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典学派的犯罪学研究

合集下载

犯罪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犯罪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犯罪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处理等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统计学等。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行为及其相关问题,在当今社会,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因此犯罪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第一章犯罪学概论1.1 犯罪学的定义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处理等问题的学科。

1.2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犯罪行为、犯罪者、受害者、社会对犯罪的反应等方面。

1.3 犯罪学的发展历程犯罪学的研究历程自19世纪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包括古典犯罪学、正统犯罪学、现代犯罪学等阶段。

1.4 犯罪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犯罪学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统计学等,与这些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相渗透。

第二章犯罪现象及其类型2.1 犯罪现象的定义犯罪现象是指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的总和,包括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和未经法定程序认定的不法行为。

2.2 犯罪现象的表现形式犯罪现象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包括盗窃、抢劫、诈骗、贪污、贩毒、走私等。

2.3 犯罪现象的类型根据其表现形式和社会危害程度,犯罪现象可分为财产犯罪、暴力犯罪、黑社会犯罪、经济犯罪等类型。

2.4 犯罪现象的影响犯罪现象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整体带来了不利影响。

第三章犯罪原因及其研究方法3.1 犯罪的原因犯罪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社会及文化环境、个体特征、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2 社会因素及其对犯罪的影响社会因素是犯罪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社会不平等、社会矛盾、社会文化传统等,这些因素都对犯罪有一定的影响。

3.3 个体因素及其对犯罪的影响个体因素是犯罪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包括个体的性格、人格、家庭背景、同伴影响等,这些因素对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讲西方犯罪学●一、18启蒙运动产物,其诞生标志着人类不再用“超自然的力量”而是用人们本身的因素来解释犯罪行为。

代表人物有边沁、费尔巴哈,以贝卡利亚最具代表性。

(一)犯罪原因思想主要论点:自由意志论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定年龄(除精神病人外),都有认识和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完全是其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

(二)犯罪预防思想1. 法律控制论——外控只有依靠法律、遵守法律、并在执行法律中贯彻人人平等的原则,才能预防犯罪。

——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2. 心理强制论——内控人能区分善恶、分清是非,在权衡利弊之后有选择的本性。

一个人知道实施犯罪可以得到快感,同时也知道实施犯罪后受到惩罚的痛苦,权衡利弊后,为免受痛苦可能放弃要实施的犯罪行为。

法律对犯罪行为处罚带来的痛苦要大于实施犯罪所带来的快感,否则不能达到预防作用。

——费尔巴哈☆古典犯罪学家大多是刑法学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犯罪与刑罚;而实证犯罪学家对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出发点则是犯罪人,试图从人的角度找到人之所以犯罪的原因以及预防人犯罪的对策。

●二、19(一)龙勃罗梭意大利犯罪学家,其代表作《犯罪人论》的出版标志着犯罪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被尊称为“犯罪学鼻祖”。

在犯罪学史上,没有一个人像龙勃罗梭那么多地受到赞美与攻击。

在犯罪学史上,能与龙勃罗梭相提并论的人只有他的同胞、前辈——贝卡里亚。

1. 犯罪人类学理论(1)天生犯罪人理论龙勃罗梭对101名意大利人的头骨和1279名意大利罪犯的人体测量和相貌分析作了详细记录和认真对比,提出了惊世骇俗的生来犯罪人说。

A 犯罪者通过许多体格和心理的异常现象区别于非犯罪人。

B 犯罪人是人的变种,一种人类学类型,一种退化现象。

C 犯罪人是一种返祖现象,是蜕变到低级的原始人类型。

D 犯罪行为有遗传性,它从犯罪天赋中产生。

(2)犯罪人分类按犯罪人是否具有天生特质及主观恶性程度分为四种类型:天生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真正的犯罪人,主观恶性大;激情性犯罪人;偶发性犯罪人——不具有先天人体特征,主观恶性较小。

犯罪学第二章

犯罪学第二章

心理强制说以人为理性动物,又有自私的特性为基点。 心理强制说以人为理性动物,又有自私的特性为基点。心 理强制说强化人们对犯罪与刑罚必然相系的确信, 理强制说强化人们对犯罪与刑罚必然相系的确信,除对具体犯 罪立即执行刑罚之外,尤其重要的是以法律预先明确规定各种 罪立即执行刑罚之外, 犯罪及其犯罪后应受的刑罚处罚。由此, 犯罪及其犯罪后应受的刑罚处罚。由此,意欲犯罪者无论有何 犯罪趋向,都将面临着刑罚的威慑, 犯罪趋向,都将面临着刑罚的威慑,从而使刑罚的心理强制作 用得以充分发挥。 用得以充分发挥。
第二节
19世纪末的实证主义学派 19世纪末的实证主义学派
犯罪现象日趋严重, 犯罪现象日趋严重,表明以古典学派构建的刑法体系不能 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自然科学快速发展, 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自然科学快速发展,为人们认识犯罪现 象提供了科学方法。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开始出现。 象提供了科学方法。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开始出现。 代表人物主要有龙勃罗梭(Lombroso)、 )、菲利和加罗法 代表人物主要有龙勃罗梭(Lombroso)、菲利和加罗法 基本出发点:否定意志自由, 洛。基本出发点:否定意志自由,坚持犯罪为某些客观因素所 决定的决定论。生理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心理决定论。 决定的决定论。生理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心理决定论。
[参见陈兴良.刑法的启蒙[m].北京:法律出版社, 参见陈兴良.刑法的启蒙[m].北京:法律出版社, [m].北京 2003.p98 ]
“人是避免不快、追求快乐、权衡利弊之下进行活动的动 人是避免不快、追求快乐、 如果把刑罚作为犯罪的后果预先予以规定, 物,如果把刑罚作为犯罪的后果预先予以规定,实施犯罪时立 即执行法律上规定的刑罚,那么人们就会把不犯罪而产生的小 即执行法律上规定的刑罚, 的不快和因受刑罚而产生大的不快,合理地加以权衡, 的不快和因受刑罚而产生大的不快,合理地加以权衡,因为了 避免大的不快抑制小的不快而不去犯罪, 避免大的不快抑制小的不快而不去犯罪,就有必要在法律上预 先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先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关系。”

