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第十六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
![第十六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b9360190b4c2e3f572763b9.png)
欢迎共阅第十六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3、???????? 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主要是有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简单介绍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2、???????? 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渐受到重视。
唐代开始有了“窑”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我国瓷器大量行销海外。
明清是我国的制瓷业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作品和图片,根据陶瓷艺术的欣赏方法,从器皿的外形上、纹饰上、釉色上、来进行讲解。
从东汉到南北朝,是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样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唐代,瓷器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
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0f051602f5335a8102d2208b.png)
• 器物表面:没有釉或施低温釉
• 胎 质:有较强的吸水性
• 敲击声音:不清脆
瓷器 瓷土(高岭土) 在1200度以上 施高温釉 不吸水或吸水性很
小 有清脆的金属声
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外形上。
陶瓷艺术的美,还体现在纹饰上。
陶瓷的美,还体现在釉色上。
1.设计陶瓷作品的外形。 2.选择装饰陶瓷艺术品的方式。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器产生 于新石器时代,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陶器与瓷器在原料和加工工艺等方面有明 显的区别。我国古代陶瓷艺术取得了灿烂 的成就,是应当珍爱的国宝。
陶和瓷的区别:
•
陶器
• 制作原料:陶土(黏土)
• 烧成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度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59ef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3.png)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及其特色;2.掌握一些陶瓷的基本知识,如制作工艺、装饰手法等;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亲身参与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陶瓷的历史概述;2.中国古代陶瓷的种类和特点;3.陶瓷的制作工艺;4.陶瓷的装饰手法。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中国古代陶瓷器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简要介绍陶瓷艺术的历史及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的陶瓷艺术被称为国宝。
Step 2:学习(20分钟)通过讲授课堂笔记和讲解PPT,介绍中国古代陶瓷的种类和特点、制作工艺、装饰手法等基本知识。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感受陶瓷的精美之处。
Step 3:互动探究(3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古代陶瓷的制作过程和工艺特点。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2.制作体验:教师分发一些陶土、工具等材料,并引导学生通过亲手制作一个小型的陶艺作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和装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Step 4:展示交流(20分钟)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自己制作时的心得和体会。
可以设置一个小型陶艺展览会,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欣赏。
Step 5:总结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过程和内容,总结陶瓷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问题,检查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活动:1.陶瓷艺术欣赏: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艺术展览,欣赏更多的中国古代陶瓷作品,进一步增加对陶瓷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2.制作更复杂的陶艺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陶艺制作的技能,制作更具挑战性的作品,如小型陶瓷花瓶、碗等。
教学资源:1.图片、实物:用于展示中国古代陶瓷作品的样式和特点;2.陶土、工具等:供学生进行陶艺制作活动;3.PPT和课堂笔记:用于讲授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案)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2f449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7.png)
-例如:分析陶瓷的纹饰、造型、色彩等元素,了解其象征意义和艺术价值。
(3)掌握陶瓷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学习绘制陶瓷纹饰,了解不同画笔的使用方法和绘制技巧。
2.教学难点
(1)陶瓷艺术历史及文化知识的深入理解。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对各个时期陶瓷艺术的特点、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有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陶瓷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代陶瓷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陶瓷绘画操作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成员之间的交流并不充分,导致讨论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讨论过程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大家在探讨古代陶瓷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能够提出一些很有创意的想法。但也有一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我打算在课后增加一些相关的训练,如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演变和各个时期的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图片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代陶瓷艺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陶瓷纹饰的寓意等。
小学美术_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c6f7d2551e79b89680226d3.png)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设计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
2、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的造型、纹饰、釉色;了解陶与瓷的区别。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教学准备:教师:1、收集古代陶瓷的图片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2、陶瓷的相关视频。
