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练
2020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包含答案解析)
1.某同学欲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MgCl2、Na2SO4杂质制取精盐。
制作流程如图所示:(1)操作a和操作b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2)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的加入顺序能否颠倒?(3)写出用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2.有一包白色粉末A,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流程如图):(1)取白色粉末A,向其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B和无色滤液C。
由此可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2)向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由此可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3)向无色滤液C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D和无色滤液E,由此可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3.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的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展开了一系列拓展性探究。
(1)定性分析:(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①基于上述实验结论,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
②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定量分析:(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小吕方案: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①小吕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填字母,装置不重复使用)。
②装置D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
小周方案: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小军同学在做碘遇淀粉变色的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没像课本中描述的一样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B.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2.在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态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B.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C.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D.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3.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A.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 B.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味C.品尝一种白色固体的味道 D.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5.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进入集气瓶的水约为体积的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6.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二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A.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B.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C.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7.除去下表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A.A B.B C.C D.D8.只用水无法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炭粉、二氧化锰B.淀粉、氯化钠C.冰糖粉、硫酸铜D.碳酸钙、氯化钙9.“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2020年中考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科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甲同学利用图一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锥形瓶底铺一层细沙的目的;玻璃管的作用,气球的作用。
实验结果:白磷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变大,变小,不变),(能,不能)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乙同学用A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结果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小,原因是,若在燃烧的镁条正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则生成物体质量比镁条质量(大,小,不变)(3)丙同学用BCD实验探究,能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实验,不能验证原因是,。
(4)结论: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装置中进行,才能判断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
2、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实验能否不用气球,改为直接用橡皮塞使锥形瓶密封?且说明理由。
(2)实验中观察到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该同学联想到以前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也用到红磷,且当时红磷必须过量,请解释原因。
经过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白磷也应过量,你认为她的观点正确吗?并加以解释。
(4)上述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后,该同学为了验证锥形瓶内是否还有氧气剩余,用如下方法:打开瓶塞,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锥形瓶,发现木条继续燃烧,说明瓶内还有少量氧气剩余。
请你评价其实验方法正确与否,并解释:。
3、某兴趣小组依据教材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探究。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甲组反应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组反应后天平指针会向(“左”或“右”)偏转,原因是。
某同学将乙组烧杯换成甲组中的带气球的锥形瓶装置,药品不变重新反应后仍达不到实验效果,则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干扰了实验结果;已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与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原理相似,请试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题1小杨往Na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无明显变化,他和小组同学以“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1)小杨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继续往上述试管逐滴滴入NaOH溶液,不断振荡,如果观察到现象,证明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2)小杨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证明酸碱能发生反应。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小杨的实验不能得出酸碱能发生反应,请分析其理由并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实验二(3)按照“证明反应后NaOH消失了”这个角度,同学们又设计了实验二,利用NaOH 溶液、CuSO4溶液、稀盐酸同样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其中试剂丙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2 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若稀盐酸过量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填序号)。
2020年中考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专题练习
科学探究《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1、下面几位同学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几个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实验一】小强采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拉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已知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小强测得实验结果,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0%,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①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②加入铜丝量太少;【实验二】:小红采用B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用放大镜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五分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2)根据实验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有。
【实验三】小华同学打算采用C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25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注射器(注射器的容积为40ml,且润滑性很好)相连,注射器的前沿停在20ml刻度处。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为。
2、某实验小组对教材内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行改进,并取得成功(装置如图)。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②加热铜片,观察铜片表面是否变黑
③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另一端的蜡烛是否熔化,如下图所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0.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氧气和氢气
(3)在模拟转化关系图中,你认为可以循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字母)
四、实验题
2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上述实验中首先观察到铁锈生成的是_____。由此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19.如图所示为小明改进的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反应前先持续通入CO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1)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2)酒精灯对试管加热导致氧化铜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氧化铜的内能。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检验不是O2。
