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学重点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手法学第一章绪论推拿手法学: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动作原理,技能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引书》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导引养生学成就,其中也有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最早记载。
《五十二病方》于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手法医学的成就。
《黄帝内经》对推拿手法的贡献1.确立了手法医学的正式学科名----按摩2.阐述了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络3.提出了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特殊手法的运用:按压腹主动脉法,按压颈动脉法5.膏摩的运用:《灵枢-经筋》记载用”马膏”膏摩法治疗面神经麻痹6.手法推拿与定穴的运用7.按摩人员的选材与考核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了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法并列,用于预防保健。
膏摩方:头风摩散书中有手法抢救自缢死的首次记载《肘后备急方》晋代葛洪,书中记载手指相对用力且协同操作的捏脊法和作用力向上的腹部抄举发,其中的拈脊骨皮法被后世冠以捏脊法之名而在小儿推拿领域得到了重用。
唐宋时期:1.推拿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按摩科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2.《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该书所有的病症均无方药处方,却提出了详细的“补养宣导”之法,即对症导引疗法。
唐代第一科:祝由3.《千金方》唐代孙思邈a. 倡导小儿按摩b. 膏摩法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得到了又一次总结c. 重视养生保健手法d.丰富多彩的手法应用:提出治疗颞颌关节半脱位,在手法牵引复位后”当疾出指”e. 手法用于诊断与定穴4.《外台秘要》王焘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推拿手法资料a. 脊柱手法的记载:脊柱按压法b. 其它手法:治疗霍乱转筋的手拗脚趾法,治疗大小便不通的捋腹通便法,摩小腹下死胎法,捉筋治噎法,治疗咽喉舌疾的下颌关节爪法5. 《圣经总录》:“开达抑遏”四字概括了按摩的功用;将封裹膏摩与手法复位和用药并提,作为正骨疗法的常规;中指熨目法,掌心熨目法治疗目昏暗和目暗6. 《十产论》中助产手法,亦可保健按摩明代:1.明代按摩科变迁万全《幼科发挥》《育婴秘诀》有多处小儿推拿意外的记录2.小儿推拿的兴起:“推拿”一词最早记载于1576年张四维的《医门秘旨》小儿推拿体系的建立:标志是《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和一批小儿推拿专著的诞生。
推拿学重点
1推拿:属于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de)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进行特定(de)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de)一种医疗方法. 2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着力,通过前臂(de)摆动,带动腕部(de)往返摆动,使所产生(de)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称一指禅推法.3扌衮法:以手背部小指着力,通过前臂(de)旋转和腕关节(de)屈伸运动,使着力部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4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组织而引起(de)一组症状复杂、影响广泛(de)临床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5落枕:由于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失当,致使头颈部肌肉较长时间内处于某一固定姿势,使颈部部分肌肉受到牵拉,导致颈项部肌肉痉挛,出现以疼痛,活动受限,颈部僵直为主要临床症状(de)一种病证.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或肩胛提肌.6肩周炎: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de)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主要特征(de)疾病.肩痹.7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de)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de)以腰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de)一种综合征,简称腰突症.痹证,腰痛.8扛肩现象:肩周炎后期疼痛减轻而肩关节广泛粘连,致肩关节各方面活动功能受限,尤以外展,内收,内收,内旋及后伸功能受限为甚.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扛肩现象.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手法:用手或肢体(de)相关部位,按特定(de)技巧作用于体表,以达到治病、防病及保健(de)目(de),将这种特定(de)技巧动作称为“手法”介质(de)使用一为起一定(de)润滑作用,并保持操作部位不受损害,二是使具有药效作用(de)介质能通过手法操作从皮肤渗透到体内,发挥手法和药效(de)双重治疗作用.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我国最早(de)推拿学专着.明代:一是“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二是形成了小儿推拿(de)独特体系.杨继洲(de)针灸大成收录(de)四明陈氏所着小儿推拿经是现存最早(de)小儿推拿专着.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手法操作要领: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为推拿、正骨者手法最高境界.推拿作用原理: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推拿治疗原则:未病先防、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推拿治疗方法:温(温经散寒,补益阳气)通(通壅滞,行气血)补(补气血津液)泻(泻实)汗(祛风散寒)和(调和气血,脏腑)散(疏散气血,化除结聚)清(清热凉血,清热祛暑,生津除烦)八种治法.推拿(de)补泻作用(虚者补之,实则泻之):1,按经络(de)循行来分(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为补,逆经为泻)2按血流方向来分:向心性操作为补,离心性为泻.3按手法(de)运动方向来分: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4按手法刺激强度来分:轻刺激手法为补,重为泻.5按手法频率来分:频率缓慢为补,急速为泻.6按治疗时间来分:治时间长(de)操作手法为补,短为泻.推拿(de)适应症:骨伤,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主要病种:主要用于伤筋(软组织损伤)头颈肩腰腿痛等.特色病种:推拿三大病证: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禁忌证:1各种传染性疾病2各种恶性肿瘤3所操作(de)部位皮肤有烧伤、烫伤或有皮肤破损(de)皮肤病4结核性和感染性疾病5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6骨折及较严重(de)骨质疏松症患者7月经期、怀孕期(de)腹部、腰骶部操作.手法(de)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de)目(de).1持久:手法按要求作用一定(de)时间.2有力:手法要有一定(de)力度,达到一定(de)层次.3均匀:手法(de)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4柔和:手法要轻柔和缓,不宜用蛮力,暴力,做到力量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变换动作要自然.5深透:手法作用于人体后即有“力达病所”(de)力透感,治疗后该部位(de)浅层和深层组织均得到充分(de)放松.6渗透:一些手法产生(de)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手法分类(按手法动作形态特点)1摆动类手法(即具有摆动特点(de)手法)一指禅推法,扌衮法,揉缠法2摩擦类手法(具有与体表之间有相互摩擦特点)摩,擦,推,搓,抹,刮,扫散,推桥弓.3挤压类手法(具有与体表之间有相互挤压特点)按,点,拿,捏,捻,掐,拨,捋,踩跷法.4叩击类手法(具有叩击特点)振,抖法.5运动关节类手法(可以使关节产生运动(de)手法)摇,背,拔伸,扳,屈伸法.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男性;局部可触及条索样或结节状物,并有弹响感.(诊断、治疗要点).鉴别诊断:①第3腰椎横突综合症:多为腰部疼痛及同侧肌紧张或痉挛,腰部及臀部弥散性疼痛.在第3腰椎横突外缘,可触及明显压痛及局限性肌紧张或肌痉挛,局部可触及条索样或结节状物,并有弹响感.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加强试验为阴性.②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腰部活动受限,尤以屈伸为主.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均为阳性,压痛点在腰椎棘突旁或腰骶部,且有叩击放射痛.CT、MRI检查可见髓核突出.③梨状肌综合征:疼痛从臀部开始,可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出现下肢放射痛,但无腰痛症状.压痛点局限在臀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1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着力,通过前臂(de)摆动,带动腕部(de)往返摆动,使所产生(de)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称一指禅推法.操作:拇指自然伸直,余指(de)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以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锋着力于治疗部位上,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前臂摆动,带动腕关节有节律(de)内外摆动,使产生(de)功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频率120-160次/分.一指禅指端推法,一指禅罗纹面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跪推法.