3、制作分析陶瓷艺术美的鉴赏卡。
4、陶器和瓷器的实物若干学生:搜集古代陶瓷的相关知识。
生活中的陶器和瓷器教学重点: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走近陶瓷,欣赏感受,辨别区分。
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学生谈感受,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板书: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师讲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
让学生自主探究区分陶器和瓷器的方法: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小结:摸一摸、敲一敲,看一看……二、出示一件陶器:学生观察并大胆说出特点,教师总结:器形之美、纹饰之美三、介绍一件瓷器,播放视频,引出——青花瓷教师提问引出蓝白相间的青花瓷——釉色之美介绍青花瓷被称为“永不凋谢的青花”,它起源于唐宋,在元代成熟,到明清鼎盛。
在中国千年的瓷器历史中,青花瓷是主流瓷器,因此被誉为“国瓷”。
四、赏析青花瓷罐《鬼谷下山》,仔细感受外形、纹饰、釉色的美。
猜猜为什么创造当时的单件工艺品世界纪录?让学生试从器形、纹饰、釉色三方面分析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一)艺术美方面:(1)造型:器形硕大,造型优美,浑厚古朴,做工精湛。
强调:外形(2)纹饰:纹饰中描绘了中国古代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谋略家——鬼谷子,传说他的徒弟中有孙膑、庞涓,等等。
徒弟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师傅则更高深莫测了。
元青花中表现人物故事的作品很少,尤其是这种军事谋略题材的,更是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画法可谓是登峰造极,细腻传神,栩栩如生。
强调:纹饰(3)釉色:运用了中国画墨分五彩的效果,把青料的浓淡深浅表现的恰到好处,给人典雅清新之感。
人教版美术五上第20课《珍爱国宝 古代陶瓷艺术》课件1
![人教版美术五上第20课《珍爱国宝 古代陶瓷艺术》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8c8eaa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f.png)
古代陶瓷艺术以其造型多样、色彩丰富、图案精美等特点著称,同时注重实用 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风格
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陶瓷艺术风格各异,如青瓷、白瓷、彩瓷等,体现了不 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色。
古代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重要性
古代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工艺美术的瑰宝,也是 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彩瓷
彩瓷是指在白瓷或青瓷上 施加彩绘的瓷器,如唐三 彩、五彩、粉彩等,色彩 丰富、图案精美。
陶瓷艺术品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上釉
在坯体表面涂上一层透明或彩色 的釉料,起到美化陶瓷的作用。
装饰
在烧制好的陶瓷上进行刻花、彩 绘、贴花等装饰,增加艺术美感 。
01
制坯
选用优质粘土或高岭土,经过揉 捏、拍打、塑形等工序制成陶瓷 坯体。
教师点评3
陶艺作品造型新颖,手工技艺高超。
学生互评3
陶艺作品的创意非常好,但烧制过程中可能需要注意火 候和温度的控制。
学生创作心得分享
心得分享1
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刻体 会到了古代陶瓷艺术的魅 力,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 学习和传承。Fra bibliotek心得分享2
通过这次创作,我学会了 如何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 来表现物体的质感。
介绍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陶瓷艺术特点和风格,如青瓷、 白瓷、彩瓷等。
02
古代陶瓷艺术简介
陶瓷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古代陶瓷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随 着制陶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 具有地域特色的陶瓷文化。
发展
从夏商周到明清时期,古代陶瓷艺术 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不断创新和提 高。
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 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十六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案四 小学美术教案说课稿
![第十六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案四 小学美术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fc99071ccbff121dd3683c1.png)
第十六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案四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
2、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来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3、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来欣赏陶器、瓷器艺术。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央二台每周三晚上7:30—8:30,有一个专门介绍文人字画、青铜器、丝绸等国宝的栏目,叫《》(鉴宝)今天我们也来欣赏一样国宝,那就是陶瓷,而且是古代的。
(揭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式的导入进入本课欣赏内容,同时为下阶段的欣赏活动打下伏笔。
二、自学交流:1、自学:请大家翻到最后一课,仔细读读书上的文字和图片,并结合你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了解的有关陶瓷的哪些知识?2、交流:(文字、图片或实物演示)3、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谈了陶瓷的种类、发展史、陶瓷的区别这几方面,看到了陶瓷悠久的历史,学会了如何区分陶器和瓷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陶瓷博物馆,欣赏一下被称为中国灿烂文化象征的陶瓷艺术吧!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陶瓷的知识,认识到陶瓷的文化价值。
三、欣赏评述:1、你们看到了哪些陶瓷?(壶、盘、盆、酒器、瓶等)小结过渡: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除了实用,还很——?(美)美在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外形、纹饰、釉色)设计意图:了解古代陶瓷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同时为后面欣赏陶瓷提出可从外形、纹饰、釉色三方面入手。
2、欣赏:(1)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赏宝专家,首先邀请蒋专家作一个示范。
(师示范欣赏船形彩陶壶)设计意图:提供欣赏范例,并让教师参与到欣赏中(2)现在请大家结合手中的资料,对你们想要欣赏的陶瓷作一些详细的研究,可以和你们小组成员一起讨论,然后由你们组的小组负责人填写一张表格,等一下我们要根据你们的欣赏情况选出最佳赏宝专家组。
(3)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辅导。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942fd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e.png)
