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课件
合集下载
垃圾渗滤液处理基本工艺课件
有机物去除问题
有机物去除问题
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种类繁多,浓 度较高,难以被生物降解。
解决方案
可以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如芬顿反应 、臭氧氧化等,将有机物转化为易被 生物降解的物质。同时,可以调整生 物处理工艺,如增加有机负荷,以提 高生物降解效果。
重金属去除问题
重金属去除问题
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需要 进行有效去除。
垃圾渗滤液处理基本工艺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垃圾渗滤液概述 •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 渗滤液处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 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新发展 • 案例分析
01 垃圾渗滤液概述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01
垃圾填埋场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渗滤液
02
垃圾渗滤液主要由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降雨和地 下水组成
03
通过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沼气,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 。
序批式反应器(SBR)
通过间歇反应去除有机物,具有工艺简单、灵活性强等优点。
生物膜反应器
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05 案例分析
某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案例
案例概述
某城市垃圾填埋场产生的 渗滤液处理问题,采用何 种工艺进行处理的案例。
处理艺
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 膜处理”的组合工艺,去 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氨 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处理效果
经过处理后,渗滤液的各 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垃圾 填埋场的污染问题。
某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案例
案例概述
某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渗滤液处理问题,采用何种工艺进 行处理的案例。
垃圾渗滤液处置工艺专题培训课件
2.4三种工用较为广泛,在实际应用中有着
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生物处理 + 膜深度处理工艺:其工艺原理为生化反映和物理处理工艺, 由于生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各单元之间密切协调配 合,该工艺自控程度较高,技术风险较低,但对“老龄化”渗滤液处理难度 较大。因此,总体来看该工艺投资较低,主体设备多为国产,污染物总量能 够达到很好削减效果,管理较便捷。该工艺的不足之处在于出水率较低,增 加了回灌的难度;生物处理效果不稳定,生物菌种需要培养、驯化,增加了 运行成本;对“老龄化”渗滤液的生化效果极差;运行不能长时间停运,需 要连续运行 。
且对生物处理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渗滤液处理工艺选择应坚持适应性强、运行稳定等
基本要求。目前,渗滤液的工艺路线主要为:预处理 + 生化处理 + 深度处理。
2.1生物处理 + 膜深度处理工艺
(1)工艺流程:预处理—微生物处理—膜吸附过滤。
(2)典型工艺:中温厌氧系统 +MBR+RO。
(3)工艺内容:渗滤液通过调节池流入到中温厌氧池,经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后进入 缺氧段 MBR 反映器中,与回流水混合进入好氧段 MBR 进行曝气,去除渗滤液中的 TN, 好氧池出水进入 MBR 分离器,将分离的污泥浓液回流至 MBR 缺氧段, MBR 出水进入反 渗透系统,渗滤液经反渗透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
生活水平、收集方式、地区和气候等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垃圾渗滤液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其中的 COD 和 BOD5 高达几万每升毫克。
(2)成份复杂,其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毒有机物会对微生物产生毒害抑制作用。
(3)氨氮含量高,最高可高达几千到几万每升毫克,严重抑制和降低了生物处理中微生物 的活性。
垃圾渗滤液处理基本工艺及实例ppt课件
一、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数量增加和人口的增多,城市垃圾也以急剧增 长。据统计,每年的生产垃圾达到了1.5亿吨,平均以9%/ 年的速度增长,其中未经过处理的垃圾已有70亿吨,占我国 土地总数的8.3%。预计在未来的20年里,固体废物的排放 量将占据85%的陆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严重的垃圾污 染问题 。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填埋堆放过程中,由于厌氧发酵、有 机物分解、降水的淋溶和冲刷、地表水和地下水得浸泡等原 因,产生多种代谢物质和水分,形成了含高浓度悬浮物和高 浓度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是: (1)填埋场内自然降水;(2)垃圾本身含水;(3)微生 物厌氧分解水。