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水土保持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水土保持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摘要】针对我国目前水土保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面向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我国水土保持发展的7条具体建议,为我国政府治理水土保持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水土保持;现状;问题;建议1.水土保持建设现状1.1水土流失现状我国地处太平洋沿岸,位于板块连接带,属于地震多发区,由此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此外,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也造成了黄河水将大量泥沙带入下游或者海洋。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
据1990年遥感调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KM2,水土流失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88万KM2,冻融侵蚀面积125万KM2,水土流失遍布于各省区。
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利用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实施了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立了27片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在全国10000余条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
2.水土保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2.1人为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2.2农业产业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
2.3当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有不切实际的倾向。
3.几点具体建议3.1注重历史经验,坚持综合治理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林木为突破口,山、水、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
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的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
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半干旱区进行人工造林时必须强调以工程整地为前提;而在发展人工种草的同时,如果不将草纳入正式种植制度之中,并与发展畜牧业与饲草加工业相结合则很难持久下去。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是指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工程和技术措施。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针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1. 土壤侵蚀严重我国地广人多,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但土壤侵蚀问题普遍存在。
尤其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由于地形起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沙化和植被退化。
2. 水资源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
农业生产中的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水排放等原因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
3. 生态系统恶化水土保持工作的不力导致了生态系统的恶化,许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受到了破坏,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二、水土保持的治理措施分析1. 加强水土保持政策的执行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水土保持的政策执行力度,落实各项法规和标准,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确保政策的贯彻实施。
2. 推动土地整治加大对土地的整治力度,采取合理的措施消除裸露地和裸土地,通过植被恢复、梯田建设等方式改善土地的水土保持状况。
3.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土壤、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
4. 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加强科研力量,从技术上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方法,比如草业种植技术、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技术等。
5.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水土保持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唤起大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6.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推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土地的保育和利用效率。
三、结语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只要加强政策的执行、推动土地整治、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改善水土保持的现状,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维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工作是指对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工作。
它不仅关系到环境生态的稳定和健康,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福祉。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急需加强治理措施来改善当前的现状。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沙化严重。
我国地处亚洲大陆东部,东部和南部地区气候偏暖湿,北方和西部地区则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这种气候差异导致了土地沙化的普遍存在。
土地沙化不仅影响了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还会对当地民生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二、水土流失严重。
因为大量的人为开垦、植被破坏、过度放牧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
在临近河流的平原地区,河岸、河床的冲刷也日益加剧,导致了水土资源的严重损失。
三、水资源短缺。
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当前这样的形势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来改善水土保持的现状。
一、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是改善水土保持现状的重要举措。
通过梯田、沟渠、护坡等工程建设,可以有效地减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提高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和恢复植被是改善水土保持现状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植被恢复规划和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改善地表水质和地下水位,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三、加强水资源管理。
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有效管理水资源,保障水资源供应,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加强科学技术支撑。