(2)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B.蒸发食盐水时,等蒸发皿中水分蒸干后停止加热C.洗净的胶头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旋紧胶塞后,先将导管一端浸人水中,再用双手捂住试管外壁2.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有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必须检査装置的气密性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D.不用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就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3.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水酸性逐渐减弱B.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C.酸雨会腐蚀机械设备和建筑物D.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4.下列实验操作和目的有错误的是( )A.A B.B C.C D.D5.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B.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D.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6.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用磁铁吸引来区分铜和铁,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猜想假设 B.设计实验方案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7.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一致的是A.A B.B C.C D.D8.小玉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查找原因 B.查阅相关资料 C.置之不理 D.请教老师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D.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所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10.现有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400.0g,向其中加入铁粉,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已知铁粉先与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为:Fe2(SO4)3+Fe=3FeSO4,如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rayA.a~b段溶液中有2种溶质B.m=6.4C.取c点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D.原溶液中的Fe2(SO4)3质量分数为10.0%11.某同学在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了试管破裂的情况,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珠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撤去酒精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2.下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 端与R 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现象。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17.将一个装有饱和石灰水的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广口瓶中,如图所示。向试管中逐渐加入氧化钙粉末。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广口瓶中________________;导管中________________。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
12.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1~5的整数)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材料及化工产品等领域。为测定碳酸镁晶须中n的值,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并进行实验。
D.分别滴几滴在玻璃片上,烘干,观察玻璃片表面是否残留白色固体
5.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等质量的红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
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锌和铁
C.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熟石灰
D.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水
6.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下列物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正确的是
B.打开浓盐酸的瓶塞会看到白烟,而打开浓硫酸瓶塞无明显现象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锡片,析出红色固体铜单质
11.过氧化钠(Na2O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以下从该反应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②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减小实验误差;
2020年中考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专题练习
科学探究《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猜想】该溶液是否变质,溶液中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猜想2:该溶液部分变质,溶液中溶质有NaOH和Na2CO3;猜想3:该溶液全部变质,溶液中溶质只有。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猜想3错误。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2)乙同学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同学得出结论:该溶液中含碳酸钠。
【实验启示】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一瓶长时间放置NaOH固体,某学习小组对其变质的情况进行实验探究。
(1)对其是否变质作出三个猜想(填化学式):猜想1:没有变质,即全部是;猜想2:部分变质,即既有,又有;猜想3:全部变质,即全部是;(2)小红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变红色,她认为NaOH样品没有变质。
你(同意、不同意)小红的结论,理由是。
(3)为探究该样品是否变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探究: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加稀盐酸,①若无气泡产生,则说明该样品(已经变质、没有变质);②若有产生,则说明该样品已经变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为什么?。
223、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固体的变质情况选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 NaHCO3;②C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部分变质;以上猜想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进行实验】小丽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由此她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理由是。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和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和答案解析1、(XX广州)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1, K2S04, NH4HC03, NH4C1、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限选试剂:稀HC1, 稀II2S04, BaC12溶液,AgN03溶液,蒸僧水(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假设1: KC]和NH4HC03;假设2: KC1 和NH4C1;假设3:K2S04 和NH4IIC03;假设4:、(2)形成设计思路、①甲同学先提出先用AgN0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②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IIC0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步骤1:假设2成立步骤2:(1) K2S04和NH4CL (2)①不同意,因为氯化铉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②稀盐酸或稀硫酸、(3)不产生气泡;不产生白色沉淀、2、(xx安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酰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酰试液滴人某NaOII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酰的NaOlI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酰与0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0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酰,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和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和答案解析1、(xx广州)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限选试剂: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假设1:KCl和 NH4HCO3;假设2:KCl和NH4Cl;假设3:K2SO4和 NH4HCO3;假设4:、(2)形成设计思路、①甲同学先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②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步骤1:假设2成立步骤2:(1)K2SO4和NH4Cl、(2)①不同意,因为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②稀盐酸或稀硫酸、(3)不产生气泡;不产生白色沉淀、2、(xx安徽)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和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一、单选题1.已知草酸(H2C2O4)晶体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化学反应:224242H C O CO CO HΔO↑++浓硫酸。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正确连接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m g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H2O和CO,并粗略测出每种气体的质量(每套装置限用一次,无水硫酸铜遇水分变蓝)。
连接装置后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混合气体→E→C→B→D →A→尾气处理B.实验时应先通混合气体后点燃酒精喷灯C.计算CO的质量时,既能根据A中燃烧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计算,也可根据A中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计算,二种方法均准确D.通过装置B、C、D在反应前后增加的总质量可以得出CO2的质量2.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C.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只与水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3.壹元钱的硬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
