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名词解释】财政政策工具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财政政策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财政政策指的是政府通过调整其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式。
财政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水平和就业水平。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政府支出、税收和借款。
在宏观经济学中,财政政策被认为是管理经济波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例如,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来控制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的名词中,常用的包括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财政盈余等。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政府当期的支出和收入相等,而财政赤字则是指政府当期的支出大于收入,需要通过借款来填补。
相反,财政盈余则是指政府当期的收入大于支出,可以用于还债或投资。
总之,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以达到维持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是什么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是什么财政政策目标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是什么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财政政策目标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价相对稳定物价相对稳定。
这是世界各国均在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基本要求。
物价相对稳定,并不是冻结物价,而是把物价总水平的波动约束在经济稳定发展可容纳的范围之内。
物价相对稳定,可以具体解释为,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在采取财政措施时必须首先弄清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原因,如果是由于需求过旺或需求不足造成的,则需要调整投资性支出或通过税收控制工资的增长幅度,如果是由结构性摩擦造成的,则必须从调整经济结构着手。
总之,物价不稳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社会承受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隐患。
因此,在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上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2)经济可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它要求经济的发展保持在一定的速度区间,既不要出现较大的下降、停滞,也不要出现严重的过热。
因此,经济增长是实际增量,而不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虚假增长;增长的速度可以持续,不是大起大落。
经济增长是全社会总量和实际增长和人均数量的实际增长。
衡量经济增长除总量的增长外,还应包括质的提高,比如,技术的进步、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等。
经济增长对质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强调量的增长,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通货膨胀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能源紧张,等等。
这些后果必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
因此,健康的经济增长,应该是经济的可持续、均衡增长。
作为财政政策,则在于如何去引导经济发展实现最佳的经济增长。
(3)收入合理分配收入合理分配是指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公正、合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避免过于悬殊。
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
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
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
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
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
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
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
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
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
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国债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是排挤效应。
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是国家利用财政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达到调节经济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财政政策工具,并分析其运用的效果。
一、财政政策工具之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税收的征收方式、税率和税基等,来影响经济主体的消费、投资和生产行为。
常见的税收政策工具有减税和加税。
1. 减税减税是指政府降低税费负担,通过减少纳税人的税收支出,以激发经济增长和市场发展。
减税政策常见的方式有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和减免税款等。
减税政策可以增加消费者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降低税负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然而,减税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加剧财政赤字等。
因此,在实施减税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状况和财政可持续性。
2. 加税加税是指政府增加税费负担,通过提高税率或扩大征税范围,以调节经济运行和社会分配。
加税政策的常见方式有提高税率、增加税种和收紧税收征管等。
加税政策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用于改善社会福利、减轻贫富差距等。
然而,加税政策也可能对企业和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抑制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影响经济活动。
因此,在实施加税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二、财政政策工具之政府支出政策政府支出政策是指政府加强公共事业建设,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政府支出政策的实施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投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和提高民生福利等方面来体现。
政府支出政策可以刺激需求,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加大支出和投资也可以改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然而,政府支出政策也需要慎重考虑,避免产生过度投资和浪费现象,导致资源闲置和财政负担加重。
三、财政政策工具之债务政策债务政策是指通过借款和发行债券等手段,来筹集政府开支和投资所需的资金。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支出等财政手段,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政策。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商品或服务,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需要由政府提供。
3.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没有相应货物或服务的交换下,将一部分财富从一部分人或地区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或地区。
4. 税收中性: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对经济行为不产生额外的干扰或扭曲,即税收不会影响纳税人经济决策的相对价格。
5. 预算赤字:预算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超过了收入,导致财政赤字。
二、填空题1. 财政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答案:政府、市场2. 根据财政支出的目的,可以将其分为______支出和______支出。
答案:消费性、投资性3. 税收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4. 公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______发行和______发行。
答案:直接、间接5. 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______关系。
答案:相等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工具?A. 税收B. 公债C. 利率D. 政府购买答案:C2. 公共物品的提供主要依靠的是?A. 市场B. 政府C. 社会组织D. 个人答案:B3. 下列哪种税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关税C. 所得税D. 消费税答案:C4. 转移支付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收入B. 实现社会公平C. 提高经济效益D. 扩大财政赤字答案:B5.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预算盈余?A. 支出大于收入B. 收入等于支出C. 收入小于支出D. 支出小于收入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财政政策的目标?A. 经济稳定B. 收入分配公平C. 资源配置效率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税收的分类依据?A. 税种B. 纳税人C. 征税对象D. 税率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公债的种类?A. 内债B. 外债C. 长期债D. 短期债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政府购买的内容?A. 公共设施建设B. 教育服务C. 社会保障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财政赤字的影响?A. 推动经济增长B. 导致通货膨胀C. 增加国家债务D. 影响国际收支答案:ABCD五、判断题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手段。
财政政策三大工具
财政政策三大工具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就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得各种财政手段与措施,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得关于财政政策三大工具得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财政政策三大工具(1)财政收入(主要就是税收)税收就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得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