垃圾渗滤液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根据填埋 时间的不同,垃圾渗滤液各种物质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好氧处理:可以有效的去处污水中的COD、BOD5和氨氮, 好氧工艺比它工艺发展成熟,处理效果稳定。常规好氧工艺 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等。 活性污泥法是发展时间最长的好氧处理工艺,发展比较成熟。 它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活动来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方法。 Venkataramani(2003)等人和Keenan(2004)等人分 别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渗滤液处理的结果表明,BOD5的去除 率可达80-99%,当进水中TOC浓度高达1000mg/L时,污 泥生物相也能较快地适应并起降解作用。Kjeldsen(2005) 采用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对渗滤液的处理能力作了研究。低氧、 好氧活性污泥法及SBR等改进型活性污泥法比常规活性污泥 法更有效,因其能维持高运行负荷,耗时短。
吹脱法是指空气吹脱法,将空气通入废水中,使之相互充分 接触,使废水中的溶解气体和易挥发的溶质穿过气液界面, 向气相转移,从而达到脱除污染物的目的。 膜分离技术是当代比较先进的物理处理技术,上个世纪90年 代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并且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根据膜的孔径可将膜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 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和电渗析膜(EI)。在垃 圾渗滤液处理方面,主要是超滤(UF)和反渗透(RO)应 用比较多,尤其是反渗透技术能有效截留溶解性物质,运行 稳定、安全,在实际的应用广泛。 化学氧化法可用于生化性差,难降解物质多的的一种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臭氧氧化、电解氧化、Fenton试 剂氧化等。
垃圾渗滤液处理特点及工艺流程ppt课件
•
采用高效生物脱氮技术,以生化反应的方式去除高浓度氨氮。通过选择合适
的缺氧、好氧时间和供气量,控制生化池内的污泥龄和污泥种群,结合泥法和膜
法的优点,创造和优化生物硝化和反硝化的条件,获得了满意的生物脱氮和生物
氧化双重高效率。此一技术为我们的专有技术。筛选特异性的高效混凝剂,对污
水进行最后的把关混凝处理,使污水能够稳定达标排放。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针对上述4个特点,对其处理时采用以下对策:
采用新型厌氧反应器,去除大部分有机 污染物,最大限度地削减COD及BOD负荷 。新型厌氧反应器增设污水内回流水力搅拌 系统和厌氧污泥微絮粒捕捉系统,以防止厌 氧污泥周期性板结和流失,增加反应器内生 物量和生物活性,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从 而提高厌氧处理效率。
从而变大分子化合物为小分子化合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有利条
件。
•
5、高效生化池高效生化技术是我公司的专有技术,能够在一个生化池中同时高效进行有机
物降解和氨氮的去除,开创了用生化法去除高浓度氨氮的先河,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
废水处理成本。
•
6、垃圾渗滤液化学呈凝固状,以确保长期稳定或渗滤液污水排放标准,我们公司开发了一
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垃圾渗滤液介绍ppt课件
.
17
A/O好氧反应系统平面图
厌氧罐产水溢流
A/O池循环管路
至MBR膜池
缺氧池
氧化池 O-1
氧化池 O-2
氧化池 O-3
氧化池 O-4
鼓风机曝气管路
A/O生化系统图
关注点: ★
1、污泥浓度;
2、循环比;
3、温度;
4、均衡营养;
.
18
MBR膜系统
作用:
承上启下
1、截留活性污泥在生化系统中;
2、为后续深度处理做好保障,防止杂质进入深度处理;
罗茨风机日常维护: 1、润滑油更换 2、三台风机定期切换 3、额定电流
处
4、风机出口压力不宜高于5.8kpa;
理
5、风机房通风降温,吸风口进风温度尽量降低
.
31
好氧系统参数和日常管理维护
渗滤液好氧系统日常管理维护
渗 滤
进水水量:连续进水,严禁暴饮暴食。
液
1、分24小时连续进水;
处
2、根据水质变化情况调整进水量
.
19
内置MBR系统
自吸泵负压控制在-0.05mpa
曝气量控制在50L/支膜.分钟
关注点: ★ 1、污泥浓度;
滤纸过滤性测试10ml/5分钟以上 2、污泥循环;
3、清洗周期;
污泥浓度控制在20g/L以下
4、通量;
名称(200吨) 推荐MBR膜系统
吨水能耗(kw.h)
8.25
使用寿命
膜产品质保5年 寿命10年以上
9
氯离子Cl-
mg/L
≤250
10 总硬度(以碳酸钙计) mg/L
≤250
11 总碱度(以碳酸钙计) mg/L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课件(PPT42张)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1、物化处理技术不受水质水量的影响,运行比较可靠,出 水稳定。对于生化性差的垃圾渗滤液也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自90年代中后期被用于处理渗滤液常用处理技术之一,鉴于 2008年颁布新的排放标准,一般的生物处理方法很难达到 排放要求,所以用物化法作为生物的预处理或者后续的深度 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物化法主要有微电解、混凝沉淀、吹 脱、吸附(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反渗透、超滤)、化学 氧化法(臭氧氧化、电解氧化、Fenton试剂氧化等)。 铁炭微电解工艺是利用金属的腐蚀电化学原理,形成原电池 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电解法 混凝沉淀指的是采用在水中投加具有凝聚能力的物质,形成 大量胶体物质或沉淀,污染物也随之凝聚或沉淀,再将沉淀 物水中除去的过程。
