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方法及步骤(内容充实)

合集下载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菌株选取:选择适当的病原菌株进行测试,一般使用已知药敏性的参比菌株作为对照。

2. 菌液的制备:将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培养至菌量合适后,采用生理盐水调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

3. 菌液的稀释:取一定数量的菌悬液,根据草浆法或直接法进行适当稀释,使菌量达到目标细菌的浓度,一般为0.5-2×10^8个CFU/mL。

4. 抗生素的制备:按照制备好的抗生素试纸或试剂盒的说明,将抗生素溶液或药片溶解成合适浓度的抗生素溶液。

5. 稀释菌液的扩散:将已制备好的菌液均匀涂布在含有良好的抗生素稀释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上。

6. 培养基的培养:将涂布了菌液的培养基在合适的温度(通常为35-37)下培养约16-20小时。

7. 结果的解读:通过观察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
感性。

一般,对抗生素敏感细菌培养后,会在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圈,直径会随着对菌体敏感程度的增加而扩大。

8. 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抗生素的名称、浓度、菌株信息、抗菌圈直径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药敏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可能会因实验目的、试验样本、试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药敏试验前应详细阅读试剂盒或试纸的使用说明,并按照说明书操作。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方案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方案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实验实验基本步骤:样品→肝、脾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实验鉴定→普通肉汤培养基增殖培养→药敏实验。

1 病料采集1.1 准备材料:试管、载玻片、手术刀、手术剪、结扎绳、记号笔、冰块、泡沫箱、口罩、手套(该灭菌的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冰箱。

1.2 取材部位:血液、肝脏、脾脏、肠内容物,若有鸡胚感染则去鸡胚及卵黄物。

1.3 操作方法:将病死鸡浸泡在消毒剂溶液中,打开腹腔,无菌采集肝脏、脾脏放于事先准备好的灭菌试管内,将带有肠内容物的肠管两端结扎放于灭菌是试管内。

将有明显病变的脏器入肝、脾进行触片,做好标记。

都贴上标签,标示采集样品,来源地,采集时间,采集人。

将装有病料的试管放在放有冰袋的泡沫箱中,及时返回实验室,置于4℃冰箱待检。

2 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2.1 准备材料:光学显微镜、革兰氏染色液、载玻片、手术刀、接种环、平皿、恒温箱、高压锅、摇床、酒精灯、葡萄糖、甘露醇、乳糖、蔗糖等微量生化发酵管,蛋白胨水(蛋白胨(或胰蛋白胨)20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pH7.4),葡萄糖蛋白胨水溶液(每100 mL蛋白胨水中加入葡萄糖1g)、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乙醚、VP指示剂、超净台。

培养基:A. 普通琼脂培养基(牛肉粉 3g、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琼脂 20g、蒸馏水1000ml,ph7.3±0.1),B.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蛋白胨20g、牛胆盐5g、氯化钠5g、琼脂15g,乳糖10g、结晶紫0.001g、中性红0.025g,ph7.2±0.2。

),C. 营养肉汤培养基(牛肉粉 3g、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蒸馏水1000ml,ph7.2±0.2)。

2.2 样品触片镜检涂片镜检:取触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2.2.1在玻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作用1min,水洗。

2.2.2 加革兰氏碘液于玻片上媒染,作用1min,水洗。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引言分枝杆菌(Branchiobdella)是一类无脊椎动物寄生虫,常见于淡水环境中。

它们具有扁平的身体和分枝状的触手,因此得名。

分枝杆菌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因此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1.样品采集:在淡水环境中选择活跃的分枝杆菌寄生体作为样品。

2.样品处理:将样品置于理化条件适宜的培养基中,如R2A培养基等。

以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

3.分离纯培养:利用无菌技术将分枝杆菌从其他微生物分离出来。

常用方法包括稀释涂布法、均匀涂布法等。

4.单菌种培养:将分离得到的单个分枝杆菌菌落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单菌种培养。

5.培养基优化:根据菌株特性,优化培养基组成、温度、光照和其他环境条件。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生长速度等指标,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

