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传递现象6

合集下载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生活中的传递现象1——棉被保温的思考这个学期来学校之后,由于我的床位对着空调,所以晚上开空调时都需要裹着被子,但仍会感到冷。

考虑到之前第一年军训的时候,几乎相同的温度与空调等环境条件下,晚上盖着被子并没有感受到冷的感觉,我觉得可能是被子的保暖效果在使用了两年后有下降。

于是,趁着小学期做高化实验的一天,我将被子洗好并在一楼的阳台外于大太阳中晾晒了足足一天。

晚上回来后发现被子明显蓬松,体积扩大,拍打之后更加明显。

当天晚上盖上被子之后发现保暖效果明显提升!经过查询资料发现,这可能使由于棉被经过晾晒以后,棉花的空隙里进入了更多的空气。

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而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因此得到结论,要保持棉被的良好的保温性能,需要定期晾晒与拍打。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2——双层玻璃隔热北方城镇的很多建筑物的窗户是双层的,即窗户上装两层玻璃且中间留有一定空隙,两层厚度为d的玻璃夹着一层厚度为l的空气,根据常识这样做是为了保暖,减少室内向室外的热量流失,下面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热量通过窗户的传导(即流失)过程,并将双层玻璃窗与用同样多材料做成的单层玻璃窗(玻璃厚度为2d)的热量传导进行对比,对双层玻璃窗能够减少多少热量损失给出定量分析。

假设(l)热量的传播过程只有传导,没有对流:(2)室内温度T1和室外温度T2保持不变,热传导过程是稳态传热;(3)玻璃材料均匀,热传导系数是常数;在上述假设下的热传导为平壁传热,所以遵守傅立叶基本定律。

厚度为d的均匀介质,两侧温度差为△t,则单位时间由温度高的一侧向温度低的一侧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为q则q=a△t/d,其中a为热传导系数,即双层窗内层玻璃的外层温度是Ta,外层玻璃的内层温度是Tb,玻璃的热传导系数为a1,空气的热传导系数为a2,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热流密度为:q1=a1(T1-Ta)/d=a2(Ta-1Tb)/l=a1(Tb-T2)/d消去Ta、Tb可得:q1=a1(T1-Ta)/d(s+2),s=ha1/a2,h=1/d对于厚度为2d的单层玻璃窗,其热量传导为:q2=a1(T1-T2)/2d二者之比为:q1:q2=2:s+2显然q1<q2,为了得到更具体的结果,查的a1和a2,常用玻璃的热传导系数a1=4×10-3~8×10-3J/cm·s·km·h,不流通、干燥空气的热传导系数a2=2。

生活中的传播

生活中的传播

生活中的传播
生活中的传播无处不在,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
是情感和思想的传递者。

无论是言语、行为、肢体语言还是社交媒体,都是生活中传播的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言语来传播信息和情感。

一句简单的问候,可以
传递出关心和温暖;一句赞美的话语,可以传递出鼓励和肯定;而一句负面的批评,则可能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言语的传播需要我们慎重对待,因为它能够影响他人的情绪和态度。

除了言语,行为和肢体语言也是生活中传播的方式。

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甚
至是一个眼神,都能传递出爱和关怀。

而一个冷漠的表情,一个无视的举动,也会传递出冷漠和不关心。

我们的行为和肢体语言,往往比言语更能真实地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态度。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

通过微博、微信、Facebook等社交平台,我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这种传播方式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的声音可以传播得更远更广。

然而,也需要注意在网络传播中的言行举止,因为一条不负责任的言论,可能会引发不良的后果。

生活中的传播是一种责任和艺术,我们需要学会用言语、行为和社交媒体来传
递正能量,传播爱和温暖。

我们需要懂得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只有在良好的传播氛围中,我们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让我们用心传播,让生活因传播而更美好。

热传递的例子10个

热传递的例子10个

热传递的例子10个
1.热气球:热气球材料放入热气之后,由于对流的温度传导,上面的热气球升起,低层的也会顺着热气上升,形成一层膜,隔着一层层热空气,这样来回传递热量。

2.蒸汽热传递:蒸汽是水蒸气压力潜热穿透材料表面,一旦构成一定数量的蒸汽,蒸汽就会实现热量传输,把压力潜热转变成大量低温并牵引着汽蔓热量分布并继续发挥作用,故可实现热量较快的传输。

