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7川沙简介

合集下载

上海川沙古镇景点介绍

上海川沙古镇景点介绍

上海川沙古镇景点介绍
川沙古镇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古镇以拥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文物古迹而著称。

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

古镇景点介绍
川沙古镇以其古老的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上海的“后花园”和“东方威尼斯”。

川沙古镇,原
名东镇,因镇东临东海,与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隔川沙新河相望,故名。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因川沙在黄浦江以东、川川路以南,故称“东镇”。

川沙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地理位置
优越。

唐代以前的浦东地区属崇明县东郊、海北、海南三面。

宋代崇明县城以东一带属上海县管辖。

元朝时崇明县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崇明县城;一部分为东镇。

明代中叶以后,原属上海县城的一部分地区并入浦东县城。

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东镇
置川沙厅,后改为川沙厅,驻东镇镇。

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川沙厅又分为川沙县和川
沙厅两个部分。

民国元年(1912年)废厅复为县,川沙、东镇
两县合并为浦东县城。

—— 1 —1 —。

川沙古镇介绍

川沙古镇介绍

风物文化探索之川沙古镇我虽然来自浙江,但因为如今在上海上学,故对上海这个城市也较为熟悉。

我将在此介绍上海我最为熟悉的地方——川沙古镇。

因为它离住所很近,故我已经去过许多次了,有时主要为享受美食,有时主要为感受历史,有时则为随意散心。

川沙古镇由南市街、中市街、北市街和西市街组成,四面围绕着护城河。

南市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老街,其上有一座石制牌坊,上书“彪炳千秋”四字,据了解此为明嘉靖时期御倭建功而建,牌坊气势恢宏,引人驻足;中市街则保存了川沙所剩不多的老式民居,这里曾是老城厢最为热闹的商业中心,各式店铺琳琅满目;北市街上有一个川沙营造馆,设在丁家花园内,“讲述”上世纪川沙匠人的故事;西市街有关帝庙、城隍庙等,但我并未作深入了解。

川沙古镇有着走出无数名人的“内史第”,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官宦宅第,又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名人集聚的江南民宅。

“内史第”原称沈家大院,为碑帖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沈树镛祖上所建。

清咸丰九年(1859年)沈树镛中举,官至内阁中书,沈家大院改名“内史第”。

内史第名人辈出:除沈树镛外,还有职业教育家黄炎培,民主战士革命先烈黄竟武,音乐教育家黄自,近代学者、诗人胡适,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及其弟、妹宋子文、宋美龄等。

“内史第”中曾经藏有计汉碑、六朝造像、唐石、宋石等众多文物精品。

俞平伯之父俞樾老先生曾感叹内史第“文物古迹,富甲东南”;黄炎培也曾言“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

可惜的是,1988年“内史第”前两进被拆除,黄炎培故居即为现仅存的最后一进,所以“内史第”列入市保的名义也只能是“黄炎培故居”。

离开“内史第”,来到川沙古城墙公园。

川沙古城墙始建于1557年,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

建成时全长2000米,现在仅有东南一角60米遗存。

城墙上还有着一座有百余年历史的岳碑亭,内有一块青石碑,上刻宋朝名将岳飞应商丘狂学士李梦龙之邀,书于河南开封舞剑阁的七言绝句:“学士高僧醉似泥,玉山颓倒瓮头低。

介绍川沙古镇作文

介绍川沙古镇作文

介绍川沙古镇作文《川沙古镇:时光中的宝藏小镇》川沙古镇啊,那可是个特别的地方。

就说我第一次去川沙古镇的时候吧,那感觉就像跳进了时间的大染缸,一下子被染成了怀旧色。

走进古镇,那街道啊,就是咱小时候看的老画片里的样子。

地上的青石板路,一块一块的,像年岁很大的老乌龟壳,坑坑洼洼又特别有质感。

两边的房子呢,高高低低的,有的墙皮都脱落了一部分,露出里面灰乎乎的砖头,可这一点都不显得破败,反而像是岁月故意写下的签名。

我慢慢地溜达着,发现有个老头儿在自家门口摆弄着几个旧旧的小物件。

凑过去一瞧,嘿,都是些老古董啊。

一枚枚旧铜币,还有些小的木雕玩意儿。

老头儿抬眼看了我一下,慢悠悠地说:“这些啊,都是以前的老东西咯,留下来当个念想。

”我好奇地用手指轻轻触碰那些铜币,就好像能摸到以前的人的生活气息似的。

继续往前走,看到一家传统的点心铺子。

那香味啊,就像一只无形的小手,直接把我的魂都给勾住了。

走进去买了几个海棠糕,热乎乎的,咬一口,外面那层焦焦的皮带着点甜,里面软乎乎的糕体散发着米香,真是差点把舌头都给吞下去了。

边吃边看,发现那做点心的师傅手法超熟练,就像变魔术一样把一坨坨原料变成了美味的糕点。

再看古镇里的小河道,河水还算清澈,慢悠悠地流着。

时不时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有一群小孩子在河边,拿着小树枝在水里划拉着,像是在和那些小鱼玩游戏呢。

