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教材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地图、文献等,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历史印象,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理解。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4)结合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课堂讲解: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进行详细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
a.两次鸦片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b.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c.从两次鸦片战争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a.列举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4.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矛盾冲突及其历史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统编高中历史第21课教案
统编高中历史第21课教案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掌握关键的历史知识,并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今天,我们来探讨如何制定一份高质量的统编高中历史第21课教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案的核心目标。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注重于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强调历史思维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因此,制定教案时,教师应确保教学内容不仅涵盖必要的历史事实,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以及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接下来,是关于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假设第21课的主题是“改革开放的起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导入新课: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开始,比如描述一个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小故事或者提出一个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系统地介绍改革开放的背景、主要措施、成就与挑战。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视频等,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深入探讨:引导学生讨论改革开放对中国乃至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
这一环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实践应用:设计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活动,如模拟访谈、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改革开放意义的理解。
5. 总结反馈: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应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资源。
-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 设计合理的课堂互动和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通过上述的教案设计,我们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设计策略及其依据
2020年12月总第72期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设计策略及其依据戴加平摘要:为了有效应对统编高中历史教材“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挑战,教师应精心研制“课魂”、紧扣“课魂”取舍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选择或开发适切的教学手段。
核心素养及新一轮课改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知识观的提出以及高考从“能力立意”向“核心素养立意”转变的趋势是支撑以上四个策略的实践依据。
关键词: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立意;教学设计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在六个省(市)正式投入使用。
大多数教师感到此套教材课时少、教学内容多。
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以下简称《探索》)的知识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等。
这些内容过去通常需要安排6课时,现在则要求用1课时完成。
显而易见,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所以,一线历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逐步探索新的教学设计策略。
以下结合《探索》一课的教学设计,从设计策略及其依据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欢迎各方指正。
一、统编教材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设计。
”[1]没有好的教学设计,就没有有效的课堂教学。
为了充分发挥统编教材的作用,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设计的策略问题。
(一)精心研制“课魂”所谓“课魂”,是指一节课的灵魂。
它应当是能够统摄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应当能体现出为什么而教,应当能在较高层次上体现出一节历史课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成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背景下,“课魂”应当成为教材内容取与舍的决定性依据,因此也应当成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予以解决的首要问题和关键问题。
确立“课魂”须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学术动态四大要素,要能促成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决,要能涵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要能统领全局。
【课件】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设计
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 里有很厚的灰烬层, 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 中有烧过的兽骨、树 山顶洞人的生活场景(使用火) 籽、石块和木炭块。
1.从“满天星斗”到六大区域(多元一体)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基本可以分 为中原、海岱(齐鲁)、燕辽、江浙 (吴越)、江汉(楚)、甘青、雁北、 华南、岭南、巴蜀10个区域。后四个 区域相对次要。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用书》
三、天下共主——商和西周
《尚书》载,王曰:
1.甲骨文和商朝的统治(内服外服) “封!我闻惟曰:在
貞 王占曰疑 兹乞雨之日允雨 三月
昔殷先哲王……越在 外服,侯、甸、男、 卫、邦伯;越在内服, 百僚、庶尹、惟亚、 惟服、宗工。”
大意:商王因天气反常 而疑怪吉凶,所以进行 乞雨。这天果然下雨, 证明了商王的判断。事 情记录于三月。
研读课程标准做 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基本上是定位在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 到有的放矢 识上。这就使我们明确了教学的任务和重点。
设计问题导学引 为解决教材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的矛盾,完成立德树人
导学生自学
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设计 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理整合教材避 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要对教材进行二次整合,而
会的形态,是否具有一套礼仪系统和统治管理的 制度。在这点上国际社会已经达成了共识。良渚 文化虽然没有青铜器,目前也没有成熟的文字,
思考:传统观点认定的人类 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什么?