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得方式即就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与税目,形成合理得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得范围与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
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得数量界限,这就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得核心。
3)规定必要得税收减免与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与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得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得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与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得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
它包括购买性与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得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瞧,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就是必不可少得社会公益性事业得开支,政府得投资能力与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得调整与经济得发展起着关键性得作用。
转移性支出就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特别就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得重要工具。
例如,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与“润滑剂”得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3)国债国债就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得原则筹集财政资金得一种形式,同时也就是实现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得一个重要手段。
国债对经济得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就是排挤效应。
即通过国债得发行,使民间部门得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与投资得作用。
二就是货币效应。
这就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得货币供求变动。
财政政策的工具与效果
财政政策的工具与效果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等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反应经济波动,还能够在长期内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
因此,了解财政政策的工具与效果,对于经济学研究和实际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工具来实施:1.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税种进行调整,政府可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消费行为及投资决策。
主要包括:增值税:国家对商品和服务增值部分征收的一种间接税,调节其税率可以影响商品价格进而改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所得税:对个人及企业收入征收的税,变动所得税率会直接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支出。
消费税:针对特定商品或服务征收的税种,重点用于调节某些行业的发展及引导消费者行为。
通过适当的减少或增加税收,政府能够促进消费、刺激投资,从而推进经济增长。
2.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是财政政策的另一重要工具,主要包括公共投资(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支出(如养老金、失业救助等)。
政府支出的结构和规模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机器的运行状态。
其作用体现在:刺激内需:在经济低迷时,增加政府支出能快速拉动整体需求,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推动就业:通过公共项目的资金投入,创造岗位机会,从而降低失业率。
改善基础设施:投入到教育、交通、医疗等领域的支出,可以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和整体生产力。
3.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将部分财政收入再分配给低收入群体或特定地区,以增强其消费能力。
这类措施包括社会保障、补贴、救助等。
转移支付可以有效帮助缓解贫困状况,改善人民生活,让更多家庭享有更好的基本生活条件。
同时,通过提高弱势群体的消费能力,也能够有效激发内需。
4. 债务管理通过适度地发行国债,政府不仅可以筹集资金来支持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还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控制市场流动性。
简述财政政策及其工具
简述财政政策及其工具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
以下是财政政策及其工具的相关资料,为您分享。
简述财政政策及其工具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它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
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
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
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
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
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财政政策工具及作用机制
财政政策工具及作用机制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利用财政工具来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是指政府可以利用的各种手段和措施,包括财政支出、税收和财政补贴等。
1.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政府可以刺激经济需求,增加对投资和消费的支持,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政府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当地经济的增长。
2.税收:税收是政府从个人和企业收取的一种财政收入。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政府可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例如,政府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可以增加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消费增长;政府降低企业的税负,可以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鼓励企业扩大投资。
3.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直接向一些特定行业、企业或群体提供的财政支持。
通过提供补贴,政府可以促进相关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例如,政府向新能源行业提供补贴,可以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债务政策: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用于满足财政支出需要。
债务政策可以调节经济资金供需状况,对经济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政府发行国债,可以吸收部分社会资金,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冲击,稳定金融体系。
5.对外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对外财政政策来影响经济与对外经济关系。
例如,政府通过减少关税、提供财政补贴等措施,可以促进国内企业对外贸易的开展,提高出口水平;同时通过调整汇率制度、限制资本流动等方式,可以调节跨国资金的流动状况,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总体来说,财政政策工具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税收政策、财政补贴、债务政策和对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和引导,达到促进经济增长、调节经济周期、改善资源配置、调整收入分配等目的。
财政政策在实践中常常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相结合使用,以全面提高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以下是整理分享的关于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1) 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
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
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
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
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
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
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 国债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是排挤效应。
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
二是货币效应。
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
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
财政政策的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的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是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规章,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来调节经济活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政府的税收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和国债政策。
1、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政府调整税收的政策,是一种重要的财政工具,可以在经济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
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税收的制度设计,税率的调整,财税关系的管理,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税收行政执法等。