加强科学技术支撑,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发展。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测和评估,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效率。
论文—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防治
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防治摘要: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资源, 水土流失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中国人地矛盾突出, 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地系统, 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中国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容易形成荒漠化现象,我国是遭受荒漠化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荒漠化类型多,而且分布面积广。
荒漠化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农、林、牧业生产,威胁着城乡人民生活。
为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治北方荒漠化现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土流失治理, 把水土保持列为长期基本国策之一,视其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发动专业学者和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积极展开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调研和防治工作。
关键词:水土流失;荒漠化;现状;危害;防治1、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开发自然资源的活动更加频繁。
由于各类生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未能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肆意开山炸石, 任意弃渣, 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由于水土流失带走大量的土壤颗粒、矿物质和有机质, 肥沃的表土遭受侵蚀, 土层变薄, 使山丘区的坡耕地基本上都变成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 土壤质地粗化, 含蓄水源能力降低, 有机质氮、磷、钾等土壤养分显著减少, 导致土壤肥力减退, 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
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生态环境恶化, 土壤涵蓄水源能力降低, 洪枯比加大, 易旱易涝, 水旱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俱下, 淤塞了下游河道, 削弱了河道泄洪能力, 降低了水库调蓄洪水能力, 加剧了防洪压力。
同时由于淤积塘库的泥沙年复一年, 不断增多, 大多数水利工程寿命在缩短, 甚至报废。
由于河道泥沙淤积等原因, 水土流失区河床逐年淤高, 严重降低了河道的通航能力。
同时, 水土流失造成公路、铁路沿线山坡塌方, 每年汛期, 山区交通中断事故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是指采取各种综合性措施,保护和恢复水土资源,促进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的完整性。
水土保持工作是环保工作的一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以及可行的治理措施进行分析。
我们要了解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
在我国,土地开发和建设日益加快,因此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由于我国地广人稀的特点,山地、丘陵地、沙地等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较多,水土保持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来分析当前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水土资源的浪费。
大量的水土资源被过度开发和浪费,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资源无法再生。
第二,水土保持技术落后。
水土保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相对滞后,尚未形成系统的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规支持。
现有的水土保持政策体系仍存在不足,对于开发利用地区和接受保护区的政策落实有待完善。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水土保持工作的治理措施。
应该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建设。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石,能够有效引导各地区开展水土保护工作。
应大力推广水土保持技术。
对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应该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寻求高效的水土保持技术,提高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水平。
还应该增加对水土保护的投入。
鼓励各类企业和机构加大对水土保护工作的投入,提高水土保护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第一,要建立健全的水土资源保护制度。
通过制定水土资源保护法规,明确各种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处罚。
第二,加强水土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水土保护主题的宣传活动,引导人们养成节约用水用土的习惯,提高全社会对水土保护工作的意识。
加强水土保护监测和评估。
建立水土保护监测网,了解各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理计划。
当前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但也有很多可行的治理措施。
只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形成一致的合力,加大对水土保护的投入,提高水土保护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就能够有效改善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保护和恢复水土资源,促进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的完整性。
我国水土保持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水土保持方案
我国水土保持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水土保持方案一、现状问题目前,我国水土保持建设面临以下主要问题:1. 资金不足,项目建设困难。
当前,财政对水土保持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导致许多项目无法进行或者进展缓慢。
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山区,使用单位资金短缺,难以完成规划计划。
2. 技术落后,防治效果不佳。
由于我国水土保持行业技术落后,科技创新不足,防治效果不尽如人意。
同时,许多基础设施缺位,难以配合工程建设。
3. 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发展,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采取不可持续的种植方式,加重了土地的荒瘠程度。
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4. 人才短缺,队伍建设不充分。
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水土保持人才的数量十分有限,我们需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降低人才脱离率,提高水土保持人才的素质和数量。
二、建议水土保持方案1. 加大财政支持,增加建设资金。
我们应该通过提高政府财政和债务投资等方面的支持,增加资金。
同时,制订有扶持水土保持项目的政策,向基层水土保持人员发放补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 推进技术创新,加强研发。
我们应该推进水土保持技术研究和发展,加强新技术、新材料开发应用。
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合研究,引进先进技术和技术人才,提高我国水土保持行业的技术实力。
3. 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建立可持续农业模式。
