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湿热敷实施指南

中药湿热敷实施指南

一、前期准备

1.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常用的中药材有黄柏、苦参、金银花、连翘等,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2.准备工具:纱布袋、毛巾、热水袋或热敷器、温水、酒精等。

二、中药材煎煮

1.将选择好的中药材放入砂锅或瓷锅中,并加入足够的清水,将中药

材煎煮20-30分钟,直至水变浓缩。

2.煎煮时要避免过度沸腾,以免药性挥发太多,同时要不断搅拌,避

免溅出。

三、敷贴方法

1.选择合适的位置: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敷贴。常

用的部位有胸部、腹部、背部等。

2.准备好敷贴工具:将煎好的药液倒入温水中,控制好温度(约40-

45摄氏度),将纱布袋或纱布包好的中药放入药液中浸泡。

3.保持环境整洁:清洁敷贴部位,可用酒精擦拭,以免引起感染。

4.敷贴方法:将浸泡好中药的纱布袋或纱布敷贴于患处,覆盖好毛巾,可用保鲜膜加以固定。切记要保持患者的舒适感,避免过热烫伤。

5.敷贴时间:一般每次敷贴20-30分钟,每日1-2次,连续敷贴一周

为一个疗程。

四、注意事项

1.药液温度要适中,不宜过热,避免烫伤皮肤。

2.敷贴后患者要保持温暖,避免受凉。

3.敷贴完成后要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不适或过敏现象,如有不适,要及时停止敷贴。

4.敷贴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舒适感,可以放上适合的音乐、提供温馨的环境等,有助于放松身心。

5.中药湿热敷是一种辅助疗法,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有需要,要结合药物治疗进行。

中药湿热敷技术

中药湿热敷技术 中药湿热敷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本文将从中药湿热敷技术的定义、历史渊源、操作方法、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中药湿热敷技术的定义 中药湿热敷技术是一种将中药煎汤后,用纱布或毛巾浸湿,敷于患者皮肤表面,通过热力作用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渗透到患者皮肤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中医外治法。 二、中药湿热敷技术的历史渊源 中药湿热敷技术源于中国古代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熨”的记载,即指用发热的物体在人体表面进行热敷。到了明清时期,中药湿热敷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 三、中药湿热敷技术的操作方法 1、准备材料:中药煎汤、纱布或毛巾、热水袋或毛巾、浴巾等。

2、操作步骤:将中药煎汤后,将纱布或毛巾浸湿,拧干至不滴水为止。将纱布或毛巾敷于患者皮肤表面,再将其用热水袋或毛巾包裹,保持一定温度。一般每次敷药时间约为15-30分钟,每日1-2次。 3、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纱布或毛巾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同时,在敷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敷药。 四、中药湿热敷技术的适应症 中药湿热敷技术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等。通过中药湿热敷技术,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五、中药湿热敷技术的注意事项 1、对于皮肤破损或感染的部位,应避免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 2、对于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 3、在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时,应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造成不适或损伤皮肤。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一、仪表:仪表端庄,戴表。 二、核对:核对医嘱。 请老师帮忙核对医嘱: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诊断:湿疹(湿热内蕴型)。医嘱予三黄洗剂中药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医嘱准确,谢谢老师。 三、评估:口述:敲门进病室。携带医嘱执行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王女士您好,我是您责任护士XX,请您说一下名字,我看一下腕带,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执行单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王女士您感觉哪里不舒服?根据您的症状我将遵医嘱为您进行中药湿热敷,使用的药物是三黄洗剂,我刚刚看过您的病例,您既往健康,无过敏史,也不在妊娠期,对热的耐受程度良好,那我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您右手臂有一片红色的皮疹,没有破溃。 四、告知:王女士,您以前做过中药湿热敷吗?那我为您介绍一下,中药湿热敷是将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利湿的目的。操作过程中您局部有温热感,操作时间20-30分钟。您需要去卫生间吗?请您稍等,我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五、用物准备:检查手消毒液,口述:检查手消毒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洗手(手背按压取手消毒液,每步不少于5次,时间不少于15秒),戴口罩。物品准备:处置车上层:医嘱执行单、治疗盘、记录单、手消毒液、中药液、湿敷垫(6-8层纱布)、剪刀、水温计、治疗巾、治疗碗、镊子、弯盘、纱布。处置车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口述:药液在有效期内,可