3.对流热传递:是指流体介质中的温度不均匀的态势,对流的温度场会形成温度梯度流动,使两部分热量拥有不同的温度差,从而实现热量传递。

4.潜热传递:是指一种无定形态,不易受外界影响而不容易释放的热能,潜热传递受到动能与热能的变动进行传递,能够有效稳定物质的温度,也就是散热的方式之一。

5.热压传递:是利用压力的变化使物质之间的温度梯度增大,从而发生温差,从而实现热量传递。

6.辐射热传递:辐射热传递是指物体的表面吸收热量会产生热量,例如太阳发出的热量会通过表面物体,热量被容易转移到其他物体,这
样将热量传递,形成热量辐射传递。

7.波动热传递:在凝固体中,晶体格形成声子分子,由于晶体团簇结构的错乱,就会出现一个自由度,当这种自由度失去平衡时,就会对周围温度产生波动,从而实现热量的传输。

8.电热传递:铜是最常用的导热金属,电阻的电流通过铜线介质,从电阻的高温区进行热传导,热量的传播以及电阻的交换会使热量传递,实现热量的传递。

9.液体内热传递:当液体被加热或冷却时,其中的温度异常,高温和低温的液体会通过稠度变化实现热量传递,从而实现热量的传输。

10.热气膜热传递:热气膜是通过热气膜垫片管理内部温差,为了使空气在表面保持热,这个热气膜会避免直接暴露在外侧的冷空气,其作用当将表面的热量避免外散,从而实现热量的传输。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1——棉被保温的思考这个学期来学校之后,由于我的床位对着空调,所以晚上开空调时都需要裹着被子,但仍会感到冷。

考虑到之前第一年军训的时候,几乎相同的温度与空调等环境条件下,晚上盖着被子并没有感受到冷的感觉,我觉得可能是被子的保暖效果在使用了两年后有下降。

于是,趁着小学期做高化实验的一天,我将被子洗好并在一楼的阳台外于大太阳中晾晒了足足一天。

晚上回来后发现被子明显蓬松,体积扩大,拍打之后更加明显。

当天晚上盖上被子之后发现保暖效果明显提升!经过查询资料发现,这可能使由于棉被经过晾晒以后,棉花的空隙里进入了更多的空气。

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而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因此得到结论,要保持棉被的良好的保温性能,需要定期晾晒与拍打。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2——双层玻璃隔热北方城镇的很多建筑物的窗户是双层的,即窗户上装两层玻璃且中间留有一定空隙,两层厚度为d的玻璃夹着一层厚度为l的空气,根据常识这样做是为了保暖,减少室内向室外的热量流失,下面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热量通过窗户的传导(即流失)过程,并将双层玻璃窗与用同样多材料做成的单层玻璃窗(玻璃厚度为2d)的热量传导进行对比,对双层玻璃窗能够减少多少热量损失给出定量分析。

假设(l)热量的传播过程只有传导,没有对流:(2)室内温度T1和室外温度T2保持不变,热传导过程是稳态传热;(3)玻璃材料均匀,热传导系数是常数;在上述假设下的热传导为平壁传热,所以遵守傅立叶基本定律。

厚度为d的均匀介质,两侧温度差为△t,则单位时间由温度高的一侧向温度低的一侧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为q则q=a△t/d,其中a为热传导系数,即双层窗内层玻璃的外层温度是Ta,外层玻璃的内层温度是Tb,玻璃的热传导系数为a1,空气的热传导系数为a2,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热流密度为:q1=a1(T1-Ta)/d=a2(Ta-1Tb)/l=a1(Tb-T2)/d消去Ta、Tb可得:q1=a1(T1-Ta)/d(s+2),s=ha1/a2,h=1/d对于厚度为2d的单层玻璃窗,其热量传导为:q2=a1(T1-T2)/2d二者之比为:q1:q2=2:s+2显然q1<q2,为了得到更具体的结果,查的a1和a2,常用玻璃的热传导系数a1=4×10-3~8×10-3J/cm·s·km·h,不流通、干燥空气的热传导系数a2=2。

生活中的传热学现象及解释

生活中的传热学现象及解释

生活中的传热学现象及解释
标题:生活中的传热学现象及解释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传热现象。

这些现象涉及到物理学的传热学领域,包括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

通过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它们。

二、对流现象
1. 煮开水:当我们把水烧开时,可以看到锅底的水开始冒泡,这就是对流现象。

这是因为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底部的水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向上浮起,而上部的冷水则下沉,形成循环流动,使热量得以传递。

2. 冬季室内取暖:在冬天使用暖气或空调时,空气会因温差产生对流。

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使得整个房间的温度逐渐升高。

三、传导现象
1. 喝热饮:当我们喝热饮时,杯子的热度会通过杯壁传递到我们的手上,这就是传导现象。

物体内部的分子由于碰撞,将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

2. 铁锅炒菜:铁锅炒菜时,锅底的热量会通过铁锅传导到食物上,使其快速煮熟。

四、辐射现象
1. 太阳光照射:太阳光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尽管大气层会对太阳光有一定的阻挡和散射,但大部分还是能到达地面,给我们带来温暖。

