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一讲社会管理

一讲社会管理

(五)老人互助。
1、实例 (1)沈阳市三隆枫老人互助协会 (2)北京中关村的老人互助服务社。 2、启示 未来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之路。
(六)居家养老雇佣服务。
(五)老人互助。
1、实例 (1)沈阳市三隆枫老人互助协会 (2)北京中关村的老人互助服务社。 2、启示 未来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之路。
(六)居家养老雇佣服务。
以政府补助解决5%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的服务问题,并以 此推动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以政府补助
(2)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 劳资纠纷、拆迁纠纷、医患纠纷、 交通纠纷、物业纠纷、工伤纠纷, 搀扶老人是自惹纠纷。 食品不安全,药品不安全, 矿山不安全,环境不安全、 孩子不安全、穿金戴银不安全, 整容美容是情愿不安全。
(2)管理对象和信息流动。 城市管理:城市部件和事件。 流动人口管理。 安全生产和生活。 餐饮卫生。 应急事件。
了解群体反映的其它情况。
未来发展: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社会事业、社 会保障、社会服务、经济动态、法律司法、党建工作10大模块, 共有79个大类、439个小类、3452个细类,
(四)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和社区参与行动。
1、操作步骤
(1)能人培训。 (2)发现问题和找到社区需求。
(3)撰写社区服务项目申请。
(4)项目执行人的选定和实施社区服 务项目。
(5)管理和资金
2、启示 小区服务项目要依靠居民自己来组织兴 办和管理。街道和社区由亲自兴办项 目转变居民自治培训者、指导者和资 助者。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方式及其启示
(一)北京朝阳区的网格化管理。 1、特点 (1)划分网格,配备人员。 格 长
指挥中心
网格管理员
网格管理员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管理制度也随之不断演进。

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因此,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展开探讨,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创新管理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管理制度是指对社会进行规范、协调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则。

它包括政府管理制度、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市场管理制度等,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社会管理制度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目的性。

社会管理制度的设立和实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如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等。

2. 规范性。

社会管理制度是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其目的是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3. 稳定性。

社会管理制度是长期存在的,不是一时的临时规定,它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

4. 适应性。

社会管理制度应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管理制度也应该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

综上所述,社会管理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和管理方式,它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社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老化。

一些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 制度滞后。

由于社会的发展速度较快,一些管理制度不能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导致制度的滞后性。

3. 制度矛盾。

在一些管理制度中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难以协调各方利益,影响了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

4. 制度僵化。

一些管理制度过于僵化,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导致制度无法及时调整和完善。

以上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创新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四、创新社会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在进行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时,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在适当条件下,一般人不仅能接受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 而逃避责任、缺乏雄心壮志以及过分强调安全,并不是 人的天性,通常是由于以往经验的结果;
不是少数人而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用以解决组织问题 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在现代工业社会的条件下, 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超Y理论人性假说
企业
技术
商业
财务
管理
会计
安全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十四项一般管理原则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分权与集权
9)等级链与跳板原则 10)秩序 11)公平 12)保持人员稳定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
A
B
企业对职工的雇佣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即使在经济 恐慌或营业不佳时。一般也不采取解雇职工的办法,而 是通过减少职工工作日或消减津贴的办法来度过困难时 期。这样,职工的职业有保障,就会积极关心企业的利 益和成长。
在制定重大决策时采取下情上达的经营管理方式,由生 产销售等部门第一线的职工提出建议,上级领导加以集 中。上级采取各种方式启发下级主动地提出建议,并鼓 励和支持下级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以便使建议更趋完 善。
超Y理论由美国的莫尔斯和洛希于1970年提出并加以系 统阐述。
超Y理论认为,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 的,而人们的需要工有着不同的类型:有些人更愿意 受正规化的组织结沟和条例规章的制约,而不愿参与 决策更不愿承担责任;有的人却希望拥有更多的自治, 承担更多的责任,有更多的创造性机会,而每个人最 主要的需要是胜任感的实现。管理者要做的事情是, 使工作的性质与从事工作的人的需要相适合,并采取 适当的组织形式和领导方式提高效率。