动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紧推是腕部(de)摆动频率较快,120-160次/分;慢移是拇指在治疗部位上移动(de)速度要慢,指下不可出现滑动或摩擦.蓄力于掌,发力于指.作用: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镇静安神、舒筋通络,适用于全身穴位.2扌衮法:以手背部小指着力,通过前臂(de)旋转和腕关节(de)屈伸运动,使着力部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操作:沉肩、垂肘以小指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频率120-160次/分.侧和立扌衮法.扌衮三回一:力量比,频率差不多一致.伤科病.动作要领:吸定,幅度应在120度左右,用于颈、肩、腰、背及四肢肌肉丰富处.3揉法:大鱼际揉法—头面、颈项、胸腹及四肢急性损伤所致(de)局部肿痛处;小鱼际揉法—颈项;指揉法—头面,四肢,颈项,穴位;掌根揉法—肩背腰臀,下肢肌肉丰厚处.4拿法:以拇指和其余手指相对用力,题捏或揉捏肌肤.捏而提起谓之拿.动作要领:1手掌空虚,指腹贴紧治疗部位2动作要有连贯性3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指间关节不能弯曲)注意事项:操作时应注意以指面着力,忌以指端着力,否则易造成掐或抠(de)感觉,从而影响放松效果.无摩擦摩动.5拨法:以拇指,手掌或肘深按于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de)移动.又称“拨络法,指拨法,弹拨法”.成垂直方向(de)单向或来回拨动.拇指,掌指和肘拨法.先按后拨.作用及应用:缓解肌肉痉挛、松懈粘连等作用.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筋膜炎,梨状肌损伤综合症.6搓法: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疏肝理气.7击法:(掌跟击法).动作要领:击打时要有弹性;操作时应有一定节律;击打力量要适中,应因人因病而异. 颈腰椎疾患引起(de)肢体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疲劳酸痛.8按法:以指或掌着力于体表,逐渐用力下压.指按法(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和掌按法.动作要领:1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达到深层组织.2治疗部位上垂直下压,操作应缓慢且节律性.3着力部位紧贴体表,不可移动.4不可突施暴力.肩周炎.注意事项:不论指按法,还掌按法,其用力原则是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手法操作忌突发突止,暴起暴落.身体上半部(de)重量很容易通过上肢传到手掌部,使操作者不易疲劳.9摩法:用指或掌在患者体表做环形而又节律(de)轻抚摩动.指和掌摩法.皮动肉不动.和中理气,消积导滞,温肾壮阳,行气活血,散瘀消肿等,治疗脘腹疼痛,食积胀满(摩腹),泄泻.指摩法用于(颜面、眼周)颈项,面部,四肢;掌摩法用于腹部.擦法:沿直线往返操作,不可歪斜.速度要均匀且快,不可擦破皮肤.寒性疾病.治疗部位应充分暴露,涂适量润滑剂,如冬青膏,按摩乳等,以保护皮肤.10推法:以指,掌,肘着力于治疗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推动.指,掌和肘推法.轻推走经络,穴位,内科病;重推法理筋,伤科病.11点法:面积小为点,面积大则按. 捏法:捏背(提背)12振法:以掌或指在体表治疗部位静止性用力,产生快速而强烈振动(de)手法.掌和指振法.靠肌肉静止性用力,即前臂和手部肌肉绷紧用力.不同:振法用于内科病扶正祛邪.相同点:抖法最后变为振法,都为高强度收缩.13拍法:用虚掌拍打体表. 操作:以前臂带动腕关节自由屈伸,指先落,腕后落;腕先抬,指后抬,用虚掌拍打体表.(前臂发力)腕关节要自由摆动.14扳法:巧力寸劲. 注意事项:1扳之前应使患者充分放松,不可强求有弹响声;2诊断不明是时禁用;3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严重心肺疾患、及骨关节结核、骨肿瘤慎用或禁用扳法;4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15抖法:振,颤.抖上肢,下肢,腰部.儿科头面部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运内劳宫,推三关,清天河水,退六腑)摆动类手法异同同点:1均要求吸定(各有吸定点)2动作要领均要求沉肩垂肘,都有前臂(de)自主摆动,都是有两种动作结合起来(de).3均要求紧做慢移.不同点:1吸定点不同2动作方面(de)结合不同 3适用部位(临床应用)4力度方面.颈椎病分型:①颈型颈椎病;②神经根型颈椎病;③椎动脉型颈椎病;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⑤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麻木,有(de)患者上肢和手部因颈部活动或某一姿势时麻木加重,大部分患者夜间症状加重.颈性眩晕:常在头部转到某一方位或体位改变时,如头向上仰,突然转头或反复左右转头时发生眩晕或眩晕加重,再转回原方位时症状减轻.脊髓型颈椎病:①脊髓单侧受压;②脊髓双侧受压.一般为推拿禁忌症.落枕:常累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治疗:轻揉为主,重刺激为辅;辨证:血瘀筋痹,寒凝筋脉,痉挛疼痛;治则:活血舒筋,温经通络,解痉止痛.①远端取穴:落枕穴、手三里、曲池、合谷,用力掐,提高痛点;②在患侧:小鱼际揉,摩法,指腹揉;③阳性点:胸锁乳突肌,肌浅层二拇指、食中二指按揉法;斜方肌痛点,三指按揉;④运动类关节:几个方向(de)运动;⑤结束:揉法、拍法;⑥运动疗法:掐落枕穴,患者活动颈椎.落枕与颈椎病鉴别:①落枕:一般为晨起突发颈项强痛,且较为局限,多伴有病变部位肌肉痉挛,一般无上肢症状.②颈椎病:项背肌筋膜炎:好发于中、青年.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疼痛剧烈,持续性,部位局限固定;直腿抬高试验及骨盆旋转试验可为阳性;手法:有扳法.脊柱后关节紊乱:多发腰椎肩关节和腰骶关节,其次颈椎小关节,胸椎小关节最少见.退行性脊柱炎:内因:椎体边缘增生、椎间盘病变、骨刺形成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一种变性脊柱(de)保护性反应.强直性脊柱炎:竹节样改变,急性期血沉加快,抗“O”正常;肺活量显着减少.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网球肘(Mill)试验阳性,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肱骨内上髁炎:学生肘、高尔夫球肘,肘痹.诊断要点:①多见于青壮年工人,有肘部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史;②肘内侧疼痛,不能提重物;③肱骨内上髁处及尺侧屈腕肌、指浅屈肌部有明显压痛;④腕曲肌紧张试验阳性;⑤X线正常.一般无异常,并可排除骨与关节病变.温经整理: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生站或坐于患侧,以掌擦法自肘内侧沿屈腕肌腱治疗2分钟,以透热为度.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前臂中、下1/3交界处桡骨背侧肿胀.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握拳尺偏试验阳性,条索状肿物,肩髁关节:理筋揉筋(拔伸状态下),拔筋(屈、伸、旋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加压屈曲膝关节,温针灸内外膝眼.踝关节软装组织损伤:急性损伤患者,早期宜冰敷压迫,止血止痛,需在24小时后再行推拿治疗.头痛: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分,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de)疼痛,为临床常见症状.辨证分型:①风寒头痛:多发于吹风受寒后,痛连项背,恶风寒,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紧.②风热头痛:头胀痛,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咽红肿痛,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浮数.③暑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身热汗出,心烦口渴,苔腻,脉儒数.④肝阳头痛: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眠不宁,面红口干,舌苔薄黄或舌红少苔,脉弦或弦细数.⑤肾虚头痛:头脑空痛,耳鸣目眩,腰酸腿软,遗精带下,阳虚者四肢寒冷,舌淡胖,脉沉细无力,阴虚者口干少津,舌质红,脉细数.⑥痰浊头痛:头痛头胀,胸膈支满,纳呆倦怠,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⑦瘀血头痛:头痛时作,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舌有瘀斑,脉涩.⑧血虚头痛:头痛头晕,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心悸气短,舌淡,脉细无力.治疗:治则为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分型辅以疏风散寒、疏风清热、祛暑胜湿、平肝息风、补肾生髓、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滋阴养血.实证手法偏重,频率偏快,时间偏短;虚证反之.颈椎病(de)分型:(简答题)①颈型颈椎病;②神经根型颈椎病;③脊髓型颈椎病;④椎动脉型颈椎病;⑤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病:随着年龄(de)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影响颈椎(de)稳定性,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直接刺激压迫或通过影响血运使颈部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de)损害引起相应(de)临床症状颈型颈椎病:⒈(诊断)①反复出现“落枕”现象②颈脊旁和项背部肌肉张力增高及压痛③排除颈肩软组织风湿及颈椎损伤④颈椎平片可见生理弧度异常⒉临床特点:①于颈项部和肩胛骨间区肌肉处于持续紧张(de)状态,出现该区域(de)肌紧张性②颈部疲劳感,项背部肌肉酸痛或牵拉痛③“落枕”频繁发作神经根型颈椎病:⒈(诊断)①有颈型颈椎病(de)临床表现②出现颈神经放射性疼痛③颈椎X光片显示与受害神经相对(de)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变征象④物理检查提示神经病变(de)定位在神经根,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de)可能性. ⒉临床特点:是由颈椎钩椎关节增生、关节突骨赘及损伤肿胀(de)软组织共同形成(de)混合性(de)突出物,对神经根产生机械压迫和化学刺激(de)双重伤害,引起典型(de)放射性神经痛.