2. 电热毯工作原理:电热毯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了热辐射。

电热毯内的发热元件通电后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以辐射的形式传递出来,使人体感到温暖。

五、结语
以上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传热现象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现象,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同时,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释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释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些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有些则会给我们带来疑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一、键盘上的字符随机排列现象我们在使用电脑键盘时,经常会遇到键盘上的字符顺序突然变化的情况,这是因为键盘上的字符被设计成了随机排列。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防止键盘上的主要字母键被连续地按下而导致卡键,从而减少打字速度。

通过将字符随机排列,大大降低了按键的速度和频率,提高了打字效率。

二、手机屏幕触控现象当我们使用手机时,经常要用手指触摸屏幕来进行各种操作。

这是因为手机屏幕上嵌入了一种称为电容屏的触摸技术。

电容屏在手机屏幕上涂覆了一层透明的导电材料,当我们用手指触摸屏幕时,屏幕上的导电材料会感应到手指的电荷,并将这个电荷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实现触摸操作。

三、汽车刹车时的惯性现象当我们开车行驶时,当突然刹车时,我们身体会向前倾斜。

这是因为汽车突然减速时产生的惯性作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会倾向于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减速时,我们身体的速度与汽车的速度不一致,导致我们的身体向前倾斜。

四、水龙头流水时的喷射现象当我们打开水龙头,水流会以喷射的方式从水龙头中喷出。

这是因为水龙头内部有一个阀门,当我们打开阀门时,水压迅速降低,导致水流速度增加。

根据伯努利原理,当流体的速度增加时,压力会降低,所以水流会以喷射的方式从水龙头中喷出。

五、烟囱排烟现象当我们点燃炉子或壁炉时,烟气会通过烟囱排出室内。

这是因为烟囱利用了烟气的热空气上升的特性。

烟囱内部会形成一条向上的气流,通过这个气流,烟气被排到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流通。

六、铃声传播现象当我们在使用电话时,听到的铃声是通过电话线传播到我们耳朵的。

这是因为电话线是一种导电材料,当有人给我们打电话时,电话线会接收到电信号,并将这个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通过听筒传输到我们的耳朵,从而让我们听到铃声。

对流传质的例子

对流传质的例子

对流传质的例子
1. 信息传播: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消息、观点或指引时,流传的是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是新闻、事件、科学发现、商业活动等。

2. 疾病传播:流感、风疹等传染病可以通过接触感染者或接触其分泌物而传播。

3. 传媒广告:媒体广告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途径传播商业信息,包括产品、服务、品牌等。

4. 时尚传播:当时装设计师在时装周期间展示新设计时,时尚趋势通过时尚发布会、时装秀、时尚杂志等渠道传播。

5. 语言传播:当人们互相交流时,他们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传递信息、想法和观点。

6. 文化传播:当人们通过音乐、电影、戏剧、文学作品等传承和分享特定文化的价值观、习俗和传统时,文化便传播了。

7. 创意传播:作品、艺术和创新思维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和渠道传播,如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

8. 互联网上的内容传播:当人们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博客和视频共享网站上分享和传播照片、视频、文章等内容时,这些内容会随着互联网的传播而传播。

9. 宗教传播:宗教信仰、教义和价值观通过口头传统、圣经、教派组织等途径传播给信徒和其他人。

10. 科学传播:科学家们通过科学出版物、学术会议和科学普
及活动等方式将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传播给其他科学家和大众。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第一、二周)
分9 刘可 2009011823
1.太阳能热水器(热量传递和物质传递)
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吸收光能并将
其转化为热能传递给水,从而获得升
温后的水,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其最
主要的结构为集热器,目前最常见的
类型是全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管分为外管和内管,外管吸收太阳
辐射的光能并转化为热能,然后传
递至内管,为强化这一过程通常在
内外管表面都涂上黑铬等吸热涂
层;之后内管将热能传递给管内的水,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比重减小而升高,形成向上的动力,从而构成了一个虹吸系统,热水不断上升至水箱顶部,冷水不断下降被加热,直至所有水都达到同一温度,从而达成将水加热的目的。

2.喷灌(质量传递)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管道系
统和设备,将有压水输送传
递至灌溉底单,并喷射到空
中形成细小水滴洒到土地
里的一种灌溉方式。