二、发展阶段(一)欣赏《青花瓷》曲初步感受青花教师提问:有一件景德镇生产的元代青花瓷,在2005年创造了单件工艺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你们知道是哪一件吗?你们想看看吗?出示鬼谷下山图片)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虽然我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但是我们从中感受到,全世界人民对中国青花瓷文化的尊重与认可,用这么高的价格表示出他们的推崇与敬意。
那么想解答《鬼谷下山》价值连城的原因,我们还要先了解青花瓷。
(板书:青花瓷)师:关于青花瓷,你知道什么?(播放视频了解)同学们知识渊博,真是见多识广。
老师这里有一件现代的青花瓷。
(出示实物,请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
)青花瓷被称为“永不凋谢的青花”,它起源于唐宋,元代成熟,到明清鼎盛。
在中国千年的瓷器历史中,青花瓷是主流瓷器,因此被誉为“国瓷”。
你们想欣赏与了解更多青花瓷吗?让我们伴随着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一起走近更多青花瓷的绝世珍品,体验青花之美。
(播放歌曲MV)(设计意图:通过观赏青花瓷实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播放歌曲《青花瓷》MV,通过图像欣赏青花瓷,创设视听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拉近瓷器与学生的距离。
)(二)小组研讨质疑追问缔造疑团教师:欣赏之后,你有什么感受?青花瓷如此美仑美奂,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
大家心中也一定有很多疑问。
关于青花瓷,你有哪些问题?(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性,使他们成为设疑者与探究者。
本课解决的核心问题写在左边,学生现场生成的其他问题写在右边。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体现问题的课堂生成性,打破欣赏课中教师一言堂或牵着学生思路走的既定模式,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三)小组合作观察青花实物体验外观特征教师:你们想不想亲自观察真正的青花瓷,来解答这些问题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青花瓷仿品。
(每个小组都有器形不同、纹饰各异、颜色浓淡有别的若干件青花瓷)在欣赏之前,找一名同学大声朗读欣赏卡,了解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
人教新课标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评课稿
![人教新课标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6462da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1.png)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评课记录评课1:教学准备: 许淑红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 并收集了大量的有关陶瓷艺术品及制作过程的影像的资料, 以供孩子欣赏, 激发学生兴趣。
为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及调理清晰的体验欣赏过程做了很好的铺垫;打造了一个自主学习、同学互动的完美平台。
教学活动: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从陶瓷的发展史到器皿的外形, 纹饰以及釉色等多方面、多角度欣赏的方式方法。
通过科学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讨论, 不仅渗透了多角度欣赏的方式方法, 还使学生观察了解了陶瓷的制作过程及陶与瓷的区别。
最终通过“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欣赏大赛”体验了多角度条理的欣赏古代陶瓷艺术的过程, 检验了学习活动效果及同学合作能力。
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孩子们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现自我。
这正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评课2:许淑红老师执教的《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
这节课从整体上看, 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 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应该说, 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 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 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落实, 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 按部就班, 缺少开拓精神, 教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 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首先, 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 而是根据初一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 教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 具有开放性;其二, 独特新颖的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 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 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资料来自网络, 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 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时每组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品选择自己的优点去参与活动, 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 具有开放性。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美术《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美术《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28723e0740be1e650e9a63.png)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课程,教材图例中提供了各个时期的陶瓷,从造型美、纹饰美和釉色美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陶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着学生去观察、分析和评价,突出了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理念。
通过本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还渗透了对祖国古老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
2. 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的造型、纹饰、釉色;了解陶与瓷的区别。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了解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2.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教师语言:同学们好,你认识这个单词吗?“CHINA” 对!China一词是“中国”和“瓷器”的英文译名。
首字母大写译为中国,而首字母小写则翻译为瓷器。
早在十七世纪,瓷器就与中国成为双关语。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一课。
板书课题:《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