就这些同学的“认为”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观察C.假设D.做结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最多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植物叶片发黄应施加磷肥 D.碳酸氢钠俗称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6.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木炭燃烧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7.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小郑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消失,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馨提示: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2020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检测题(含答案)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2)某研究小组使用上述装置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 量,测得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取3组数据的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得到CO2的体积为 __________L。又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为1.964 g/L,则生成CO2的质量约是__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据此计算M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值。(写出计算M相对原子质量的过程)。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
5.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方案一)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如图a和图b所示的传统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所用的红磷、木炭均过量。
(1)甲同学连接好仪器后,立即点燃红磷开始实验,老师说他的操作顺序不严谨,你认为他忽略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甲同学改正后,点燃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2020届中考化学复习《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实验探究与设计》专项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法B.比较法C.观察法D.分类法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探究燃烧条件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探究分子运动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正确的是(部分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A.铁在O2中燃烧B.加热KMnO4制O2C.电解H2O实验D.过滤4.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放热,产生淡蓝色火焰C.涤纶和羊毛燃烧:都可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D.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中有紫红色固体生成6.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图略),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错误的是A.若观察到红墨水向右移,则说明该实验一定有放热现象B.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改用氢氧化钠固体C.在打开活塞a之前应先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D.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再次实验7.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柠檬酸和小苏打制汽水 B.用蜡烛和小瓷碟制取少量炭黑C.用鸡蛋壳和食醋制取二氧化碳 D.用食盐水除铁锈8.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1.粮食、蔬菜、肉类、豆制品等食物是我们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
菠菜营养丰富,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盐等,但民间有“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说法。
某化学兴趣小组针对此说法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菠菜含有丰富的铁、草酸盐、碳酸盐等;②草酸钙(CaC2O4)不溶于水,不易被人体吸收;③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等。
(1)(提出猜想)“菠菜、豆腐不宜同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实验探究)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已知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醋酸的化学式可简写为HAc。
写出步骤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白色沉淀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可见菠菜中的草酸盐能与钙盐反应生成草酸钙。
(反思与应用)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烫过后再烹饪,其目的是________。
2.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即使实验现象相同,其变化的实质也可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在集气瓶底部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再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瓶中,振荡。
实验Ⅱ: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现象分析)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中,U形管中液面均出现________(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现象,其中实验Ⅰ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实验Ⅱ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归纳总结)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拓展延伸)在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时,也需考虑相同现象是否存在着本质区别。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振荡,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感觉到放热现象,说明白色固体中没有________。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练习】微技能1作出猜想考向1反应后成分的猜想例1小明在做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他对反应后溶液成分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填化学式)【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表达式通常为:A+B→C+D第一步: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明确物质的状态,如果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则难溶物和气体不需要考虑;第三步:根据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和是否过量进行猜想。
反应后一定有生成物,可能有过量的反应物。
因此一般猜想有三种(假设D为难溶物或气体或水):①只有C(恰好完全反应);②A+C(A过量);③B+C(B过量)。
考向2物质组成成分的猜想例2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已给的信息,分析所需要猜想的是原物质的一部分还是全部,从而确定原物质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然后对给定的物质进行组合,如果原物质是两种(如A、B)中的一种或两种,则可能的组合是A、B、AB;若原物质是三种(如A、B、C)中的两种,则可能的组合为AB、AC、BC。
微技能2对猜想的判断考向1直接判断某猜想是否成立例3(2018安顺改编)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_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
2020年中考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专题练习
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1、某校兴趣小组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观察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一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假设2:。
【设计实验】为除去CO2中的HCl.小明在图1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2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乙(填字母序号);其中存放的试剂合理是(填选项序号)。
A.NaOH溶液B.浓硫酸C.饱和NaH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CO2,浊液逐渐变澄清【得出结论]由以上探究可得出结论是上面假设成立,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pH传感器测得图1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AB段pH值不变的可能原因是;②BC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③D点所得溶液的成分除H2O外还有。
2、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
甲组同学进行图1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猜想和假设】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
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②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
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部分: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2mL,浓度为10%,5%,1%,0.5%的碳酸钠溶液,再分别滴加。
(2)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3)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填“成立”或“不成立”)。
理由是。
【实验反思】(4)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
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丙组同学的实验结论是。
2020年中考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专题练习
科学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1、某实验小组选择“铜和硫酸反应的探究”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是他们分别用相同质量的铜粉和足量硫酸反应的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①、②表明:该反应快慢与有关,其关系是;能表明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有影响的实验编号组合是。
(2)如果把实验①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改为85%,请你推出铜粉消失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
(3)同学们都知道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从上表来看,这里的“稀硫酸”指的是溶液质量分数小于(取整数)的硫酸。
(4)影响金属和酸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还可能有、。
