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转变
努力促进四个转变,实现有效阅读教学
![努力促进四个转变,实现有效阅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33a3647b52acfc788ebc940.png)
努力促进四个转变,实现有效阅读教学作者:喻冬燕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5年第03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如何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需要广大教师深刻领悟新课标的精髓,注重教学理念、方式、角色的转变,以及打造更为多元、丰富、精彩的课堂,让阅读教学有效开展。
一、转变教学理念,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能兼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习惯于满堂灌输。
这样的教学理念显然与新课程改革相违背,没有充分体现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首先,转变思想理念,认真阅读课程改革要求,对自身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让学习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
有了这样的理念转变,整个教学才能够更加素质化。
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不能再设计单向的灌输过程,而应设计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启发引导为引领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这样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其次,转变教学理念,从单纯的注重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运用转变,从直接给出答案向引导高中生分析文本、解读文本和感悟文本转变,从对学生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向体现学生差异性的方式转变,从重视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转变,在这样的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
二、转变教学方式,体现素质化课堂要求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应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习方法,自己探究和获得知识,体现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教育。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阅读探究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其次是制定合作学习规则,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有效保障。
例如,教师在讲解司马迁的《鸿门宴》时,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任务,让他们从知人论世、民俗文化等不同角度介入分析文本,从不同的方向开展探究,在交流活动中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也在交流活动中得到了升华。
此外,教师还应抓住合作学习互动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
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王红雁
![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王红雁](https://img.taocdn.com/s3/m/11ba5f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f.png)
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王红雁发布时间:2023-05-28T08:56:22.155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6期作者:王红雁[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体验式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即要求学生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主体验、自主理解、自主消化疑难点的方式,对阅读素材进行全面而透彻的理解,进而完成对阅读文本意义的有效建构,这也是高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阅读教学虽然在语文课堂中较为常见,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本文中将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实例,对高中语文课堂体验式阅读教学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设计。
麻栗坡县民族中学 663600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体验式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即要求学生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自主体验、自主理解、自主消化疑难点的方式,对阅读素材进行全面而透彻的理解,进而完成对阅读文本意义的有效建构,这也是高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阅读教学虽然在语文课堂中较为常见,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本文中将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实例,对高中语文课堂体验式阅读教学进行全方位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高中语文;体验阅读;语文阅读引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主体内容,也是关键内容。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其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的结合,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环境的形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得有所加强,文化知识面更加丰富,语文综合素养也有效提高。
教学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理念的转换,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深度学习理论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以统编版必修教材为例
![深度学习理论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以统编版必修教材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71a700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b.png)
深度学习理论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以统编版必修教材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学习作为其核心部分,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教育领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说阅读教学,深度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在深度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首先概述了深度学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背景。