犯罪学第二章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犯罪学第二章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犯罪学第二章犯罪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犯罪学的历史发展西方犯罪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19世纪末的实证犯罪学派和当代犯罪学研究三个时期。

一、西方犯罪学的历史发展(一)18世纪古典犯罪学派1.(1)犯罪是违抗上帝的行为,神学色彩浓厚(2)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古典犯罪学派的产生。

西方对人类犯罪行为进行自然主义的探索开始,不再用超自然的力量而是用人类本身的因素来解释人的行为。

2.代表人物、代表作(1)贝卡利亚:1764年出版《论犯罪与刑罚》。

①主要内容A.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立的三大刑法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行相适应原则、刑罚人类原则(虽然没有成为现在的原则,但是处处体现)。

B.呼吁废除刑讯逼供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

C.尖锐地批判了封建刑法的报应观和威吓观,认为刑罚的目的是组织犯罪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再重蹈覆辙。

要实现刑罚的目的,应当遵循的三项原则:A.刑罚必然性;B.罪行相适应;C.刑法及时性。

(现行学说:预防作用)②贝卡利亚思想对西方刑法改革的作用:A.1768年奥地利废除死刑;B.1772年瑞典减死刑性条款;C.1776年后,美国大大改善了犯罪人的处遇条件;D.1810年法国制定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

(2)英国边沁的功利主义犯罪观①内容: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两种基本动力的驱使,即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这是一切道德和不道德行为的原因和动力。

②犯罪和惩罚的关系:A.社会对犯罪必须进行惩罚B.对犯罪者的惩罚是通过对其施加痛苦,以期受到惩治和教育C.犯罪人的内心存在着两种相互作用的动机(驱使犯罪和制止犯罪的动机)D.惩罚给予的损失应大于罪犯因犯罪而获得的利益③边沁在司法改革方面强调鉴于建筑设计(既有利于罪犯的悔改,又能体现对罪犯的人道待遇,还能威慑外面的公众)。

3.古典犯罪学派的重要思想(1)在解释犯罪原因方面,可以归纳为:①“自由意志论”是犯罪的一个主要论点,将犯罪更多地归因于个人理性的选择。

2012.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思想之比较本科毕业论文

2012.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思想之比较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思想之比较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8年6月23日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前言 (1)一、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的形成及其犯罪观 (2)(一)古典犯罪学派的形成及其犯罪观 (1)1、犯罪原因论.............................................................12、刑罚学说..........................................................................2 (二)实证犯罪学派的形成及其犯罪观 (2)二、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思想的比较 (3)(一)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观 (3)1.贝卡利亚的犯罪预防观点 (3)2.边沁的犯罪预防论 (4)(二)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观 (4)1. 经济领域的刑罚代替措施 (5)2. 政治领域的刑罚代替措施 (5)3. 科学领域的刑罚代替措施 (5)4.立法和行政领域的刑罚代替措施......................................................55.教育领域的刑罚代替措施..........................................................5(三)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在犯罪预防思想上的差别....................6 三、结语..................................................................7参考文献 (8)致谢 (9)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思想之比较摘要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的预防犯罪思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第一古典犯罪学派在进行预防犯罪时重视刑罚的威慑作用,把刑罚作为最重要的减少和消灭犯罪的对策,主张一般预防;第二实证犯罪学派实行“刑罚替代措施”,主张对人进行科学的矫正治疗,根据犯罪人的类型,因人施罚。

第二章 犯罪学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犯罪学的发展历史

犯罪预防论
思想基础
• 核心的犯罪预防学说是“刑罚替代措施”或“保安 措施”。
1、经济领域。如自由贸易、限制酒类消费等。
2、政治领域。协调政府和民众的愿望等。
3、科学领域。如防盗门等。
4、立法和行政领域。如遗嘱立法可以防止谋杀。
5、教育领域。道德和文化教育。
(三)加罗法洛的犯罪学思想
• 1、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 • 违反了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怜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紧张理论
• 犯罪是由于行为人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
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
愤的产物
亚文化理论
文化
•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 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 象。
• 亚文化是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 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 一般预防:规诫其他公民不要像犯罪人实 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 特殊:对本身进行改造,不至于侵害其他 人
(二)边沁的犯罪学思想
• 1、人都有两种驱动力驱使: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 • 2、关于犯罪与惩罚的关系: • (1)社会对于犯罪的惩罚是必须的 • (2)对犯罪者的惩罚是通过给犯罪者施加痛苦,
以其收到惩戒和教育作用 • (3)犯罪人的内心存在着驱使犯罪和制止犯罪的
龙氏对天生犯罪人的部分描述
• 他相信自己在罪犯身上看到了某些与野蛮人相同 的特征,并对天生犯罪人作了如下的描述:
• “下腿不发达、头盖甚小、前额后陷、前骨节过 伸、颅骨缝线关合过早、头盖过厚、额骨与颧骨 过大、凸额斜眶、皮肤过红、大耳、丛发、过于 敏捷、不知疲苦、触觉不灵、视觉过敏、伤愈极 速、情爱甚弱、淫念过早、两性不大分、怠惰、 易受激动、好赌博、饮酒、迷信等等。”

