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及空调基础
制冷原理与空调知识详解
![制冷原理与空调知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bbfd3c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5.png)
制冷原理与空调知识详解制冷原理与空调知识详解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空调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空调只是能够让室内凉爽的神器,并不知道其背后的制冷原理和一些空调的基本知识。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冷原理和空调的相关知识。
制冷原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制冷的本质是把室内的热量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然后把低温区的热量排放到外界。
因此,制冷的原理就是利用特定的物理规律,将低温物体和高温物体之间的热量转移,使得室内的温度得以降低。
常见的制冷方法有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两种,其中,压缩式制冷是制冷方式中最常用的方法。
其具体原理是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然后放到冷凝器中冷凝成低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此时制冷剂会释放出大量热量,然后将低温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蒸发器释放出来,吸收室内的热量,使室内的温度下降。
吸收式制冷是利用吸收剂吸收制冷剂而实现制冷,其原理比较复杂。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制冷技术,如磁制冷、光制冷、电制冷等,这些技术利用了量子力学、热力学等领域的知识,有望成为未来的制冷技术方向。
空调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制冷原理后,我们再来看看空调的基本知识,包括空调选购、使用和维护。
选择合适型号的空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空调的功率和人数、房间大小、朝向等因素息息相关。
通常,1.5匹的空调可以满足一个15m2大小的房间的制冷需求,而2.0匹的空调可以满足两个相邻房间的制冷需求。
此外,空调品牌、材质、功能等都是选择空调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空调的使用有一定的注意事项。
例如,空调初次开机要在室外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运行半小时以上,以排除空调本身的异味、细菌等物质。
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空气流向人体过近,同时要调节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身体不适。
最后,注意定期清洁和保养空调,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保养空调也非常重要。
除了日常定期清洁和更换过滤网、清洗蒸发器和冷凝器外,还应定期检查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情况,如检查制冷剂的压力和质量、检查空调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状况等。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a8d6a6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d.png)
然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强制对流 是由于外界因素对流的影响而形成的。
直冷式电冰箱箱内的低温是箱内空气自然
制
对流的结果;而间冷式电冰箱内的低温主要是
冷 通过强迫箱内空气对流来获得的。
原
理
与
技
术
十七 压焓图
制冷剂的压焓图
定义:压焓图的结构如图下图所示。 以压力的对数值 为纵坐标,以焓值为横坐标所构成。
二、工质与介质
工质:就是工作的物质,在制冷技术中工质也
称为制冷剂,氟利昂R12、氟利昂R22、
制
R134a和R600a等。
冷
介质:在制冷技术中,凡是可以传递热量和冷量
原 理
的物质称为介质,如空气和水。
三、压力
与
压力:垂直作用于物质表面的力称为压力。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
技
术
在工程上将压强称为压力。用P表示。 P=F/S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系统中使用的工作流体是制冷剂和吸收剂,
冷
我们称它为吸收是制冷的工质对。吸收剂使
原
液体,它对制冷剂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吸收 剂吸收了制冷剂气体后形成溶液。溶液加热
理 与
又能放出制冷剂气体。因此,我么可以用溶 液回路取代压缩机的作用,构成蒸汽吸收式 制冷循环。
制
冷
原
十、凝结 与汽化相反,当蒸气在一定压力下冷却一
理
定温度时,它就会由蒸气状态转变化为液
与
体状态,称这一过程为凝固。
技
电冰箱中R12在冷凝器中的变化过程就
术
是凝固过程。
十二、过热和过冷
1、过冷水:比饱和温度低的水称为过水。
2、湿蒸气:饱和水和饱和蒸气的混合物。
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6a5284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3.png)
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制冷空调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家电,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冷空调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具有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特点。
本文将就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一、制冷空调的原理制冷空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换热来实现温度的调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造冷源制冷空调的制造冷源主要是通过压缩制冷循环实现。
首先,通过机械压缩将制冷剂(例如氟利昂等)从低压变为高压,同时也提高了制冷剂的温度。
第二步:制冷剂膨胀制冷剂高压的状态无法被直接送入室内,需要经过减压膨胀阀的作用,使制冷剂从高压变为低压,同时也使制冷剂的温度迅速降低。
