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血铸军纪救危局
15336709_刘邓大军初到大别山的三次战斗
1947年8月31日,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在河南光山县召开干部会议,邓小平在会上作报告
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
激战,刘邓大军歼灭驻钟铺之敌二十九团2000余人,生俘281名,缴获了其全部武器装备和物资。
商城西部运动战
9月24日,国民党军整编第五十八师主力由商城退往潢川,野战军总部拟歼灭该敌于运动途中。
刘邓首长先以一纵第二十旅快速插到商城、潢川之间潘店阻敌,与敌展开激战。
各参战部队在向各指定战斗位置运动时,野战军总部发现敌整编第八十五师从光山、潢川东援商城甚快。
刘邓首长和野战军总部遂改变原作战计划,令一纵二十旅撤出战斗,集中一、二纵主力和六纵十六旅,在商城西部打击敌八十五师。
25日,敌我同时进入商城西部及光山以南斛山寨地区。
刘邓野战军。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损失3000人后开始反守为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损失3000人后开始反守为攻《大别山创建基本命令》档案原件“刘邓电示我野战军胜利渡过淮河,敌追击堵击完全失败,我并占领固始、黄川(潢川)、光山、经扶等城,完全控制大别山,今后任务则是以不断歼敌胜利,和发动群众及游击战争来实践创建大别山巩固根据地之历史任务……”这是1947年8月30日,第二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和参谋长潘焱共同签署的《大别山创建基本命令》的开篇。
《命令》对一纵各旅的战略位置和任务进行了部署,并强调各旅在进入指定位置后应严整群众纪律、统一筹粮。
就在《命令》发出前不久,刘邓大军成功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成为解放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对于创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在大别山站稳脚,时任二野政治委员的邓小平有信心也有疑虑。
信心体现在大别山区有着长期的革命传统,是原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保存着游击战争的基础,队伍中也有不少本地干部;而疑虑在于当地群众对我军并不充分信任,部队的生存问题十分严峻。
我军进入大别山后,原以为老区群众会出来欢迎,然而,没想到群众非躲即藏,不愿亲近,没有向导,没有粮食,吃住都成问题,部队陷入了困境。
邓小平说:“实现此历史任务,要经过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发展半年以上的时间。
如不大量歼灭敌人和充分发动群众,要想站稳脚跟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应切勿骄躁,兢兢业业,上下一心,达成每一个具体任务。
”继而,他提出了3点要求:其一,发动群众,向群众说明部队不会再离开,逐步打消群众的顾虑,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拥护;其二,熟悉地形,习惯生活,学习山地战,为大歼灭战准备条件;其三,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整军风纪,树立良好形象,使群众敢于接近。
随后,刘邓大军在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率领下,严守军规军纪,通过指挥部队打胜仗,发动群众分浮财、分田地,动员官兵自己动手做棉衣等做法,克服了重重困难,渐渐获得了群众的支持,终于在大别山站住了脚。
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
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二、国民党军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为调动和吸引敌军重兵集团,毛泽东决定千里跃进、三军经略中原,但适得其反,南线我军遭受重挫1、毛泽东为解陕北、山东危局,决定刘邓大军不要后方千里跃进大别山转入战略进攻毛泽东对战略进攻这个问题,经历过长时期的思考。
全面战争爆发后,他曾三次比较明确地表述了准备在适当时机将解放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以实行战略进攻的基本设想。
第一次:如前所述是在1946年11月21日的中共中央会议上,他指出: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消灭敌军70~80个旅,就可以使国共双方的力量达到平衡。
那时我们就可以打出去,首先是安徽、河南、湖北、甘肃,然后再向长江以南。
毛泽东的这个分析,不但提出了转入战略进攻的时机,而且提出了进攻的主要方向,就是鄂、豫、皖和甘肃。
第二次是1947年7月10日毛泽东给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副政治委员罗荣桓、高岗的一份很长的指定“科长译”、“阅后付火”的绝密电报。
这份电报,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蓝图作了更全面的描绘。
电报首先分析了过去一年作战的主要结果及当前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状况,指出:第一年我共歼敌正规军97个半旅78万人,歼伪军、保安部队等杂部34万人,共歼敌112万人。
接着,电报提出了全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基本方向和部署,指出:“我第二年作战应争取歼敌一百个正规旅及大量杂部,使敌由数量上的优势变为劣势,我则变为优势。
”为此决定:“山东、太行两区力求占领长江以北。
西北方面力求占领陕、甘、宁大部。
北线我军力求占领中长、北宁、平承、平石、平绥、同蒲各路之大部及路上除平、津、沈以外各城,孤立平、津、沈,如能占领沈阳则更好,其中极重要的是占领平绥路,打通东北与华北联系。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133~134页)。
第三次:1947年9月1日。
那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刚两个月,毛泽东向各区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指示,全面地阐述了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的构思,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刘邓挺进大别山:血铸军纪救危局
刘邓挺进大别山:血铸军纪救危局
胡遵远;张应松
【期刊名称】《协商论坛》
【年(卷),期】2017(0)7
【摘要】2017年,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70周年。
1947年6月30日,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
【总页数】3页(P50-52)
【关键词】挺进大别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纪;国民党统治区;刘邓大军;战略进攻;野
战军
【作者】胡遵远;张应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8.4
【相关文献】
1.从重军事走向重民生r——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研究旨趣的转向 [J], 傅敏;时梦
2.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及精神价值 [J], 胡友锋; 王茂水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严肃军纪赢民心 [J], 胡遵远;张应松
4.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邓小平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J], 郭薪璞;张瑞
5.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区的战略意义 [J], 王春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及精神价值
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及精神价值作者:胡友锋王茂水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9年第4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别山处在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长江重镇武汉之间,北临淮河,南依长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7 年6 月,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主力第一、二、三、六4 个纵队12 万人千里跃进,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为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
梳理这一决策的缘由及其过程,不仅有利于了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世界军事史上伟大壮举的战略意义,也有利于增进理解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精神实质,更好地发挥这一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背景从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机选择来看,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方式挺进大别山,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为了减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军事压力。
