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动力来源-骨骼肌(1):骨骼肌纤维
肌肉力学特性
肌节长度与等长张力关系 (Gordon 1966)
不同项目运动员间肌肉长度特性
活体肌肉的不同特 性
专项动作的肌肉收
缩条件
(2)并联弹性元被动张力--长度曲线
根据肌肉结构力学模型,肌肉力的构成是收缩元(CC)、 串联弹性元(SEC)和并联弹性元(PEC)叠加的结果。
肌肉的平衡长度是指肌肉被动张力为零时,肌肉所能达到的最大长度 并联弹性元代表结缔组织中的弹性纤维,当受拉时产生弹力,由于 肌肉是粘弹性体,被动张力与长度呈非线性的关系。 被动张力: 是指肌肉工作时并 联弹性成分的张力。
stack length
(3)肌肉总张力长度曲线
根据肌肉力学模型推断,在体肌活动时,其主动张力与被动张 力同时存在,因此在体肌肉张力是主动张力与被动张力之和。 称为肌肉的总张力--长度曲线
肌肉平衡长度对肌肉总张力影响较大,如果肌肉结构中结缔 组织较多,则肌肉拉伸时,并联弹性元的被动张力能较早出 现,对肌肉总张力贡献较大 下肢一般是 羽状肌如A; 上肢肌如缝 匠肌B
功率最大p194,
问题:力量训练爆发力时选取重量的依据, 目的是什么? 体育运动训练中“爆发力”的概念指的就 是肌肉功率 肌肉功率存在着性别差异和专项差异
肌肉功率与专项运动素质练习
专项素质训练的原则 从生物力学观点来看,专项练习必须遵从动态适应性原则 (据维尔霍山斯基),即在以下五个方面都与比赛相适应动态 适应性原则: 1)动作的幅度与方向 2)运动的有效幅度与重点区 3)作用力的大小 4)最大作用力的发挥速率 5)肌肉工作形式 如膝关节进行从70°伸展到180°的力量训练,结果显示所有训 练角度下力量均获得有效的增长;从130°伸展到180°的力量 练习,力量仅在相邻的角度获得增长(Zatsiorsky,1995)
01骨骼肌与运动
1、兴奋-收缩耦联:
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
三联体兴奋引
起Ca2+释放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解除位阻效应,横桥 与肌动蛋白结合。
2、横桥运动 ——肌丝滑行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3、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
二、防治
1、锻炼安排要合理。 2、局部热敷和涂擦药物。 3、牵伸肌肉、按摩、运动可减轻酸疼 4、做好锻炼时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5、适当服用维持肌肉结构的蛋白类营养补剂: 维生素E、C β-胡萝卜素、支链氨基酸、 谷氨酰胺、铜、锌、锰 等。
运动性肌肉痉挛
3、肌肉的舒张
肌膜电位复极化 肌浆网膜Ca2+泵激活 肌浆[Ca2+]↓ Ca2+与肌钙蛋白解离 原肌凝蛋白复盖 横桥结合位点
骨骼肌舒张
第二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力学分析
一、肌肉的收缩形式
缩短收缩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等动收缩
拉长收缩
(一)缩短收缩(向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
大于外加阻力时,其长度缩短的收缩。
(二)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1、结构
接头前膜
接头间隙 接头后膜
2、传递过程
1.运动神经未稍去极化,膜对Ca++的通透性增高
2.Ca++进入接头前膜内,引起前膜释放N递质
3.N递质与终板膜结合,产生肌膜终板电位,然后 肌膜(接头后膜)兴奋
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源自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运动控制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运动控制领域在体育科学、康复医学、机器人技术等多个领域都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本面试题目旨在考察应聘者对运动控制基本概念、人体运动机制、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为面试题目及解析。
二、面试题目1. 基础理论- 请简述运动控制的定义及其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 人体运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请详细解释其构成和功能。
- 神经系统在运动控制中扮演什么角色?请举例说明。
2. 运动系统- 请描述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 关节在人体运动中起到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
- 请解释骨杠杆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3.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如何调节和控制运动?请详细说明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 神经递质在神经调节中扮演什么角色?请举例说明。
- 请解释反射弧的概念,并说明其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4. 肌肉协调- 请简述肌肉协调的概念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 请举例说明肌肉协调在完成复杂动作时的表现。
- 请解释肌肉协同收缩和拮抗收缩的概念,并说明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5. 能量供应- 运动时,人体如何获取能量?请简述能量代谢的基本过程。
- 请解释ATP在运动中的作用,并说明其在能量供应过程中的重要性。
- 请解释乳酸积累对运动表现的影响,以及如何缓解乳酸积累。