社会管理课件1

社会管理课件1

引入“经营性” 管理体制设计
体制机制 改革再造
法治化 的建构
主体多元化 发展
第二节 新中国社会管理的发展
一、 社会管理的发展
(四) 现代社会管理的体制转型
现代化 转型时期
2003年至今
现代社会管理 体制转型
网格化
服务型
多元化 虚拟化 法制化
预警性
第二节 新中国社会管理的发展
二、 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变革,社会分化加快,各种各样的社会组 织成长起来,并逐渐在有限的社会层次上和领域中协调社会事务。
我国现代社会管理格局要求做到社会协同,也就是说发挥各种社会 组织的作用,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 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和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 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
第一节 社会管理概述
二、 社会管理中的主体
(三) 社会公民个体
无论政府还是各类社会组织,都是由社 会公民个体组成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讲,社 会管理的主体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
社会中每个成员都是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同时社会成员还是社会生 活的直接参与者,无论是各种社会问题,还是各种社会管理措施与方略, 社会成员都是最终“体验者”。
面对当代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三者交织的复杂现实,社会 管理必须同社会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不仅是指向现在的,更是指向 未来的,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才是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
第一节 社会管理概述
四、 社会管理的分类
• 市场失灵 • 政府失灵
社会 组织 管理
农村
社会
管理
• 三农问题 • “空巢化”
城市 社会 管理
第一节 社会管理概述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讲课提纲县委党校刘光俊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其内涵1、社会管理的概念广义:指整个社会的管理,即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对整个社会公共事务所实施的各类管理活动, 囊括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狭义:一般与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相对,指的是对社会公共事务中排除掉政治统治事务和经济管理事务的那部分事务的管理与治理。

2、社会管理的内涵1、社会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社会管理目标:通过社会组织对整个社会事物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达到缓和或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管理主体:政府和民间组织。

社会管理客体:社会事物、社会生活等。

2、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和体制的基本特征多元性复杂性互动性系统性二、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1、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与完善2004年9月16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我国社会建设与管理指明了方向。

2005年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着重提出了社会管理的问题,他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以提高执政党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授课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础知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础知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础知识1、什么是社会管理?所谓社会管理,就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部门为促进社会系统的和谐运行与良性发展,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事业和社会观念等各个环境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现代社会管理是以政府干预与协调为主体、非政府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

2、社会管理有哪些基本特征?整体性、科学性、公共性、合作性、指导性。

3、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管理的宗旨?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宗旨,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要以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作为核心任务。

4、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5、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6、什么是科学完备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党委领导,在强化核心中凝聚力量;实行政府负责,在统筹发展中协调利益;组织社会协同,在为民服务中改善民生;发动公众参与,在完善机制中化解矛盾。

7、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8、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兼顾、源头治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坚持科学管理、提高效能;坚持点上突破,整体推进。

9、2011年8月21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通知》。

此次中央决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并赋予其协调和指导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

[管理学]管理的基本特征

[管理学]管理的基本特征

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属性: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产关系相联系;★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管理的二重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从管理实践看,它是一门艺术;而从指导管理实践的知识看,则是一门科学。

★科学性:科学的规律性、严密的程序性、先进的技术性;★艺术性:巧妙的应变性、灵活的策略性、完美的协调性;★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科学制约着艺术的方向,艺术必须以科学为基础。

★管理的艺术性还与管理者的性格有关。

3、管理的三个层次★理论层次: 专家与学者完成;★技术层次: 理论与实践之间;★实践层次: 企业家与经理完成;☞管理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实践;☞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实践是理论的证明。

1、管理分为“管”和“理”两部分★首先是理:理清目标、理清责任、理清细节、理清程序;★其次是管:主要是管人(主要是责任人)、管结果。

2、管与理★管--外在的控制,由外而内的,外压式的;★理--内在的遵循,由内而外的,内动式的。

★管,要登高望远,用强硬的手段做出快速反应;★理,要臵身其中,用清晰的条理指出明确的方针。

★相对来说,管是简单的,需要的是处事的公平和正确的方法;复杂的是理,需要的是丰富的经验和清晰的头脑。

★理代表着内在的运动规律性的客观要求,是主体与核心;管代表着外在的管辖、管制,为次要与辅助。

★理追求的是效能,管追求的是效率。

★理为谋事,管为成事。

★执行有力、手段强硬的人善于管;逻辑严密、思考细致的人善于理。

★结论:理在先,管在后,先理而后管;理比管更加重要!4、管理者的技能★包括专业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专业技能(懂行):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这些技能是重要的,因为他们直接处理员工所从事的工作。

★人际技能(懂人):互相表达某种信息或情感的能力。

初中政治社会管理知识点详解与归纳

初中政治社会管理知识点详解与归纳

初中政治社会管理知识点详解与归纳社会管理是指对人的行为进行调控和引导,以实现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初中政治中,学习社会管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解和归纳初中政治社会管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社会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目的性。