蒋介石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变策略,对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
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开始时,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我军正面的战略压力很大,并且让战争长期持续留在解放区对我军更为不利。
一方面使得解放区的生产和人民生活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部队的供给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比之下,国民党军却可以有一个不受破坏的后方来维持战争;另一方面,限于敌强我弱的形势,我军的战术不便展开。
我军擅长采取运动战战术,寻机集中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集中歼敌。
但是此时蒋介石极力避免孤军出动,往往采取兵团作战,滚筒式推进,这就使得我军很难找到突破口,要想快速取胜变得艰难。
可以看出,“单靠内线作战,纵然取得军事上若干胜利,但短时间内无法彻底减轻压力,根本扭转战局,必须另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口”[1]。
在当时,纵观全国战场,从兵力部署看,蒋介石的主力机动部队主要部署在山东和陕北,而在中原地区以防御为主,形成了两头重中间轻状如哑铃的战略局面。
刘邓挺进大别山:血铸军纪救危局
围, 建立 了拥有 2 0 0 0万人 口的大别 山革命根据 地 , 从根本上
撼动 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 实现 了党 中央经 略中原的战略 目
标, 成为 中同革命 战争史上一个伟大 的转折点 。
大别 山地 区是 老革命根 据地 , 红 四方面军 、 红 2 5 军 、 红
公判 场上 的枪声 响 了 !邓小平使 劲地控制住 自己 的泪水说 : “ 如 果赵 桂 良同志 的死 能够 唤起 1 0万大 军 的斗志 , 有 利于我们建 立起巩 固的大别 山根据地 , 那 么
连 队了。但赵桂 良拿 的东 西没有一件是给他 自己的: 他 拿花 布是为 了给连 里最小 的战士牛原 平做棉衣 ,牛原
是 打不 了胜仗 的。特别是在 目前 的情况下 , 我军 的纪律
更应该是铁是钢 , 而不能是豆腐渣 , 不能够一碰就碎 ! 所 以我 的意见 , 还是要……坚决执行纪律 !” 他握起刘伯承 的手 , 再 次征求这个 老搭档 的意见 , 却发现刘伯 承的手 冷得像 冰……只见刘伯承点点头 , 泪水潸然落下 。
步枪挑着一 匹花布和一捆 粉条 , 腋 下还夹着几 张纸 , 大 摇 大摆从一家店铺走 出来 。邓小平见状脸色立 即变 了 , 派人去调查 。直 接调查此 事 的总部 保卫科科 长张立轩
随后 向邓小平 报告 ,违纪 者是野 战军总部警卫 团三连 副 连长赵桂 良, 是 名在抗 战 中屡立 战功 、 浑身伤 疤 的战 斗英雄 和劳动模 范 。 那天, 赵桂 良来到一个名 叫总路嘴 的镇 上买东西 , 见 店里没人 收钱 , 于是 就顺手拿 了一 匹 花 布和一捆粉条 ,腋 下还夹 了一刀 白纸和几支 毛笔 回
转折在1947:刘邓大军浴血大别山
70年前的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揭开了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解放战争开始进入国统区,中国革命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这支队伍在大别山血战7个月,付出了重大牺牲,人员损失过半,换来了1947年年底历史的彻底转变,后来被人称之为大转折。
这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为艰难痛苦的历程,幸存的老兵们多年后回忆说:“红军、八路军是苦出来的,可到了大别山,那日子比长征、抗美援朝还要苦……”进入大别山后,刘邓大军所面临的,不仅是残酷的现实和严峻的敌情,更面临着十几万人马的粮食供应问题。
冬天即将来临,1947年的那个冬天,似乎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寒冷……从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算起,到1947年6月,战争已经进行了一年,国共双方在战场上拼命厮杀,互有得失,双方都声称自己获得了重大胜利,国民党收复了大量“失地”,共产党则以解放区大部分城镇为代价,文/萧雅文 葛红国 裴志海转折在1947:刘邓大军浴血大别山▲ 刘邓大军渡黄河换取了歼灭敌人大量兵力的胜利。
1947年2 月17 日,蒋介石在一个长篇大论的讲话中谈到军事方面,他踌躇满志地说:“一年余以来,政府要收复什么地方,就收复什么地方。
所以在这种交通和军事情势之下,共产党绝对不能流窜幸存。
现在共产党还想把政府拖倒,这无异是一个幻梦,某报反而替他们宣传,真是可笑之至!”蒋介石对共产党的轻视溢于言表。
对胜利时间的估计,毛泽东是慎重的,他说:“我们只要熬过明年(1947年)一年,后年就会好转。
”“革命胜利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我过去曾说过,少则三年到五年,多则十年到十五年。
”毛泽东很清楚国共军力之间的差距,和蒋介石的“可笑之至”一样,毛泽东的一个“熬”字,把共产党人面临的严峻形势说得清清楚楚。
回过头来打量1947 年,把“南京的自信”和“延安的胜利”这一意义相悖的词组放在一起,实际上并不矛盾。
这一年成为国共双方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最有戏剧性的一年。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全国性战略进攻的中心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跃进大别山。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于1947年6月30日夜,从山东东阿至河南濮县约150千米地段上渡过了黄河。
蒋介石企图把刘邓大军消灭在黄河与运河的三角地带或逼我军再过黄河去。
刘邓乘势发动了鲁西南战役,从7月7日到28日,摧毁了黄河南岸数道封锁线,歼敌5.6万余人。
鲁西南战役的胜利,打开了通往大别山的通道,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根据中共中央的不要与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月行程直出大别山的指示,于8月8日,突然甩开敌人,分三路向南疾驰,开始了千里跃进的壮举。
8月18日,涉过了黄泛区。
(黄泛区宽约四十多千米,积水污泥没膝。
)8月23日,解放军以无比的英勇杀出一条血路,用木板、高粱秆等作渡河工具。
刘伯承不顾炮火,亲临先头部队指挥所。
最终打破了蒋军的堵截,胜利渡过了汝河。
26日,渡过淮河。
27日,进入大别山区。
进到大别山区以后,迅速实施战略展开,分兵发动群众,集中主力打运动战。
至10月底,歼敌3万余人,建立了33个县的人民政权,开辟了鄂豫皖解放区,完全恢复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1946年7月被迫撤离)。
它像一把利剑插入了敌人心脏。
《刘邓大军渡黄河》拓展阅读-《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而歼之。
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当机立断,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
7日晚,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于黄河渡口进行佯动,以及华东野战军5个纵队于郓城以东地区钳制国民党军整编第5、第85师等部西进的配合下,刘、邓率4个纵队经巨野、定陶间先期跳出合围圈南进。
11日,越过陇海路,以第1纵队并指挥中原独立旅为右路,第3纵队为左路,第2、第6纵队掩护中共中原局、野战军指挥机关为中路,向大别山疾进。
这时,蒋介石错误地认为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窜”,即以12个旅为第1梯队、以8个旅为第2梯队,先后尾追刘邓大军;另以4个旅在许昌、漯河等地侧击,以2个整编师及1个交通警察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地区,企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黄泛区。
宽20多公里的黄泛区,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
17日,刘邓大军战胜困难,胜利通过黄泛区。
18日,又渡过沙河。
20日,部队轻装向汝河急进。
至23日,第3、第l、第2纵队在击退国民党军沿途少数阻击部队后,均渡过汝河,逼近淮河。
当第6纵队和中原局、野战军直属队到达汝河北岸时,经平汉路赶来截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85师已占据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后有追兵3个整编师,仅距20余公里。
据此,刘伯承、邓小平亲自察看渡口,指挥部队强渡汝河。
24日夜,第6纵队一部在炮火掩护下,渡过汝河,夺取子渡口,掩护纵队主力及领率机关安全渡河。
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分别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象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
勇往直前 挺进大别山
勇往直前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真勇敢,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别山好比一把利剑,插在蒋介石心尖上。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国民党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将军:“我打过不少仗,研究了一辈子军事,我认为,在军事史上,最辉煌的军事行动就是挺进中原(挺进大别山)。
”一、挺进大别山——历史的抉择(一)打出外线的必然选择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展开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就是要扭在我们解放区里打,消耗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我们趋于枯竭,走向失败。