好氧处理:可以有效的去处污水中的COD、BOD5和氨氮, 好氧工艺比它工艺发展成熟,处理效果稳定。常规好氧工艺 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等。 活性污泥法是发展时间最长的好氧处理工艺,发展比较成熟。 它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活动来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方法。 Venkataramani(2003)等人和Keenan(2004)等人分 别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渗滤液处理的结果表明,BOD5的去除 率可达80-99%,当进水中TOC浓度高达1000mg/L时,污 泥生物相也能较快地适应并起降解作用。Kjeldsen(2005) 采用连续流活性污泥法对渗滤液的处理能力作了研究。低氧、 好氧活性污泥法及SBR等改进型活性污泥法比常规活性污泥 法更有效,因其能维持高运行负荷,耗时短。
三级排放标准,流程为初沉+厌氧+反硝化+碳氧化+硝 化+二沉 出水标准:本工艺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出水可达到国家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三 级标准要求。 运行费用估算:运行成本费动力费用+人工费+药剂费等 组成,每吨垃圾渗滤液的运行费用为3~5元。 三级排放标准,流程为厌氧反应器UBF+好氧池+MBR 出水标准:本工艺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出水可达到国家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三 级标准要求。 运行费用估算:运行成本费动力费用+人工费+膜清洗、 更换及维护费等组成,每吨垃圾渗滤液的运行费用为4~8元。
垃圾渗滤液ppt课件
李兵研究发现,渗滤液回灌好氧填埋垃圾体,不仅使有机物迅 速降解,垃圾体快速稳定,而且所产生的渗滤液COD可达二级排放 标准,BOD和氨氮均可达一级排放标准,不需要或稍作处理后即可 排放。
李轶伦对新鲜垃圾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好氧和厌氧两种条件下的 循环回灌试验表明,好氧情况较厌氧情况的渗滤液COD和凯氏氮浓 度下降较快,渗滤液产生量少;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厌氧柱渗滤 液的凯氏氮和COD去除率均逐渐下降,好氧柱则变化不大。
刘海春等采用新鲜垃圾作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采用已填埋一年的垃圾分别设置产甲烷生物反应器和硝化反应器构建渗滤液回灌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和脱氮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通过实验室动态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后者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远远好于前者达到了将填埋垃圾和渗滤液在同一系统得到同时处理的预期目标
LOGO 演讲:卜凡阳
9
国内外处理现状
土地处理法
土地处理法,即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土地-植物系统 物理、生物和化学的综合反应进行处理的方法。
生物处理
当渗滤液的BOD5 /COD值大于0.3时,表明渗滤液的可 生化性较好,可采用生化法处理。生化处理具有处理效 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 ,也作为主体处理。
曾晓岚. 垃圾渗滤液循环回灌原位处理试验研究[D]. 重庆大学,2007.
13
2.优化研究
调节回灌的渗滤液水 质
进行生物接种
改善填埋构造 及空气状况
14
有哪几种 措施呢?
调节水质
当垃圾堆体中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缺乏时,渗滤液回灌会导致 VFAs的积累,并对甲烷化过程产生抑制。研究表明,对渗滤液pH 进行调节后再回灌,则有利于建立厌氧降解环境,加快进入甲烷化 过程,消除VFAs积累现象。
李轶伦对新鲜垃圾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好氧和厌氧两种条件下的 循环回灌试验表明,好氧情况较厌氧情况的渗滤液COD和凯氏氮浓 度下降较快,渗滤液产生量少;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厌氧柱渗滤 液的凯氏氮和COD去除率均逐渐下降,好氧柱则变化不大。
刘海春等采用新鲜垃圾作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采用已填埋一年的垃圾分别设置产甲烷生物反应器和硝化反应器构建渗滤液回灌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和脱氮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通过实验室动态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后者对有机物和氮的去除效果远远好于前者达到了将填埋垃圾和渗滤液在同一系统得到同时处理的预期目标
LOGO 演讲:卜凡阳
9
国内外处理现状
土地处理法
土地处理法,即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土地-植物系统 物理、生物和化学的综合反应进行处理的方法。
生物处理
当渗滤液的BOD5 /COD值大于0.3时,表明渗滤液的可 生化性较好,可采用生化法处理。生化处理具有处理效 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 ,也作为主体处理。
曾晓岚. 垃圾渗滤液循环回灌原位处理试验研究[D]. 重庆大学,2007.
13
2.优化研究
调节回灌的渗滤液水 质
进行生物接种
改善填埋构造 及空气状况
14
有哪几种 措施呢?
调节水质
当垃圾堆体中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缺乏时,渗滤液回灌会导致 VFAs的积累,并对甲烷化过程产生抑制。研究表明,对渗滤液pH 进行调节后再回灌,则有利于建立厌氧降解环境,加快进入甲烷化 过程,消除VFAs积累现象。
垃圾渗滤液介绍PPT课件
精选
三、AO-MBR系统
A/O硝化反硝化系统 组成形式:A/O+MBR
主要作用及特点:
(1)有效硝化反硝化脱氮以及氧化分解有机物; (2)实现SRT和HRT的分离,大大提高了污泥浓度, 使污染物去除效率提高,出水水质好; (3)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 (4)流程短,系统设备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 (5)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维护简单,节省人力; (6)系统启动速度快。
第三章 垃圾渗滤液处理各系统介绍
精选
一、工艺流程
精选
一、预处理调节系统
主要作用: (1)水量和水质的调节,均衡水质、保持水量、水温; (2)水解酸化,提高可生化性。 (3)缓冲冲击负荷,保证系统稳定性。
预处理
避免大颗粒物杂质进入 调节池循环泵循环,均质 沼气安全
精选
二、厌氧系统
主要形式:UASB,EGSB 主要作用: (1)大颗粒COD降解成小颗粒COD, 同时产生大量甲烷和CO2; (2)为后续AO系统做好预处理作用; (3)产生沼气使泥水充分混合,三相 分离器使泥、水、气实现有效分离。 (4)污泥流化状态,传质效率高,去 除率高
精选
内置MBR系统
自吸泵负压控制在-0.05mpa 曝气量控制在50L/支膜.分钟
关注点: ★ 1、污泥浓度;
滤纸过滤性测试10ml/5分钟以上 2、污泥循环;
3、清洗周期;
污泥浓度控制在20g/L以下
4、通量;
名称(200吨) 推荐MBR膜系统
吨水能耗(kw.h)
8.25
使用寿命
膜产品质保5年 寿命10年以上
产水通量
通量大
抗拉强度
80N
耐药性
强酸强碱
通量恢复
>95%
三、AO-MBR系统
A/O硝化反硝化系统 组成形式:A/O+MBR
主要作用及特点:
(1)有效硝化反硝化脱氮以及氧化分解有机物; (2)实现SRT和HRT的分离,大大提高了污泥浓度, 使污染物去除效率提高,出水水质好; (3)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 (4)流程短,系统设备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 (5)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维护简单,节省人力; (6)系统启动速度快。
第三章 垃圾渗滤液处理各系统介绍
精选
一、工艺流程
精选
一、预处理调节系统
主要作用: (1)水量和水质的调节,均衡水质、保持水量、水温; (2)水解酸化,提高可生化性。 (3)缓冲冲击负荷,保证系统稳定性。
预处理
避免大颗粒物杂质进入 调节池循环泵循环,均质 沼气安全
精选
二、厌氧系统
主要形式:UASB,EGSB 主要作用: (1)大颗粒COD降解成小颗粒COD, 同时产生大量甲烷和CO2; (2)为后续AO系统做好预处理作用; (3)产生沼气使泥水充分混合,三相 分离器使泥、水、气实现有效分离。 (4)污泥流化状态,传质效率高,去 除率高
精选
内置MBR系统
自吸泵负压控制在-0.05mpa 曝气量控制在50L/支膜.分钟
关注点: ★ 1、污泥浓度;
滤纸过滤性测试10ml/5分钟以上 2、污泥循环;
3、清洗周期;
污泥浓度控制在20g/L以下
4、通量;
名称(200吨) 推荐MBR膜系统
吨水能耗(kw.h)
8.25
使用寿命
膜产品质保5年 寿命10年以上
产水通量
通量大
抗拉强度
80N
耐药性
强酸强碱
通量恢复
>95%
垃圾渗滤液.ppt
演讲:卜凡阳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MBR工艺的应 用
垃圾 渗滤液
content
概念及特性 形成及来源 主要指标及处理难点 国内外处理现状 MBR工艺的应用
垃圾渗滤液的概念及特性
概念
垃圾渗滤液是在垃圾卫生填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成份复杂的高浓度有机 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氨氮、重金属离子以及致病菌等。
卜琳.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指标
❖指标
⑴ 色度:颜色呈淡茶色或是暗褐色,色度在2000~4000之间,有 较浓的腐化臭味。
⑵ pH值:填埋场初期pH值为6~7,呈弱酸性,随着时间的推移, pH值可以提高到7~8,呈弱碱性。
⑶ BOD5:随着时间和微生物活动的增加,渗滤液中的BOD5也 逐渐增加。一般填埋6个月至2.5年,达到最大值,此时BOD5多以溶 解性为主,随后此指标开始下降,到6~15年填埋场稳定化为止。
回灌处理
回灌处理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Pohland最先提出的。垃圾 渗滤液回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增加填埋场内部湿度,加速填埋场稳 定化进程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能降低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加速填埋 气体(甲烷)产生。通过回灌可提高垃圾层的含水率(由20 %~25 %提高到60 %~70 %) ,增加垃圾的湿度,增强垃圾中微生物的活 性,加速产甲烷的速率、垃圾中污染物的溶出及有机物的分解。其 次,通过回灌,不仅可降低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还可以因喷洒过 程中挥发等作用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对水量和水质起稳定化的 作用,有利于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节省费用。但回灌法仍存在几 点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渗滤液不能完全消失,仍有部分COD需外 排处理;二是渗滤液在垃圾层中的循环导致重金属、氨氮和其他毒 性物质不断积累;三是渗滤液在回灌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需 要解决;四是对回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垃圾堆体高度的 增加而增加,但是进入垃圾堆体的有机负荷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否 则会毁坏渗滤液回灌系统。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MBR工艺的应 用
垃圾 渗滤液
content
概念及特性 形成及来源 主要指标及处理难点 国内外处理现状 MBR工艺的应用
垃圾渗滤液的概念及特性
概念
垃圾渗滤液是在垃圾卫生填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成份复杂的高浓度有机 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氨氮、重金属离子以及致病菌等。