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1.制备药敏试验板: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如Mueller-Hinton琼脂、肉汤琼脂等。

将药物分别加入琼脂中,并制备成不同浓度的试验板。

2.培养分枝杆菌:将分枝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药敏试验板上,培养在适宜的温度下。

3.药敏试验观察: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和抑菌效果。

记录最小抑菌浓度(MIC)。

4.药敏结果解读:根据国际标准或相关研究的参考值,判断分枝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抗药性。

可以根据MIC值进行药物分类,如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

5.药敏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枝杆菌的药物抗性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结论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是研究该虫寄生虫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分离培养方法可以得到纯种菌落,为后续研究和药敏试验提供可靠的基础。

药敏试验能够判断分枝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Johnston, D.J. (2000). A new family of Branchiobdellidan (Annelida: Clitellata) ectosymbiontic on freshwater crayfishes: The Evansobdellidae. Proceedings of the Bi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13(3): 842-850. 2. Erséus, C. (2001). Chapter 25 PhylumAnnelida: Clitellata, Branchiobdellida. In: Animal biodiversity: an outline of higher-level classification and survey of taxonomic richness (ed. by Z.Q. Zhang). pp. 281-282. 3. Erséus, C. (2005). Order Branchiobdellida. In: Annelida: Polychaeta, Myzostomida, Branchiura and Vestimentifera (ed. by J. B. Hutchings, S. P. Nimis, and C. Reish). pp. 97-100.。

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操作程序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是用于确定细菌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的方法。

以下是一般的标准操作程序:1. 收集细菌样品:从患者体液样品(如血液、尿液、痰液等)或培养基中收集细菌样品。

2. 细菌培养:将细菌样品转移至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并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确保培养基的pH值和营养成分适宜。

3. 细菌纯化:如果细菌样品混有其他细菌,需要进行细菌纯化步骤,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4. 制备药物溶液:按照药物说明书中的要求,制备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通常会准备一系列两倍稀释的浓度,以便进行扩散法或微量稀释法。

5. 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常见的药敏试验方法包括扩散法(如Kirby-Bauer方法)和微量稀释法(如MIC法)。

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室设备的可用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6. 施加药物:将制备好的药物溶液施加在培养皿上,通常是使用无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纸片或药片,或者使用微量稀释法将不同浓度的药物加入孔洞中。

7. 培养:将加药物的培养皿放置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以允许细菌生长和观察。

8. 观察和记录:观察细菌在各个药物浓度下的生长情况,通常根据生长抑制圈直径或最低抑制浓度(MIC)来评估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9. 分析结果: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通常会参考临床实验室标准或已公开发布的敏感性解释表来进行分析。

10. 报告结果:将药敏试验结果报告给医生或临床实验室主管,以协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上是一般的临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标准操作程序,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根据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和实验目的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请确保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定。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药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某种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或抗性。

下面是药敏试验的一般操作方法:1. 菌株的培养与准备:首先,选择要测试的细菌株。

常用的菌株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将菌株从冻存状态中转移到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然后选取单个菌落进行继续培养。

2. 制备药物浓度梯度:为了测试细菌对不同浓度药物的敏感性,需要制备一系列药物浓度梯度。

可以选择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利福平等。

根据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确定所需药物的最高浓度。

3. 制备洗涤液:制备1倍洗涤液,一般使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

如要进行中药药敏试验,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提取液。

4. 制备菌悬液:从培养得到的菌落中选择单个菌落,接种到含有洗涤液的试管或培养皿中。

使用比例约为1:100(菌悬液:洗涤液),均匀混合。

5. 药物与细菌接触:将制备好的菌悬液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然后使用定量器将一定量的药物滴在琼脂平板上。

确定滴药量时应根据具体药物的MIC进行调整。

6. 培养与观察结果:将涂有菌悬液和药物的琼脂平板进行孵育,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菌株要求进行调整。

观察培养后的平板上是否出现菌落生长,以及菌落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7. 结果解读与分析: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分析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菌的抑菌效果,评估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可以根据菌落的出现与否、数量的多少和生长的形态特征来判断细菌是否对药物敏感。