进攻一开始,毛泽东就想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在外线和敌人打,然而,内战初期国共的综合实力决定了我军在外线还无法和蒋军抗衡,结合实际情况,我军实施了在根据地内线作战或依托根据地作战的内线战略,大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虽然这一阶段我军取得了歼敌112万之巨的辉煌胜利,但是全民以赴,全力以赴的内线作战已经使得解放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济源已经出现了老百姓逃亡现象,这已经是根据地经济崩溃的一个信号,刘帅在谈到严重性时指出“有演化成中央苏区结局”的可能;华东方面,我军丢掉了苏中、苏北、鲁南,在鲁中和敌军相抗,身后只剩几十个县还可回旋,余地甚小,粟裕在谈到当时山东的局面时曾说“山东的水都快喝干了”;而陕北地区,本来就是贫瘠地带,陕北人民供应中央机关和陕北少量部队已很困难。
在胡宗南军队的大举进攻中,陕北几乎所有的县城都遭到蹂躏。
由于战争的破坏,1947年,陕北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军队和老百姓一同处于忍饥挨饿的状态。
毛泽东电告刘邓:“现在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刘邓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到陕北将不能支持。
”此时反攻到外线,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已经成了必然选择。
(二)师出大别山打出外线是中央得既定战略方针,究竟出师何处,其实一开始中央也没有谱。
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战
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战“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
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
”这是刘伯承元帅写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一首著名诗篇。
元帅在诗中提到的“羊山”,指的是著名的羊山战役。
此役是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场恶战,虽然此战“是我们打得最苦的一仗!阵亡的战士最多!”(刘邓大军二纵司令员陈再道语)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完胜,全歼国民党军整编六十六师2.3万人,俘虏了该师中将师长宋瑞珂。
此战结束后,刘邓大军挥戈南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正式开始。
刘邓大军围羊山1947年6 月30日晚,在黄河北岸,随着一声号令,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构想和部署,出敌不意,势如破竹,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自以为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进入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序幕。
蒋介石大呼“不好”,觉察出解放军有藉由鲁西南“南犯”、在他的统治核心地区“钉钉子”的战略意图,急忙调王敬久率第二兵团的整编三十二师、整编六十六师、整编七十师(均为军的编制)等重兵云集鲁西南,欲消灭刘邓大军或迫使他们退回黄河以北。
刘伯承和邓小平心中明白,如果不在此地将这些围堵之敌消灭,挺进大别山将成为一句空话,于是发起鲁西南战役。
自7月2日起,刘邓大军先后进行了郓城之战、菏泽之战、定陶之战、巨野独山集、六营集之战等战斗,并取得节节胜利。
至7 月中旬,王敬久的整编三十二师和整编七十师已被全歼,唯有最精锐的整编六十六师还未“伤筋动骨”。
整编六十六师师长宋瑞珂,是地道的山东青岛市人。
少时因家境困难,没读几年书就缀学进工厂当了名学徒工,后经人举荐考入黄埔军校3期,毕业后留校任内务长官。
北伐开始后,他几次打报告请求参加北伐军,学校不允。
他说动了校医,开了张“患肺病”的证明递了上去。
学校教育长也知道这是一纸假证明,但终被他感动,批准了他的请求。
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战-文档资料
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战“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
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
”这是刘伯承元帅写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一首著名诗篇。
元帅在诗中提到的“羊山”,指的是著名的羊山战役。
此役是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场恶战,虽然此战“是我们打得最苦的一仗!阵亡的战士最多!”(刘邓大军二纵司令员陈再道语)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完胜,全歼国民党军整编六十六师2.3万人,俘虏了该师中将师长宋瑞珂。
此战结束后,刘邓大军挥戈南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正式开始。
刘邓大军围羊山1947年6 月30日晚,在黄河北岸,随着一声号令,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构想和部署,出敌不意,势如破竹,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自以为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进入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序幕。
蒋介石大呼“不好”,觉察出解放军有藉由鲁西南“南犯”、在他的统治核心地区“钉钉子”的战略意图,急忙调王敬久率第二兵团的整编三十二师、整编六十六师、整编七十师(均为军的编制)等重兵云集鲁西南,欲消灭刘邓大军或迫使他们退回黄河以北。
刘伯承和邓小平心中明白,如果不在此地将这些围堵之敌消灭,挺进大别山将成为一句空话,于是发起鲁西南战役。
自7月2日起,刘邓大军先后进行了郓城之战、菏泽之战、定陶之战、巨野独山集、六营集之战等战斗,并取得节节胜利。
至7 月中旬,王敬久的整编三十二师和整编七十师已被全歼,唯有最精锐的整编六十六师还未“伤筋动骨”。
整编六十六师师长宋瑞珂,是地道的山东青岛市人。
少时因家境困难,没读几年书就缀学进工厂当了名学徒工,后经人举荐考入黄埔军校3期,毕业后留校任内务长官。
北伐开始后,他几次打报告请求参加北伐军,学校不允。
他说动了校医,开了张“患肺病”的证明递了上去。
学校教育长也知道这是一纸假证明,但终被他感动,批准了他的请求。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构想,还不赶紧看看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构想,还不赶紧看看2019-02-16 07:38刘伯承放慢速度一字一句地说:“现在的总体情况是:我军连战疲意,急需休整补充;敌军则妄图乘我疲惫之师,迫我主力背水作战:黄河故道甫经复堤,在水位暴涨的情况下,确有溃堤之险,一且黄河决堤,我军则处于极不利的地位。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我军一条也占不着。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急需作出果断而正确的决策…会场的气氛十分沉重,沉重得使人感到呼吸都有些困难。
“这两天来,我和邓政委都感到压力很大,但你们不知道,党中央、毛主席和陕北我军的压力比我们更大。
毛主席身边不到两万人,但他们的后面跟着20多万胡宗南的军队。
为了配合陕北和山东我军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毛主席指示我们:于鲁西南战役后立即集中休整10天左右,然后以半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这是一个具有很大风险的战略行动,是没有后方的长驱直入,孤军挺进。
对我们这次的行动,毛主席作出了三种估计:一是付出代价站不住脚返回来;二是付出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大别山的周围打游击;再是付出代价站稳了脚,恢复大别山根据地。
毛主席讲的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但我们必须从坏处着想,朝好处努力!”刘伯承讲完后,邓小平也作了精辟扼要的讲话。
邓小平告诉与会干部,“大别山不是华北平原,到了那里之后,可能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说,在那就很难吃上面食,蚊虫、毒蛇特多,我们一些同志在大平原上打惯了,很可能不适应山地作战,另外,群众工作也要从头开始,难度不小。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邓小平言简意,没开多久,会以就结束了各纵队和野直各部处的于部都走了,刘伯承邓小平也走了,作战室里,只剩下了李达参谋长和作战参谋王文贞“走吧,参谋长,一块吃饭去,”王文页说“你先走吧,我稍等一会,”李达一边说着,一边走向那幅显目的敌情标图他站立许久,思考着下一步的全军行动方案。
刘伯承邓小平在大别山整顿军纪
军林兵史 JUNLINBINGSHI刘伯承邓小平在大别山整顿军纪◎王贞勤1947年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大反攻的序 幕。
英雄的刘邓大军不仅在巍巍大别山上建 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更留下一个感人至深的“挥泪斩马谡”故事:为了维护群众利益, 严明群众纪律,刘伯承、邓小平毅然含泪公开处决了乱拿群众财物的“贴身护卫”- 警卫连副连长赵桂良。
“部队纪律这样坏,这是在给我们自己挖坟墓!”“部队这几天的纪律越来越坏了,如 不迅速纠正,将会非常危险的。
” 1947年9 月2日上午,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刘邓大军的领导人 —— 司令员刘伯承 (右)和政治委员邓小平司令部行进到位于大别山区的河南省经扶县 (今新县)小姜湾村时,邓小平政委对同他 并肩前行的刘伯承司令员说。
“是啊!需要开个会研究一下了!”刘伯承说。
“事不宜迟,我们就在眼前的这个小村 碰个头吧!”邓小平做事向来雷厉风行。
