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一、课标要求1. 知道质量的含义。

2.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二、知识结构图三、例题分析例题1 小明利用天平测一块小石块的质量。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

质 量 与 密度 质 量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符号:m 3.质量是物体本身一种属性,跟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4.单位:kg 、g 、mg 、t 1t=103kg 1g=10-3kg 1mg=10-6 kg 5.测量工具天平 体 积 1.符号:V 2.单位:m 3 、dm 3、cm 3、L 、mL 1m 3=103dm 3=106cm 3 1L=103mL 1L=10-3m 3 1mL=10-6m 3 1cm 3=10-6m 3 1dm 3=10-3m 3 3.测量工具:量筒、量杯 密 度 1.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物理意义:以水为例:ρ水=1.0×103kg/m 3表示1m 3的 水的质量是1.0×103kg 3.符号、单位:ρ,kg/m 3 、g/cm 3 1g/cm 3=103kg/m 3 4.计算公式: 5.应用 ⎪⎩⎪⎨⎧①根据公式 鉴别物质 ②判断物体实心还是空心 ③根据公式 求质量 ④根据公式 求体积 V m =ρV m ρ=ρm V =V m =ρ(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例图1所示,其中违反操作规定的是 。

(3)例图1中小石块的实际质量是 g 。

解析 (1) 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使天平平衡。

(2)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沪科版八年级整套导学案: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整套导学案: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

【课题】《质量与密度复习课》导学案学校:年级:八年级编写教师:【学习目标】1、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于其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

2、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3、知道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会正确并熟练使用密度的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4、熟练掌握密度公式的变形形式,并会应用公式解释一些有关密度的自然现象。

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学习重点;1、天平的使用方法2、密度的概念以及公式的应用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或者液体的密度。

学习难点;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自主先学感知目标】1.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主单位是:,符号表示是。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因物体的形状、以及的变化而变化。

3. 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3)“称”:把物体放在左盘上,用摄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先加大质量,再加小质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重新恢复平衡;(4)“读”:读数,左盘物体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重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5)“收”:读数完毕及时取下物体,收拢砝码并放回砝码盒中对应位置。

例1: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分度盘的位置向右偏,这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移动【合作交流理解目标】1、天平使用前应注意什么事项??2、天平的特殊用法:(1)物、码颠倒问题: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减去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例1:把物体放在右盘,左盘放了1个20g,一个10克,1个5g,的砝码,游码的示数0.2g,则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克?例2: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可代替指针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例3:一台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50g、20g、10g各一个,游码的示数0.6g,这个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如果将这个物体拿到月球上去,它的质量将_______(变小、变大或不变)4.填上合适的单位:(1)某中学生的质量为60 ;(2)一只鸡蛋的质量50 ;(3)一枚1分硬币的质量660 ;(4)一辆满载货物的汽车质量4.8 。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5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5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5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复习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与密度的概念,掌握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如何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概念,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质量与密度相关的实物。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如气球、水杯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质量与密度。

2. 讲解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3. 讲解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质量的计算公式为m=G/g,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m/V。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和密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如何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活动重点: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概念,质量与密度的计算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是否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关于质量与密度的实际问题解决,如测量家中的物体的质量和密度,或者设计一些关于质量与密度的实验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概念: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引入,通过展示气球、水杯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质量与密度的存在。

然后,我详细解释了质量与密度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密度是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4.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重点进一步探究关于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系统掌握全章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照复习目标,回顾第三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质量及其测量1.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

则水结冰后( B ) 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2.如图所示是测量某物块质量的实验情景,小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天平的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请你指出小宇操作中的错误:游码没有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纠正错误后,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

(二)密度及其测量3.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常饼干相比,主要优点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压缩饼干的( C )A.密度大,体积大 B.密度小,体积小C.密度大,体积小 D.密度一样,体积小4.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在实验室中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141g,已知其中铜的质量为89g。

如图所示,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

由此可以算出玉石的密度为2.6g/cm3。

(铜的密度为8.9g/cm3)友情提醒: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展示时归纳出此类题的具体思路。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同步教案(沪科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同步教案(沪科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同步教案5.1 质量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2.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的天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利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与天平的使用。