脊髓型颈椎病:⒈(诊断)①有颈型颈椎病(de)临床表现②出现脊髓长传导束受压(de)症状、体征③脊髓损伤(de)平面不易确定,下肢运动与感觉障碍呈不完全性④脊髓损害症状呈波浪型逐渐发展和短暂缓解(de)趋势⑤X光片显示椎体后缘明显骨质增生⑥CT、MRI片显示脊髓受骨赘及膨出(de)颈椎间盘组织压迫⑦排除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⒉临床特点:主诉有“脚下踩棉花”(de)感觉,即“落空感”椎动脉型颈椎病:⒈(诊断)①颈型颈椎病(de)临床表现②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③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与头颈(de)位置有关④脑阻抗图提示椎动脉血流减少⑤排除椎动脉瘤等动脉本身(de)病变⑥X光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 ⒉临床特点:①椎动脉受压②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de)主要症状,因椎动脉长期供血不足而表现为慢性持续性(de)眩晕;因椎动脉供血短暂(de)阻断而表现为发作性(de)剧烈眩晕,眩晕发生往往与头部位置改变有关. ③精神萎靡,乏力嗜睡④耳鸣、耳聋或视力降低⑤脑超(TCD)可透过颅骨而检测椎动脉颅内分支(de)血流状态.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诊断)①颈型颈椎病(de)临床表现②有慢性头痛史③出现上象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de)症状和体征④排除器官(de)器质性病变⑤X 光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⒉临床特点:①出现相应区域内腺体、血管、内脏功能活动(de)失调②影响到眼睛时,出现恶心、呕吐③“类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感到胸前区憋3,心悸怔忡,心电图检查有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异常心电活动.治疗:(以颈型颈椎病为基础)治则:松解,调整部位及取穴:部位以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和胸椎夹脊等处为主;取穴以风池、颈夹脊、天鼎、肩井、天宗、阿是穴等为主.手法:采用刺激性手法与颈椎调整手法并重,以刺激性手法为基础;颈项部操作与循经手法刺激相结合,以颈项部操作为主(de)原则.具体选用一指禅推法、滚法、拔申法、推法、拿法、按揉法和颈椎微调手法等.操作:推拿常规操作:由松解手法、颈椎调整手法和整理手法三部分组成.松解手法宜在逐步放松(de)情况下用轻缓柔和(de)刺激性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滚法、拇指按揉法在颈项肩背部操作,刺激关建穴及部位,并在手法刺激同时,轻巧地小幅度被动运动头颈部.当患者颈背部肌肉逐渐放松之后,宜在颈椎拔伸状态下小幅度旋转摇颈椎,以调整颈椎微小错移.整理手法主要采用拿法刺激两侧风池穴、两侧颈椎诸夹脊穴及两侧肩井穴,最后顺势用指掌从肩井两侧分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de)退行性改变,在外力作用下,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本病多见于男性体力劳动者,且以20~40岁居多,多发于第4~5腰椎及第5腰椎与第一骶椎之间(de)椎间盘.临床症状:腰痛合并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腰背部板滞、活动功能障碍.病程较久者,患者常有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de)主观麻木感.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及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重症患者或不典型(de)病例,可考虑作CT、MRI检查.治疗(其治疗是按目(de)治疗(de))目(de):增加局部组织痛阈—点弹拨,改善腰肌张力状态—放松;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拉伸,牵引,增加盘外压力—按法,缓解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de)机械性压力;增加局部组织血液灌流量,为纤维素环(de)修复创造条件;改变突出物位置,缓解神经很受压状态;增加静脉及淋巴回流途径及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水肿(de)吸收.第3腰椎横突出综合症:检查:在第3腰椎横突外缘,相当于第3腰椎棘突旁4cm处,可触及明显压痛(压痛点最具有诊断意义)及局限性肌紧张或肌痉挛,可触及条索状或结节状物,并有弹响感.落枕:由于睡眠时姿势不良,导致颈部部分肌肉痉挛出现以疼痛颈项僵硬活动受限为特征(de)一种病症.多由于睡姿不良,枕头过高过低过硬,使头颈部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导致颈项部肌肉尤其是斜方肌或胸锁乳突肌长时间被牵张而损伤.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晨起时既感觉到颈项部疼痛不适,一侧(de)斜方肌或胸锁乳突肌痉挛、疼痛、颈项僵直,呈“斜颈”状,头常常偏向患侧.颈部屈伸或左右旋转活动困难,严重者疼痛可向肩背部或一侧上臂放射.项背肌筋膜炎:病因:项背部因长期(de)感受风寒湿邪、劳累、轻微外伤积累等,使肌筋膜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粘连、变性,以后逐渐纤维化,筋肌僵滞,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临床症状:项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或有重着感,向一侧或两侧背部与肩胛之间牵拉痛(或有放射痛).晨起或天气变化或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 手法:一直弹推法、拿捏、滚法、点压、弹拨、叩击等. ①松解手法②解痉止痛法:先用拇指点压、按揉风府、风池、肩井、风门、肺腧、心腧等穴及痛点,以酸胀感为度,可解痉止痛.然后施拇指弹拨肩胛骨内侧缘及筋肌痉挛处,每处弹拨3~5次,力达并所,解痉止痛. ③理筋整复法④整理手法肩关节周围炎:(冻结肩、肩凝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de)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该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常发生在单侧肩部,50岁左右.五十肩临床症状:疼痛弥漫,刺痛,由阵发转为持续性痛,夜间疼痛加重,撞击痛.初起症状为经常性肩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有僵硬感.局部畏寒,,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臂放射. 操作: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用扳法、摇法.检查:在患侧肱二头肌长、短头附着处(肩内陵穴)、肩峰下缘(肩髃穴)、肩胛岗上缘(秉风穴)、小圆肌上缘(肩贞穴)等处有不同程度(de)压痛点,换肩活动明显受限.锻炼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本病症好发于前臂劳动强度较大(de)中、老年人,并与职业密切相关. 部位及取穴:患者肘关节内外侧面,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等. 临床症状:肘外侧酸楚、疼痛;肱骨外上髁有敏感性疼痛;大多起病缓慢治疗:弹拨桡神经走行部位:腋部、肱骨桡神经沟部,桡骨颈部及前臂远端桡神经深支腕管综合征:(鼠标手)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管腔狭窄是最常见原因,其次是腕部急性损伤、桡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引起正中神经急性或继发受压.好发于女性,常见年龄30-60 外展拇长肌和伸拇短肌检查:Tinel征阳性,即在腕掌韧带上轻轻叩击,则产生拇、食、中三指(de)放射性疼痛. Phalen氏实验阳性,即让患腕极力屈曲1分钟,可出现拇、食、中三指(de)放射性疼痛. 部位及取穴:(厥阴心包、少阴心经)鱼际、阳溪、大陵、阳。
推拿学重点知识点
推拿学重点知识点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推拿、拍打、揉捏等手法,以达到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推拿学涉及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1.中医基础知识:推拿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学习推拿需要对中医基础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包括经络学、脏腑学、病理学等,这些都是推拿的理论基础。
2.人体解剖学:在进行推拿按摩时,需了解人体的结构,需要掌握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位置和功能。
只有了解了人体结构,才能更好地进行按摩推拿,发挥最佳效果。
4.推拿手法:推拿的手法是推拿学的核心部分,包括揉、推、拍、捶、击等手法。
学习推拿需要熟悉并掌握各种手法的技巧和应用方法。
不同的手法可以有不同的效果,需要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手法。
5.穴位与配穴:推拿按摩主要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疏通经络。
学习推拿时,需要熟悉各个穴位的位置、功能和应用,以及穴位的配穴原则。
正确选择和刺激穴位可以取得更好的推拿效果。
6.推拿治疗技巧:学习推拿需要掌握一定的治疗技巧,如使用适当的手法、掌握正确的力度、调整节律和速度等。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使推拿按摩更加有效和舒适。
7.推拿适应症与禁忌症:学习推拿需要熟悉推拿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指的是对于哪些病症可以进行推拿治疗,禁忌症指的是推拿治疗是不适用或有风险的病症。
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可以避免不当的治疗或造成伤害。
8.推拿常见病症的治疗:推拿可以用于治疗和缓解很多常见病症,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冻疮、失眠等。
学习推拿时,需要了解这些常见病症的病因、病理变化和推拿的治疗方法。
9.推拿与其他疗法的结合:推拿与其他中医疗法如针灸、拔罐等可以结合使用,以加强治疗效果。
学习推拿时,需要了解与其他疗法的配合应用,并掌握相应的技巧。
总之,推拿学涉及广泛而深入的学科,学习推拿需要掌握中医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经络系统、手法、穴位与配穴等知识点。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可以提高推拿技术水平,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必考
