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心房心室肥大

合集下载

心房、心室肥大-精品医学课件

心房、心室肥大-精品医学课件
(二)“损伤型”改变:ST向量由正常心肌指 向损伤区, ①心内膜下损伤,ST段下移;② 心外膜损伤ST段抬高。
(三)“坏死型”改变:出现病理性Q波 (≥0.04s ;≥1/4R或QS波群 )。
二、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分为早期、急性期、近期和陈旧期
早期(超急性期):首先T波高大,很快出现ST段斜型 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QRS波可以振幅增大、 时间增宽。
1.2mv,;aVF的R波>2.0mv或RI+SIII>2.5mv。 2、心电轴左偏 ,一般不超过-30°。 3、QRS波时间0.10s~0.11s。(一般小于0.12s) 4、 ST-T改变(与主波方向相反)。在R波为主的
导联,其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上,T波低平、 双向或倒置。
左室肥大
向倒置。
右心室肥大心电图
双室肥大心电图特点
1、大致正常心电图 由于两心室的综合向量均 增大而互相抵消所致。
2、主要表现出一侧心室肥大心电图:单一左心 室肥大居多,右心室肥大往往被掩盖。
3、同时出现双侧心室肥大的图形:少见,表现 为既有右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如V1导联R波 为主,电轴右偏等),又存在左室肥大的某 些征象(如V5导联R/S > 1,R波振幅增高等)。
合并右束支阻滞不影响判断。
合并左束支阻滞影响判断。
3、鉴别诊断
ST抬高: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等
异常Q波:脑血管意外、心脏横位、心肌病 等
名词解释:肺型P波、二尖瓣型P波 1.简述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依据。 2. 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3. 简述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过程。
三、定位诊断
一般主要根据梗死图形出现的导联判断。
前间壁:V1~V3出现梗死图形 前壁: V3~ V5出现梗死图形 广泛前壁: V1~ V5出现梗死图形 下壁:II、III、aVF出现梗死图形 高侧壁:I、aVL出现梗死图形 后壁: V1 、V2、 V3R导联R波增高,V7~ V9出现梗

图解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图解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图解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作者:卢喜烈1 概述心电图诊断房室肥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原因在于:①房室肥大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存在差异。

②心电诊断基于P波、QRS形态、时限、电压推断,由于存在标准、种族、性别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推断有一定难度。

③诊断结果并非唯一,如P波时限延长可见于多种疾病,不能作一元化解释,如何鉴别?取决于判图者的识图能力。

既然如此,为何心电教科书还要将房室肥大列为需熟练掌握内容?其意义何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心电图临床应用100多年来,一直以其“经济实用、方便快捷”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所推崇;②目前其仍是我国边远地区医院、基层医院及急诊等使用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③如果说影像学是从形态学角度反映心脏情况,那么心电图则是从心电生理活动方面反映心脏细微变化,其发生远早于形态方面的改变,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必要依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④某些异常的心电图表现在临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⑤2009年AHA/ACCF/HRS联合发布的《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中,在谈到心电图诊断房室肥大方面的作用时指出:临床心电图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检出和评估心腔的肥厚。

近年来临床医师逐渐认识到心肌肥厚可经治疗逆转,进而,其带来的不良临床预后可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推延。

基于上述原因,心电图在诊断心室肥厚方面也越来越重要。

2 心房与心室肥大心房肥大(atrial hypeflrophy)又分为右房肥大、左房肥大及双房肥大。

而心室肥大(ventricular hypenrophy)包括左室肥大、右室肥大及双室肥大。

心脏解剖学将心房心室分成4个腔6个瓣膜,如果我们将心房心室看做只有进出口的密闭房间的话,那么其进出口分别对应相应的瓣膜(图1),凡是心腔入口、出口及管腔发生问题,或不该开口的地方出现漏洞,从而引发容量和(或)压力的变化均可导致房室肥大。

图1 心脏示意图那么,房室肥大在心电图中依据什么来诊断?如何诊断?这是考验每一个判图者能力的标杆。

心室肥大

心室肥大

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一、心房肥大:(一)右心房肥大:右房肥厚扩张时,右房除极向量增大,P波电轴偏右前、下、由于右房除极比左房早,因此整个P向量环时间不延长。