课前准备课件、托盘天平、砝码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当菜站的售货员用秤给你称了1千克的西红杮时,你可曾想过,这“1千克”说的是西红柿的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注意归纳学生的不同答案,可做如下说明:“1千克”指的是西红柿的质量。

若说是西红柿的重量也可以,因为质量和重量在生活、贸易中是同义词。

2.提高服务质量的含义是什么?这里所说的质量与西红柿的质量,含义是否相同?那么,物理学里所说的质量,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这两个质量的意义。

)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

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

二、新课教学(一)物体的质量1.质量的概念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案 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复习课,复习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的内容。

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的定义及测量、密度的定义及计算、质量与密度的关系、实际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复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质量与密度的公式的运用和实际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重点:质量与密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天平、砝码、测量容器等)。

2. 学具:学生物理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为什么冰块在水中会漂浮?”来引入质量与密度的概念。

2. 知识回顾(10分钟)引导学生复习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密度的定义、计算方法。

3. 课堂讲解与示例(15分钟)通过示例讲解质量与密度的关系,如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何计算密度等。

4. 实验操作与观察(10分钟)5.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2. 密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4.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金属块的密度,已知该金属块的质量为150g。

2. 答案:金属块的密度为0.75g/cm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质量与密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是否规范?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不同物质的密度,如水、土、金属等,并探讨密度与物质的其他性质(如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复习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复习教案

学生依据知识结构回答各 知识点。
学生讨论、 汇报, 教师纠错、 归纳、总结。 理解记忆各知识点
第 1 页 共 3 页
普集中学
物理组(八年级)

践 二、讲练 结合
五、密度知识的应用 1.求物体的质量 2. 求物体的体积 3.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一、质量的测量. 有关天平的使用, 下列说法正 学生可能认为 一定要等到 确的是 ( ) 指针完全静止下来读数、托 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 盘可以互换而出现错误。 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 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 来 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 必须用镊子夹取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 以互换 二、对密度的理解 对公式ρ =m/v, 下列理解正确 的是( ) 学生对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之一理解可能不够深刻,从 而仅根据数学知识判断成 正比或成反比。
A 对于不同物质,m 越大, v 越大。 B 对于同种物质, ρ 与 v 成反比。C 对于不同 物质, ρ 越小, m 越小。 D 对 于同种物质,m 与 v 成正比。 三、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 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 中, 下列步骤中错误的一步是 ( ) A.用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 mo B. 往玻璃内倒入适量的盐水, 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 量m C.用量筒测出玻璃杯中液体 的体积 V D.用公式ρ =m/V 求出盐水的 密度 四、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 “实心” 3 体积为 30cm 的空心铜球,它 的质量为 89g,现在用某种金 属注满它的空心部分后球的
-4 3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5.0 质量与密度复习本章主要知识(框架)板书练习课后反思
第 3 页 共 3 页
学生复习测液体密度的方 法 图5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质量与密度的概念、特性以及测量方法。

具体包括:1. 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2. 密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3.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4. 密度公式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2.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3. 掌握质量与密度的关系,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质量与密度的关系;2. 教学重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秤、量筒、水、物体;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一个物体,用电子秤测量其质量,用量筒测量其体积,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2. 讲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电子秤进行测量;3. 讲解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量筒和水进行测量;4. 讲解质量与密度的关系: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也越大;5. 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 = 质量 / 体积,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电子秤进行测量。

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量筒和水进行测量。

质量与密度关系:质量越大,密度也越大。

密度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七、作业设计1. 请用电子秤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并用量筒测量苹果的体积,计算苹果的密度;2. 请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质量与密度来解释?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质量和密度的概念,通过讲解和例题,让学生掌握了质量与密度的关系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或者尝试用其他方法测量密度,如使用沙子代替水进行测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件

