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主治病症(行业文书)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一、耳穴的定位在中医理论中,耳朵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集中区域,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可以产生全身疗效。
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耳穴及其定位:•耳尖穴:位于耳朵最上方的尖端,直接按压;•霞尾穴:位于耳尖下方,耳壳尾部突出处;•阳白穴:位于耳甲后方,与耳尖相对的地方;•眼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与眉毛连线上方一指宽处;•鼻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眼点穴向上1/2指宽处;•唇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鼻点穴向下1/2指宽处。
以上只是耳穴中的一部分,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穴位。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刺激。
二、耳穴的功能主治耳穴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及其主治:1.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达到调节内分泌的目的,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比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2.缓解疼痛:耳穴中一些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调节体内的疼痛传递,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比如,头痛、颈椎病等。
3.改善睡眠:通过刺激耳穴,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
4.减肥瘦身:耳穴中的一些穴位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5.调节情绪:根据中医理论,刺激耳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等,达到平衡体质、调节情绪的作用。
比如,抑郁、焦虑等。
三、注意事项在刺激耳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和刺激:刺激耳穴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或造成疼痛。
2.卫生:在刺激耳穴之前,要保持耳朵干净,避免感染。
3.坚持:刺激耳穴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不要急于求成。
4.专业指导:非专业人士刺激耳穴时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免误伤。
四、总结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减肥瘦身以及调节情绪等。
但需要注意卫生和刺激力度,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耳穴位置及主治(介绍)
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直肠下段[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主治】:便秘,脱肛,里急后重,痔疮。
耳穴定位及主治
耳穴定位及主治耳穴定位及主治--转载针灸2010-03-09 23:02:17 阅读6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耳廓上布满了耳穴,从穴位全息律来看,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它在耳廓上的排列,就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耳垂对应于人体头面部;对耳屏对应于头和脑部;轮屏切迹对应于脑干;耳屏相应于咽喉、内鼻、肾上腺;屏上切迹对应于外耳;对耳轮相应于躯干;对耳轮下脚对应手臂部;对耳轮上脚对应下肢;耳舟对应上肢;三角窝对应盆腔、内生殖器;耳轮脚对应膈肌;耳轮脚周围对应消化道;耳甲艇对应腹腔;耳甲腔对应胸腔;屏间切迹对应内分泌腺。
1.耳垂部相当于人体头面部,为准确定位,将耳垂分成九区,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水平线,再从第二条水平线上引两条直线,由内向外,由上而下分成1~9区。
(1)牙定位:位于1区中央。
主治;牙痛,拔牙麻醉等。
(2)升压点定位:在屏间切迹下方。
主治:低血压、虚脱。
(3)上颌定位:耳垂3区上部横线中央。
主治:上牙痛,上颌关节痛。
触诊凹陷则为缺齿,压痛则为牙痛。
(4)下颌定位:在耳垂3区中央。
主治:下牙痛,下颌关节痛。
(5)舌定位:在耳垂2区中点。
主治:舌炎,口腔溃疡。
诊断舌部疾病。
(6)垂前(神经衰弱点)定位:在耳垂4区中央。
主治:失眠。
诊断神经衰弱。
(7)上腭定位:在2区上线中内1/3交界处。
主治:口腔疾患。
诊断诊断三叉神经痛。
(8)下腭定位:在2区外线下1/4上3/4交界处。
主治:口腔疾患。
压痛明显诊断三叉神经痛。
(9)眼定位:耳垂5区中央。
主治:急性结膜炎、近视等眼病。
(10)内耳定位:在6区中央。
主治:耳聋、耳鸣、失眠、眩晕。
(11)扁桃体定位:在8区中央。
主治:扁桃体炎。
(12)面颊区定位:耳垂3、5、6区交界线周围。
主治:三叉神经痛、面瘫、痤疮等面部疾病。
(13)冠心沟定位:自屏间切迹向下至扁桃体。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14)耳鸣沟定位:自屏间切迹外侧至外耳。
