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重点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对象:某个经济体的整体经济状况和发展。

1 用什么指标来度量宏观经济状况?

1.1 国内生产总值(产出量)

GDP定义: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GDP计算: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从GDP角度衡量了相对于基年现期的物价指数,有了平减指数也可以计算通货膨胀率

1.2 消费者物价指数与通货膨胀率(产出量是否健康)

CPI:消费者购买物品和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CPI计算:固定篮子(选择商品和服务)→计算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选择基年→计算CPI,CPI=(目标年价格总和/基年价格总和)×100

通货膨胀率:(目标年CPI-基年CPI)/基年CPI×100%

1.3 失业率(产出量是否健康)

定义:失业者占劳动者的比率

总是有人失业的原因:摩擦性失业(完全不可避免,因为经济史波动的,这会造成劳动力在各行业或部门的转移,这种重新找工作需要时间);结构性失业(工作岗位不足以使每个人都有工作):最低工资法,工会,效率工资

2 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2.1 长期

2.1.1 生产和增长(长期中的两大主题)

经济能力体现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能力上,而这种能力取决于劳动生产率。Y=AF(K,N),其中A表示生产技术、制度文化等等,K资本(自然资源、

钱),N劳动者(数量、素质),F将资本和劳动者结合起来以生产的生产函数。在长期来讲,使经济增长可从构建有利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入手(产权保护,技术进步等等),也可从增加资本(引进投资等)和提高改善劳动力市场(提升教育,增加人口数量)等入手。除此以外,最重要的一个是以最优的方式去组织生产,也就是F。

2.1.2 储蓄和投资以及金融体系(影响生产和增长的重要因素)

金融体系: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等的一组机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股市和债市,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和共同基金等,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

国民储蓄:S=私人储蓄(Y-T-C)+公共储蓄(T-G);投资I:用于扩大再生产而购买的生产要素;储蓄和投资的均衡分析:利率决定了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储蓄激励、投资激励和政府赤字均可调节可贷资金市场)。

现值:衡量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管理:风险厌恶、保险市场、持有风险多元化、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取舍;资产评估:基本面分析、有效市场假设、市场非理性

2.1.3 货币与物价(货币的意义和影响)

货币:货币出现从根本上实现了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也使财富积累成为可能。货币的三大职能:支付、计价、价值储存。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通过将公众的活期存款贷出去,就在不改变活期存款前提下增加了通货,实现了货币创造,这种创造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货币乘数,即准备金率的倒数。(这里的货币指的是通货+活期存款,即不会产生收益的,定期存款应该与股票债券等归为一类,因为他们是有预期收益的资产)。

货币供给与需求:决定物价水平。古典二分法:长期经济中,真实利率控制可贷资金市场,真实工资控制劳动力市场,真实汇率控制外汇市场,一般价

格控制商品市场,而这些真实值与货币供给是无关的,但是其相应的名义量是与货币供给有关的。货币数量论:MV=PY(M货币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P 物价水平,Y产量)。通货膨胀的成本:皮鞋成本,菜单成本,资源配置不当,税收扭曲(对资本收益的征税),财富在分配(债市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等。

2.1.3 开放经济(贸易的影响)

物品与资本的国际流动:一国的净出口必然等于其资本净流出,NX=NCO。国民储蓄要么用于国内投资,要么用于资本输出,S=I+NCO(资本是逐利的)。资本如何逐利:资本在本国(国民储蓄)能获得多大预期收益取决于本国的利率;资本在国外能获得多大收益取决于国外的利率,与汇率并不相关(买卖两次操作时汇率不变)。

汇率:真实汇率=名义汇率与物价比率的乘积;购买力平价理论:一美元在任何国家购买的物品总是相等的,因此真实汇率为1的结论,这显然与现实不符合,这是因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只是一个特例,没有考虑有些物品和服务(如理发)不能在国际中任意流动,也没有考虑到一国中国民的消费偏好。贸易与汇率的力量:可贷资金市场表明了真实利率对资本净流出的影响,而外汇市场反应了真实汇率对资本净流出和净出口的影响,结合资本逐利性,我们可以分析开放经济中的物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政府赤字(导致贸易赤字)、贸易政策(进口配额等)、政治不稳定(导致资本外逃)都会影响物品和资本的流动。

2.2 短期

2.2.1 经济波动(短期的显著特点)

短期经济总是偏离其长期趋势而发生波动,这种波动客观存在,且主要宏观经济变量都会波动,同时波动规律不可预测。

2.2.2 经济波动的原因(为什么会波动)

在短期内货币中性和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名义变量(物价水平)对真实变量(产品和服务)高度相关,且货币供给的变动可以暂时使真实GDP背离长期趋势。

2.2.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总需求(缓和经济波动)

总需求曲线(CPI vs Y):由于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曲线斜向下。C+I+G+NX中任何一项的变动都会使其移动。

总供给曲线(CPI vs Y):长期为垂直线,因为这取决于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文化等因素,与名义变量无关。短期斜向上,粘性工资理论,粘性价格理论,错局理论。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来源于人们对物价水平预期的改变。

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的分析思路:确定现有的均衡点和长期均衡点→确定某一刺激改变的是哪条曲线,找到新的均衡点→分析背后的原因→新的均衡点出现后如何回到长期均衡点→分析背后的原因

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偏好流动性偏好理论可解释总需求曲线为何斜向下。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而间接调整总需求。货币政策有时滞性。

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财政政策以乘数倍直接调节总需求,但财政政策也会带来利率变动,因此也存在对私人投资和净出口的挤出效应,效应多大取决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

2.2.4 通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缓和经济波动的代价)

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π vs u)是斜向下的,当权政府总是存在如何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抉择问题。长期中这种抉择根本不存在,因为此时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名义变量(通胀)不会影响真实变量(自然失业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