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料装置在圆筒混合机中应用与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刮料装置在圆筒混合机中的应用与改造
[摘要]介绍烧结厂圆筒混合机在使用过程中刮料设备出现的
问题,及通过改造解决问题和效果。
[关键词]重力刮刀、粘料、烧结厂
1 前言
圆筒混合机是烧结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将粉矿、燃料、熔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散状的颗粒物送入炉前进行烧结。圆筒混合机倾角为2.29?,物料处理能力为1050t/h,自投产以来,混合筒体粘料严重,我厂利用检修时间对混合机进行了刮料技术设计、优化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初采用螺旋刮料装置的形式(见图1),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生产使用,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图1 螺旋刮料的装配形式
2 螺旋刮料装置出现的问题
2.1 横梁存在问题
横梁出现了严重的下弯,下弯量在300mm~400mm。若继续使用,有可能出现横梁断裂,必造成混合机无法运转,长时间停机的重大设备事故。
2.2 螺旋刮刀存在问题
螺旋刮刀由于所处的环境很差,粉尘量、湿度大,温度高,腐蚀性强,轴承座经常抱死。刮刀与刮刀之间联接的部分,既是联轴器和轴承座,没有刮板,这段筒体物料结块后,直接磨损。并且在端
部的这组刮刀距离筒体断面较近,筒体存在死角,粘料特别快,造成底座、轴承座磨损,刮刀无法正常运行,达不到刮料效果。再者石灰粉加水混合后富有粘性,使混合料易粘于刮刀体,每组刮刀重量平均可达1.5吨,从而增加了横梁的负载。同时每组刮刀整体尺寸为3.754m,更换难度较大,因此不得不多次长时间停机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更换刮刀组以及挖料,这样影响了生产,降低了设备的作业率。
2.3 驱动装置存在问题
由于螺旋刮刀运转不畅,摆线针轮减速机载荷大,低速轴长期受三角皮带的牵引,内部的轴承始终承受单侧力,使轴承单侧长期挤压磨损大、变形大,造成轴承使用寿命不长,减速机经常抱死。
3 改造方案
针对螺旋刮料装置存在的问题,我厂技术人员结合实际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化改造。
3.1 横梁结构的优化改造
对横梁的截面结构进行优化,考虑工字梁的结构形式,对比如下图所示:
图2 横梁截面结构(改造前)图3横梁截面结构(改造后)
由于横梁跨度大,达到21.174m,为确保安全,固需对其两种结构形式处于满载情况进行应力对比分析。横梁可看成一个两端固定的简支梁,改造前刮刀组总重2.82t,横梁自重7.26t,横梁及刮刀
上最大可能积料重7.34t。由于横梁的角度为2.29?,则可以简化为水平,同时刮刀均布于横梁,且自重远小于横梁和积料的重量和,固可以把横梁上所受载荷简化成为平均载荷,应力分析简图如下:图4 横梁应力分析简图
查钢的弹性模量 (出自《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版第一卷第四篇4-55页)
改造后刮刀组总重1.89t,横梁自重8.14t,横梁及刮刀上最大可能积料重6.4t:
查a3钢板厚为4~20时,;(出自《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版第一卷第三篇3-51页)
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设计规范或设备规程中的规定选用;(出自《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版第一卷第四篇4-77页)
式中:—平均载荷(n/m);、—a、b 两点弯矩(n.mm);
—横梁的跨度(mm);—最大剪力(n);、—a、b两点的支座反力(n);—材料所受的应力(n/mm2);
—最大弯矩(n.mm);—抗弯截面系数(mm3);
—极限强度(n/mm2);—屈服点(n/mm2);—许用应力(n/mm2);-安全系数;
-最大挠度(mm);—惯性矩(mm3);
—弹性模量(n/mm2); b、b、h、h—见图2、图3(mm);
从上述计算中可以看出横梁在中点处最大可下挠28.12mm,于是我们在横梁的制作过程中要求起拱60mm。
由于横梁的总长达到23.4m,给运输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最初设计决定采取把横梁分两段运输,现场插口对接、剖口堆焊的方案(见图5),则横梁中间的加强板没有办法对接,横梁不能形成一体,刚性差,这是造成横梁大幅度下弯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同样的前提情况下,如今的横梁也是分两段运输,但采用现场岔口对接、剖口堆焊的方法(见图6),务必保证工字梁的焊接,同时在大梁的对接处用厚度为20mm的a3钢板焊制抱箍,这样就保证了横梁的整体性。通过以上方案处理后,在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未出现下扰,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图5插口对接图图6岔口对接图
3.2 螺旋刮刀改造
鉴于螺旋刮刀存在的问题,我厂技术人员通过多方面考虑决定采用吊挂式重力刮刀(见图8)替代螺旋刮刀(见图7),依靠刮刀自身的重量,在筒体的带动下,呈相同方向旋转,对筒体粘料进行清理。
同时重力刮刀的自重以及形体尺寸相比螺旋刮刀大有减小,降低了刮刀组的更换难度,并且每组刮刀均是相对独立运转的、活动的,不会影响其它刮刀组的运行,对此,解决了螺旋刮刀相互连锁和底座、轴承座易磨损的弊端。
图7螺旋刮刀图
8重力刮刀图
3.3 驱动的改造
重力刮刀凭借筒体带动,毋须增加额外的驱动装置,摆线针轮减速机带来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从而减少了设备的投入、维护和电耗。
4 改造后的效果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造以后,刮料装置的装配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9 重力刮料的装配形式
新系统自投产以来,一混、二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清理筒体粘料的成本,只需安排操作工几个月清理横梁和刮刀上的积料。并且每次更换一组刮刀,仅安排三名检修工需要一个多小时完成,以前老系统更换一组螺旋刮刀存在吊装等一系列困难,需要翻倍的人力花翻倍的时间才能完工,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近两年多来老系统一混刮料装置未曾正常使用,每月计划检修需安排大量的检修工更换刮刀组、请民工挖料,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消耗。经过优化改造以后,只需在更换刮刀组时安装民工把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