针灸穴位 目1耳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目1耳穴说明指导书
总述目1耳穴,耳穴名。
出自《针法灸法学》。
别名青光穴。
位于耳垂前面,屏间切迹的内前下方。
主治近视眼、假性近视、复视、青光眼、慢性青光眼、红眼病、麦粒肿、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虹膜睫状体炎等。
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1.名称目1耳穴
2.别名青光穴
3.出处《针法灸法学》
4.隶属耳穴
5.位置耳垂前面,屏间切迹的内前下方
6.主治近视眼、假性近视、复视等
7.功能益肝,利脾,明目。
8.操作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9.主要配伍暂无资料。
10.定位位于耳垂前面,屏间切迹的内前下方。
11.解剖暂无资料。
12.名词释义暂无资料。
13.功能作用益肝,利脾,明目。
14.详细主治近视眼、假性近视、青光眼、慢性青光眼、红眼病、麦粒肿、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虹膜睫状体炎等。
15.详细操作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针法:针0.1-0.2寸,针感局部痛,留针20-30分钟。
16.临床运用暂无资料。
17.配伍暂无资料。
18.附注目l穴又名“青光”。
顾名思义,目l主治青光眼,还治近视、视神经萎缩等眼底疾患。
本穴是北京平安医院许作霖老前辈治疗青光眼要穴。
本穴原名青光。
19.相关论述1、《针灸穴位挂图说明》:“目1、2 在屏间切迹下方,前为目1,后为目2。
”2、《耳针》:“目1 在屏间切迹前下方。
”。
耳穴功能主治作用
太阳
对耳屏外侧面の中1/3部
偏头痛
额
对耳屏外侧面の前1/3部
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皮下质
卵巢,睾丸,兴奋点
对耳屏外侧面
是大脑皮层の代表区,有调节大脑皮层の兴奋和抑制作用,有镇静止痛,消炎退肿,止汗、抗休克功能,也有强壮作用。
用于精神疾患诸病,可治内脏下垂,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是治疗治疗各类瘫痪症の要穴
耳舟の第六份
肩关节周围炎
对耳轮(14穴)
对耳轮上脚
趾
对耳轮上脚后上方,近耳尖部
甲沟炎。趾部疼痛
跟
对耳轮脚前上方,近三角窝上部
足跟痛
踝
跟、膝两穴之间
踝关节扭伤
膝
对耳轮上脚の中1/3处
膝关节肿痛
髋
对耳轮上脚の下1/3处
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
对耳轮下脚
臀
对耳轮下脚の后1/3处
坐骨神经痛,臀筋膜炎
坐骨神经痛
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耳舟(6穴)
指
阑尾1
将耳舟分成6等份,自上而下第一份
甲沟炎,手指疼痛,麻木
腕
耳舟の第二份
腕部疼痛
风溪
过敏区,荨麻疹点结节内
脂、腕之间
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
肘
睡眠诱导点
耳舟の第三份
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
肩
阑尾2
耳舟の第四、五份
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
锁骨
肾炎点,阑尾3
失眠多梦,癌症,戒断综合症,癫痫,高血压
盆腔
腹痛点
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步分叉稍下方
盆腔炎
角窝中
喘点,肝炎点
三角窝1/3处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
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
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
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
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
耳穴分布规律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周;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
疗法①毫针法:毫针,直刺或横刺相应耳穴,进针前须先行常规消毒,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廓,取穴进针。
进针后,小幅度捻转或提插,并留针,留针时间根据需要决定(见毫针)。
最后出针,并压迫片刻,以免出血。
②皮内针法:先将耳穴部皮肤常规消毒,然后将揿针埋于耳穴处,再在埋针处贴一小块胶布(见皮内针)。
③三棱针法(见三棱针)。
④皮肤针法(见皮肤针)。
⑤艾条温和灸法(见艾条灸)。
⑥敷贴法:一般用中药王不留行子敷贴,也可用白芥子、急性子、绿豆等。
也有用磁珠(磁铁粉制成的圆珠)的。
先行常规消毒,左手托住耳廓,右手用止血钳将粘有上述圆形颗粒物的胶布对准所选耳穴贴压,并用手指轻压耳穴1~2分钟。
一般留压3天,每天上、下午由患者自行轻压敷贴部位各一次,每次1分钟左右。
此外,还有在耳穴上进行按摩、电针、磁疗、药物注射、激光照射等方法。
配图1、耳中(膈) HX1定位:耳轮角处,即耳轮1区。
应用:血虚、血瘀、血热引起的皮肤疾患,顽固性的皮肤瘙痒、荨麻疹。
2、直肠 HX2定位: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
应用:便秘。
3、耳尖 HX6、7定位: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应用:头面五官科各种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
耳穴疗法