(5)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还有蓝色溶液出现,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该实验除了用铜粉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外,你还能提出新的方法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吗?方法1:。
方法2:。
2、常温下,H2O2分解生成O2的速率较为缓慢。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分解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假设】催化剂的种类会影响H2O2分解成O2的快慢。
【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份同体积,同浓度的H2O2溶液,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和氯化钠固体,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的O2所需的时间。
【实验装置】如图1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图1【实验操作】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锥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气体。
实验记录如下表:【分析】实验室用H2O2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①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质量a的值为。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氯化钠固体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和是否改变。
准确地比较化学反应速度的快慢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测定。
【交流讨论】(1)使用压强传感器等设备,检测不同温度下过氧化氢分解时气体压强的变化。
经过实验、数据处理等,获得如图2所示的压强-时间的曲线变化图。
由此得到的信息是。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名师总结必考知识点,建议下载练习)题型之一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2017·黄石)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氯化钠;Ⅱ.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Ⅲ.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设计方案】【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可以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
请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NO3)2+Na2CO3===BaCO3↓+2NaNO3。
2.(2017·巴中)某实验小组同学用Ba(OH)2溶液与稀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如图。
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未滴加酸碱指示剂。
此时停止加入稀盐酸,立即向烧杯内滴加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呈无色。
实验结束后,他们对烧杯内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示:BaCl2溶液呈中性)【提出问题】该溶液中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BaCl2;猜想二:BaCl2、Ba(OH)2;猜想三:BaCl2、HCl。
【分析讨论】该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
说明溶液不显碱性。
则猜想二不成立。
【进行实验】【反思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3.(2016·聊城)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各空。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①只有Na2SO4;②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③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丙同学对甲、乙两同学结论不同产生怀疑。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实验探究题专练(一)物质变质题型1.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
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1)【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则CaO 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如图所示:(3)【判断】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填:成立、不成立)b.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4)【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保存;操作③中玻璃棒作用是。
2.(2013.内江市)(12分)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参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
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证明猜想成立。
步骤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过程中产生。
证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Ⅱ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
【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二)反应后物质成分探究题1.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问题与讨论】(1)步骤②包括溶解、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2)C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 (写化学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说明样品中含有,则证明猜想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成立。
2.(咸宁市)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a.pH试纸 b.铁 c.无色酚酞溶液 d.硝酸银溶液(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3.(2013.陕西省)(7分)小鹏与小明很感兴趣地把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一起,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
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很好奇,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为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①Na2SO4、Na2CO3猜想②Na2SO4、Na2CO3、NaOH猜想③Na2SO4、H2SO4、Na2CO3猜想④Na2SO4、H2SO4 猜想⑤Na2SO4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猜想(填序号)。
【实验探究】⑴小鹏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颜色无变化,据此,他认为猜想⑤是正确的。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
⑵小明向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溶液,振荡,溶液变蓝。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探究,你认为猜想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拓展应用】工厂与实验室的酸性废水必须处理至中性再排放,这样做的意义是(答一点即可)。
4.(2013.达州市)(8分)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Ca(OH)2;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 Ca(OH)2 Na2CO3;你认为可能含有。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猜想正确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正确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5、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如图所示。
(1)M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pH,用其它实验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处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结论: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6、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做出猜想】①只有Zn(NO3)2②Zn(NO3)2、AgNO3③Zn(NO3)2、Cu(NO3)2④Zn(NO3)2、Cu(NO3)2、AgNO3【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填标号),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取少量固体B,滴加(填试剂名称)有气泡产生固体B的成分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猜想与假设】(1)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
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2)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于是小强认为猜想(二)正确。
小强的实验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美为验证猜想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3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C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4)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②氯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氯化钾溶液【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_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三)物质鉴别题型1.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假设3:红色粉末是。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假设1成立假设2成立假设3成立(2)[设计方案]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图)。
请你完成上表:(3)[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认假设3成立。
(4)[反思与评价]①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③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5)[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A.硝酸铜溶液B.稀盐酸C.氯化亚铁溶液2.(2013.泸州市)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
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
请根据要求完实验内容预测现象结论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物质是碳酸钠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物质是氢氧化钙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部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3.(2013.青岛市)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