推拿学重点整理单选:1.最早的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2.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3.手法(动作形态)分类:按法、摩法、拿法、揉法、捏法、擦法、拔伸法、背法4.衮法静止性用力(前臂)操作: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5.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点穴和手法:取穴:手三里、偏历、阳溪、列缺、合谷、桡骨茎突部及其上下方手法:衮按、揉、弹拨、拔伸、擦等6.扳法操作注意问题:①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②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③不可强求关节弹响④对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⑤对老年人伴有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扳法,对骨关节结核、骨肿瘤者,也禁用扳法7.手法产热最高:擦法8.挤压试验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9.气滞血虚包块应用手法:弹拨法10.站式肌肉:除斜方肌11.小儿按揉法适用于(C)部位或穴位A胸腹部B四肢C全身D背腰部12.······以提高:推拿功法13.向前弯腰疼痛加重:棘上韧带损伤14.调节心率穴:内关15.久泄不止穴:百会16.气穴虚弱痛经:中脘17.慢性腰肌劳损(酸胀痛)18.衮法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点19.腰突症分型:髓核突出方向分型:向前、后、椎体内突出向后突出部位分型:单侧型、双侧型、中央型髓核突出程度分型:隐藏型(幼弱型)、突出型(移型型)、破裂型(成熟型)20.肾精不足型眩晕的治疗(ABC)A翳风B大肠俞C神门D肾俞21.推拿治疗痛经的腰背部操作所选的穴位是(BD)A膈俞B八髎C命门D肾俞22.揉膝周法所选的穴位有(ABCD)A膝眼B阳陵泉C阴陵泉D血海23.对抗用力手法包括(AD)A拔伸B擦法C按法D扳法24.拔伸法注意事项(ABC)A不可用突发性的暴力进行拔伸,以免造成牵拉损伤B要注意拔伸的角度和方向C关节复位时不可在痉挛较重的情况下拔伸D关节复位时可在疼痛较重的情况下拔伸25.扫散法的操作部位是:(B)A两胁部B头颞侧部C肌肉丰厚处D四肢部26.搓法的主要作用部位处(B)外A以肩关节为支点B可用手臂用力加压C运用身体上半部重量为主要力量D力量可依节律性的前倾后移27.腰椎以(掌按)为主28.补法方向:顺时针推拿治疗中,运用补法不正确的是(B)A长时为补B顺转为补C直推为补D轻揉为补29.治疗面瘫手法不包括(扫散)治疗面瘫手法选择不正确的是:(D)A一指禅法B抹法C擦法D扫散法30.腰椎前屈角度范围:80°—90°31.阴虚火旺型不寐,先推一侧(B)20次,再推另一侧20次A涌泉B桥弓穴C眉弓D三阴交32.两肩胛骨下角与第(B)胸椎棘突同一水平A五B七C六D八33.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但向(D)方向不明显A上臂外展B向后背伸C用力屈肘D上臂内收34.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可用的手法是:(BD)A振法B踩跷C捏脊D背法35.骶髂关节扭伤应作哪些检查.(ABCD)A局部压痛及叩痛B“4”字试验C髋后伸试验D床边试验36.健腿直腿抬高试验见于:(CD)A梨状肌综合症B急性腰扭伤C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D较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7.痛经的腰背部操作除肾俞外,还应选择(A)A八髎B命门C肝俞D腰阳关38.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站裆势练习的肌肉是(C)A长收肌B三角肌后束C斜方肌D大圆肌39.推拿手法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最早记载是(A)A《苏沈良方》B《针灸大成·按摩经》C《五十二病方》D《肘后救卒方》40.急性挫伤多用(C)A滑石粉B爽身粉C白酒D葱姜汁41.摩擦类手法包括(ABCD)A摩法B擦法C推法D抹法42.捏脊法由(ABCD)等多种手法动作复合而成,常施于脊柱两侧A捏法B推法C提法D捻法43.什么时候手法刺激宜强(ABCD)A宿痛B劳损C感觉迟钝D麻木44.小儿常用的介质主要选择(ABCD)A滑石粉B爽身粉C酒精D薄荷水45.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摇46.推拿一词,至汉代以前又称按跷、跷摩,汉代至明代多称按摩47.正骨八法: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摸、接、端、提、按、摩、推、拿”48.静止性用力:即是将前臂与手部肌肉绷紧,但不做主动运动。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简答论述)
简述拿肩井地动作要领和操作时地注意事项.①动作要领:相对用力捏住→逐渐内收提起→持续轻重交替地揉捏动作.②注意事项:腕关节放松,动作灵活;着力面为罗纹面,不可用指端、爪甲内抠;拿法刺激较强,拿后常继以搓揉,以缓和刺激.什么叫运动关节类手法?在应用该类手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①是对肢体、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地一类手法,也称被动运动类手法.②注意事项:有明确地目地性和针对性,反对盲目使用;熟悉人体各关节地解剖结构和正常活动范围;讲究操作技巧,切忌滥用蛮力;在关节被动活动前,可先用其他手法将周围肌肉放松;患者地配合很重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明代推拿手法医学发展地特点是什么?①按摩科重新合法化;②现存地手法医学专著出现;③“推拿”一词地出现;④手法应用于成人和小儿各科临床;⑤小儿推拿体系形成;⑥保健按摩和自我养生进一步发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什么叫摆动类手法?其特点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手法?①指掌腕关节在前臂主动摆动地带动下,作协调地连续摆动地手法;②特点: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指掌腕关节地运动;③包括一指禅推法类手法、扌衮法类手法、揉法类手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什么叫扳法?操作时有哪些注意事项?①用双手向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用力,使关节作伸展屈曲,或旋转地手法.②注意事项:不能超出或违反关节地生理功能范围,忌强拉硬扳;扳法是一个有控制地有限度地被动运动,要分阶段进行,即先使要扳地关节极度伸展或旋转,在保持这一位置地基础上,再作一个突发性地、稍增大幅度地、有控制地扳动;突发性扳动发力要快,时机要准,力度适当,收力及时;不能强求关节地弹跳声,以免造成不必要地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捏脊法地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①操作方法:五指捏法(或三指捏法):俯卧位,用两手拇指桡侧面顶住脊柱两侧皮肤,其余四指前按,相对用力,捏起皮肤,从长强穴开始,双手交替捻动,边捏边提边向上推移,至大椎穴止;②注意事项:腕部放松,以指腹捏提皮肤,不可用指甲掐压;提拿皮肤地多少要适当,太多手法不易向前捻动推进,太少则易滑脱手法失效;注意手法地操作顺序是:先捏住皮肤、次提起,次捻动、次推移,复捏住皮肤,进行下一个循环地操作;捏起时不可带有拧转肌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偏峰推法是如何在头面部操作地?偏峰推前额:印堂神庭、前额正中线左右太阳穴(紧推慢移);②偏峰推眼眶:由印堂→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对侧睛明→对侧攒竹……如此反复顺眉毛呈小“ ∞”形移动;③偏峰推面颊部:由睛明→迎香→地仓→颊车→下关→太阳→前额→印堂→对侧睛明→对侧迎香→……如此反复呈大“ ∞”形移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指禅推法在临床操作时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和不同.①屈伸拇指指间关节:拇指指间关节须随腕关节地动作而协调地伸屈活动;由于多了一个关节地参与活动,使刺激更加柔和;②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拇指自然伸直,指间关节不作伸屈活动;着力稳,刺激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运肩法地动作要领和动作要求.①动作要领:术者成丁字步,两手掌相对,夹住患者地腕部,而后慢慢地将患肢向上向前托起;位于下方地手逐渐翻掌,当患肢前上举至时,呈虎口向下,并握住其腕部,另一手则由腕部沿上肢内侧下滑移至肩关节上部;按于肩部地手将肩关节略向下、向前按压,握腕之手则略上提,使肩关节伸展,随后使肩关节向后作大幅度地环转运动;②动作要求:运肩关节一般前后各做三次;操作时使手臂紧贴身体环转;操作者地身体和步法紧密配合肩部地环转运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牵抖法地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特点.①操作方法:俯卧位,双手扶握床头固定上身;术者双手分别紧握患者两踝部,先作腰部牵引;再使劲提抖下肢,以带动腰部地充分抖动,连续三次;②注意事项:由轻到重,切忌暴力可双踝齐抖,也可单踝交替;③临床特点:通利关节,舒展肌筋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指禅推法地动作要领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沉肩: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肩用力.垂肘:肘关节自然下垂,是肘部低于肩部和腕部,同时腕部尺侧要低桡侧.悬腕:腕关节自然悬屈度,不能用力勾紧.掌虚:手掌部与其余四指放松,自然弯曲,不可使劲.指实:拇指自然着力,吸定于一点,不可离开或来回摩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太极运肩法地动作要领.即肩关节地大幅度摇法.动作要领:()坐位,患肢放松,自然下垂.医生成丁字步,站于侧方.()两手掌相对,夹住腕部,慢慢向上向前(后)托起.()同时下方手翻掌,当上举至度时,虎口向下,握住腕部.()另一手由腕部沿上肢内(外)侧下滑至肩上部.()两手协调用力,使肩关节伸展.()随后使肩关节向后(前)作大幅度环转运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丁氏衮法地动作要领和动作要求.动作要领:()手指自然弯曲,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定;()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地屈伸和前臂地旋转;()手掌背部三角区作为来回滚动面.动作要求:()肩关节放松,前屈外展;()肘关节屈曲度,与胸壁相隔一虎口距离;()腕关节伸屈幅度控制在度;()手指要自然弯曲,不可过度伸直或用力弯曲;()医生上身前倾度;()频率次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推拿手法操作地基本技术要求是什么?()持久:在手法操作过程中,能严格按规定地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运用,在足够地时间内不走样.()有力: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地力度和功力,一是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地力,二是指维持手法所需要地力.()均匀:速度、压力、幅度要保持一致,要有节奏性.()柔和:动作温柔灵活,手法变换自然,协调.()深透:是指患者对手法刺激地感应和手法对疾病地治疗效应.要求手法地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够克服各种阻力,使手法地效应能转之于内,达到深处地筋脉骨肉,甚至脏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掌揉法、掌摩法有何异同点?都是以手掌面着力做环转运动吸定,带动皮下组织刺激环旋幅度掌揉法是大小掌摩法否小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掌推法、掌擦法有何异同点?都是在保持一定向下压力下作直线运动,使接触部位与体表产生滑动摩擦方向压力频率掌推法单方向直线最大缓慢掌擦法直线往返其次较快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跪推法、缠法有何异同点?着力部位悬腕幅度摆动幅度每分钟频率一指禅推法指端或罗纹面自然近度大次偏峰推法拇指地桡侧没有,自然伸直大次跪推法拇指指间关节自然近度减小次缠法拇指指端自然近度减小大于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掌推法、掌擦法、掌抹法有何异同点?都是在保持一定向下压力下作直线运动,使接触部位与体表产生滑动摩擦方向压力频率作用掌推法单方向直线最大缓慢行气活血掌擦法直线往返其次较快温补掌抹法可直线可弧线,可单向可来回最小其次开窍镇静安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 名解 浙江中医药