中医外治法之耳穴疗法的临床使用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典籍《灵枢·口问篇》中就有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通于耳”,可见耳是全身经络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络的别气都走形于耳,许多经脉注入于耳,耳和人体四肢百骸、五官九窍通过经络相互沟通,和人体的生理病理密切相连,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穴位,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一、主要特点1、适应症广、疗效好耳穴疗法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壮健肾等功能,所以它被广泛的使用于临床。
治疗的病症遍及内、外、妇、儿、神经、五官、内分泌等各科。
2、简便易行、花费低廉耳穴绝大多数是人体解剖学名称,并且耳穴的分布排列有一定规律,且耳穴疗法无需特殊设备,费用低廉。
3、副作用少耳穴疗法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它无刺伤内脏之虞,也无滞针等现象。
如若注意消毒并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耳廓感染和晕针等副作用就可以预防或减少发生。
二、适应症1、各种疼痛性疾病1.1外伤性疼痛:如扭伤,挫伤、刺伤、切割伤、骨折,脱臼、落枕,烫伤等疼痛。
1.2手术后疼痛:如五官、脑外,胸,腹、四肢各种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疤痕痛,患肢痛,麻醉后的腰痛、头痛等,常可用其来减少或代替杜冷丁、吗啡诸类止痛麻醉剂。
1.3神经性疼痛: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
1.4各类晚期疾病所致的疼痛。
2、各种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结膜炎、疱疹性角膜炎、牙周炎、化脓性牙髓炎、中耳炎、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大叶性肺炎、气管炎、胸膜炎、胃炎、肠炎、阑尾炎、胆囊炎、盆腔炎、睾丸炎、副睾炎、各种脓疡、丹毒、风湿性关节炎、末梢神经炎等,耳针有消炎止痛之功效。
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眩晕综合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癌症、性功能紊乱、腹肌痉挛、面肌痉挛等。
4、过敏性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结肠炎、结节性红斑、风湿热、药热、血清病、荨麻疹等,耳穴疗法可以提高内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具有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
耳穴的定位和主治(一)
耳穴的定位和主治(一)前面我们讲了为什么耳朵会与全身有关系,以及我们耳穴在耳朵上大致的一个分布规律,详见《身体不舒服,耳朵上也会有表现》那篇文章,今天我们来讲一讲部分耳穴的定位以及这些穴位主要能够治疗哪些疾病。
我们把耳朵的表面解剖位置拆开,分别阐述一下。
最后我们再提一下简单易行的耳穴诊断和治疗方法。
1、耳轮上的穴位:耳轮穴位耳中: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咳血直肠: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尿道: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外生殖器:主治睾丸炎、附睾炎、阴道炎肛门:主治痔疮、肛裂耳尖:主治发热、高血压、失眠结节:主治头痛、头晕、高血压轮(1、2、3、4):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2、耳舟穴位耳舟穴位指: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麻木腕:主治腕部疼痛凤溪: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哮喘肘: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肩部疼痛肩: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锁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3、对耳轮穴位对耳轮穴位跟:主治足跟痛趾:主治甲沟炎、足趾部疼痛麻木踝:主治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炎膝:主治膝关节肿痛髋: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交感:主治肠胃痉挛、心绞痛、肾绞痛、心悸、失眠等臀:主治坐骨神经痛,臀部疼痛腹: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痛经,产后宫颈痛腰骶椎:主治腰骶椎疼痛胸:主治胸胁疼痛,胸闷,乳痈,乳少腰椎:主治腰胁疼痛,经前乳房胀痛,产后乳少,乳痈颈:主治落枕,颈项强痛颈椎:主治落枕,颈椎病上述的耳穴以及主治仅是部分内容,还有三角窝、耳屏、对耳屏、耳甲、耳垂、耳背、耳根等部的穴位以及主治后面再阐述,我们先来简单聊一聊怎么去通过耳朵发现我们身体的异常。
好去直接实践应用上面所讲的知识,最简单的就是压痛诊病法,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可用的工具(牙签、小棉签棒、耳穴探压帮、耳穴探测仪)去按压耳朵上的穴位,以此来判断是身体那个部位的异常。
当某个按压点出现压痛时,我们就要注意了,如何按压呢?我们用作说扶住耳背,右手持工具按压,以大概50-100g的均匀压力按压耳廓穴位,观察疼痛症状,以找出压痛最为敏感的穴位。
耳穴的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
耳穴的功效主治及注意事项耳穴在临床中对治疗失眠、多梦、晕车、耳聋、耳鸣、近视、远视、红眼症、肥胖症、戒断综合征和各种疼痛性疾病等有一定疗效,但是耳穴的功效并不像媒体所报道的那样无所不能,包治百病。