心电图表现为P波在Ⅱ、Ⅲ、avF导联及V1导联高而尖,振幅≥0.25mv,时间正常。

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故称为“肺型P波”。

(二)左心房肥大:左房除极继右房之后,当左房肥大时,其除极向量增大,时间延长,心房综合向量偏左后,故P波增宽、时间>0.11s,P波项端常呈双峰型,峰距≥0.04s,P波电压可达0.25mV,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P波。

由于P波电轴偏左后,故在Ⅰ、Ⅱ、avL导联较为明显。

Pv1先正后负,负向部分增宽加深,称为Pv1终末电势(PtfV1),测算方法是:Ptfv1=Pv1后段负向波的深度(mm)×宽度(S),左房肥大时PtfV1≤-0.02mms。

(三)双房肥大:二、心室肥大:(一)左心室肥厚左心室位于右心室的左后方,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3~4倍,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左室除极向量即明显占优势。

左室肥厚时,左室除极向量加大,指向左后上方,但除极顺序无改变,故QRS波群形态变化不大,表现为QRS波的电压较正常增高。

由于QRS向量环的终点与始点不吻合,且QRS及T波的角度增大,在心电图出现相应的ST段和T波的改变。

一)心电图特点1.QRS波群电压增高,反映在横面的胸前导联上的比较恒定,更有诊断价值。

(1)标准肢体导联:R1>1.5mv,R1+SⅢ>2.5mv。

(2)单极肢体导联:额面QRS环朝左上方时RavL≥1.2mv;额面QRS环朝下时RavF>2.0mv。

(3)心前导联Rv5≥2.5mv,Rv5+Sv1>3.5mv(女)~4.0mv(男)2.心电轴左偏,对左室肥厚只有参考价值。

3.QRS波时间延长:可达0.10~0.11s,V5室壁激动时间(VAT)>0.05s,对左室肥厚仅有参考价值。

心房肥大、心室肥大

心房肥大、心室肥大
详细描述
右心房肥大是指右心房肌肉因长期受到压力或负担过重而发生肥厚和扩张的现象。常见的原因包括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右心房肥大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血液淤 积在肺部,引发心力衰竭、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02 心室肥大的定义与分类
左心室肥大是指心脏左心室肌肉的增厚和体积的增大,通常 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病等原因引起的 。
生活方式调整也是治疗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大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和预防心房肥大、心室肥大 的进一步发展。
06 心房肥大、心室肥大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CHAPTER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血压和心率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 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高血压和心动过速是导致心房肥大和心室 肥大的常见原因,定期监测并控制血压和 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避免使用某些药物
感染是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大的诱因之一, 注意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可导致心 脏负荷增加,应避免长期使用。
日常护理
01
02
03
04
长期高血压状态使心脏 负担加重,心肌代偿性 肥厚,最终导致心房和
心室肥大。
心肌病
扩张型、肥厚型及限制 型心肌病等心肌病可能 导致心房和心室肥大。
先天性心脏病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房 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等可能导致心房和心室
肥大。
04 心房肥大、心室肥大的症状与影响
CHAPTER
症状
心悸
心房肥大、心室肥大会导致心 跳加速或不规律,引起心悸。

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

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

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左心室肥大是一种心脏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病等引起的。

左心室肥大会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增加心衰、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风险。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左心室肥大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左心室肥大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气促、乏力、头晕、胸痛等症状。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可能会发现心尖搏动位移向左下方,心脏听诊可能会出现收缩期杂音等体征。

二、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左心室肥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心电图上,可以观察到左心室高电压,主要表现为R波振幅增高、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此外,心电图还可以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三、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左心室肥大的金标准。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地观察左心室的大小、壁厚、舒张功能等指标。

一般来说,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6mm、左心室壁厚>1.1cm、左心室质量指数>115g/m2等指标可以诊断左心室肥大。

四、心脏磁共振。

心脏磁共振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磁共振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状态,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五、心脏造影。

心脏造影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通过向心脏内部注入造影剂,然后进行X线透视或CT检查,可以明确显示心腔的大小、形态和收缩功能。

这对于诊断左心室肥大和排除其他心脏疾病有很大帮助。

六、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诊断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心肌酶谱、B型利钠肽、肺动脉楔压等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左心室肥大。

综上所述,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心脏造影等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分析。