第二章 古典学派的犯罪学研究

第二章 古典学派的犯罪学研究
第二章 古典学派的犯罪学研究
早期古典犯罪学理论 Classical School of Criminology
……卡拉,只穿了一件衬衣,头和脚都光着,他将被装到 卡拉,只穿了一件衬衣,头和脚都光着, 卡拉 一个手推车上,从监狱转至大教堂.到了教堂, 一个手推车上,从监狱转至大教堂.到了教堂,他须得 跪在教堂的大门前,双手托着一个重两磅的黄腊火把, 跪在教堂的大门前,双手托着一个重两磅的黄腊火把, 他必须请求上帝,国王以及法官的原谅. 他必须请求上帝,国王以及法官的原谅.然后执行人再 将他装进手推车,押解到圣乔治广场, 将他装进手推车,押解到圣乔治广场,执行人把他绑到 设在广场上的绞刑台上,把他的双臂,小腿, 设在广场上的绞刑台上,把他的双臂,小腿,大腿及腰 打断,并碾碎.最后,这个囚犯会被放在车轮上, 打断,并碾碎.最后,这个囚犯会被放在车轮上,脸朝 天空,他仍然活着并且疼痛难忍, 天空,他仍然活着并且疼痛难忍,他还要为他所谓的罪 行和错误忏悔,并且在整个过程中, 行和错误忏悔,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他都得恳求上帝让 他活着…… 他活着
二,当代古典犯罪学派简要评价 当代古典犯罪学派简要评价
当代古典主义理论吸收了当代社会控制理论的 一些实质精神, 一些实质精神,对美国的刑事政策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 问题和挑战 忽略了犯罪的社会, 1,忽略了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刑事司法体系 运作的复杂性 2,未能明确证明增加刑期及监狱人口能降低犯罪 率 3,未能证明死刑确实能降低暴力犯罪
二,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一)贝卡利亚及其主张 贝卡利亚及其主张 1,认为人具有理性及自由意志,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认为人具有理性及自由意志, 2,认为人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因而惩罚犯罪之痛须超过犯罪得到 认为人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 的快乐 认为法律的来源是议会而不是法官, 3,认为法律的来源是议会而不是法官,法官的真正功能是决定一个人 是否有罪, 是否有罪,而刑罚的轻重则应由法律来决定 4,主张罪刑法定原则 5,主张罪刑均衡原则 认为法律之创立和执行, 6,认为法律之创立和执行,应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原则 7,主张废止私用刑罚及死刑 8,强调刑罚的及时性和确定性较之其严厉性有更佳的预防效果 应以犯罪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程度确定其严重性, 9,应以犯罪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程度确定其严重性,而非以犯罪 者的意图来判断 10,主张公开审判,采用陪审制, 10,主张公开审判,采用陪审制,刑止于一身 11,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废除刑罚之身份上的差异 12, 12,认为事前预防胜于事后预防

刑事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观

刑事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观

论刑事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观一、刑事古典犯罪学派的产生及其形成从犯罪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考察,古典犯罪学派形成于18世纪末。

意大利学者贝卡利亚在1764年发表的《论犯罪与刑罚》标志着古典犯罪学派的诞生,成为犯罪学的历史源头。

古典犯罪学派又称刑事古典犯罪学派,其核心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资产阶级刑法思想和刑事政策的要求。

贝卡利亚是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贝卡利亚从功利主义学说出发,认为犯罪是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问题,是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表现。

因为人们都努力寻求愉快的感受而力求避免不愉快的感受,因此,一个犯罪与否是在“趋利避害”、“避苦求乐”的思想指导下自由选择的结果。

而刑法就是针对人们的功利思想所进行的恫吓,以迫使人们不去犯罪。

因此,贝卡利亚指出,犯罪应是一种十分明确的法律定义,法律应对什么是犯罪做出不容易变更的规定,并规定与犯罪相适应的刑罚。

二、刑事古典犯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除贝卡利亚之外,边沁、德国学者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著名思想家对犯罪学的产生与发展也有重要贡献。

(一)贝卡里亚的人道主义理论贝卡里亚把社会契约的理论运用于刑法学说,他认为:人们为了享受自由才割让出自己的一部分自由;人们割让出的自由的总和,组成国家最高权力。

这种权力包括刑罚权,并对任何人都有约束力。

基于这种理论,贝卡里亚主张:1、只有法律才能规定刑罚。

颁布法律的权力只属于立法者,即属于根据社会契约联合起来的整个社会的代表。

2、法官的职权只是按照法律进行审判,不得对法律进行解释。

3、只有法律规定禁止的行为才能称作犯罪,并应规定出从最轻到最重的罪行阶梯。

4、衡量犯罪轻重的唯一标准就是社会遭受到的危害程度,而不能以犯罪人的意图、被害人的身份、罪孽的轻重作为标准。

5、刑罚与犯罪应相适应,以阻止人们犯更严重的罪行。

6、犯罪人不论其社会地位怎样,同样的罪应当受到同样的刑罚。

7、刑罚的目的是使犯罪人以后不再犯罪,并儆戒其他人不敢犯罪。

第2讲 犯罪学简史

第2讲 犯罪学简史

2、犯罪功能论

①犯罪也是生产力,可以推动法律发展; ②防止社会停滞,促进社会进步; ③加强社会团结; ④明确社会道德; ⑤降低社会紧张;
2、自杀论
(1)利己主义自杀之一:过度个人主义。 仅仅以自我为目的,但是个人太微不足道了, 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因为没有其它 目的,就难以摆脱这样的念头——就是我们 的努力最终要化为泡影,我们自己最终也将 化为乌有。这种毁灭感让我们害怕,没有活 下去的勇气。
据说在古代的玛西里亚和科斯岛,那些为弃世而提 出了正当理由的人,当地行政官便会赐给他一 杯毒汁,并让他当众自杀。对自杀行为的宗教 式认可也许是岛国居民的特有文化。他们自杀 的所谓正当理由到底是什么?历史也没有留下 更为详细的解释。对于自杀的态度,现代人政 治正确的说法是‚人不可以那么自私‛,所以 任何自杀的正当理由都已经被‚自私‛二字全 盘否定。 有关数据称,我国每年有约200万人自杀未遂,而 每一人有自杀行为,就会对周围至少5人产生巨 大的心理影响。据此,我国每年受自杀困扰的 人群数约1000万人。 ——南方周末2003-04-17 世界上即使是最健康和愉快的人也可能自杀,只要 他对外在的困难和不可避免的厄运的恐惧超过 了他对死亡的恐惧,就自然会走上自杀的路。 ——叔本华《论自杀》