我们应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可持续农业模式。
同时,要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为农民提供教育、幼儿园、医疗等基础设施。
4. 拓宽水土保持人才培养途径,提高人才素质。
我们应该拓宽水土保持人才培养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增加对水土保持的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对该行业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水土保护人才队伍,为水土保持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水土保持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摘要】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
而保持水土是最基本的措施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比较弱。
所以,只有提升水土保持监测水平才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本文笔者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现状;有效措施在二十一世纪,水土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保护水土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以维护生态环境和保护水土资源为出发点通过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动态监测水土流失的强度、数量、成因、危害、防治成效以及影响范围等的过程,它在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方面是基础性性的工作。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水土保持监测也逐渐凸显出了其重要性,我们应该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现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开始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当时在很多地方都建立水土保持方面的试验站,在甘肃天水、重庆北磅、福建长汀等地方对水土流失展开了定位观测。
水利部门曾经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三次土壤侵蚀调查,查到了水土的流失程度、分布状况以及流失面积,从而为我国后续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通过对水土流失的预测模型、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研究和试验,从而为以后动态监测水土流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土流失相关法律的颁布标志着该项工作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目前相关部门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非常的重视,紧抓机构建设和制度方面的工作,科学的制定了水土保持监测方面的技术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水土保持监测的新技术也做了很多研究和推广,全面的展开了对水土流失工作的动态监测,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3]。
2水土保持监测存在的问题2.1社会缺乏对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的认识对水土保持的动态监测工作是全新的事业,部分建设单位和管理人员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水土保持监测方面的法制观念和意识比较淡薄,仅仅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对保护环境资源却不够重视,人为原因导致的水土流失数量越来越多。
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在当前各类自然灾害中,水土流失是影响最为广泛,人为因素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水土流失会使土壤的肥力降低,土壤水层变薄,极大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和土地开发。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为追求经济发展,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不断加深,地区水土流失现象变得更为普遍和常见。
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
鉴于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对当前水土流失问题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其问题原因并针对原因突出合理化建议。
标签:水土流失;现状;危害;防治对策水土流失不同于其他自然灾害,其形成的过程是缓慢的,其灾害结果也是逐渐显现的。
水土流失的具体影响相信每位读者都有所耳闻,土壤质量下降,水层变薄,最终导致土壤的沙化。
水土流失对农业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取得这一经济成果的代价就是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破坏,水土流失灾害在近年来发生频率和发生次数的显著增加就是典型之一。
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是每一位水利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水土流失灾害现状和发生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合建议是极其有必要的。
1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我国是受水土流失灾害影响较重的大国之一,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灾害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受水土流失影响的国土面积较大,灾害规模较大。
水土流失灾害已不单单是存在于我国的矿区和农村,近年来城市水土流失问题发生频率直线上升,基本每一个行政区都会有水土流失灾害的存在。
受水土流失灾害影响的土地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约300万平方公里。
第二,我国当前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众多,土壤受侵蚀的程度较深。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且水土流失问题在不断加重。
北方的水土流失多发生于山坡地形,地区的顺坡耕作加重了水土流失;南方地区红壤的水土流失一般发生在雨季降水集中且降水量较大的时期;四川山区等地区的水土流失多发生于山区,而且会因为水土流失引发诸多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
水土流失现状及对策
水土流失现状及对策水土流失是指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土地过度利用等原因,导致水源和土壤无法保持稳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水土的流失现象。
水土流失对农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水土流失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要限制地下水开采的总量和单井产量,并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
同时,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鼓励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另外,要注重水资源的复养和水环境的治理,通过水环境监测和水体污染治理,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污染。
其次,加强土地的保护和利用。
要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各类土地的功能区域,并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和管理。
对于农田和林地,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如修建护坡、植树造林等。
对于城市建设用地,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推行节约用地政策,并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减少人为因素对土地的破坏。
第三,加强农田经营管理。