第三步:室内换热此时制冷剂的低温低压态进入室内,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了换热作用,从而将房间内的热量带走,降低空气的温度。
第四步:回收制热器通过空调里的回收制热器,将除去热量的制冷剂重新变为低温低压的状态,并再次进入循环中制备冷源,继续实现温度的调节。
二、制冷空调的基础知识1.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空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通过制造制冷循环的过程,在循环中实现热量的排放和吸收。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等。
2.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空调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压缩制冷剂改变制冷剂的物理状态,提高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
3. 蒸发器蒸发器是将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蒸发器的作用,制冷剂的温度将迅速降低,从而实现具有制冷效果的循环作用。
4. 减压阀减压阀是将高压制冷剂调节为低压制冷剂,实现制冷循环中的相态改变。
5. 冷凝器冷凝器用于在制冷循环中排除多余的热量,从而重新生成制冷剂。
其主要作用是将制冷剂从气态变为液态,并将其中的热量散发出去,通过散热的方式完成冷凝剂回流循环的过程。
以上就是制冷空调的原理及基础知识的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冷空调的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提高和创新。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制冷空调的工作原理。
简述空调制冷原理
![简述空调制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dda2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e.png)
简述空调制冷原理
空调制冷原理是通过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等过程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具体的原理如下:
1. 压缩:空调内部有一个压缩机,其作用是将制冷剂(一种特殊的工质,如氟利昂)压缩成高压、高温气体。
通过压缩,制冷剂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从而导致温度升高。
2. 冷凝: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外部的冷凝器(室外机),这里面有一系列的金属管道,外部通风条件下,制冷剂会散发热量,温度逐渐下降,变成高压液体。
3. 膨胀:高压液体经过膨胀阀(室内机),压力突然减小,使得制冷剂快速膨胀,温度大幅下降。
制冷剂从高温高压液体转变成低温低压蒸气。
4. 蒸发: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室内机的蒸发器(室内机),这里面同样有一系列的金属管道,通过风扇的帮助,室内空气会经过蒸发器,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会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得室内空气温度下降。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过程,空调可以将热量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形成制冷效果。
循环往复,室内温度持续降低,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空调基础与制冷原理
![空调基础与制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c7956c7f1922791788e897.png)
基本构成——视液镜
正常状态:少量气泡、试纸呈绿色 若管路中有水分,可看出试纸呈黄色态
基本构成——储液罐
储液罐:一般在中下部装有易熔 塞或者泄压阀,做安全保护,熔 点在70℃左右,当容器温度达到 70℃时,易熔塞熔化泄压,达到 调节制冷剂的作用
制冷循环介质——制冷剂与冷冻油
➢禁用制冷剂CFC( R11 R12 R13 R113 R114 R115 R500 R502 R13B1 ) ➢过渡制冷剂HCFC( R22 R401 R402 R403 R408 R409 ) ➢替代制冷剂HFC( R134a R404a R407a/b/c R410 )
• 冷凝过程:从压缩机中排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进 入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或冷却水后, 凝结成液体制冷剂,流向节流装置。
• 节流过程:从冷凝器中流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在高压
下流向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减压。
制冷原理——制冷主要部件及状态变化
部件 制冷剂状态 压力变化 温度变化
蒸发器
液-汽
低压
低温
压缩机
吸气温度:吸气温度即为压缩机吸气口处温度,可通过双输入 温度计等测。吸气温度要保证吸入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具备 一定的过热度,吸气温度波动范围要求在5℃以内
油槽温度:油槽温度即为压缩机底部温度。可通过双输入温度 计测量,测量位置一般为压缩机吸气口对面处。油槽温度一般 应为20℃左右,才能保证压缩机冷冻油的润滑效果。
压力测试:一般使用双头压力表进行测量,由于不同 制冷剂的工作压力不一样,需选择正确的双头压力表
压力参数参考范围: 制冷剂
R22 R407C R410a
排气压力(高压) bar
14—18 14—19 25—28
吸气压力(低压) bar
空调制冷专业介绍
![空调制冷专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f63a6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b.png)
空调制冷专业是一门涉及热力学、流体力学、化学、电子学等多个学科的工程技术领域,主要研究人工环境调节技术和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
以下是空调制冷专业的一些基本介绍:1. 制冷原理:制冷技术基于制冷剂在封闭循环中的状态变化来实现热量转移。
制冷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被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流经冷凝器放热液化,再通过节流装置(如膨胀阀)降低压力和温度,变为低温低压的蒸汽,最后流经蒸发器吸收热量变为气态,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2.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旨在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主要包括制冷系统、加热系统、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