卜琳.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指标
❖指标
⑴ 色度:颜色呈淡茶色或是暗褐色,色度在2000~4000之间,有 较浓的腐化臭味。
⑵ pH值:填埋场初期pH值为6~7,呈弱酸性,随着时间的推移, pH值可以提高到7~8,呈弱碱性。
⑶ BOD5:随着时间和微生物活动的增加,渗滤液中的BOD5也 逐渐增加。一般填埋6个月至2.5年,达到最大值,此时BOD5多以溶 解性为主,随后此指标开始下降,到6~15年填埋场稳定化为止。
回灌处理
回灌处理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Pohland最先提出的。垃圾 渗滤液回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增加填埋场内部湿度,加速填埋场稳 定化进程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能降低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加速填埋 气体(甲烷)产生。通过回灌可提高垃圾层的含水率(由20 %~25 %提高到60 %~70 %) ,增加垃圾的湿度,增强垃圾中微生物的活 性,加速产甲烷的速率、垃圾中污染物的溶出及有机物的分解。其 次,通过回灌,不仅可降低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还可以因喷洒过 程中挥发等作用而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对水量和水质起稳定化的 作用,有利于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节省费用。但回灌法仍存在几 点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渗滤液不能完全消失,仍有部分COD需外 排处理;二是渗滤液在垃圾层中的循环导致重金属、氨氮和其他毒 性物质不断积累;三是渗滤液在回灌过程中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需 要解决;四是对回灌渗滤液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垃圾堆体高度的 增加而增加,但是进入垃圾堆体的有机负荷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否 则会毁坏渗滤液回灌系统。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ppt课件
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SO42-和Cl-的浓度都减小。Zn和Fe浓度先升 高后降低,由于溶液pH值严重影响了Zn、Fe等金属的溶解度,因此 这间接反映了在填埋场的稳定化过程中,pH值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 对于渗滤液处理过程的重要制约因素,N的变化形式研究 也较多。在垃圾好氧降解阶段、兼性厌氧降解阶段和完全 厌氧降解初期,渗滤液中的氮主要以氨氮、硝酸盐氮、亚 硝酸盐氮和多种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各种形式的氮在微生 物作用下相互转化。在垃圾完全厌氧降解后期,渗滤液中 的氮主要是氨氮
200~5000 5~240 0.5~20
400~3000 0.5~70 0.01~6.1
项目 变化范围Fe来自10~600Cu 0.1~1.43
Pb 0.05~12.3 Zn 0.2~13.48 Ca 200~4500
Cr 0.01~2.61 Hg 0~0.032 As 0.01~0.5
Cd
0~0.13
(6)总溶解性固体含量高 其浓度在0.5~2.5a能达到10000mg/L以上,同 时含有高浓度的Na+、K+、C1-、SO42-等无机 类溶解性盐,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这些无机盐 的浓度将逐渐下降,直至最终稳定。
2、渗滤液的研究现状
我国渗滤液的处理现状
❖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很多地方都建设了不同类 型的填埋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走向了一个规范化的道 路,但据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对全国292家大中型填埋场 的调查显示:现有填埋场中,具有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占 61%,其中49%的填埋场进行了渗滤液处理,但没有达 到国家的相关排放标准,剩余的12%填埋场进行了处理, 出水达到纳管标准。渗滤液的低处理率即有认识问题,也 有技术经济问题,而后者往往占主要作用。应该说,符合 “高效、低耗”(cost effective)处理标准的渗滤液处 理工艺的成功研发,是解决我国渗滤液问题的关键所在。
❖ 对于渗滤液处理过程的重要制约因素,N的变化形式研究 也较多。在垃圾好氧降解阶段、兼性厌氧降解阶段和完全 厌氧降解初期,渗滤液中的氮主要以氨氮、硝酸盐氮、亚 硝酸盐氮和多种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各种形式的氮在微生 物作用下相互转化。在垃圾完全厌氧降解后期,渗滤液中 的氮主要是氨氮
200~5000 5~240 0.5~20
400~3000 0.5~70 0.01~6.1
项目 变化范围Fe来自10~600Cu 0.1~1.43
Pb 0.05~12.3 Zn 0.2~13.48 Ca 200~4500
Cr 0.01~2.61 Hg 0~0.032 As 0.01~0.5
Cd
0~0.13
(6)总溶解性固体含量高 其浓度在0.5~2.5a能达到10000mg/L以上,同 时含有高浓度的Na+、K+、C1-、SO42-等无机 类溶解性盐,随着填埋时间的增加,这些无机盐 的浓度将逐渐下降,直至最终稳定。
2、渗滤液的研究现状
我国渗滤液的处理现状
❖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很多地方都建设了不同类 型的填埋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走向了一个规范化的道 路,但据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对全国292家大中型填埋场 的调查显示:现有填埋场中,具有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占 61%,其中49%的填埋场进行了渗滤液处理,但没有达 到国家的相关排放标准,剩余的12%填埋场进行了处理, 出水达到纳管标准。渗滤液的低处理率即有认识问题,也 有技术经济问题,而后者往往占主要作用。应该说,符合 “高效、低耗”(cost effective)处理标准的渗滤液处 理工艺的成功研发,是解决我国渗滤液问题的关键所在。
