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经络穴位图谱督脉 PPT课件

人体经络穴位图谱督脉 PPT课件
督脉病多从足少阴、足太阳论治 叶天士称为“直入奇经” 通阳刚药:多入太阳,如附子、肉桂、干姜、川椒、桂枝、细辛、 蒿本等 通阳柔剂:多肾经药,如牛、羊、猪脊髓、麋角胶、熟地
6
督脉穴
本经首穴为长强 末穴为龈交
一名一穴 共28穴
7
8
2019/9/13
9
1.长强* (DU 1) 络穴,督脉、足少阳、足少阴经交会穴 【定位】 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取法:胸膝位或侧卧取之。 【主治】 ● 痔疾,脱肛,泄泻,便秘
● 癫狂痫,瘈疭 ● 腰痛,尾骶骨痛 【操作】 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0寸。 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
长强
10

骶骨和尾骨
骶管 裂孔
骶角
11
4.命门* (DU 4)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腰阳关
腰俞
12
大椎
陶道
身柱
14.大椎* (DU 14) 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 【定位】 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神道 灵台
【主治】 ● 热病,疟疾,骨蒸盗汗,咳嗽,气喘
至阳
● 癫痫,小儿惊风 9【 【.定 操1【 1至23位作定..阳●】】位身陶*感】柱道在斜(冒背刺D在,STUá部0h背畏o.ē59,部dn寒~)àz当,,ho1后ù.当风(0正(寸后疹D中D。U正,U线中1头3l上2线项)),上强第督,痛七脉第胸、三椎足胸棘太椎突阳棘下经突凹交下陷会凹中穴陷。中。 大椎、椎足。【 按三临语主【里床治定等上本取●●】位穴,穴咳胃法】可无●为嗽痛:提黄论在退,,两高疸实背热气脊肩网,热部要喘背胛状胸、,穴强骨内胁虚当。痛下皮胀热后《角系痛正皆素连统,中问可线的身线·取的骨吞热上之中空噬,。点论功第现处》能一代。“。胸研灸椎究寒棘报热突道法下,”凹针,陷刺首中大选。

人体穴位图之总图、分图、十二经脉图、奇经八脉图PPT文档21页

人体穴位图之总图、分图、十二经脉图、奇经八脉图PPT文档21页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人体穴位图之总图、分图、十二经脉
图、奇经八脉图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中医经络与腧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医基础课件)

中医经络与腧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医基础课件)
• B以穴位来命名,如十五络脉。 • C以特殊名称来命名,如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的命名
• A脏腑 • 十二经脉与内部脏腑有特定的联系,用“属”、“络”
来概括。 • B手足 • 根据十二经脉循行主要经过上肢或下肢,分为
“手……经”“足……经”。 • C阴阳 • 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少 • 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
十二经脉的主要特点
• 1、有阴阳表里的配合关系,共6组。 • 2、经脉与脏腑直接联系。 • 3、有比较完整的病候记载。 • 4、有一定的循行路线,有逐经相接关系。 • 5、均有本经自己的腧穴。
四、奇经八脉的概念
• 1、概念 • 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
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 脉、阴跷脉、阳跷脉。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故称“阳脉之海”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
条经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 涵 蓄 十 二 经 气 血 ,
足阳明等有联系
故称“十二经之海”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颈后会合于督脉。 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跷脉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
脉会合
阳跷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 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 眼睑开合
手足三阳经 • C 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手三阴分布在胸,足三阴分布在胸及腹
2、内行分布
其作用主要是联属相关的脏腑及组织 脏为阴,腑为阳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三、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
1、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课件--督任奇经八脉】