1947年,是决定国共内战胜负的关键一年。
这年3月,国民党军队依仗优势兵力和优良装备,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很快攻占了延安。
但蒋介石高兴了 没几天,胸口就突然挨了重重一拳一一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根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兵出鲁西南,并于8月27日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牢牢地插在国民党统治区域的心脏地带,直接威胁 南京。
刘邓大军虽然进入了大别山,但是面临 的困难也是难以想象的。
首先是军事压力重 重。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连忙从各地召集重兵对刘邓大军进行围攻,部队几 乎天天要打仗,指战员们都非常疲惫,各种作战和非作战减员非常严重;其次,饱受战 争之苦的当地老百姓,开始并不欢迎刘邓大 军的到来。
大别山虽然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之内,但在红军转移以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统治,加上 他们的欺骗性宣传,致使当地群众对刘邓大14 I 文史精华 / 2019.04.±JUNLINBINGSHI军林兵史军特别不理解,总是避而远之。
再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再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无论是从南进目的地和战略进攻的时机选择,还是进攻方式的大胆构思和战略部署的统筹协调来看都堪称“神来之笔”。
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牵制了进攻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的国民党军事力量,而且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部署;不仅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而且成为整个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标签: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大别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决策是“神来之笔”还是“一着臭棋”,这既是近年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能否正确评价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伟大意义的关键所在。
其实,学界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意义早已形成共识,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
①然而,近年,有学者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效果及其意义产生了质疑。
②本文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一战略决策提出的相关背景及其主要时代特征进行归纳梳理,并在驳斥相关错误言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伟大的战略意义,以此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
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伟大的战略决策1.进攻时机上把握准确且出其不意从南征时机的把握来看,无论是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决策刚出台的时候,还是时隔70年后的今天,都有人對其心存质疑,并认为这个决策做得有点早。
其实,除了当时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面临的严重危机需要当机立断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从敌我力量的对比情况看,当时已经基本具备战略反攻的条件。
据统计,自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个半旅七八十万人,加上“伪军、保安队等杂部”34万人,合计112万人。
③敌军总兵力由解放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到373万人,其正规军则由战争开始时的200万人下降到150万人。
④而且“蒋介石在第一线集中了二百二十多个旅,后方兵力非常空虚”⑤,并“在整个敌人营垒中引起了极端深刻的失败情绪”⑥。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分析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分析英语1301 张梦瑶29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
这场战役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攻击,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在刘邓挺进大别山之前,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已接近平衡,而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这样就极大地加重了解放区的战争负担。
蒋介石的战略企图是,集中主力于陕北、山东两翼,实施进攻,而将南线我军压缩在“乙”字形的弧内,聚而歼之。
联系两翼的战线中央,则凭借黄河天险只部署少量兵力防御,就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中央部分就成了要害和薄弱部分。
而刘邓大军所在的晋冀鲁豫战场是连系东西两战场的中间地带,正像这个哑铃的“把”。
这也是国民党军兵力较为空虚的一段。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及时抓住战机,发展有利形势,果断地决定: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把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毛泽东早已考虑成熟:战略进攻大别山区。
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3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那里崇山峻岭,绵延不绝,是革命老根据地,群众基础好,解放军容易立足生根。
占据大别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沙,瞰制中原。
毛泽东提出,进军大别山应采取跃进的方式,下决心不要后方,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先占领广大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再夺取城市。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人马强渡黄河,开进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于8月7日黄昏从鲁西南出发,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
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回忆(文张玉祥)
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回忆(文张玉祥)1947年,国民党被我军所迫,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企图将战争引向解放区。
因此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举行全国性的反攻,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放全中国,即以主力部队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敌占区大量歼敌。
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大约在5月份,刘邓大军的一、二、三、六纵队共十余万兵力迅速南下,千里跃进大别山,一刀插到敌人的心脏。
抢渡黄河我当时在六纵队十六旅四十八团九连。
刘邓首长指示:要迅速抢渡黄河。
当时黄河南岸上有国民党的大量军队驻守,并修筑有工事。
一天晚上,我军急行军100多里路,赶到黄河北岸,天还没有亮。
我们的地方干部和地下工作人员分头出发,将所有的大小船只都集中起来,停泊在黄河北岸边。
这天吃晚饭后,我们都准备好了,待令抢渡。
我们出发到黄河边时,天黑得已是伸手不见五指,这时,抢渡黄河开始。
当时我们九连只有两个排的兵力,大家分坐在3只小船里。
河边上下几里路远的地方驻的部队都上了船。
炮兵在河北岸上架起大炮掩护,重机枪连坐在大船上,在我们步兵船后面。
当一切都准备好后,首长一声令下我们就开始抢渡。
大约四五里路宽的河面上,那么多人,那么多船,竟没有一点声音,只听见划船的声音。
我们步兵船快渡到离南岸大约有三四十米远时,被敌人的哨兵发觉了。
敌人先开了枪,战斗打响了,我们在船上的机枪和步枪一齐开火,边打边叫船工开快点。
船一到南岸,我们迅疾下船往上冲。
大炮在北岸掩护,炮弹从空中飞向敌人的阵地。
重机枪原来在船上打,下了船,人抬着掩护我们冲锋。
冲到离敌人大约二三十米远时,就甩手榴弹,炸得满地是烟。
我们边冲边打,边喊“缴枪不杀”。
敌军见我军冲上来,大部分往后跑,少数人举手缴枪。
我们只顾追赶打击大部分敌人,没有工夫收缴敌人的枪枝。
被我们追打的敌人跑一段也回头向我们打一阵枪。
到天亮,我们把敌人追赶到三四里路远了。
这时,纵队首长命令:十六旅继续追打敌人,要把敌人赶远一点!旅首长说:要迅速追赶敌人,不能叫敌人休息,更不能叫敌人吃饭!我们十六旅又一上午把敌人追打了30多里远。
从重军事走向重民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研究旨趣的转向