制冷系统负责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加热系统在冬季提供暖气,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而空气净化系统则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传递热量的介质,它必须具备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在冷凝器中放热液化的特性。
常见的制冷剂有R-22、R-407C、R-410A等,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目前趋向于使用对环境影响小的制冷剂。
4. 节能与环保: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空调制冷专业的研发重点之一是提高能效比和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这包括使用高效的压缩机、换热器、节流装置,以及研发新型制冷剂。
5. 自动化控制:现代空调制冷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的精确控制。
6. 应用领域:空调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船舶)、数据中心、医疗设备、食品冷冻等领域。
7. 专业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挑战,空调制冷专业的发展趋势包括开发更加节能环保的制冷技术,如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制冷、地热制冷等;研究新型制冷剂和替代能源;以及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制冷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制冷空调原理
![制冷空调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d5f9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4.png)
制冷空调原理
制冷空调是利用物质的相变原理进行工作的。
其基本原理可简述如下:
1. 制冷剂循环:制冷空调中的制冷剂在循环中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首先,制冷剂以低温低压气体的形式进入制冷机的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室内的热量,将室内空气的温度降低,自身则被加热并转变为高温高压气体。
2. 压缩: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制冷机的压缩机。
在压缩机中,制冷剂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使其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
3. 散热: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进入制冷机的冷凝器。
冷凝器中的制冷剂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室外环境中,并逐渐冷却,转变为高压液体。
4. 膨胀: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制冷机的膨胀阀组件。
在膨胀阀的作用下,制冷剂的压力降低,而温度却基本保持不变,使其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
5. 降温:低温低压液体制冷剂进入制冷机的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吸收室内的热量,使室内温度持续降低。
而制冷剂本身则被加热,重新进入循环。
通过以上循环过程,制冷空调能够以持续循环的方式将热量从室内移至室外,实现室内空气的降温效果。
此外,制冷空调还通过调节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以及调节空气流动的方式,使
得室内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达到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
机房精密空调基础培训
![机房精密空调基础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8321db4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0.png)
机房精密空调旳维护周期
A、月检 1.清洁空气过滤网; 2.清洗加湿罐; 3.检验排水系统; 4.检验上水系统。B、季检 1.检验轴承; 2.清洗冷凝器。C、年检 1.检验电路系统是否有松动、烧蚀; 2.检验管路系统是否有破损、泄漏; 3.测量压缩机高、低压力及电流,测量加热电流,加湿电流,室内、室 外风机运营电流。 注:为确保机房空调旳高效运营,过滤网、加湿罐等易耗品应及 时更换,2年应更换一次干燥过滤器、5年进行一次设备大修。
机房精密空调旳日常维护
5、加湿系统旳巡检及维护 1) 观察加上罐内是否有沉淀物质,如有就要及时冲洗,如沉淀物过多而又不及时冲洗旳话,就轻易在电极上结垢从而影响加湿罐旳使用寿命。
机房精密空调基础培训
空调制冷基本原理机房精密空调旳构成机房精密空调旳送风方式机房精密空调旳冷却方式机房空调与舒适性空调旳区别机房精密空调旳日常维护
目录
一、空调制冷基本原理
空调制冷基本原理
制冷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总量不变。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转化方向性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旳、无任何代价旳从低温物体 转移 到高温物体
22oC-24oC
21oC-27oC
舒适空调无恒温功能
湿度控制
50%±5%
没有控制
舒适空调无恒湿功能
空气过滤
ASHRAE 20%+
简陋
舒适空调不满足机房洁净原则
显热比
0.9左右
0.6~0.7
舒适空调降温效率低,连续除湿致使空气干燥
换气能力
30-60次
5-15次
舒适空调风量小,用于机房内会局部过热
再热器
2)检验冷媒管线有无破损旳情况,检验冷媒管线旳保温情况,尤其是在北方地域旳冬天,这是一件比较主要旳工作,假如环境温度太低而冷媒管线旳保温情况又不好旳话,对空调系统旳正常运转有一定旳影响。
制冷知识基础
![制冷知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10626e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6.png)