以使用。水温计、治疗碗、镊子、纱布、剪刀、治疗巾,所有物品已检查完毕,符合要求。 六、环境与患者准备 推车至病室 (一)评估病室环境:病室环境整洁,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必要时屏风或围帘遮挡。 (二)为患者取舒适体为,暴露操作部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治疗巾垫于手臂下),您这个体位还可以吗? 七、操作过程 (一)核对医嘱,请说一下您的名字好吗?1床,王红,湿疹(湿热内蕴型),三黄洗剂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 (二)药液,测量温度,口述温度40度(浸湿纱布,拧至不滴水为宜)。(三)现在为您敷药,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适吗? (四)镊子放入回收桶,看表计时。 (五)我会根据您的情况定时过来淋药,我们一会见。 (六)倒药液,测量温度,口述温度40度。 (七)将弯盘置于手臂下,药碗置于患者手臂旁,王女士我来为您淋药,您有什么不适吗?淋药时观察局部皮肤,您的皮肤微红无破溃、水疱,您有痒痛的感觉吗?因为使用的是中药,可能会使皮肤色素沉着,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您不用担心。 (八)洗手,核对,请再说一下您的名字?1床,王红,湿疹(湿热内蕴型),三黄洗剂湿热敷30分钟日一次。 (九)看表时间到,王女士,为您撤去敷料。(用镊子撤敷料,同时撤出弯盘。)

中药湿敷

中药湿敷 概念: 中药湿敷是指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本法是根据病情配方,将配方的药物加工成药散,或水煎汤,或用95%的酒精浸泡5-7天,即可使用。古称溻法。 操作方法: 把所选药物浸泡、煎汤取汁,将5~6层纱布置于药液中浸透,挤去多余药液后,敷于患处。一般每1~2小时换1次即可,如渗液不多,可4-5小时换1次。 一、急性肠梗阻葛根皂角汤葛根、皂角各500g。上药加水4000ml,煮40分钟,去渣,取4块10层30cm见方的纱布,浸药液交替在腹部湿热敷,每次l小时,每日2~3次。功能理气通便。主治急性肠梗阻。 二、胁痛麻菜汤鲜麻菜1棵。草药切碎,煎汤,以毛巾或纱布浸药液,趁热湿敷痛处。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药液不可内服。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胁痛。 三、痈一味消肿汤( 黄芩6g。将晒干的黄芩切碎,投入500ml水中,火煎20分钟过滤;然后放入无菌纱布浸泡3天,即得黄芩纱条敷料。将患处用双氧水消毒后,覆上黄芩纱条,再覆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2次,2日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痈、疽、疔、疖。 四、带状疱疹雄茶酊雄黄30g,儿茶60g,七叶一枝花30g,金银花lOg,蛇床子90g,白英90g,半边莲60g,白藓皮60g,75%酒精lOOml。将上述中药浸入酒精中,浸泡1周后,经过滤装瓶备用。用时,取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4次,一般连续敷药4~6天可愈。功能清热解毒燥湿。主治带状疱疹溃破糜烂渗出者。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中药湿热敷疗法简介