要鼓励农民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如轮作制度、种植多种作物轮番耕种等,减少耕地的连作障碍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同时,要提倡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的生态平衡。
另外,要加强农田的防护工作,修建沟壑、果园和茶园等,形成阻止水土流失的天然防线。
第四,推进综合治理。
要加强水土流失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及时掌握水土流失的发生和程度。
同时,要加强水土流失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水土流失的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和风险。
另外,要加强水土流失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进水土流失的防控工作。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和意识提升。
要加强对水土流失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土流失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要加强水土流失问题的管理和责任分工,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协作和合作,形成合力,全面推进水土流失的防控工作。
我国水土保持现状及对策
我国水土保持现状及对策摘要: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减轻水旱灾害,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水土保持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水土保持流失生态水土流失的产生发展规律、土壤侵蚀类型和水土保持的目的,决定了水土保持的综合性。
即以大流域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护体系,发挥综合措施的群体效应,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实践证明,综合治理是防治水土流失最成功的技术路线,任何单一措施,都难以奏效。
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有一半以上的泥沙来源于沟道侵蚀,如果不采取沟坡兼治、综合治理,不但不能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恐怕黄河泥沙问题也难以根本解决。
1.水土流失现状由于具有高差悬殊的地理格局、变化多样的气候条件和极其频繁的人类活动,我国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流失土壤超过50亿吨,占世界总流失量600亿吨的1/12;每年人海的泥沙量约20亿吨,亦占世界陆地人海泥沙量240亿吨的1/12。
我国现有水蚀、风蚀面积近356万平方千米,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7.42%;还有冻融侵蚀面积126.9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3.36%。
水蚀、风蚀加上冻融侵蚀的总面积高达482.53万平方千米,已超过国土总面积的一半,我国的水土流失现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2.水土流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土流失不仅吞食着珍贵的土地资源,而且恶化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破坏着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循环,并加剧生态危机。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但它又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水土流失会毁坏大面积的林地与草地,导致土壤植被覆盖度降低,恶化着生态循环。
另则,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壤生态也发生相应变化,如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有效含水量减少、热量状况变劣,其调节气候、水分循环的功能也随之下降,进而导致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加剧,陷入恶性循环的被动局面,这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水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策分析2023-11-07CATALOGUE 目录•水环境监测现状及问题•水环境监测问题成因分析•水环境监测优化对策•水环境监测管理对策建议•水环境监测未来发展趋势展望01水环境监测现状及问题监测点位不足监测点位缺乏代表性部分监测点位没有充分代表其所在区域的特征,无法准确反映该区域的水环境问题。
监测点位缺乏灵活性监测点位的设置往往不能动态调整,无法及时反映流域内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水环境变化。
缺乏全面的水环境监测网络目前的监测点位相对较少,分布不均匀,无法全面反映流域的水环境状况。
1监测指标不全面23目前的监测指标往往只关注单一污染物或单一生态指标,无法全面评估水环境的综合状况。
缺乏综合性的监测指标不同地区、不同水域的水环境问题不同,需要针对性的监测指标。
现有的监测指标缺乏这种针对性。
监测指标缺乏针对性水环境状况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动态调整监测指标以反映这种变化。
现有的监测指标往往固定不变,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监测指标缺乏动态性由于技术、设备等原因,部分监测数据存在误差,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准确性不高数据完整性不足数据时效性不强部分监测点位的数据采集存在缺失或不完整的情况,影响了数据的综合分析。
由于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等环节的问题,部分数据的时效性不强,无法及时反映水环境的变化。
03监测数据质量不高0201技术设备落后部分地区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比较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水环境监测的需求。
技术应用范围有限现有的技术手段在某些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推广。
监测技术手段落后02水环境监测问题成因分析水环境监测站点数量较少,覆盖面不够广泛,导致无法全面反映水环境状况。
监测站点建设不足由于投入不足,监测设备更新缓慢,无法满足现代水环境监测的技术要求。
设备更新缓慢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保障不足,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运维保障不足监测投入不足水环境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措施探幽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措施探幽摘要:本文首先运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我国目前水土流失的现状,接着针对水土流失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
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导致河、湖淤积,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平衡失调,严重制约了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极大的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水利建设中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我国水土流失现状中国国土面积960万km2,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2/3,在总土地面积中,耕地占14%,林地占16.5%,天然草地占29%,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和高寒荒漠等占35%。
2004 年,全国11条河流土壤侵蚀总量16.22亿吨。
其中长江、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总量分别为9.32亿吨和4.91亿吨。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分布之广,强度之大,危害之重,全球屈指可数。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37%,其中水蚀面积165万km2,风蚀面积191万km2,在水蚀、风蚀面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26万km2。
调查表明,全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二、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预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局部地区甚至仍存在扩展的趋势。