制冷知识基础制冷是指将物体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过程。
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保鲜的食品。
本文将从制冷原理、制冷剂、制冷循环和制冷设备等方面介绍制冷知识的基础内容。
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基于热力学的第一和第二定律。
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使得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而第二定律则说明热量自然向低温传递的趋势,即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利用这些原理,制冷系统可以将热量从室内或食品中移除,使其温度降低。
二、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用于传递热量的介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丙烷等。
制冷剂具有低沸点和高蒸发潜热的特性,可以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释放热量。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循环流动,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三、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实现热量的传递。
常见的制冷循环有蒸发冷凝循环和吸收制冷循环。
蒸发冷凝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吸收制冷循环则利用制冷剂和吸收剂的吸收和析出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四、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实现制冷过程的关键装置。
常见的制冷设备包括冰箱、空调和冷库等。
冰箱利用制冷循环原理,将室内的热量传递到冷凝器外,使冷藏室内温度降低。
空调则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将室内的热量带走,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冷库则利用制冷设备将空间内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用于食品的储存和保鲜。
五、制冷效率制冷效率是衡量制冷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制冷效率通常用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来表示,即单位制冷量所需的功率。
COP越高,表示制冷设备的能效越高。
提高制冷效率可以通过优化制冷循环、选择高效制冷剂和改进设备设计等方式来实现。
六、制冷系统的应用制冷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家用制冷设备如冰箱、空调等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新鲜的食品。
空调制冷原理介绍
![空调制冷原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c0629b069dc5022aaea00f9.png)
饶荣水
2007.1
空调制冷原理介绍
一、制冷基本原理
二、空调匹配中的一些数据 三、空调实验工况 参考资料
性能设计规范
GB/T 7725-2004
ARI 210/240-2006
其它一些讲座的资料
一、制冷基本原理
制冷的基本原理
制冷:从低于环境的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 环境介质的过程。 由于热量只能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因此 实现制冷必须包括消耗能量的补偿过程。 制冷机的基本原理:利用某种工质的状态变化,从较 低温度的热源吸取一定的热量Q0,通过一个消耗功W 的补偿过程,向较高温度的热源放出热量Qk,。在这一 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得 Qk= Q0 + W。
制冷的基本方法
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
温下的熔化或升华过程向被冷却物体吸取热量。普 通空调器都是这种制冷方法,而且是采用蒸气压缩 循环来实现制冷。
气体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后可达到较低的
温度,令低压气体复热即可制冷。
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过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
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 冷。
冷媒、润滑油的屯积;
避免选用X形(全交叉),大半园管太多,不利于自
动焊接。
多路冷凝器出口尽量汇总后设置1~2根过冷管,以提
高节流前过冷度,有利于系统的变工况稳定性、除霜 和制冷量;
两器分流——流路走向设计(3)
分体机蒸发器流路应尽量避免在前、后蒸发器之间
多次来回,因为分体机空间很紧凑,连接管过多会导 致输入输出管不易设计,装配的工艺性也不好。
R22制冷系统匹配
排气温度目标值:85-90℃
高于目标值,则应该减短毛细管,加大室外机
空调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空调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df3f351be23482fb4da4c33.png)
10、毛细管的作用。(将高温高压的液体进 行截流降压)
11、国内额定电压及频率?(220V/50Hz、 380V/50Hz),国外根据地区不同有: (220V/50Hz、220V/60Hz、230V/50Hz、 115V/50Hz、115V/60Hz)
12、空调产品的命名及含义?
13、空调器按气候环境分类:
19、通风系统构成:内机底座风道、贯流风 扇(挂壁式内机)、离心风扇(柜机)、轴 流风扇(分体室外机).
20、壳体系统构成:(分体挂壁内机)内机 底座、面板、中框、出风口组件,(柜机) 内机有左右侧板、底板、顶板、上面板、下 面板、出风口组件,分体室外机有前面板、 右侧板、左护网、后护网、电机支架、阀板、 固定螺钉等。
测试中心可靠性组新员工培训资料 空调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张开结
二零一一年三月
1、什么是空调? 是一种向密闭空间或区域提供处理空气的设备。
2、空调的基本功能? 房间空调器主要是一个制冷、制热、除湿、送 风 3、家用空调有几种常用的种类: 整体式(窗机、移动空调).挂壁式.落地式(柜机)
4、空调器基本结构有哪四大类 制冷系统.通风系统.电控系统.壳体
30、除霜的要求①要求除霜所需总时间不超
过试验总时间的20%,空调器除霜结束后,室
外换热器的霜层应融化掉,除霜时整机状态为:
压机开、四通阀关闭、外风机开、内风机停。
完
毕 谢 谢!