及早发现和诊断左心室肥大,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心脏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心房心室肥大

心房心室肥大
一.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RV5或RV6 ≥2.5mV RV5+SV1 ≥4.0mV(M)(注,F
≥3.5mV) RⅠ≥1.5mV RⅠ+SⅢ ≥2.5mV RaVL+ SV3 > 2.8mV(F 2.0mV)
二.QRS间期及R峰时间的变化
QRS间期>0.10秒,<0.12S
左心室肥大2
*右室肥厚1*
(三)双室肥大
一.相互抵消电压正常化
仅有QRS稍宽,ST-T异常等非特异性改变
二.仅显示一侧心室肥大
多为左室肥大表现 右室肥大很显著时也可仅示右室肥大
三.双室肥大同时显示
既有左室高电压,又有右室高电压
终末负向部分明显增宽
V1导联中P波终末电势(Ptfv1),绝对值 ≥0.04mm*s
*左房扩大*
PtfV1的测量方法
(三)双房肥大
一.兼有左心房及右心房双房肥大的特点 二.P波振幅≥0.25mV,增宽≥0.12秒 三.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
正常
二、心室肥大示意图
(一)左心室肥大1
RaVR ≥ 0.5mV; aVR导联R/S >1 V1 R/S>1,V5 R/S <1
二.QRS间期及R峰时间的变化
QRS间期多正常 右室壁显著肥厚者,QRS间期>0.10秒
右室肥厚2
三.ST-T改变
V1~V3导联中ST段下移≥0.05mV,T波 倒置
四.电轴偏转
常电轴右偏,大多在+90°以上 顺钟转向
心房与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 Atrial Hypertrophy )
(一)右房肥大 (二)左房肥大 (三)双房肥大
二、心室肥大(Ventricular Hypertrophy )

诊断学 房室肥大

诊断学 房室肥大

左室肥厚的诊断要点
1.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1)RV5或RV6电压超过2.5mv; (2)RV5+SV1综合电压超过4.0mv(女性超 过 3.5mv) (3)RⅠ电压超过1.5mv; (4)RⅠ+SⅢ综合电压超过2.5mv; (5)RaVL电压超过1.2mv或RaVF电压超过 2.0mv
2.QRS间期时间的变化 QRS间期延长超过0.10秒;
right atrial enlargement
ECG表现:P波高而尖,≥0.25mv,主要表 现在Ⅱ、Ⅲ、aVF导联,又称肺型P波
V1导联P波直立时≥0.15mv,双向时代数和 ≥ 0.20mv
P波电轴右移 ≥75°
右房扩大诊断要点
1.Ⅱ、Ⅲ、aVF导联中P波异常高尖,电压 超过0.25mv;
心室肥大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or hypertrophy
心室肥大或肥厚的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改变与下列因素有关: 1.心肌纤维增粗,截面积增大,心肌除极时电压增 高,表现QRS电压增高。 2.心室壁增厚,心腔扩大,心肌细胞的变性使传导 功能底下,使心肌激动时间延长,表现QRS时间延 长。 3.心室壁的增厚,心肌相对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复 极顺序异常,表现S-T和T的异常。
mV. Ⅰ的 R > 1.5 mV, aVL的R > 1.2 mV. aVF的R > 2.0 mV, 或Ⅰ的R+ⅢS > 2.5 mV,
RavL + SV3 > 2.8 mV (男) > 2.0mV女。
2. QRS时间的延长达 0.10-0.11秒,一般不 超过0.12秒。
3.心电轴左偏,一般不超过-30度。
3.ST-T改变
(1)V5、V6、aVL或aVF导联ST段下移超 过0.05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一、心房肥大一右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心电图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P波尖高耸,振幅≥0.25mV ( II IIIaVF导联),“肺型P波”;2、V1导联 P波直立:振幅≥0.15mV P波双向:振幅的算数和≥0.20mV。

临床意义1、先心病:房间隔缺损,法罗斯四联症可见右房肥大,因此有称“先天性P波”;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常伴右房肥大,因此又有“肺型P波”。

除极特点1、正常情况:右房先除极,左房后除极。

2、右房肥大:右房除极时间延长,往往与稍后除极左房时间重叠,故总的心房除极时间并未延长,而心房除极振幅增高。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二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心电图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 P波增宽≥0.12s;呈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 I、II、aVL ) ―二尖瓣型P波”。