持久:是指手法在操作时能够按照手法技巧和操作规范在足够时间内不走样,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以保持对人体的刺激足够积累到临界点。
推脊:指用食、中两指罗纹面由大椎穴始自上而下直推至龟尾穴处。
勾揉法:指勾法与揉法结合运用的手法,在作勾法时常结合揉法同时操作边勾按边揉动。
横搓命门:指用手掌根置于腰部命门穴处,作快速搓揉,以小腹部有温热感为宜,施术时不可重力按压、拍打,也不宜轻抚摩擦。
有力: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
推摩法:是由一指禅偏峰推法和指摩法相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手法,腕关节放松,大拇指桡侧面着力吸定,不可移动。
牵抖法:指在牵引的基础上作抖动的手法,施力由轻到重,切忌强抖。
总收法:指术者一手中指掐按患儿一侧肩井穴,再以另手拿患儿之食指、无名指,使上肘伸直并旋摇之,摇20~30次,是小儿推拿手法,具有提神、开通气血之功效。
退六腑:指用拇指面在前臂尺侧自肘推向腕。
捏脊法:指用双手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一直线肌肤的推拿操作方法,又称捏积,是小儿常见手法,治疗消化不良。
功力:又称内力,是指操作者运用意念将内气集中于施力部位,把内在的能量和信息转化为力,并以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技能。
擅法:双手掌重叠,平放于施治部位,随患者呼吸,以寸劲向下按压的手法。
推桥弓:用拇指罗纹面自翳风穴向下推至缺盆穴一直线的方法,具有平肝熄风、降气平喘、醒脑安神之功效。
深透:是指患者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
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够克服各种阻力,使手法的效应能转之于内,达到深处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
推拿手法:以医疗为目的,术者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或手持器械,在受术者身体特定部位进行的各种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
一指禅推法:以指端或罗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揉法: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全掌、手指罗纹面着力,吸定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和缓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方法,称为揉法。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推拿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疗法,通过不同手法和技巧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从事推拿学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熟悉相关知识和掌握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推拿学考试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
一、推拿学的基本原理推拿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经络推拿学说、气血学说等。
阴阳学说是指万物的存在都有阴阳之分,推拿学通过不同手法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学说是指人体内流动的经络系统,推拿学通过按摩经络,疏通气血,调节经络的畅通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血学说是指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推拿学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的运行来调整人体功能。
二、重点知识点1:经络学说与穴位选择经络学说是推拿学的基础理论,其中最核心的知识点在于掌握经脉的走向和特点。
按摩经络系统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穴位,对特定穴位的按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补益脾胃,增强体质,而按摩风池穴则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因此,在考试中需要重点掌握经络学说以及相关穴位选择的知识。
三、重点知识点2:推拿手法与技巧推拿手法和技巧是推拿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考试中的重点考察内容。
常见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按、推、拿、搓等。
每种手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方法和适应症。
揉的手法可以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捏的手法可以活血散瘀、化痰止咳;按的手法可以调气止痛、降血压等。
掌握推拿手法与技巧,灵活运用在临床实践中,是推拿学考试的关键。
四、重点知识点3:推拿治疗常见病症推拿学作为一种疗法,应用的范围广泛。
重点知识点之一是掌握推拿治疗常见病症的方法。
例如,推拿治疗颈椎病可以通过按摩颈部穴位,调理气血,缓解颈椎的疼痛和不适;推拿治疗失眠可以通过按揉足三里穴,调节脾胃,改善睡眠质量等。
需要在考试中掌握推拿治疗不同病症的方法和适应症。
五、重点知识点4:推拿的注意事项推拿是一种特殊的疗法,需要掌握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推拿按摩学重点(大神总结)
推拿按摩学重点(大神总结)推拿按摩是一门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手法、技巧和动作对人体进行刺激和调理,以促进健康和康复。
以下是推拿按摩学的重点总结:1.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推拿按摩基于中医理论,以人体经络和穴位系统为基础。
它认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流动,从而促进健康和治愈疾病。
2. 手法和技巧:手法和技巧:推拿按摩主要使用手掌、指尖、肘部和前臂等具有特定目的的手法和技巧。
常见的手法包括揉、推、捏、按、按摩和拍打等。
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和部位进行治疗。
3. 穴位和经络:穴位和经络:推拿按摩使用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特定穴位进行刺激。
每个穴位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并与身体的不同器官和系统相关联。
了解这些穴位和经络的位置和功能对于正确施行推拿按摩至关重要。
4. 常见应用:常见应用:推拿按摩可应用于多种健康问题和疾病的治疗。
它可以缓解肌肉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系统、调理内脏功能等。
此外,推拿按摩还可用于放松和舒缓身心,减轻焦虑和压力。
5.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在进行推拿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需要接受过专业的推拿按摩培训,了解正确的手法和技巧。
- 避免在饱食、醉酒、生病或疲劳时进行推拿按摩。
- 对于孕妇、老年人、儿童和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 避免在疼痛或有伤口的地方进行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一门深奥而实用的治疗技术,它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巧。
希望本文总结的重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推拿按摩,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自考推拿手法学复习重点
自考推拿手法学复习重点推拿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研究推拿的理论、手法及其作用于部位或穴位上,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学的内容包括:推拿学基础、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和推拿功法学。
以上五门课程是推拿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目,其中《推拿手法学》是推拿学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推拿:就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和穴位, 来治病的一种疗法。
要学推拿首先要学手法。
推拿手法学共分三章:第一章:手法概述第二章:推拿的基本手法:主要介绍基本手法; 第三章:推拿手法的训练----沙袋上手法训练:主要练一指掸推法、滚法、揉法等;人体上手法训练:各个部位的常规操作。
第一章推拿手法概述第一节推拿手法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一、概念: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在体表操作的方法,称推拿手法。
手法形式有多种,包括用手指、手掌、腕部、肘部以及肢体其他部位直接在患者体表进行操作, 通过功力的“深透”而产生治疗作用,因主要以手进行操作,故统称为手法。
二、重要性:手法是推拿治病的主要手段,是临床的治疗工具,疾病疗效, 是依靠手法来保证的。
其熟练程度及如何适当地运用手法,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练,手法才能由生而熟,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才能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
也可以说:没有熟练的手法,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说,要学推拿,必须掌握好手法。