6. 运动控制技术- 请简述运动控制技术的定义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 请举例说明生物力学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 请解释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并说明其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7. 应用案例- 请举例说明运动控制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 请举例说明运动控制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
- 请举例说明运动控制技术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
8. 未来展望- 请展望运动控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 请讨论运动控制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面临的挑战。
- 请提出您对未来运动控制领域研究的建议。
三、解析1. 基础理论- 运动控制是研究人体运动产生、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肌肉脂肪的名词解释
肌肉脂肪的名词解释肌肉脂肪是指人体内的肌肉和脂肪组织。
肌肉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是人体骨骼动作的主要驱动力。
而脂肪则是一种储存能量的形式,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保护内脏器官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肌肉脂肪的定义、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的解释。
一、肌肉的定义肌肉是人体内的一种组织,主要由肌纤维构成。
肌纤维是一种细长、柔软的细胞,通过肌肉纤维的收缩和伸展来实现人体运动的各种功能。
人体内的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类型。
骨骼肌位于骨骼上,通过与骨骼相连的肌腱来实现机体骨骼的运动。
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器官中,负责内脏器官的收缩和扩张。
心肌是构成心脏的主要组织,通过不断的收缩和舒张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跳动。
二、脂肪的定义脂肪是一种能够储存热量和提供能源的物质。
它是由脂肪细胞组成的,脂肪细胞也被称为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两种类型。
白色脂肪主要储存能量,提供细胞功能所需的能源,同时还可以为机体提供保护和隔热作用。
棕色脂肪则主要以产生热量为主,有助于维持体温平衡和消耗多余的能量。
三、肌肉脂肪的结构肌肉脂肪是由肌肉和脂肪组织相互交织而成的。
在肌肉组织中,肌纤维和肌腱相互连接,通过神经的控制实现肌肉的收缩和伸展。
脂肪组织则在肌肉组织周围分布,可以提供绝缘作用,减少摩擦和受到外部伤害的可能性。
四、肌肉脂肪的功能肌肉脂肪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
它通过收缩和伸展来推动骨骼,实现各种动作和运动功能。
良好的肌肉质量可以提高人体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同时也有助于维持骨骼的稳定性和健康。
其次,脂肪组织在机体内具备储能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脂肪是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脂肪会被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并通过血液循环向全身供应能量。
此外,脂肪还可以为内脏器官提供保护,减少受到外界冲撞的损伤。
五、肌肉脂肪的平衡肌肉脂肪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肌肉脂肪比例的失衡可能导致肥胖、肌肉萎缩等健康问题。
运动系统总结
运动系统总结人体运动系统是指人体内部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的协调运作。
它是人体能够实现各种运动动作和运动功能的基础,承载着人类日常生活和运动活动的重任。
本文将综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与运动锻炼中的重要性。
骨骼系统是人体运动的支撑和保护系统。
人体拥有206块骨头,构成了骨骼。
骨骼通过韧带、肌肉和关节连接在一起。
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机械支撑,维持身体的立体形态;参与物质代谢,如血液细胞生成;并提供运动的刚性载体。
除此之外,骨骼还能储存矿物质,如钙、磷等,并参与钙离子的代谢调节。
骨骼系统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如行走、站立、跳跃等都不可或缺。
肌肉系统则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
人体有两种类型的肌肉,即骨骼肌和平滑肌。
骨骼肌是最重要的一种肌肉类型,横纹肌肉纤维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协调收缩和放松实现身体的运动功能。
肌肉可以分为肌肉束和肌肉组。
肌肉束是由多个肌纤维束组成,肌肉组则是由多个肌肉束形成的。
肌肉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实现人体各种运动的协调动作。
关节系统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骨头、软骨、滑膜、关节囊、韧带等组织构成。
关节分为可动关节和不可动关节。
可动关节具有较广泛的活动范围,并由关节囊和韧带提供稳定性。
与此相对,不可动关节则基本上没有活动范围。