喷灌设
备主要由进水管、抽水机、
输水管、配水管和喷头等部
分组成。

首先将水从水源利
用泵吸入管中,通过管输送
至加压装置进行加压,并进行水质处理,之后水进入管网。

管网由不同种类的管道组成,如支管、分干管等,水通过这些管道被输送传递至各个所需的区域,最后通过喷头被分散成水滴,如降雨般较为均匀地喷洒到土地上。

生活中扩散现象的例子

生活中扩散现象的例子

生活中扩散现象的例子生活中扩散现象的例子:1. 病毒传播:生活中常见的病毒传播就是一种扩散现象。

例如,在季节性流感流行期间,人们通过接触、打喷嚏或咳嗽等方式传播病毒,导致更多的人感染。

2. 谣言传播:谣言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扩散现象。

当有人传播一个有关某人或某事的虚假信息时,这个谣言可能会通过口耳相传,迅速传播到更多的人群中。

3. 社交媒体传播: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

当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条消息或视频时,它可能会通过转发、分享或评论等方式迅速传播给更多的人。

4. 热门话题传播:当一个话题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时,它往往会迅速扩散。

例如,某个热门电视剧或电影的上映,会引发人们的讨论和分享,使得这个话题迅速传播到更多的人之间。

5. 病原体扩散:除了病毒外,其他病原体,如细菌或寄生虫,也可以通过接触、飞沫或食物等途径进行扩散。

例如,食物中的细菌可以在食品加工或储存过程中扩散,导致食物中毒事件。

6. 恐慌传播:当发生一起紧急事件或突发事件时,人们往往会迅速传播恐慌情绪。

这种恐慌情绪可以通过口口相传、媒体报道或社交媒体上的消息传播,进而影响更多的人。

7. 传销传播:传销是一种通过多层级的推销方式进行的商品或服务的扩散。

传销公司通常通过招募新成员,并让他们向自己的亲友推销产品来扩大销售网络。

8. 趣味活动传播:当一个有趣的活动或挑战在社交媒体上变得流行时,人们会通过参与、分享或邀请朋友等方式来扩散这个活动。

例如,冰桶挑战就是一种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趣味活动。

9. 传统习俗传播:传统习俗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扩散现象。

当一个传统节日或习俗在社会上得到重视和传承时,人们会通过家庭、社区或学校等渠道来传播和推广这种习俗。

10. 时尚潮流传播:时尚潮流是一种通过流行元素传播的扩散现象。

当某个服装、饰品或发型等成为流行趋势时,人们会通过购买、模仿或分享等方式来扩散这种时尚潮流。

以上是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的例子。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1 棉被保温的思考这个学期来学校之后,由于我的床位对着空调,所以晚上开空调时都需要裹着被子,但仍会感到冷。

考虑到之前第一年军训的时候,几乎相同的温度与空调等环境条件下,晚上盖着被子并没有感受到冷的感觉,我觉得可能是被子的保暖效果在使用了两年后有下降。

于是,趁着小学期做高化实验的一天,我将被子洗好并在一楼的阳台外于大太阳中晾晒了足足一天。

晚上回来后发现被子明显蓬松,体积扩大,拍打之后更加明显。

当天晚上盖上被子之后发现保暖效果明显提升!经过查询资料发现,这可能使由于棉被经过晾晒以后,棉花的空隙里进入了更多的空气。

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而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因此得到结论,要保持棉被的良好的保温性能,需要定期晾晒与拍打。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2——双层玻璃隔热北方城镇的很多建筑物的窗户是双层的,即窗户上装两层玻璃且中间留有一定空隙,两层厚度为d的玻璃夹着一层厚度为I的空气,根据常识这样做是为了保暖,减少室内向室外的热量流失,下面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热量通过窗户的传导(即流失)过程,并将双层玻璃窗与用同样多材料做成的单层玻璃窗(玻璃厚度为2d)的热量传导进行对比,对双层玻璃窗能够减少多少热量损失给出定量分析。

假设(I )热量的传播过程只有传导,没有对流:(2) 室内温度T1和室外温度T2保持不变,热传导过程是稳态传热;(3) 玻璃材料均匀,热传导系数是常数;在上述假设下的热传导为平壁传热,所以遵守傅立叶基本定律。

厚度为d的均匀介质,两侧温度差t,则单位时间由温度高的一侧向温度低的一侧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为q则q=a A t/d,其中a为热传导系数,即双层窗内层玻璃的外层温度是Ta,外层玻璃的内层温度是Tb,玻璃的热传导系数为al,空气的热传导系数为a2,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热流密度为:q1=a1(T1-Ta)/d=a2(Ta-仃b)/l=a1(Tb-T2)/d消去Ta、Tb可得:q1=a1(T1-Ta)/d(s+2) ,s=ha1/a2,h=1/d对于厚度为2d的单层玻璃窗,其热量传导为:q2=a1(T1-T2)/2d二者之比为:q1:q2=2:s+2显然q1<q2,为了得到更具体的结果,查的al和a2,常用玻璃的热传导系数a1=4X 1O-3~8X 10-3J/cm • s • km- h,不流通、干燥空气的热传导系数a2=2。