2.V1导联终末电势(Ptf ---P-waveterminal force)绝对值≥0.04mm.sV1P波先正后负P波终末电势(Ptf):V1负向P波时间乘以振幅--P终末电势(ptf) P波时间x负向波振幅。

临床意义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P 波”。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三双心房肥大双心房肥大心电图诊断标准1.P波增宽≥0.12S,其振幅≥0.25mv。

2.PV1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

双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二、心室肥大一左心室肥大1、左心室肥大的常见病因2、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标准1、左室高电压:•Rv5 或Rv6 ≥ 2.5 mV;•SV1 + R V5 ≥ 3.5mV (女), 4.0mV (男);•RI > 1.5mV, RI + SIII > 2.5 mV;•RaVL > 1.2mV,或RaVF > 2.0 mV;2、QRS波时间延长>0.10秒(一般≤0.11秒)3、电轴左偏(一般≤-30℃)4、继发性ST-T改变3、左心室肥大心电图左心室肥大心电图正常心室心电图4、左室肥大ECG诊断分析•电压增高是必要条件,但单纯电压高特异性差,年轻体壮、胸壁薄也可电压高。

心电图检查 心房心室肥大.ppt

心电图检查 心房心室肥大.ppt
诊断学 --心电图检查
Electrocardiogram
心房肥大 (Atrial Enlargement )
正常心房除极过程中形成P波在 EKG导联中的表现
心房肥大时EKG改变产生的机 理
左房肥大时EKG诊断标准
PI II avL 增宽, 时限>0.11秒 P波常呈双峰型,两峰距0.04秒,第二 峰高于第一峰 pv1呈正负双向,负向波增宽加深, Ptfv1>│-0.04mms│ 此类P波称之为“ 二尖瓣 ”型P波
察极下,激动 自心内膜至心外膜下激动的时间
(4) 心电轴 左偏-30
(5)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如
I,II,avF,V5等导联中ST段呈缺血型压 低>0.05mV,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右心室肥大时的EKG改变产 生的机理
右心室肥大时EKG诊断标准
QRS波群电压与波型改变: Rv1>1.0mV, Rv1+Sv51.2mV, RavR0.5mV V1V2导联可见呈qR型,Rs型, R型 ,rsR’型 V1~V5导联呈rS型
(P-Mitrial)
左房及右房双房肥大时EKG 诊 断标准:
异常高大,增宽双峰型的P波,P波 时限>0.11秒,电压0.25mV
心室肥大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正常心室除极,复极形成QRS-T 波群在EKG导联中表现
左心室肥大时EKG改变产生的 机理
左室肥大时EKG诊断标准
QRS时限0.11秒 VATv10.035秒 心电轴:右偏+110 ST-T改变: STv1缺血型压低>0.05mV, Tv1双向、倒置
左、右心室双侧肥大时的 EKG表现
大致正常的EKG表现 单侧心室肥大的EKG表现 同时出现左、右心室肥大的EKG表 现

心房心室肥大

心房心室肥大
右偏 ≥ + 90°(重症可>+ 110°)。 4.ST-T改变 右胸导联(V1,V2)T波 双相、倒置、ST段压低,称为右室肥大 伴劳损。
(二)右室肥大
右室流出道肥厚心电图表现: ① V1~V6导联均呈rS型(R/S<1)极度 顺钟向转位; ② I导联低电压(< 0.5mV ),心电轴 右偏≥+90°。
(三)双侧心室肥大
心电图表现为: 1.大致正常心电图:因双侧心室电压同时增 高,互相抵消所致。 2.单侧心室肥大心电图:只表现一侧心室肥 大,另一侧心室肥大的图形被掩盖。 3.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既有右室肥大的特 征( V1 导联 R 波为主,电轴右偏),又有左室 肥大的特征( V5 导联 R/S > 1 , R 波振幅增高)。
(三)双心房肥大
心电图表现为: 1. P波增宽≥0.12s,振幅≥0.25mV。 2.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 过正常值。
二、心室肥大
(一)左室肥大 左心室位于心脏左后方,左心室壁 厚于右心室,故心室综合向量表现 左心室占优势的特征。 左室肥大时,左室占优势的情况更 突出。
心电图表现
心房心室肥大
泰山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 于克波
影响房室肥大ECG变化因素
心房心室扩大或肥大是由心房心室负荷过重 引起的 1.心肌纤维增粗、截面积增大,心肌除极产生 的电压增高。 2.心室壁增厚、心室腔扩大、心肌细胞变性致 传导低下,使心肌激动总时程延长。 3.心室壁肥厚、劳损及相对供血不足引起心肌 复极顺序改变。
心电图表现
当 QRS 波群电压增高同时伴有 ST-T 改变 者,称为左室肥大伴劳损。 符合条件越多诊断可靠性越大。如仅有 一项符合,诊断时应慎重。
(二)右室肥大
(二)右室肥大 右心室的厚度只有达到相当程度时, 才会显示右室肥大图形改变。