水土流失的治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1、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
各项防冶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
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冶坡与冶沟相结合,以冶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
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策略
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策略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策略水土流失是指由于土地的表层土壤被风、水等自然力量冲刷和侵蚀,导致土壤的迁移和流失。
水土流失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策略。
首先,要加强水土保持意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广泛开展水土保持知识的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
可以组织一些宣传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宣传片等,向公众传递水土流失对环境和社会的危害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行动。
其次,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水土保持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违反水土保持法规的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第三,要推广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传统的农耕方式往往会导致水土流失,因此需要引导农民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例如,采用轮作、地膜覆盖、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农田裸露面积,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第四,加强土地的水利设施建设。
建设排水沟、拦河坝等水利设施,改善土地的排水状况,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还应加强水库的建设和管理,合理调节水资源的利用,减少洪水的发生频率。
第五,加强水土保持技术研发和推广。
积极推动水土保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让农民学会正确使用水土保持技术。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推广科学农业生产方式、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推广水土保持技术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保护好我们的土地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美丽的家园。
分析我国水土保持检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我国水土保持检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监测,才能使水土保持部门中获取到的数据准确、可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促进水土保持工作长久、高效的运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问题;对策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性1.1水土保持监测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本依据目前,我国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对于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的监测预报来说,在监测设备、监测成果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了一系列适合本国的水土流失通用模型,运用此模型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水土流失的程度、面积和分布情况,使水土保持措施更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如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使其朝着现代化的水平发展,是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难点,因此,必须从现在做起,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更好地为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服务,提升我国水土保持行业的水平。
1.2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等宏观决策要从水土保持监测出发水土流失防治、制定规划、执法部门的监督和依法行政、综合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水土保持宏观决策,要借助及时、准确以及详细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作为支撑。
如果水土保持监测中提供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缺失,对水土流失的变化规律、状况和发展趋势就不能进行有效掌握,造成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存在盲目性,对宏观决策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3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监测既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性强的基础工作,也是水土保持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事业。
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已经从农业、农村、农业用地等的领域向非农领域中的交通、城市、能源等和水土流失有关的区域逐渐进行过渡;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工作起到监督和监视的作用,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面积以及预防水土流失和效益状况等都需要借助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才能完成。
关于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现状及对策的分析【摘要】由于对原生态环境扰动、破坏的局部性、突发性和灾难性,使得部分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加剧,部分项目区域甚至出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趋势。
本文从管理环节上探讨水土保持监测现状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促进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现状;问题;对策目前,项目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抓得较紧,但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开展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许多建设单位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若实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实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从管理机制方面入手,以提高各参建单位的环境保护意识,从管理水平上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目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水土保持监测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尚需时日,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1.水土保持现状伴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水土保持作为水土保持行业一个新的发展分支,经过1O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促进了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