第二节手法的技术要求手法必须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四个要求才能达到深透的作用。
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治疗对象、病症虚实、施治部位和手法性质而定。
均匀:是指①手法动作要有节奏性,速度不要时快时慢;②用力要平稳,不能时轻时重。
柔和:是指手法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要自然。
(柔和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不能用滞劲、蛮力或突发暴力。
推拿手法学重点
1.易筋经:“易”改变;“筋”筋脉,肌肉,筋骨;“经”方法。
即通过锻炼能够改变筋骨,抻筋拔骨,强壮筋骨,调节脏腑经络,变易强壮身形的健身锻炼方法。
(1.韦驮献杵2.横担降魔杵 3.掌托天门 4. 摘星换斗 5.倒曳九牛尾 6.出爪亮翅7.九鬼拔马刀8.三盘落地9.青龙探爪10饿虎扑食11.打躬击鼓12.掉头摇尾)2.《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明确记载了“中央者”是按摩和导引的发源地。
3.按摩始见于《内经》4.《金匮要略》首次提出了“膏摩”5.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6.《唐六典》推拿治疗范围:“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八疾7.金代医家张从正将按摩和针灸归为“汗法”8.“推拿”最早记载于明代医家张四维《医门秘旨》9.清代《医宗金鉴》提出正骨手法的总结和正骨八法。
文中提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摸,接,端,提,推,拿,按,摩”10.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分类有六大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手法。
11.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12.运动关节类手法操作要求:稳,准,巧,快。
13.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14.开天门:用拇指指腹由两眉头之间向上直推至额上发髻处。
15.推坎宫:用拇指桡侧从眉心向眉梢作分推。
16.推桥弓:用拇指指腹从翳风穴由上而下推至锁骨上窝等。
17. 复合手法1.按揉法2.拿揉法3.推摩法4.牵抖法5.扫散法6.踩跷法各个手法作用:滚法——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滑利关节。
一指禅推法——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开窍醒脑,调节脏腑。
缠法——活血祛瘀,生肌托毒,且有较强的消散作用。
一指禅偏锋推法——镇静安神,活血通络。
鱼际揉法——舒筋通络,宁心安神。
抖法——舒筋解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消除疲劳。
15.擦法常用小鱼际擦法(侧擦法)16.挤压类包括:按法,点法,捏法,拿法,搓法,捻法,拨法。
推拿治疗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推拿治疗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推拿治疗学简介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起源于中国,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推拿治疗学是对推拿的学科研究,包括推拿的原理、技法、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推拿手法的运用,可以调理经络、活血化瘀、调整气血、祛风散寒、提高身体免疫力等,是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
二、中医基础知识1.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推拿治疗学的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这些理论是中医疗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推拿治疗学的理论依据。
2.经络学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人体有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推拿治疗学中,经络学是重要的知识点,要掌握经络的走向、分布、特点等内容,以便在推拿时找准穴位和施术方向。
3.脏腑学中医将人体脏腑系统视作一个有机整体,认为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推拿治疗学中,需要了解人体脏腑的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之间的联系等内容,以便在推拿时更好地对症施治。
三、推拿基本技法1. 揉法揉法是推拿治疗学的基本技法之一,是通过双手的掌压和指压,以揉捏、转动、推拿、拨叩等手法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部位,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调理经络,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2. 推拿推拿是通过双手的按摩和揉捏,以掌握、推动、挤压、捏摩等手法作用于患者的体表,以促进局部脏器、经络、筋骨、肌肤的功能活动,达到治疗病症、健体保健的目的,也是推拿治疗学的重要技法之一。
3. 摩法摩法是通过双手的温热摩擦、点按、揉捏等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促进其局部的气血运行,循经散瘀,调和脏腑,温通经络,改善脏腑功能,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4. 捏法捏法是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肌力作用于患者的体表,以揉捏、挤压、点按等手法进行推拿,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达到调理经络、舒筋活络、通经散痛的目的,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5. 捺法捺法是推拿治疗学中的一种重要技法,是通过指端力道的顿按、冲击、挤压、点按等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促进其经络气血运行,化瘀通经,舒筋活络,是推拿治疗学中的常用技法之一。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总结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总结1. 引言推拿手法学是中医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掌握推拿手法的技巧和要点,对于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推拿手法学考试中,以下是一些重点内容需要特别注意。
2. 推拿手法的分类推拿手法可以分为直接手法和间接手法两大类:2.1 直接手法直接手法是通过推拿师直接接触受治者的体表进行施力的手法。
常见的直接手法包括揉法、推法、捏法和掐法等。
这些手法通过施力刺激全身经络,调理气血,达到治疗效果。
2.2 间接手法间接手法是通过推拿师的手来操作中间媒介物,间接作用于受治者身体的手法。
常见的间接手法有拔罐法、刮痧法、针灸推拿和温热推拿等。
这些手法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和媒介物刺激经络和穴位,起到治疗作用。
3. 揉法的要点揉法是将推拿师的手通过推、揉、压的方式施加于受治者身上,以达到调理气血、通络活血的目的。
3.1 用手的要领揉法要求推拿师的手要柔软,力度适中,手势协调。
手法要饱满有力,用指腹、掌根、外侧或掌面等相应部位施力,遵循经络分布方向进行揉捏。
3.2 揉法的操作步骤揉法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下压、握拿、放松、捏舒、回旋揉和沉一揉等手势。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掌握好这些手势的技巧和要点,才能更好地发挥揉法的疗效。
4. 推法的要点推法是指推拿师通过推的方式施力于受治者的身体,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为目的。
4.1 用手的要领推法要求推拿师的手要放松,力度适中,以手掌或掌根为主要部位进行推动。
根据病情和部位的不同,可以选择单掌推、双掌推、掌块推、掌毂推等手势。
4.2 推法的操作步骤推法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点按、滚推、挤压、抹拉和推动等手势。
推拿师需要根据受治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势和力度进行推法治疗。
5. 拔罐法的要点拔罐法是通过在皮肤表面使用罐具,产生负压,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5.1 罐具的选择拔罐法使用的罐具有多种类型,包括玻璃罐、竹罐和塑料罐等。
在选择罐具时需要注意罐具的质地、大小和造型等,保证罐具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推拿重点文档
名词解释:九选五2分/个x5个=10分1、推拿手法学: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动作院里、技能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2、揉法:以指、掌等部位吸定于人体体表做环旋运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的手法3、摩法:用手在体表做环形摩动的手法,主要有指摩法和掌摩法两种4、抖法:握住受术者的四肢做连续、小幅度径向抖动的手法,有抖上肢、抖腕部和抖下肢法5、扫散法:用拇指橈侧和其余四指指端自头颍部向耳后快速地来回推擦6、挤压类手法:用指、掌或肢体其他部位垂直按压或对称挤压受术部位7、摩擦类手法:指以手在人的体表做直线或环旋移动的一类手法8、摆动类手法:以前臂有节律的连续摆动为基本运动形态的手法9、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拇指运动,使产生的功力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人体受术部位的手法简答题:六选二7分/个x2个二14分一、成人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P461、软组织手法的基本要求:(1) 持久:在足够的时间内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间断、不变形、不乏力(2) 有力:有力量.且不是蛮力和暴力,而是一种含有技巧的适度的力(3) 均匀:手法操作的力量、频率和幅度都必须保持均衡,力量不可忽强忽弱,频率不宜时快时慢,幅度不要时大时小,应使手法操作既平稳又有节奏(4) 柔和:动作平稳缓和,手法变换时自然、协调,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柔中有刚(5) 深透:包括力的深透和热的深透,指手法形成渗透力,透皮入内,由浅入深2、骨关节手法的基本要求:(1) 稳:操作时平稳自然、因势利导,在规定与允许的范围内动作,避免生硬粗暴(2) 准:选择手法有针对性,定位要准(3) 巧:控制关节被动运动操作的力量宜轻不宜重,适可而止,以巧取胜,不可使用蛮力(4) 快:推扳动作用力时要突发、有控制的加力,疾发疾收二、推拿手法的补泄方法的种类与操作P412、按手法刺激强度补泄:轻重指手法用力的大小,用力轻为补法,用力重为泄法2、按经络循行补泄:顺经络走行方向为补,逆经络走行方向为泻法3、按手法频率补泄:手法频率快为泻法,手法频率慢为补法4、按治疗时间补泄:推拿时间长为补法,推拿时间短为泻法5、按手法操作方向:向心为补,离心为泻6、按手法运动方向:操作时方向同向向上、向外、向左、逆时多为补法。