㊃历史研究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18.05.027从重军事走向重民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研究旨趣的转向傅 敏,时 梦(皖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六安237012)摘 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在无后方依托的形势下,顾全大局的军事战略抉择㊂学术界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历史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侧重于军事战争史的描述分析,转向2000年后侧重于研究刘邓大军在经略大别山根据地过程中,在经济民生方面采取的举措㊂学术界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历史的研究仍有待推进,需要着力拓展史料的挖掘工作,尤其是应与国民党方面的史料相补正;研究视野需要扩大,对军事战争史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描述和分析战场上的军事战斗,应当关注相互牵动的经济㊁社会等其他因素;口述史研究需要进一步与档案资料参照考证;学术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㊂关键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研究旨趣;军事;民生中图分类号:K 26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8)05-0131-051947年6月,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㊂刘邓大军的这一军事壮举,被毛泽东同志喻为 像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的心脏[1]256㊂1948年3月,毛泽东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的评论中,更明确地指出: 我刘邓㊁陈粟㊁陈谢三路野战大军,从去年夏秋起渡河南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全部兵力一百六十多个旅中约九十个旅左右于自己的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获得全国人民的称赞㊂ [2]129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对解放战争战局的重要战略意义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㊂系统梳理学术界既有的丰硕研究成果,对于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 撸起袖子加油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且是不断推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历史研究的必要基础㊂一㊁基于中国知网与超星发现的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研究的量化概览截至2018年5月30日,基于中国知网检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检索词设置为:摘要 挺进大别山 ,或摘要 刘邓大军 与 大别山 ,或摘要 邓小平 与 大别山 ,或摘要 刘伯承 与 大别山 ,检索论文总量364篇㊂基于中国知网的可视化分析,可以较为全面直观地分析学术界的整体研究概况㊂在显示发表时间的349篇论文中,1979-1990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为29篇,1991-2000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为114篇,2001-2010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为64篇,2011年至今发表的论文总数为142篇㊂其中,逢年份尾数为 7 的论文总数大抵处于10年时段中的高峰,如1987年发表论文数为8篇,1997年为28篇,均为其所属10年时间段中发表论文数最多的年份㊂硕士学位论文数9篇,在知网中未显示有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相关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㊂刊载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研究相关论文较多的期刊,主要与党史研究相关,如‘党史纵览“‘党史天地“‘党史博采(纪实)“等㊂从杂志的定位来看,研究成果主要局限于史实的回忆与记述㊂在检索出的论文中,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为邓小平,在关键词分布中除去与检索词重合的词, 土地改革 战略意义 群众路线 民生问题 根据地重建 等出现频率较高,显示出除了军事战争史回忆收稿日期:2018-06-1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 Z S 062);安徽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项目(S z z g j h 1-1-2017-16);安徽省重大教研项目(2017j y x m 0389);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项目(g x y q2017059)作者简介:傅 敏(1980 ),女,安徽南陵人,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㊂㊃131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第38卷 第5期 2018年9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38N o .5S e p .2018性的研究成果较多外,学术界对于如何争取群众㊁在军事斗争的同时注意解决大别山区民生问题,也相当关注㊂基于超星发现的图书年鉴资料显示,以 挺进大别山 为主题检索出专著24部,其中纪实小说㊁诗集等文学类7部,军史㊁党史㊁人物传记类13部,研究邓小平军事决策与行动的有4部㊂2010年至今出版专著7部,20世纪80年代出版专著6部㊂最早出版的专著是1948年出版的图片集,为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编撰反映刘邓大军向大别山区进军的一部画册[3]㊂二㊁1980-1990年:偏重于宏观研究与纯军事研究关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做出挺进大别山军事决策的原因,袁伟㊁周宏雁通过梳理国民党与共产党两方面的史料,如引用国民党‘国防部九江指挥部36年度工作报告书“‘戡乱战史“等,翔实地呈现了毛泽东做出外线作战㊁跃进突击的战略考虑㊁部署实施,以及对大别山军事斗争困境下的军事战略破解[4]㊂黄少群㊁王学敏认为是基于国民党正规军与解放军在士气上的彼消此长,国统区的经济危机与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进展,以及人民发展生产带来的经济形势改善的现实,更是为了砍断蒋介石 哑铃 战略部署的 哑铃把 而做出的决策[5]㊂马同增强调是为破除蒋介石以黄河代兵,企图将战场限制在黄河以北,大量消耗解放区人力物力的战略,而采取反制战略,将战场引向国统区[6]㊂胡哲峰系统地研究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决策演变,认为内战爆发前中共中央已做出出击中原谋划,只是考虑先打内线于政治更有利,且有利于通过歼灭敌人提振北方兵源的解放军战士士气,便利补给,故未于内战之初即实施出击中原的计划㊂1947年初,国民党 黄河防线 的部署迫使中共中央提前实施出击中原的计划㊂蒋介石调兵分进合击,并准备实施水淹,迫使中共中央决定刘邓大军由原定计划的 渐进式 进攻转变为 跃进 式进攻[7]㊂关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军事行动的进展,马同增认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3大特点:一是 跃进 而非逐步推进的方式;二是战略反攻是在战略防御阶段未完全结束时发动;三是无后方作战㊂这3大特点也决定了刘邓大军面对特别严峻的困难,为此,毛泽东也预计3种结果: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住,退了回来;二是付了代价站不稳,在周围坚持斗争;三是付了代价站稳了[6]㊂黄少群㊁王学敏认为这一军事行动始于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4个纵队12万人,渡过黄河,可分为 四阶段 ㊂第1阶段在鲁西南战役中粉碎敌人的军事反扑;第2阶段千里跃进大别山摆脱敌人,毛泽东支持刘邓大军采取的快速奔袭战略,不与敌人纠缠,于半个月内直抵大别山;第3阶段迅速开创大别山根据地,站稳脚跟;第4阶段粉碎敌人的 重点清剿 ,巩固大别山根据地[5]㊂刘邓大军最终达到了毛泽东预计结果的第3种,也是最好的结果㊂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对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跨度有争议㊂王也根主张以1947年8月初,刘邓大军横跨陇海路为起点,直到1948年7月襄樊战役取得胜利,近1年时间[8]㊂中共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以1947年8月初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南征开始为起点,直到1948年2月底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区,系统梳理了 这一事关中国革命命运的军事战略行动的历史进程 [9]㊂这也是较多学者认同的时间跨度 7个月 ㊂而易仕先认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间跨度应为近两年时间,主力抵达大别山并不意味着挺进大别山军事任务的终止,挺进大别山有第2项战略目标,即建立 巩固的解放区 ,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短期内所能达到,因此时间跨度应延展至1949年4月大别山区全面解放㊁政局稳定,成为大军渡江前的训练基地和后勤供应基地㊂刘伯承㊁邓小平改分兵江汉为集中兵力于鄂东地区歼敌,是打开大别山局面的关键㊂1948年,刘邓大军组建的渡江先遣支队 