社会管理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公共利益。

2. 适应性。

社会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

3. 法制性。

社会管理依靠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指导,保障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4. 组织性。

社会管理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实现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5. 政府性。

社会管理是政府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

二、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式1. 社会秩序管理:社会秩序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包括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和预防、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等。

要维护社会秩序,可以通过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等方式来实现。

2. 社会服务管理:社会服务管理是指通过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

社会服务管理包括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

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会服务的规划和管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3. 环境资源管理:环境资源管理是指对环境和资源进行调控和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提倡节约资源和环保行为。

4. 经济管理:经济管理是指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和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政府应该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节,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垄断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三、社会管理的重要机构和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有一些重要的机构和组织起着关键作用,如下所示:1. 政府: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负责领导和管理社会事务。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社会管理。

2.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如社团组织、非营利组织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项目,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

社会行政管理理论

社会行政管理理论

社会行政管理理论一、社会行政管理概念与特点社会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和相关机构依法依规,运用权力和手段,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

它是政府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核心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主导性。

社会行政管理主要由政府和相关机构来实施,政府是社会行政管理的主体,负责决策、执行和监督管理事务。

2. 公共利益性。

社会行政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

3. 法治性。

社会行政管理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依法治理是其基本原则。

管理者必须要依法行政,做到合法、公正、透明。

4. 公众参与性。

社会行政管理需要与公众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促进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共治的局面。

5. 综合性。

社会行政管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事务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行政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具有特殊性的管理活动,它对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流程、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是社会行政管理的主体和执手者,其素质对管理工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者的素质主要包括:1. 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管理者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政治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者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政治关系,把握政策方向,做好决策工作。

2. 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它是指管理者对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理论水平。

管理者需要掌握管理知识和管理技巧,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

3. 道德素质。

管理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做到廉洁奉公,勤政廉政,为人民服务,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政治形象。

4. 沟通能力。

管理者要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个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

5. 学习能力。

社会行政管理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社会管理的提出、概念内涵及特征_0

社会管理的提出、概念内涵及特征_0

社会管理的提出、概念内涵及特征一、社会管理概念的提出社会管理是与人类社会历史共始终的管理活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就存在氏族社会的管理。

在氏族社会里,人们共同生产、共同劳动,由氏族成员民主选举的氏族内部德高望重的氏族首领担任管理者,实施着对氏族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那里没有军队、没有警察和监狱,每一项公共事务都在氏族内部得以民主协商解决,恩格斯称之为“美妙的民主制”。

国家产生以后,产生于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逐渐从“社会”中分离出来,成为与“社会”相异化的力量,“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与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国家产生以后,社会权力上升为政治权力,实施着“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

不过,国家在执行统治职能的同时,还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马克思语)。

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管理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始终。

即使国家消亡了,但社会管理的职能并不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正如列宁所说:“正在消亡的国家在它消亡的一定阶段,可以叫做非政治国家。

”尽管社会管理在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现实存在,如原始社会的劳动分工、产品分配、尊敬老人以及维护氏族利益和为氏族成员复仇等行为,由德高望重的氏族首领依据权威和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进行管理;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各个社会都建立了国家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构,加强对所在社会被统治阶级的统治,但各个社会也都进行了有利于被统治阶级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表现形式是为被统治阶级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提供有利于被统治阶级的社会政策等,即使是处于奴隶社会的古代埃及,政府的职能,除了镇压人民、掠夺奴隶外,还比较重视水利管理,有专人统计尼罗河每年的水位。

但各历史时期并没有专门提出社会管理问题。

即使发达程度较高的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在社会管理方面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如 20 世纪中叶起,西方国家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事业、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等领域逐渐建立起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福利制度,并且提出了诸如福利国家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公民社会理论、善治理论、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等与社会管理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并没有直接提出“社会管理”的概念。

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企业
技术
商业
财务
管理
会计
安全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十四项一般管理原则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分权与集权
9)等级链与跳板原则 10)秩序 11)公平 12)保持人员稳定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
A
B
C D E F G
L M N O P Q
3、德国——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组织理 论之父”
研究传统的组织,如国家、官僚组织。
如何使权力、权威与人之间能分开,使领导魂力 型组织正规化。
观点:权威不是来自个人,而是来自于职位。“ 人走茶凉”是符合这种观点。
⑴组织按分工原则,使之体现科层制; ⑵责任与权力是统一的; ⑶将职位人与自然人分开; ⑷组织规范化; ⑸通过考试。
组织要素包括:
人、财、物、信息、环境、时间
管理工作就是要加强对组织要素的计划、 组织与控制,使组织要素得到合理配置 与使用,从而快捷、有效地实现组织目 标。
因此,有组织就有管理,管理就是对组织 要素的管理,组织要素也就是管理要素 。
2、管理的任务:创造、保持良好的组织内 部环境
组织内部环境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制约 、
二、行为科学
1、人际关系学
•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 •企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2、行为科学 1、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行为科学认为,由于对人的本性的不同看
法就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由此就会造成 的管理效果。
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麦格雷戈,相互对立角度,凭