我站在旁边看,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小时候那无忧无虑的时光。

走出古镇的时候,我还有点恋恋不舍呢。

川沙古镇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宝盒,每个角落都藏着故事,让人去了一次就还想再去。

它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待着,守着自己的岁月,也接纳着每个来访的客人。

《再探川沙古镇:新发现与旧回忆》我这又去了川沙古镇,就好像去看望一位许久未见的老朋友。

这次去啊,还真有不少新发现,可也勾起了不少上次的回忆。

刚进古镇入口,那熟悉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不过我发现,街边多了几个摆摊卖手工小饰品的年轻姑娘。

那些小饰品,五颜六色的,都是用丝线或者小珠子做成的,还挺漂亮。

川沙介绍

川沙介绍

川沙新镇基本情况川沙新镇地处浦东新区东部,区域面积96.7平方公里,下辖六团、黄楼、城厢、城南、华夏、六灶6个社区,包括43个村、34个居委会。

常住人口30.87万,其中户籍人口16.51万。

——历史文化。

早在唐天宝(公元751年)时,川沙便有先民繁衍生息;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川沙修筑城堡。

川沙开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域人杰地灵,诞生了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等一代伟人;留下了内史第、张闻天故居、黄炎培故居等名宅。

——区位优势。

浦东国际机场临近川沙,不但带来了便捷的交通,缩短了川沙与市区、外省市乃至世界各地的距离;而且还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川沙具有显著的空港优势;迪士尼大型主题公园的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创建,将丰富川沙文化旅游、现代居住的功能内涵,有力促进川沙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功能提升。

——市镇规划。

2006年5月26日新区政府〔2006〕112号文批准了川沙新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川沙新市镇规划面积20.4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5万。

该控制性详规根据新区规委会第四十二次常务会议要求,结合产业发展,人口导入结构,历史老城与迪士尼项目等重大设施之间的关系及带来的机遇,进行了研究和规划。

川沙新市镇将形成“两轴、三节点、五片区”的规划结构,两轴为沿川环南路形成东西主轴线,沿川沙路形成南北次轴线;三节点为川环南路与川沙路形成商务中心,川环南路与浦东运河形成文化中心,川环南路与新川河形成行政中心;五片区为华夏、城厢、城南、城东、凌空五个生活住区。

“十二五”期间,川沙新市镇建设重点是川环南路以南、川沙路两侧3平方公里核心区域。

川沙概况

川沙概况

一、川沙概况川沙工业园区位于迎宾大道以南川沙路两侧,西有有世界综合博览会和大型游乐园两大国际性文化娱乐项目,东有上海最大的航空港浦东国际机场。

北有地铁二号延长线、龙东大道、远东大道、迎宾大道和磁悬浮轨道线等交通干线。

园区内有多条道路与区域优势,更是商家梦寐以求的黄金地段,在工业园区内。

水、电、排污等市政设施以及适应现代化办公和信息通讯的宽带网络一应俱全,能源则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

园区内集中绿化面积达到840亩,既可以净化园区内空气,又可以为园区内员工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从而使园区成为水清、岸绿、天蓝的环保型的园区。

川沙工业园区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确定了以智能化开发为目标,主要布局为高新技术区;外资工业区;食品加工区和临空产业区。

高新技术区主要是以高科技信息产业开发、孵化和生物医药研制为主,集头脑型、战略型、研发型于一身的产业区;外资工业区主要利用劳动力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提供发展的产业区;食品加工区主要布局为食品制造和食品加工等对环境卫生要求较高的相关产业;临空产业区主要依托邻近机场的优势,发展以航空运输、仓储为特征,以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等加工业为导向的产业,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出口加工业项目。

多年来,川沙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特色。

全镇有各类内外资企业5200余家。

以界龙、吉龙、天龙、华龙、神龙五小龙为代表的彩印包装、工艺玩具、生物制药、精密测试仪器及长毛绒面料等产业群龙飞舞,镇域经济生龙活虎。

有中国农村第一股之称的上海界龙股份有限公司是总资产6亿多元的上市公司,年销售5亿5仟万元;吉龙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是集塑胶薄膜、充气塑胶制品、旅行箱包生产、销售、进出口为一体的综合型工贸企业,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亚洲的50个国家和地区;五小龙当中的天龙、华龙是川沙新引进的企业,其中华龙测试仪器厂是中国测试行业第一家私营企业,从事微机化、智能化材料试验机产品生产的专业企业;上海天龙药业有限公司是2000年新投资的企业,2001年投入生产,年产值可达一亿元;上海神龙毛皮有限公司是生产长毛绒面料的专业企业,年销售额1亿多元。

川沙古城墙公园介绍

川沙古城墙公园介绍

川沙古城墙公园介绍川沙古城墙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是一处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其中古城墙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川沙古城墙公园的主要内容。

一、古城墙川沙古城墙是明代的一段城墙遗址,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古城墙高约10米,厚约2.5米,全长约300米,是上海市现存唯一的明代城墙遗址。

在公园内,游客可以欣赏到完整的城墙和城门,感受到古代城市的氛围。

二、文化广场文化广场是公园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广场上有一座高约10米的巨型钟楼,钟楼上方是一座巨大的“川沙古城墙”石雕,寓意着川沙的历史和文化。

