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训练:《木兰诗》 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木兰诗》(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木兰诗》(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78bdb3b52acfc788ebc977.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木兰诗》(附答案)阅读古文《木兰诗》,回答问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注解:《木兰诗》,又称《木兰辞》,作者郭茂倩,中国南北朝期间的一首叙事诗,诉说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民间故事。
该诗约作于北魏,最初录于南朝陈释智匠《古今乐录》,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问题: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木兰当户织。
()②问女何所忆。
()③可汗大点兵。
()④愿为市鞍马。
()⑤东市买骏马。
()⑥万里赴戎机。
()⑦朔气传金柝。
()⑧策勋十二转。
()⑨赏赐百千强。
()⑩木兰不用尚书郎。
()⑪愿驰千里足。
()()⑫送儿还故乡。
()⑬出郭相扶将。
()()⑭著我旧时裳。
()⑮对镜帖花黄。
()⑯出门看火伴。
()⑰雄兔脚扑朔。
()⑱雌兔眼迷离。
()2.翻译句子。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掌握文意。
①诗中写木兰行军神速,矫健雄姿的语句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木兰诗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9bc5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0.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9课《木兰诗》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可汗..(kèhán)辔.头(pèi)鞍鞯.(jiān)B.啾.啾(jiū) 朔.气(suò) 燕.山(yān)C.云鬓.(bìn) 金柝.(tuò) 机杼.(zhù)D.红妆.(zhuāng) 军帖.(tiě) 傍.地(bà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B.出郭.相扶将(外城) 唯.闻女叹息(只)C.朔.气传金柝(北方) 策勋..十二转(记功)D.赏赐百千强.(有余) 军书十二卷...(十二本) 3.选出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A.不闻.爷娘唤女声B.旦.辞爷娘去C.女亦无所思.D.双兔傍地走.5.下列对《木兰诗》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对偶和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表现出木兰的英勇善战,赫赫战功。
B.这首诗选自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诗中“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互文,烘托了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
D.这首诗对木兰从军的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奔赴战场时的心态和回家后家人的欢乐等写得比较详细,而对木兰的军旅生活却写得较为简略。
6.填空。
(1)《木兰诗》选自朝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它的姐妹篇是。
(2)这首叙事诗以为线索,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安排了“替爷征”(以下都用三个字概括)“”“赴戎机”和“”“”五个情节。
7.《木兰诗》是我国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代编的。
初中语文7下第9课《木兰诗》课时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7下第9课《木兰诗》课时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f9e7c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45.png)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木兰诗》课时练习一、填空题1.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________)鞍鞯..(________)胡骑.(________)金柝.(________)策勋.(________)赏赐.(________)理云bìn(________) pèi头(________)扑shuò(________)雄 cí(________)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木兰当.户织(________)(2)昨夜见军帖.(________)(3)旦.辞爷娘去(________)(4)万里赴戎机..(________)(5)朔气..传金柝(________)(6)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__)(7)出郭.相扶将(________)(8)出门看火.伴(________)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默写。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
(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鉴赏5. 阅读《木兰诗》,回答问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同步练习AB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同步练习AB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cae8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e.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木兰诗同步练习AB卷1.联系上下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 问女何所忆.(2) 愿为市.鞍马(3) 万里赴戎机..(4) 朔.气传金柝(5) 赏赐百千强.(6) 出郭.相扶将(7) 著.我旧时裳(8) 安.能辨我是雄雌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译文:(2)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译文:(3)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译文:(4)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译文:3.下面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不闻/爷娘/唤女声B.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木兰/不用尚书/郎D.安能/辨我/是雄雌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i 策勋..十二转ii 当户理红妆..(2) 选文第②段突出了木兰的高尚品格。
(3) 请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答:(4) 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答: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选自《乐府诗集》)(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i 八十始.得归()ii 采葵持作羹.()iii 兔从狗窦.入()iv 不知贻.阿谁()(2) 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i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译文:ii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作业:8《木兰诗》(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作业:8《木兰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41f4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4.png)
8 木兰诗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 ) 可汗..( )..( ) 鞍鞯燕.山( ) 戎.机( ) 朔.气( )策勋.( ) 赏赐.( ) 辔.头(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木兰当.户织(2)军书十二..卷(3)愿为市.鞍马(4)万里赴戎机..(5)策勋..十二转(6)赏赐百千强.(7)朔.气传金柝(8)出郭.相扶将..(9)对镜帖花黄..(10)双兔傍地走.(11)安.能辨我是雄雌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昨夜见军帖B.朔气传金柝C.对镜帖花黄D.安能辨我是雄雌5.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B.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C.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D.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爷娘闻.女来6.请你指出下面书法作品的字体,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字体:7.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周密地准备的句子是:(2)文中写征途之远,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3)文中描写边塞夜景,突出将士生活苦寒的句子是:(4)文中从侧面写出木兰功劳之大的句子是:(5)文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战争旷日持久且极其残酷的句子是: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9.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10.你认为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11.出自本文的成语是,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 。