总结:药敏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可以评估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抗性。

操作时需要注意菌株的选择和培养方法、药物浓度的制备、菌悬液的制备和药物与细菌的接触方法,以及培养和观察结果等。

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感染病情。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

3、常用的接种方法
① 划线接种 ② 液体接种: ③ 穿刺接种 ④ 涂布接种 ⑤ 三点接种 ⑥ 浇混接种 ⑦ 注射接种
从固体培养基上挑取细菌,接种到 液体培养基中;或者从液体培养物中将 菌液接至液体培养基中,称为液体接种。
3、常用的接种方法
① 划线接种 ② 液体接种 ③ 穿刺接种: ④ 涂布接种 ⑤ 三点接种 ⑥ 浇混接种 ⑦ 注射接种
四、实验内容
1. 平板划线的练习
每人取普通平板1个: ① 练习如何打开平板; ② 练习接种棒的火焰灭菌; ③ 练习挑取单个菌落; ④ 练习分区平板划线。 再取普通平板1个, 4区划线后, 37℃培养, 作为考查内容.
接种环的火焰灭菌
平板分区划线示意图
把接种环上的材料涂在培养基的一侧,一般作3-5 次划线。
5、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① 营养 ② 水分、pH、渗透压 ③ 温度: ④ 气体环境 ⑤ 培养时间 • 只有处于最适生长温度时,生 长速度才最快,代时最短。 • 病原微生物通常为37℃。
5、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① 营养 ② 水分、pH、渗透压 ③ 温度 ④ 气体环境: ⑤ 培养时间 有的细菌还需要一定浓度的CO2 • 需氧菌 • 兼性需氧菌 • 厌氧菌 化学去氧 生物去氧 隔绝阻氧 替代驱氧
1、四个概念
① 分离培养: ② 接种 ③ 菌落 ④ 菌苔
就是把病料中的病原微生物分离培 养出来,并获得分离物的单一生长材料, 以进行诊断及有关研究工作。
1、四个概念
① 分离培养 ② 接种: ③ 菌落 ④ 菌苔
将微生物接到适合于它生长繁殖的 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 做接种。
1、四个概念
2 1 3 4
2. 琼脂斜面的接种
每人取琼脂斜面1支: ① 练习打开斜面; ② 练习斜面到斜面的接种。

细菌药敏试验报告

细菌药敏试验报告

细菌药敏试验报告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试验原理: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细菌进行耐药性测试,可以确定其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

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包括扩散法、碟扩散法、荧光染色法等。

本次试验采用了碟扩散法,将抗生素置于小型圆形纸片上,贴于培养基表面,观察形成的菌落周围的抑制圆来判断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

试验过程:1.准备工作:制备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和培养基。

2.取样:将不同类型的细菌分别提取复制,并用增殖培养基培养。

3.打药敏试验:将抗生素置于小型圆形纸片上,贴于培养基表面。

4.观察结果:观察形成的菌落周围的抑制圆来判断该细菌对该抗生素的敏感性。

试验结果:根据本次试验结果,不同类型的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如下:菌种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大环内酯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中度敏感抗性抗性中度敏感肺炎链球菌敏感中度敏感中度敏感抗性中度敏感大肠杆菌中度敏感抗性抗性敏感中度敏感沙门氏菌中度敏感抗性抗性敏感中度敏感结论:根据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时,不推荐使用头孢菌素或氯霉素,应优先考虑青霉素或红霉素。

2.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菌素和氯霉素的反应不如青霉素,建议优先使用青霉素。

3.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许多常见抗生素耐药,建议在治疗时注意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提示:为保证试验结果准确可靠,建议在试验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无菌器皿和工具,以免污染培养基和细菌样本。

2.制备完善、严格控制抗生素的浓度,避免因药效差致使结果不准确。

3.在选择抗生素和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原菌和临床情况综合考虑。

药敏试验的实验步骤及结果判定方法

药敏试验的实验步骤及结果判定方法

药敏试验的实验步骤及结果判定方法一、实验准备在进行药敏试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物品:1. 抗菌药物纸片。