(二)讲授新课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陶器或瓷器,互相摸一摸,欣赏分享有何不同?对比欣赏陶器和瓷器,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 陶瓷的发展史教师语言:陶器制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陶器制造普遍得到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生活与艺术需求的增长,陶器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逐渐完成了陶到瓷的演变。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说课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8d83d3a679563c1ec5da71e1.png)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九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本科教材属于“欣赏·评述”课。
该课是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为一体的美术课.在这里我就以《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来引导孩子们了解和传承祖国文化艺术瑰宝,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这节课我打算利用学生收集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一课内容虽然抽象,但它并不孤立存在。
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抓住了与学生切身感受联系的一条线:《色彩的和谐》、《美丽的纹样》、《趣味文字》《陶泥的世界》等,基本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循序。
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与造型游戏,尝试对雕塑作品的点、线、面、色彩的不同角度的细致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
了解古人的雕塑的杰出水平,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
同时,本科又包含了历史、语文、思品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又起到巩固其他学科知识的作用,逐步提高同学们学以致用相互贯通。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别及其代表纹样,了解瓷器的基本常识;方法和过程:学习器皿的外形、纹饰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陶瓷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学习中国人陶瓷文化情节的同时获得更深层、多元的文化积累。
(三)教学的难点重点教学重点:1、了解陶器与瓷器的生产与发展及其之间的区别;2、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好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和分析陶瓷造型、纹样和釉色,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二、说学法1、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通过玩、看、想、说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创新。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5c31bb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c.png)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这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陶瓷的特点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生动展示了古代陶瓷艺术的精美和独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物来了解知识。
但是,对于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古代陶瓷艺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陶瓷艺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知识,各个时期陶瓷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代陶瓷艺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观察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古代陶瓷艺术的精美和独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关于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讲授: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3.观察与比较: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不同时期的陶瓷作品,分析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5.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陶瓷作品的创作实践,教师个别指导。
6.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五年级美术上册课件-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五年级美术上册课件-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fae5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3.png)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起源:中国是最早发明陶瓷的国家,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发展:陶瓷艺术经历了从原始陶器到瓷器的演变过程
陶瓷艺术的特点:造型优美,色彩丰富,工艺精湛
陶瓷艺术的影响:对世界陶瓷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陶瓷艺 术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造型独特:古 代陶瓷艺术品 的造型丰富多 样,具有独特 的艺术风格。
造型:观察陶 瓷的造型是否 独特、美观, 是否符合当时
的审美标准
色彩:观察陶 瓷的色彩是否 鲜艳、和谐, 是否符合当时
的审美标准
纹饰:观察陶 瓷的纹饰是否 精美、独特, 是否符合当时
的审美标准
工艺:观察陶 瓷的工艺是否 精湛、独特, 是否符合当时
的工艺水平
历史价值:观 察陶瓷的历史 价值,是否具 有重要的历史 意义和研究价
教育普及:在学校和社会上普及古代陶瓷艺术的知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加强对古代陶瓷艺术 的研究,挖掘其历史、 文化、艺术价值
加强对古代陶瓷艺术 的保护,建立完善的 保护机制和措施
加强对古代陶瓷艺术 的传承,培养专业人 才,推广陶瓷艺术教 育
推动古代陶瓷艺术的创 新发展,结合现代科技 和艺术理念,创作出更 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陶瓷 艺术品
鉴别真伪:了解陶瓷的历史、工艺、材质等,掌握鉴别真伪的方法 品相完好:选择品相完好、无破损、无修复的陶瓷艺术品 稀有程度:选择稀有、罕见、有历史价值的陶瓷艺术品 保存环境:保持适宜的湿度、温度和光照,避免陶瓷艺术品受到损坏
举办展览:展示古代陶瓷艺术品,让更多人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开展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历史、制作工艺和保护方法 制作宣传片:通过影像资料展示古代陶瓷艺术的魅力和保护现状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bc0e470aee06eff9aff80700.png)
(三)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釉色上
各种颜色釉,会使瓷器 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
从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陶瓷艺 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个部分。瓷器是中国发明
的,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知识窗)
/10/29
.
