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ICU他就是陈德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ICU他就是陈德昌原创名人传记月刊名人传记月刊

导语

从最初的一张床到学科成立,从ICU的种子撒遍中华大地到重症医学

比肩欧美、领跑全球,几十年艰难跋涉,“重症医学”这颗星,陈德昌摘

到了。

“我完成了从零到一的工作,从一到一百的进步有一批学生在推动。”使命完成,2023年12月10日,陈德昌因病去世。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

分会在悼词中称:“陈德昌教授的逝世,是我国重症医学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师。”

陈德昌

少年时,盼望拥有一颗星星

陈德昌出生于1932年,浙江舟山人,从小跟随家人生活在上海。彼

时正值日本侵略者不断入侵,中华大地生灵涂炭。但在小家庭里,陈德昌

享受着父母的呵护,安全而快乐。四五岁时,师范毕业的母亲便开始教他

背唐诗。虽然一字不识,对内容并不理解,但当陈德昌在长辈面前有韵律、有节奏地背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那随之而来的赞美声让他对古诗

词自然而然地热爱起来。家和外部社会截然不同,这是陈德昌对世界最初

的认知。

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陈嘉居住的宅院被炮弹击中,全家人逃到法

租界。兵荒马乱之时,母亲仍不放松对孩子们的教育。七岁时,陈德昌进

入附近的一所中法学校就读。一天,母亲发现他脖颈双侧有成串的、肿大

的淋巴结。在那个谈结核色变的年代,母亲不敢怠慢,立刻为他找了一位

海归名医。经过定期治疗,没动手术,没淌一点儿血,肿大的淋巴结全部

消失。同时,陈德昌每天照常上学,完全没有耽误课业。这个奇妙的体验,在陈德昌年幼的心里埋下了学医的种子。

中法学校是天主教会创办的,以法语教学为主,学校里除了几位中国

老师,多数是法国修士。为了补上中国文化这一课,母亲亲自教陈德昌学

习古文,并立下一个不成文的家规:每一篇文章都必须通篇背诵,如果背

不下来,就不能上床睡觉。“你是中国人,哪能不学中文!”这是母亲最

常说的一句话。母亲的严厉让陈德昌深感苦恼。学到《吊古战场文》时,

他朗读了好多遍,还是背不下来。但母亲毫不妥协,直到他熬夜背完全文。苦读之下,陈德昌不仅法语学得轻松,中文成绩也名列前茅。

“中文第一名”,这个荣耀是母亲带给他的。国家意识,是母亲为他

建立的。几十年后,陈德昌回忆往事时,对母亲的教育充满感恩:“妈妈

认为语文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古文和诗词是中国语言文学的根本,如果

我把中国文化的根本丢了,岂非得不偿失,事与愿违耶?”

在母亲引导下,陈德昌爱上了阅读。父亲的书柜就是他的小小乐园,

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紧紧地抓着他的心。父亲有买书的癖好,家里中英法

等各国名著应有尽有,几个寒暑假读下来,陈德昌发现了一个现实世界之

外的崭新大陆。

因为涉猎广,渴望表达,高中时,陈德昌写了几篇“奇文”。在管教

严厉的教会学校,一位法国老师颇为他担忧。陈德昌高中毕业时,这位老

师也即将返回法国里昂。临行前,老师特意留给他一封短信,并以自己的

洞察力提出忠告:“不要过多地偏执于语言学和文学,要更多一些向科学

发展。”法国老师的建议,陈德昌听进去了,他想起了童年时治疗结核的

奇妙体验,决定学医。

因成绩优异,经中法学校推荐,1947年,陈德昌直接进入震旦大学

医学院就读。在大学,他做的第一次生理学动物实验是观察乌龟的心脏搏动。新鲜的心脏,在离开身体的情况下仍然能自主跳动,这让他颇感新奇。求知欲被激发,他开始思考:“每个人都有一颗心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顿地搏动着。那颗不知疲劳的心脏,总有一天停搏,人就死了。

有人短命,有人长寿,为什么?”

从昨日之我走向今日之我

1953年,陈德昌大学毕业,成为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今

瑞金医院)的一名外科住院医师。然而,不断的实践之后他发现,自己的

选择是错误的,他完全不具备外科医师应有的操作技能。“长此以往,不

可能有所作为。”陈德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凭借外语优势,他多次被调

去做涉外工作,专业因此更加荒废。就在他感到越来越迷茫时,一次机遇

意外到来。

此后,在几位教授的指导下,陈德昌换上消毒衣,亲自帮助病人侧身,更换湿透了的敷料;抱着一本《烧伤治疗学》,他静心阅读,仔细研究;

在病房的贮藏室内,他铺开一张折叠床,全天守候。从这时起,他开始了

真正的医学生涯。

严重烧伤后的机体反应,引起陈德昌的强烈兴趣。当他第一次用手提

式取皮机取下病人的自体皮时,那种为患者争取到生存希望的兴奋感无以

名状。一年时间里,陈德昌和医疗小组的教授们朝夕相处,获益匪浅。在

大家的全力救治下,邱财康幸运地重生了。邱财康出院那天,陈德昌陪他

回到钢厂。汽车刚驶入大门,人群便如潮水般涌来。在早春的阳光下,那

生命的凯歌,悲壮而感人。

广慈医院创造了一项世界医学奇迹,医疗小组受到卫生部的表彰。不久,烧伤科从外科独立出来。1964年,陈德昌以烧伤科主治医师的身份,被调入北京协和医院,师从曾宪九教授。

曾宪九是现代医学基本外科的重要奠基人,他建立的外科代谢实验室

在国内只此一家。那时,欧美国家纷纷创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曾宪九敏

锐地意识到,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已经诞生。曾宪九梦想能开设一间三张床

位的“休克病房”。

陈德昌有治疗重度烧伤病人的经验,曾宪九欣然接纳了他。不久,陈

德昌赴阿尔及利亚工作一年。没想到,当陈德昌期满回国时,“文革”已

拉开帷幕,曾宪九教授靠边站了,实验室的工作被迫中断。陈德昌自己也

没有躲过被审查的命运。在压抑、惶恐和忧虑中,陈德昌挣扎着。正当他

苦恼于自己是“老九”,是“无用的人”时,他被派往了西藏阿里。

1971年,作为第二批中央赴阿里医疗队队长,陈德昌奔赴雪域高原。沿着古丝绸之路,大卡车载着医疗队一路西行,卡车颠簸着,人在车厢内

跳动着。陈德昌思念着家人,思考着未来,穿过起伏的山峦、无边的戈壁滩,那些理不清的杂念,被抛洒在这条“搓板路”上。

那时,西藏通信不便,到达阿里几个月后,陈德昌才收到妻子的来信。原来,他离家两月杳无音信,妻子急了,写了封航空信,按他留下的地址

投寄“西藏阿里狮泉河”。可是寄信时,邮局的职员说,地图上没有“阿里”,更没有“狮泉河”。妻子不甘心,多次去书店查找地图,终于在其

中一张上发现了“阿里”的标志,并说服了邮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