中药湿热敷疗法 热疗法是一种采用温热(de)方式来改善局部经络气血(de)运行,消除风寒湿邪、气血郁滞、痰湿凝滞等病邪,达到邪去正安目(de)(de)治疗方法,古代称为熨法.厘正按摩要术.熨法曰:“每遇病者食积痰滞,结于胃脘,宜辛开苦降以治之.设误服攻下大剂,正气已伤,积滞未去,此时邪实正虚,无论攻下不可,即消导破耗之剂,并不敢施,惟有用熨法外治.”热敷可以分为湿热敷与干热敷.中药湿热敷疗法,有温热肌肤、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解表散寒、祛瘀止痛、调和脏腑等功效.中药热敷疗法具有较好(de)中医特色治疗特色手段之一,它在高血压病、糖尿病并末梢神经病变、中风、颈腰椎骨关节病、软织损伤疾病及各种痛证(de)治疗中占有重要(de)位置. 一、中药湿热敷(de)原理及其适应症 中药湿热敷法是利用药物及纱布(或者热敷导子)中药热敷透过皮肤,通过经络血脉信息传递,并利用不同药物(de)性味作用,由经脉入脏腑,输布全身,直达病所,并利用适宜温度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药物(de)强度,改善周围组织(de)营养,从而起到行活血化瘀、运行气血、清营凉血、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新生(de)功效.中药湿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肢体经络病、各种痛症. 二、中药湿热敷方法 操作时可直接将草药放入热敷装置容器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可配合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取出热敷装置容器内(de)热敷导子(袋)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de)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 三、中药湿热敷(de)注意事项 中药湿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de)掌握,以免烫伤.其次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务必遵医嘱使用.还应注意中药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疗效卓着,但也有不宜中药热敷(de)疾病,如皮肤破损、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重点询问有无糖尿病史,有无药物过敏史,重点注意有无糖尿病史,因为正常湿敷(de)温度为50-60°,糖尿病病人皮肤耐受性差,要适当降低湿敷温.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中药湿热敷技术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是将中药加工成药散,或水煎汤,或用95%的乙醇浸泡5~7天,然后用纱布蘸药汤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适用于软组织损伤,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后肢体功能障碍者,也适用于疖、痈等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还未溃破者。 一、基本操作技术 1.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入盆内,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乘热摊放患处,另用1块消毒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使摊敷在患处的纱布层得以保持一定的湿热度,持续淋渍湿敷,根据病情,每次湿敷20~30分钟。 2.将煎好的药汤乘热倒在盆内,用消毒纱布7~8层或软布蘸药汤,浸湿药液,轻轻绞干,以不滴水为度,再折叠数层,乘热敷在患处,两手轻轻旋按片刻,稍凉再换,如此连续操作。根据病情,每次湿敷20~30分钟。 特别提示:中药湿敷技术使用时应注意消毒灭菌。

二、常见疾病的中药湿热敷治疗 (一)唇风(慢性唇炎) 以唇粘膜肿胀,色暗红,干燥,有广泛灰白色秕糠状鳞屑,或有皲裂,局部发痒、发干、灼痛、肿胀、液体渗出、结痴为常见症状。其发病与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烟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乐器吹奏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或因风火毒邪搏结于唇;或因过食辛辣厚味,脾胃湿热,熏灼唇部;或因皮经血燥生风所致。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组方】白鲜皮15g,蛇床子10g、川槿皮10g,地肤子30g、苦参30g。 【操作步骤】将中药置砂锅内煎煮,煮沸约10分钟,离火之后,去除药渣待温后,将药液倒出,用消毒纱布7~8层或软布蘸药汤,浸湿药液,轻轻绞干,以不滴水为度,再折叠数层,乘热敷在患处,两手轻轻旋按片刻,稍凉再换,如此连续操作。每次30~60分钟。每日3次。5天左右为一疗程。 (二)漆疮(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粘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

老年照护湿热敷流程

老年照护湿热敷流程 英文回答: Hot compress is a common method used in elderly care to relieve pain, reduce inflammation, and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It involves applying a warm or hot towel, cloth, or heating pad to the affected area. The process of hot compress in elderly care typical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e the hot compress materials: Gather a towel, cloth, or heating pad and ensure it is clean and in good condition. If using a heating pad, make sure it is set to a comfortable temperature. 2. Warm up the compress materials: If using a towel or cloth, soak it in hot water and wring out the excess water. Alternatively, heat the towel or cloth in a microwave or on a stove. If using a heating pad, simply turn it on and wait for it to reach the desired temperature.

产科患者会阴湿热敷护理技术要点详解

产科患者会阴湿热敷护理技术要点详解 会阴湿热敷是将湿热敷料置于会阴部,以促进会阴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局限、水肿消退、血肿吸收及组织修复,达到增进舒适、缓解疼痛和减轻感染为目的的一种护理方法。 【适应证】 (1)会阴水肿或会阴血肿吸收期患者。 (2)会阴伤口硬结或会阴早期感染者。 【禁忌证】 (1)有会阴擦洗禁忌证者。 (2)外阴血肿发生12小时内或外阴局部有活动性出血者。 (3)意识不清、感觉丧失或迟钝者应慎用,以免发生烫伤。 【操作准备】 1.患者准备 操作前患者排空膀胱后,取头高臀低、屈膝仰卧位,两腿略外展,暴露外阴。 2.物品准备 会阴擦洗物品(参见本章第一节会阴擦洗或冲洗)、一次性会阴垫2块、消毒湿敷垫2块或大纱布若干块、罐装热