.压缩机启动3分钟延时保护:为保证压缩机顺
利启动,压缩机的两次启动时间间隔必须有3
分钟延时,以使高低压力平衡、初次上电无3
分钟保护。 .带掉电记忆功能的控制器若已启动掉电记忆功 能,上电时有3min延时保护。
24、室内PG电机故障保护: 开机后若5s内无转速反馈信号,则室内风机关 闭,同时关闭压机、外风机、四通阀、电辅热 等控制对象;10s后,室内风机再次启动,若 5s内仍无转速反馈信号,则关机进入室内风机 故障保护,出现E6提示。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bd8b8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c.png)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制冷技术是一种利用机械或其他手段将其中一系统中的热量转移至另一系统中的技术。
制冷的原理是通过创造低温区使得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最终使得低温区的温度降低。
本文将介绍制冷的基础知识,包括空气制冷和液体制冷。
1.空气制冷:空气制冷是常见的一种制冷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的物理性质,将空气进行压缩或膨胀,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空气制冷的循环包括压缩、冷却、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首先,通过压缩机将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然后,通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至低温高压的液体。
接下来,通过节流阀膨胀器将高压液体膨胀为低温低压液体。
最后,通过蒸发器将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热量。
2.液体制冷:液体制冷是利用液体的物理性质来实现制冷的方法,常用的液体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液体制冷的循环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首先,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自液体转化为气体,吸收周围的热量。
然后,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
接下来,通过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至高温高压液体。
最后,通过膨胀阀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并进入蒸发器循环。
3.制冷循环中的关键设备:a.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的设备。
b.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为高温高压液体的设备。
c.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使高温高压液体变为低温低压液体的设备。
d.蒸发器:将低温低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并吸收热量的设备。
4.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放热。
制冷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其热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5.制冷系统的应用: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空调、冷冻设备、冷藏设备、工业制冷等领域。
其应用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和冷冻等。
总而言之,制冷技术是一种将热量从高温区传递至低温区的技术。
空调知识点物理总结图
![空调知识点物理总结图](https://img.taocdn.com/s3/m/054805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8.png)
空调知识点物理总结图一、空调的工作原理1. 循环制冷原理空调通过循环制冷的原理,将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空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部件组成。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如R410A)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流入冷凝器中进行散热,并变成高温高压液体。
接着,高温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突然减压,变成低温低压液体,然后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吸收室内热量,最后再通过压缩机进行循环。
2. 制热原理空调的制热原理与制冷原理相似,只是在此过程中,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发生了改变。
通过控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使得室外的热量转移到室内,从而提高室内的温度。
3. 空调的温度控制空调的温度控制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和蒸发器的散热效果来实现。
当室内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压缩机停止运转,蒸发器增加散热效果,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压缩机开始运转,增加制冷剂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制冷效果。
二、空调的节能原理1. 变频空调传统的空调在制冷时只有两个状态,开机和关机,而变频空调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即使在达到设定温度后也可以低频运转以保持室内的稳定温度,从而节约能源。