《南宁市垃圾渗滤液》课件
南宁市垃圾渗滤液
垃圾渗滤液是指由垃圾中渗出的含有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 液体。南宁市每年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超过百万吨,如何处理这些污染物质是 城市环保工作的重要问题。
什么是垃圾渗滤液
定义
垃圾渗滤液是由城市垃圾 中渗出的含有有机物、氮、 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 液体。
背景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垃 圾产生量大幅增长,因此 垃圾渗滤液成为城市环保 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排放水体
大部分渗滤液通过处理后排放 到水体中,达到排放标准,已 不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利用资源
部分处理后的渗滤液用于花卉 种植和有机肥料生产,利用了 废物资源化,实现了资源的最 大化利用。
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1 政策建议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渗滤液的排放和处理标准,强化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奖惩措施。
危害
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会 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 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
原因及问题
垃圾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 产生速率与日俱增,造成垃圾 渗滤液的增加。
污染地下水
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会直接 渗入地下水,对环境和健康造 成严重危害。
土壤质量下降
垃圾渗滤液会影响土壤质量, 造成营养元素流失和生态失衡。
2 技术创新
推广新技术和新能源,优化处理设备的结构和布局,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3 产业发展
发展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产业,推广垃圾分类机制,实现城市废物资源化。
结论和总结
总结
垃圾渗滤同努力。
收获
南宁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措施和技术手段,取得了可 喜的处理成果和效果。
展望
未来,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 新的推动下,南宁市的垃圾 渗滤液处理将会更加成熟和 可持续。
垃圾渗滤液是指由垃圾中渗出的含有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 液体。南宁市每年产生的垃圾渗滤液超过百万吨,如何处理这些污染物质是 城市环保工作的重要问题。
什么是垃圾渗滤液
定义
垃圾渗滤液是由城市垃圾 中渗出的含有有机物、氮、 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 液体。
背景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垃 圾产生量大幅增长,因此 垃圾渗滤液成为城市环保 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排放水体
大部分渗滤液通过处理后排放 到水体中,达到排放标准,已 不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利用资源
部分处理后的渗滤液用于花卉 种植和有机肥料生产,利用了 废物资源化,实现了资源的最 大化利用。
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1 政策建议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渗滤液的排放和处理标准,强化对垃圾分类行为的奖惩措施。
危害
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会 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 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
原因及问题
垃圾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 产生速率与日俱增,造成垃圾 渗滤液的增加。
污染地下水
未经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会直接 渗入地下水,对环境和健康造 成严重危害。
土壤质量下降
垃圾渗滤液会影响土壤质量, 造成营养元素流失和生态失衡。
2 技术创新
推广新技术和新能源,优化处理设备的结构和布局,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3 产业发展
发展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产业,推广垃圾分类机制,实现城市废物资源化。
结论和总结
总结
垃圾渗滤同努力。
收获
南宁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措施和技术手段,取得了可 喜的处理成果和效果。
展望
未来,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 新的推动下,南宁市的垃圾 渗滤液处理将会更加成熟和 可持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滤液处理技术
环境工程
一、垃圾渗滤液的收集系统 二、垃圾渗滤液来源、组成及危害 三、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一、垃圾渗滤液的收集系统
环境工程
渗滤液收集系统