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英烈夫人祠记(节选)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①也。
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
于是意少懈。
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
金以精兵铁浮图②十倍围之。
梁氏身为兵创,创伤数十,皆在身前也。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木兰诗》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木兰诗》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280add2ef46527d3250ce047.png)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木兰诗》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一)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4-5题。
(5分)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5.“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答案:(一)(5分)4.(3分)C5.(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20分)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十五从军征(节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11.这两首诗都出自《乐府诗集》,都写了从军征战的时间长久,从表达方式看都属于____诗。
(2分)12.赏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分)答案:11.叙事诗,12.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有互文的修辞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木兰从军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七下语文花木兰测试题及答案
![七下语文花木兰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2fda6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4.png)
七下语文花木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木兰诗》中,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A. 父亲年老体弱B. 弟弟年纪尚小C. 家中无其他男子D. 父亲被征召答案:D2. 木兰在军中服役了多长时间?A. 一年B. 两年C. 十年D. 十二年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是木兰在军中的表现?A. 勇敢善战B. 忠诚可靠C. 善于伪装D. 喜欢炫耀答案:D4. 木兰在战场上的功绩被皇帝赏识,皇帝赏赐给她什么?A. 金钱B. 土地C. 官职D. 珠宝答案:C5. 木兰回到家乡后,她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A. 休息B. 打扮C. 看望亲人D. 继续从军答案:B二、填空题6. 《木兰诗》是一首_________的叙事诗,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答案:北朝民歌7. 木兰在军中服役期间,她_________,不以真面目示人。
答案:改换男装8. 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最终被封为_________。
答案:尚书郎9. 木兰回到家后,她_________,换上女儿装,与家人团聚。
答案:脱去战袍10. 木兰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女性的_________精神。
答案:独立自主三、简答题11. 简述木兰从军的动机和目的。
答案:木兰从军的动机是出于对父亲的孝顺,她看到父亲年老体弱,弟弟又年纪尚小,家中无其他男子可以代父从军,因此她决定代父从军。
她的目的是保家卫国,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12. 描述木兰在战场上的生活。
答案:木兰在战场上的生活艰苦而充满挑战。
她改换男装,隐藏自己的女性身份,与男兵一同训练和战斗。
她勇敢善战,表现出色,赢得了同袍的尊敬和皇帝的赏识。
四、论述题13. 论述《木兰诗》中木兰形象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答案:《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具有勇敢、智慧、孝顺和忠诚的特点。
她不仅代父从军,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勇气,还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在中国文化中,木兰被视为女性英雄的典范,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独立自主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木兰诗》专项训练(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木兰诗》专项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f0586bfad6195f312ba678.png)
2 木兰诗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2018·聊城]七年级单元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策勋..十二转( )(2)当户.理红妆(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4.[2017·福建]下列对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七下语文练习册木兰诗答案
![七下语文练习册木兰诗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6093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d.png)
七下语文练习册木兰诗答案《木兰诗》是一首描绘古代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叙事长诗,流传甚广。
以下是根据“七下语文练习册”要求,为《木兰诗》设计的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填空题1. 《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______。
2. 木兰在军中服役了多长时间?______。
3. 木兰回到家后,她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______。
答案一:1. 父亲年老体弱,家中无长兄。
2. 十二年。
3. 洗去脸上的灰尘,打开旧时的妆奁。
习题二:简答题1. 简述《木兰诗》中木兰的英勇事迹。
2. 描述木兰回家后的生活情景。
答案二:1. 木兰在《木兰诗》中,因家中无长兄,替父从军,历经十二年的艰苦战斗,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最终获得胜利,荣耀归来。
2. 木兰回家后,她脱去战袍,换上女儿装,坐在织布机前,恢复了女性的身份。
她的同伴们惊讶地发现,这位英勇的战士竟是一个女子。
习题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木兰诗》节选,并回答问题:```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1. 木兰为何叹息?2. 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三:1. 木兰叹息是因为她看到了军帖,知道国家需要征兵,而她的父亲名字在军书中,家中没有其他成年男子可以替代。
2. 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是她的父亲年老,家中没有其他成年男子,她愿意为父亲承担这份责任。
习题四:开放性问题如果木兰生活在现代,你认为她会如何选择她的生活道路?请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展开想象。
答案四:在现代社会,木兰可能会有更多的选择。
她可能会继续她的教育,成为专业人士,或者她可能会选择参军,继续她的英勇传统。
现代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平等机会,无论是在职业发展还是社会贡献上,木兰都有可能成为领导者或社会活动家,继续展现她的勇敢和智慧。
结束语:通过以上习题的练习,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木兰诗》的文学价值,还能够思考木兰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体现和意义。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d200114700abb68a882fb0e.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10课《木兰诗》[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金机杼鞍胡骑理云bin pe i 柝策勋赏赐头扑shud 雄chi阿zi2.形似字注音组词拆戎傍折戍滂柝戊榜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4.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5.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⑦^诗中的“、” 一句, 用和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
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米。