23
(二)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纹饰上
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用细泥红陶制成。 内壁绘有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手拉手, 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似为发辫。舞蹈盆 的整个画面,人物突出,神态逼真,用实线条表
现,笔法流畅重在写实。
五彩花鸟纹瓶是清朝 康熙年间的传世品。 瓶身画面中荷花盛开, 新生的尖尖小荷随风 摇曳,如盖的荷叶浮 挺于水面,枯卷的叶 杆垂腰折首,翩翩择 落的翠鸟顾盼其间, 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荷 塘秋趣图。此器物现
舞蹈纹彩陶盆
罐 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
(元代)
出土:1964年5月.河北保定
器形: 罐体器形丰满,腹部突出, 上部口小。
纹饰: 罐体上有镂雕、山石,肩部 呈灵芝垂云开光,青底莲花 显得非常精美,给人以古朴 淡雅的感觉。
釉色: 以青色、白色、红色 为主, 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色同印 形成“青花夹紫“,以青色为 主,罐体显得雍容华贵。
一、从外形上欣赏; 二、从纹饰上欣赏; 三、从釉色上欣赏。
(一)陶瓷艺术的美,体现在外形上
《白陶鬶》:高29.7厘米、用夹砂白陶做成。 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炊煮器。其造型结 构由口、腹、底三部分组成。整个器皿似一 昂首扬尾的动物,非常富有特色。底部有突
出的三足,便于下面放柴火燃烧。
《彩陶船形壶》:陶壶为盛水器。整个器 皿呈一艘船的形状,肩上左右半环耳是用 来系绳的,在腹部绘有渔网,使人不由得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PPT课件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367d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1.png)
-古代陶瓷艺术
-.
China 中国 china 陶瓷
产生时间 制作原料 烧成温度 器物表面
胎质 敲击声音
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陶器
瓷器
新时期时代早期
在陶过1000℃ 没有釉或施低温釉
有较强的吸水性
在1200℃以上
施高温釉 (现代瓷器有的不施釉)
不吸水或吸水性很小
彩陶几何纹盆(仰韶文化)
五彩花鸟纹瓶﹙清代﹚
故宫藏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白釉黑牡丹纹瓶(金)
粉 彩 婴 戏 图 壮 罐 ︵ 清 乾 隆 ︶
黄釉罐(明代)
祭红梅瓶(清代)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 华民族发展的历史 。
-——郭沫若
不清脆
有清越的金属声
鬼 谷 子 下 山
2005年 伦敦 2.3亿
白陶鬶﹙gui﹚ ﹙新石器时代 ﹚
彩 陶 船 形 壶 ︵ 新 石 器 时 代 ︶
汝 窑 粉 青 莲 花 式 碗 ︵ 北 宋 ︶
钧窑月白釉瓶﹙宋﹚
舞 蹈 纹 彩 陶 盆 ︵ 新 石 器 时 代 ︶
彩陶盆﹙约公元前4000年﹚
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五篇)
![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6967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a.png)
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五篇)第一篇:古代陶瓷艺术教案五年级上册16、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教学意图:举世闻名的陶瓷,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
如今陶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学生对于陶瓷的发展历史和怎么鉴赏瓷器确实知之甚少,作为中国人必然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可能也是编书者的意图所在,所以我结合学生对陶瓷了解的已知知识和陶瓷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感知、触动、表达、思考、参与中浸润中国瓷器之美!教学目的: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感受陶瓷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的成长与涅槃,并探寻欣赏瓷器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技能目标:通过动手绘制青花图案感知蓝白青花的梦幻迷离素雅之美。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和探究中国瓷器的情感,从而形成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习惯!。
教学重点:1.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了解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三个阶段① 青瓷的出现② 青花瓷的出现③彩瓷的出现3.欣赏瓷器基本的方法。
教学难点:1.了解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三个阶段① 青瓷的出现② 青花瓷的出现③彩瓷的出现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手绘瓷器发展年历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歌曲《青花瓷》导入(4分)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好吗? Ppt:播放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看完视频后:师:真美啊!什么美啊?生:教师:周杰伦歌唱得美,青花瓷更美!2008年春晚的这首歌将青花瓷的美浸透到每个中国人的心!而中国瓷器的美早已震撼了世界!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是一件制作于14世纪早期的元代青花故事纹瓷罐,创造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价格。
鲁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2
![鲁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38bfeb3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07.png)