凯特勒曾在巴黎研究天文学和概率论,回国 后在布鲁塞尔法律学校、军事学院和博物馆 任教。1828年创办并主持布鲁塞尔皇家天文 台,1834年起任比利时皇家学院终身秘书, 并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统计学代表大会。他先 后为荷兰和比利时政府收集并分析犯罪、死 亡率等方面的统计资料,还对人口调查方法 做了改进。他试图通过统计发现社会行为的 原因时,设想了特定年龄群的相对癖好。
在破败的后程村,村民 们总 集体的力量虚弱,没有集体活动,缺乏 目的、意义。个人所属的群体越是微 弱,他就越不依靠群体,而是依靠他 自己,结果导致不承认不符合他私人 利益的其它行为规则。一旦有个人解 决不了的事情,就会陷入绝望。

第二章 犯罪学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犯罪学研究的方法

• • • •
1、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类型; 2、建立研究假设; 3、进行研究设计; 4、收集研究资料(观察法、访谈法、问卷 法、文献法、实验法等); • 5、整理与分析研究资料; • 6、研究成果的形成与检验。
——演绎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从概念到概念、 从判断到判断地进行论证,即从既成的一般 性理论中推导出个别性结论。
(二)是超越和 排除价值判断,通过对实地调查和观察所得 的经验资料的考察,以分析和预测一定社会 行为客观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犯罪学实证研究的主要程序
第二章 犯罪学研究的方法
(一)犯罪学研究的思辨方法
——思辨方法即抽象推理的方法。思辨方法 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叙述那些最简单也最普遍 的抽象规定,作为研究的理论出发点,然后 使这些最一般的定义和原理在叙述过程中不 断地深化和丰富,同时又以越来越具体的内 容加以充实,直至研究对象得到完整的阐述 为止。
思辨方法主要有演绎、溯因、分析、比较, 其中最重要的是演绎方法。

第二章 犯罪研究的历史

第二章 犯罪研究的历史



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 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荀子则主张“性恶说”。认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 (改善) 也。”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善恶之争”。
管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礼,规规矩矩的态度。 义,正正当当的行为。 廉,清清白白的辨别。 耻,切切实实的觉悟。
代表人物: 贝卡里亚(意) 边沁(英) 约翰· 霍华德(英) 康德(德) 黑格尔(德)
一、综述
一)研究路线 专注于犯罪行为,在确立了法定的个人刑事 责任的基础上,努力探求合理的刑罚原则和 政策,试图通过刑罚来影响和控制社会中的 犯罪现象。
二)确立的基本原则
1、理性原则 2、享乐原则 3、惩罚原则 4、人权原则 5、适当程序原则
三)犯罪对策论
1、刑罚个别化 最早提出刑罚个别化的学者是法国刑法学家 雷蒙·萨雷伊(1898年曾著书《刑罚个别 化》) 李斯特主张:通过刑罚个别化,充分发挥刑 罚的三种功能:威吓、矫治、除害 瞬间犯罪人 威吓 矫治 可以改善的状态犯罪人 除害(从社会中隔离) 不可改善的状态犯罪人
五)强调“严刑峻法”的思想 代表人物:(郑)子产(?-公元前522)、 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 这一思想重要的有两点: 1、“刑不能去奸而赏不能止过者,必乱。民 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 2、“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 则无刑也。”
第二节
古典犯罪学的研究
典型表现:
1、犯罪的周期性波动 在每年的财产犯罪和人身犯罪的变动中,存 在着一种交替:当一类犯罪上升时,另一类 犯罪就下降。 2、犯罪的周期性增长 由于自然条件,特别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发展 和变化,犯罪率趋于上升。