2. 热回收技术在一些中央空调系统中,通过热回收技术可以回收室内热量,用于供暖或者热水,从而降低能耗。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热量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三、空调的维护原理1. 清洁空调滤网空调滤网可以过滤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异味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减少空调散发有害气体的含量。
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可以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2. 定期检查空调制冷剂空调制冷剂是空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持适当的充注量,定期检查和充注制冷剂可以保证空调的制冷效果,防止系统漏气。
3. 定期清洁空调散热器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散热效果直接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定期清洁空调散热器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降低能耗。
空调制冷原理介绍
![空调制冷原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860062aed630b1c59eeb597.png)
R22制冷系统匹配
排气温度目标值:85-90℃
高于目标值,则应该减短毛细管,加大室外机
风量或追加冷媒。
低于目标值,则加长毛细管,减少冷媒。
如果是特别匹配的高效制冷系统,排气温度较低,
一般在70-80 ℃。
R22制冷系统匹配
冷凝器中部温度目标值:45-50℃左右,过冷度目标 值在5-10 ℃左右。 冷凝器出口最低在37-38 ℃,若过低则与环境 35 ℃温差太小,换热量很少 冷凝器中部温度高于目标值,则应该减短毛细 管,加大室外机风量或加大冷凝器。
从管内换热效果来看:内螺纹管是光管的1.3 倍左右。
高效内螺纹铜管:交叉齿、瘦高齿、M型齿等
两器——翅片(铝箔)
翅片按材料分为亲水与非亲水铝箔两种,亲水铝薄的 优势在于有冷凝水时可使水尽快沿翅片流走,不堵塞 风道,不影响换热效果。 原则上,蒸发器选用亲水铝薄,冷暖机冷凝器选用亲 水铝薄,单冷机冷凝器必须选用非亲水铝薄。 翅片的片距一般在1.3-2.0mm之间 翅片的片形分为光片、弧形冲缝片、方形冲缝片。弧 形冲缝片的换热效果最好,据实验表明, 弧形冲缝片换 热效果较方形冲缝片好2%-8%左右,
发生在管内的蒸发过程
随着流体的流动,不断吸收热量,液体不断蒸发,含
气量逐渐上升,流动状态依次出现:纯液体流动塞
状流环状流雾状流纯气体流动
发生在蒸发器中的主要传热过程
制冷状态下,蒸发器从环境吸热 大气——>铜管外壁及翅片:对流换热 铜管外壁及翅片——>铜管内壁:导热 铜管内壁——>制冷剂:对流换热
分子式 CFCl3 CHF2Cl
代号 R11 R22
制冷剂的种类与命名
非共沸混合工质:R4XXX
R407C: R32/R125/R134a 23/25/52wt%
《制冷、空调基础》课件
![《制冷、空调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bbaf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8.png)
制冷剂的作用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起着 传递热量和循环利用的作 用,是实现空调制冷效果 的关键。
空调系统的组成
制冷系统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 流装置和蒸发器等主要部 件,是实现制冷效果的核 心部分。
空气处理系统
包括空气混合、过滤、冷 却和加热等设备,用于处 理室内空气,保持室内舒 适度。
控制系统
包括控制电路、传感器和 执行器等,用于监测和控 制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漏水现象
检查排水管道是否堵塞或损坏,以及 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安装角度是否正确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制冷、空调基础》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制冷、空调技术简介 • 制冷原理及系统组成 • 空调原理及系统组成 • 制冷、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 制冷、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01
制冷、空调技术简介
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历程
制冷技术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1700年,埃及人就发明了利用冰块和盐 水混合物来冷却物体的制冷技术。
检查并更换润滑油
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换润滑油,保证压缩机和 冷凝器风扇的正常运转。
制冷、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制冷效果差
检查制冷剂是否充足,冷凝器和蒸发器 是否清洁,以及系统是否有泄漏。
噪音过大
检查压缩机和冷凝器风扇是否松动或 损坏,以及电气线路是否有接触不良
。
压缩机过载
检查电气线路和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压缩机和冷凝器风扇是否运转正常。
系统设计应确保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 消耗。
安全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确保操作安全,避免对人员和设 备造成伤害。
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确保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原理与空调基础一、理论制冷循环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理论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如图1-1所示,循环路线是由两条等压线、一条等熵线和一条等焓线组成。
