激反应在应激原作用消除后可很快平静和恢复自稳。
但是,有的应激反应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例如,脑出血可以引起的消化道溃疡;海湾战争之后,出现的“海湾综合征”等。
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将应激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认为应激过程可分为三期:(1)警觉期(alarm stage);(2)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3)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在一般的情况下,应激只引起第一、第二期的变化,只有严重应激反应才进入第三期。
第二节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一)、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LC-NE)1.应激时LC-NE的中枢整合和调控作用LC-NE的主要作用是引起与应激相关的情绪反应。
其中枢整合部位(基本单元组成)主要位于脑桥蓝斑,蓝斑是应激时最敏感的脑区,NE能神经元具有广泛的上、下行纤维联系。
应激
![应激](https://img.taocdn.com/s3/m/f3a02dd149649b6648d74723.png)
21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ulcer)
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 )、重病 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 和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 和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 病变。主要表现为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 病变。主要表现为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 少数可较深或穿孔。 少数可较深或穿孔。
应激原(stressor)
——凡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凡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凡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外环境因素(external factors)
(物理、化学、生物) 物理、化学factors)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psycho心理、 social factors)
(HPA)
中枢位点: 中枢位点:室旁核 外周效应: 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7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CRH-ACTH增多 CRH-ACTH增多 积极 作用 GC增多 GC增多 消极 影响
升高血糖 改善心血管功能 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组织损伤。 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组织损伤。 抑制炎症反应。 抑制炎症反应。 蛋白质分解过多,造成负氮平衡。 蛋白质分解过多,造成负氮平衡。 抑制免疫功能 抑制组织再生 造成激素抵抗, 造成激素抵抗,生长发育延缓 抑制性腺轴
应激与疾病
应激性疾病
应激起主要致病作用
应激相关疾病(stress related diseases)
应激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诱 因
17
全身适应综合征 (Selye,1946) ,1946)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 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 现为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现为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最终导致内环境紊 乱和疾病。 乱和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酶对细胞的损伤。
3)GC还是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正常反应的必需
因素。
9
但慢性应激时GC的持续增加也对机体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①对免疫炎症反应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胸腺、淋巴结缩小,
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生成受抑,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 发生感染。
②使靶细胞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产生抵抗,造 成生长发育的迟缓。
5
2、应激时的基本效应 中枢效应:与应激时的兴奋、警觉有关,并可引起紧张、
焦 虑等情绪反应。
外周效应:应激时,该系统的外周效应主要表现为血浆肾 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升高。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强烈兴奋参与调控机体对应激的急性反应,介导一系列的代谢 和心血管的代偿机制以克服应激原对机体的威胁或对内环境的 扰乱作用。
但是,过度强烈的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也引起明 显的能量消耗和组织分解,甚至导致血管痉挛,某些部位组织
6
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等。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S)
1 、HPA轴的基本组成单元 HPA轴的基本组成单元为下丘脑的室旁核(PVN),腺 垂体和肾上腺皮质。 室旁核作为该神经内分泌轴的中枢位点,上行主要与杏仁 复合体,海马结构,边缘皮质有广泛的往返联系,特别与杏仁 体有致密的神经纤维联系。下行则主要通过CRH与腺垂体和
③造成性腺轴的抑制,引起性功能的减退,月经失调等。
④对甲状腺轴产生抑制,可抑制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TRH)分泌,并阻碍T4在外周组织转化为活 性更高的T3。
⑤产生一系列代谢改变,如血脂升高、血糖升高,并出现
胰岛素抵抗等。
10
(三)其它 应激可引起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变动 见表7-1
逃避(fight or flight)。
3
2、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如果应激原持续作
用于机体,在产生警告反应之后,机体将进入抵抗或适应
阶段,表现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反应。
机体的代谢率升高、炎症、免疫反应减弱,胸腺、淋巴组
织缩小。机体表现出适应、抵抗能力的增强。但同时有防御
死亡都可在此期出现。
4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SAMS)
1、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的基本组成单元 基本组成单元:为脑干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交 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蓝斑作为该系统的中枢位点,上 行主要与边缘系统的杏仁复合体、海马结构、边缘中脑区 和边缘皮质有密切的往返联系。成为功能变化的结构基础。 下行则主要至脊髓侧角,行使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 髓质系统的功能。
特征。
1
二 应激原
应激原(stressor):凡是能引起应激的各种因素。 应激原的分类 1、外环境因素 2、机体的内在因素:自稳态失衡是一类重要的应激原。 3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作为应激原可引起良性应激或劣性应激, 因此应激对健康的作用是双重的。
2
三 全身适应终合症
※ 全身适应终合症(general adaptatian syndreme,GAS): 如果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一个动态的连
二、 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一)热休克蛋白 ※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 HSP):指热应 激或其它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它 们主要在细胞内发挥功能,属非分泌型蛋白质。 热休克蛋白最初是从经受热应激的果蝇唾液腺中发现的, 故取名HSP。以后发现许多对机体有害的因素也可诱HPS 的生成,故又称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
肾上腺皮质进行往返联系和调控。
7
2、应激时的基本效应
(1)应激时HPA轴兴奋的中枢效应:HPA轴兴奋释放的中枢
介质为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经内分泌反应。
①CRH最主要的功能是刺激ACTH的分泌促进糖皮质激素
(GC) 的分泌。
②CRH的另一重要功能是调节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适量
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将其称之为GAS。 并将其分为三期。由加拿大生理学家 selye首先提出的。
1、警觉期(alarm stage):此期在应激作用后迅速出现, 为机体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
警觉反应使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战斗或
储备能力的消耗,对其它应激原的抵抗力下降。
3、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持续强烈的有害刺
激将消耗机体的抵抗能力,警觉反应期的症状可再次出现。
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
合力明显下降,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
陆续显现,与应激相关的疾病、器官功能的衰退甚至休克、
见表7-1 应激的其它内分泌变化
名
称
变化
β-内啡肽(β-Ep)
ADH 催乳素
升高 升高
升高
胰高血糖素
升高
胰岛素
降低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降低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降低
促甲状腺素(TSH)
降低
T3.T4 生长激素(LH) 促卵泡激素(FSH) 生长素
降低
降低 降低 急性应激升高 慢性降低 11
的CRH增多可促进适应,使机体兴奋或有愉快感。但大量的CRH增
加,特别是慢性应激时的持续增加则造成适应机制的障碍,出现焦虑、
抑郁、食欲减退等。
③CRH还是内啡肽释放的促激素,应激时内啡肽升高与CRH
增加相关。 ④ CRH也促进蓝斑—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的活性与LC/NE轴
形成交互影响。
8
(2)应激时HPA轴兴奋的外周效应
第七章 应 激
第一节 概述
※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
刺激时所出生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这种对各种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stress response)应激和应激反应是同义语。不管 刺激因素的性质如何,应激反应都大体相似,这种与刺激
因素性质无直接关系的非特异性反应,是应激的一个重要
应激时最重要的一个反应是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对机体抵抗有害刺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应激时GC增加对机体有广泛的保护作用:
1)GC升高是应激时血糖增加的重要机制,它促进蛋
白质的糖异生,并对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脂肪动员起
容许作用。 2)GC对许多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生成,释放和激
活具有抑制作用,并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这些因子和溶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