接着,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教学方法单学生兴趣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基于深度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本文提出了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包括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学生阅读行为、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引入智能评价系统等。
本文还以统编版必修教材为例,具体分析了如何将这些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讨论了其可能带来的教学效果和挑战。
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文旨在为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深度学习理论概述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它以人工神经网络为架构,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的算法。
深度学习通过多层非线性变换来学习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关系,能够处理高度非线性和复杂的数据,因此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深度学习的核心是神经网络,它由多层的神经元连接组成。
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些权重,这些权重用于计算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映射。
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便是不断地调整这些权重,最终得到使损失函数最小化的权重值。
深度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
在计算机视觉中,深度学习可以用于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可以用于情感分析、文本分类、机器翻译等任务。
深度学习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能够自动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而无需人工设计特征。
深度学习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数据进行训练,以及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差等。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转变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b7818957be23482fb4da4c63.png)
表面看 来 , 阅读与考 试两者 之间 是矛 盾 的 , 似 乎大 量 的阅读 占用 了有 限 的学 习时 间会影 响考试成绩 , 而实 际上 , 这是 一种 似是 而 非 的说 法 。阅读 与 考试 之间并 不矛盾 。阅读本 身就是 一种综 合性 的学习 活动 , 它既 能发 展学 生 的思 维 , 又能增 进学生 的情感 ; 既 能开 拓学 生 的视 野 , 增 长学 生 的知 识 , 又 能 有效 地提 高学生 的阅读能 力 、 语 盲表 达能 力 等 多方 面 的能力 , 同 时也 能提 高
仅要 改变 高中生 的语文 阅读 方式 , 而且 也将改 变高 中语文 教师履 行职 责 的专 业追 求方 式。怎样 领悟新课 标 的精髓 , 全 面 提高 高 中语 文 阅读 教学 质量 , 我 在 高中语 文阅读教 学实践 中对 阅读 教 学 理念 、 阅读 教学 方式 , 以及 阅读 教 学 中教师 角色和课 堂特性进 行 了一 系列 的初步探 索 。 在 学习《 阿 Q正传 》 前夕. 我 曾经 针对 我 校学 生课 外 文 学 阅读 情况 进 行 问卷调查 。结果 表明 : 学生看 通俗 作 品的 多 , 读 高雅 文学 的少 ; 看琼 瑶 、 金 庸 的多 , 读 鲁迅 、 巴尔扎克 的少 。于是 我决 定 以。 走 进鲁 迅—— 心 灵 的哺育 者” 为主题 展开一个 专题 阅读 。 重 新阅读 鲁迅 的《 狂人 日记 》 、 《 祝福》 和《 孔 乙 已》 等批判 国民劣根 性 和封 建礼教 思想 的系 列小 说 中所 蕴藏 的深 厚 而 真挚 的人 文 关怀 , 读‘ 拿来 主义 ) 理解鲁 迅深刻 的认识 、 独 到的 眼光和犀 利 的笔锋 , 并 要 求 学生 要到书店 、 图书馆 、 电子 阅览室 等地方广 泛涉 猎有关鲁 迅 的资料 信息 , 自我研读 、 独 立体验 。 而且 写 出 自己的真 实认 识 , 整个 过程 经 历 了“ 确 立 主 题 一 阅读创作 一筛选整 合 一写作反 馈 ” 四个 阶段 , 历时 一个 多 星期 。这 个崭 新 的学 习形式 , 极 大地 激 发 了学 生 的学 习 热情 。每 个学 生 都 积极 的投人 进 来, 查 阅资料 . 重读 文章 , 细致 体 会 . 广 泛讨 论 他们 思 想活 跃 , 获 益很 多 , 写 出了不 少思想深 刻 的文 章 例: 那盏 灯 , 亮着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与旧选修教材的区别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与旧选修教材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5db894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f.png)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与旧选修教材的区别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与旧选修教材的区别一、教材定位与内容安排的变化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在教材定位和内容安排上与旧选修教材有着明显的区别。
新课标下的选修教材更加强调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因此,教材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涉及的主题更加多元化和前瞻性。
而旧选修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考试的应试性质,内容相对较为单一和传统。
二、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与旧选修教材相比,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明显的转变。
旧选修教材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
而新课标下的选修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因此,教材内容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新课标下的选修教材与旧选修教材相比,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旧选修教材以讲解和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而新课标下的选修教材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
同时,教材中也加入了更多的多媒体资源,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活跃和积极。
四、课文选材和体裁的改变新课标下的选修教材与旧选修教材相比,在课文选材和体裁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旧选修教材中的课文主要是经典作品和文言文,注重文化传承和理论学习。
而新课标下的选修教材更多地涉及了当代文学作品和现代语言文体,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
同时,新课标下的选修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与旧选修教材相比,在教材定位与内容安排、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课文选材和体裁上都有了明显的区别。
新课标下的选修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内容选择,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高中语文新课堂理念的几个转变
![高中语文新课堂理念的几个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6afd0ef5f705cc1755270933.png)
违”,意思是说 : “ 即使跟您相遇 ,也非打您不可。”和上
几 例 比起 来 , “ 以烦 执 事 ” 的 言 外 之 意 还 算 是 比较 明 显 敢 的 。可 见 , 翻译 成 “ 冒昧 地 拿 亡 郑这 件 事 麻烦 您 ”还 是可 行 的 。 不 过 ,如 果 把 它 的 言外 之 意 ( 就 是 “ ” 的实 质 内 也 烦
维普资讯
.