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骨头之间的相对运动,它为人体提供了更多种类和范围的运动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运动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适当的锻炼可以加强骨骼,增加骨密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脏的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力量训练则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骨骼稳定性,并减缓年龄相关肌肉流失。
伸展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预防关节僵硬和压力损伤。
整体而言,运动锻炼对于保持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运动系统是人体实现各种运动的基础。
骨骼系统提供支撑和保护,肌肉系统提供力量和动力,关节系统实现骨骼间的协调运动。
运动系统骨骼肌介绍
手肌
2.下肢肌
①髋肌
②大腿肌
③小腿肌
④足肌
前群屈肌:髂腰肌 后群伸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前屈肌:缝匠肌、股四头肌 后伸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
前群:伸(足背屈)踝关节肌和伸趾肌 后群:屈膝、屈踝关节和屈趾肌 外侧群:足外翻肌
背肌
特点:位于背上部和项部皮下,为三角形阔肌。起于下部胸椎的棘突、胸腰筋膜、骶正中嵴和髂嵴的后份,止于肱骨的小结节嵴。 功能: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纤维收缩可以上提肩胛骨,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以下拉肩胛骨。若肩胛骨固定,一侧收缩可以使头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以使头后仰。
特点:位于躯干的后面,分为浅、深两群。 浅群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 深群主要有竖脊肌。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第二章 运动系统——骨骼肌
肌按外形可分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长肌
阔肌
轮匝肌
短肌
(一)肌的分类
(二)骨骼肌的辅助结构
在肌肉周围有一些协助肌肉活动的结构,称为肌肉的辅助结构。主要的有筋膜、腱鞘、滑液囊、籽骨和滑车等。
二、骨骼肌的命名
添加标题
01
按肌肉形状分类: 按肌肉的形状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阔肌、梭形肌、羽状肌和轮匝肌等。
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
胸 小 肌
特点:位于胸大肌深面,起自第3~5肋前面,止于肩胛骨喙突。 功能: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下方。肩胛骨固定时,可提肋助气。
肋间外肌
特点:位于各肋间隙浅层,起于肋骨下缘,肌纤维斜向前下方,止于下一肋骨上缘。 功能:收缩时,可上提肋,扩大胸廓,以助吸气。
运动生理学 骨骼肌
运动生理学骨骼肌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不同运动条件下的生理变化的学科,而骨骼肌是人体最常见的肌肉类型。
本文将介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骨骼肌是构成人体肌肉系统的一种类型,在人体有约650个骨骼肌,占据人体总质量的40%左右。
骨骼肌由肌肉组织、筋膜、肌腱和神经组织组成。
骨骼肌负责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并为身体提供力量和稳定性。
骨骼肌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运动力和维持稳定性。
当人体需要进行运动时,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向骨骼肌发送信号,骨骼肌收缩,产生力量,并推动骨骼实现运动。
例如,当你举起重物时,你的大腿肌肉会收缩,使大腿抬起,并完成这个运动。
骨骼肌还参与到维持姿势的过程中。
例如,当你站立时,骨骼肌通过不断地微小收缩和放松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此外,骨骼肌还参与到稳定关节和保护内脏器官的过程中。
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
首先,当神经系统接收到运动信号时,会向骨骼肌传递神经冲动,骨骼肌会收缩并产生力量。
这个过程被称为神经肌肉传递。
神经肌肉传递的速度和力量输出与运动经验和训练水平有关。
其次,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会经历肌肉纤维的收缩和放松。
肌肉纤维是骨骼肌的基本组成部分,由肌原纤维组成。
当骨骼肌收缩时,肌原纤维中的蛋白质会发生结构改变,使肌纤维变短,从而产生力量。
当骨骼肌放松时,肌原纤维恢复原始结构,并回到正常长度。
此外,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还会经历能量的转化。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当运动强度较低时,骨骼肌可以通过无氧代谢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
然而,当运动强度较高时,骨骼肌会转向有氧代谢,此时葡萄糖将被转化为乳酸、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更多的能量。
最后,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还会产生乳酸。
乳酸是无氧代谢的副产物,当运动强度较高时,无氧能量系统会被激活,从葡萄糖中产生乳酸。
乳酸的积累会导致肌肉疲劳,并限制骨骼肌的力量输出。
总结起来,骨骼肌是人体最常见的肌肉类型,为人体提供力量和稳定性。
骨骼肌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组织学