【课件--督任奇经八脉】

增多症,针刺后可使嗜酸性白细胞数下降
7.哑门(DU15)
•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 主治 • ①治哑要穴,用于脑炎或中风后遗症所致的失语
②头痛项强 • 针法 • ①直刺0.5~1寸
②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针刺过深可引起外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后窝血肿 备考 • 治哑要穴
8.风府(DU16)
2.腰阳关(DU3)
•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 • 主治: ①盆腔内阳气虚弱的病症,如月经不调,
遗精,阳痿;②坐骨神经痛等,如腰骶痛,下肢 痿痹 •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3.命门 (DU4)
•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指压时,有强烈 的压痛感。
• 主治: ①生殖系统疾病之要穴,用治阳萎,早泄, 遗精,月经不调等,一般都用于虚证 ②治肾虚泄泻(慢性腹泻) ③腰脊酸痛 操作:直刺或略向上斜刺0.5~1寸,不宜过深
[现代研究] (1)针百会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
针百会对动物失血性休克有升压作用,当血压降 至20-30mmHg不再回升时,针“百会”30分钟, 血压即可上升,大部分上升幅度均超过35mmHg。 (2)针百会可使大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趋
于规则化。针百会也可使正常人肌电幅度升高 (P<0.05)。(3)对家兔用牛奶注射所致的发热模
• 备注:培补命门之火的主穴,具有补肾阳,壮 命门
4.至阳’ (DU9)
[定位] 后正中线上,在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①肝胆胃的疼痛疾病,如胸胁胀满,黄疸; ②督脉经气不利所致咳嗽,气喘,背痛,脊强; ③按压可缓解心绞痛。 • [配穴举例] 配阳陵泉、日月治胁肋痛、黄疸、呕 吐;配心俞、内关治胸闷、心律不齐(《腧穴 学》)。 • [操作] 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经络学说PPT课件

经络学说PPT课件

下行至颈部,经颈前人迎穴旁,与前脉会合于
缺盆。然后下行进入胸腔,穿过膈肌,络肝,
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髋关
节(环跳穴GB30)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
季胁(8、9、10肋),下行至髋关节处与前脉
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
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绝骨穴,即悬钟
穴SJ1),交于手少阳三
焦经。
第26页/共30页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
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 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 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 上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 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 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 焦。
分支1:从膻中分出, 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 交会于大椎,分开上行到项 部,沿耳后(翳风穴SJ17: 乳突前凹陷,平耳垂后下 缘),直上出耳上角,然后 屈曲向下经面颊部到目眶下。
进入腹中,属脾,络
胃。向上穿过膈肌,
沿食道两旁,连舌本,
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
上行通过膈肌,注入
心中,交于手少阴心
经。
第22页/共30页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相连
的脉络),向下穿过膈肌,
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
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目与脑相连的脉络)。
直行者:从心系出
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
(一)经络的概念
•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 的通道。
经:“路径”之意。是经脉。 纵行分布、位置较深、有一定循行路线。
络:“网络”之意。是络脉。 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第1页/共30页
经络系统的组成

奇经八脉分布部位ppt课件

奇经八脉分布部位ppt课件
冲脉和任脉,都起于胞中,它的一支循背
脊里面上行,为经络气血之海。其浮行在
外的,沿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行的从咽
喉上而络于唇口周围。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难经•二十八难》语译:
任脉,起于中极穴的下面,向上经过阴毛
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
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交会穴:
承泣(足阳明),龈交(督脉)。此外,
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通于任脉。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灵枢•经脉》原文: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
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本经穴: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
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素问•骨空论》原文: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
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頣循面入目。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任脉循行分布部位