鞭
实 完 整 的人 ,互相 平 等 ,为 了共 同的 教 学 目标 而对 话 。的精神 。所谓整合思想的 情 感 与理 性 、 思考 与 行 动 、经 验 和 知 识等 都 真 实 的展 现在 对
教 学观 则 是 以语 文 教 学 内容 的意 义 创 新与 开 发 为核 心 ,关 注
会、生活的外延,是向前、后、左、右 的延伸。学生在生活 文教 学 必 须 与 生活 联 系 ,这 是 对语 文教 学 提 出 的更 高 要求 。 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把语文学习仅封 闭在课堂内,切断它 因 此 ,语 文 教 学 要 开 放 , 由 教 室 的 小 课 堂 走 向生 活 的 大 课 与广 阔社会生活、学校生活 、家庭生活的联系是荒谬 的。刘
手 法 。郭 锡 良 《 古代 汉 语 》下 册 : “ 直 言 其 事 ,故 意 把话 不
说得含蓄 、婉转一些 ,叫委婉语。” “ 执事 ”一词就是此书
中 “ 冒犯 ” 的委 婉 语 。而 且 ,委婉 语 还 较 多地 表 现在 外 交 避 辞 令 中 。 如 《 传 ・ 公 四 年 》 : “ 惠 徼 福 於 敝 邑之 社 左 僖 君 稷 ,辱 收 寡 君 ” ,意 思 是说 : “ 如果 不 毁 灭 我 国 ,肯跟 我 您 们结 成 同盟 。 ” 《 传 ・ 公 三年 》 : “ 左 成 虽遇 执 事 ,其 弗敢
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d482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b.png)
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不足等。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一些策略和方法,通过改变教师的角色、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等途径,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共同努力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为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学生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不够强、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等。
本文旨在探究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能够引导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不同策略的探究和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助于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促进语文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研究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教师角色转变教师角色转变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的角色,传授知识,引导学生。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的角色也在逐渐转变。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发者。
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研究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d84b0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6.png)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和发展,就要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理念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去。
而且,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材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核心化发展需求。
基于此,下面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并针对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主动性与积极性;还需要注重阅读方法的科学运用,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先对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然后再根据不同文本特点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概述(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我国教育部门也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而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长期学习生活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品质与关键能力,它不仅包括文化知识技能等方面内容,还涉及思想道德情操以及个人品德修养等多个层面。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作为研究重点来加以探究,从而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能够取得良好成效。
具体来讲,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才能够让自身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感悟力,进而实现有效的提升。
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在实际开展阅读活动时也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人文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来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就必须将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图式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60141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0.png)
图式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改革,当前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也开始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
尤其是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对学生的教育需求。
因此一些教师在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应用图式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图式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认知结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学到更多的有用知识,实现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积累的有效提升。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善于利用图式理论,让学生利用图式理论教学对阅读行程作为深刻的文章理解,同时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式理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引言: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学习压力,也正是由于学生承担着这种学习压力,导致许多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行,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寻找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通过图式理论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甚至可以让学生加强对阅读数据内容的记忆,因此图式理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并对学生的教学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本身就是了解新事物的一种认知活动,但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记忆文章的内容,这也就使得学生的阅读效果不理想。
1以合适的图式理论达到对应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并未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而许多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也只是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反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效果,这也就使得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已经很难获得额外的知识。