骨骼肌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人类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而成,通常根据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可将其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类,人体骨骼肌纤维分为Ⅰ和Ⅱ两个类型,Ⅱ型中又分为三个亚型。
即Ⅰ型为慢缩红肌,Ⅱ型为快缩肌,Ⅱa型为快缩红肌,Ⅱb型为快缩白肌,Ⅱc型为一种未分化的较原始的肌纤维。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各类骨骼肌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直径较粗,肌浆少,肌红蛋白含量少,呈苍白色;其肌浆中线粒体数量和容积小,但肌质网发达,对钙离子的摄取速度快,从而反应速度快;快肌纤维接受脊髓前角大运动神经元支配,大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大,轴突粗,与肌膜的接触面积大,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多。
慢肌纤维直径较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其肌浆中线粒体直径大、数量多,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支配慢肌纤维的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的小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细,神经肌肉接点小,终末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量小,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小。
2)代谢特征。
快肌纤维无氧代谢能力较高。
表现为肌纤维中参与无氧氧化过程酶的活性较慢肌纤维高,肌糖原含量较高。
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较高。
表现为线粒体数量多,体积大,氧化酶活性较高,甘油三酯含量高。
毛细血管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
3)生理特征。
快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短,收缩速度快,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
生物力学课程——肌肉力学.
Hill方程也可写成如下形式: V=b(T0-T)/(T+a) T=(bT0-aV)/(V+b) = a(V0-V)/(V+b)
若T=0,则V达到最大值V0,且 V0=bT0/a
Hill方程的使用条件:
1. 骨骼肌 2. 强直状态 3. 快速释放
Hill方程不能描述:
1.肌肉未受刺激,没有主动收缩时的状况。 2.单收缩状态 3.缓慢释放
但不同的器官平滑肌的组织结 构、功能及力学性质有显著差异, 很难用统一标准刻画它。
根据肌肉产生张力时的状态不同, 分为:
松弛状态:肌肉未受到神经脉冲、 电、化学等 刺激时。此时肌肉的张力称为被 动张力或松弛态下张力。
激活状态:肌肉受到神经脉冲、 电、化学等刺 激时。此时肌肉主动收缩产生主动力。
骨骼肌组成动物躯体的主要部分,也是动 物运动的发动机,其运动受自主神经控制。在 显微镜下,可看到骨骼肌明暗相间的条纹,故 又称横纹肌。
神经脉冲、电脉冲或化学刺激下,肌肉收缩 产生张力,每次激发可持续数十至数百毫秒。
骨骼肌的最大特点: 刺激频率越高,产生的张力越大。当频率足 够高(高于100Hz)时,张力达到最大值,且不再 也不随时间而改变,这种状态称为挛缩或强直。
• 水分(70%) • 固体物质(30%):
胶原(75%或以上) 基质 少量的弹力蛋白
胶原分子:三条多肽链 胶原原纤维:胶原分子交联 胶原纤维:
二. 胶原纤维的排列
空载荷的胶原纤维呈波浪性
有载荷的胶原纤维被拉直
三. 肌腱在骨骼上的附着
1---肌腱末端
2---胶原与纤维软骨混合区 3---组织矿化区 4---融入密质骨
心肌 • 一个心脏全部心肌细胞的收
缩和松弛是同步的。
人体肌肉的分类和功能
人体肌肉的分类和功能人体肌肉约六百多块。
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
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
按结构和功能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不易疲劳等特点。
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为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
白肌依靠快速化学反应迅速收缩或者拉伸,红肌则依靠持续供氧运动。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中,牵引骨产生运动。
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分布广,约占体重的40%。
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一定的神经支配。
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器官。
头肌可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肌。
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
上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颈肌。
骨骼肌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肉类型。
当健身者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时,锻炼的就是骨骼肌。
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且成对出现:一块肌肉朝一个方向移动骨头,另外一块朝相反方向移动骨头。
这些肌肉通常随意志收缩,想要收缩时,神经系统会指示它们这样做。