热传递例子

热传递例子

热传递例子热传递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的过程。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热传递的例子。

下面将列举10个不同的热传递例子,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1. 锅热传递在做饭时,我们通常会使用锅来加热食物。

当火燃烧时,锅底部受到高温的加热,热量通过锅底部传递给食物。

这个过程被称为传导热传递。

锅越厚,传导热传递越快,食物也会更快地被加热。

2. 水壶加热当我们使用水壶加热水时,电热丝受到电流加热,热量通过传导热传递到水中。

同时,由于水的密度较小,传热效果较差,所以通常会在水壶的底部加入导热层,以加快传热速度。

3. 风扇散热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通常会使用风扇进行散热。

风扇通过吹风,将设备表面的热空气带走,使设备保持较低的温度。

这个过程被称为对流散热。

4. 冷却器散热汽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温度,通常会使用冷却器进行散热。

冷却器通过冷却剂流经发动机的散热片,将热量带走,使发动机保持较低的温度。

这个过程被称为冷却剂冷却。

5. 太阳辐射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热源之一。

太阳通过辐射热量,将热量传递给地球和大气层。

在白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球上,使地球升温。

在夜晚,地球散发出的热量通过辐射传递到太空中。

6. 热杯传热当我们在杯子中倒入热水时,热量通过杯子的壁面传导到杯子的内部。

杯子的材质和厚度会影响传导热传递的速度。

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杯子的外壁来感受到热量的传递。

7. 冰块融化当我们将冰块放在室温下,冰块会逐渐融化。

这是因为室温高于冰块的温度,热量通过传导热传递到冰块中,使冰块的温度升高,最终导致冰块融化。

8. 热水袋保温在冬天,我们常常使用热水袋来保暖。

热水袋中的热水通过传导热传递到袋子的内部,袋子起到了保温的作用,使我们感到温暖舒适。

9. 热空气上升当我们加热空气时,空气的密度会减小,空气的体积会增大,从而形成热空气上升的对流现象。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docx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docx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1——棉被保温的思考这个学期来学校之后 ,由于我的床位对着空调 ,所以晚上开空调时都需要裹着被子 ,但仍会感到冷。

考虑到之前第一年军训的时候 ,几乎相同的温度与空调等环境条件下 ,晚上盖着被子并没有感受到冷的感觉 ,我觉得可能是被子的保暖效果在使用了两年后有下降。

于是 ,趁着小学期做高化实验的一天 ,我将被子洗好并在一楼的阳台外于大太阳中晾晒了足足一天。

晚上回来后发现被子明显蓬松 ,体积扩大 ,拍打之后更加明显。

当天晚上盖上被子之后发现保暖效果明显提升!经过查询资料发现 ,这可能使由于棉被经过晾晒以后 ,棉花的空隙里进入了更多的空气。

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 ,而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 ,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 ,因而效果更明显。

因此得到结论 ,要保持棉被的良好的保温性能 ,需要定期晾晒与拍打。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2——双层玻璃隔热北方城镇的很多建筑物的窗户是双层的 ,即窗户上装两层玻璃且中间留有一定空隙 ,两层厚度为d的玻璃夹着一层厚度为l的空气 ,根据常识这样做是为了保暖 ,减少室内向室外的热量流失 ,下面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热量通过窗户的传导(即流失)过程 ,并将双层玻璃窗与用同样多材料做成的单层玻璃窗(玻璃厚度为2d)的热量传导进行对比 ,对双层玻璃窗能够减少多少热量损失给出定量分析。

假设(l)热量的传播过程只有传导 ,没有对流:(2)室内温度T1和室外温度T2保持不变 ,热传导过程是稳态传热;(3)玻璃材料均匀 ,热传导系数是常数;在上述假设下的热传导为平壁传热 ,所以遵守傅立叶基本定律。