临床上有的患者使用耳穴效果显著,有的患者使用耳穴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即使是同样的一个人,使用耳穴治疗时左右两侧耳穴经常出现不一样的感觉,这也反映了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耳穴在耳朵上犹如一个倒置的胎儿,包括从头到脚的穴位,不同的疾病在其相应的部位一般有反应点,这些反应点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医学被人们冠以严谨和神圣,耳穴的研究和使用在不断的进步,如果说人们对医学苛求一点不为过,其实不仅仅是医学,人们对其他行业也有所苛求。
很多人严以待人,宽以待己,一味的要求对方付出,有没有想过自己做的事情值得让他人付出?现在有部分患者说自己找不到好大夫,人们在寻求好大夫好医生的同时是否思考过自己是否是个好病人好患者?即使在使用耳穴的时候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反应点,如果找不到好大夫那就需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言行,这也是一种反应。
人体内脏或躯体的部位在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耳穴的相应区域有体,现耳穴的病理反应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变形如隆起、凹陷、结节、皱褶等,变色如点片状红晕、充血、白色、暗红色、中间白周围红晕,血管改变如充盈、鼓胀、扭曲、网状、环状等,皮肤出现脱屑、丘疹等,还有部分穴位处有明显压痛等,不同的反应代表着不同的病理变化。
大多数的实证患者如食积、疖肿、过敏和大便秘结等易出现耳部肿胀,相应的耳穴大多出现增厚红肿,表面皮肤温度增高等反应。
再如颈椎病患者的颈或颈椎耳穴处可出现变形、扭曲、变色、疼痛等帮助诊断,同时在反应点处进行刺激也可以治疗疾病。
除了耳穴上标明有具体准确名称的穴位之外,还有一些阳性反应点称为阿是穴。
不仅仅是耳穴,还有头面部、手部、足部、眼部和脊柱部等处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表现。
耳穴的刺激方法可用毫针、铍针、压籽、电针、埋针、磁疗、温灸、放血(大部分病人针刺到血管有出血,但是也有部分病患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即使刺到血管也无出血)、推拿按摩等,毫针使用针灸针快速和留针治疗,耳穴压籽法出现疗效的主要作用是穴位,古人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发现王不留行最适宜用于耳穴埋豆。
耳穴及主治
有宁心安神,调和营血,清泄心火的功能。
主治心脏疾患,心跳气短,胸痛。
心主血合脉,故可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主神明,它的功能和汗液分泌有关,故亦可治疗盗汗,失眠,多梦,健忘,神经衰弱,精神病等。
心开窍于舌,它他的经脉循性经过咽喉的两旁,故对慢性咽炎,声音嘶哑,舌铜舌炎,口腔炎等也有较好的疗效。
【肝】有疏肝利胆,驱除风邪,调和营血,明目健胃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黄疸性皮肤瘙痒症。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主筋,故可用于眩晕,抽搐及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偏瘫,肌无力,各种扭伤等。
肝藏血,又可作用于血液病,出血性疾病,缺铁性贫血等。
肝开窍于目,可治疗眼科疾患。
肝脉侠胃,并对消化系统疾病也有效。
肝主疏泄,其脉气流于腋下,故也可治疗胸胁闷涨,经行酸痛,肠胀气及情绪抑郁症等。
【脾】脾主生化,生化五谷,生营血,营养肌肉,健脾补气的功能。
主治消化不良,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
脾统血,可用于出血性疾病,血液病,贫血等。
脾主肌肉,它的功能盛衰常反映在口唇,故用于治疗肌营养不良,肌无力,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萎缩恢复期,口唇炎及溃疡等病。
并对中气下陷的脱肛,内脏下垂和脾阳不振的慢性腹泻等也有效。
【肺】肺主气,司呼吸,有推动气血运行和通利小便、补虚清热的功能。
主治呼吸系统的疾患,如肺结核,能止咳,平喘。
大小循环障碍所引起的水肿等。
肺主一身之表,和于皮毛,故对感冒,盗汗,自汗,各种皮肤病等均有效。
肺与大肠相表里,其脉下络大肠,可用于肠炎,痢疾。
并对口腔炎,口腔溃疡等也有效。
在耳针麻醉中是切皮时镇痛的主穴。
【肾】有壮阳气,益精液,强腰脊,补脑髓,通利水道,明目聪耳等功能。
主治肾炎,肾盂肾炎,肾功能减退,膀胱炎,生殖系统疾患。
肾开窍于耳,并主骨,骨之精为童子,故可治疗耳聋,耳鸣,听力减退,眼科疾病,并可用于骨折止痛。
‘齿为骨之余’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故可用于牙齿松动剂出血,以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头痛等。
肾之华在发,故对脱发,斑秃等也有效。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
常用耳穴的定位和功能主治一、耳穴的定位耳穴位于耳朵上,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点位之一。
在耳朵上有多个耳穴,以上千年的中医经验为基础,总结出了一些常用的耳穴定位方法,常见的耳穴包括:1.肺尖穴:位于耳朵尖端,也就是耳廓最上方凸起的地方。
2.心脏穴:位于耳廓尖端以下约0.2cm处。
3.肾上腺穴:位于耳廓尖端以下约0.5cm处。
4.胃穴:位于耳廓尖端以下约1cm处。
5.脾穴:位于耳廓尖端以下约1.5cm处。
二、耳穴的功能主治耳穴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耳穴的功能主治:1. 肺尖穴•功能:清肺热、降火止咳。
•主治: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咳血等肺部疾病。
2. 心脏穴•功能: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血管病症状。