广场中央是一座大型喷泉,夜晚时分,灯光和音乐交相辉映,非常壮观。

三、游乐设施公园内还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如碰碰车、旋转木马、海盗船等,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游客。

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个大型的水上乐园,是夏季游玩的好去处。

四、休闲区公园内有大片的草坪和树林,是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游客可以在草坪上野餐、踢球、打羽毛球等,也可以在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些小型的花园和景观,如荷花池、竹林、假山等,非常适合拍照留念。

五、美食街公园内有一条美食街,提供各种美食,如烧烤、火锅、小吃等,让游客可以在游玩的同时享受美食。

总之,川沙古城墙公园是一处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园,是上海市的一个重要景点。

如果你想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或者想找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那么川沙古城墙公园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川沙烈士陵园简介

川沙烈士陵园简介

川沙烈士陵园简介
(原创版)
目录
1.川沙烈士陵园的背景和意义
2.川沙烈士陵园的具体位置和建造时间
3.川沙烈士陵园的纪念对象和主要设施
4.川沙烈士陵园的现状和参观体验
正文
川沙烈士陵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东路 2629 号,是一处为了纪念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造的陵园。

原江苏省人民政府于 1956 年春,在川沙镇北建造了这座烈士陵园。

川沙烈士陵园的背景和意义在于,它永久纪念着那些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这座陵园不仅让人们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的英雄,同时也教育和激励着后人,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川沙烈士陵园的具体位置和建造时间使得它成为了上海市的一个重
要纪念地。

位于浦东新区的华夏东路,交通便捷,便于市民和游客参观、祭扫。

建造于 1956 年的春天,陵园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仍然保持着庄严肃穆的氛围。

川沙烈士陵园的纪念对象主要是那些在人民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
革命烈士。

陵园内设有纪念馆、纪念碑等主要设施,展示了烈士们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

纪念馆内还陈列着许多烈士的遗物和照片,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如今的川沙烈士陵园已经成为了一处供人们参观、祭扫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这里,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
坚定的革命信念。

历史文化名镇|川沙新镇的前世今生

历史文化名镇|川沙新镇的前世今生

历史文化名镇|川沙新镇的前世今生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

川沙,是近现代文人名仕咸集之地,是因盐而兴、因商而盛的工商重镇,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镇。

14年前的今天,为配合浦东开发开放的大局,“川沙县”这一建制被撤销,向我们今天看到的“川沙新镇”演进。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侃侃川沙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和历史风情。

川沙的建制沿革川沙有着悠久而光辉的历史。

早在唐天宝(751年)时期,川沙这片土地上便有先民繁衍生息。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为抵抗倭寇,太学生乔镗发动乡民在川沙洼的西面筑“川沙堡”,朝廷派兵守护。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川沙堡改建为“川沙城”,设官衙、军营清嘉庆十年(1805年)城内设置川沙抚民厅。

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厅为县,置川沙县公署,隶属松江府。

1912年(民国元年)直隶江苏省。

1958年,川沙县从江苏省划出,归入上海市。

此后直至1992年,川沙城一直是川沙厅治、县治和县政府所在地。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川沙作为浦东的腹地,在浦东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上世纪90时代,在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的大旗引领下,川沙紧跟时代脉搏,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其行政区划几经调整,最终形成今日的川沙新镇。

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川沙县撤销,其原来所管辖的地区全部归属浦东新区。

4月1日,作为老县城区域中心的城厢镇更名为川沙镇。

1997年,川沙镇与镇区周围农村地区为主的东城镇(前身为城镇乡)同时撤销,建立新的川沙镇。

2000年,浦东新区正式建政,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四套领导班子成立。

自此,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历经开发办、管委会两种领导机构形式后,正式建立了政权机构,浦东开发开放翻开了新的一页。