但是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在制作精细程度上一 点不亚于其文明的青铜器。此外,良渚文化也出 现了很多东方文明的因素,浙江省的良渚博物院
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高中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思路
工匠精神 科技创新
2.教学总结反思
实施概念教学 设计开放问题 注重价值引领
3.学习评价——即时反馈与落实性反馈相结合
(1)即时性反馈 • 课堂提问、课堂表现、小组活动 (2)落实性反馈 • 测试题、习题、课后作业
四、教学延伸
探究作业:感悟科学创新精神
通过阅读书籍或查阅网上资料,请同学查找工业革命期间一两位科学家的贡献, 学习他们献身科学、求真探索的优秀品质,感悟他们的科学创新精神。
高中统编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五单元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思路
主讲老师:徐 育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指导老师:马 斌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 • 教材分析 二 • 教学立意 三 • 教学流程 四 • 教学延伸
1.教材内容说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教材分析ຫໍສະໝຸດ 背景制度、市场等进程
技术革命
影响
社会革命
教材辅助内容
2. 核心概念解读 工业革命:背景、过程、影响
3.教材地位阐释
本课内容在单元中属于重点内容,工业革命是第11课《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的时代背景。第11课主要介绍了马克 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标志、影响,本课内容介绍工业革命的背 景及进程,多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是本单元的核心 主干知识。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2 科学开始时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 工业等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 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 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陶楼和作坊。
统编教材高中历史教案
统编教材高中历史教案:《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提出问题:在这些事件的基础上,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变革?2.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1)分析清朝末年的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民族危机等因素,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客观原因。
(2)讲解革命党人的斗争历程,如孙中山、黄兴等人的革命活动,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观原因。
3.讲解辛亥革命的过程(1)讲解武昌起义的经过,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起点。
(2)分析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的过程。
(3)讲解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成果。
4.讲解辛亥革命的意义(1)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讲解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分析辛亥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如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5.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1)讲解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如民主政治的兴起、政党制度的建立等。
(2)分析辛亥革命后经济变革,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改进等。
(3)讲解辛亥革命后文化变革,如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让学生谈谈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课后作业2.思考: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有哪些?五、教学反思1.提高课堂互动性,让学生更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教学设计
3.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4.教师总结:强调本节课的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五、作业布置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整理一份关于十月革命的过程、意义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历程的学习笔记,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3)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进行课堂分享。
(4)难点突破: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过程。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拓展:
(1)鼓励学生阅读与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的历史书籍,拓宽知识视野。
(2)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红色景点等,增强学生的历史感悟和爱国情怀。
(3)开展课题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认识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文章,字数8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历史教学设计思路
历史教学设计思路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理解历史对社会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3.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以中国历史为主线,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落、近现代史等。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后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践性教学法:通过模拟演练、历史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步骤1.激发兴趣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文物或者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2.了解基本概念介绍历史的基本概念,如史前时期、文明起源、历史变迁、时代特征等,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探索起源与发展在教学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例如:农业的产生与影响、古代文明的形成与交流等。
4.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通过教学资料和历史文献,介绍各个时期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5.分析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落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封建社会的兴盛原因和衰落过程,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社会矛盾。
6.研究近现代史将教学重点放在近现代史上,通过学习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7.总结回顾在教学结束之前,通过小测验、课堂讨论等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在“经纬线”的交织下,推进教学进程。 通过学习重庆谈判,学生知道抗战胜利后,国
民党实行内战独裁的方针,而中共则力主和平民主。 这就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在全面进攻和重点进 攻阶段,笔者重点讲述国统区和解放区所面临的不 同局面——国统区:国民党在政治上孤立无援、民 怨沸腾。在经济上,金融破产、市场崩溃;解放区: 中国共产党则通过土地改革,福泽百姓、解放农民。 在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阶段,笔者经由讲述淮海战 役中山东沂源县刘秉乾两个儿子争相参加解放军、 抢着去前线的历史小故事,来折射中共得民心的盛 况。
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重点是讲清它 们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民族危机:清政府在战败后签 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害中国主权,使中国逐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战争的背景、过程 等则一带而过,甚至略而不提。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 和团运动等,则强调它们分别是底层民众、清朝统 治者中的洋务派、知识分子中的维新派、底层民众 等社会各阶级的救亡图存举措。虽然这些事件各有 局限,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救亡图 存。太平天国运动打击腐朽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 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戊戌变法促进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义和团运动具 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向外国列强展现了中国人 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引 导学生着重学习的内容。而事件的原因、内容等则 不作为重点。