水或加热的50%硫酸镁溶液、医用凡士林膏、棉垫、热力源(热水袋、电热包)。 【操作方法】 (1)先行会阴擦洗/冲洗。 (2)放置新的一次性会阴垫于患者臀下,在拟湿热敷部位涂以薄层凡士林膏。 (3)护士双手持长镊或血管钳将浸在40℃左右热水或加热的50%硫酸镁溶液中的湿敷垫或纱布块取出,尽可能挤出水分,然后展开覆盖于会阴湿热敷部位,盖上棉垫保温。 (4)用热水袋或电热包放在棉垫外保持湿热敷温度,一次湿热敷时间为15~30分钟。 (5)湿热敷完毕,取下敷料,观察湿热敷效果及局部有无异常。 【注意事项】 (1)注意掌握会阴湿热敷温度,询问患者感觉,以有不烫感但能耐受为宜。一般湿热敷溶液煮沸后温度应降至41~48℃,湿敷垫或纱布块的温度宜在40℃左右或热敷前用手腕掌侧皮肤试温。湿敷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根据患者感觉及时调整热水袋或电热包,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烫伤或温度过低达不到效果。 (2)湿热敷面积应是病损范围的2倍。

中药包热敷减肥的注意事项

中药包热敷减肥的注意事项 关于《中药包热敷减肥的注意事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质条件的丰富多彩,肥胖症、富贵病也出現的愈来愈多,而伴随着肥胖人群的出現,减肥瘦身也愈来愈时兴。五花八门的减肥的方法也出現了。中医药学是一个十分详细的系统,中药包敷热减肥一出現就遭受了很多人的热烈欢迎,今日问们就而言一说中药包敷热减肥瘦身需要留意什么状况。 中药热敷方式简易,便于实际操作,可让病人在家里自主医治。实际操作时可立即将药草放进小盆内煎制,还可以将药品包入袋子内再放进盆里煎制,煮好后,可先用热蒸气蒸熏伤

处,待药水溫度降低适度时,用纯棉毛巾蘸取汤药敷于期待减肥瘦身处,或立即将装药的袋子敷于期待减肥瘦身处,每一次医治時间为20~30分钟,每天1~2次。 中药热敷减肥瘦身的情况下要留意一些问题: 中药材乱敷治疗法在运用中最先应留意溫度的把握,以防烫伤。次之敷热常用中药材,一般使用量大,药品毒副作用大,干万嘱咐患者不可误食,以防药物中毒。 还应留意中药热敷治疗法尽管应用普遍,功效出众,但也是有不适合中药热敷的病症,如皮肤破损、开放式损害等病症不适合选用敷热治疗法 敷热是一种常见的健康养生预防疾病方式。常见的热敷法有干、湿二种。一般状况下,干热敷法比不上湿热敷法效果非常的好,而在寒湿敷时如能添加适量中草药材,则通常会事倍功半。实际的方式是:最先将药液过虑,再将纯棉毛巾淋湿后

甩干,随后在皮肤表层遮盖一层沙布或擦抹甘油,再换湿纯棉毛巾敷热。 敷热眼周,消除疲劳,明安。可轻闭眼睛开展敷热。能够具有给脸部减肥的功效。应用此方法时可配上桑树叶、密蒙花、黄菊花、夜明砂、谷精草、金银花茶、鱼腥草根等清热解毒消炎的中草药材,能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地功效。 需要留意的是,并并不是所有人都合适敷热,也不是一切位置都可以敷热。如针对面部三角区感染,各种各样内脏器官流血,软组织伤害到、扭到,皮肤湿疹等,忌敷热。敷热时一定要维持适度溫度,尤其是小孩子,溫度不适合过高,以防烫伤。 一切事儿都是有适合和不适合的状况产生,因此在应对中药包敷热减肥瘦身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到自身的状况,不可以急功近利,那样不但减肥瘦身失败,也有可能损害自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