•主治:用于治疗心悸、胸闷、心绞痛等心脏疾病。
3. 肾上腺穴•功能:调节肾上腺功能,增加体力和抵抗力。
•主治:用于治疗疲劳、性功能障碍、衰老等问题。
4. 胃穴•功能:促进消化、减轻胃部不适。
•主治: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痛、恶心等胃部问题。
5. 脾穴•功能:调节脾脏功能,增加体力和抵抗力。
•主治:用于治疗食欲不振、乏力、脾虚等问题。
三、使用耳穴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耳穴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耳穴定位必须准确,可以在中医医院或专业中医机构进行准确定位后再进行治疗。
•按摩或针灸时,需要采用消毒良好的工具,以免引发感染。
•治疗时需要注意力度,过度的按摩或针灸可能会引起耳廓组织损伤。
•使用耳穴治疗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不会立竿见影,需要耐心等待治疗结果。
总结:耳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不同耳穴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主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的耳穴进行治疗。
在使用耳穴疗法时,注意事项非常重要,必须保证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力度,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耳穴治疗常见病
耳穴治疗常见病宫颈炎主:耳尖放血、宫颈、肾、肝、脾、三焦、内分泌、肾上腺;配:艇中(腹胀)、腰骶椎(腰酸)耳尖肾上腺三焦内分泌脾内耳肾艇中肝腰骶椎宫颈乳腺小叶增生主:乳腺、内分泌、胸;配:肝、缘中;子宫、卵巢卵巢内分泌子宫肝胸乳腺缘中乳腺炎主:乳腺、内分泌、肾上腺;配:肝、耳尖、神门肾上腺内分泌耳尖肝乳腺神门黄褐斑局部点刺、缘中、肾上腺、内分泌、肾、肝、脾、肺;配内生殖器、卵巢(月经不调)前列腺(男)卵巢内分泌内生殖器肺肝肾上腺脾肾缘中前列腺痤疮主:耳尖、相应部位点刺、肾上腺、内分泌、脾、肺;配:心、大肠(热盛)、神门(痒)内分泌神门肺肾上腺脾耳尖心大肠戒烟神门、肺、口神门口肺竞技综合症心、肾、皮质下、额、脑、神门神门肾心额脑皮质下肥胖主:内分泌、缘中、兴奋点、额、丘脑、饥点、肾、大肠、三焦、肺、相应部位;配:腹水点、肺、内生殖器、卵巢内分泌三焦内生殖器肺兴奋点缘中饥点肾艇中大肠卵巢额丘脑防衰老肾、心、脾、肺、内分泌、额、皮质下内分泌肺皮质下心肾额脾防感冒耳尖放血、风溪、内分泌、肾上腺、內鼻、脾、肺肾上腺内分泌肺內鼻耳尖风溪脾主要参考文献黄丽春编《耳穴诊断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1版学习链接:http://www..com/content/11/0323/19/91346_103953355.shtml编后语耳穴疗法易学易会,无痛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可方便大家在家自己调理、保健和治疗。
只要正确掌握耳穴疗法技巧,就能起到预防、改善、减缓、调理的保健作用。
对于美容、减肥、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改善视力都有很大帮助,也可以用于消炎、止痛、止晕、改善微循环、抗抑郁、抗过敏、治疗痛经等等。
编者以黄丽春编《耳穴诊断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1版)为主要参考资料,在丁尔德老师指导下编辑此P PT,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于耳穴治疗的兴趣,通过学习,使耳穴治疗成为保障大家健康的一个法宝,编辑中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耳穴疗法的概述范文
耳穴疗法的概述范文耳穴疗法,又称为耳透疗法、耳点疗法、耳部穴位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部分,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它源于古代的中医理论,认为耳朵是人体的一个微型反射区,通过按摩、针灸、磁疗等手段刺激耳穴,可以调节和协调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耳穴疗法在现代医学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神经反射作用:耳朵是人体的神经末梢密集的部位,刺激耳穴可以通过神经传递的方式影响全身的生理功能。
2.血液循环调节:刺激耳穴可以扩张耳部的微血管,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营养供应和废物的排泄。
3.气血调节:中医理论认为,耳部是人体气血的聚集之地,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气血的流动,改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耳穴疗法的具体操作包括按压、按摩、针灸、磁疗等多种方式。
按压是最常见的方法,可以用手指按压耳穴,节奏要均匀,力度适中,持续时间根据个体的情况而定。
按摩可以用手指或耳穴按摩器,以揉、捻、推、拍等方式进行,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按摩方法。
针灸是通过在耳部插入针具进行刺激,常用的针具有针丝、针线、银针等。
磁疗是利用磁力作用于耳部穴位进行治疗,可以使用磁石、磁片等磁性材料。
耳穴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的疾病。