统编高中历史名师教学设计与指导
统编高中历史名师教学设计与指导一、教学准备分析[思路分析]充分尊重和体会教材内容,领会课本知识点透射的核心思想,以历史新课标为指导。
以“设间引学一创设情境一探究学习一归纳升华一发散思考”为主要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辛亥革命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体验历史、主动探究历史和深入感悟历史的能力。
[前期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的第二课,主要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爆发、过程、结果及意义,内容较多,结构完整。
课标内容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本课第一目“武昌起义”,讲述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强调革命爆发的必然性: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的全过程。
第二目“中华民国的建立”,涉及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一-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熟识的知识:第三目“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讲述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阐述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评价要向学生交代清楚两种不同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肯定它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在专题三中上承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下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近现代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里程碑。
今年是辛亥革命101周年,对于这个时期的历史研究成果相当丰富,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历史素材也很多,为引起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和顺利完成教学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史料,成为教学的有利条件。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史实信息,由被动压迫学习向主动自主学习转变,对历史的把握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指导和帮助,因此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节奏和知识容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武昌起义的基本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过程。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观点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强调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看待我国近代史上民族危亡的斗争,提高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总结我国近代史上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2.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对辛亥革命的兴趣和好奇心。
3.教师简要介绍辛亥革命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历史意义及其影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如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制等。
3.分析辛亥革命中各阶层人民的抗争精神,强调民族危亡时刻的团结与担当。
2.强调民族危亡斗争中各阶层人民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3.提醒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4.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历史感悟,要求不少于800字。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和说课稿在当今教育体系中,历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编写,需要围绕这一核心理念展开,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一、教学目标在设计高中历史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历史事实、概念和解释,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历史探究、批判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织。
内容应涵盖重要的历史时期、事件、人物和文化,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1. 历史时期:如古代文明、中世纪、近现代史等,每个时期的特点和转折点都应有所涉及。
2. 历史事件: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如革命、战争、改革等,分析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3. 历史人物:介绍对历史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分析其思想和行为对历史的影响。
4. 历史文化:探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和特点,如艺术、科学、哲学等。
三、教学方法高中历史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讲授法:教师系统地讲解历史知识和事件,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历史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参与历史事件的模拟,增强他们的历史体验和同理心。
5.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2019年9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正式在北京、天津、上海、山东、辽宁、海南等6个省市使用。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①统编版新教材容量大,概括性强,选择性必修教材很多内容教师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特点给教师使用新教材带来挑战。
如何用新教材开展教学,以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成为高中历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统编版教材编写者和历史教学研究者的角度,以笔者编写的选择性必修2第1单元为例,谈谈新教材的体例结构与设计意图,以及对单元教学设计的初步设想,供使用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教师参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必修课程采用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②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材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这两类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和意图如表1所示。
必修课程采用中外历史分编,侧重叙述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选择性必修课程采用中外历史混编,侧重从多角度展现人类社会的历史。
两类课程互相补充,前者为后者提供宏观历史背景,后者为前者提供深入探究的视角。
《经济与社会生活》是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第二个模块,下面从课标要求和教材体例结构两个方面介绍该模块的内容。
(一)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相关要求1.内容要求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由“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交通与社会变迁”“医疗与公共卫生”6个专题组成。
课程标准对该模块的总体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一是“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
此外,课程标准对每个专题的内容都提出具体要求。
高中历史课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课教案设计一、引言历史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对学生的历史认知、思维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历史课教案设计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以及评价与反馈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高中历史课教案。
二、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确保学生掌握相关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比较、综合等。
3. 价值目标:通过历史教育塑造学生的公民意识、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内容选择1. 重点内容:选取与学科核心内容紧密相关的重要时期、事件或人物,如古代文明、世界两次大战等。
2. 扩展内容:加入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四、教学方法运用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历史学习体验。