7.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 •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能力提升]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思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 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精选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精选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edb1c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1.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精选题一、《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①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②行军神速(矫健身姿):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③边塞夜景(艰苦环境):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④战争持久而残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⑥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周密准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⑦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⑧归乡心切: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⑨“火伴”皆“惊忙”的原因: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⑩成语“扑朔迷离”的源出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二、阅读《木兰诗》,完成下列各题。
(13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 下列各组句子中横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3分)A. 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B.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微颔之C. 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D. 安能辨我是雄雌尔安敢轻吾射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第9课《木兰诗》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七年级下册
![2第9课《木兰诗》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90e5c8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6.png)
9.《木兰诗》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下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唧唧(jí) 机杼(zhù) 鞍鞯(jiàn) 可汗(hàn)B.鞍马(ān) 啾啾(jiū) 戎机(róng) 鸣溅溅(jiàn)C.云鬓(bin) 霍霍(huò) 辔头(pèi) 朔气(shuò)D.赏赐(cì) 策勋(xūn) 燕山(yàn) 傍地(bàng)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关山度.若飞( ) (2)赏赐百千强.( )(3)著.我旧时裳( ) (4)愿为市.鞍马( )(5)策.勋十二转( ) (6)燕山胡骑.鸣啾啾( )3.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旦辞爷娘去B.策勋十二转C.朔气传金柝D. 赏赐百千强4.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B.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C.不闻机杼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D.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长篇抒情诗。
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B.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可汗”是我国古代一些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D.《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女英雄形象。
6.按要求填空。
(1)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 ,。
(2)描写木兰军营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3)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意思是: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分辨。
(5)用夸张手法写木兰矫健的身姿,并突出军情急迫的句子是: ,。
(6)写木兰辞官不就,突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木兰不用尚书郎,,。
二、课内精读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e6ab4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b.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积累·感知】一.给多音字注音组词骑()____汗()____卷()____燕()____()____()____()____()____二.多义字辨析市: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将: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帖: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机: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三.形似字注音组词拆()____戎()____傍()____折()____戍()____滂()____柝()____戊()____榜()____析()____戌()____谤()____四.解释加点的词语1.木兰当户织______2.昨夜见军帖______3.旦辞爷娘去______4.万里赴戎机______5.朔气传军柝______6.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7.出郭相扶将______8.出门看火伴______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话的段意2.填出相应的动词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4.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5.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木兰诗》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8课】
![《木兰诗》文言现象、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8课】](https://img.taocdn.com/s3/m/33bcd5ab360cba1aa911da49.png)
《木兰诗》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8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对镜帖.花黄:②出门看火.伴:③双兔傍地走.:④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⑤卷卷有爷.名:⑥出郭.相扶将:⑦安.能辨我是雄雌:⑧雌兔眼迷离..:⑨问女何所忆.:⑩策勋十二转.:⑪赏赐百千强.:⑫愿为市.鞍马:⑬策.勋十二转:⑭当窗理云.鬓:2、一词多义:市①东市买鞍马:②愿为市鞍马:帖①昨夜见军帖:②对镜帖花黄。
将①将军百战死:②出郭相扶将:3、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问女何所思:②愿为(之)市鞍马: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修辞: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修辞: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修辞:二、重点句子翻译: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翻译: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翻译: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翻译: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翻译: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翻译: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2、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3、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4、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5、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6、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同步练习第9课《木兰诗》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同步练习第9课《木兰诗》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39124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4.png)
8木兰诗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可汗..()() 机杼.()燕.山() 朔.气() 金柝.()胡骑.() 傍.地走() 鞍鞯.() 理云bìn() pèi()头雄cí() 阿zǐ() 霍霍()啾啾( ) 戎机( ) 策勋()()溅溅()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旦.辞爷娘去()(2)惟.闻女叹息()(3)出郭.相扶将()()(4)木兰不用..尚书郎()(5)朔.气传金柝()(6)策勋..十二转()(7)军书十二卷...()(8)赏赐百千强.()9木兰当户织10不闻机杼声11问女何所忆12昨夜见军帖13愿为市鞍马14万里赴戎机15关山度若飞1.6.著.我旧时裳()17..安.能辨我是雄雌18当户理红妆..19不闻机杼.声()20可汗问所欲...21愿驰.千里足22雄兔脚扑朔..22雌兔眼迷离..23双兔傍.地走.()()3.一词多义:(1)市(2)机(3)帖①愿为市.鞍马()①万里赴戎机.()①昨夜见军帖.()②东市.买骏马()②不闻机.杼声()②对镜帖.花黄()《木兰诗》选自_____朝________(人名)编的《____________》,这是______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