例如,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刺激肺、支气管、咽喉等穴位;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刺激胃、肝、胆等穴位;对于循环系统疾病,可以刺激心脏、肾脏、脾脏等穴位;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可以刺激脑、脑干、脊髓等穴位;对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可以刺激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等穴位;对于泌尿系统疾病,可以刺激肾脏、膀胱、输尿管等穴位。
耳穴疗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易行、无创伤、无副作用,对患者来说比较安全。
但是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需要在合格的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能进行自我治疗或在不了解情况下盲目操作。
其次,需要注意耳朵的卫生,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针灸穴位 内耳耳穴 说明指导书
针灸穴位内耳耳穴说明指导书总述内耳耳穴,耳穴名。
位于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的中央。
主治内耳性眩晕症、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昏头晕、耳源性眩晕症、梅尼埃综合征、中耳炎、外耳道疖肿、失眠、晕车等。
针0.1-0.2寸。
1.名称内耳耳穴2.别名暂无资料。
3.出处暂无资料。
4.隶属耳穴5.位置位于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的中央6.主治内耳性眩晕症、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昏头晕、耳源性眩晕症、梅尼埃综合征、中耳炎、外耳道疖肿、失眠、晕车7.功能本穴性平,有偏阴之性,故能养血益精而滋肾。
可通利耳窍,祛风清热,清利头目,滋阴潜阳,补肾聪耳,清热解毒,益肝肾。
8.操作针0.1-0.2寸9.主要配伍暂无资料。
10.定位位于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的中央。
11.解剖暂无资料。
12.名词释义暂无资料。
13.功能作用本穴性平,有偏阴之性,故能养血益精而滋肾。
可通利耳窍,祛风清热,清利头目,滋阴潜阳,补肾聪耳,清热解毒,益肝肾。
14.详细主治内耳性眩晕症、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昏头晕、耳源性眩晕症、梅尼埃综合征、中耳炎、外耳道疖肿、失眠、晕车等。
15.详细操作按耳针常规针法操作。
针0.1-0.2寸。
按摩法:用拇、食两指捏揉,由轻到重按摩1-2分钟,以能忍受为度。
按摩后耳垂发红并有热感最好。
16.临床运用暂无资料。
17.配伍暂无资料。
18.附注本穴与外耳穴,穴名相近,仅有一字之差,穴性相同,均属平性,又都能治疗耳鸣、耳聋。
但两穴所治有偏阳、偏阴之不同,在应用方面,外耳穴以治暴病急症为主;内耳穴以治久病缓证为主;外耳穴偏治鸣;内耳穴偏治聋。
19.相关论述暂无资料。
耳穴治疗法pdf
耳穴治疗法耳穴治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耳穴治疗法的相关内容。
一、耳穴治疗法的理论基础耳穴治疗法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医的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调节阴阳的重要通道。
耳部作为经络的汇聚之地,与人体的脏腑、器官、肌肉、骨骼等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耳部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耳穴的分布与定位耳穴的分布与人体其他部位的穴位有所不同,耳穴主要分布在耳廓的正面和背面。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耳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耳轮、耳屏、耳垂、耳甲、耳背等。
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穴位,共计约90个耳穴。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耳穴进行治疗。
三、耳穴治疗法的常用方法1.耳针法:耳针法是耳穴治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将特制的耳针对准耳穴进行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针法具有疼痛轻微、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2.耳灸法:耳灸法是将艾绒固定在耳穴上,点燃后进行灸疗。
耳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等作用,适用于寒性疾病、疼痛性疾病、虚性疾病等。
3.耳压法:耳压法是将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患者自行按压的方式进行刺激。
耳压法具有持续刺激、疗效持久等优点,适用于慢性疾病、疼痛性疾病等。
4.耳穴按摩法:耳穴按摩法是通过按摩耳部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日常保健、缓解疲劳、调节情绪等。
四、耳穴治疗法的临床应用耳穴治疗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适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临床应用:1.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面瘫、中风后遗症等。
2.疼痛性疾病:如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痛经等。
《耳穴疗法》
5.皮质下 [部位] 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主治] 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 近视、失眠。