厚度为d的均匀介质 ,两侧温度差为△t ,则单位时间由温度高的一侧向温度低的一侧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为q则q=a△t/d ,其中a为热传导系数 ,即双层窗内层玻璃的外层温度是Ta ,外层玻璃的内层温度是Tb ,玻璃的热传导系数为a1 ,空气的热传导系数为a2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热流密度为:q1=a1(T1-Ta)/d=a2(Ta-1Tb)/l=a1(Tb-T2)/d消去Ta、Tb可得:q1=a1(T1-Ta)/d(s+2) ,s=ha1/a2 ,h=1/d对于厚度为2d的单层玻璃窗 ,其热量传导为:q2=a1(T1-T2)/2d二者之比为:q1:q2=2:s+2显然q1<q2 ,为了得到更具体的结果 ,查的a1和a2 ,常用玻璃的热传导系数a1=4×10-3~8×10-3J/cm·s·km·h ,不流通、干燥空气的热传导系数a2=2。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生活中的例子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生活中的例子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生活中的例子
1. 晒太阳的时候,你难道没感受到那暖烘烘的热量吗?这就是热辐射呀!太阳的能量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给我们,让我们觉得温暖舒适。

就像妈妈的爱一样,源源不断地温暖着我们。

2. 煮饺子的时候,锅底的热量是怎么传到水里,把饺子煮熟的呢?嘿嘿,这就是热传导啦!就如同好朋友之间传递快乐,迅速又直接呢!
3. 冬天里,站在暖炉边,不一会儿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了,这可就是热对流在起作用呀!那感觉就像是被温暖的怀抱拥住了,超舒服的呀!
4. 你看,用火烤东西的时候,火的热不就是通过辐射传递过来的吗?是不是感觉挺神奇的呀!
5. 铁勺子放在热汤里,过一会儿就变热了,这明显就是热传导的例子呀,就好像知识从老师传递给学生一样自然。

6. 开空调让整个房间变凉快或变暖和,这就是热对流呀,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大地一样令人开心。

7. 烤火的时候,离火越近越热,这就是辐射的厉害之处,这和我们追求梦想一样,越靠近越能感受到那炽热的力量。

8. 暖宝宝发热温暖我们的身体,也是一种热辐射呀,就如同一个贴心的小天使在守护着我们。

9. 煲汤的时候,锅里的水翻滚着传递热量,这热对流不就在我们眼前发生嘛!就好像生活中的活力,一直奔腾不息。

总之,热传递真的是无处不在啊,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热传导的例子

热传导的例子

热传导的例子1、热传导在生活中的实例:将金属汤匙一端放在开水里煮,过一会儿,露出开水的另一端也会发热;烧菜时,铁锅利用铁的热传导,将菜烧熟。

2、对流在生活中的实例:风是依靠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的;暖气片表面附近受热空气的向上流动。

3、热辐射在生活中的例子:灶台里烧柴火时,坐在边上会感觉到灼烧感;太阳的照射,使气温升高。

注意事项1、热辐射属于热传递的一种方式,不含化学物质,不会对人造成伤害;2、强对流天气里,在户外时不能在树下躲避,也不能在空旷的地方逗留;3、热传递根据物体是否良导体来决定。

基本形式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对流、强迫对流和湍流,其中以湍流的热传递速率最高。

自然对流是由温度不均匀而引起流体内压强或密度不均匀,从而导致循环流动。

如煮水时水的上下循环流动。

家用电冰箱一般也靠自然对流冷却物品,故冰箱内不能塞得太满而影响对流。

地球表面各部分由于从太阳辐射得到的热度不均匀,导致赤道处暖气团不断上升,流向两极,较冷的空气又不断流向赤道,这种热对流是形成自然风的原因之一。

至于电风扇、间冷式电冰箱、发电机和各种发动机的液泵冷却装置等,都是采用气体或液体的强迫对流。

控制气体和液体的对流是增加或减少热传递的主要手段。

夏天打开门窗可促进室内外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目的;冬天关上门窗,可避免室内外空气对流,达到保暖目的。

有时挂上窗帘,可阻止对流的气流到达窗口,进一步减少室内的热损失。

影响因素影响热对流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积。

导热系数愈大、厚度愈小、传导的热量愈多。

火场中通风孔洞面积愈大,热对流的速度愈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

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传递现象知识点总结图

传递现象知识点总结图

传递现象知识点总结图一、现象的概念和特点现象是指在客观世界中出现的各种事物的状态、现象。

它包括直接感受的现象和间接推论的现象两种。

在认识实践活动中,我们总是通过观察一切事物的表面现象来认识它,由表面现象反映其内在规律。

因此,现象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

二、现象的分类1.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是自然界中独立存在的、以自己特有的规律和方式发生的现象。

如生长、运动、变化等。

宇宙的形成、生物的进化、地学现象等都属于此类。

自然现象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对象。

2.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现象。

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相比,有其特有的规律和方式。

如社会生产、社会关系、社会发展等。

社会现象是人们所关心的重要对象。

三、现象与本质1.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动态形态。

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属性与规律。

现象与本质是密不可分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2.认识现象和本质的方法(1)、感观直觉。