独立旅 ,为1949年大军的渡江南进开辟了道路[10]㊂关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对解放战争整体战局的战略作用,王如良认为这一军事行动将战争从黄河南北推进到长江北岸,改变了长期的防御态势,调动吸引了蒋介石的南线部队,瓦解了蒋介石部署的中原防御体系,使全国战局发生了根本变化[11]㊂黄少群强调,这一军事行动与内线配合粉碎了敌人对解放区的 重点进攻 ,实现了敌我双方攻防互换,将战争引向了国统区,推进了解放战争的进程,恢复扩大了中原解放区,为淮海战役做了准备,为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条件[4]㊂关于刘邓大军重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卢仁灿㊁傅大章以皖西一分区为研究对象,指出根据地重建有4个阶段㊂第1阶段从1947年9月至㊃231㊃第38卷第5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9月年底,刘邓大军遭遇挫折,群众害怕 变天 而部分干部未能根据新区特点,犯了 左 倾错误㊂第2阶段从1948年1月至1948年初冬,是刘邓大军的困难阶段,刘邓大军加强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调整政策,加强统一战线,严明军纪,助农生产㊂第3阶段从1948年初冬至1949年3月,全国军事形势整体好转,刘邓大军大力恢复发展根据地㊂第4阶段从1949年3月至5月,刘邓大军全力支援解放军渡江,确保支前工作的军需补给[12]㊂杨宗焕阐释了中原局在纠正工作中的急性病的 左 倾错误和形成适宜的新区土地政策方面起到的作用[13]㊂这一阶段的研究有几个特点㊂一是研究梳理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段历史的关键性问题,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史的整体研究奠定了框架,厘清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段历史的脉络㊂二是党史工作者征集汇编了大量史料,如中共信阳地委党史工作者编纂了刘邓大军在河南境内及附近区域活动的史料[14]㊂在史料运用上,以解放军战史资料及毛泽东㊁刘伯承等领导者的军事文选㊁电报往来为主,但也有少量论文参照运用了国民党方面的史料㊂三是这一阶段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大多是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宏观全局性问题的探讨,如刘邓大军 跃进 大别山军事决策的原因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军事行动的阶段划分㊁时间跨度的界定等㊂四是研究焦点主要设定在军事行动的进展及与军事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对于经济民生问题鲜有关注,如王也根编写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大事记“[8]196㊂三㊁1991-2000年:侧重于微观研究与综合性考察关于刘邓大军的军事行动,李新市研究了学术界研究较为薄弱的主力撤出大别山,向西逐鹿中原这段历史,主张以1948年1月和1948年3月初为两个时间分界点,将这段历史划分为战略防御㊁相持㊁反攻3个阶段[15]㊂邓小平在这一战略决策阶段㊁实施阶段的贡献是,设计了敌我一同向西的作战次序,并为振兴中原经济,呼吁在新解放区停止土改㊁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着力保护工商业,阻止 左 倾盲动,反对竭泽而渔,同时保障了大军供应[16]㊂梁文俊比较了1936年陈昌浩㊁徐向前西征与1947年刘伯承㊁邓小平南征,认为这两次军事行动之所以一败一胜,其主要是因为对全国性客观形势的顺应与否㊁对战略进攻点的选择是否利于军队补给与动员群众㊁几路军队是否有配合并掌握战场主动权,军事目标是否明确可行[17]㊂较前一阶段的研究而言,现阶段更多学者研究刘邓大军军事行动的某个时段或某些战役战斗,如鄂东高山铺战役等,即相对而言更微观的研究显著增多㊂刘邓大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研究者关注,董杰认为,面对远离后方㊁斗争形势险峻㊁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和民众尚未发动起来等困难,刘邓大军着力加强思想建设,整肃军纪,是在大别山 站稳脚 的根本原因;刘邓大军纠正官兵的畏难右倾情绪,发动群众土改,建立地方政权,是 站稳脚 的最终环节和根本保障[18]㊂郭晓平指出,针对初到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出现信心不足㊁不重宣传与发动群众的右倾倾向,及只重斗地主分土地的 左 (原文为右)倾倾向,刘伯承㊁邓小平坚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撰文向下级层层传达思想,且强调打胜仗歼灭敌人与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是创立解放区的 两个轮子 ,是大军摆脱困境的关键[19]㊂关于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开展的土地改革等经济工作,程少明系统论述了鄂豫解放区创建发展中土改的关键性做法,邓小平对新解放区土改政策的创见,如分地区实行不同的策略,巩固区可以土改,游击区不急于平分土地,土改应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等[20]㊂熊廷华研究了邓小平发布的‘集粮令“,虽然这一有关军事补给的办法后来有争议,但这是邓小平面对再不放宽征粮政策,大军就会饿垮的绝境,权衡利弊不得已采取的先征后补㊁先错后改的做法[21]㊂徐光顺研究了邓小平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时期的军事经济思想,认为具有辩证性㊁务实性和主体性的特征[22]㊂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虽然较前一时间段显著丰富,但是回忆性的文章较多,有一定数量的重复性研究,如对高家铺㊁王家店等地的军事战斗㊁肖永银等人物事迹皆有重复性的描述㊂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片断史实的记述,侧重于对刘伯承和邓小平的个体人物回顾,尤其是对邓小平身边人员的口述史研究明显增多㊂这一阶段的研究由前一阶段偏重对军事史㊁战争史的研究,转向对经济史㊁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虽然研究有碎片化倾向,但交叉性研究显著增强㊂这一阶段研究的史料依据主要是河南㊁湖北等省党史委员会编纂的史料集,这也是重复㊃331㊃傅敏,等:从重军事走向重民生性研究成果明显增多的重要原因㊂四㊁2001-2017年:偏重于经济民生研究对于刘邓大军军事战略的重要决策,朱宗震研究了毛泽东部署刘邓大军等三路大军,实行无后方依托外线战略的设计与修正过程,认为这一过程体现了毛泽东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对前线将领指挥权的尊重,这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3]㊂王启超认为,刘邓大军在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过程中,尊重客观实际,实行无后方作战,具有求实性;军事斗争与政权建设同步进行,具有科学性;新解放区建设实行新策略,具有创新性,如在政权建设方面建立了 两面政权 ,新旧机构并用,在土改政策方面实行 减租减息 [24]㊂关于刘邓大军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工作中的经济措施,王新生研究了邓小平在大别山区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探索新区土地改革的政策和策略,在纠正 左 的错误倾向中明确两种观念,即首先充分认识根据地建立与土改完成的长期性,其次在斗争策略上应分阶段㊁分地区逐步深入,开始时应缩小打击面[25]㊂邓其志等从解决民生的角度阐释,指出南下干部 天池部队 在宣传工作㊁加强新区社会管理㊁加强民生建设等方面有重大的功绩[26]㊂刘学礼指出,大别山解放区初时实行彻底土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转入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未能及时转变政策,犯了 急性土改 的错误,最后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下,实施分地区分阶段有步骤的土改,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土改与军事㊁干部㊁群众等工作的互动,中央和地方的思考交流[27]㊂何薇㊁赵晓丹关注1948年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中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往来电文,认为邓小平起草的 六六指示 表明,邓小平通过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土改运动的发展,及时纠正了 左 倾错误,不仅对于人民解放军在大别山根据地 站稳脚跟 至关重要,而且为新解放区土改运动提出了正确的思路,是中共中央坚决纠正土改中 左 倾错误的标志性成果[28]㊂学术界对于刘邓大军坚持的群众路线十分关注,认为刘邓大军正是通过思想动员与政治教育雷厉风行,纠正 左 右倾错误,率先垂范不侵占群众利益,自力更生才最终摆脱了生存困境[29]㊂邓小平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过程中,采取了打胜仗稳民心,严纪律赢民心,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增信心等工作方法,体现了邓小平独特的群众观[30]㊂王启超阐释了刘邓大军与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工作方法:调整土改初期的 左 