得益于浦东独有“小政府、大社会”改革探索经验,川沙作为浦东重镇,行政区域进一步拓展,经济、社会、民生各项事业发展资源进一步整合。

川沙旅游

川沙旅游

• 张闻天故居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施湾乡邓三村张 家宅。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900年8 月30日)张闻天出生于此,并度过了他的幼年和 青少年时期。张闻天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 论家。 • 故居占地面积686平方米,建筑面积495平方米, 是一座具有江南农村特色的三合院农舍,一正两 厢,砖木结 • 构平房,坐北朝南,正屋五间,为张闻天祖辈于 清光绪年间年建,两侧厢房各2间为后建,正房西 侧另有杂用房4间,共13间。院前是木结构门头, 俗称“秀才亭”。院周围有菜园树木,院后有小 河。故居内有共青团川沙县委年立张闻天半身玻 璃钢塑像和张闻天革命史迹陈列室。展品有《小 说月刊》、《庐山会议发言》等书刊、文件和张 闻天使用过的端砚、书箱、书架等用具共491件。
川沙旅游
川沙简介
• 川沙县位于上海市东郊,长 江入海口南侧,由吴淞口呈 弧形向东南婉蜒展开,枕黄 浦,滨东海,南与南汇、上 海两县接壤,西与南市、黄 浦、杨浦三区毗邻,西北与 宝山区隔江相望。
气候条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一年四季变化明显,春季气温回升缓慢, 且具跳跃式升高,冷空气活动较频繁, 天气变化过程较多,俗谓“春 天孩儿脸, 一天变三变”,经常出现连阴雨、日照 少、倒春寒等天气。 • 夏季前期有一段黄梅雨,一般在7月上 旬出梅,7、8月份是盛夏高温季节,为 一年最热时期,有一段伏旱,降水主要 是局部地方性雷阵雨和台风雨。 • 秋季前期有一段早秋雨,10月开始一般 是秋高气爽的天气。 • 冬季一般以冬旱为主,但也有湿冬出现。 1月中旬到2月上旬是最冷时期。
我的推荐:古城墙 公园
• 简介:始建于明代,现尚存东南一角, 上有魁星阁、岳碑阁、笔塔等建筑。 川 沙古城墙建于1557年,是当时川沙人民 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凭借此城墙,川 沙人民成功地击退了倭寇的多次侵袭。 此城墙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 物证。

介绍川沙古镇的书籍

介绍川沙古镇的书籍

介绍川沙古镇的书籍川沙古镇,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古老的街道,传统的建筑,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有一本名为《川沙古镇》的书籍,向读者介绍了这座古镇的历史、文化、建筑、美食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旅游指南,更是一本了解川沙古镇的必读之作。

这本书首先从川沙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入手,向读者介绍了它的起源和发展。

书中提到,川沙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曾是川沙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后来,古镇一度落寞,但近年来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认识这座古镇。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书中还介绍了川沙古镇的建筑特点。

川沙古镇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包括明清时期的民居、庙宇、祠堂等。

这些建筑雕刻精湛、装饰繁复,彰显了古镇的独特风情和历史价值。

书中详细介绍了古镇的著名建筑,例如河南街、观音阁、荷塘春晓等等,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座古镇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文化和建筑外,书中也向读者介绍了川沙古镇的美食。

古镇的美食以江南特色为主,尤以当地的水产为特色。

例如,古镇里有名的川沙大闸蟹,以及鲜美可口的川沙老烤鱼、半壶红烤肉、大碗面等等。

这些美食不仅让读者口水直流,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了川沙古镇的文化特色。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川沙古镇的旅游资源。

这座古镇有许多值得游览的景点,例如川沙古城墙、荷塘春晓景区、双合桥、观音阁等等。

这些景点不仅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川沙古镇的历史和文化,也在不断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总之,《川沙古镇》这本书介绍了川沙古镇的历史、文化、美食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认识这座古镇的机会。

如果您计划前往川沙古镇旅游或者想更好地了解这座古镇,这本书是您必不可少的参考。

上海浦东川沙古镇景点介绍

上海浦东川沙古镇景点介绍

上海浦东川沙古镇景点介绍
川沙古镇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南部,南临长江入海口,北
靠东海。

川沙是江南水乡古镇,有着近千年历史。

它三面环水,
一面通陆,是上海市区的水上门户。

古代川沙镇上有三个码头:
川沙渡口、川沙新镇渡口、川沙镇政府渡口。

川沙渡口位于川沙
东北隅,距县城12公里,为唐代陈子昂登上黄鹤楼后所筑的
“长江三渡”之一的“东渡”之处。

自唐代至民国末年,川沙渡
口一直是上海地区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据清乾隆《川沙县志》记载:“旧曰石溪,本江中一大岛,其地可耕可渔,古有三市”。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川沙渡口码头正式命名为“石
溪港”,成为上海最早的水上交通码头之一。

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据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嘉定县志》记载:“川沙有唐杜佑、宋李纲等历史名人……”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黄氏族人迁居川沙后建“黄氏义庄”。

明隆庆三年(1569年)建“黄氏家庙”,并将黄氏宗祠迁
至川沙。

—— 1 —1 —。

上海市川沙古镇简介

上海市川沙古镇简介

上海市川沙古镇简介
川沙古镇位于上海市西南,距市中心16公里,东邻奉贤南桥,南与奉贤区罗店镇接壤,西靠浦东新区川沙街道,北与浦东新区川沙镇相接。

2004年6月14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川沙镇,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新的川沙镇。

新的川沙镇人民政府驻地为现新镇政府驻地川沙路287号。

上海市川沙古镇简介
川沙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距市中心16公里,总面积14.7平方公里,人口3.2万。

辖13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永新、
永兴、永福、永福居委会;新镇、新塘、新建、新联、新东居委会;上川、上南、上北居委会。

川沙是上海市著名的侨乡之一,被誉为“上海的浦东”。

川沙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早在两千多
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宋代以来,又是上海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清末民初时,川沙有商店和工厂近300家。

川沙建筑布局以河滨公园为界分为南北两片:南片是以永兴庙为中心的古建筑群;北片是以新镇庙为中心的新建筑群。

—— 1 —1 —。

川沙古镇景区介绍

川沙古镇景区介绍

川沙古镇景区的介绍如下:
地理位置。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距上海市中心约25千米。