骨骼肌可以做短暂单次收缩或长期持续收缩。
人体的骨骼肌可以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纤维。
红肌纤维依靠血红蛋白持续供氧运动,进行较长时间的收缩和拉伸,从而使我们进行日常行为活动。
而白肌纤维则(多在紧急情况下)依靠内部快速化学反应迅速伸缩,其特点是持续、反应时间短,其反应时间是红肌纤的四分之一。
平滑肌存在于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呼吸道和女性的子宫中。
平滑肌能够长时间拉紧和维持张力。
这种肌肉不随意志收缩,意味着神经系统会自动控制它们,而无需人去考虑。
肌组织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肌组织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肌组织的结构及功能;2. 掌握肌组织的观察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三、实验原理:肌组织是人体重要的组织之一,主要功能是收缩和舒张,使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其中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猪肉、新鲜牛肉、骨骼肌切片;2. 仪器:显微镜、切片机、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酒精灯、镊子、解剖剪、解剖针等。
五、实验步骤:1. 将新鲜猪肉、牛肉和骨骼肌切片分别放在载玻片上;2. 使用切片机将新鲜猪肉、牛肉和骨骼肌切片切成薄片;3. 将切好的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生理盐水;4. 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观察肌组织的结构;5. 记录观察到的肌组织结构特点。
六、实验结果:1. 骨骼肌:骨骼肌具有明显的横纹,由许多肌纤维组成。
肌纤维呈长条状,外面包裹着肌膜,肌纤维内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由肌丝组成,肌丝分为粗肌丝和细肌丝。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在肌纤维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许多横纹,这些横纹是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的排列规律造成的;2. 平滑肌:平滑肌没有明显的横纹,由许多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呈长梭形,外面包裹着肌膜。
平滑肌的收缩是通过肌细胞内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实现的;3. 心肌:心肌具有明显的横纹,由许多心肌细胞组成。
心肌细胞呈长梭形,外面包裹着肌膜。
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称为闰盘,是心肌细胞间传递兴奋和收缩信号的重要结构。
七、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肌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但都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肌组织的收缩和舒张是人体运动的基础,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肌组织的切片,了解了肌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肌组织的观察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骨骼肌的收缩》课件
骨骼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 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如肌电图、 肌肉活检等。
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的骨骼肌疾病,治疗方 法也不同,包括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手术治疗等。
骨骼肌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 强肌肉力量和耐力,预防骨骼肌疾病 的发生。
康复训练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如何通过药物或物理疗法促进骨骼肌的损伤修复,并取得了一些 重要的研究成果。
骨骼肌与代谢疾病的关系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骨骼肌的功能状态与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这为预防和 治疗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骨骼肌研究的未来方向
骨骼肌细胞分化与再生机制的深入研究
01
未来,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骨骼肌细胞分化与再生的调控机
训练与适应
通过适度的训练,肌肉能 够适应更高的负荷,提高 疲劳阈值。
骨骼肌的力量与耐力
力量表现
骨骼肌的力量表现为肌肉在短时 间内产生的最大收缩力,与肌肉 的横截面积和神经募集能力有关
。
耐力表现
耐力表现为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 与肌肉的能量储备、血液供应和肌 肉纤维类型有关。
训练提升
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可以通过渐进式 的重量训练和有氧运动来实现,增 强肌肉功能和提高运动表现。
基于对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可以为运动员制定更加个性化 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预防运动损伤