2. 药敏试验培养基(如MH琼脂)。

3. 待测菌株。

4. 无菌棉签。

5. 吸管或微量加样器。

6. 手套、口罩和实验服。

7. 药敏试验记录表。

二、菌株接种1. 使用无菌棉签蘸取待测菌株,轻轻涂布在MH琼脂表面,确保菌株分布均匀。

2. 将涂布好的培养基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

三、药物稀释1. 根据抗菌药物的说明书,配置好所需浓度的药物溶液。

2. 使用吸管或微量加样器,将药物溶液按比例稀释。

四、药敏片制备1. 准备抗菌药物纸片,根据说明书要求进行剪裁。

2. 将抗菌药物纸片放在无菌平皿中,每片纸片标记对应的药物名称。

五、药敏试验1. 在培养基上标记好菌株的名称和实验日期。

2. 使用无菌棉签或吸管,将菌株涂布在药敏试验培养基上,确保菌株分布均匀。

3. 用无菌镊子取抗菌药物纸片,轻轻贴在培养基表面,每个药物纸片间隔15-20mm。

4. 将培养基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18-24小时。

六、结果判定1. 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并记录每个抗菌药物纸片周围的抑菌圈大小。

2. 根据抑菌圈大小,参照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判定标准,判断菌株对药物的敏感度(如敏感、中介或耐药)。

3. 综合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给出最终的药敏试验报告。

七、结果记录将实验步骤和结果详细记录在药敏试验记录表中,以便后续分析和报告编写。

记录内容包括:菌株名称、实验日期、药物名称、药物浓度、抑菌圈大小、敏感度判断和实验员等信息。

八、结果解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医生可以了解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药敏试验结果也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和抗生素的滥用。

同时,实验室可以通过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了解地区或医院内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抗菌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它可以评估不同药物对细菌的杀菌效果。

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培养基: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如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等,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制备好培养基。

2. 细菌的孵育:将需要测试的细菌株均匀涂布在琼脂培养基的表面上,然后在37C下孵育24小时,使得菌落生长。

3. 制备药物试验片:将需要测试的药物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通常是2倍稀释系列。

将药物溶液滴在试验片上。

4. 放置试验片:将制备好的试验片放置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培养板上,并轻轻压平,使得药物溶液能够与细菌接触。

5. 孵育试验片:将装有试验片的琼脂培养板置于37C下孵育24小时,使得细菌在药物的作用下生长或者抑制生长。

6. 结果的观察和解读:观察试验片上细菌的生长情况,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判断药物的杀菌效果。

常用的评估标准是观察试验片上出现最低抑菌浓度(MIC)。

7. 数据记录和分析: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试验片上出现的细菌生长情况分析药物的抗菌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敏感性试验只是一种体外实验,并不能完全代表细菌在体内的敏感性。

因此,对于真实应用中的治疗选择,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判断。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实验报告药敏实验实验报告引言:药敏实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用于评估不同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

通过该实验,可以为医生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治疗感染提供参考。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以及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方法:1. 收集细菌样本:从临床患者的感染部位采集细菌样本,并进行纯化处理,得到纯净的细菌菌株。

2. 制备药物溶液:选择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按照规定浓度制备药物溶液。

3. 扩散法测定药敏性: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待其凝固后,在培养基表面均匀涂抹细菌悬液。

然后,在培养皿上分别滴加不同抗生素溶液,使其均匀分布。

4. 培养细菌: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温度孵育细菌。

观察细菌在不同抗生素下的生长情况。

5. 结果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判断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观察发现,在青霉素的作用下,细菌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呈现出较小的菌落直径。

而在头孢菌素的作用下,细菌的生长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相对于青霉素而言,菌落直径较大。

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首先,细菌的种类会对其敏感性产生影响。

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差异,这与其细胞壁结构、代谢途径等有关。

其次,细菌的耐药性也会影响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长期暴露在抗生素中的细菌可能会产生耐药基因,使其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