通过感观反映直接感受到的现象。

(2)、感性知觉。

在感观直觉基础上,运用感性认知阶段的认识能力对现象进行比较和分析。

(3)、理性认识。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判断、推理等能力对现象与本质进行深入探索。

(4)、实践检验。

通过实践活动的检验,验证认识结果的正确性,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四、现象的相对性1.现象的相对性概念现象是相对的,它具有时空特性,即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于特定条件的。

同样的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现象的相对特性(1)、时空相对性。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会有不同表现。

(2)、主客体关系相对性。

现象既是主体的感知,又是客体的存在。

(3)、现象的内外关系相对性。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本质。

(4)、单一与综合相对性。

现象是事物存在的片面性表现,本质则是事物的全面规律。

3.现象的认识实践要正确理解现象的相对性,就要求我们注意正确认识现象的多方面条件,坚持全面、多方面、相对的方法,正确认识现象的分析判断和总体判断的相对性,同时还要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实践中制证。

生活中10个热传导例子

生活中10个热传导例子

生活中10个热传导例子
热传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在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生活中10个热传导的例子。

1. 热水袋。

冬天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用热水袋来取暖。

热水袋中的热水会通过热传导传递热量,让我们感到温暖舒适。

2. 热食物。

热食物在传递热量的过程中也是通过热传导来实现的。

比如热汤、热粥等,它们会让我们感到舒适。

3. 热水壶。

煮水时,热水壶会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水,使其升温。

4. 铁锅。

在烹饪过程中,铁锅会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食物,使其熟透。

5.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将热量传递给水,实现加热的效果。

6. 冰箱。

冰箱通过热传导将室内的热量传递到外部,使室内温度降低。

7. 空调。

空调通过热传导将室外的热量传递到室内,实现降温的效果。

8. 电熨斗。

电熨斗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给衣物,使其平整。

9. 暖气。

暖气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到室内,提供温暖的环境。

10. 热水浴缸。

热水浴缸中的热水会通过热传导传递热量,让人在浴缸中感到舒适。

通过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热传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舒适。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体会热传导的魅力。

多向主动传递和多向被动传递的例子

多向主动传递和多向被动传递的例子

多向主动传递和多向被动传递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多向主动传递和多向被动传递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这两种传递方式都是信息传递的一种形式,但它们的传递方式和效果却有所不同。

下面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这两种传递方式的例子。

一、多向主动传递的例子多向主动传递是指信息的传递者主动地将信息传递给多个接收者。

这种传递方式通常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某个信息或者达到某个目的。

以下是一些多向主动传递的例子:1. 社交媒体的分享功能现在的社交媒体平台都有分享功能,用户可以将自己看到的有趣、有用的信息分享给自己的好友或者粉丝。

这种方式可以让信息传递得更快、更广,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信息。

2. 公益广告的传播公益广告通常会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播放或刊登,但这种传播方式的覆盖面有限。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公益广告的内容,很多公益组织会通过社交媒体、短信、邮件等方式将广告的内容传递给更多的人。

3. 企业的宣传活动企业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通常会举办各种活动,比如发布会、展览、促销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

二、多向被动传递的例子多向被动传递是指信息的传递者并不主动地将信息传递给多个接收者,而是通过某种方式让信息自然地传递开来。

以下是一些多向被动传递的例子:1. 口碑传播口碑传播是指消费者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某个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传递给其他人。

这种传递方式通常是因为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很高,所以才会愿意向其他人推荐。

2. 病毒式营销病毒式营销是指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将某个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种传递方式通常是通过有趣、有用、有创意的内容来吸引用户,让用户自发地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人。

3. 媒体报道媒体报道是指媒体对某个事件或者人物进行报道,通过媒体的传播力量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种传递方式通常是因为事件或者人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所以才会被媒体报道。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八篇生活中的传递现象1——棉被保温的思考这个学期来学校之后,由于我的床位对着空调,所以晚上开空调时都需要裹着被子,但仍会感到冷。

考虑到之前第一年军训的时候,几乎相同的温度与空调等环境条件下,晚上盖着被子并没有感受到冷的感觉,我觉得可能是被子的保暖效果在使用了两年后有下降。

于是,趁着小学期做高化实验的一天,我将被子洗好并在一楼的阳台外于大太阳中晾晒了足足一天。

晚上回来后发现被子明显蓬松,体积扩大,拍打之后更加明显。

当天晚上盖上被子之后发现保暖效果明显提升!经过查询资料发现,这可能使由于棉被经过晾晒以后,棉花的空隙里进入了更多的空气。

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而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因此得到结论,要保持棉被的良好的保温性能,需要定期晾晒与拍打。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2——双层玻璃隔热北方城镇的很多建筑物的窗户是双层的,即窗户上装两层玻璃且中间留有一定空隙,两层厚度为d的玻璃夹着一层厚度为l的空气,根据常识这样做是为了保暖,减少室内向室外的热量流失,下面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热量通过窗户的传导(即流失)过程,并将双层玻璃窗与用同样多材料做成的单层玻璃窗(玻璃厚度为2d)的热量传导进行对比,对双层玻璃窗能够减少多少热量损失给出定量分析。