而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要想有效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利用全新的阅读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利用新的阅读学习方法实现阅读效果的有效提升。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思考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ce98d2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c.png)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教育体系的要求不断提升。
课堂教育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回归并发现了课堂教学的具体本质。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深入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从而不断提高我国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管理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主要驱动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创建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从而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思考引言随着目前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同时在教育事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全面推进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教育,改变了以往的教育评价方式和教学模式,主要是身为最基础学科的语文,它在高中教学和考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也存在各种问题,而且在教学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语文课堂,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1.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构建高效课堂是指教师要提高单元时间内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
这里的产出就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即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大程度地吸收教师教授的知识。
一般情况下,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看课堂是否有效率,主要指班级所有学生是否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而不仅限于优等生。
课堂内容是否充实,学生课上所学内容是否能在课后产生变化。
有的学生变化较大,有的则变化较小,无论如何这些变化都是课堂是否有效的证明。
二是要看课堂是否有生成性。
从性质、理念看新旧高中语文课标的异同
![从性质、理念看新旧高中语文课标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cbb2406fbb68a98271fefab1.png)
ywjsxxk@学术前沿XUESHUQIANYAN从性质、理念看新旧高中语文课标的异同2018年1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面世。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经过14年的探索,迎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挑战。
研读新课标,诸多新理念、新名词映入眼帘: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学分、学习任务群等。
对比2003年版旧课标,不难看出新课标是在旧课标基础上的继承、发展、变化与创新。
本文以2003年版旧课标和2017年版新课标为研究对象,着重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两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预估新课标的发展变化对高中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
一、课程性质比较旧课标用2段122个字从语文课程的概念、任务与目标两个方面描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新课标用3段350个字从语言文字的地位与运用、语文课程的概念与实施、语文课程的任务与目标三个方面描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见表1)1.“语文”与“语言文字”的区分由表1可见,新课标在描述语文课程性质时首先将“语文”与“语言文字”进行了区分。
这意味着“语文”在课程上的概念已经明晰化,不再与“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语言文章”等概念混淆,更意味着“语文”的学习首先是“语言文字”的学习。
新课标语文课程性质对“语言文字”的描述从地位与功能、运用两个角度进行了关注。
从地位与功能的角度看,丰富了语言文字的地位与功能: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载体,新增了“信息载体”这一功能;具体了语言文字的使用对象——人类社会。
从运用的角度看,新课标为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指明了语言文字的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95f3c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0.png)
“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发布时间:2022-12-25T14:28:03.919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2月下作者:罗莎[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内容讲解时,一方面需要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教学体验,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讲述不同的知识内容,推动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对学生展开引导,采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式,搭建起全新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罗莎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校【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内容讲解时,一方面需要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教学体验,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讲述不同的知识内容,推动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对学生展开引导,采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式,搭建起全新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行动研究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12-194-01一、研究的问题(一)当前高中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当前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还存在着较多的实际问题,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做到全面把握,而且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学习主动性还是学习积极性都有待提升,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1]。
“翻转课堂”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b353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1.png)
三、深度教学理念下高中语文群 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主题或文本集 群