精选ppt
(七)耳甲穴位
4.胃 [部位] 在耳轮脚消失 处,即耳甲4区。 [主治] 胃痉挛、胃炎、 胃溃疡、消化不良、 恶心呕吐、前额痛、 牙痛、失眠。
精选ppt
5.十二指肠 [部位] 在耳轮脚及部分耳
精选ppt
(四)三角窝穴位
将三角窝由耳轮内缘至对耳轮上、下脚 分叉处分为前、中、后3等份,中1/3为 三角窝3区;再将前1/3分为上、中、下 3等份,上1/3为三角窝1区,中、下2/ 3为三角窝2区;再将后1/3分为上、下2 等份,上l/2为三角窝4区,下1/2为三 角窝5区。
精选ppt
1.角窝上 [部位] 在三角窝前1/3的上部,即三角窝1区。 [主治] 高血压。 2.内生殖器 [部位] 在三角窝前1/3的中、下部,即三角窝 2区。 [主治] 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 宫出血、阳痿、遗精、早泄。
精选ppt
5.髋
[部位] 在对耳轮上脚的 下1/3处,即对耳轮5 区。
[主治] 髋关节疼痛、坐 骨神经痛、腰骶部疼痛。
6.坐骨神经
[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的 前2/3处,即对耳轮6 区。
[主治] 坐骨神经痛、下 肢瘫痪。
精选ppt
7.交感 [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 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 [主治] 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 管结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8.臀 [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的后 l/3处,即对耳 轮7区。 [主治] 坐骨神经痛、臀筋膜炎。
精选ppt
耳中Ear center
[部位] 在耳轮脚处, 即耳轮1区。 [主治] 呃逆、荨麻 疹、皮肤瘙痒症、 小儿遗尿、咯血、 出血性疾病。
耳穴疗法
流行性感冒耳压(耳豆)为主:肺内鼻交感肾上腺神门肾配合耳尖放血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耳尖放血5~6滴配合耳豆:肺气管神门肾肾上腺内分泌支气管哮喘耳尖放血配合耳豆:交感神门枕对屏尖肺气管内鼻口细菌性痢疾耳尖放血配合耳豆:大肠三焦肾上腺内分泌交感脾便秘取穴:大肠便秘点直肠下端交感三焦急性肠炎耳尖放血取穴:大肠小肠皮质下脾交感肾上腺慢性胃炎取穴:胃交感脾皮质下神门肝高血压降压沟降压点(角窝上)肝心交感肾枕耳尖放血头痛耳尖放血取穴:神门额枕颞皮质下肝心眩晕(头晕)耳尖放血取穴:神门肝胆皮质下缘中眼心颞枕失眠(神经衰弱)耳尖放血取穴:神门枕额皮质下心肾垂前肝阳痿取穴;肾外生殖器内生殖器睾丸内分泌遗精取穴:肾肝心神门膀胱肾上腺三叉神经痛耳尖放血取穴:上颌下颌面颊神门皮质下颞坐骨神经痛耳尖放血取穴:坐骨神经痛点臀脾交感神门肾腰髋类风湿性关节炎耳尖放血取穴:交感神门脾肾肝肾上腺凤溪对应点疼痛急性腰扭伤耳尖放血取穴:肝肾腰椎腰痛点膀胱腰骶椎神门落枕取穴:颈神门皮质下枕膀胱脾接触性皮炎耳尖放血取穴:凤溪神门肺皮质下内分泌肾上腺荨麻疹耳尖放血取穴:神门凤溪内分泌肾上腺相应部位月经不调(经少,要耳尖放血)取穴:子宫(内生殖器)内分泌卵巢脾肾上腺痛经加神门功能性子宫出血取穴:子宫卵巢肾盆腔缘中脾肝肾上腺产后少乳取穴:胸区(乳腺穴双面对贴)内分泌皮质下脾胃小儿腹泻取穴:大肠小肠肺胃三焦脾肾肾上腺小儿遗尿取穴:膀胱肾内分泌尿道额皮质下缘中肝小儿厌食症取穴:脾胃皮质下胰胆口三焦艇中儿童多动症取穴:肾皮质下脑干兴奋点神门心相应部位(挤眼耸肩晃头)近视眼耳尖放血:清脑明目活血通络针刺眼穴通电电疗仪取穴:心肝肾眼目1 目2 神门脾皮质下结膜炎耳尖放血(6~8滴)取穴:眼目1 目2 肾上腺三焦胆肝心鼻出血取穴:内鼻外鼻脾肺肾上腺慢性鼻炎耳尖放血:消炎取穴:内鼻肺肾上腺额脾大肠牙痛(神经性牙痛龋齿牙疼牙周炎)耳尖放血:清热解毒镇静止疼消炎取穴:面颊区压痛点上下颌胃肾口急性扁桃体炎耳尖放血:消炎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功能退烧取穴:扁桃体肾上腺咽喉肺口神门肾耳鸣耳尖放血: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清耳明目取穴:内耳肾上腺神门肾肝颞。
耳穴治疗
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刺血疗法治疗本病获得满意效果。
中医学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通过经脉,使耳与全身各部联系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故治疗本病采用耳针疗法为主;三棱针放血具有泻热凉血、活血散结之功,最适用于实证、热证。
肺主表,外合皮毛,故本病治疗选取耳穴肺为主穴,配合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放血,通过清泻肺热而祛除郁积于皮毛中之热毒;本病好发于面部,此乃阳明胃及大肠经循行之分野,故取胃与大肠穴,配合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放血,既可清泻阳明郁热,又可引其它穴之作用直达病所;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等穴对体内内分泌有调节作用,具有调节性激素作用,使雌二醇增高,雄激素相对降低,降低了睾酮/雌二醇值,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4,6]面颊、胸、胸椎穴乃据病位取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取耳穴心清心泻火,解毒疗疮;脾主运化水湿,故用耳穴脾利湿化痰,消郁散结;情志刺激者加耳穴肝疏肝理气,散结消肿;便秘者加三焦调畅气机,通腑排便;月经不调者加内生殖器配合内分泌、皮质下可调理冲任,调节内分泌失调。
诸穴合用,共奏清泻肺胃、清化湿热、凉血散结之功。
[7]针灸疗法治疗痤疮不仅疗效满意,而且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穴疗法主治病症.