3心房心室肥大

3心房心室肥大

双侧心房肥大
Ⅱ R.A.
L.A.
V1
R.A.
L.A.
二、心室肥大产生的机理
心腔扩大,与胸壁的距离缩短; 心肌纤维增粗,除极面积增大; 心室壁增厚、心腔扩大及心肌细胞变性所致
传导功能减低,使心肌除极与复极时间延长; 心肌肥厚、劳损及相对心肌供血不足,导致
心肌复极异常。 心电图表现:QRS波群电压的增高
肺动脉狭窄 肺源性心脏病
(一)右房肥大的心电图特征
Ⅱ、Ⅲ、avF导联中P波高尖
电压≥0.25mV,“肺型P波”
V1、 V2导联P波多高尖耸立
少数低平或倒置 P波直立时,电压≥0.15mV P波双向,电压算术和≥0.20mV
P波时间正常
右心房肥大

R.A.
L.A.
V1
R.A.
仅有QRS稍宽,ST-T异常等非特异性改变
仅显示一侧心室肥大
多为左室肥大表现 右室肥大很显著时也可仅示右室肥大
双室肥大同时显示
既有左室高电压,又有右室高电压
(三)双室肥大的心电图特点
出现右室肥大的图形特征 同时伴有下列一项或几项
心电轴左偏 RV5电压异常增高 RV5+SV1>4.0mV
左心室肥大
左 室 肥 大 伴 劳 损
左室肥大
(二)右室肥大产生的机理
右室壁厚度仅为左室壁的1/3; 轻度右室肥大不能抵消占优势的左室所产生的
心电向量; 当右心室肥大达到一定程度,心电图才能表现; 心电图对右室肥大诊断不敏感。
(二)右室肥厚
QRS波群的形态、电压的改变及心电轴右偏是诊 断右室肥大的可靠指标。
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诊断学-15-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诊断学-15-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三)双房肥大
1、P波增宽≥ 0.12s、其振幅≥0.25mv.
2、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
二、心室肥大
心室扩大或肥厚系由心室收缩期或舒张期负荷过重所引 起,是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后果. 当心室肥厚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心电图改变
心室肥大心电图改变与下列因素
1 心肌纤维增粗 、 体积增大 、心肌除级电压增高;
(一)右房肥大
正常情况右心房先除极、当右房肥大时,除极时间延 长,与稍后除极的左房时间重叠,故总的除极时间无延 长,主要表现为心房除极振幅增高。
右房肥大心电图表现
1、p波高尖、振幅≥0.25mv、Ⅱ Ⅲ aVF导联最为明显 又称“肺型p波”。2、V1导联P波直立时、振幅≥0.15mv。
(二)左房肥大
由于左房最后除极,当左房肥大时,心电图主要表现 为心房除极时间延长。
左房肥大心电图表现
1 、P波增宽 ≥0.12秒
2 、P波多呈双峰型、 峰间距大于0.04秒
称“二尖瓣型P波”
3、 V1导联P波呈正负双向波 终末负向部分明显增宽 加深,
P波终末电势 Ptf值绝对值≥0.04 mm .s
左房肥大心电图片
左心室肥大 ST-T改变
1
2
V5
V6
AVL或 AVF导联 ST段下移≥0.05MV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电轴左偏
左心室肥大图片
(二)右室肥大
• • • • • • • 1. QRS波群电压改变 RV1>1.0 MV AVR>0.5 MV RV1+SV5>1.05MV,重症>1.2MV QRS波群形态方向改变 V1的R/S >1 V5的R/S <1 心电轴右偏≥+90° S-T、T波的改变 V1或V3R等右胸导联S-T段下移 >0.05 MV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心房肥大、心室肥大