单位
基本单位:__千__克____(符号___kg_____); 换算关系:1kg=___1_0_3 _g,1mg=__1_0-_3 __g= _1_0_-6___ kg,1t=1_0_3 ______kg
测量工具
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 实验室常用:__天__平____
知识积 累
天平的使用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件
知识积累
一、质量及其测量
定义
物体所含__物__质__的__多_少___,用字母__m__表示
性质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__形_状___、 _状__态___、_位__置___、_温__度___的改变而改变。如一杯 水结冰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宇航员将签字
笔由地球带到月球上,位置改变,质量不变
中央;
物体
砝码
镊子
使 用
④测:把________放在左游盘码,________放在右盘,用 ________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________使横梁重新 平衡;
⑤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 被测物体的质量
口诀:天平放水平,游码拨到零;左倾右调,指针指正中;
知识积 累
①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 值,所测质量不称量能超过天平的 _分_度__值____,也不能小于天平的 ___镊__子___;②向盘中加减砝码和拨 注 动游码时要用______,不能用手接 意 触砝码,不不能能把砝码弄脏、弄湿, 事 加碱砝码时要轻拿轻放;③潮湿物 项 品和化学药品________直接放到天 平盘中。
部③分称,出读剩出余量液筒体内和液烧m1-V体杯m2 的的体质积量V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
[点拨] 测液体密度时,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再称液体和烧杯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 由于烧杯内液体倒不尽,使得所测体积偏小,所以 密度偏大,误差较大。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案: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3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1. 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密度的影响因素;3. 密度的测量方法;4.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2.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密度问题;3.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2. 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天平、量筒、液体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潜水员潜入深水压力的变化,引出密度的概念。

提问:为什么潜水员潜入深水会感到压力增大?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密度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引导学生思考: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 实验演示:进行密度实验,如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密度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问题。

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关于密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有关密度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密度概念;2. 密度计算公式;3. 密度的影响因素;4.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已知一块铜的体积为20cm³,质量为100g,求铜的密度。

答案:铜的密度 = 质量 / 体积= 100g / 20cm³ = 5g/cm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件(一)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件(一)

初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
(2)将容器灌上适量的液体后,用天平称出液体和容器的 总质量m2。
(3)液体的质量m液=m2-m1。
随堂练习二
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 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1所示情况。
图(1)图(2)图(3)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目标三:了解量筒的使用方法,会用量筒测 量液体、固体的体积。
1、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量筒的分度值(最小 测量值)是多少?
2、1mL=________cm31L=______dm3 3、读数时,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相
平,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液面 (例如水银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最高处相平, 若液面(例如水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 平。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克(g)、吨(t)、毫克(mg)
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 位置、温度、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随堂练习一
1.小明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 对于球内的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
复习课(一)质量
复习目标
通过回顾课本内容,学生能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 单位。理解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知道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会用天平测量固体、液 体的质量。
了解量筒的使用方法,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固体的体积。
目标一:通过回顾课本内容,学生能理解质量的
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理解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 性1、质量的概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密度”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应用十分广泛。

在初中阶段,密度是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重要基础, 所以,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之一。

突出实验和应用是这部分内容的显著特点,也是复习时要突出的方面。

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记住密度的公式和单位等。

(2)能准确选择实验器材,并熟练、准确地应用所选器材测量密度。

(3)会应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4)通过对不同实验方案的分析、讨论,体会物理实验中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密度知识的灵活应用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设计:因为这部分知识结构并不复杂, 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巩固能够用练习的形式,密度应用能够采用实验方法来复习。

另外,为了活跃气氛、激发兴趣,能够采用抢答方式来组织教学。

五、教学仪器:PPT课件,学案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复习与巩固(一)基本概念师:展示一张金戒指的图片,提问:“这是纯金吗?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实行鉴别吗?”学生回答。

师:我们今天就来复习密度这部分内容。

学生练习:练习1: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是。

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读作。

单位换算:1克/厘米3= 千克/米3。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读做__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1.8千克的水完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_________,冰的体积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练习3:将一瓶水喝掉半瓶后().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师:为什么密度能够用来鉴别物质?学生讨论。

师: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
【例3】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特性,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一瓶油倒掉一些后,作为物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作为物质却没有发生变化。
【例4】一块体积是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A.仍是100cm3B.大于100cm3
临沭县石门镇石门初级中学教师课时备课
学期总编号:04
课题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课时
第1课时(总1课时)
课型
复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天平:1、构造:横梁、平衡螺母、指针、标尺、游码、分度盘
2、使用:a、测固体质量
b、测液体质量c、特殊测量a、测固体密度b、测液体密度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估时