此外,抗生素的浓度和使用方式也会对细菌的敏感性产生影响。

讨论与结论:药敏实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之一,可以为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感染提供依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这与细菌的种类、耐药性以及抗生素的浓度和使用方式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敏实验只是一种参考,不能完全代表细菌在人体内的反应。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1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1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1
实验目的:
2. 学会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分离培养法和生理生化试验法鉴定大肠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

分离培养法:将待检菌涂布于无机盐蔗糖琼脂平板上,进行无菌措施后,封好后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约24小时。

生理生化试验法:将培养好的菌涂布于氧气萎缩培养基上,培养几十小时后进行各项生理生化试验,如酸碱反应、气体产生、吸附染料、半胱氨酸脱羧反应等,以确定菌的生理特征。

药敏试验:将培养好的菌按黏贴法涂布于药敏试验纸片上,将纸片贴在特定的试验板上,经过孔隙效应作用后,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如有抑制则为敏感,无抑制则为耐药。

实验步骤:
1. 首先进行无菌操作,将待检样品均匀涂布于琼脂平板上,分别在不同方向进行划纹,待干燥后翻转培养。

2. 取出培养好的菌,进行生理生化试验。

如酸碱反应、气体产生等。

4. 将培养好的菌均匀涂布于药敏试验纸片上,用特定的试验板进行孔隙效应,作用时间为24小时。

5. 经过孔隙效应作用后,取下试验纸片,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
1. 经过无菌操作后,将待检样品成功涂布于琼脂平板上,实验结果为大肠杆菌生长良好。

2. 通过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

3.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待检菌株对甲氧苄啶、氯霉素等药品敏感,对红霉素等药品耐药。

结论:。

细菌分离培养操作步骤流程

细菌分离培养操作步骤流程

细菌分离培养操作步骤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细菌分离培养是一种用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单一细菌菌株的方法。

下面是细菌分离培养的操作步骤流程:1.准备培养基和培养器具:首先准备所需的琼脂培养基、试管、移液器、灭菌吸管、无菌培养皿等器具。

药敏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报告

药敏实验报告药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药敏实验,了解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评价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二、实验原理:药敏实验主要是通过将不同抗生素涂布在含有培养基的平板上,观察不同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常用的实验方法有,纸片扩散法、落法等。

本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所需的培养基制备好,将抗生素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

2.接种细菌:用接种环沾取待测试的细菌悬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

3.放置纸片:将含有抗生素的纸片均匀地放置在培养基上。

4.培养:将试管倒置盖在平板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37°C下培养24小时。

5.观察结果:观察平板上的细菌生长状况,例如菌落的大小、形态等。

四、实验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在平板上能够观察到不同的菌落,根据菌落的大小、形态等可以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对于敏感的细菌来说,抗生素会抑制其生长,菌落较小,或无法生长。

而对于耐药细菌来说,由于其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菌落会较大,生长繁盛。

五、讨论与分析:本实验通过药敏实验评价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可以用于指导临床上的抗生素治疗。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不同的细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结果只是一种辅助参考的方法,最终的抗生素选择还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断。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药敏实验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如何评价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药敏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对临床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实验结果只是一种参考,具体的抗生素治疗还需要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和决策。

七、参考文献:无。

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方法及步骤

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方法及步骤

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及操作步骤无菌取血液或脏器、淋巴结划线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或血清琼脂平面培养基、普通肉汤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 h,观察其生长特性。

目前细菌分离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划线分离法、加热分离法和实验动物分离法。

平板划线接种法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离接种方法。

它可以从被检病料中通过划线可使细菌分离、分散生长而形成单个菌落(有利于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分离出目的菌),以便挑选可疑菌落作纯培养加以鉴定。

具体操作:1、右手持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火焰灭菌;图1 病料采集图2 接种环灭菌2、待接种环冷却后,挑取被检料少许,左手持琼脂平板,以食指为支点,用拇指和无名指将平皿揭开一空隙。