心房肥大、心室肥大

aVR
aVL

aVF

左心房肥大
2、PR段缩短,P波时间与PR段时间之比 >1.6 3、P波在V1可呈正负双向,负向波深。P波 终末电势(Ptf)≥0.04mm.s(V1负向P波的 时间S×负向P波的振幅mm;正常≤ 0.02mm.s)
左心房肥大心电图
双房肥大
≥0.12s
P波:高大、增宽双峰
3.双室肥大
• 大致正常(相互抵消) • 单侧心室肥大(优势) • 双侧心室肥大
双室肥大
配发图片分析
本部
配发图片分析
本部、 三全
配发图片分析
本部
配发图片分析
III
三全
配发图片分析
三全
右室大 QRS波 向量
额面
水平面
右室肥大
心电图诊断右室肥大,定性诊断比定量
诊断更有价值; 右心室厚度仅有左室厚度的1/3,当右 室厚度非常明显时,才能在心电图上显示 出来。 故心电图诊断早期右室肥厚不够敏感 如心电图有阳性表现, 诊断右室肥厚价值较高。
右室肥大1
右室肥大2
常见病因:
• 常见于肺心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心电图特点为:V1-V6 导联呈rS型,即极度顺钟向转位;I导联 QRS低电压;心电轴右偏;常伴有P波电 压增高。
左室肥大
• 在符合一项或几项QRS电压增高标准的 基础上,结合其他阳性指标之一,一般 可诊断左室肥大;符合条件越多,诊断 可靠性越大。 1→左室高电压 1+2/3→左室肥大 1+/2+/3+4→左室肥厚伴劳损 意义:高血压、高心病
左室肥大1
左室肥大2
2.右心室肥大
右侧导联R波增高 左侧导联S波增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心肌纤维增粗,除极面积增大; ▪ 心腔扩大,使之与胸壁的距离缩短; ▪ 心室壁增厚、心腔扩大及心肌细胞变性所致 ▪ 传导功能减低,使心肌除极与复极时间延长; ▪ 心肌肥厚、劳损及相对心肌供血不足,导致 ▪ 心肌复极异常。
▪ ▪
心室肥大示意图
左室肥大产生的机理
▪ 左心室位于心脏的左后方;
▪ 成人左右心室厚度的比值约为:—:;

少数低平或倒置
▪ 波时间正常,<
右房肥大
右房扩大
右房肥大
双房肥大
▪ 兼有左心房及右心房双房肥大的特点
▪ 波高大、增宽,呈双峰型
▪ 波振幅≥,增宽≥秒
▪ 导联波高大双向

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
心室肥大
▪ 心室肥厚和扩大
▪ 心电图表现:波群电压的增高

心电轴的偏移

时间轻度的延长

的改变

心室肥大的原因
左心室肥大
▪ 改变继发改变,或劳损 ▪ 、、或导联段下移≥ ▪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 或低于同导联中波电压的 ▪ 导联段上移,波多高耸或直立 ▪ 电轴偏转 ▪ 常电轴左偏,大多在º以上 ▪ 逆钟转向
左心室肥大
▪ 左室肥大伴劳累:波群电压增高伴改变。
▪ 病因: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

高血压

肥厚性心肌病

慢性左心衰
左房扩大
▪ 波增宽:≥秒
▪ 波多呈双峰型: Ⅰ、Ⅱ、导联明显

第二峰常较第一峰大
▪ 型波”
峰间距大于秒 “二尖瓣
▪ 导联中波常呈双向波

终末负向部分明显增宽

导联中波终末电势(),≤*
的测量方法
左房扩大
左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
右房扩大
右房扩大的机制与病因
右室肥厚
▪ 改变 ▪ 导联中段下移≥,波倒置 ▪ Ⅱ、Ⅲ导联出现段下移及波低平或倒置 ▪ 导联段上移及波高耸直立 ▪ 电轴偏转 ▪ 常电轴右偏,大多在°以上 ▪ 顺钟转向
右室肥厚
▪ 右心室肥大伴劳损:右心室高电压伴改变。
▪ 波群的形态、电压的改变及心电轴右偏是诊断 右室肥大的可靠指标。
▪ 心电图诊断右室肥大准确性较高。
双室肥大
▪ 出现右室肥大的图形特征
▪ 同时伴有下列一项或几项