一、胆石症
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 王不留行籽。
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
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块o.6×0.8cm见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
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
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功能疏肝利胆排石。
主治胆石症。
二、失眠
压豆安眠方(中医杂志1990;(10):46) 王不留行籽。
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肾、胆、胃(配穴)。
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按压,每日3~5次,每次3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5天。
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顽固性失眠。
三、支气管哮喘
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36) 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
取耳部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
功能宣肺平喘。
主治各型哮喘。
四、腹痛
腹痛耳穴压豆方(经验方) 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
取耳穴腹点、腹痛点、脾俞点,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上,贴于双侧上述部位,嘱患者半小时按压1次,每次按压5分钟。
功能理气止痛。
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腹痛。
五、胆囊炎
利胆耳穴方(《中医外科》) 王不留行籽。
用耳穴探测仪检查,在耳穴压痛点上敷贴中药王不留行籽。
每日或隔日1换,10次为1疗程。
功能疏肝利胆止痛。
主治胆囊炎、胆区疼痛。
六、冠心病
冠心止痛方(四川中医1987;(2):28) 王不留行籽。
取耳穴心、冠状动脉后(位于三角窝内侧和耳轮脚末端)、小肠、前列腺后穴,取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贴一侧耳穴上述各穴,嘱病人每日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40次,5天交换1次,10天为1疗程。
功能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等引起的心前区疼痛。
七、高血压病
降压耳穴方(黑龙江中医药1988;(4):29~31) 王不留行籽。
取单侧耳降压沟、降压点、神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
将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压于耳穴上,每穴压1粒,每次按揉各穴3~5分钟,每日按压3次,每隔3日换压对侧穴位,1个月为1疗程。
功能降血压。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八、眩晕
止晕耳穴方(江西中医药杂志1988;(1):43) 王不留行籽。
主穴: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配穴:肝阳上亢加心、肝、肾、三焦。
气血亏虚加脾、胃、肾;肾精不足加肾、子宫或睾丸、内分泌;痰浊内蕴加肺、脾、肾、皮质下;瘀血阻络选加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
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穴位上,每穴1粒,隔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功能滋阴潜阳、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主治各型眩晕。
九、水肿
利水消肿耳穴方(中国针灸1989;(6):15) 王不留行籽。
主穴:肾、肾俞、输尿管、膀胱;配穴:交感、肾上腺、神门、三焦、内分泌,根据病情再配以心、肝、脾、肺穴。
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于所选穴位上,嘱患者每日按捏十几次,每次3~5分钟。
每次选'3~4个穴。
2天1次,1周为l 疗程。
功能疏通三焦。
化气行水。
主治各型水肿。
十、自汗
止汗耳穴方(经验方) 王不留行籽。
选择耳穴肺、交感、肾(主穴)、内分泌、肾上腺、三焦(配穴)。
局部常规消毒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O.6cm见方的胶布对准穴位敷贴。
用手指按压3分钟,每日5次。
3~5天换穴1次。
功能调阴阳和营卫。
主治自汗、盗汗。
十一、尿潴留
耳穴利尿方(北京中医1986;(5):58) 火柴1根。
在耳穴的泌尿区(肾、膀胱点),找出明显的压痛点,以火柴棍的火药端,捻转压迫,强刺激,两耳交替进行,每个压痛点捻转压迫5分钟。
功能化气行水利小便。
主治肛门术后尿潴留。
十二、泌尿系结石
排石利尿方(吉林中医药1986;(4):15) 王不留行籽。
耳穴肾、膀胱、输尿管、尿道、三焦、外生殖器。
用带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固定于穴点处,每日压迫5次(每次按压处微痛为度),每次30分钟,3日换药一次。
并嘱病人在按压前20分钟,饮水250~500ml,并适当增加活动量。
功能利水通淋排石。
主治泌尿系结石、小便淋漓。
十三、颈椎病
颈椎病耳穴压豆方(《耳穴诊疗法》) 王不留行籽。
选择颈椎耳穴相应部位对称贴压,3天换贴1次,治疗间酌情进行耳穴局部按摩。
双耳贴压10次为1疗程。
主治各型颈椎病。
十四、腰痛
耳穴压豆止痛方(《耳穴诊疗法》) 王不留行籽。
耳穴腰、肾、肝、神门等,按耳穴压豆法操作,3天换1次,1个月l疗程。
功能补养肝肾。
主治肾虚腰痛。
十五、月经不调
耳穴压豆调经方(河北中医1987;(3):17) 王不留行籽。
主穴:肾、子宫附件、盆腔、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卵巢。
配穴:膈、心、肝、脾、腰痛点。
以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穴处,主穴必贴,配穴随症选用,左右交替贴压,每日按压3~4次,每次15~20分钟。
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连贴两个疗程,间隔半个月可继续贴。
功能凉血活血、调经止血。
主治月经过多的月经不调。
十六、闭经
通经耳穴压豆方(云南中医杂志1985;(5):37) 绿豆。
以绿豆压耳穴内分泌、子宫、肾、卵巢、肝,每次取单侧,每3日交换1次,连用至愈。
功能调气血通经脉。
主治各种闭经。
十七、痛经
调经止痛方(湖北中医杂志1986;(6):44) 王不留行。
以王不留行用胶布贴压子宫、肝、胆、肾、腹、内分泌、肾上腺、降压沟、耳迷根穴位。
每日按压10次以上,越痛越按。
功能调经止痛。
主治各种痛经。
十八、小儿遗尿
耳穴压豆遗尿方(中医药学报1987;(4):32) 王不留行。
耳穴取膀胱、肾、脾、胃、心、神门、脑点。
常规消毒一侧耳廓,将王不留行籽粘在O.3×O.3cm见方的胶布上,对准以上所选穴位贴压。
嘱其每日按压3次,每次5分钟左右,睡前必须按压1次。
每6日两耳交替贴压1次。
治疗期间定时换醒小儿小便。
功能温补下元。
主治小儿遗尿。
十九、失音
耳穴压豆发音方(经验方) 王不留行籽。
选取耳穴肺、大肠、肾、膀胱等处,埋压王不留行籽,胶布固定。
功能滋肾润肺。
主治肺肾阴虚型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