在现阶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作为项目核准、立项和建设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建设单位比较重视。
但是,在对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普遍存在的重主体工程轻水土保持方案落实现象:有的项目虽然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但实质效果欠佳,水土保持监测委托单位实际工作状况较难规避施工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这也就使得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与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的初衷和目标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从管理机制方面研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工程建设相关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赶进度,常常忽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视不够,认为主体工程建设才是第一位的,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是次要的,即使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水土流失问题,一般在工程结束后被工程区的某些表象掩盖,难以查究。
浅谈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水土资源是人类能够生存的基础资源,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保证人类在未来的生存环境,需要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掌握。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时期,相关的监测部门也应当在新时期下对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进行创新和突破,进一步保证我国对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掌握,并推动我国水土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问题;对策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义1.1为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水土资源现状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有足够详实的数据支撑。
因此,有效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可以有效地为国家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提高国家水土保持宏观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为后续的水土保持规划与评价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保障。
只有监测具有一定完善的系统性,才能在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获得足够科学完整的信息,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依据,使水土保持部门在水土资源规划和效益评价过程中更加科学、准确,确保国家制定的水土保持规划具有足够的可行性,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并通过水土保持监测,详细掌握我国水土资源的实时变化,及时掌握我国水土流失的最新变化,确保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我国水土资源规划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和及时性。
1.2有助于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各个行业,因此我国的土壤侵蚀网络信息系统已经非常完善,现在我国的土壤侵蚀监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因此,为了能够实时关注我国水土流失情况,使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保持成效,及时做好跟踪监测工作,有效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动态监测工作,及时公布我国水土流失情况。
通过对我国水土流失状况的综合网络信息系统监测,可以及时分析我国局部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成因,为后续规划和水土保持方案提供最及时的数据支持,确保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影响力不断提高。
试论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防治策略
试论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防治策略摘要: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了江河湖库,加剧了灾害的发生,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给水土资源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因此,如何做好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成为发展国家经济的重点。
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从而针对危害及原因进行分析,从中提出了水土流失问题的防冶策略。
关键词:水土流失原因危害防治策略水土流失,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伴随着漫长的大地构造建设运动和生生不息的人类活动长期存在且不断变化的。
是在自然力与人类社会不合理的经营活动的作用下,加速了水土资源质量和数量的污染、侵蚀、破坏,造成水土资源自然生产力的下降或丧失,危害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水土流失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
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公布的全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达165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91万km2。
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水蚀、风蚀交错面积为26万km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成因复杂。
土壤流失严重,根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
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4亿t,其中上游地区年土壤流失总量达15.6亿t,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亿t。
2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带来多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2.1耕地减少,土地退化严重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石化和砂砾化,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减少了耕地面积。
水土流失使植被减少,地面覆盖率降低,土壤拦蓄地表径流能力减少,流失后坡地土壤持水力小,一旦遇干旱则农业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人畜饮水也出现困难。
我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我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现状及对策建议刘宪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100053)摘要: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
目前国外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从机构、人员、经费、技术等方面比较系统完善,国内森林资源监测、土地利用调查等工作也开展的富有成效。
借鉴国内外相关调查工作的成功经验,要搞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必须:通过立法明确监测机构的职能与定位,明晰经费来源;通过规划确立工作任务,明确各级工作目标;健全运行机制,建立操作性奖惩制度;建立监测数据中心,完善数据存储与发布制度。