鲁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是鲁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对国宝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于陶瓷这种艺术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国宝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2.如何培养学生对国宝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2.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陶瓷艺术。
3.采用分组讨论、个人创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国宝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中国古代陶瓷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瓷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特点,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3.展示:展示一些典型的中国古代陶瓷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陶瓷艺术的美感和特点。
4.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国宝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5.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一幅陶瓷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6.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等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觉的感受形似、同构、张力等特征,以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为主。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评价
策略调整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请同学们想一下中国的国宝都有什么?生:…………师:熊猫、陶瓷、丝绸……下边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古代的陶瓷艺术!出示课题:《古代陶瓷艺术》2、简单了解陶瓷师:请大家思考:“陶瓷”具体指什么?小结: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在日常生活中是用的普通陶器与瓷器绝大部分属于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
(二)究陶瓷的发展历史1、过渡:师:两者在出现的顺序上有没有先后呢?生:……陶器比瓷器出现早师:考古学家发现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2000年)就发现了陶器2师生共同研究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陶瓷发展的历史,教师进行适当补充陶器的发展:陶器制造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陶器制造普遍得到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生活与艺术需求的增长,陶器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到商代和周代,出现了专门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战国时期,陶器上开始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丧葬制度发生变化,开始用套用代替人殉,所以陶俑较多出现。秦代最为著名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到了西汉时期,上有淘气工艺开始广泛流传。唐代的陶器一黄、褐绿为基本釉色,这类陶器俗称“唐三彩”。
表扬耐心欣赏视频的同学。重点表扬欣赏过后能总结发言的同学。
陶器、瓷器的产生发展内容繁多枯燥,难以一时间讲清,结合图片故事让学生边听边看边说,将抽象的内容形式化,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亮点:
改进措施:
学生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
教学重点
1、了解陶器与瓷器的生产与发展及其之间的区别。
2、学会从器皿的外形、纹饰好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准备
教具
学具
课件、剪刀、彩纸等示范用品。
教学难点
观察和分析陶瓷造型、纹样和釉色,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观点。
学科知识拓展延伸
回到家中寻找陶瓷器品,了解它的由来。做好记录下堂课和同学们分享。
美 术 教 案 设古代的陶瓷艺术
年 级
五年级
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
备课人
使用人
上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主要文化类别及其代表纹样,了解瓷器的基本常识。
方法和过程:学习器皿的外形、纹饰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陶瓷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学习中国人陶瓷文化情节的同时获得更深层、多元的文化积累。
表扬欣赏课端正态度的同学,欣赏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需要一定知识累积才能对所欣赏事物多份期待和耐心。
本课包含了历史、语文、思品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的观察触摸法辅助教学,创造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评价
策略调整
教
学
过
程
瓷器的发展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早期的瓷器,也就是原始瓷。东汉以来至魏晋时期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到了宋代,制瓷工匠们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宋代瓷器达到一个成熟时期,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元明两代中国的瓷器又有了重大的发展,出现了被受人青睐的青花瓷。(三)陶瓷的制作过程:粘土——坯胎——上釉——窑烧——陶瓷(四)作品欣赏:老师从外形、纹饰、釉色方面引导欣赏彩陶船形壶、青瓷莲花尊和孔雀绿釉碗及青花瓷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