犯罪学的创立与发展

犯罪学的创立与发展

• 犯罪条件
时空条件
工具条件
对象条件
人 财 物
犯罪的相关因素
• 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对犯罪的发生和变 化又间接影响作用的因素。 • 犯罪的相关因素对犯罪的发生既不是必 然的,也不是必要,但却有着一定的联 系。
3、犯罪原因系统各构成要素 间的相互关系
英国学者的研究内容
犯罪的自然原因 犯罪的社会原因 犯罪的心理原因
法国学者的研究内容
犯罪的个人因素 犯罪的社会因素
美国学者的研究内容
• • • • 犯罪的生理原因 犯罪的心理原因 犯罪的社会原因 犯罪的相关因素
中国学者的犯罪原因研究
1、阶级斗争理论
• 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犯罪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是 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 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他 们在阶级利益上的冲突,导致了剥削与反剥削、压迫 与反压迫、统治与反统治的阶级斗争,犯罪是这一阶 级斗争的特殊表现。 •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犯罪现象的存在仍然是阶级斗争 决定的,仍然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和反应。因为在社会 主义社会里,还存在着剥削阶级的残余分子及其他敌 对分子、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及其生活方式的影响和 侵蚀,国际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势力及其他敌视社会 主义事业的反动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所以阶级斗争还 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犯罪现象也必然会长期存 在。
2、矛盾冲突理论
• 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矛盾, 每个人生活在矛盾之中,由于人们的道 德水平、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等个人素 质的不同,有的人可以将矛盾化解,有 的人则以将矛盾激化,形成激烈的矛盾 冲突,这往往导致犯罪的发生。
3、社会控制功能弱化理论
•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秩序是社会控制的结果,。 社会的控制系统分为内控制和外空质量大部 分。内控制实际上是人们的自我控制,主要 指人们对外界诱惑的承受能力及对各种矛盾 和纠纷的处理能力。外控制是指社会、国家、 社区、家庭和其他社会群体对自己成员的约 束力,即促使自己成员接受和遵守公认的社 会行为规范的能力。如果社会控制系统的内 外两个方面的功能受到削弱,社会就会发生 动荡,引发各种犯罪行为。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名T7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犯罪学〔二〕课程英文名称:Criminology〔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治安学专业、侦查学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平安防范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交通治理工程专业、行政治理专业〔四〕课程性质: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揭示犯罪原因以及开展犯罪防控对策的一门根底性学科.该学科的基本功能是熟悉犯罪现象,发现犯罪规律,一方面为刑事政策制定与执行、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提供理论根底和前提,另一方面为国家、社会和个人限制和预防犯罪提供直接的对策建议,并促进社会政策的变革.犯罪学课程的定位是:1、公安学、公安技术学专业的专业根底课或专业选修课,提升学生分析犯罪问题和解决公共平安问题的水平;2、法学专业的根底课或专业选修课,提升法学专业学生分析违法犯罪行为和犯罪人的水平和水平.3、社会学专业的选修课,提升学生分析犯罪问题的水平和水平,促进社会政策的改革和开展.〔五〕教学目的: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理论对中国的犯罪问题作全面的理论分析,使学生对犯罪现象有个根本的了解;对犯罪学的核心和主干问题一一犯罪原因有个较全面、多层次的掌握;对犯罪预防的体系和具体举措有个清楚的熟悉.〔六〕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犯罪学的历史开展、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的社会原因、犯罪的个人原因、犯罪被害人、犯罪对策与类型犯罪等.〔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2学时.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并穿插实战练习、课堂讨论、相关题材影视、辩论赛等形式.〔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测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到达学籍治理规定的旷课量者将被取消测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二、讲授大纲第一章犯罪学概述教学目的:掌握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明确犯罪学的功能;了解犯罪学的研究方法;思考犯罪学和刑法学中犯罪概念的区别.教学重点:犯罪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犯罪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教学难点:犯罪的形式概念,犯罪学与刑法学关系教学内容:一、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一〕犯罪的概念〔二〕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三〕犯罪学的学科体系二、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和功能〔一〕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二〕犯罪学的功能三、犯罪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二〕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的关系〔三〕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四〕犯罪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四、犯罪学研究方法〔一〕犯罪学研究方法概述〔二〕犯罪学具体研究方法论〔三〕犯罪学研究方法的程序第二章犯罪学的开展历史教学目的:了解犯罪学的历史开展过程,概括的掌握犯罪学理论的全貌,并对各种理论进行比拟, 引起对犯罪学各种理论的独立思考.教学重点:西方各主要犯罪学流派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各主要犯罪学流派的观点评析.教学内容:、犯罪学创立之前的犯罪研究〔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犯罪研究〔二〕中世纪时期的犯罪研究〔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犯罪研究〔四〕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的犯罪研究二、犯罪学的创立〔一〕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学研究〔二〕实证派犯罪学的创立三、现代犯罪学的开展〔一〕20世纪初犯罪学的兴起和开展〔二〕现代犯罪学的研究概况四、犯罪学在中国〔一〕传播阶段〔二〕研究空白阶段〔三〕新中国的犯罪学研究阶段第三章犯罪现象教学目的:掌握犯罪现象的概念、反映形式和特征等内容;了解当代中国的犯罪现象及规律. 教学重点:犯罪现象的反映形式及特征;当代中国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及规律.教学难点:当代中国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及规律.教学内容:一、犯罪现象的概念及性质〔一〕犯罪现象概念〔二〕犯罪现象性质二、犯罪现象的反映形式及特征〔一〕犯罪数量与统计特征〔二〕犯罪人状况特征〔三〕犯罪侵害对象与特征〔四〕犯罪组织形式、犯罪方式与特征〔五〕犯罪空间及特征〔六〕犯罪时间状况与特征〔七〕犯罪类型与特征〔八〕犯罪后果与特征〔九〕犯罪动态与特征三、犯罪现象产生和开展演变的一般规律〔一〕犯罪的起源〔二〕犯罪现象演变的规律四、当代中国的犯罪现象及其所反映的规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二〕社会治安最好时期〔三〕“十年动乱〞时期〔四〕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五〕市场经济时期第四章犯罪学的主要理论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解释犯罪的生物学理论、犯罪心理学理论、犯罪社会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的根本观点和内容,明确其对犯罪学开展的奉献以及局限.教学重点:解释犯罪原因的生物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教学难点:犯罪心理学、犯罪社会学理论评析和应用.教学内容:一、犯罪生物学研究〔一〕体型体貌与犯罪研究〔二〕基因和遗传与犯罪〔三〕神经系统与犯罪研究二、犯罪心理学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二〕情绪冲突理论〔三〕挫折——攻击理论〔四〕道德开展论三、犯罪社会学理论〔一〕失范理论〔二〕社会限制理论〔三〕学习理论〔四〕文化冲突理论〔五〕标定理论〔标签理论〕四、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犯罪学思想〔二〕其他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家的观点第五章犯罪的社会原因教学目的:明确犯罪与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社会文化、社会变迁以及微观社会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犯罪的经济因素,犯罪的文化因素,家庭、学校、社区对犯罪的影响.教学难点:犯罪的经济因素,家庭、学校、社区对犯罪的影响.教学内容:一、犯罪社会原因认知〔一〕犯罪的社会原因概念〔二〕犯罪的社会原因分类〔三〕犯罪行为发生与社会二、社会经济与犯罪〔一〕经济开展与犯罪〔二〕经济制度与犯罪〔三〕经济形态与犯罪三、政治状况与犯罪〔一〕政治制度与犯罪〔二〕制度不完善与犯罪〔三〕政策失误、政策阻滞与犯罪〔四〕不同的政治集团相互对立与犯罪四、社会文化与犯罪〔一〕文化概说〔二〕文化与犯罪五、社会变迁与犯罪〔一〕城市化与犯罪〔二〕网络化与犯罪〔三〕全球化与犯罪六、微观社会环境与犯罪〔一〕家庭环境与犯罪〔二〕学校环境与犯罪〔三〕社区环境与犯罪〔四〕其他微观社会原因第六章犯罪的个体原因教学目的:掌握犯罪个体原因的概念和特性;明确个体生理、心理因素与犯罪的关系.教学重点:犯罪的个体心理因素,犯罪的生物因素.教学难点:犯罪的心理因素与犯罪人格异常,犯罪个体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教学内容:一、犯罪的个体原因概述二、影响犯罪的心理因素〔一〕不良的熟悉体系与犯罪行为〔二〕不良的需要与犯罪行为〔三〕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四〕不良的性格特征与犯罪行为〔五〕心理状态与犯罪行为三、精神疾病与犯罪〔一〕重性精神病〔二〕轻性精神病〔三〕人格障碍〔四〕智力障碍四、影响犯罪的生理因素〔一〕年龄与犯罪行为〔二〕性别与犯罪行为〔三〕其他生理因素与犯罪第七章犯罪被害人教学目的:掌握犯罪被害人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犯罪被害因素及被害预防.教学重点:被害人的概念与特征;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犯罪被害人的救济制度.教学难点: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一、犯罪被害人研究的简要历史二、犯罪被害人的概念〔一〕联合国被害人大宪章规定的“被害人〞〔二〕中国法律规定的犯罪被害人三、被害人的特征〔一〕被害性〔二〕互动性〔三〕可责性四、犯罪被害人的类型〔一〕分类标准〔二〕主要类型五、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一〕犯罪人和被害人的伙伴关系〔二〕犯罪人和被害人的互动关系〔三〕犯罪人和被害人的角色转换六、犯罪被害因素〔一〕犯罪被害因素的概念〔二〕主要的犯罪被害因素〔三〕不同犯罪类型的被害因素七、被害预防〔一〕被害预防的概念〔二〕被害预防的举措八、犯罪被害人的救济〔一〕犯罪被害人赔偿制度〔二〕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三〕犯罪被害人的救助制度〔四〕国外犯罪被害人救济制度〔五〕中国犯罪被害人救济制度第八章犯罪对策教学目的:掌握犯罪对策的概念、特征等根本内容;犯罪对策的理论体系;国外的犯罪对策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犯罪对策体系建立的借鉴意义;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提出和开展过程、掌握综合治理方针的根本内涵.通过实训课程掌握如何根据具体情形建立防控对策.教学重点:犯罪对策的理论体系;国外犯罪对策的理论与实践;犯罪情境预防的实训.教学难点:社区犯罪防控和入室犯罪预防方案和举措.教学内容:一、犯罪对策的概念和特征〔一〕犯罪对策的概念〔二〕犯罪对策的特征二、犯罪对策的内容〔一〕犯罪预测:未来趋势〔二〕犯罪限制:数量和质量〔三〕犯罪预防:诱因和时机;三、犯罪对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一〕联合国犯罪预防理论与实务〔二〕三级预防理论及具体举措〔三〕情境预防四、国外犯罪对策的理论与实践〔一〕美国的经验和教训〔二〕英国的经验和教训〔三〕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四〕新加坡的经验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开展〔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具体举措〔三〕打击一一刑罚手段限制犯罪〔四〕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六、综合练习1:超市盗窃犯罪防控练习〔一〕练习的目的与目标〔二〕理论根底〔三〕实训器材、场地要求〔四〕实训内容与方式〔五〕案例与剖析〔六〕课后作业与应用追踪七、入室〔居民住宅〕盗窃犯罪预防练习〔一〕练习的目的与目标〔二〕理论根底〔三〕实训器材、场地要求〔四〕实训内容与方式〔五〕案例与剖析〔六〕课后作业与应用追踪八、社区犯罪防控练习〔一〕练习的目的与目标〔二〕理论根底〔三〕实训器材、场地要求〔四〕实训内容与方式〔五〕案例与剖析〔六〕课后作业与应用追踪第九章类型犯罪自学目的:掌握犯罪分类的概念、意义和标准,了解暴力犯罪、经济犯罪、有组织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具体犯罪类型的概念、原因以及根本预防举措.自学重点:暴力犯罪、经济犯罪、有组织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犯罪类型的概念及根本预防举措.自学难点:重点类型犯罪的预防与限制.自学内容:一、类型犯罪概述〔一〕犯罪分类的概念〔二〕主要犯罪类型二、暴力犯罪〔一〕暴力犯罪的概念〔二〕暴力犯罪的预防三、经济犯罪〔一〕经济犯罪的分类〔二〕经济犯罪的预防四、有组织犯罪〔一〕有组织犯罪的分类〔二〕有组织犯罪的限制五、未成年人犯罪〔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犯罪学 (2)