(一)选择合适Βιβλιοθήκη 主题或文本集群群文阅读的核心是选择合适的主题或文本集群。在选择时,教师应考虑学生 的年龄、兴趣、认知水平等因素,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确定具有 代表性和多样性的主题或文本集群。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四、深度教学理念下高中语文群 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 文素养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能够 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和语言运用,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深度教学理念与群文阅读的 关系
二、深度教学理念与群文阅读的关系
深度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新 性思考。而群文阅读则是一种以主题或文本集群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归纳 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和语言运用,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教 学方式。深度教学理念与群文阅读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三、翻转课堂理念在高中语文阅 读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准备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制作或寻找适合的教学视频。这些视频应包含阅 读材料的分析、背景知识的介绍等内容。学生则在课前自主观看视频,通过预习 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教师还 可以提供相关的在线辅导材料。
3、课后巩固阶段
3、课后巩固阶段
课后巩固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升阶段。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拓展 性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主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反 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阅读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 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学习反馈。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8e362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2.png)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高中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不断探索新的理念与方法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探讨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实现全面发展。
一、形成合作学习共同体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合作学习的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形成合作学习共同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合作学习共同体可以是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是整个班级的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合作学习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通过讨论、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二、多元评价,形成全面评价体系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价、项目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多种形式,提供多样化的评价工具,使学生的优点得到充分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创设情景,提高学习效果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情感投入和情感体验。
高中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提高学习效果。
创设情景可以是真实的情境,也可以是虚构的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演绎文学作品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学作品的情境,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提高学习效果。
四、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批判性思维训练可以包括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指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3e38594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9.png)
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推行,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高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过去,语文教育主要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需记住语文的知识点,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
但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学生需要通过语文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以应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
高中生在学习语文时需要更注重培养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
高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从纸笔作业到多媒体教学的转变。
过去,语文教学主要以纸笔作业为主,学生通过课本、作业本等纸质材料进行学习。
而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多媒体教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课本、在线学习平台等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可以观看相关视频、图表等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高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还在于从单一的教师主导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
过去,语文教育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经验,学生只需被动接受。
而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
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和方法,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则要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学习技巧。
高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从泛泛地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变。
过去,语文教育主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学习范围较为广泛。
而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学生需要更加注重学习的深度和思考的层次。
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培养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将语文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
高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纸笔作业到多媒体教学转变、从教师主导到学生自主学习转变、从泛泛地学习到深度学习转变。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bc26f12e482fb4daa58d4b8c.png)
二、 高 中语文教学理念转变的具体表现
1 . 注重 教 学 内涵
、
高中语文教学理念转变的重要意义
1 . 深 化 了认 识
高 中语文 教学是一种 多层 面 、 多角度的教学 , 转变教学 理念 ,