大约20℃时,迅速地将接种环轻轻地涂布在培养基的边缘。

3、在涂布处来回移动作曲线形划线接种。

(注意:划线时,以腕力使接种环在琼脂平板表面划动,尽量不要划破培养基,划的线条要密,但不能重复旧线,以免培养物形成菌苔。

)图3 平板划线接种法4、划线完毕,合上平皿盖,将琼脂平板倒置,放入37℃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

注意:分离培养用的平板培养基应表面干燥,可于临用前置37℃孵育箱内30分钟,这样表面即干燥有利于分离培养,又使培养基预温,对培养某些较娇弱的细菌有利。

细菌药敏试验方法操作步骤药敏试验是抗菌药使用以前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环节,一个正确的药敏结果能够科学的指导养殖户用药,减少抗菌素使用的盲目性,从而减少养殖户损失。

在临床实际生产中具备重要意义。

1、在“超净台”中,用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细菌涂布到平皿培养基上。

具体方式;用灭菌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分别在平皿边缘相对四点涂菌,以每点开始划线涂菌至平皿的1/2。

然后,找到第二点划线至平皿的1/2,依次划线,直至细菌均匀密布于平皿。

图4 接种环划线2、以无菌操作将灭菌的不锈钢小管(外径为4毫米、孔径与孔距均为3毫米,管的两端要光滑,也可用玻璃管、瓷管),放置在培养基上打孔,将孔中的培养基用针头挑出,并以火焰封底,使培养基能充分的与平皿融合(以防药液渗漏,影响结果)。

药敏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药敏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药敏实验报告实验内容药敏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引言:药敏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不同药物对细菌的抗菌活性。

通过该实验,可以确定不同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本文将介绍药敏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实验材料:1. 细菌培养物:选择需要测试的细菌菌株,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预培养。

2. 药物:选择需要测试的药物,如抗生素、抗菌药物等,并按照规定的浓度进行配制。

3. 培养基: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如琼脂、肉汤等,用于培养和生长细菌。

4. 培养皿:用于装载培养基和药物的培养皿,可以选择普通培养皿或96孔微孔板。

二、实验步骤:1. 制备细菌悬液:从预培养的细菌培养物中取出适量的细菌,转移到无菌培养基中,摇匀后得到细菌悬液。

2. 稀释细菌悬液:将细菌悬液进行适当稀释,以获得合适的菌液浓度,一般为0.5 McFarland浓度。

3. 涂布培养基:将稀释后的细菌悬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可以使用无菌的玻璃棒或无菌的吸管进行涂布。

4. 药物斑点法:在涂布的培养基上滴加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形成不同浓度的药物斑点。

5. 培养:将涂布好药物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一般为18-24小时。

6. 结果观察:观察培养基上细菌生长的情况,记录不同药物斑点周围的细菌生长情况。

三、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抗菌活性:根据不同药物斑点周围的细菌生长情况,可以判断该药物对该细菌菌株的抗菌活性。

若细菌周围无生长,则说明该药物对该细菌菌株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若细菌周围有生长,则说明该药物对该细菌菌株的抗菌活性较差。

2. 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观察不同药物斑点的浓度,可以确定该药物对该细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抑菌浓度是指能完全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一般以药物斑点周围无细菌生长为标准。

3. 药物敏感性:根据最小抑菌浓度,可以将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分为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等级。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

药敏试验操作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药物对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敏感性。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

一、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1. 培养基:根据要测试的细菌种类选择相应的培养基,并按照说明书配制。

2. 抗生素: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可以是已知的抗生素,也可以是待测的新药物。

3. 细菌悬浮液:从培养物中挑取单一菌落,转接到培养基中培养一夜,然后取一定量的细菌悬浮液用生理盐水调制。

二、药敏试验步骤1. 稀释菌悬液:将细菌悬液稀释至适宜浓度,通常为0.5 McFarland 标准浓度,以确保实验准确性。

2. 制备琼脂平板:将培养基煎化至液态,待温度降至45-50时加入相应抗生素浓度,快速混合后倒入培养皿中。

3. 扩展细菌:将含有药物的琼脂平板倒扣在灭菌台上,用细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琼脂平板表面上。