犯罪学 (2)

2、古典犯罪学思想及代表人物、刑事实证学派犯罪观及其代古典犯罪学学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意大利学者贝卡里亚、英国思想家边沁、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著名哲学家康德和黑格尔等。

被称为“近代刑法学之父”的贝卡里亚犯罪学思想:贝卡里亚的代表著是《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用大段篇幅揭露了封建刑法及司法体制的落后与残酷,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特征、提出了三大刑法原则(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刑罚人道)、呼吁废除刑讯和死刑,实行无罪推定。

贝卡利亚提出刑罚的对象是犯罪行为而不是犯罪行为人,即“行为主义”。

基本思想,还在该书中阐述了很多关于犯罪预防的观念与思想。

他主张以法律控制犯罪的思想,认为,“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

”同时,他提出了“预防犯罪优先惩罚罪犯”的基本论断。

他提出五种预防犯罪的手段。

第一,通过立法,制定明确的法律。

第二,弘扬启蒙思想和自由理念。

第三,司法当局应遵守法律。

第四,奖励美德。

第五,改善教育。

边沁的犯罪思想.边沁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法学家,是功利主义法学的创始人,对近代刑法和犯罪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边沁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均受到两种基本动力的驱使,即最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这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原因和动力,也是一切不道德行为包括犯罪行为的原因和动力。