社会管理网上考试真题

社会管理网上考试真题

社会管理网上考试真题1.(本题分值:2)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A.群众路线B.以人为本C.改善民生D.倾听群众呼声2.(本题分值:2)以下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是()。

A.建设服务型政府B.解决社会矛盾C.维护社会公正D.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3.(本题分值:2)实有人口的管理包括工作对象管理、( ) 、人口统计和居民身份证管理、人口信息管理、人口档案管理等多项内容。

A.社区服刑人员管理B.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C.精神病人管理D.从业人员管理4.(本题分值:2)以下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免于登记或只需备案的团体是(C )。

A.由国务院机构编制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团体B.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C.法律法规规定的,自成立之日起具备法律地位、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D.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在本地区活动的团体5.(本题分值:2)下面不属于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背景的是()。

A.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B.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C.社区建设完善D.社会转型加快6.(本题分值:2)()会议上,正式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并明确提出当前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A.十六届四中全会B.十七大C.十六届六中全会D.十六大7.(本题分值:2)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要实行群防群治,建立科学、权威的(),掌握舆论主动权,普及相关知识,及时公布科学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增强公众的信心和自我保护能力。

A.应急管理体制B.突发事件应急体系C.安全生产监管体制D.信息发布机制8.(本题分值:2)以下不属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职责的是()。

A.成立、变更B.注销登记或者备案C.会同有关机关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D.对社会团体违反条例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并给予行政处罚9.(本题分值:2)1998年()颁布实施,村民自治制度逐步走上法制化、正规化轨道,该法于2010年重新修订。

试述当前宁波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试述当前宁波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
11 万 人 , 5. 5 城镇 职工 月 人均 养老金 96 3
市进一步探索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 在统 在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下功夫,
区管委会等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了
新 的进展 。
元, 这个标准超过 1 广 上海 。 被征地人 员 第四阶段是20 年至今 , 04 以党的十 养老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
宁波社会管理体制既有_ 伞国性的普
罐4 4 宇敲直祝
维普资讯
是 18 年被 赋予 “ 大 的市 ”和 19 极探索供水 、 98 较 92 市政养护等垄断和公用行
年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 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增强发展活 革的目标 以后, 在实施机构改革、 创建 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了从重 文明小区、 改革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加 事 前审批到重事后监管的重要转变, 很 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迈出了新的 大程度上提升了政府服务质量。 围绕建 步伐 。 立公共财政体制 目标, 改革财政收支体 第二 阶段是 19 年至2 0 年 ,以 制 , 97 03 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日 益提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召开为标 高。2 0 年,市本级财政安排 7 5亿 05 . 7 志, 适应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元用于新农村建设 , 安排生态环保专项 需要 , 逐步改革社会管理体制 , 主要体 资金l4 元 , 8L 向南部i县实施转移支付 现在促进政企分开、改革审批制度、推 和各项补助 5 . 2亿元。 进社 区建设、完善社保体系、强化就业
行 机 制。本 文结 合宁 波实 际 , 创新 宁 就 波 社会 管理 体制 的重 要性 、 紧迫 性及 现
实基础 试 图作 出分析 。
一一

掌握社会管理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掌握社会管理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掌握社会管理的运行规律和特点胡锦涛总书记近期特别强调,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管理规律”。

社会管理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复杂的大系统,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它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这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管理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存在和发展最基本和最首要的条件,它直接决定着政权的稳固、社会的稳定、事业的发展、国家的存亡。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社会管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由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收入分配结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社会管理本身存在薄弱环节,加上境外敌对势力的影响,我们现有的社会管理已难以适应。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二、新时期社会管理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新时期社会管理是我国特殊国情和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因而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和特点,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

从目前看,以下几点是应该把握和坚持的。

(一)坚持法规制度原则。

从促成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制定、充实、完善有关政策规定;不断完善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的法律体系,使社会管理的主要事务和内容逐渐法律化;在政策法规建立条件尚未成熟条件下,要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使之有章可循,避免随意性;健全重点领域和重点方面的管理机制,如群众权益保障机制、投诉协调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基层管理和服务机制,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机制,社会危机处理机制等。