4. 培养和观察: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通常为18-24小时。

培养结束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记录结果。

5. 结果解读:根据菌落的生长情况和直径大小,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通常,抗生素有效抑制菌落生长的区域称为抑制圈,其直径大小与药物对细菌的抑菌效果相关。

- 抗生素敏感(S):抑制圈直径大于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中度敏感(I):抑制圈直径仅略大于MIC;- 抗生素耐药(R):抑制圈直径小于MIC。

6. 结果记录和分析:将对应的药敏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

7. 实验验证:如果需要,可以对少数样本进行二次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三、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1. 实验操作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以防止外界细菌的污染。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口罩等。

3. 实验仪器和试剂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无菌处理。

4. 抗生素的选择要与实验目的和细菌种类相匹配,避免选择不当的抗生素。

5. 实验结束后,应正确处置培养皿和含有抗生素的废弃物,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肺结核的结核病菌分离与药敏试验

肺结核的结核病菌分离与药敏试验

肺结核的结核病菌分离与药敏试验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针对肺结核的治疗,结核病菌分离与药敏试验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核病菌的分离和药敏试验的流程和意义。

一、结核病菌的分离结核病菌的分离是指从患者的临床样本(如痰液、组织、体液等)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

这一步骤对于确诊肺结核、确认感染者以及评估耐药性至关重要。

1. 采样采集病人的临床样本是进行分离的第一步。

最常用的样本是患者的痰液。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采用无菌容器进行采样。

2. 处理样本采集的样本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以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

一般的处理包括离心、抗酸染色和培养。

3. 离心离心是将采集到的样本离心,分离出细菌。

这一步骤通过高速离心使样本分层,得到细胞沉淀。

4. 抗酸染色经过离心后的细胞沉淀需要进行抗酸染色。

抗酸染色可以使结核分枝杆菌显现红色,从而与其他细菌进行区分。

5. 培养抗酸染色后的样本需要进行培养,使结核分枝杆菌得到足够的生长。

培养的常用介质有各种琼脂糖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培养时间一般为6-8周。

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对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确定使用何种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1. 抗生素的选择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在药敏试验前,需要根据结核菌的感染情况和临床表现选择一组合适的抗生素。

2. 药敏试验方法药敏试验有多种方法,常见的包括比例法、纸片扩散法和测MIC法。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培养结核菌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生长情况来判断结核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3. 结果解读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将结核菌分为多种药物敏感性类型。

常见的有多重耐药(MDR)、广谱耐药(XDR)和全耐药(TDR)等。

根据不同类型的耐药性,可以选用相应的联合疗法进行治疗。

三、结核菌分离与药敏试验的意义结核菌分离和药敏试验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确诊与治疗结核菌分离为肺结核的确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医生可以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三区划线与药敏试验

三区划线与药敏试验

2、生物安全意识:操作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3、标本识别:根据标本信息对平板进行编号。 4、三区划线分离:用接种环将标本涂布于平板1区并做数次 密集划线,然后在二三区依次划线,每区之间应烧接种环, 每一区划线仅接触上一区域3-4次,使菌量逐渐物处理:使用后标本盖紧盖子放回试管架上或 放在黄色医疗垃圾中
细菌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 三区划线分离法
胡昊珍
原理
通过在平板上划线,将混杂的细菌在琼 脂平板表面充分的分散开,使单个细菌 能固定在一点上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菌 落,以达到分离纯种的目的。若需从平 板上获取纯种,则挑取一个单个菌落作 纯培养。
操作
1、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等个人防护 用品。
操作
1、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标本识别:根据标本信息对平板进行编号。 3、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1)接种物制备:挑取经过35度、16-24h孵育的纯培养物,置于 无菌生理盐水管中,制备成0.5麦氏浊度标准的菌悬液,15分钟内 使用。
(2)接种平板: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试管内壁旋转挤去多 余菌液,然后在MH琼脂表面均匀涂布接种3次,每次旋转平板60度, 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1-2圈,完毕后,室温干燥3-5分钟。 (3)贴药敏纸片:15分钟内用无菌镊子将纸片贴于琼脂表面,各 纸片中心距离应大于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大于15mm,纸片贴 好后不再移动。 (4)孵育:15分钟内将平板倒置放放入孵育箱。
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 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有的药物吸收琼脂 中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梯 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 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 抑菌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及操作步骤
无菌取血液或脏器、淋巴结划线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或血清琼脂平面培养基、普通肉汤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 h,观察其生长特性。