深入了解骨骼肌的损伤机制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运动 员的训练和比赛。
康复治疗
通过对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研究,可以为受伤运动员提供更加有效的 康复治疗方案,缩短恢复时间。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检测题(解析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检测题一.选择题1.体育锻炼能使肌肉更强健。
用哑铃做屈肘动作时,锻炼的肌肉主要是()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B.肱二头肌、胸肌C.肱三头肌、胸肌D.腹肌、胸肌2.丁丁在体育考试中做引体向上时,关于这些动作分析错误的是()A.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此过程需要多个系统配合完成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D.由一块骨骼肌就可以完成3.2019年央视春晚,武术表演《少林魂》以磅礴的气势、整齐的动作,给全球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员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于()A.骨B.关节C.肌肉D.神经4.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称为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A.关节囊、滑液、关节面B.韧带、关节腔、关节面C.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D.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5.下图是伸肘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两端的肌腱应该连在同一块骨上B.②收缩时既能牵拉骨改变位置,又能将骨复位C.伸肘时②处于收缩状态,①处于舒张状态D.完成伸肘动作所需的能量只依赖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配合6.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B.②内含有滑液,由③和⑤共同围成C.骨绕关节活动离不开肌肉细胞的能量转换D.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的7.动物园的母狼狗给失去妈妈的小虎崽喂奶,这种行为与下列哪项同属一类()A.蜘蛛结网、蜜蜂筑巢B.海洋馆的海狮会表演“顶球”C.白蚁群体有雄蚁、蚁后、工蚁和兵蚁之分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为食8.当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重嗅、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9.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探究实验时,生物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3只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迷宫,测得如下数据:小鼠所用时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①5分55秒4分34秒2分09秒②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③7分51秒5分34秒2分27秒根据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B.小鼠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C.小鼠②不经“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D.小鼠③“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多些10.有些种类的动物是群体生活的,下列描述的动物社会行为正确的是()A.白蚁建蚁丘是在蚁后的指挥下完成的B.蜂后在蜜蜂群体中主要任务是产卵C.狼群成员很自觉,不需要首领D.野鸭群体中的首领的任务是孵卵二.填空题11.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的作用.12.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
骨骼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骼肌的组成结构,掌握骨骼肌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2. 通过观察骨骼肌标本,学习骨骼肌的起止点、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
3. 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理解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骨骼肌标本、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针、生理盐水、解剖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解剖台、解剖显微镜、生理盐水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肌的形态结构(1)观察骨骼肌的横切面,了解其纤维排列、肌束、肌腹和肌腱等结构。
(2)观察骨骼肌的纵切面,了解其起止点、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