倾错误,采取了扩大财源的财经政策,确立财粮制度,整顿村级财政,加强财经干部队伍建设,正规部队地方化,扶持工商业发展,解决了财经困难,支援了解放战争[24]㊂潘晔㊁戴思奇研究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开展的统一战线工作,主要体现为充分发动群众,变中求生,审时度势,分化瓦解敌人,尊重知识分子的作用[31]㊂这一阶段涌现出与学术界主流观点不同的研究成果,如李百齐认为,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前进距离过远,与敌人在大别山区纠缠的时间过长,付出了过大的代价,进军途中通过黄泛区时,被迫将重型武器全部丢弃,打不了大的歼灭战,因而严重减员㊂大别山地形不适合运动战,北方战士不适应此处气候,且红四方面军转移后,国民党残酷的反攻倒算和牢固的统治基础,使得大别山区的群众基础并不适合解放军建立根据地,这些因素导致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任务并没有完成[32]㊂李平从经济角度分析了陕北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而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极大地加重了陕北的困难,严重的生存压力迫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采取 围魏救赵 的方式,部署了刘邓大军在无后方依托的情况下 跃进 大别山㊂毛泽东一再改变原定的战略,先是提前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时间,随后放弃原定依托后方缓步推进的战略方针,转而采取无后方跃进的军事战略,均是在严重的生存压力之下迫不得已做出的战略抉择㊂李平的分析,使得刘邓大军在面对巨大困难的情况下,仍能决心抛却大后方,长驱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原因明晰起来,更凸现出刘伯承和邓小平顾全大局㊁勇于牺牲的崇高革命情怀㊂但是李平以后见之明论说刘邓大军由一支劲旅变为弱旅,付出了巨大代价,并以此为由判定,若陈谢大军如原议进入陕北,与彭德怀协同作战,粉碎胡宗南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是更好的战略选择,这一论断与前文论述矛盾,因前文已述及毛泽东改变陈谢大军的战略部署,正是担心陈谢大军进入陕北后,将使不堪重负的陕北经济陷于崩溃[33]㊂后见之明与先入为主是史学研究的大忌㊂学术界2000年以后的相关研究,显著地加强了对刘邓大军战略部署中经济因素的考量,从而加深了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原因的理解㊂学术界继续推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研究,必须首先在史料拓展上下功夫,大量研究成果的重复,缘于所依据的史料来源相同,因此研究很难出新意㊂党史工作者仍在不断征集各种史料,如湖北党史工作者辑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过程㊁战役进展相关的电文㊁信函和报告等,对文字㊁图片等档案史料做了系统梳理[34]㊂但是学术界既有研究仍主㊃431㊃第38卷第5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9月要依据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史料,对于国民党方面的史料鲜有关注,未能形成不同方面史料的参照补正,研究深度很难挖掘㊂其次,研究视角需要扩大,应加强对党中央做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决策原因中经济因素的研究,对战争史的研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战场上的军事战斗,需要更多地关注与军事活动相关的经济㊁社会等其他因素,以求更全面地呈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段历史㊂再次,口述史研究需要进一步与档案资料参照考证,口述史研究有待进一步规范,研究结果亟待更合理地发挥作用㊂最后,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研究,需要加强学术规范,减少重复性研究㊂参考文献:[1]顾亚奇,常仕本,章晓宇.伟大的历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画册)[M].西安:人民战时出版社,1948.[4]袁伟,周宏雁.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综述[J].党史资料与研究,1987(2):1-13.[5]黄少群,王学敏.试述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及其战略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1983(2):67-72.[6]马同增.浅析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69-73.[7]胡哲峰.关于挺进中原㊁跃进大别山的若干问题[J].近代史研究,1989(1):235-249.[8]王也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中共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10]易仕先.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共党史研究,1989(6):58-63.[11]王如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伟大意义[J].军事历史研究,1987(4):46-51.[12]卢仁灿,傅大章.回忆解放战争时期皖西一分区的斗争历程[J].安徽史学,1984(4):53-61. [13]杨宗焕.略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原局对新区政策的贡献[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24-27.[14]中共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丰碑 中共信阳党史资料汇编(第8辑)[G].中共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1985.[15]李新市.中原三军战略优势地位的确立[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5(1):64-67.[16]李新市.邓小平与刘邓大军向西战略的实施[J].安徽史学,1995(2):58-60.[17]梁文俊.试比较陈㊁徐西征和刘㊁邓南征[J].广西社会科学,1998(4):83+94-97.[18]董杰.试论刘邓大军在大别山 站稳脚 的原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S5):29-33+102.[19]郭晓平.挺进大别山时期刘邓大军的思想政治工作[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1(3):79-80. [20]程少明.鄂豫解放区的建立与发展[J].江汉论坛,1995(1):75-78.[21]熊廷华.邓小平与挺进大别山之役[J].百年潮,2000(8):29-36.[22]徐光顺.试论邓小平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时期的军事经济思想[J].军事经济研究,1998(4):14-17.[23]朱宗震.毛泽东 外线战略 的修正和三大战役的胜利[C]//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九四〇年代的中国(上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4]王启超.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根据地的重建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0.[25]王新生.邓小平与大别山根据地的创建[C]//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邓小平与中国道路 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6]邓其志,沈先超.解放战争时期南下干部历史贡献研究 以 天池部队 为考察中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1):127-131. [27]刘学礼.大别山解放区土改政策演变探析[J].安徽史学,2014(6):92-99.[28]何薇,赵晓丹.论邓小平对新解放区土改政策转变的历史贡献 重温‘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J].邓小平研究,2016(2):113-123.[29]盛雷.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初期的反右倾工作[J].军事历史,2012(1):35-40.[30]丁一桓.邓小平群众观的运行及其启示[J].兰台世界,2015(7):4-5.[31]潘晔,戴思奇.大别山根据地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经验[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7(2):89-93.[32]李百齐.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策探讨 兼以纪念解放战争胜利55周年[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1-8.[33]李平.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34]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与三军经略中原[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下转第140页)㊃531㊃傅敏,等:从重军事走向重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血铸军纪救危局千里挺进大别山2017年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70周年。
1947年6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刘邓大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吸引和调动国民党南线全部兵力于周围,建立了拥有2000万人口的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从根本上撼动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了党中央经略中原的战略目标,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大别山地区是老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都先后在此建立过根据地,由于我党在此建立根据地后接着又进行转移,所以每次撤走后国民党都会卷土重来,对根据地人民实行残酷的反攻倒算,实行骇人听闻的白色恐怖,农村革命力量几乎被消灭殆尽,老百姓都被国民党杀怕了。