推拿学重点
推拿学重点
推拿学是中医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以按摩手法为主要手段,以调理气血、调节阴阳、舒筋活络为目的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下面列举了一些推拿学的重点:
1.手法:推拿学的手法分为揉、捏、拿、推、托、拍、挠、摇
等多种,手法要求准确灵活,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磨练。
2.经络:推拿学需要通过深入研究经络,了解其经脉分布、取
穴方法及与其他经络的联系,以在推拿治疗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3.穴位:推拿学的另一个重点是穴位,需要掌握各个穴位的名称、定位、功能及针刺方法,以便在推拿治疗中准确取穴。
4.诊断:推拿治疗需要先行诊断,了解患者的病症和病史等情况,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注意事项:推拿治疗需要严格掌握注意事项,如力度、时间、频率、部位等,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学是一门技术相对独立、完整的学问,需要通过正规的师从传承和系统化的学习培训来掌握。
推拿手法学重点(大神总结)
推拿手法学重点(大神总结)推拿手法学重点(大神总结)手法分类推拿手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分类:1. 摩擦手法:用手掌或指腹在患者体表上做圆形、直线、锯齿等运动,起到刺激和调节局部组织的作用。
2. 按压手法:用手掌、指腹或手指对不同深度的组织施加直接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节。
3. 揉捏手法:用手指、拇指等对局部组织进行揉捏、搓转,以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效果。
4. 捏拿手法:用手指或手掌对患者的肌肉、筋膜等进行捏拿、拉拉,以放松肌肉、舒展筋膜。
5. 摇摆手法:利用手在患者体表上做有规律的转动、摇摆,帮助调整体内气血的循环和平衡。
6. 震颤手法:通过手部的震颤运动,刺激和调整患者的神经系统,促进身体的正常功能。
手法要点在进行推拿手法时,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1. 深度与轻重:根据患者的情况,可选择不同深度的按摩手法,轻重适度,避免过度刺激或不足以起效。
2. 方向与速度:手法的方向和速度应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进行调整,例如按摩腹部时应顺时针方向进行,速度一般应适中。
3. 心理疏导:在推拿过程中,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安心。
4. 着装与环境:务必确保患者的隐私和舒适,提供合适的着装和温馨的环境。
推拿手法的好处推拿手法在健康保健和治疗方面有许多好处:1. 改善血液循环:推拿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改善身体机能。
2. 缓解疼痛:通过按摩和刺激,推拿手法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减轻身体不适。
3. 促进新陈代谢:推拿手法可以刺激内脏器官,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4. 缓解压力与焦虑:推拿手法有助于放松身体和舒缓紧张情绪,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5. 提高睡眠质量:通过促进放松和平静,推拿手法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问题。
通过掌握推拿手法的分类、要点和好处,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推拿技巧,为人们提供更有效的健康保健和治疗服务。
推拿手法学重点王国才版
推拿手法学重点王国才版推拿手法学重点1. 推拿学是以“手法”作为其防治疾病主要手段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
(p1)2.刘寿山、王子平、魏指薪(p1)3.1956年上海卫生学校举办首期推拿专业班,1958年又成立了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及其临床基地——上海市推拿门诊部,学校聘请了一指禅推拿传人王松山、王纪松、王百川、钱福卿,?法推拿创始人丁季峰,内功推拿大家马万龙、李锡九等众多一流推拿名师为骨干教师,申江名医世家六代传人、推拿宗师丁树山先生嫡传弟子朱春霆任首任校长并亲自授课且临床带教。
(p2)4.推拿手法学是研究推拿临床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技能训练、动作原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规律及其研究方法与发展历史的一门专业学科。
(p3)5. 推拿手法取得重要学术地位的主要原因是推拿手法适用范围广泛,对人体不仅有良好的养生保健作用,而且具有卓著的临床医疗效果。
(p5)6. 至唐朝首设按摩专科,在殿中省所统的尚药局设按摩师4人,在太医署内又设按摩博士1人、按摩师4人、按摩工16人、按摩生15人。
由按摩博士教授按摩生。
(p9)7. 以医疗为目的,术者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或手持器械,在受术者身体特定部位进行的各种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为推拿手法。
(p15)8. 手法操作要求:动作持久、均匀、连贯、富有节律,动作交互过渡要自然流畅。
(p18)9.根据手法动作形式,即动作结构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可分为摆动类手法、按压类手法、摩擦类手法、振动类手法、叩击类手法与关节运动类手法六类。
(p19)10. 摆动类手法(p19)此类手法都属周期性动作系统手法,其形式的特点是往复摆动,是一种节律性的推、压动作,故其操作时要求持久、均匀、深透、富于节奏,并以柔和为贵,不产生明显的内、外摩擦。
11. 叩击类手法(p19)此类手法大多属非周期性动作系统手法,与不固定动作系统手法,也有的属周期性动作系统手法。
其动作形式的特点是一种鞭打样动作的运动,对人体的作用是一种连续或不固定的瞬间冲击力。
推拿功法学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推拿考试:概论:1.推拿发源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
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2.按摩一称始见于:内经3.推拿手法作用机制: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脉4.膏摩一词首次提出于:金匮要略5.世界医学史上救治自缢死的最早文献:金匮要略6.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10卷7.自我养生按摩法进入全盛期:魏晋南北朝8.隋唐医学也进入高潮时期。
9.何为按摩,何为导引:《一切经音义》:“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自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10.按摩治疗范围:“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八疾11.《儒门事亲》将按摩与针灸等归入汗法。
12.推拿一词最早记载于:明代医家张四维《医门秘旨》一书。
13.小儿推拿体系建立的标志是:《小儿按摩经》的问世和一批小儿推拿专著的诞生。
14.“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出自:《医宗金鉴》15.正骨八法又叫伤科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16.推拿手法分为6大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17.推拿手法基本作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舒筋缓急,调利骨节,补肾益气,调理肠胃,化痰畅肺,急救醒神,美容养颜,养生保健18.推拿手法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19.深透:指力的深透,但也同时包括了热的深透20.运动关节类手法要求:稳,准,巧,快21.推拿手法禁忌症㈠慎用:①饥饿时,由于血糖过低可导致休克②饭后1h内或腹胀时③剧烈运动后和极度疲劳者,应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考虑按摩④怀孕者,其腹部,腰骶部一般慎用手法,有些穴位如合谷,肩井,三阴交等可引起流产也不可使用,其他部位不宜重刺激⑤酒醉者㈡严格禁忌:①高热,急性传染病,皮肤破损感染或有严重皮肤病患者②骨折部位,骨与关节结核患者③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出血性疾病或正在出血的部位④严重心脏病患者⑤恶性肿瘤部位⑥精神疾病,情绪不稳定者和酒后神智不清者基本手法:22.摆动类手法:以前臂有节律的连续摆动为运动特征的手法(滚法,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鱼际揉法)23.滚法注意事项:P4224.一指禅推法注意事项:沉肩,垂肘,悬腕,虚掌,指实,紧推慢移25.一指禅推法特点:循经络,推穴道26.一指禅推法作用:舒经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开窍醒脑,调节脏腑27.缠法频率:每分钟220次以上。
复习重点、试题推拿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笔记
推拿手法要点推拿的治疗原理:一、疏导经络,行气活血;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推拿的治疗原那么:一、整体观点,辩证施术;二、标本同治,缓急兼备;三、以动为主,动静联合。
扌衮法:【操作要领】拇指自然挺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
使手背沿掌横弓摆列呈弧面,形成转动的接触面。
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和必定的旋转活动,频次每分钟 120— 160 次。
【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四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样运动伤害、偏瘫、截瘫【要求及本卷须知】1.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
2.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40°,使手背1 / 2 面积〔尺侧〕挨次接触治疗部位。
3.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 1,即“滚三回一〞。
4.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摇动。
5.在挪动操作时,挪动速度不宜过快,滚法频次不变状况下,迟缓挪动。