(二)坚持公平正义原则。

应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改变权益不均衡、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问题,抑制直至消除两极分化,使各方面的利益矛盾调配适当,各方面的关系协调有序,使人们心情舒畅,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

8.2 基层参与与社区管理
一、居民、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特点与职能 居民、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 二、居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三、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一、居民、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特点与 居民、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 职能
1.居民自治组织的性质、特点与任务 .居民自治组织的性质、 2.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特点与职能 .村民自治组织的性质、
8.4 公共危机管理
一、危机的性质 二、政府公共危机的预防管理 三、政府公共危机处理的应对策略
一、危机的性质
危机是这样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它的 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运作,对生命、财 产、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 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 的措施加以应对。
四大类型: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因传染性和 流行性疾病所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各行各业 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以及因诸多原因导致的群体性事件。
(二)历史经验
首先,如何管理社会,如何在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社会激励与社会惩 罚、社会活力与社会秩序之间实现动态平衡,这是所有政治家与社会管 理者面临的永恒难题。社会越发展,经济越繁荣,文明程度越高,社会 生活越多样,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难度与议题重要性便越高。 其次,社会管理战略实质是有关人性观、社会观、国家与社会关系、社 会结构与社会运作模式的基本原则与假设,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 机制与手段。 第三,人类社会管理战略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 第四,最有效的社会管理战略是民主政治、市场机制和社会福利的有机 结合。 第五,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的世界历史经验证明:开放、动态、发 展、多样、自由、民主、平等、间接和精神心理控制既是最有效的社会 管理原则与管理机制,又是社会管理战略演变的基本趋势。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的内涵与特点解析1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的内涵与特点解析1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的内涵与特点解析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管理活动是否有序开展和社会政策问题是否合理制定与实施是当今社会各界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

比如民生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社会阶级矛盾与冲突问题、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组织发展问题等。

总而言之,为进一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社会政策研究者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管理领域和政策领域中,促使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现。

一、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的内涵(一)社会管理的相关概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各界领域对社会管理进行了不同的理论界定。

就国际社会管理理论而言,社会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八方面的问题展开谈论:第一,社会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政策的形式和理论研究的结果。

第二,社会管理理论研究的背景是在社会管理组织与社会经济管理制度不断普及与推广下形成的,主要探讨社会管理组织、计划和社会矛盾与冲突。

第三,社会管理研究的方向主要围绕社会各界成员之间的需求、社会医疗保障问题、社会福利问题、福利结果和社会管理类型等。

第四,社会管理分析的目标是减低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成本支出,并将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福利政策落实到社会管理活动中。

第五,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分析社会再分配收入类型和再分配制度对社会的影响是社会管理的主要原则。

第六,研究社会各界成员之间的关系,保障社会阶级成员在福利机构运行中的所起的作用。

第七,合理区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研究公民作为贡献者、参与者和服务者在社会管理活动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第八,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社会财富分配制度中的职能和作用,并根据社会管理活动指定相应的法律与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开展社会管理活动的提供制度保障。

(二)社会政策的相关概念社会政策主要以社会管理活动作为依托,将社会管理活动与政府社会管理制度有效融入至社会政策中,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的理论研究基础。

社会政策主要围绕社会服务体系作为探讨的方向和原则,对于儿童权利保护和残疾人福利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与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1、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事宜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管理活动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3)管理采用的基本措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项基本活动4)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5)管理需要有效地协调和配置组织资源6)管理是一个过程。

2、管理的四种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管理是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相伴而生的活动,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产物,同时也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伴而生的。

管理的这种与社会生产和公共生活的相伴而生性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管理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进行的,因此管理的社会历史性质无疑是由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决定的。

管理的这种特殊性使得管理具有特定社会历史性质,具有特定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表明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管理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管理活动和方法具有可学习和借鉴性。

管理的社会属性表明管理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体现着一定的统治阶级的一直。

4、高层管理者通过制定战略和控制资源确定总体方向(计划28%组织36%领导22%控制14%)中层管理者注意日常的管理事务,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计划18%组织33%领导36%控制13%)基层管理者(计划15%组织24%领导51%控制10%)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而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领导多。

5、小企业管理者要花大量时间处理外部事务寻求新的生意机会,以促进变革;大企业管理者主要关心的是企业内部事务。

与大企业的管理者相比,小企业管理者更可能是一个多面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