历史文化。

拥有1300多年成陆史、460多年筑城史、200多年建县史、100多年革命史、70多年发展史,曾长期以来是浦东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2014年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主要景点。

包括川沙古城墙、内史第、第一楼茶园、信隆典当等。

川沙古镇是浦东乃至上海现存城池格局最完整、传统肌理保存完好、传统风貌街巷最长、历史遗存众多、遗存文化多元、保护利用价值极高的古城建置聚落,素有"浦东历史文化之根"美誉。

上海川沙古镇介绍

上海川沙古镇介绍

上海川沙古镇介绍Shanghai Chuan Sha Ancient Town is a charming and historic destination that offers visitors a glimpse into the city's past. 上海川沙古镇是一个迷人而历史悠久的目的地,让游客可以一窥这座城市的过去。

The town is located in Pudong New Area, which is known for its modern skyscrapers and bustling financial district. 该古镇位于浦东新区,以其现代摩天大楼和繁华的金融区闻名。

Despite its proximity to the bustling city center, Chuan Sha Ancient Town has managed to preserve it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尽管古镇毗邻繁华的城市中心,但它成功地保留了其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

Visitors to the town can explore its narrow lanes and alleys, which are lined with historic buildings and quaint shops selling local handicrafts. 游客可以探索古镇狭窄的巷子和胡同,这些巷子旁边是历史悠久的建筑和古雅的商店,销售当地手工艺品。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a visit to Chuan Sha Ancient Town is the opportunity to try authentic Shanghainese cuisine at the town's many restaurants and teahouses. 参观川沙古镇的一大亮点是有机会在古镇众多的餐馆和茶馆尝试地道的上海菜。

川沙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川沙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川沙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为防御倭寇的侵犯,经川沙地方绅士、太学生乔镗等提议,在川沙堡修筑了川沙城。

新建的川沙城既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城门,又配备了御敌的城堞、炮台及护城河,成为上海东部的海防要塞、军事重镇,为打击倭寇侵犯发挥了重要作用。

川沙镇上现完整保存的一段明代古城墙,也成为上海地区仅存的古代城墙建筑,成为浦东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

建城后的川沙,不仅成为军事重地,后又发展成为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

尤其近现代的川沙,精英辈出,人才荟萃,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知名度之高,让世人惊叹。

应该说,川沙这个小城,她的历史并不悠久,比起上海地区的嘉定、松江、青浦来说,相差甚远;城池的规模不大,城墙周长仅4里,城厢内机动余地极为有限;管辖的地区也很小,无论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设立的川沙抚民厅,还是1911年后改称的川沙县、川沙市也好,都只管辖相当狭小的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出南门不足2里就已进入南汇县地界。

但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城池,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培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了丰富而独特的精神文明。

川沙的历史塑造了她特有的城市秉性。

作为傍海而筑的城池,她吃苦耐劳、努力勤奋、包容合作、心胸坦荡;她爱憎分明,国家、民族危难之时前赴后继、勇于献身;她善于学习、善于引导潮流,接受新鲜事物。

一个地区能折射出如此颇具内涵的精神特征,这是川沙的骄傲,浦东的骄傲。

造就这一独特而又明显个性的历史文化,其原因是什么?基础来自何方?其背后的文化支撑又在哪里?经初步研究、探讨,感到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受几百年盐文化的长期影响。

明代的川沙,是一个傍海而筑的城堡。

早在宋代,沿海地区已成为成熟的盐场。

至今当地相当多的路口、集镇、河道,都来自于古代的制盐业。

从四面八方迁移而来的大批盐民,是浦东历史上最早大规模移民的主体。

从历史上看,凡是移民的地方,往往也是充满生气、充满活力的地区。

川沙古城墙历史实践报告(2篇)

川沙古城墙历史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川沙古城墙,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是我国现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墙之一。

它见证了川沙地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承载着上海人民的记忆和情感。

为了深入了解川沙古城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我们一行人于近日开展了川沙古城墙历史实践调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报告的详细内容。

二、川沙古城墙的历史背景1. 川沙古城墙的建造川沙古城墙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当时,川沙地区属于海防要地,为了防御倭寇的侵扰,明朝政府在川沙地区修筑了城墙。

城墙周长约为4.5公里,设有城门、炮台、敌楼等设施。

2. 川沙古城墙的演变自明朝以来,川沙古城墙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

清朝乾隆年间,川沙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和改造,使城墙更加坚固。

民国时期,川沙城墙曾遭受炮火的洗礼,但依然屹立不倒。

新中国成立后,川沙古城墙得到了保护和修缮,成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川沙古城墙的建筑特点1. 建筑结构川沙古城墙采用砖石结构,城墙厚度约为2.5米,高约6米。

城墙顶部设有雉堞,每隔一段距离设有敌楼和炮台。

城门采用砖石拱门结构,设有城楼和瓮城。

2. 建筑风格川沙古城墙的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明代特色,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建筑的智慧和技艺。