对于犯罪和惩罚的关系,边沁提出:第一,社会对于犯罪必须予以处罚;第二,对犯罪者的惩罚是通过给犯罪者施加痛苦,以期收惩戒和教育的作用;第三,犯罪人的内心存在着两种相互作用的动机,及驱使犯罪的动机和制止犯罪的动机。

如果制止犯罪的动机大于驱使犯罪的动机,犯罪就不会发生;反之亦然。

第四,对犯罪惩罚的严厉程度应该与犯罪的诱发力成正比例关系,惩罚给予犯罪人的损失必须大于犯罪人因犯罪所获得的利益,以抑制、消除犯罪诱惑力,从而达到减少和预防犯罪的目标。

边沁在司法改革中的最大贡献是他在监狱建筑方面的杰出设计。

他赞成把监狱作为一种对许多犯罪都适合的刑罚,他对当时流行的监狱建筑很不满意,认为那些监狱使犯人与外界隔离,并使犯人变的懒惰。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

《犯罪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犯罪学(二)课程英文名称:Criminology(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治安学专业、侦查学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安全防范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四)课程性质: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揭示犯罪原因以及发展犯罪防控对策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该学科的基本功能是认识犯罪现象,发现犯罪规律,一方面为刑事政策制定与执行、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提供理论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为国家、社会和个人控制和预防犯罪提供直接的对策建议,并促进社会政策的变革。

犯罪学课程的定位是:1、公安学、公安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分析犯罪问题和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2、法学专业的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提高法学专业学生分析违法犯罪行为和犯罪人的能力和水平。

3、社会学专业的选修课,提高学生分析犯罪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政策的改革和发展。

(五)教学目的: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中国的犯罪问题作全面的理论分析,使学生对犯罪现象有个基本的了解;对犯罪学的核心和主干问题——犯罪原因有个较全面、多层次的掌握;对犯罪预防的体系和具体措施有个清晰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犯罪学的历史发展、犯罪现象论、犯罪原因论、犯罪的社会原因、犯罪的个人原因、犯罪被害人、犯罪对策与类型犯罪等。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践自学合计第一章犯罪学概论 3 3第二章犯罪学的历史发展 3 3第三章犯罪现象 4 4第四章犯罪原因理论 3 3第五章犯罪的社会原因 4 4第六章犯罪的个体原因 2 2第七章犯罪被害人 3 4第八章犯罪对策 4 3 7第九章类型犯罪 3 3合计26 3 32(八)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并穿插实战训练、课堂讨论、相关题材影视、辩论赛等形式。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犯罪学(第四版)课件第2章

犯罪学(第四版)课件第2章
典学派认为,国家或政府根据“社会契约”对犯罪人处以刑罚。当人们在订立契约、建立国家的时候,就让出 一部分权利给国家,赋予国家使用刑罚手段维持社会和平的权利。因此,刑罚的根据就是社会契约。(2)刑 罚的标准。由于人们都有同等的意志自由,他们的主观条件是完全平等、一致的,因而判处刑罚必须以客观表 现出来的犯罪行为作为标准。(3)刑罚的作用。古典学派认为,使用刑罚是为了抵消因犯罪而获得的利益或 快乐,从而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
这方面的典型研究包括下列两个方面。1.犯罪家族研究。2.其他遗传生物学研究。
第二节 犯罪生物学理论
三、体质生物学研究
犯罪的体质生物学研究从犯罪人的身体素质方面探讨生物、生理因素与犯罪人的关系。这里所说的身体 素质,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结构方面的特征,如体型等,也包括特殊的生理功能或生理状态,如腺体分泌等。体 质生物学的探讨盛行于20世纪初期,但是,到20世纪中期以后,仍有一些学者进行这方面的探讨。这方面的 主要研究和观点如下。
第二章
犯罪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犯罪学理论流派概述
一、古典犯罪学派
(一)古典犯罪学派概述
古典犯罪学派是18世纪后期产生的以意大利的切萨雷·贝卡里亚和英国的边沁为代表的犯罪学历史上第一 个思想流派。这个学派产生的标志是贝卡里亚在1764年出版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很多文献将这个学派 简称为“古典学派”。贝卡里亚是犯罪学历史上第一个思想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对于犯罪学的创建作出了重要 贡献。对于古典犯罪学派的学科性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大体而言,有五种观点。(1)犯罪学学派说。(2) 刑法学学派说。(3)刑罚学学派说。(4)刑事司法哲学学派说。(5)犯罪和刑罚的功利主义学派说。
第一节 犯罪学理论流派概述
二、犯罪人类学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古典学派的影响及缺陷
(二)古典学派的缺陷 1,基于自由意志假设的惩罚在实际执行 中尚有其困难 快乐与痛苦的均衡性很难估量, 2,快乐与痛苦的均衡性很难估量,势必 造成刑法及执行上的限制和无力感 3,忽略了个别差异的存在 4,过多关注刑罚的消极惩罚作用 其理论缺乏科学,系统, 5,其理论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验证