这说明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内流动没有阻力;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压缩过程为可逆等熵过程;制冷剂离开蒸发器的状态和压缩机的吸气状态均为饱和蒸气,制冷剂离开冷凝器和节流前的状态均为饱和液体。
图1-1上1点表示压缩机的吸气状态,它位于蒸发温度te对应的蒸发压力Pe的等压线和饱和蒸发的交点上。
过程线1-2表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的等熵压缩过程,点2可由通过点1的等熵线和冷凝温度T C对应的冷凝压力P C的等压线的交点来确定。
点2处于过蒸气状态。
点3表示制冷剂出冷凝器时的状态,也是进节流阀时的状态。
它是冷凝压力Pe对应的饱和液体,位于等压线P C与饱和液体线的交点。
过程线2-2’-3表示制冷剂在冷凝器内冷却(2-2’)和冷凝(2’-3)过程。
点4表示制冷剂出节流阀的状态。
过程线3-4表示制冷剂通过节流阀的节流过程。
由于节流前后制冷剂的比焓不变。
点4是过点3的等焓线和等压线Pe的交点。
由于节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所以过程3-4往往用虚线表示。
过程线4-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气化过程,制冷剂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而不断气化,制冷剂的状态沿等压线Pe向干度增大的方向进行,直到全部变成饱和蒸气为止。
这样,制冷剂的状态又重新回到进入压缩机前的状态,从而完成了一个理论制冷循环。
图1-1图1-2二、实际制冷循环事实上,家用中央空调的实际制冷循环不可避免与理论制冷循环之间存在许多差别,如流动阻力、换热温差、压缩机偏离等熵压缩、冷凝器中有制冷剂过冷、蒸发器中有制冷剂过热、制热剂液体管和气体管间有回热等情况。
这些差别将对制冷循环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1、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在实际循环中,饱和液体在冷凝器和节流阀之间的管路流动时,会因流动阻力引起的压力降低使制冷剂部分气化,这种现象将影响节流阀工作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液态制冷剂进入节流阀前有一定的过冷。
具有液态过冷的循环如图1-2所示。
图中1-2-3-4-1表示理论制冷循环,1-2-3-3’-4’-1表示过冷循环。
其中3-3’表示液态制冷剂的过冷过程。
温度差△tsc=t3-t3’称为冷度。
过冷循环的单位制冷量比理论循环有所增加,而单位压缩功不变,因而提高了整个循环制冷系数。
2.吸气过热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实际循环中,蒸发器的出口和压缩机的吸气通常控制在过热状态。
具有吸气过热的循环如图1-2中1’-2’-2-3-4-1-1’所示。
其中1-1’为制冷剂的过热过程,过热度△tsh=t1’-t1。
如果是这部分过热发生在蒸发过程中称为“有效过热”,如果发生在吸气管路中,散失在大气环境中称为“无效过热”。
“无效过热”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循环单位功增大、单位制冷量不变、单位冷凝热增大、循环的单位体积制冷量下降、制冷系数下降、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
“有效过热”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单位制冷量增大、单位功增大、单位冷凝热增大、单位体积制冷量下降、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升高。
对实际运行的压缩机,希望吸入的蒸气具有一定的过热度,否则压缩机就有可能吸入未蒸发的制冷剂液滴而引起压缩机冲缸现象。
对于R22制冷系统通常希望有5-10℃的过热度。
3、回热循环在系统中增加一个气液换气器,使节流前的液态制冷剂和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制冷剂蒸气进行内部热交换,使制冷剂液体过冷,低温蒸气过热,这样的循环称为回热循环。
家用中央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的液体管和气体管绑扎一起可起回热作用。
图2-1示出了具有回热循环的系统图,而图2-1中1-1’2’-2-3-3’-4’-4-1即为回热循环,1-1’和3-3’表示在回热器中的回热过程。
在没有冷量损失的情况下,液体制冷剂放出的热量应等于蒸气所吸收的热量。
A-压缩机B-冷凝器C-节流阀D-气液换热器E-蒸发器4、压缩机效率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实际制冷循环中,由于气体制冷剂在压缩机内部的热交换和流动阻力等一系列损失,造成压缩机的输气量下降、耗功量增加、压缩终了制冷剂温度提高,从而使循环性能下降。
通常压缩机中的不可逆损失约占系统中不可逆损失的30%-40%。
5、热交换和压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1)吸气管道从蒸发器出口到压缩机入口之间称为吸气管道。
吸气管道中的热交换及压力损失直接影响到压缩机的吸气状态。
热交换和压力降使压缩机吸气比体积增大、制冷系数下降。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减小制冷剂的流速的方法降低阻力、但为了确保润滑油能顺利返回压缩机,这一流速也不能太低。
(2)排气管道从压缩机出口到冷凝器入口之间的管道称为排气管道。
压缩机排气管路向环境散热,可减低冷凝器的热负荷。
管路的压力降则增加压缩机的压力比,便压缩机的输气系数下降,制冷系数降低。
(3)液体管道从冷凝器出口到膨胀阀之间的管路内的制冷剂为液体状态。
引起管道压力降的因素有管路的流动阻力和液体高度差。
液体管路的热交换通常是向环境散热,产生过冷效应,使系统制冷量增大。
管路中的压力降引起部分制冷剂气化,将减少系统制冷量。
显而易见,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须有一定的过冷度,一般不小于3-5℃。
(4)两相管道从节流装置到蒸发器之间的管道中流动着气液两相制冷剂,称之为两相管道。
通常这一管道的长度很短,而且它引起的压力降对系统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但是对于多个蒸发器共用一个节流阀或一个蒸发器多路蒸发时,则要尽量保证从液体分配器到各个蒸发器之间的阻力相等,否则会出现制冷剂分液不均匀,影响制冷效果。