2.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3. 注重引导与启发: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提问和质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
五、教学资源准备1. 集思广益:通过查阅教材、资料、网络等多渠道,积累并整合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呈现方式。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场所,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过程安排1. 热身活动: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当天教学内容的思考和预热。
2. 知识点讲解:以幻灯片、图表等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基础概念。
3.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背景、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项历史调查或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独立思考能力。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两汉时期民族政策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5.家庭作业: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两汉时期历史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两汉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疆域的变迁,激发学生对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的好奇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两汉时期我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吗?这一时期有哪些重要的事件和人物?他们对国家统一有哪些贡献?”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国家统一、乏深入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成长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成就及其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两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详细讲解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如察举制、尚书省、州郡县制等,分析这些制度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贡献。
3.阐述两汉时期的经济政策,如盐铁官营、均田制等,探讨这些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介绍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如儒家学说的发展、史学的繁荣等,分析两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列举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简述两汉时期的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4.设计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2.通过学习隋唐时期的历史,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4.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分立与并立特点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隋唐时期历史内容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梳理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要求标注重要事件、人物及影响。
2.选择一位你感兴趣的唐朝历史人物,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关于该人物的历史小传,内容包括其生平、事迹、影响等方面。
随后,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隋唐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隋朝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等,为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
2.详细介绍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重要历史事件,突出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以及唐朝的民族关系、中外交往和科举制度等重要内容。
2.掌握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更迭,政权分立与并立的特点,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教学设计2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与立意本课题目为《人民解放战争》,本课教学落点是要突出“人民”两个字,要通过战争凸显出人民选择和人民力量在此次战争中的作用。
通过两党方针和政策的对比,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
对于“人民”的定位也突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推进者的唯物史观。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人民解放战争》是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第八单元第25课。
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为独立单元来处理,强调战争的连续性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冲击与改变。
本课定位从对解放战争全过程的介绍延伸到通过战争所反映出的国共两党方针、政策的分析。
使学生们全面且客观地认识到国民党政权所存在的违背民愿之处,进一步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能够最终体会到在人民的选择之下,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复兴的责任,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的胜利。
三、学情分析本讲对象为高一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对于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学习,学生对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有了一定了解,但仅停留在感性层面,对于解放战争全局的把握和理解还不够深刻。
由于缺乏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党在解放战争过程中方针、政策的对比,不能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革命取得胜利是人民选择的结果。
四、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内战爆发的背景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2、通过阅读教材,提炼概括国民党政权在人民解放战争前后统治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
通过梳理国民党政权违背民意的表现,分析造成其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3、通过梳理材料,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做出的相关努力。
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原因,认识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史实。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2、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革命取得胜利是人民选择的结果六、教学设计思路定位“人民”来分析解放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学科课程是由课程目标(教什么)、目标实现方式方法(怎么教)、目标实现效度(教的怎么样)三部分组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逻辑结构。
在长期的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模糊甚至忽略的现象。
教育部颁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历史核心素养目标。
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试图从教师能够理解与实践的角度,提供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些建议。
一、理解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课堂教学目标有其系统的复杂的内涵,从大多数教师能够理解与实践运用的角度出发,这里提供几个基本思路。
首先,注意理解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侧重区别。
徐蓝、朱汉国指出,“本专题……,包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改革变法、经济发展、思想繁荣等多方面的问题。
这些内容在初中阶段基本都有涉及。
高中学习的关键之处,不在于掌握更多的史实,而是要在掌握基本史实基础上,理清上述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1]孤立的历史知识点具有历史时空存在的价值,但缺乏意义,只有在结构中(横向、纵向)才能够呈现与发现意义,并展开深层次学习。
这也是本轮课改针对“碎片化”知识,提出的“结构化”知识的一种表述。
春秋战国时期构成一个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结构),理清诸侯争霸兼并、改革变法、经济发展、思想繁荣等多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够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
所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主要目标,注重基本结构中(历史时期、单元、课等)各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