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经过腕部的来回摇动,使所产生的功力经过拇指连续不停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肩关节放松,肩手下垂。
放松,肘部自然下垂。
腕部放松。
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他四指手掌都要放松。
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必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手握成空拳状,拇指挺直,食指中节桡侧抵住拇指面或指间关节,使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固作用。
紧推:频次略快,有节奏,每分钟120-160 次。
慢移:迟缓的挪动。
〔二〕操作要求1、腕部摇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连续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2、压力、频次、摇动幅度要平均,动作要灵巧。
3、手法频次每分钟120—160 次。
4、~~即所谓紧推慢移。
〔三〕临床运用本手法拥有舒筋活络、调解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功能。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头痛,胃痛,腹痛,面瘫,失眠,高血压,消化道疾病及关节疾病等见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易筋经:“易”改变;“筋”筋脉,肌肉,筋骨;“经”方法。
即通过锻炼能够改变筋骨,
抻筋拔骨,强壮筋骨,调节脏腑经络,变易强壮身形的健身锻炼方法。
(1.韦驮献杵2.横担降魔杵 3.掌托天门 4. 摘星换斗 5.倒曳九牛尾 6.出爪亮翅7.九鬼拔马刀8.三盘落地9.青龙探爪10饿虎扑食11.打躬击鼓12.掉头摇尾)
2.《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明确记载了“中央者”是按摩和导引的发源地。
3.按摩始见于《内经》
4.《金匮要略》首次提出了“膏摩”
5.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
6.《唐六典》推拿治疗范围:“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八疾
7.金代医家张从正将按摩和针灸归为“汗法”
8.“推拿”最早记载于明代医家张四维《医门秘旨》
9.清代《医宗金鉴》提出正骨手法的总结和正骨八法。
文中提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10.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分类有六大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手法。
11.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12.运动关节类手法操作要求:稳,准,巧,快。
13.一指禅推法动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14.开天门:用拇指指腹由两眉头之间向上直推至额上发髻处。
15.推坎宫:用拇指桡侧从眉心向眉梢作分推。
16.推桥弓:用拇指指腹从翳风穴由上而下推至锁骨上窝等。
17. 复合手法1.按揉法2.拿揉法3.推摩法4.牵抖法5.扫散法6.踩跷法
各个手法作用:滚法——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滑利关节。
一指禅推法——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开窍醒脑,调节脏腑。
缠法——活血祛瘀,生肌托毒,且有较强的消散作用。
一指禅偏锋推法——镇静安神,活血通络。
鱼际揉法——舒筋通络,宁心安神。
抖法——舒筋解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消除疲劳。
15.擦法常用小鱼际擦法(侧擦法)
16.挤压类包括:按法,点法,捏法,拿法,搓法,捻法,拨法。
掌按法的注意事项:a.方向:按压的方向应与受术者体表垂直;b.力量:用力要由轻到重平稳加压,再由重而轻逐渐减压,不可冲击式用力。
17.拨法:先按后拨
18扳法:以“寸劲”作用于关节,使其瞬间突然受力,而产生被动的旋转,屈伸,屈收等关节运动的手法,称为扳法。
19.摇法包括颈椎摇法,腰椎摇法(a.坐位腰椎摇法,b.仰卧位……c.俯卧位……),肩部摇法(a.托肘摇肩法,b.扶肘……c.握手……〈幅度最小〉d.大幅度摇肩法)。
20最后的问答题
(2)擦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虚证,寒证和痛证。
其主治功效为(1:温肺化痰。
擦上胸部及背部,用于咳嗽,气喘,胸闷。
(2:温中健脾。
擦上腹部及左侧下背部,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3:舒肝理气,消食导滞。
'擦胁肋部,治疗肝气郁结之腹胀,胸闷等。
(4:温肾助阳。
擦肾俞,命门,督脉,八髎,涌泉等处,用于肾阳不足,气虚下陷诸证和小儿遗尿。
(5:温散寒邪。
擦背部两侧膀胱经,颈项部和鼻翼等,用于风寒感冒,鼻塞等证。
(6:活血祛瘀。
治疗四肢软组织损伤,关节屈伸不利,及颈项肩腰背痛等证。
(7:保健强身。
用于面部,腰骶部涌泉等处。
(8:自我保健推拿。
掌擦腰骶部,擦涌泉等。
(3)抖法的注意事项:(1:受术者的肢体要自然伸直,放松,而处于松弛状态。
(2:抖上肢的幅度应控制在2—3cm,抖下肢则幅度稍大。
(3:频率要由慢到快。
(4:操作是动作要连续。
(5:术者操作时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6:抖法操作前,多配合拔伸法,搓法等手(7: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者慎用上肢抖法。
(4)扳法的注意事项:(1:脊柱扳法操作前,必须要有很好的脊柱解剖学基础且要对脊柱关节的结构特征,生理可动范围有一清晰的了解。
(2:扳法“寸劲”是指短促有力的,目的明确的,有控制的发力。
要求随发随收,点到即止,中病即止。
(3:操作时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活动范围,否则易伤及骨髓,马尾及神经根组织,颈,胸部扳法操作时尤当谨慎。
(4:不可使用暴力和蛮力。
(5:不可强求关节弹响.(6: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7:老年人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或者禁用扳法。
对于骨骨关节结核,骨肿瘤者禁用扳法。
(5)脊柱推拿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原因:a,相关知识的缺乏。
b,操作手法不熟练。
c,缺乏理性认识。
一.摆动类手法:以前臂有节律的连续摆动为运动特征的手法
1.㨰法:以第5掌指关节背面吸定,用手背近尺侧部分在受术部位做来回滚动的手法
操作方法:肩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的伸屈和前臂的旋转运动
腕关节伸屈幅度要大,前滚至极限时屈腕达60°~80°,回滚至极限时伸腕达30°~40°90°-120°
2.一指禅推法: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注意事项:1.沉肩:肩部放松,不要耸起 2.垂肘:肘关节自然下垂,坐位操作时肘部略低于腕部 3.悬腕:腕关节自然悬屈接近90°,不可过于勾紧,影响腕关节的灵活度 4.掌虚:除拇指着力外,其他手指都要放松,自然弯曲,手握空拳。
5.指实:拇指的指端或指腹吸定于一点,不可跳跃或与体表产生摩擦 6.紧推慢移:拇指摆动频率较快,拇指端或指纹面在施术部位上的移动不能太快
3.一指禅偏锋推法: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往返摆动和拇指掌指关节或拇指指骨间关节的屈伸活动
4.鱼际揉法:术者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微屈或自然伸直,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作左右侧偏运动
二.摩擦类手法:包括摩法、推法、擦法和抹法
1.摩法:用手掌或手指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的手法柔和舒适
2.推法:单向直线,较用力着指推法:着力于指纹面掌推法:术者用手掌或掌根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肘推法:用前臂上端近肘尖处着力开天门:额头
3.擦法:单向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可分为小鱼际擦法(侧擦法)、鱼际擦法、掌擦法、指擦法
三.挤压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点法、捏法、拿法、搓法、捻法和拨法
1.按法:由轻而重垂直向下按压,然后逐渐减压放松,如此反复操作用力要由轻到重平稳加压,再由重而轻逐渐减压,不可冲击式用力肘按法刺激较强
2. 拿法:捏而提起谓之拿常用于颈项部、肩背部、四肢部
3.搓法:要求带动皮下组织,不要与皮肤有明显的摩擦肢体不可夹得太紧搓上肢时,搓动要快,移动要慢,移动到肘关节时用力要轻搓上肢时,搓动要快,移动要慢,移动到肘关节时用力要轻如带有旋转动作,即搓法与揉法结合,称为搓揉法(肩部)
4.捻法:术者用拇指末节指纹面与示指中节桡侧(或末节指纹面)相对夹住受术者的手指或脚趾,作方向相反的搓动
捻手指时,夹住手指的侧面主要作用于神经、经络;夹住手指上下面主要作用于肌腱四.叩击类手法:主要包括拍法、击法、弹法
1.拍法:术者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掌心微凹呈虚掌,腕关节放松,
以肘关节的屈伸发力腕关节动作不可过大,手指不可甩动,以免手术者表皮疼痛
3.击法:用拳、掌、指和棒状工具叩击体表的手法,有拳击法、掌击法、指击法、棒击法五.运动关节类手法:包括拔伸法、屈伸法、摇法、背法和扳法
1.摇法:摇转的幅度应由小到大,且尽量限制在正常关节生理可动范围之内,不要超出最大病理限制位,或在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摇转的动作要缓和,用力要平稳,摇动速度宜缓慢对习惯性关节脱位、椎动脉型颈椎病及颈椎骨折等病症禁止使用该部的关节摇法
2.背法:将患者背起后,对腰椎进行牵引、摇晃和振动的操作方法
3.扳法:颈椎斜扳法1.颈椎扳法必须要有很好的颈椎解剖学基础,对颈椎关节的结构特征、生理可动范围有清晰的了解。
2.颈椎扳法“寸劲”要求随发随收,中病即止。
3.操作时不可逾越颈椎关节运动的生理活动范围,否则易伤及脊髓,扳寰枢关节尤当谨慎。
4.不可使用暴力和蛮力。
5.不可强求关节弹响。
腰椎定位斜扳法:受术者健侧卧位。
术者面对受术者而站,右手拇指置于错位节段的两个腰椎棘突之间,左手将患者上半身向前屈曲
肩关节扳法:治疗范围:肩周炎、肩关节外伤后遗症四肢的扳法通常没有关节弹响声六.振动类手法:振法抖法
慎用推拿的几种情况:
1.饥饿时,由于血糖过低可能导致休克
2.饭后1h内,或腹胀时。
3.剧烈运动后和极度疲劳者,应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考虑按摩
4.怀孕者,其腹部、腰骶部一般慎用手法;
有些穴位如合谷、肩井、三阴交据记载可能引起流产,也不宜使用;其他部位不宜使用中刺激手法
5.酒醉者
推拿的严格禁忌症:
1.高热者
2.急性传染病患者
3.皮肤破损、感染,或有严重的皮肤病患者,
其病损部位和病灶部位禁止
4.骨折部位,但骨折后遗症或骨折康复期除外
5.骨与关节结核患者
6.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
7.出血性疾病或正在出血的部位
8.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9.恶性肿瘤部位
10.精神疾病情绪不稳定者和酒后神志不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