一、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国外相关情况1、美国美国开展全国性的水土流失动态调查已有50余年的历史。
1934年5月,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尘暴,促成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土壤侵蚀调查。
随后根据不同土地保护的需要,又在1945、1958和1967年陆续进行了水土保持调查,1975年又作了潜在耕地资源的调查研究。
1972年颁布的《乡村发展法》,授权土壤保持局定期开展资源清查,至少每5年发布一次有关水、土和其它资源情况的报告。
1977年的《水土资源保护法》和1985年的《食品安全法》再次明确,资源保护计划应在资源清查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此后,土壤保持局分别在1977、1982、1987、1992年、1997年进行了5次全国自然资源的定期清查,作为制定资源管理保护计划和政策的基础。
随后,1998年起,根据不同需要,每年都进行专题性质的清查工作。
总体来看,美国的土壤侵蚀调查的方法、范围和内容不断完善,并最终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将清查数据库与其他机构的资源数据库相连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对用户开放。
前两次的清查是以专家勘测和资料收集为主,1958年引入了样点设计方案,在随后的调查中不断完善野外调查方案,最终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确定了30万个样区及80万个样点。
在技术手段上,1977年第一次采用计算机技术用来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并第一次收集了计算水蚀和风蚀的参数,定量计算了土壤侵蚀量,1982年第一次在清查数据和土壤数据间建立联系,进行分析,1987年首次利用遥感技术对30%的样点情况进行调查。
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意见
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意见一、引言水土保持监测是维护生态环境健康、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土流失情况,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二、工作目标1. 全面监测:对辖区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不留死角。
2. 数据准确性: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3. 及时反馈: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三、工作内容1. 定期巡查:定期对辖区内的水土流失易发区进行巡查,了解水土流失情况。
2. 数据采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对水土流失数据进行采集。
3. 分析评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及可能的影响。
4. 报告编制: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5. 问题反馈:将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协助其进行整改。
四、工作建议1. 强化技术培训:加强对监测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2. 完善设备配置: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互通有无。
4.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5. 落实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6. 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或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
7. 监督与考核:建立完善的监督与考核机制,定期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工作质量。
8. 跨部门协作: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9. 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水土保持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水平。
10. 动态监测: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刘宪春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100053)
摘要: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
目前国外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从机构、人员、经费、技术等方面比较系统完善,国内森林资源监测、土地利用调查等工作也开展的富有成效。
借鉴国内外相关调查工作的成功经验,要搞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必须:通过立法明确监测机构的职能与定位,明晰经费来源;通过规划确立工作任务,明确各级工作目标;健全运行机制,建立操作性奖惩制度;建立监测数据中心,完善数据存储与发布制度。
一、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相关情况
1、美国
美国开展全国性的水土流失动态调查已有50余年的历史。
1934年5月,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尘暴,促成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土壤侵蚀调查。
随后根据不同土地保护的需要,又在1945、1958和1967年陆续进行了水土保持调查,1975年又作了潜在耕地资源的调查研究。
1972年颁布的《乡村发展法》,授权土壤保持局定期开展资源清查,至少每5年发布一次有关水、土和其它资源情况的报告。
1977年的《水土资源保护法》和1985年的《食品安全法》再次明确,资源保护计划应在资源清查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此后,土壤保持
局分别在1977、1982、1987、1992年、1997年进行了5次全国自然资源的定期清查,作为制定资源管理保护计划和政策的基础。
随后,1998年起,根据不同需要,每年都进行专题性质的清查工作。
总体来看,美国的土壤侵蚀调查的方法、范围和内容不断完善,并最终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将清查数据库与其他机构的资源数据库相连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对用户开放。
前两次的清查是以专家勘测和资料收集为主,1958年引入了样点设计方案,在随后的调查中不断完善野外调查方案,最终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确定了30万个样区及80万个样点。
在技术手段上,1977年第一次采用计算机技术用来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并第一次收集了计算水蚀和风蚀的参数,定量计算了土壤侵蚀量,1982年第一次在清查数据和土壤数据间建立联系,进行分析,1987年首次利用遥感技术对30%的样点情况进行调查。
从经费和人员来说,1973年第一次有了预算和全职人员进行数据收集,每次预算在1000~2000万美元之间,1992年为州提供资金设立全职州资源调查专家职位。
从机构上来讲,美国1933年8月在内政部成立了土壤侵蚀局(SES),作为临时性的全国水土保持领导机构。
1935年根据《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工作由内政部转到农业部,并成立了土壤保持局(SCS)。
土壤保持局以下设三级机构,即州、区和小区。
在50个州、2965个区及小区这三级都陆续设置了水土保持机构。
1994年,随着工作领域的拓宽,土壤保持局更名为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
2、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土壤侵蚀普查是由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CSIRO)资助的,在国家水土资源账户项目中,学者Lu H(2002)牵头以RUSLE模型为基础,利用覆盖全澳的较粗分辨率影像(8Km)和较小比例尺地形数据(20~80mDEM),20年降雨侵蚀力,在GIS系统支持下完成了澳洲大陆片蚀、细沟侵蚀的调查工作。
3、欧盟
欧盟的土壤侵蚀调查与澳大利亚情况类似,是在欧洲土壤局的支持下,研究组织以ULSE模型为评价工具,利用覆盖全欧的较粗分辨率影像(1.1Km)和较小比例尺地形数据(1KmDEM),以及收集整理的土壤和气象资料,在GIS系统支持下完成了欧盟境内的细沟侵蚀和细沟间侵蚀的评价制图工作。
4、日本
日本的砂防体系非常完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日本的水土保持工作始于450年前,1897年实施治水三法,以后相继出台了《滑坡防治法》、《治山治水紧急措置法》、《陡坡崩塌防治法》、《土沙灾害防治法》。
从日本的砂防体系来看,日本比较重视调查与监测,全面掌握基础及变化情况。
每年的政府预算中有专项调查费用和监测监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