假设(l)热量的传播过程只有传导,没有对流:(2)室内温度T1和室外温度T2保持不变,热传导过程是稳态传热;(3)玻璃材料均匀,热传导系数是常数;在上述假设下的热传导为平壁传热,所以遵守傅立叶基本定律。

厚度为d的均匀介质,两侧温度差为△t,则单位时间由温度高的一侧向温度低的一侧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为q则q=a△t/d,其中a为热传导系数,即双层窗内层玻璃的外层温度是Ta,外层玻璃的内层温度是Tb,玻璃的热传导系数为a1,空气的热传导系数为a2,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热流密度为:q1=a1(T1-Ta)/d=a2(Ta-1Tb)/l=a1(Tb-T2)/d消去Ta、Tb可得:q1=a1(T1-Ta)/d(s+2),s=ha1/a2,h=1/d对于厚度为2d的单层玻璃窗,其热量传导为:q2=a1(T1-T2)/2d二者之比为:q1:q2=2:s+2显然q1<q2,为了得到更具体的结果,查的a1和a2,常用玻璃的热传导系数< bdsfid="81" p=""></q2,为了得到更具体的结果,查的a1和a2,常用玻璃的热传导系数<>a1=4×10-3~8×10-3J/cm·s·km·h,不流通、干燥空气的热传导系数a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传递现象6——渗碳
在周一的金属工艺实习中,我们接触了碳钢及相关知识,对其中的碳和铁的传质现象产生了兴趣并做了一点探究。

渗碳:是对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采用渗碳的多为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具体方法是将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到900--950摄氏度的单相奥氏体区,保温足够时间后,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

相似的还有低温渗氮处理。

这是金属材料常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它可以使渗过碳的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硬度,提高其耐磨程度。

渗碳工艺在中国可以上溯到2000年以前。

最早是用固体渗碳介质渗碳。

液体和气体渗碳是在20世纪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

美国在20年代开始采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

30年代﹐连续式气体渗碳炉开始在工业上应用。

60年代高温(960~1100℃)气体渗碳得到发展。

至70年代﹐出现了真空渗碳和离子渗碳。

按含碳介质的不同﹐渗碳可分为气体渗碳、固体渗碳﹑液体渗碳﹑和碳氮共渗(氰化)。

气体渗碳是将工件装入密闭的渗碳炉内,通入气体渗剂(甲烷、乙烷等)或液体渗剂(煤油或苯、酒精、丙酮等),在高温下分解出活性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以获得高碳表面层的一种渗碳操作工艺。

固体渗碳是将工件和固体渗碳剂(木炭加促进剂组成)一起装在密闭的渗碳箱中,将箱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渗碳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使活性碳原子渗人工件表面的一种最早的渗碳方法。

液体渗碳是利用液体介质进行渗碳,常用的液体渗碳介质有:碳化硅,“603”渗碳剂等。

碳氮共渗(氰化)又分为气体碳氮共渗、液体碳氮共渗、固体碳氮共渗。

原理:
①分解
渗碳介质的分解产生活性碳原子。

②吸附
活性碳原子被钢件表面吸收后即溶到表层奥氏体中﹐使奥氏体中含碳量增加。

③扩散
表面含碳量增加便与心部含碳量出现浓度差﹐表面的碳遂向内部扩散。

碳在钢中的扩散速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同时与工件中被渗元素内外浓度差和钢中合金元素含量有关。

渗碳零件的材料一般选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含碳量小於0.25%)。

渗碳后必须进行淬火才能充分发挥渗碳的有利作用。

工件渗碳淬火后的表层显微组织主要为高硬度的马氏体加上残余奥氏体和少量碳化物﹐心部组织为韧性好的低碳马氏体或含有非马氏体的组织﹐但应避免出现铁素体。

一般渗碳层深度范围为0.8~1.2毫米﹐深度渗碳时可达2毫米或更深。

表面硬度可达HRC58~63﹐心部硬度为HRC30~42。

渗碳淬火后﹐工件表面产生压缩内应力﹐对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有利。

因此渗碳被广泛用以提高零件强度﹑冲击韧性和耐磨性﹐借以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