“双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_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女英雄形象。
译文1.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含答案):2木兰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含答案):2木兰诗](https://img.taocdn.com/s3/m/1beacf5125c52cc58bd6bed5.png)
2 木兰诗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2018·聊城]七年级单元测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策勋..十二转( )(2)当户.理红妆(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4.[2017·福建]下列对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最新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木兰诗》阅读及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木兰诗》阅读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59e44d7cd184254b353594.png)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策勋十二转(______)
4.有余; 通“贴”
5.(1)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2)打开我东阁和西阁的门,到处走走坐坐。
6.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7.(1)万里赴戎机,并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桥,寒光照铁衣。(3)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4)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9.综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出木兰哪些思想性格?
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句诗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是以谁的语气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翻译。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古诗文阅读
万里赴戎机,并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桥,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初中语文木兰诗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木兰诗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2f69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f.png)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解释画横线的词:⑴策勋十二转()⑵赏赐百千强()⑶可汗问所欲()⑷愿驰千里足⑸出郭()相扶将()⑹著()我旧时裳⑺雄兔脚扑朔()⑻雌兔眼迷离()⑼双兔傍地走()⑽安()能辨我是雄雌2.一词多义:⑴帖①昨夜见军帖()②对镜帖花黄()⑵将①将军百战死()②出郭相扶将()3.辨析下列词的古今意义:⑴阿爷无大儿古义:,今义:⑵双兔傍地走古义:,今义:4.回答下列问题:⑴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①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⑵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⑶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⑸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⑹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⑺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⑻“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⑼用原文填空:①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②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③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④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⑤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⑽选出与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木兰诗》试题及答案
![《木兰诗》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c482a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3.png)
《木兰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描述的是()A. 木兰的织布声B. 木兰的叹息声C. 家人的谈话声D. 马匹的奔跑声答案:A解析:“唧唧复唧唧”是拟声词,用来形容织布机的声音,表现了木兰在家的日常生活场景。
2. 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A. 她渴望成为一名战士B. 她的父亲年迈无法应征C. 她想要为国家立功D. 她的兄弟都已战死答案:B解析:诗中提到“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说明木兰的父亲年迈且家中没有其他男丁可以应征,因此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3. 以下哪项不是木兰购买的物品?()A. 骏马B. 鞍鞯C. 辔头D. 箭矢答案:D解析: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描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装备的过程,并未提到购买箭矢。
4. 木兰在军中隐瞒身份的成功,在诗中是通过以下哪个比喻来表达的?()A. 雄鹰展翅B. 雌雄难辨的兔子C. 狼披羊皮D. 龙潜深渊答案:B解析:诗的最后一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用雌雄难辨的兔子来比喻木兰在军中成功隐瞒了自己的女性身份。
二、解释字词1. 当户(对着门)2. 可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3. 市鞍马(购买马匹和马鞍)4. 朔气(北方的寒气)5. 明堂(帝王接见百官的地方)6. 策勋(记录功勋)三、句子翻译1.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翻译: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能听到女子在叹息。
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翻译:不远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关山。
四、原文填空1.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______。
”答案:明堂解析:这句话表明木兰凯旋后受到了天子的接见,天子坐在明堂上。
2.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______。
”答案:红妆解析:这句话描述了木兰的姐姐听到妹妹回来后,忙着打扮自己,表现了家人对木兰归来的喜悦。
五、内容理解概括1. 简述《木兰诗》中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和过程。
答案:木兰因父亲年迈,家中无其他男丁可以应征,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训练:《木兰诗》一填空题《木兰诗》选自(代)编的是朝时。
它与并称为“乐府双璧”。
二解释下列词语1木兰当户织()() 2不闻机杼声()3 惟闻女叹息() 4问女何所忆()5军书十二卷() 6愿为市鞍马()()( ) 7旦辞爷娘去()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0万里赴戎机()11关山度若飞()12朔气传金柝()()13寒光照铁衣()14策勋十二转()15赏赐百千强()16出郭相扶将()()17当户理红妆()18著我旧时裳()19对镜帖花黄()20雄兔脚扑朔()21雌兔眼迷离()22双兔傍地走()三原文填空1 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2 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3 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4 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5 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6 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7 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8 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9 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10 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11 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12 任意写出木兰运用互文见义修辞方法的连续两句13 描写出木兰同其他战士一样,戎马倥偬,由于军情紧急而矫健如飞的句子是14 写出文中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15 任意写出文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是16 写出诗中运用对偶修辞的手法的诗句17 写出诗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18 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19 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20 从文中找出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境相似的诗句是21 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22 “火伴”皆“惊忙”的原因是什么23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24 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四问答题1 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2 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3 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4 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5 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6 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7 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让人们感受的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