2、公共支出选择
公共支出选择是指政府在选择和调整公共支出时使用的政策手段,是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包括货币购买公共物品的财政支出,公共投资支出,补贴支出等。
公共支出选择将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经济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效率。
3、国债政策
国债政策是指政府发行各种国债形式以及管理国债投资计划的
政策。
国债政策包括国债利率等定价政策,投资机构收益政策,国债贴现政策,以及投资报酬分配方案等。
国债政策是政府控制经济流动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宏观的经济总体层面帮助调节经济结构,改善经济状况。
财政政策是政府在管理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政策手段。
它可以在不同的财政政策上发挥不同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在制定财政政
策时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把握好财政政策的平衡,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发展,迎接挑战,实现更好的发展。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税收: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财政: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等,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以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等目标。
市场失灵:当竞争性的市场制度不能实现帕累托目标,即市场机制缺乏效率,市场就失灵。
外部效应: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他人的目标,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获得报酬。
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提供:强调这种产品要通过预算程序来供给,消费者通常可以免费获得。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社会消费性支出:财政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用于提供公共消费性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行政管理费: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
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也叫“政策性金融”。
明补:明补等于给予补贴领受人的一笔收入,比如粮油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以增加收入形式出现的补贴。
消费者接受明补后,面对的商品价格是没有改变的相对价格。
暗补:暗补是通过对选定商品的生产或流通环节的补贴,使商品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来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政策工具名词解释
政策工具名词解释政策工具是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达成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它们包括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宏观审慎政策、投资政策、市场调节政策及行业政策等。
政策工具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策目标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调节经济活动来控制经济的增长进程、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同时它也可以控制经济的波动性,保护经济的稳定。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如央行)在货币供应的分配、金融机构利润结构、货币收益率结构和货币供应量四个方面,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目标管理经济活动的手段。
货币政策的作用有:控制投资结构,影响投资水平,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控制经济的波动性。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社会收入及其支出进行管理、调节,来实现政府政策目标的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增税和减税以及政府的财政支出量,其作用是调整政府预算收入与支出,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国民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
3、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的征缴,来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的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调整征税范围、增减税率、调整财政收支结构等。
它的作用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保护环境和调节经济结构等。
4、宏观审慎政策宏观审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准入、经营管理、资产负债结构、抵押率、费率及利率调节等专项政策,来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的政策。
它的主要作用有防范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投资额度,减少银行间市场波动,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
5、投资政策投资政策是政府在国有资本投资、外贸投资、跨国投资等多种方面,通过实施财税政策、减少企业管理成本、拓宽投资机会和降低投资风险等手段,来推动投资的政策。
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投资效率,减少对外贸易和投资风险,促进国家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
6、市场调节政策市场调节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市场机制、引导市场结构或调节行业发展动力,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
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
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
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
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
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
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
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
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
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国债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是排挤效应。
财政政策工具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工具名词解释财政政策工具名词解释1、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就是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活动,它是社会公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与模式。
2、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指不同级次的政府之间以及同一级次的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的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
3、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
4、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5、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通过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一种经济现象。
6、经济归宿:是指课税后,经过各种经济调整或经过转嫁税收的最终归宿。
7、政府预算:是由财政收支一览表为主要内容所构成的政府财政资金的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反映政府收支数量与结构的法律性文件。
8、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简称“税制”。
它是规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化。
9、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状态的变化,有意识地进行逆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10、政府采购: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活动或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运用财政资金在国内外市场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行为。
11.分税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2分)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1分)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
(1分)12.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临时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
财政名词解释
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调节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经济活动。
2、帕累托最优:又称经济上的效率、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是指在既定的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下,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受益而其他人不受损。
3、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已经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下,仍不能带来经济效率和满意的收入分配的各种情况。
4、政府失灵: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本的最优配置.5、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指国家依据宏观经济的波动特征,有意识的采取特定的财政手段消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缺口。
6、公共品:是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或服务。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7、非排他性:指一旦产品被提供出来,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他的同等消费。