一、引导学生完成同步探究知识梳理。
二、典例分析
【例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例2】使用指针向上指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标尺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知识专题复习教案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知识专题复习教案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知识专题复习专题一 质量与密度的综合计算探究引路【例1】测出一个质量为6 g 的金戒指的体积是0.32 cm 3,它是否是纯金的呢?(ρ金=19.3 g/cm 3) 解析 鉴别物质与判断物体空心、实心问题,可以从比较密度、比较质量、比较体积3个方面分析,根据题意灵活计算。

答案 解法一:戒指的密度ρ=m V = 6 g 0.32 cm 3= 18.75 g/cm 3,因为ρ<ρ金,所以戒指不是纯金制成的。

解法二:假设戒指是由纯金制成的。

所以其体积V 金=m ρ金= 6 g 19.3 g/cm 3=0.31 cm 3, 因为V 金<V ,所以戒指不是纯金制成的。

解法三:假设戒指是由纯金制成的。

所以其质量m 金=ρ金V =19.3 g/cm 3×0.32 cm 3=6.176 g ,因为,m 金>m ,即戒指不是由纯金制成的。

归纳拓展质量和密度是中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内容。

综合运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可以算出一些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如物体的质量或体积;还可以根据密度判断所求物质是什么物质、物质的纯度、是否空心(如零件中是否含有气泡),以及计算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含量等。

在学习中尤其要重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目。

迁移应用1.一块纪念碑由大理石凿成,体积为50 m 3。

为了计算它的质量,现取一块纪念碑大理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 g 。

用量筒装入200 mL 的水,然后将这块样品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250 mL 。

请你用这些数据,算出这块石碑的质量。

解析 已知石碑的体积,要得到石碑的质量,只需知道石碑的密度。

题目中测出了样品的质量和体积,从而可以求出密度,再代入公式的变形式m =ρV 即可求得石碑的质量。

答案 ρ样=m 样V 样=140 g 250 cm 3-200 cm 3=2.8 g/cm 3 m =ρV =2.8×103 kg/m 3×50 m 3=1.4×105 kg2.体育课上用的铅球实际上是铅和铁的混合物。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5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5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5章“质量与密度”的复习。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概念、测量方法,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密度公式的应用。

难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天平、砝码、测量容器等)。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为什么冰块漂浮在水面之上?”引发学生对质量与密度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10分钟)引导学生复习质量的概念、测量方法,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课堂讲解(15分钟)针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重点讲解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举例、剖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在此期间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六、板书设计1. 质量的概念、测量方法2. 密度的概念、计算方法3. 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七、作业设计(1)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铜块,密度为8.9g/cm³,求铜块的质量。

(2)一块质量为150g的铝块,密度为2.7g/cm³,求铝块的体积。

答案:(1)铜块的质量为1780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质量与密度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质量与密度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质量与密度”的优秀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具有合作性的实验和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到提高的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教育他们关爱身边的人和事物,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实验和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复习课 教学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复习课 教学课件

A.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大的新材料制成,减轻质量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大的材料做道具,更逼真形象
D.食品工业中无法通过测量牛奶的密度鉴别牛奶的优劣

【解析】航天飞机的体积一定,由 = 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航天飞

跟踪训练2
把一质地均匀的煤块分为两块,分割后的每一块和分
平衡。
(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
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小明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
端的零刻度。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使天平横梁平衡,在调节
天平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右边的位置,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2)根据题意知:应该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然后将烧杯
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
m
盐水的总质量m2;根据密度公式
V
ρV
2. 用公式 m=________求质量。
m
ρ
3. 用公式 V=________求体积。
4. 判断空心、实心,鉴别物质。
本章热点题型
一、质量及其测量
例1
在宇宙飞船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如果将一塑料杯
带到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塑料杯的质量(
A.为零
B.不变
C.变小

D.变大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质量与密度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质量与密度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质量与密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2. 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3. 密度公式的应用;4.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2. 掌握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了解质量与密度的关系,能够运用质量与密度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2. 密度的概念及其公式;3. 密度公式的应用;4.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一桶水的质量,让学生思考质量和密度的概念。

2. 质量的教学:讲解质量的定义,介绍质量的测量方法,如使用天平、秤等工具,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测量质量的过程。