心电轴左偏

电压异常增高

>
双室肥大
出现左室肥大的图形特征 显著的心电轴右偏 导联>,> > >
左右心室肥厚
小结
右心房肥大:肺型波
▪ 心房肥大

左心房肥大: 二尖瓣型波
右心室肥大: 右室占优势
▪ 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左室占优势
参考文献
心房心室肥大
心房与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 ) (一)右房肥大 (二)左房肥大 (三)双房肥大
二、心室肥大( ) (一)左室肥大 (二)右室肥大 (三)双室肥大
心房心室肥大的诊断
▪ 心电图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 某些心电图符合心房心室肥大,事实上心 ▪ 房心室无异常; ▪ 心电图诊断心房心室肥大,要紧密结合临床; ▪ 彩色超声诊断心房心室肥大准确、直观。
▪ 临床心电图学 黄宛主编 版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 ▪ ▪ 新编心电图诊断学 秦永文,徐晓璐主编 上海: 上海科
学出版社,, ▪ 心电图学 郭继鸿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新概念心电图 郭继鸿主编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 导同部心电图图谱 卢喜烈等主编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
心房扩大
▪ 心房肥大多表现心腔扩大而较少出现心肌肥厚 ▪ 原因: 心房肌纤维的增长、增粗
房室传导束被牵拉和损伤
除极向量增大方向的 改变时间的延长
波的形态、时间及电压的异常
左房扩大
左心房肥大的机制与病因
▪ 右心房比左心房早除极;
▪ 左心房肥大使左心房的除极延长,延长了 整个心房的除极时间。
▪ 心电图主要表现波时间增宽
风湿性心脏病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左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
左室肥大
右心室肥大示意图
右室肥大产生的机理
▪ 右室壁厚度仅为左室壁的; ▪ 轻度右室肥大不能抵消占优势的左室所产
生的心电向量; ▪ 当右心室肥大达到一定程度,心电图才能
表现; ▪ 心电图对右室肥大诊断不敏感。
右室肥厚
▪ 波群电压的改变 ▪ > ; >; ▪ > ; 导联 > ▪ >, < ▪ 间期及峰时间的变化 ▪ 间期多正常 ▪ 右室壁显著肥厚者,间期>秒 ▪ 峰时间>秒
▪ 右心房除极早于左心房;
▪ 右房扩大,除极的时间延长,但不超过左 心房除极完毕的时间。
▪ 心电图表现为波振幅的增高,时间不变。
▪ 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狭窄

肺源性心脏病
右房扩大
▪ Ⅱ、Ⅲ、导联中波高尖

电压≥,“肺型波”
▪ 、 导联波多高尖耸立
▪ 波直立时:电压≥
▪ 波双向时:电压算术和≥
▪ 正常心室综合向量以左室占优势。
▪ 心电图表现:

相应导联波群电压增高、时间延长

心肌供血不足等出现及波改变
左心室肥大示意图
左心室肥大
▪ 波群电压增高或左心室高电压 ▪ 或> ▪ >()(注, >) ▪ Ⅰ> ▪ ⅠⅢ > ▪ >或 >. ▪ 间期及峰时间的变化 ▪ 间期>秒 <秒 ▪ 或的峰时间>秒
▪ 病因:肺源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右室肥大
右室肥厚
右心室肥厚:
、电轴右偏
、胸导联比例异常
≥或及

、>
、>秒
、-异常
双室肥大
▪ 相互抵消电压正常化 ▪ 仅有稍宽,异常等非特异性改变 ▪ 仅显示一侧心室肥大 ▪ 多为左室肥大表现 ▪ 右室肥大很显著时也可仅示右室肥大 ▪ 双室肥大同时显示 ▪ 既有左室高电压,又有右室高电压
复 习 总 结: 心脏主要传导系统的组成及传导途径 什么是正常心电图 尝试比较左房大与右房大的区别 (临床常见病因、病理改变及心电图表现) 左室肥大伴劳损的心电图表现 右室肥大的主要心电图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