主要作用: 在于将填埋库区内产生的渗滤液收集起来,并通过调节
池输送至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同时向填埋堆体供给空 气,以利于垃圾体的稳定化。
渗滤液收集系统组成 通常由导流层、收集沟、多孔收集管、集水池、提升多
环境工程
2、垃圾渗滤液的组成
环境工程
❖ 有机污染物
(1)有机污染物总量 渗滤液中绝大部分有机化合物为可溶性有机物。 总体可分3类: a.小分子的醇和有机酸 b.中等分子量的灰磺酸类物质 c.高分子的腐殖质
环境工程
(2)可溶性有机物 渗滤液中可溶性有机物包含了大量的垃圾有机降解产
物,从挥发性酸到类腐殖质和富敏酸化合物等。
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pH:4~9之间 CODCr:2000~62000mg/L BOD5:60~45000mg/L 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浓度基本一致
2、垃圾的渗滤液组成
渗滤液组成大致可由以下成分组成: ❖ 有机污染物 ❖ 无机常量成分 ❖ 重金属 ❖ 异型生物质的有机物(XOCs) ❖ 微生物
1、渗滤液的来源 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及降水和其他水分。
渗滤液的形成过程: ❖ 在垃圾填埋场中,降水一部分以地表径流形式流失,另一部分通
过渗透进入填埋场表层 ❖ 渗透到填埋场表层的水量,一部分直接蒸发或通过表层植被蒸发,
一部分仍留在覆土层中 ❖ 覆土层中水分达到饱和度后,将直接进入填埋场,与垃圾进行能
Mn2+。
(2)营养物质 在垃圾好氧降解阶段、兼性厌氧降解阶段和完全厌氧
降解初期,渗滤液中的氮主要以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 盐氮和多种有机氮组成。
2、垃圾渗滤液的组成
环境工程
❖ 重金属 (1)渗滤液重金属现状 包括Zn、Cu、Cd、Pb、Ni、Cr和Hg等。
2 收集沟和多孔收集管
环境工程
多孔收集管按照埋设位置分为主管和支管,分别埋设在主 沟和支沟中。
设计要求: 1.公称直径应不小于100mm 2.最小坡度应不小于2% 3.材质应为抗腐蚀管道,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 4.孔径通常为15~20mm,孔距50~100mm,开孔率
2~5%左右。
环境工程
4.在填埋区按一定间距设立贯穿垃圾体的垂直立管,管底 部通入导流层或通过短横管于水平收集管相接,以形成垂直水平立体收集系统,通常这种立管同时也用于导出填埋气体, 称为排渗导气管。
图1-1-3 排渗导气管典型断面
环境工程
3 集水池及提升系统
环境工程
渗滤液集水池位于垃圾主坝前的最低洼处,以砾石 堆填以支撑上覆废弃物、覆盖封场系统等荷载,全场的 垃圾渗滤液汇集到此并通过提升系统越过垃圾主坝进入 调节池。
2 收集沟和多孔收集管
环境工程
收集沟设置于导流层的最低标高处,并贯穿整个场底。
设计要求: 1.场底中轴线设主沟,在主沟上依间距30~50mm设置支沟 2.支沟与主沟的夹角宜采用15的倍数(通常60o) 3.尽量把收集管道设置成直管段,中间不要出现反弯折点 4.收集沟中填充卵石或碎石,粒径按照上大下小形成反滤 5.上部粒径多采用40~60mm,下部25~40mm
孔管、潜水泵和调节池。
环境工程
图1-1-1 典型渗滤液导排系统断面
1 导流层
环境工程
为了防止渗滤液在填埋库区场底积蓄,填埋场底应形 成一系列坡度的阶地,填埋场底的轮廓便捷必须能使重力 水流始终流向垃圾主坝前的最低点。
导流层的目的: 将全场的渗滤液顺利地导入收集沟内的渗滤液收集管内
(包括主管和支管)。
根据地质情况,调节池通常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 调节池的池底和内壁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进行防渗, 膜上采用预制混凝土板保护
5 清污分流
环境工程
实行清污分流是将进入填埋场未经污染或轻微污染 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与垃圾渗滤液分别导出场外,进行不同 程度处理,从而减少污水量,降低处理费用。
环境工程
二、垃圾渗滤液来源、组成及危害
图1-1-2 渗滤液多环境工程
注意:
1.管道安装使要使开孔的管道部分朝下,但空口不能靠近 起拱线,否则会降低管身的纵向刚度和强度。
2.为了防止发生破坏,第一次铺放垃圾时,不允许在集水 管位置上面直接停放机械设备。
3.需要布置垂直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止上部垃圾渗滤液不 能流到底部导层。
1导流层
环境工程
导流层工程建设前的施工: 1.清除植被、平整地面 2.渗滤液在垂直方向上进入导流层的最小底面坡降应>2% 3.对场地进行机械或人工压实,压实度>85%
导流层铺设在经过清理后的场基上,厚度不小于30mm, 由粒径40~60mm的卵石铺设而成。 注意:
卵石来源困难的地区,可考虑用碎石代替,但碎石因表 面较粗糙,易使渗滤液中的细颗粒物沉淀下来,长时间情况 下有可能堵塞碎石之间的空隙,对渗滤液的下渗有不利影响。
(3)有机化合物组分 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垃圾中溶解性成分或是
可降解的组分。主要有有机酸、甲酮、芳香族化合物、氯 代芳香化合物、醚、邻苯二甲酸盐、硝基芳香化合物、杂 环化合物等。
2、垃圾渗滤液的组成
环境工程
❖ 无机常量成分
(1)无机常量元素 产甲烷阶段的渗滤液中常含有:Mg2+、Ca2+、Fe3+和
山谷型填埋场:采用自然坡降,不需要提升系统
平原型填埋场:通常使用集水池和提升系统。
集水池的尺寸根据其负责的填埋单元面积而定。
4 调节池
环境工程
渗滤液调节池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调节池。
主要作用:
对渗滤液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平衡丰水期和 枯水期的差异,为渗滤液处理系统提供恒定的水量,同 时可对渗滤液水质起到预处理的作用。
质交换,渗透到填埋场底后最终形成渗滤液 ❖ 填埋场中垃圾的自身降解,形成一定量的渗滤液 ❖ 非卫生填埋场中,可能有部分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形成渗滤液
环境工程
图2-1-1 垃圾填埋场水的演变过程
2、垃圾渗滤液的组成
环境工程
渗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 ❖ 垃圾本身含有的大量可溶性有机物和无机物 ❖ 垃圾通过生物、化学、物理作用产生的可溶性物质 ❖ 覆土和周围土壤中进入渗滤液的可溶性物质。
环境工程
一、垃圾渗滤液的收集系统 二、垃圾渗滤液来源、组成及危害 三、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一、垃圾渗滤液的收集系统