城墙的砖石雕刻精细,城楼和敌楼造型古朴典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四、川沙古城墙的文化价值1. 历史价值川沙古城墙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御技术和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川沙古城墙见证了川沙地区的历史变迁,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当地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 文化价值川沙古城墙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它承载着上海人民的记忆和情感,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川沙古城墙还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五、实践调研过程1. 调研准备在实践调研前,我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川沙古城墙的文献资料,了解了古城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浦东川沙:古镇老街印象

浦东川沙:古镇老街印象

浦东川沙:古镇老街印象浦东川沙位于上海东面、长江入海口的南边。

在浦东新区成立之前它是上海十大郊县之一,唤作川沙县。

其实川沙这地方最早叫做八团。

因为临近东海,在明朝初年,这儿便是盐商云集、帆樯林立的大镇。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为防倭寇,朝廷在八团镇筑堡,取名川沙堡。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川沙堡修筑城墙和护城河,于是就有了川沙城。

清嘉庆十年(1805年)川沙抚民厅成立,这是现在浦东新区范围内最早设立的县级政区。

辛亥革命后改称川沙县,隶属松江府。

川沙有着近五百年的建城史,在上海历史上是个历史久远的一个古老大镇;川沙作为一个历史上的文化重镇,这儿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鉴赏家沈书镛祖上建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内史第”。

而这“内史第”又与中国近现代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联系在一起;同时这儿又是近代宋氏家族的发祥地,宋庆龄、宋子文出生于此;与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胡适也有渊源。

一个小小的“内史第”老屋居然同时与这么多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这在国内其它地方是找不到的,实属罕见。

川沙靠近浦东机场,这地儿以前交通十分不便。

依稀记得上世纪的中叶,因为要去川沙探望一位工伤的员工,从金山石化到川沙是没直达车的,要到浦东塘桥转坐塘川线(这是当时川沙通往市区唯一的公共汽车,另外就只有通往高庙的小火车了),不过那时候人们工资低,这塘川线票价也便宜,记得好象是三毛五。

从石化到川沙差不多用时四小时,一早出发要老晚才回到石化。

现在有了地铁费时少,方便多了。

日前与夫人一起坐地铁换2号线到川沙站下,1号口出站沿川沙路向北不多远就能走到川沙公园。

川沙公园处在古镇外围,也是川沙镇的一个重要的游览景点。

里头有座宏伟的仿武汉黄鹤楼建筑,叫做鹤鸣楼,五塔七层高五十多米,尉为壮观。

这是去过那的驴友提供的照片。

驴友介绍说此楼上有琉璃瓦覆顶,下砌玉石平台;画栋四廊,连80根立柱;飞檐翘角,系60枚金钟;宏伟壮丽,气势非凡。

川沙抚民厅公署旧址介绍

川沙抚民厅公署旧址介绍

川沙抚民厅公署旧址介绍老川沙人都知道,在川沙古城东南,老底子是厅衙、县署办公地,在“挪为”他用40年、拆除消失30年——整整70年后,老川沙人蓦然回首,发现它回来了!川沙镇东城壕路景观更新改造工程的目标是:1恢复有历史意义的场景和建筑2修复传统的建筑形式川沙古城历史川沙古城有461年的历史。

当年为了抵御倭寇侵犯,公元1557年9月开始筑城,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川沙民众热情高涨,仅用3月多时间就竣工了。

川沙古城建好后,城外居民和商店纷纷搬入,不少官府衙门也纷至沓来:川沙城内不仅商铺林立,还有不少官府衙门。

川沙城区老地图清初,川沙堡设置了守备、千户等军职;乾隆二十六年(1764年)川沙海防清军同知杨长林于城东隅建公署。

(后为行政公署)清嘉庆十年(1805年),准割上海县高昌乡滨海地和南汇县长人乡北部暨下沙场八、九团地,置川沙抚民厅,海防清军公署成了抚民厅署,同时扩建了仓库、监狱等。

辛亥革命后,改厅为县,这里理所当然成了川沙县公署。

川沙解放后,县公署址为“川沙看守所”,原址还有防卫碉堡。

1988年建筑拆除不存;碉堡废弃下埋,空地作为公共绿地继续使用。

由于“公署”原址建造了许多民居,所以这次修复的“公署”只是一角,属于概念性的修复,提醒后来人这一段历史。

川沙抚民厅公署公园恢复历史场所留存历史记忆川沙抚民厅公署碑文我们把“川沙抚民厅公署”前镌刻的碑文全文抄录如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设清军海防同知(正五品)驻川沙,并于此建公署。