有的同学说“她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真的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8 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
有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又什么看法?9 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10 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11 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12 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13 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14 木兰在古代被称为女英雄,家喻户晓。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不乏众多的女英雄。
请你举出一例,同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英雄行为。
15 结合本文请拟一幅对联。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二解释下列词语1木兰当户织(对着)(门) 2不闻机杼声(织布梭子)3 惟闻女叹息(只) 4问女何所忆(思念) 5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6愿为市鞍马(为此)(买)( 泛指马和马具 )7旦辞爷娘去(早晨)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水流声) 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马叫的声音) 10万里赴戎机(战争) 11关山度若飞(过)12朔气传金柝(北方)(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13寒光照铁衣(铠甲)14策勋十二转(记功)15赏赐百千强(有余)16出郭相扶将(外城)(扶持)17当户理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18著我旧时裳(穿)19对镜帖花黄(帖通贴)20雄兔脚扑朔(动弹)21雌兔眼迷离(眯着眼)22双兔傍地走(并排跑)三原文填空1 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2 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 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4 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5 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 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7 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8 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9 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10 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1 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12 任意写出木兰运用互文见义修辞方法的连续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3 描写出木兰同其他战士一样,戎马倥偬,由于军情紧急而矫健如飞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4 写出文中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5 任意写出文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是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16 写出诗中运用对偶修辞的手法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7 写出诗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18 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9 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20 从文中找出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境相似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21 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2 “火伴”皆“惊忙”的原因是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23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24 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四问答题1 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写出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一、(1——3)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程。
二、( 4 )概述木兰多年的征战生活。
三、(5——6)木兰还朝辞官,与亲人团聚。
四、( 7 )吟唱者对木兰的赞词。
2 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故事情节国家征兵,父亲年迈,弟弟幼小。
3 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战马和马具。
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
4 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文章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方法。
连用两次表达了木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旦辞”、“暮至”极言时间之短促,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
5 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文中“十二”、“十年”等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不确定的含义,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 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7 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让人们感受的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
有的同学说“她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真的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同意。
因为木兰当初代父从军是以为木兰热爱亲人,热爱祖国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是因为木兰热爱和平的幸福生活。
8 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
有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又什么看法?不失真实,因为作者这样构思,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渴望塑造一位传奇性的女英雄,反应自己内心的思想。
9 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文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
略写了木兰的多年的战争生活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10 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11 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使用了动作描写手法,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的心情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的心情。
12 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 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不慕容华,机智,警觉英勇善战,热爱家乡亲人,热爱和平的奇女子。
14 木兰在古代被称为女英雄,家喻户晓。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不乏众多的女英雄。
请你举出一例,同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英雄行为。
任长霞。
以为女子出任一方公安局长,积极从事打黑斗争是新时代的女英雄。
15 结合本文请拟一幅对联。
木兰代父从军英雄扬名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