2. 学习骨骼肌的起止点(1)识别骨骼肌的起点和止点,了解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2)观察骨骼肌的起点和止点与骨骼的关系,了解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同作用。
3. 观察骨骼肌的神经支配(1)观察骨骼肌的神经支配,了解神经对骨骼肌的控制作用。
(2)观察神经与骨骼肌的连接方式,了解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4. 观察骨骼肌的血液供应(1)观察骨骼肌的血管分布,了解血液对骨骼肌的营养供应。
(2)观察血管与骨骼肌的关系,了解血管在运动中的作用。
5. 学习骨骼肌的收缩原理(1)观察骨骼肌的收缩过程,了解肌肉收缩的基本原理。
(2)学习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如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6. 实验操作(1)将骨骼肌标本放置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
(2)使用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针等工具进行解剖操作。
(3)记录观察到的骨骼肌结构、起止点、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1. 骨骼肌的形态结构:骨骼肌由肌纤维、肌束、肌腹和肌腱等组成,纤维排列呈束状,肌腹富含血管和神经。
2. 骨骼肌的起止点:骨骼肌的起点附着在骨骼上,止点附着在肌肉的另一端。
3. 骨骼肌的神经支配:神经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与骨骼肌相连,控制肌肉的收缩。
4. 骨骼肌的血液供应:血管通过肌束、肌腹和肌腱等部位,为骨骼肌提供营养。
5. 骨骼肌的收缩原理:骨骼肌的收缩是通过肌纤维的缩短和伸长实现的,收缩形式包括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检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检测题一.选择题1.体育锻炼能使肌肉更强健。
用哑铃做屈肘动作时,锻炼的肌肉主要是()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B.肱二头肌、胸肌C.肱三头肌、胸肌D.腹肌、胸肌2.丁丁在体育考试中做引体向上时,关于这些动作分析错误的是()A.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此过程需要多个系统配合完成C.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D.由一块骨骼肌就可以完成3.2019年央视春晚,武术表演《少林魂》以磅礴的气势、整齐的动作,给全球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员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于()A.骨B.关节C.肌肉D.神经4.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称为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A.关节囊、滑液、关节面B.韧带、关节腔、关节面C.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D.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5.下图是伸肘动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两端的肌腱应该连在同一块骨上B.②收缩时既能牵拉骨改变位置,又能将骨复位C.伸肘时②处于收缩状态,①处于舒张状态D.完成伸肘动作所需的能量只依赖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配合6.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B.②内含有滑液,由③和⑤共同围成C.骨绕关节活动离不开肌肉细胞的能量转换D.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互相配合活动的7.动物园的母狼狗给失去妈妈的小虎崽喂奶,这种行为与下列哪项同属一类()A.蜘蛛结网、蜜蜂筑巢B.海洋馆的海狮会表演“顶球”C.白蚁群体有雄蚁、蚁后、工蚁和兵蚁之分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为食8.当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重嗅、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攻击行为D.防御行为9.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探究实验时,生物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3只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迷宫,测得如下数据:根据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B.小鼠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C.小鼠②不经“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D.小鼠③“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多些10.有些种类的动物是群体生活的,下列描述的动物社会行为正确的是()A.白蚁建蚁丘是在蚁后的指挥下完成的B.蜂后在蜜蜂群体中主要任务是产卵C.狼群成员很自觉,不需要首领D.野鸭群体中的首领的任务是孵卵二.填空题11.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的作用.12.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
认识骨骼肌的实训报告总结