嘉庆十年(1805年),置川沙抚民厅,此处为抚民厅公署,增其旧制“建头门三间,仪门三间,大堂一间,二堂一间,东西耳房各三间”等,合三十二间。

之后百年间,曾多次修缮和改建。

辛亥革命(1911年)期间,川沙改厅为县,是为川沙县公署。

解放后,此址为川沙看守所。

1988年,拆除无存,立碑以誌。

文字:杨惠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的出生地生活地。全国知名的教育
家、近代职业教育创始人黄炎培出生于 川沙镇内史第。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 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长 和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等职。他于清 光绪年间将川沙观澜书院改为川沙小学 堂。 护城河开发项目
在由古以来的发展与建设中,川沙古城逐渐形成以北市街、南市街、西市 街与中市街为“十”字骨架,以传统建筑为肌理,以河网水系为依托的传 统江南水乡风貌特色。目前保有较完好的区域是北市街东侧、中市街两侧 以及东门街两侧地段,区域面积约19.9公顷。
除此之外,川沙古城及周边还保有大量的历史构筑物、历史遗址和古树名木。包括川沙古 城墙、岳碑亭、东门街贞节牌坊、林钧故居遗址、上川铁路川沙站旧址、观澜书院旧址、 城隍庙遗址、牌楼桥遗址、钟楼遗址、护城河和古银杏树等。
川沙新镇区位优势
国际旅游度假区
区位优势一: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辐射效应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约20.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约7平方公里。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位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开园 日占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将包括迪士尼主题乐园,主题化的酒店、零售、餐饮、娱乐、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以及中心湖、围场河 和公共交通枢纽等公共设施。上海迪士尼一期主题乐园占地面积约1.16平方公里,投资约人民币245亿元。一期主题乐园预计5年左 右建成,酒店、餐饮、零售、娱乐、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将同时投入使用。
配套设施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5家 •各类学校29所,完整的教育体系 •8家商业银行、多家证券保险机构;容纳8000名观众的标准综合体育 场馆 •影剧院、图书馆、少年宫、文化馆等各类文化娱乐单位约500家 •骨干道路20余条,辐射江、浙、皖、赣、蜀、闽等地 •越江公交和跨省客运线路覆盖面广,日客流量10万人次 •一、二、三产业并驾齐驱,各类内外资企业5200余家 •大型超市6家,星级宾馆2家,各类商业企业1000余家 •人才交流和职业介绍机构 •社会保障机构
重点产业: 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开发需要,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将重点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 会展业、商贸服务业、体育休闲业、商务服务业、康体医疗服务、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等产业,并通过产业发展 资金予以支持。 区位优势二:上海东站高铁效应 拟筹建的上海铁路东站占地30平房公里,位于浦东机场与国际旅游度假区之间,是沿海大通道的重要枢纽, 上海铁路东站主要是以运行城际铁路为主,配合浦东国际机场,承担长三角区域的交通运输。对川沙未来 发展意义重大。
“临界爆发”以至“后来居上”奠定了基础,为川沙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川沙新镇历史人文
川沙古镇示意图 川沙古城: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设置川沙抚民厅,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筑成川 沙古城墙,形成完整的川沙古城。川沙古城包括川沙护城河、古城墙范围内的完整区域, 有中国南方传统防御型城市的典型特征。 川沙老县城 : 1911年辛亥革命中将川沙改厅为县,置川沙公署。川沙古城部分位于川沙县东南部, 命名为城厢镇,即川沙老县城。大致上,川沙老县城范围北至川杨河,西到今川沙路,南至今城南路, 东到浦东运河。
新镇,面积为96.7平方公里。川沙孕育出众多重要历史人物,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闻天、宋庆龄、黄炎培、黄自等。长期以来,川沙是浦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因盐而兴、因商而聚、
因纺而盛的工商名镇,是古代江南防倭前哨,是近代名仕咸集之地。 川沙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道路交通体系。川沙新镇位于浦东新区东部,距上海市中心18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5公里,特别是迪士尼项目国落地在川沙镇域范围内,并毗邻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重大项目和政策的辐射效应,促使川沙的战略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川沙有十分便捷的道路交通体系,周边干道系统规划完善,道路网络 清晰,S1、S2、S20、S32等高速公路跨镇而过,并有3条轨道交通线路(2号线,11号线,2号线接驳线)和1条机场联络线(磁悬浮),其中地铁2号线在川沙新镇设有三个站 点,再加上通往全市各处的四十几条公交线路,公共交通出行十分便利。 川沙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导入效应。川沙新镇现有34.21万人,常住人口15.07万人,在浦东新区各街镇中排名第一。特别是近五年来,迪士尼项目的开工建设,促使人口增 长近10万,增长率达39.8%。预计在未来几年,随着迪士尼主题乐园的开园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设,川沙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成为上海市 近郊重要的人口导入区。 川沙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2012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川沙对接、服务迪士尼项目的主体功能将更加凸现,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将更加清晰,差别竞争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显 著,对川沙调优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功能与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这些机遇和发展优势为川沙从“厚积薄发”转向