奇经八脉(概述)ppt课件

奇经八脉(概述)ppt课件

奇经八脉(概述)
6
冲脉循行分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 一、冲脉的起源(大致有四种看法): ❖ 1、起于肾下;2 、起于胞中;
3、起于关元;4、起于气冲。 ❖ 二、冲脉的上行线归纳起来,除循行于
胸腹及背部脊里之外,还应上头面 络口唇。 ❖ 三、冲脉的下行线并少阴之经,循下肢 内侧,达足部,入大趾间。
❖ 《难经·二十七难》:冲脉者,
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 至胸中而散也。
奇经八脉(概述)
5
❖ 《灵枢.五音五味》:冲脉、
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 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 于咽喉,别而络唇。
2、词解
[1]跗属---跗骨与胫骨连接部。 3、体表路线 起于气冲部(气街)→并足少阴肾 经(横骨) →止于上腹部(幽门) 4、体内联系 与胞宫有联系
2、词解
❖[1]季胁——肋尽处为季胁,
当指十一肋端之章门处。
3、体表循行
❖起于季胁(章门) →并足少阳经(带脉、维道)
→围绕腰腹一周。
奇经八脉(概述)
12
(二)生理功能
❖ “约束诸脉”---约束纵行诸经脉,使起到协调 和柔顺作用。
(三)病候
❖ 1、原文
《难经·二十九难》: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 ❖ 2、词解
2、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奇经八脉(概述)
10
带脉
❖ 带,在古代多指“官僚贵族腰间系的大带” 与带脉横行腰腹之间,回身一周相仿。
奇经八脉(概述)
11
(一)循行
❖1、原文 ❖《灵枢·经别》: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 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难经·二十八难》:

【高质量】奇经八脉修正PPT文档

【高质量】奇经八脉修正PPT文档
奇经八脉修正
(二)源流
最早散见于《内经》; 《难经》提出奇经八脉总名称; 《针灸甲乙经》记载有关穴名; 《脉经》记载所主病症; 《奇经八脉考》(明.李时珍)对前书进行总结。
(三)特点
1、除任脉、督脉有腧穴分布外, 余六脉无腧穴分布;
(任、督与十二经合称十四经) 2、无脏腑属络关系; 3、无表里关系; 4、无流注关系.
[1]跗属---跗骨与胫骨连接部。 3、体表路线 起于气冲部(气街)→并足少阴肾 经(横骨) →止于上腹部(幽门) 4、体内联系 与胞宫有联系
冲脉循行分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 一、冲脉的起源(大致有四种看法): ❖ 1、起于肾下;2 、起于胞中;
3、起于关元;4、起于气冲。 ❖ 二、冲脉的上行线归纳起来,除循行于
带脉
❖ 带,在古代多指“官僚贵族腰间系的大带” 与带脉横行腰腹之间,回身一周相仿。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
❖1、原文
❖《灵枢·经别》: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
冲脉起于胞中,与妇女月经有密切联系,又有“血海”之称。
阴维脉:起而于合小腿,内上侧(至筑肾宾),→当下十肢内四侧椎,出属带脉。
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
起于季胁(章门) →并溶足溶少阳—经—(带形脉容、维疲道倦) 乏力的样子。
冲脉发生病变,可出现
病候归纳:带脉不引可出现各种功能弛缓、痿废的 病症。如:腰酸
痛、腹胀、腹痛引腰脊 及生殖器官病,如:阳痿、遗精、崩漏带下等。
阳蹻脉与阴蹻脉
跷,“举足行高”,跷脉起于跟中; 跷,“活动敏捷”的意思,跷脉主
肢体运动。
[1]季胁—— (臑 ❖ 俞、肩井) →头侧(阳白、风池)肋尽处为季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风府 :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发际上1寸。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眩晕,配百会、太阳、昆仑 。 癫狂、癔病配大椎、神门、身柱、腰奇 中风、失语,配通里、廉泉 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为患者,配鱼际、
周,状如束带
冲 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 涵蓄十二经气血。
环绕口唇,且与任、
督、足阳明等有联系
阳 跷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
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
跷脉会合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阴 跷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
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
跷脉会合
阳 维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 蓄存阳经在环流灌溉中溢于
上行,至项后会合于督脉 经外的气血
2 腰俞:
定位:在当骶管裂孔处。 主治 1 月经不调,经闭等月经病,可配三阴交
痔疾,便血,可配大肠俞、承山、百会 2 腰脊强痛、下肢痿痹,可配委中 3 癫痫,可配神门、大椎 4 腹泻、痢疾,可配足三里。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四) 主要穴位
1 长强:络穴
定位:跪伏或胸膝位,当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 的中处。
阴 维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 蓄存阴经在环流灌溉中溢于 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经外的气血
督脉
体表路线
起于尾骨尖下长强穴→腰背项部正中→巅 顶→前额正中→鼻柱→人中沟→止于上唇 系带与齿龈相接处的龈交穴
(一)循行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 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 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止于上唇内龈交 穴。
奇经八脉的功能
1 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
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 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 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 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 经脉 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奇经八脉分布和交会经脉简表
------------------------------------------------------------
注意
刺本穴达到较强针感后,不能大幅度捻转 和提插,达到要求针感后即宜出针。 针感 强,感应最多不能超过两次。
针时,如患者出现酸软无力,站立不稳 , 可针补委中穴。
8 哑门: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主治: 暴喑、耳聋、舌缓不语,配廉泉、耳门、合谷、 翳风 癫狂痫,癔病神志病证配人中、腰奇。 头痛、项强,配列缺、外关、后溪 操作:直针或向下斜刺0。5--1寸,不可向上 斜刺或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
奇经八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论
定义:八条别道奇行的经脉,即督脉、 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 脉、阴跷脉、阳跷脉。
特点:1 不直隶属于十二脏腑。 2 没有阴阳表里配偶关系。 3 与奇恒之腑(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
4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和冲脉,起 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 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歧”
体内联系
与生殖器、脊髓、脑、鼻有联系
(二) 主要病候: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 如果督脉脉气失调,经络之气受阻、 清阳不升,就会出现: 1 实则脊强 2 虚则头重,又因督脉的别络由小 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也会发生 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癃闭、 痔疾、遗尿、女子不育等症。
(三)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 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以及相应 的内脏疾病。
主治: 泄泻、便秘、癃闭可配会阴、大肠俞、小 肠俞。
痔疾、脱肛可配大肠俞、承山、百会。 便血,如 果是肠风便血,可配承山。 腰脊和尾骶部疼痛,可配委中。 癫狂痫,可配神门、照海或申脉等
操作: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8—1寸不宜直刺,以 免伤及直肠。
3 腰阳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 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主治:
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带下,可配关 元、次寥,三阴交。
腰骶痛、下肢痿痹,可配肾俞、环跳、 次寥委中。
4 命门: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阳痿、遗精、精冷不育;带下、遗尿、尿 频、月经不调,配三阴交、肾俞、 泄泻, 配足三里
手足逆冷配关元 腰脊强痛,下肢痿痹,配肾俞、环跳、委
八脉 分布 部 位
功能
---------------------------------------------------------------------
督 脉 腰、背、头面正中 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
任 脉 腹、胸、颏下正中 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阴经气
带 脉 起于胁下,环腰部一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7 大椎:
定位:后中线上,第7颈椎脊突下凹陷 主治: 热病:咳嗽、气喘、恶寒发热等风热之证,配 合谷、鱼 际 疟疾,配后溪、间使 骨蒸盗汗,配太溪、脾俞、肝俞、肾俞 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配关元、肾俞、 委中、外关等 风疹、痤疮,配曲池、血海。痤疮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1 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 髓有密 切的联系;脑为元神之府,故能治神志病。
2 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俞穴受督 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与督脉有 关,所以能治内脏疾病。
3 督脉循行背脊,背为阳,所以督脉对全身阳经脉 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同时也是阳脉之海 ,它 的脉气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
中。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5 至阳: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脊突下凹陷中。 主治: 胸胁胀满,黄疸,配阳陵泉、日月 咳嗽,气喘,配天突、太渊 腰背疼痛、下肢痿痹,配中渚、委中 操作: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6 灵台: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脊突下凹陷中。 主治: 咳嗽、气喘,配尺泽 疔疮,配拔火罐 脊背强痛,配委中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5 督脉可调节全身阳经脉气,故称“阳 脉之海”。
6 任脉可调节全身阴经脉气,故称“阴脉之 海”
7 冲脉可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 经之海”又称为“血海”
8 除带脉横向循行外,均为纵向循行,纵横 交错地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
9 其中,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也 有其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与十二经合 称为“十四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