3. 密度的教学:讲解密度的概念,介绍密度的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并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4. 密度公式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5. 质量与密度的关系:讲解质量与密度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质量与密度的联系和区别。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和密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8.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和密度的作业题,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1. 计算题:已知一桶水的质量为20kg,求该桶水的密度;2. 应用题:解释生活中一个有关质量和密度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质量和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物质的鉴别、密度的利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密度公式的应用”这一部分。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第五章密度复习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教案-第五章密度复习学案

“密度”复习课学案 一、知识再现 1.关于公式ρ=V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与m 成正比,ρ与V 成反比 B.同一状态下的同一物质其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C.不论是不是同种物质,m 大的ρ肯定大D.不论V 是否相同,ρ大的m 就大,ρ小的m 就小2.下列四个选项表示四个不同的量筒,选项中的前一个数据是量筒的最大刻度,后一数据是量筒的分度值。

现在要一次尽可能准确的量出质量约为100g 、密度为0.8×103kg/cm 3的酒精的体积,应选用( )A.500mL 、20 mLB. 100mL 、2 mLC. 250mL 、5mLD. 400mL 、10 mL3.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密度保持不变的是( )A.用铁块做成许多铁钉B.冰化成水C.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D.钢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4.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A.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B.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C.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二、展示交流,总结规律1.如图1所示是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 、b 、c 三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ρc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A. ρa >ρb >ρc ,ρa >ρ水B. ρa >ρb >ρc ,ρc >ρ水C. ρa <ρb <ρc ,ρa >ρ水D. ρa <ρb <ρc ,ρc >ρ水2.有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金属球和一个调节好的天平,将甲球放在天平右盘里,乙球放在天平的左盘里,当移动游码到一定位置后,天平的横梁可达到平衡,那么这两个金属球的密度大小是( )图1A.甲球的密度稍大B.乙球的密度稍大C.两球的密度一样大D.无法比较3.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

经调配后颜色不同的酒界面分明,这是因为颜色不同的酒有()A.不同质量B.不同体积C.不同温度D.不同密度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B.密度小的物体,体积一定大C.密度小的物体,质量一定小D.质量相等的物体,密度不一定相等5.在测量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液体的体积v/cm3 5.8 7.9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10.7 12.8该同学所测得液体的密度为 kg/m3,他实验时使用的容器质量 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方案二 总结本章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五、板书设计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1.质量及其测量 2.密度及其测量
六、教后反思
4/4
可以算出玉石的密度为 2.6g/cm3。(铜的密度为 8.9g/cm3)
友情提醒: 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展示时归纳出此类题的具体思路。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 3 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 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 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 论。 对照复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A.质量
D.密度不变
2.如图所示是测量某物块质量的实验情景,小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
平衡,天平的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请你指出小宇操作中的错误:游码没有移到
1/4
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纠正错误后,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 “右”)调节。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会查密度
表,记住水的密度。
4.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探究关于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系统掌握全章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课时安排
1 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照复习目标,回顾第三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质量及其测量
1.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B )
(二)密度及其测量
3.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常饼干相比,主要优点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
下,压缩饼干的( C )
A.密度大,体积大
B.密度小,体积小
C.密度大,体积小
D.密度一样,体积小
4.小明家有一个镶嵌玉石的铜制工艺品,在实验室中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
141g,已知其中铜的质量为 89g。如图所示,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 40mL 水的量筒中。由此
(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2)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解:(1)该砖块的总体积:V=20cm×15cm×10cm=3000cm3=3×10-3m3, 材料的密度:ρ=mV11=60%m×1 V=0.6×3.36×kg10-3m3=2×103kg/m3。 (2)同规格实心砖的质量: m=ρV=2×103kg/m3×3×10-3m3=6kg, 可节省的材料:m2=m-m1=6kg-3.6kg=2.4kg。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 1~6 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 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 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回顾本章重要的实验有哪些?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4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知识板块三 密度知识的运用 5.一个装满调和油的瓶子标有“4kg/5L”字样,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 0.8× 103kg/m3。当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装水,则最多可多装 1kg 的水。
6.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为 3.6kg 的某 空心砖,规格为 20cm×15cm×10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 60%。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