8:、非竞争性:是指一旦产品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者的收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9、俱乐部产品:是指一种混合类公共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轻易做到排他性.10、外部性: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变量是在另外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即存在外部效应,用公式表示为:Ua=Ua(X1,X2,X3,。
..,Xn,Y1)即活动主体a的活动不仅受其自身活动的影响,还受来自于类似Y1这类活动的影响。
11、矫正性税收:是实现外部性矫正的重要手段,核心内容在于用税收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又被称为“庇古税”12、政治均衡: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投票规则下就一种或多种公共品的供给及其成本分摊达成的一致协议。
13、投票悖论:是指在多数票规则下的多个备选议案是不可能达成均衡的,而是出现投票结果循环 .14、单峰偏好:指一个人在一组按照某种标准排列的备选议案中对其中一个议案的偏好程度较高,对其他议案的偏好程度,都低于这个议案的偏好程度,即离开这个议案后,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其偏好程度是递减的。
名词解释财政政策
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由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运用财政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维护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来提振经济,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一般适用于经济下行周期或经济危机时期,有助于增加总需求,激活市场活力。
例如,政府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社会福利支出,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来限制经济活动,防止通胀和过热经济。
这种政策一般适用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高企时期,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遏制过度消费和投资。
例如,政府可以削减公共部门支出,提高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等税收,以减少总需求和遏制通货膨胀。
实施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财政支出、税收和债务管理。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用于公共投资、社会福利、教育、国防等方面的支出。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但也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
税收是指政府从个人和企业收取的一种强制性收入,通过调整税收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以达到经济调控的目的。
债务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借款和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用于满足财政需求和调节经济周期。
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到经济状况、政府预算状况、社会需求和政策效果等多个因素。
它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对经济进行调控。
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的效果一般较为长期和持久。
总之,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以实现经济增长、就业增加、通胀控制等目标。
它在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平衡各种利益,防止财政风险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与效果
原因:政府增加 支出会提高利率, 从而减少私人部 门投资;减少税 收会降低投资回 报率,从而减少 私人部门投资。
影响:财政政策 挤出效应会降低 财政政策的效果, 因为政府增加支 出或减少税收对 总需求的影响会 被私人部门投资 的减少所抵消。
解决方法:政府 可以通过货币政 策等手段来降低 利率,从而减少 财政政策挤出效
创新财政政策工 具:采用新型财 政政策工具,如 数字货币、区块 链等,提高政策 实施效率和透明
度。
智能化决策支持 系统:利用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建立智能 化决策支持系统, 提高财政政策决 策的科学性和准
确性。
多元化融资方式: 积极探索多元化 融资方式,如发 行地方政府债券、 引入社会资本等, 为财政政策提供 更多的资金支持。
定义:政府投资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投资于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共领域,以刺激经济 增长、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政策 目的: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
实施方式:直接投资、提供补贴、税收优惠等
效果: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推动产业升级等
定义:税收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的规模、结构和税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 种政策工具
Part Four
认识时滞: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认识存在滞后 决策时滞:政策制定过程需要时间和各方利益的权衡 执行时滞:政策实施过程中,传导和执行需要时间 效果时滞:政策效果在经济中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
定义:财政政策 挤出效应是指政 府通过增加财政 支出或减少税收 等财政政策手段, 导致私人部门投 资减少的现象。
透明度不足:政策制定过程不透明,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
可信度下降:政策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和充分论证,导致公众对政策效果的 质疑和不信任
财政政策工具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工具名词解释财政政策指的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岁入和支出来控制经济”的政策意向与活动。
即国家或政府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以达到财政目标的经济政策,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的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
简言之,财政政策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
它是国家或政府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以达到一定财政目标的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
财政政策由财政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购买、公共工程投资、补贴和转移支付等、预算政策赤字或盈余等具体政策构成。
二、财政政策的性质1.财政政策是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因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但又是客观经济规律的一定反映。
2.国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
3.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主要调控手段。
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是1998年以后逐渐形成的。
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含义是指: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形成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宽松货币政策easy monetary policy总的来说是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比如直接发行货币,在公开市场上买债券,降低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货币量多了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更容易贷到款,一般能使经济更快发展,是促进繁荣或者是抵抗衰退的措施,比如中央放出的大量信贷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政策名词解释】财政政策工具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以下是精心的财政政策名词解释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指的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岁入和支出来控制经济”的政策意向与活动。
即国家或政府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以达到财政目标的经济政策,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 __生活。
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__一般都推行
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
__生活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财政政策成为调节经济、挽救 __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加快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 __的来临。
__由于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国家集中了全体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觉地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财政政策。
一方面促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方面组织和协调 __生活,为巩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针政策的总称。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在 __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调控手段,一般包括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等。
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
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
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看了“财政政策名词解释”的人还看了:
1.财政政策工具名词解释
2.债券名词解释
3.名词解释、简答题、列举题的记忆诀窍
4.管理学名词解释
5.名词解释述职报告
6.管理学名词解释(2)
7.民法学名词解释集锦(一)
8.财政政策工具如何使用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