刘邓部队初到大别山时,老百姓一见就跑,而且是整村整村往山里跑。
部队行军打仗,别说老百姓支前抬担架,就连找个向导都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革命势力再起,国民党在此建立了牢固的统治基础,实行保甲联防“五家连坐”,并建有危害极大的各级民团组织,统治基础十分深厚。
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发动群众工作极难进行。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部队供给困难,减员?乐兀?装备奇缺,邓小平根据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向中央军委的报告中提出了两条打算:一是多打胜仗,“如果我们不在半年内歼灭10个旅以上的敌人,就无法使得群众相信我们不会再走而敢于起来斗争”,这一条通过10万将士的浴血奋战很快做到了;二是严守群众纪律,“这是树立良好影响,使群众敢于接近(我军)的先决条件。
”“一切为了在大别山站住脚!”为了落实这一条,刘邓首长亲自给跃进大别山的部队“约法三章”:枪打老百姓者,枪毙;掠夺民财者,枪毙;强奸妇女者,枪毙。
邓小平还亲自部署成立执法小组,严厉惩处违反纪律者。
以下就是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四则严肃军纪的真实故事,对今天的人民公仆如何做到刚正廉洁,始终敬畏百姓,夯实执政党的根基依然有很强的示范借鉴功效。
含泪枪毙赵连长1947年10月13日,刘邓大军司令部到达黄冈总路咀镇,只见镇上的老乡早已跑光了,空荡荡的镇子里店铺关门,街上没有一个行人,一片冷清肃杀。
此刻,刘邓首长忽然看到一个解放军战士用步枪挑着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条,腋下还夹着几张纸,大摇大摆地从一家店铺走出来。
邓小平见状脸色突变,立即派人去调查。
直接调查此事的总部保卫科科长张立轩随后向邓小平报告,违纪者是野战军总部警卫团三连副连长赵桂良,是名在抗战中屡立战功、浑身伤疤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
那天,赵桂良来到一个名叫总路咀的镇上买东西,见店里没人收钱,就顺手拿了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条,腋下还夹了一刀白纸和几支毛笔回连队了,但赵桂良拿的东西没有一件是给他自己的。
他拿花布是为了给连里最小的战士牛原平做棉衣,牛原平身材瘦小,禁不住冻;拿的纸和笔是要给连里出板报;拿粉条是要给喜欢吃炖粉条的一位首长改善一下生活……邓小平听后长叹一声:“可惜啊,我们有过规定,抢劫民财者,枪毙!问题既然已经发生了,只好从我们身边开刀了,张立轩同志立即通知部队,下午召开公判大会,另外派一部分同志上山,动员群众也下山参加。
”刘伯承也知道,这是一个战功卓越、很有人情味的副连长,懂得关心战士,打摆子还替战士站岗,打起仗来特别勇敢。
刘伯承以痛苦得有些颤抖的语调嘱咐保卫科科长:“你对他讲,对他的处决,我和邓政委都很沉痛。
我刘伯承希望他能理解,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如果我们的纪律搞不好,老百姓为什么不可以跟别人走呢?”这天下午,审判大会在总路咀镇樊家榨?G前的平场上举行。
会场的一侧坐着部队,整齐肃穆。
会场的另一侧坐着群众,寂静无声。
野战军组织部部长陈鹤桥宣布公审大会开始后,参谋长李达宣读了对赵桂良处决的命令,他沉痛的语气更增添了大会的沉重气氛。
跑到山里躲避大军数日,听到公审大会消息后下山刚赶来的店铺老板跑到会场台前,拍着台板大哭:“早知道大军的纪律这么严,说什么我也不往山上跑,如果家里有人也不会发生这事啊!请首长刀下留情,刀下留人啊!”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张际春的手被颤巍巍跑上台的一位老妈妈拉住:“首长啊!我也闹过红,当过交通员,我知道红军的纪律。
可……可拿了几把子粉条和几丈花布也算不了啥,你们千万千万莫枪毙他呀!……我,我求你了首长!求你了……”老妈妈扑通一声跪在台上,张际春连忙扶起老妈妈,掏出手巾替老人擦泪。
面对群众赤诚而悲痛的情绪,面对眼前慈母般的红军妈妈的一再哀求,张际春再也无法自制,再一次去请示刘伯承和邓小平。
邓小平说:“那位老妈妈的话是肺腑之言,大家理解,我也理解。
但我这样想,我们终究不能‘叶公好龙’啊!事情虽小,但军纪如山啊!一个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军的纪律更应该是铁是钢,而不能是豆腐渣,不能够一碰就碎!所以我的意见,还是要……坚决执行纪律!”他握住刘伯承的手,再次征求这个老搭档的意见,却发现刘伯承的手冷得像冰……刘伯承点点头,泪水潸然落下。
公判场上的枪声响了!邓小平使劲地控制住自己的泪水说:“如果赵桂良同志的死能够激发唤起10万大军的斗志,有利于我们建立起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那么他会安息的。
还要通知地方政府,按烈士军属待遇照顾他的家庭。
赵桂良同志犯了错误,我们没有教育好,对不起生他养他盼望他的老妈妈……”警卫三连的官兵们捐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买了口厚棺材,安葬了他们的副连长。
总路咀镇里上了年纪的居民至今还记得70年前的那次公判大会,记得那鲜血染红了的刘邓大军铁的纪律!西瓜白送无人吃1947年10月15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途经河南省淮阳县时,留下了一个在当地乃至全国广为流传的动人故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西瓜兄弟”的故事。
在淮阳县李楼村,有姓李的兄弟两人,每人每年都种有亩把地的好西瓜。
因为方圆一二十里地内,只有这兄弟俩种西瓜,因此大家便叫他们“西瓜兄弟”。
“西瓜老大”的地在村东大路边上,“西瓜老二”的地在村西南小路边上。
这年虽然雨水多,可是他们的瓜地位置高,西瓜还是长得又大又甜。
瓜刚熟之时,村东走来一队蒋介石的保安团,这些“饿狼”一看见“西瓜老大”的瓜,立即你抢我夺起来,不一会儿一亩多地的西瓜就一个也不剩了,地里只留下一片踩烂的瓜藤瓜叶与吃剩的瓜皮瓜子。
在保安团经过的20几天后,村里忽然来了八路军,巧的是这回八路军要从村西南“西瓜老二”的瓜地边走过。
“这下,我的瓜完了!”西瓜老二想,“我这命还得要啊,我就躲在瓜地里,看他八路军摘我的瓜吧。
”“西瓜老二”灰心丧气地往西瓜棚底下一坐,看着八路军过来。
远处开来的大部队士兵们虽然军服破旧,但个个步伐有力,目光如炬,精神抖擞,长龙般的队伍看不见尾。
“这西瓜长得好漂亮呀!”领头一个兵说。
“这瓜一个怕有二十斤。
”“吃上两个才解渴呢。
”路过的兵你一句我一句地赞叹不止。
听见八路军说西瓜好,“西瓜老二”的心就像刀扎一样痛,但奇怪的是,这些人只是说说而已,连脚步都不曾停下,一股劲地往前走。
“西瓜老二”把头偏西边一看,看不见队伍的头也看不见队伍的尾,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八路军就是怪呀!”说着,他站起来,提着瓜刀跑到地里抱起一个大西瓜,往路边一放并切开。
“吃西瓜啦,弟兄们!”“西瓜老二”向八路军叫喊着,却没有人应答他。
“走路渴啦,来吃块瓜吧!”“西瓜老二”又向另外一些士兵叫着,但回答都是:“谢谢你,老?l!俺不吃。
”这下“西瓜老二”可急了,大声嚷起来:“看你们八路军,西瓜切开了怎么不吃呀?”这时,有个十五六岁的小司号员问他:“老乡!这西瓜多少钱一个?”“不要钱,随便吃吧!”“西瓜老二”边说边拿起瓜往小司号员跟前送,小司号员连连说:“俺不吃,俺不吃!”说完,脚步不停地就朝前走了。
“西瓜老二”捧着瓜,直愣愣地在西瓜地边站着,只见八路军队伍还是肩并肩地往前走,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派人送回俩光洋刘邓首长在亲自抓纪律、搞整顿的同时,还处处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自己亲自制定的群众纪律。
1947年10月21日,刘邓首长率部来到湖北浠县三角山的半山腰。
部队休息时,警卫员康理找了个向阳背风的旮旯儿,铺上干草扶刘伯承坐下。
刘伯承突然听见自己的衣襟里发出“叮叮当当”的金属碰撞声,仔细一摸,竟有两块银圆被缝在他前襟的补丁里。
刘伯承撕开补丁后,惊呼:“我刘伯承真是老眼昏花喽,这一定是房东大娘给补进去的,糟糕,糟糕!”警卫员康理也想起来了。
刘邓首长住在山脚下张家榜的一户老乡家里。
早上刘伯承正在俯案研究地图,房东老大爷泡了一壶茶端上来,谁知水装得太满不小心洒在了地图上。
房东见闯了祸,慌忙用袖子擦地图,结果又把紫砂茶壶碰到地上摔碎了。
“不要紧,不要紧,这叫岁岁(碎碎)平安嘛。
”刘伯承一边弯腰收拾茶壶碎片,一边说着当地的吉利话,又掏出两块银圆:“你是为照顾我们摔碎了自家的东西,应该由我们赔偿。
”房东说什么也不肯收,刘伯承就把钱塞进他的衣袋里,说:“损坏东西要赔偿,这是我们的纪律。
你要是不收下,我心里会不安的。
”房东没了主意,赶忙回屋去找老伴。
康理在院子里听见房东大娘骂她老头:“你真是越老越糊涂了!东西是你自己摔坏的,能让人家赔吗?再说还收人家两块银圆,你那把破壶能值那么多钱吗?”过了一会儿,房东大娘又端上两碗茶水,递给刘伯承和邓小平。
她发现刘伯承的衣襟上破了个大口子,叹道:“你们这些当兵打仗的人呐,就像薛平贵,衣裳破了都没人缝补。
快脱下来,我帮你补补。
”刘伯承难却大娘的好意,就把军装交给了大娘,没想到却让她移花接木了……刘伯承掂着两块亮光闪闪的光洋说:“这倒成了难题??,钱是一定要还的,可是已经上了半山,我再回去你们肯定不同意。
那么,只好麻烦哪位辛苦一趟了。
”警卫员们都争着要去,于是刘伯承就选了一个身强体壮的警卫,把银圆放到他的手中,说:“那就请你代劳了,记住,务必送到!”直到送银圆的同志回来报告说银圆已经送到了老大娘手中,刘伯承才放下心来。
找回耕牛赢得信任进驻大别山后的一天晚上,邓小平和李达参谋长在金寨下楼房与漆店区委书记江川一起研究土改问题,一位姓漆的老人跑来告状,说他的耕牛被解放军牵走了。
房东吴大娘说:“你胡讲什么,这里住的是人民军队,就是当年的红军,他们怎么会牵你的耕牛呢?”这时邓小平刚好从屋里出来,问吴大娘发生了什么事,吴大娘就向邓小平说了漆老头找耕牛的事。
邓小平详细地询问了他丢失耕牛的情况后,说:“真是解放军牵了你的牛,他一定会还给你的。
”邓小平心想,这肯定是一场误会,于是他命令江川和区武装工作队好好查查,一定要找回大爷的耕牛。
第二天中午江川报告说,前天夜晚,二纵十三团在黑河村和抢劫老百姓财物的土匪打了一仗,耕牛是土匪抢去后又被十三团同志抢回来的,因为当时不知道耕牛是谁家的,所以就放在十三团养着,他们准备开个群众会让群众来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