高 中语文课程仅仅是一种 工具 , 还是具有 自身 的独立价值? 如 不仅要丰富教学形式 , 还要关注教学内涵。 关注高 中语文的教学 内 果将 高中语文课只看作是提高成绩 的工具 , 否认课程本身 的价值 , 涵, 主要是要 引领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精神 , 所表达 那 么高中语文教学 就将 失去其存在 的实际意义 , 沦落为实现功 利 的主题和作者的号召。 目标 的单纯手段 。 语文课是高 中课程体系 中的一门核心课程 , 语文
着教学改革 的不断深入 , 人们发现这种传统 的教学理念 已经不能 将会严重 浪费宝贵 的文学资源。
适应素质教 育的新要求 ,以应试为核心的高中语文教育不仅难 以 引发 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
近年来 , 人们已经意识 到这种做法 的缺陷 , 开始在高 中语文教 情感 世界 , 并受到强烈的情 感感染 。 尤其是在讲解抒情性 强的散文
当前 , 很多高 中都在语文课堂上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 , 即教师 教学 在整个高 中教 学体 系中 占有 十分 重要 的地位 , 学生花费大 量 在讲解完一篇课文中包 含的基础知识 以后 ,让学 生分组讨论 该篇 的时间和精力来上语文课 , 却只提高 了考试成绩 , 没有 任何 其他的 文章 的思想精神 , 然后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发言 , 最后 教师总结归纳 收获 , 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几乎没有实质意义 。 学生 的主要观点 , 并提 出 自己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看法。 这样 的讨论 近年来 , 人们开始认识 到高 中语文教学 的独立价值 , 认识到语 形式 增强 了学生对文 章思想 内涵 的把握能力 , 使高 中语文 教学完
观千剑而后识器,读千篇而后知“律”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高效阅读法浅谈
![观千剑而后识器,读千篇而后知“律”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高效阅读法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38e87eb85acfa1c7ab00cc68.png)
观千剑而后识器,读千篇而后知“律”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高效阅读法浅谈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将课内阅读方法辐射到对课外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同时又能兼顾保证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是教师面对的一项新的挑战,本文试从高效阅读方面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操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对比高效方法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具体要求体现出温儒敏先生提出的“1+X”阅读理念。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贴合学生实际,找寻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课文作为“1”,根据阅读方法的培养来实现学生“+X”的能力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在阅读中逐步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加强。
笔者将通过课文和近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两篇现代文的对比,具体谈谈从“千篇”中概括出“一律”来指导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实践的做法。
一、审标题,明内容在教材的文本阅读过程中,我们首要的步骤是分析文章标题,不同文体的文章,标题各具特点。
小说《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文艺评论《说“木叶”》,科学论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文本体裁不同,题材不同,但首先分析标题,总能获得一些关于文章内容的提示:“祝福”表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装在套子里的人”用形象化的语言概括了人物的特点;“荷塘月色”是对文章景物和意境的高度概括;“故都的秋”“说木叶”是点明描写对象;“中国建筑的特征”则是概括文章内容。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一般论述类阅读《“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先根据文章出处标题明确文章内容是“被遗忘权”,并且应该突出一个“争”字;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卷现代文阅读《窗子以外》,可根据标题确定“窗子之外”的景物或人应是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而作者的文章内容也就集中在关于这些对象的感受上。
二、理结构,抓关键在进入对文章的阅读时,不妨先进行快速阅读,把握文章结构,从而判断文章的重心所在。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与研究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d798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3.png)
“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与研究摘要:阅读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要课程项目,是学生丰富视野、积累知识、培养素养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在新时代“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主动转变教育新思想,以群文阅读为执教切入点,促进学生深度阅读,为其收获优异的高考成绩筑牢文学基础。
本文将站在高中语文教师视角,立足“三新”背景,阐述群文阅读的积极性教学意义,提出可行性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以期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驱动学生综合能力稳步提升,高效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三新”背景;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三新”简单来讲就是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的统称。
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师应紧跟我国教育领域发展步伐,及时摒弃传统“唯分数论”等不切时宜的教育旧主张,全力推行素质教育理念,深刻意识到学科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现实作用。
在阅读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知识、学生兴趣等现况,以开展群文阅读为授课突破口,针对性弥补以往单篇阅读的缺陷短板,通过相对系统、广泛、科学的阅读推动学生阅读效果的提升。
在此间,学生的思考、分析、总结等多样能力将得到实践锻炼,可不断夯实其语文核心素养。
1.“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意义“三新”背景下,可将语文教师开展群文阅读的教学意义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强化学生阅读热情。
在群文阅读活动中,由于语文教师无需过度干预,所以学生能够按照自身兴趣、意愿,自行选择所喜爱的题材文本进行长期阅读、深度思考。
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过程,感受到自主阅读的独特乐趣,体会深层次阅读的成就感,促使其可长时间维持阅读热情。
二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基于群文阅读,学生除了需阅读教材课内文章外,还需广泛阅读与之相关的课外作品,其阅读量将大幅增长,知识面也将得到明显拓宽[1]。
三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可精准捕捉到作者作品创作的闪光点,掌握优秀作品逻辑架构、语言表达、人物塑造的方法技巧。
浅议“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转变路径及方法
![浅议“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转变路径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40899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a.png)
浅议“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转变路径及方法发布时间:2022-06-21T07:11:43.84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4期2月作者:高文秀[导读] 所谓“三新”指的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依据的标准。