其次,注意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五个素养本身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同时也是历史学人终身追求的发展目标,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注意实践的适用性。
自2015年始,我们在魏恤民引领指导下,开展历史核心素养相关的学习研究至今。
期间,数十次邀请华南师大张庆海、黄牧航两位教授到宝安区进行讲座培训、项目研究指导,切身体会到对历史核心素养认识理解的艰难,更何况在理解基础上的教学实践!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历史核心素养需要一个重新学习与逐步发展的较长过程。
建议教师熟读课标相关概念,借助相关学业评价标准深入理解;通过统编教材理解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在具体的历史解释中的运用,理解核心价值;在教师已经熟悉的历史能力训练过程中,有机地渗透运用历史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历史研习的方法与观念。
再次,注意理解课堂学生主体学习的素养达成路径。
课标指出,“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
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
所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达成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过程与方法”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一般通过基于问题情境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完成。
课标指出“以问题为引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
”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一般呈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系列问题设计,要启发有据,思维展开有深度、有层次。
最后,注意理解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复杂多样性。
高中历史课程实施的具体环境复杂多样。
课程资源的获取与掌握不同,教师个体之间的素养水平不同,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不同,还有许多其它因素,都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存在不同的差异。
虽然有课程标准的基本统一规范与要求,但相对还是比较模糊。
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多元复杂性,应根据具体学情针对性设计。
二、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几个实践方案我们从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出发,为教师提供几种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方案。
第一种方案,学生读懂统编教材:建立历史知识结构,理解历史结论,体验、感悟、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种方案的主要设计理由,一是统编教材的目的,要求教师落实国家期望的正确历史观等价值观念;二是由于“新冠疫情”等多种原因,一线教师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三是统编教材呈现国家强调的诸多历史结论,以及复杂结构与师生(初中所学)已经建构的历史知识认识存在差异;四是历史教师普遍性的工作繁重,缺少系统学习与研究备课的时间等。
专家型的培训指导是必需的,但我们更期望从多数普通教师教学实际出发,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如课程标准、统编教材均明确提出一个模块主题“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但在2021年1月宝安区高一历史期末调研(合格考水平)考查中,9347名学生选择题正答率仅为38.1%。
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引入“国家出路的探索”新视角,并明确指出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正答率仅为8.9%。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洋务运动”(63.8%),充分反映了教科书新观点与师生已有固化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
因此,“教好书(统编教材)”是师生认识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目标课程的基础。
为此,我们设计以下原则性教学目标。
示例1:原则性教学目标学习主题1 导读教科书,深入理解本课核心历史概念学习主题2 建立本课知识结构(历史时空轴、历史唯物史观逻辑结构、华夏认同观念发展脉络等选一例设计即可,蕴含历史时空观念等素养)学习主题3 选择适合的历史核心素养各要素进行案例分析(教材各目之间的联系、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原理分析)。
第二种方案,依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遵循教学参考书设计的教学目标。
《中外历史纲要(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前所未有的厚重,A4纸篇幅,410多页,承载着编写人员对教科书的详细解读,是历史教师开展教学实践不可或缺的工具。
教师教学目标设计需要认真研读教参,虽然有前述多重目标纠缠干扰,但教参的目标设计能够呈现教科书所述历史知识基础上的理性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
目标设计主要适应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学业合格考的教学需求,如第16课,教参确定的教学重点为“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不平等性质、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难点为“鸦片战争的性质”。
[3]这种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适合一般学校教师或学生“合格考”学业需求的教学。
这种目标设计有利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不利于建构历史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历史认知,因此制约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所以,运用此方案确立教学目标,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主题;二是注意整合教科书内容梳理基本结构;三是深化教科书相关解读,有机渗透历史核心素养;四是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学习主体地位。
示例2: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参考书教学目标:重点(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我们设计教学目标如下:学习主题1 导读教科书,深入理解本课核心历史概念学习主题2 建立本课知识结构(历史时空轴、历史唯物史观逻辑结构、华夏认同观念发展脉络等选一例设计即可,蕴含历史时空观念等素养)学习主题3 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历史唯物史观)学习主题4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家国情怀等)第三种方案,依据课标内容要求,模块主题统领下,以统编教材单元为单位,确立教学主题目标。
这种方案由历史教科书部分单元设计特点所决定,内容多、线索复杂且初中详述,按照教材课目教学,很难走出重复初中教学的困境。
高一学生习惯了初中按照教材课目的教学,在教师打破教材结构的教学在实践中,学生大多持反对意见。
所以,对于学生等级考或生源优势学校,应该按照第三种方案,打破教材课目结构,重建教学目标逻辑。
示例3: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学习主题1 导读教科书,深入理解本课核心历史概念学习主题2 理解中国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环境:外国入侵、晚清中国变化)学习主题3 中国人民困境中的顽强抗争与奋斗(反侵略战争、思想启蒙、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学习主题4 探讨近代发展观(基于家国情怀的历史评价、历史局限性等)第四种方案,依据历史核心素养目标,依托课标与统编教材课目,设立学习主题目标。
教师对于历史核心素养目标有比较清晰的理解认识并能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条件下,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外历史纲要》的基础上,面对学生学业等级考的教学就可以采用这种目标设计,也就是更加系统的主题教学。
必备的核心主题目标大致分三类,互有交融。
一是必备知识的准备与深化理解,如历史时空知识体系、结构化知识、统编教材中的评价结论的深入理解等;二是课标模块主题,如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及发展)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的途径与影响等;三是历史材料与论证、历史发展观念、家国情怀观念下的历史认识等。
示例4:建构历史时空知识体系主题(以春秋战国为例)活动1 自主完成春秋战国时期大事年表(事实性知识、历史时空观念)活动2 课程标准核心概念深化理解(概念性知识与思维)活动3 探讨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历史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历史解释)活动4 探讨时代发展线索与特征这四种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呈现由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现象到本质)的历史思维发展过程,体现深度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分享交流评价贯穿其中。
当上述活动完成以后,学生自主建构后续秦汉等历史时期的历史时空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站在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理解并予以实践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才能够有效建立课堂教学的基本逻辑,即教学目标设计——实现目标的教学过程——目标实现的效度评价,从而为历史核心素养目标的逐步实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