(5)蒸发器蒸发器中阻力对循环性能影响,必须注意到它的比较条件。
如果假设蒸发器出口的状态不变,为了克服蒸发器中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的压力,即提高蒸发器的起始温度。
(6)冷凝器冷凝器内压力损失都将使压缩机的压力比增大,输气系数减小,降低制冷系统的性能。
冷凝器阻力的存在将减小换热器的传热温差,需要增大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6、冷凝器温度变化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假设蒸发温度不变,当冷凝温度升高时,冷凝压力升高,制冷剂的循环量下降,机组的制冷量下降,理论压缩功增大,制冷系数下降;同理,当冷凝温度下降时,机组的制冷量升高,压缩功下降,制冷系数增大。
7、蒸发温度变化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假设冷凝温度不变,当蒸发温度升高时,蒸发压力升高,制冷剂的循环量上升,单位制冷量增大,单位压缩功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升高。
前言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家用空调和大型机组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商用空调随之孕育产生,它适用于大户型,复式住宅,商住楼以及别墅、商品超市、商场等,具有自身的特性,介于家庭式空调和大型空调之间。
其在使用场所、节能、静音、自控、工程安装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突出的优越性,作为空调业新兴的一个分支,商用空调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本手册是针对商用空调的原理和故障进行分析,其中包括CMV 的天花机、挂壁机、风机盘管机、柜机,以及空调试板故障代码和显示参数,提供现场施工维修人员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和排除方法的参考。
由于本手册是根据厂家说明书和售后人员反馈的信息结合产品结构及特性进行分析编制而成,所以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肯请各位对手册中的系统原理和事故处理方面有新的见解,欢迎指正和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商用空调原理故障与分析前言目录一、制冷原理与空调基础1、理论制冷循环2、实际制冷循环3、空调基础二、系统故障判断分析1、制冷故障的判断1.1制冷系统压力和温度的检测1.1.1蒸发温度te1.1.2 冷凝温度ts1.1.3 排气温度td1.1.4吸气温度te1. 2制冷系统中的温度概念2、吸气压力变化的对制冷系统的影响2.1吸气压力低的因素2. 2吸气压力高的因素3、排气压力变化对制冷系统的影响3. 1 排气压力高的因素3.2排气压力低的因素4、吸气温度与排气温度的关系5、压缩冷凝机给温度变化对系统的影响5.1排气温度的影响5.2机壳温度变化对压缩机和制冷系统的影响5.2.1机壳温度过高的影响及原因5.2.2机壳温度过低的影响及原因6、冷凝器的温度状况6.1风冷冷凝器6.2水冷冷凝器7、贮液器温度状况8、液体管的温度状况9、过滤器的温度状况10、吸气管的温度状况三、蒸发机组的温度变化对制冷系统的影响1、热力膨胀阀的外表温度(包括电子膨胀阀)2、毛细管的温度情况3、蒸发器温度状况四、环境温度的影响1、室外机组的环境温度要求2、室内空调气温的要求3、热泵系统五、全封闭式压缩机的故障分析六、压缩机不能运转七、压缩机内的线圈损坏八、电气系统的故障分析九、加热型空调机组不制热十、热型空调机组不制热十一、通风系统故障分析十二、CMV室内外机故障分析十三、风冷冷水机组故障分析空调基础湿空气的性质1、在大气层中有大量的地表水分蒸发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形成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称为湿空气,简称空气。
其温度越高,饱和水蒸气压力越大,说明该空气能容纳的水蒸气数量越多,反之亦然。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一般很少,空气温度往往高于水蒸气分压下的饱和温度,通常水蒸气处于过热状态。
而在空气调节中常用的空气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含湿量、相对温度、比焓、密度等。
1.1压力P湿空气由干空气和水蒸气混合而成,其总压力P为干空气分压力Pg与水蒸气分压力Ps之和。
P = Pg + Ps1.2温度T、湿球温度Twb和露点温度Tdp温度是表示物质冷热成度的指标,对于混合气体,湿空气的温度也就是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温度,一般用摄氏度T(o C)表示,有时也用热力学温度T(k)表示。
1.3湿球温度Twb是在定压绝热条件下,空气与水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热湿平衡的绝热饱和湿度,也称为热力学湿球湿度。
1.4露点湿度Tdp是指湿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当湿空气和温度降低其露点温度时产生结露。
2、含湿量d含湿量d指1kg干空气所含水蒸气质量,取决于水蒸气压力Ps,水蒸气压力越大,含湿量也越大。
3、相对湿度Φ相对湿度Φ是指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Ps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力Ps·b之比。
4、比焓ρC湿空气的比焓是指1kg干空气的比焓和水蒸气比焓的总和。
5、密度ρ空气密度指单位体积空气的质量,单位为kg/m3。
湿空气密度为干空气与水蒸气密度之和。
空调机组系统与故障分析空调机组涉及到机械、电气、热工、传热、流体等诸多学科领域,热力过程也较复杂有的疑难故障难以立即判断,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寻找症状,综合分析,才能准确确定故障,给予排除。
一、故障的判断1、制冷系统故障现象制冷系统发生了故障,一般不可能直接看到故障的部位发生在哪里,也不可能将制冷系统的部件一一分析和解剖,只能从外表检查,找出运行中的反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