四,古典学派的影响及缺陷
(一)古典学派的成就与贡献 1,提供了社会使用刑罚控制犯罪的正当性依据 提倡罪刑法定和罪刑均衡——为刑事立法提供了良好 2,提倡罪刑法定和罪刑均衡 为刑事立法提供了良好 的基础 3,提倡现代化的圆形监狱——为监狱建筑提供了良好的 提倡现代化的圆形监狱 为监狱建筑提供了良好的 设计蓝图 主张规范刑事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将法治与人权 4,主张规范刑事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 将法治与人权 的观念融进刑事法律制度中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后世的法治平等打下了 5,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为后世的法治平等打下了 精神基础 提倡合乎人道的刑罚制度观念——为刑事司法改革提 6,提倡合乎人道的刑罚制度观念 为刑事司法改革提 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 近代新古典犯罪学理论 NeoNeo-Classical School of Criminology
一,近代新古典学派产生背景 近代新古典学派产生背景
1,古典学派缺陷的暴露 犯罪率增加, 2,犯罪率增加,社会安全感降低 3,犯罪矫治,心理治疗兴起,但 犯罪矫治,心理治疗兴起, 效果不甚明显 4,计量经济学出现
二,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一)贝卡利亚及其主张 贝卡利亚及其主张 1,认为人具有理性及自由意志,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认为人具有理性及自由意志, 2,认为人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因而惩罚犯罪之痛须超过犯罪得到 认为人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 的快乐 认为法律的来源是议会而不是法官, 3,认为法律的来源是议会而不是法官,法官的真正功能是决定一个人 是否有罪, 是否有罪,而刑罚的轻重则应由法律来决定 4,主张罪刑法定原则 5,主张罪刑均衡原则 认为法律之创立和执行, 6,认为法律之创立和执行,应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原则 7,主张废止私用刑罚及死刑 8,强调刑罚的及时性和确定性较之其严厉性有更佳的预防效果 应以犯罪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程度确定其严重性, 9,应以犯罪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害程度确定其严重性,而非以犯罪 者的意图来判断 10,主张公开审判,采用陪审制, 10,主张公开审判,采用陪审制,刑止于一身 11,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废除刑罚之身份上的差异 12, 12,认为事前预防胜于事后预防
二,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二)边沁及其主张 边沁及其主张 认为刑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1,认为刑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2,强调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原因论 创造了"道德量表" 依据苦与乐的强弱度,持续性, 3,创造了"道德量表",依据苦与乐的强弱度,持续性,程度列出等 级表, 级表,以计算人们从事特定行为的可能性 主张惩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减少犯罪,消灭为恶的原因, 惩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 4,主张惩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减少犯罪,消灭为恶的原因,增进 社会的幸福 针对刑罚的有效性,提出指导惩罚的六项原则 5,针对刑罚的有效性,提出指导惩罚的六项原则 6,法律应根据行为结果来处理犯罪人 对犯罪的制裁应以立法的方式建立制度, 7,对犯罪的制裁应以立法的方式建立制度,立法之内容应能被大多数 人所接受 极力反对死刑,流刑, 8,极力反对死刑,流刑,侮辱刑 确立刑事诉讼程序的原则, 9,确立刑事诉讼程序的原则,建立有效的证据制度已达到防止司法专 横的目的 10, 10,刑罚的本质是具有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效果 11,各种刑罚种类中自由刑最好;监狱应是一种学校, 11,各种刑罚种类中自由刑最好;监狱应是一种学校,应以各种方式 的教诲消除人犯之邪恶个性, 的教诲消除人犯之邪恶个性,以免再犯
一,古典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知识背 景
18世纪前后 18世纪前后 社会历史背景——罪刑擅断时期 1,社会历史背景 罪刑擅断时期 知识背景——启蒙思想兴起,强调人道主 启蒙思想兴起, 2,知识背景 启蒙思想兴起 义和理性主义 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从国家和法律的 3,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从国家和法律的 角度看待犯罪, 角度看待犯罪,怎样对刑法进行人道主义改 革,如何保证刑罚的执行一致和公平
二,当代古典犯罪学派简要评价 制理论的 一些实质精神, 一些实质精神,对美国的刑事政策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 问题和挑战 忽略了犯罪的社会, 1,忽略了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刑事司法体系 运作的复杂性 2,未能明确证明增加刑期及监狱人口能降低犯罪 率 3,未能证明死刑确实能降低暴力犯罪
第二章 古典学派的犯罪学研究
早期古典犯罪学理论 近代新古典犯罪学理论 当代新古典犯罪学学派
第一节 早期古典犯罪学理论 Classical School of Criminology
……卡拉,只穿了一件衬衣,头和脚都光着,他将被装到 卡拉,只穿了一件衬衣,头和脚都光着, 卡拉 一个手推车上,从监狱转至大教堂.到了教堂, 一个手推车上,从监狱转至大教堂.到了教堂,他须得 跪在教堂的大门前,双手托着一个重两磅的黄腊火把, 跪在教堂的大门前,双手托着一个重两磅的黄腊火把, 他必须请求上帝,国王以及法官的原谅. 他必须请求上帝,国王以及法官的原谅.然后执行人再 将他装进手推车,押解到圣乔治广场, 将他装进手推车,押解到圣乔治广场,执行人把他绑到 设在广场上的绞刑台上,把他的双臂,小腿, 设在广场上的绞刑台上,把他的双臂,小腿,大腿及腰 打断,并碾碎.最后,这个囚犯会被放在车轮上, 打断,并碾碎.最后,这个囚犯会被放在车轮上,脸朝 天空,他仍然活着并且疼痛难忍, 天空,他仍然活着并且疼痛难忍,他还要为他所谓的罪 行和错误忏悔,并且在整个过程中, 行和错误忏悔,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他都得恳求上帝让 他活着…… 他活着
三,古典学派的基本主张
1,人在社会上有自由意志来选择犯罪或守法行为, 人在社会上有自由意志来选择犯罪或守法行为, 以满足其需要或解决问题 以犯罪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较守法的方式吸引人, 2,以犯罪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较守法的方式吸引人, 因为可以花较少的工夫获得较大的报酬 3,个人选择犯罪行为的解决方式可以因害怕社会对 该行为的反应及惩罚而受到限制 社会的反应及惩罚愈迅速,确定,严厉, 4,社会的反应及惩罚愈迅速,确定,严厉,愈可控 制犯罪行为 最有效的犯罪预防方式是足够的惩罚, 5,最有效的犯罪预防方式是足够的惩罚,并不使犯 罪成为吸引人的选择. 罪成为吸引人的选择.
二,近代新古典学派理论观点 1,理性选择论 2,相对自由意志论 3,刑罚个别化论 4,刑罚威慑论
第三节 当代古典犯罪学 派 Modern Classical School of Criminology
一,当代古典犯罪学派理论观点 当代古典犯罪学派理论观点 1,威慑理论 2,隔离主义与特殊威吓主义 3,恢复死刑 4,报应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