目前细菌分离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划线分离法、加热分离法和实验动物分离法。

平板划线接种法
这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离接种方法。

它可以从被检病料中通过划线可使细菌分离、分散生长而形成单个菌落(有利于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分离出目的菌),以便挑选可疑菌落作纯培养加以鉴定。

具体操作:
1、右手持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火焰灭菌;
图1 病料采集图2 接种环灭菌
2、待接种环冷却后,挑取被检料少许,左手持琼脂平板,以食指为支点,用拇指和无名指将平皿揭开一空隙。

大约20℃时,迅速
地将接种环轻轻地涂布在培养基的边缘。

3、在涂布处来回移动作曲线形划线接种。

(注意:划线时,以腕力使接种环在琼脂平板表面划动,尽量不要划破培养基,划的线条要密,但不能重复旧线,以免培养物形成菌苔。


图3 平板划线接种法
4、划线完毕,合上平皿盖,将琼脂平板倒置,放入37℃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

注意:分离培养用的平板培养基应表面干燥,可于临用前置37℃孵育箱内30分钟,这样表面即干燥有利于分离培养,又使培养基预温,对培养某些较娇弱的细菌有利。

细菌药敏试验方法操作步骤
药敏试验是抗菌药使用以前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环节,一个正确的药敏结果能够科学的指导养殖户用药,减少抗菌素使用的盲目性,从而减少养殖户损失。

在临床实际生产中具备重要意义。

1、在“超净台”中,用经(酒精灯)火焰灭菌的接种环挑取适量细菌培养物,以划线方式将细菌涂布到平皿培养基上。

具体方式;用灭菌接种环取适量细菌分别在平皿边缘相对四点涂菌,以每点开始划线涂菌至平皿的1/2。

然后,找到第二点划线至平皿的1/2,依次划线,直至细菌均匀密布于平皿。

图4 接种环划线
2、以无菌操作将灭菌的不锈钢小管(外径为4毫米、孔径与孔距均为3毫米,管的两端要光滑,也可用玻璃管、瓷管),放置在培
养基上打孔,将孔中的培养基用针头挑出,并以火焰封底,使培养基能充分的与平皿融合(以防药液渗漏,影响结果)。

3、添加药物:按不同药液加样,样品加至满而不溢为止。

将平皿培养基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效果。

图5 添加药物
药敏试验结果:
影响药敏结果的因素:
1、培养基:应根据试验菌的营养需要进行配制。

倾注平板时,厚度合适,约56mm,不可太薄,一般90mm直径的培养皿,倾注培养基1820m为宜。

培养基内应尽量避免有抗菌药物的拮抗物质,如钙、镁离子能减低氨基糖苷类的抗菌活性,胞腺密啶核苷和对氨苯甲酸(PABA)能拮抗磷胺药和TMP的活性
2、细菌接种量:细菌接种量应恒定,如太多,抑菌圈变小,能产酶的菌株更可破坏药物的抗菌活性。

3、药物浓度:药物的浓度和总量直接影响抑菌试验的结果,需精硫配制。

商品药应严格按照其推荐治疗量配制。

4、培养时间:一般培养温度和时间为37℃8-18小时,有些抗菌药扩散慢如多粘菌素,可将已放好抗菌药的平板培养基,先置4℃泳箱内2-4小时,使抗菌药预扩散,然后再放37℃温箱中培养,可以推迟细菌的生长,而得到较大的抑菌圈。

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h后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