川沙新镇历史人文
川沙镇自古为商业大镇,主要有米行、布庄、南货、药铺、茶馆、油坊、典 当等二三十个行业。清代,域内“城乡各市集商店林立,百货骈臻”,裕春 等作坊达17家。分布在东门外街、护塘街、中市街、牌楼桥、乔家弄、南市 街及北市街、王家桥和西门。中市街、乔家弄为闹市,店铺规模大、户数多、 商业繁荣。
本土特色商业老街 川沙八景,流芳百世 “南园古木”指建于明末的“南有园”中有大银杏树一株。 “北院疏钟”位于川沙古刹种德寺。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兵灾,同治二年重建。 “绿杨饮马”小教场,水光粼粼,绿杨摇曳,婀娜多姿。 “白漾观鱼”漕仓东,在城东北隅,三灶港尽头,与护城河相接处。 “芳渚归帆” 在东门外“整帆亭”畔,已无迹可寻。 “层桥夕照”在西门三灶港处。每逢夕阳西下,登城内九如桥远眺,景色绮丽。 “香雪城坳” 青草园。与梅园南北相连,70年代尚有梅树百余棵。梅花盛开之时,雪色一片,冷香四溢,令 人有孤屿西溪之想。 “碧阴堤曲” 花园沟口,在乔家弄东,为乔氏别业,园中石刻甚多现皆湮没。
交通设施
川沙是浦东东南部的主要交通集散地, 真去交通体系外完备。 地铁二号线的延伸直入川沙新市镇,中环延 伸段的开通直接连接城市交通。 迎宾大道、龙东路两条市级快速干道穿越腹 地,直接和沪杭高速、沪宁高速、内环线、 外环线连接。 磁浮列车横贯川沙,与浦东国际机场、地铁 二号线相连。 区域内有川沙路、 华夏东路、川环南路等骨 干道路20余条,初步形成8纵11横的城镇道路 网络。镇区有四横(瞿家港、虹桥港、杨家 港、川杨河)三纵(曹家沟、通城河、浦东 运河)主要河道,总 里程495公里,浦东运 河、川杨河在镇区相交,形成以川沙为枢纽 的辐射整个浦东郊区的水运交通中心。 全镇有各类公交客运公司10多家,日投入大 巴、中巴客运车900多辆,从川沙 始发直达 浦西的越江交通线路有16条,直达外省市线 路38条,每天客运车120多个班次,辐 射面 达南汇、奉贤、金山、江、浙、皖、赣、蜀、 闽等地区,年客流量达400多万人次。 人才交流和职业介绍机构;社会保障机构。
便有先民繁衍生息。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川沙修筑城堡。清嘉庆十五年(1810 年)城内设置川沙抚民厅。宣统三年(1911 年),辛亥革命中改厅为县,置川沙公署。 1992 年应浦东开发需要,川沙县撤销并划入浦东新区,老县城区域设为川沙镇。1997 年至2012年,陆续撤销合并东城镇,黄楼镇、六团镇、机场镇、六灶镇,重新设立川沙
川沙新镇
川沙新镇位于浦东新区东部,区域面积9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21万,其中户籍人口15.07万,下辖6个社区,包括43个村、40个居委会。2013年实现三业总收入 382.04亿元,财政总收入21.6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7亿元,可支配财力8.5亿,固定资产投资34.37亿元。 川沙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唐天宝(公元751年)时,川沙
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 : 川沙中市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以下称风貌区)位于川沙古城东北部,总 面积19.94公顷,西到北市街,南至南城河(不含新川路以南、观澜小学以西地块),东到东城河以 东约50米,北至北城河以北约10米(包括北市街以西沿城河浜两侧地块)。
川沙新镇历史人文
名人雅士之乡 十字街环城河空间格局 川沙镇是一代名人宋庆龄、现代音乐教 育家黄自、著名会计黄组方和一代文人
名胜古迹众多,人文建筑璀璨 川沙古城建筑集中体现出清末与民国时期的江南传统住宅特色,受西方文化影响,带有中西 合璧的建筑风格。目前保留了7处文物保护单位,38处保留历史建筑和成片的一般历史建筑 。 其中风貌区内保存有黄炎培和宋庆龄等历史名人居住过的内史第,早期的西式教堂——川 沙天主堂,民国花园洋房式独幢住宅——陶桂松住宅等文物保护建筑;有敬业堂、文照堂 等教育用途的早期公共建筑;有以道堂、以德堂、三德堂、丁家花园、王文魁住宅等保存 完好的历史民居以及致元堂等其他公共建筑。
同时,川沙镇还是清末金石名家沈 树镛的出生地,其博学多才,家中 收藏极其丰富,“富甲东南”。其 子沈毓庆,是浦东毛巾工业的创始
内史第: 宋庆龄、黄炎培故居
川沙古城格局历经两百多年的时间洗礼,保存相对完整;环状护城河与丁 字老街的格局独具特色:街巷纵横交错、尺度宜人,河道绿化葱郁、景观 秀丽。
人,成为川沙工业的发端。
上海,远东最大都市,东方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中国 额商业橱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依托改革开放,特 别是实施开发开放浦东这一国家重点战略的推动下,上海也 跨入了又一个振兴发展的新时期。 进入21世纪,上海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经济中心,贸易中 心,金融中心;而且还在不断的以知识经济,技术创新为主 动力,全面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形成由战略产业、 支柱产业、都市型产业和知识型产业组成的新型产业体系, 不断增强上海这‘大都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在工业方 面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支柱产业为支撑、都市型工业为补 充的现代化工业新体系。上海将把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 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和高速铁路为建设重点,形成衔接 国内外、辐射长江三角洲的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网 络。而随着迪士尼项目的落户,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配套建 设和项目转型。为上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的方向和产业 升级。 上海将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快速、城市环境优美、各项服务设 施齐全的现代化大都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