摘要: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深入了解骨骼肌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通过观察骨骼肌的形态、切面和实验数据分析,提高了对骨骼肌的认识,为后续学习人体运动系统和相关生理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包括肌纤维、肌束、肌腱和血管等。
2. 掌握骨骼肌的分布、形态和生理功能。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深入理解骨骼肌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实验内容1. 观察骨骼肌的形态结构通过观察骨骼肌的切面,了解肌纤维、肌束、肌腱和血管等结构。
2. 分析骨骼肌的生理功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解骨骼肌在运动中的收缩、放松和能量供应等生理功能。
3. 研究骨骼肌的分布特点通过观察不同部位的骨骼肌,了解其分布特点。
三、实验结果1. 骨骼肌的形态结构骨骼肌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呈长条状,两端附着于骨骼肌腱。
肌纤维内含有许多肌小节,肌小节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单位。
肌束由许多肌纤维组成,肌束之间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2. 骨骼肌的生理功能骨骼肌在运动中的收缩和放松是肌肉活动的基本形式。
骨骼肌收缩时,能量来源于ATP。
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需要不断地进行能量供应,以保证肌肉的正常收缩。
3. 骨骼肌的分布特点骨骼肌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主要分布在骨骼周围。
骨骼肌的分布特点与骨骼的形态和功能密切相关,如四肢骨骼肌发达,以适应人体运动的需要。
四、实验总结1. 骨骼肌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其在运动中的收缩和放松是实现人体运动的关键。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认识到骨骼肌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2. 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通过观察骨骼肌的形态结构,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这对于我们今后学习和研究人体运动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3. 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骨骼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人体运动系统和相关生理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骨骼肌纤维生理特征
骨骼肌纤维生理特征
骨骼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单元,具有以下生理特征:
1. 骨骼肌纤维具有收缩能力,可以通过肌动蛋白的滑动来实现收缩和放松,从而产生力量和运动。
2. 骨骼肌纤维具有肌肉应激反应能力,即在受到神经刺激时能快速反应并产生肌肉收缩。
3. 骨骼肌纤维具有不同的收缩速度和乳酸耐受能力。
根据收缩速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快缩纤维和慢缩纤维;而根据乳酸耐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耐力型纤维和力量型纤维。
4. 骨骼肌纤维具有适应性,即在经过合适的训练刺激后,可以改变其组成和特性,以适应不同的运动需求。
5. 骨骼肌纤维可以通过肌肉蛋白合成和降解来进行修复和再生,以维持肌肉功能的稳定性。
总之,骨骼肌纤维是肌肉组织的基本功能单位,具有收缩、应激反应、不同收缩速度和耐受能力、适应性以及修复再生等生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动力来源-骨骼肌(1):骨骼肌纤维
全身的肌肉组织主要有3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其中骨骼肌属于随意肌,受意识控制(躯体运动神经支配)而完成收缩和舒张,协调而高效地完成人体运动功能(包括维持姿势和协同动作)。
骨骼肌的主要结构包括肌腹和肌腱2部分。
其中肌腹的外面覆有肌外膜;肌腹由若干肌束组成,每个肌束外覆肌束膜;而肌束(大块肌肉的肌束可能是多级的)则是由大量肌纤维组成,每个肌纤维外覆肌内膜。
肌纤维结构是平行排列的,也就是说,较小的结构单位并列形成较大的结构单位,而后者又进一步并列排放,形成更大的结构。
这些“膜”结构均由结缔组织构成,由外向内渗透包绕每个肌纤维,血液循环(毛细血管)也随之渗透包绕每个肌纤维,为肌纤维提
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同时也把肌纤维进行了规律的区域分隔,起到降低肌纤维间摩擦力,限制炎症扩散等诸多方面的作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骨骼肌细胞的结构如下图。
骨骼肌细胞呈现平行排列的圆柱体,长条状,因此又称为肌纤维。
骨骼肌细胞表面可见与其纵轴垂直的横纹,因此,骨骼肌又称为横纹肌。
横纹主要是因为骨骼肌细胞内,肌原纤维上的粗、细肌丝规律排布而形成(详见下节)。
平行排列,且无分支的圆柱状结构,最大程度保证了其内部规律排布的肌原纤维收缩的一致性,便于协同收缩,并通过肌腱传递给其所连结的骨。
骨骼肌细胞含有多个细胞核,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般观点认为其原因主要是,骨骼肌细胞是由若干的骨骼肌细胞融合(融合后细胞核未合并)而形成。
这最大程度减少了骨骼肌细胞和细胞之间的连结结构(如心肌细胞间的连结结构-闰盘),便于骨骼肌细胞内粗、细肌丝间的相对滑动,产生收缩,是运动适应的关键。
另外,骨骼肌细胞的细胞核呈现扁平状,且其主要位于细胞膜下方,即细胞的边缘位置,这些结构特点减少了细胞内粗、细肌丝相对滑动,保障了骨骼肌收缩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