高文秀福建省大田县第五中学提要:所谓“三新”指的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依据的标准。
新课标新理念赋予高中语文教师崭新定位与身份,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直面新高考改革,更新观念,提升语文教学品质;挖掘内涵,提升语文教学价值;改进教法,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三新语文教学转变路径与方法随着新课标的制定与实施,新教材的推行与使用,新高考的全面推进,中学语文教学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三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深化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主张,语文承担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任务,语文教学承担着丰盈学生情感和构建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
在“三新”改革大潮前,一部分教师能够勇立潮头,积极应对;但是仍然有许多教师无视或无法适应变化,不能正确解读新标,无法把握课改节点,仍然沿用旧模式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直面新高考改革,研究适应“三新”教育理念的路径与方法,积极应对高考的变化和未来的要求。
一、更新观念,提升语文教学品质语文新课程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面向全体与尊重个体差异的统一,立足课堂与走向生活的统一,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此历史潮流下,我们唯有更新观念,转变教法,才能跟上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教学目标要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
应注重情感人格培育,让语文教学走向智慧;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价值,让语文教学走向生命。
以能“读、写、讲、背”为目的,以促成功为目的。
教学内容要指向语文教育的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转变
摘要新课标理念不仅要改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方式,而且也将改变高中语文教师履行职责的专业追求方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都需要摆脱原来教学死板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为主的新方式。
关键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转变理念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16-01
新课标理念不仅要改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方式,而且也将改变高中语文教师履行职责的专业追求方式。
我亲身体验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考察了学生学生学习的实际,依据新课标理念的精神,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都需要摆脱原来教学死板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为主的新方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话理论”和“后现代课程理论”三大理论为基础,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等,进行了全新的描述和界定。
它的启用,不仅要改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方式,而且也将改变高中语文教师履行职责的专业追求方式。
怎样领悟新课标的精髓,全面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我在高中语
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对阅读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方式,以及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和课堂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初步探索。
在学习《阿q正传》前夕,我曾经针对我校学生课外文学阅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学生看通俗作品的多,读高雅文学的少;看琼瑶、金庸的多,读鲁迅、巴尔扎克的少。
于是我决定以“走进鲁迅——心灵的哺育者”为主题展开一个专题阅读,重新阅读鲁迅的《狂人日记》、《祝福》和《孔乙己》等批判国民劣根性和封建礼教思想的系列小说中所蕴藏的深厚而真挚的人文关怀,读《拿来主义》理解鲁迅深刻的认识、独到的眼光和犀利的笔锋,并要求学生要到书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地方广泛涉猎有关鲁迅的资料信息,自我研读、独立体验,而且写出自己的真实认识,。
整个过程经历了“确立主题-阅读创作-筛选整合-写作反馈”四个阶段,历时一个多星期。
这个崭新的学习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每个学生都积极的投入进来,查阅资料,重读文章,细致体会,广泛讨论。
他们思想活跃,获益很多,写出了不少思想深刻的文章。
例:那盏灯,亮着
朱楠
文人大抵可分为三种:一种总是能趋利避害以不同的礼数对待不同的读者,修饰得太过玲珑而蒙上一层面具般的尘土;另一种则才华横溢,所有的光芒都流泻在最聚众焦点的地方,作用主要为装饰,要论实用尚少一些思想上的的深刻,只能散射朦胧之光;第三种却
熟知明亮的灯如果落上一层尘土,它就无法给别人最明亮的光--懂得这个道理,并能以自身的凛凛正气排斥形形色色的尘埃的,也只有他了--深刻而不做作,诙谐而不庸俗,犀利而不刻薄,成熟而不世故;一位“哀民不幸,怒民不争”的斗士,一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英雄--他,就是鲁迅。
鲁迅是一盏灯,其光芒刺痛着黑暗势力脆弱的神经,其光芒普度了水深火热中的芸芸众生,其光芒温暖着每一个寻找光明的有志青年,其光芒钙化了中国人思想上并非先天的软骨;好一个爱憎分明、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面对国民党政府疯狂的军事“围剿”、文化“围剿”,鲁迅痛心疾首:一方面用笔杆子无畏地和反革命势力作战,一方面又难抑自己心头的悲愤,为了忘却实在是难以忘却才纪念啊!
如果说写几篇文辞优美的文章是不需多少智慧只多几分才气就
行的,那么鲁迅的智慧在于:他对于反动罪行清醒敏锐的洞察和深刻的揭露。
一只长耕不辍的笔杆子和满腔的爱国热情就是动荡社会拯救迷茫一代的一剂良药。
在整个国家陷入深深的不知所措、青年一代对思想匮乏的烟雾无所适从时,鲁迅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出场,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今天,中国不再动荡,处处繁星点点、酒绿灯红,可鲁迅一如一盏不灭的明灯,引渡一颗颗堕落的心灵走向新生,引渡一个个贫瘠的生命挺进辉煌。
那灯火,将永远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闪光。
结束之后,很多人都说,这是我们看到的对高中生进行经典文学
素质启蒙教育最成功的一个范例。
它走出了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教学目的任务异化、师生主次关系错位的误区,转变了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观念,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许多主要的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1.由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知识传授,向重高中生在实践中的语言综合运用的转变。
符合知识只能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自我进行建构而不是由教师讲授来获得的建构主义学说。
2.由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给出学生确定无疑的结论,向重引导高中生个体对文本解读过程的创新体验和方法新颖而实用转变。
符合读者审美价值的倾斜与历史变异的接受美学思想。
3.由重高中语文教师的权威主导作用,向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即智商、情商和胆商皆佳的回归本位后的高中生的主体地位转变。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4.由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面向全班同学的一刀切模式,向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关照个体高中生学习差异和个性发展有别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转变,体现了新课标的精髓。
5.由重高中语文的教书功能,向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向上的人生态度等育人功能的转变。
强调语文阅读教学的工具性的同时,更注重人文性的开发。
全面落实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从而提高高中生整体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