环境工程
渗滤液收集系统
主要作用: 在于将填埋库区内产生的渗滤液收集起来,并通过调节
池输送至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同时向填埋堆体供给空 气,以利于垃圾体的稳定化。
渗滤液收集系统组成 通常由导流层、收集沟、多孔收集管、集水池、提升多
环境工程
2、垃圾渗滤液的组成
环境工程
❖ 有机污染物
(1)有机污染物总量 渗滤液中绝大部分有机化合物为可溶性有机物。 总体可分3类: a.小分子的醇和有机酸 b.中等分子量的灰磺酸类物质 c.高分子的腐殖质
环境工程
(2)可溶性有机物 渗滤液中可溶性有机物包含了大量的垃圾有机降解产
物,从挥发性酸到类腐殖质和富敏酸化合物等。
渗滤液的水质特点: pH:4~9之间 CODCr:2000~62000mg/L BOD5:60~45000mg/L 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浓度基本一致
2、垃圾的渗滤液组成
渗滤液组成大致可由以下成分组成: ❖ 有机污染物 ❖ 无机常量成分 ❖ 重金属 ❖ 异型生物质的有机物(XOCs) ❖ 微生物
1、渗滤液的来源 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及降水和其他水分。
渗滤液的形成过程: ❖ 在垃圾填埋场中,降水一部分以地表径流形式流失,另一部分通
过渗透进入填埋场表层 ❖ 渗透到填埋场表层的水量,一部分直接蒸发或通过表层植被蒸发,
一部分仍留在覆土层中 ❖ 覆土层中水分达到饱和度后,将直接进入填埋场,与垃圾进行能
Mn2+。
(2)营养物质 在垃圾好氧降解阶段、兼性厌氧降解阶段和完全厌氧
降解初期,渗滤液中的氮主要以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 盐氮和多种有机氮组成。
2、垃圾渗滤液的组成
环境工程
❖ 重金属 (1)渗滤液重金属现状 包括Zn、Cu、Cd、Pb、Ni、Cr和Hg等。
2 收集沟和多孔收集管
环境工程
多孔收集管按照埋设位置分为主管和支管,分别埋设在主 沟和支沟中。
设计要求: 1.公称直径应不小于100mm 2.最小坡度应不小于2% 3.材质应为抗腐蚀管道,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 4.孔径通常为15~20mm,孔距50~100mm,开孔率
2~5%左右。
环境工程
4.在填埋区按一定间距设立贯穿垃圾体的垂直立管,管底 部通入导流层或通过短横管于水平收集管相接,以形成垂直水平立体收集系统,通常这种立管同时也用于导出填埋气体, 称为排渗导气管。
图1-1-3 排渗导气管典型断面
环境工程
3 集水池及提升系统
环境工程
渗滤液集水池位于垃圾主坝前的最低洼处,以砾石 堆填以支撑上覆废弃物、覆盖封场系统等荷载,全场的 垃圾渗滤液汇集到此并通过提升系统越过垃圾主坝进入 调节池。
2 收集沟和多孔收集管
环境工程
收集沟设置于导流层的最低标高处,并贯穿整个场底。
设计要求: 1.场底中轴线设主沟,在主沟上依间距30~50mm设置支沟 2.支沟与主沟的夹角宜采用15的倍数(通常60o) 3.尽量把收集管道设置成直管段,中间不要出现反弯折点 4.收集沟中填充卵石或碎石,粒径按照上大下小形成反滤 5.上部粒径多采用40~60mm,下部25~40mm
孔管、潜水泵和调节池。
环境工程
图1-1-1 典型渗滤液导排系统断面
1 导流层
环境工程
为了防止渗滤液在填埋库区场底积蓄,填埋场底应形 成一系列坡度的阶地,填埋场底的轮廓便捷必须能使重力 水流始终流向垃圾主坝前的最低点。
导流层的目的: 将全场的渗滤液顺利地导入收集沟内的渗滤液收集管内
(包括主管和支管)。
根据地质情况,调节池通常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 调节池的池底和内壁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进行防渗, 膜上采用预制混凝土板保护
5 清污分流
环境工程
实行清污分流是将进入填埋场未经污染或轻微污染 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与垃圾渗滤液分别导出场外,进行不同 程度处理,从而减少污水量,降低处理费用。
环境工程
二、垃圾渗滤液来源、组成及危害
图1-1-2 渗滤液多环境工程
注意:
1.管道安装使要使开孔的管道部分朝下,但空口不能靠近 起拱线,否则会降低管身的纵向刚度和强度。
2.为了防止发生破坏,第一次铺放垃圾时,不允许在集水 管位置上面直接停放机械设备。
3.需要布置垂直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止上部垃圾渗滤液不 能流到底部导层。
1导流层
环境工程
导流层工程建设前的施工: 1.清除植被、平整地面 2.渗滤液在垂直方向上进入导流层的最小底面坡降应>2% 3.对场地进行机械或人工压实,压实度>85%
导流层铺设在经过清理后的场基上,厚度不小于30mm, 由粒径40~60mm的卵石铺设而成。 注意:
卵石来源困难的地区,可考虑用碎石代替,但碎石因表 面较粗糙,易使渗滤液中的细颗粒物沉淀下来,长时间情况 下有可能堵塞碎石之间的空隙,对渗滤液的下渗有不利影响。
(3)有机化合物组分 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垃圾中溶解性成分或是
可降解的组分。主要有有机酸、甲酮、芳香族化合物、氯 代芳香化合物、醚、邻苯二甲酸盐、硝基芳香化合物、杂 环化合物等。
2、垃圾渗滤液的组成
环境工程
❖ 无机常量成分
(1)无机常量元素 产甲烷阶段的渗滤液中常含有:Mg2+、Ca2+、Fe3+和
山谷型填埋场:采用自然坡降,不需要提升系统
平原型填埋场:通常使用集水池和提升系统。
集水池的尺寸根据其负责的填埋单元面积而定。
4 调节池
环境工程
渗滤液调节池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调节池。
主要作用:
对渗滤液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平衡丰水期和 枯水期的差异,为渗滤液处理系统提供恒定的水量,同 时可对渗滤液水质起到预处理的作用。
质交换,渗透到填埋场底后最终形成渗滤液 ❖ 填埋场中垃圾的自身降解,形成一定量的渗滤液 ❖ 非卫生填埋场中,可能有部分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形成渗滤液
环境工程
图2-1-1 垃圾填埋场水的演变过程
2、垃圾渗滤液的组成
环境工程
渗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 ❖ 垃圾本身含有的大量可溶性有机物和无机物 ❖ 垃圾通过生物、化学、物理作用产生的可溶性物质 ❖ 覆土和周围土壤中进入渗滤液的可溶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