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污染的测量误差分析(精)

合集下载

自动监控(气)运行工试题3(答案)

自动监控(气)运行工试题3(答案)

自动监控(气)运行工(三)答案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1、烟气排放参数监测系统是对排放烟气的温度、压力、湿度、流速等物理参数进行监测,用以将污染物的浓度转换成标准干烟气状态和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剩空气系数下的浓度。

(×)2、完全抽取式分析仪采用的分析原理主要利用的是红外、紫外的吸收光谱原理,稀释抽取式分析仪采用的只有红外、紫外的发射光谱原理。

(×)3、加热采样管是将样气从采样探头输送至分析仪的管路,加热温度一般为85℃。

(×)4、由于直接抽取法的后处理方式是在分析仪后除湿、除尘处理的,而前处理方式是在分析仪前处理的,所以后处理方式的分析仪的采气流量比前处理方式的大。

(×)5、采用相关气体滤光片技术可在同一检测室测定不同的被测气体。

(√)6、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用参比波长代替参比气室,所以其分析原理不服从朗伯 -- 比尔定律。

(×)7、零点校准气中水分可使红外气体吸收分析仪标定后引起负误差,但使紫外气体吸收分析仪标定后引起正误差。

(×)8、直接测量法不需要抽取探头或采样系统。

(√)9、采用单波长测量原理的直接测量式CEMS,必须选择待测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处对其进行测量。

(×)10、采用DOAS技术的直接测量式CEMS,在待测成分存在化学行为干扰的情况下,不能正确地测量其绝对浓度。

(×)11、单位光程不透光度大的烟气排放一定有更高的烟尘排放浓度。

(×)12、光学法烟尘监测仪光源一般调制到1KHZ到5KHZ,调制的目的主要是消除背景光的干扰、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

(√)13、电化学氧含量监测仪的传感器在工作时,O2在工作电极上得电子,然后通过扩散透气膜进入对电极,再在对电极上失电子。

(×)14、平均压差皮托管法和S型皮托管法都不适合于测定低流速烟气的流速。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监测VOCs的仪器比对测试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监测VOCs的仪器比对测试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监测VOCs的仪器比对测试施禅臻;李亚飞;刘悦;张爱亮;丁臻敏;陈启悦;蔡泽仁【摘要】通过在化学工业园进行的比对测试表明,基于开放式光路差分光谱吸收法技术(LP-DOAS)的在线仪器监测到了环境空气中的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甲烷、异丁烷、乙酸乙酯、乙烯及部分苯系物)等,并且能够有效捕捉极值.标准气体比对结果显示,仪器在高浓度比测(开放光路中通入样品气体)中具有较好的结果(示值误差较低、稳定性重复性较好),能够对丁二烯、丁酮、丙烯等气体有效监测;而低浓度测试(吸收光池法)结果中示值误差较高,表明LP-DOAS可能存在系统性偏差.在比对测试方法上,针对LP-DOAS等新型光学监测技术,美国TO-16建议方法(开放光路中通入样品气体)能够较真实地模拟监测环境状况,应进一步结合我国计量检定规程以及技术规范,进行探索实践.【期刊名称】《上海计量测试》【年(卷),期】2017(044)006【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LP-DOAS;VOCs;比对测试;TO-16【作者】施禅臻;李亚飞;刘悦;张爱亮;丁臻敏;陈启悦;蔡泽仁【作者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光学在线监测技术作为测定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不断推广应用[1-3]。

相较于传统的化学法(又称湿法),光学法(又称干法)因为响应快、维护简易而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

具体而言,国内外目前主要包括开放式光路差分光谱吸收分析法(Long-Path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LPDOAS)、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技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法(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metry,TDLAS)[1-2]。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的大气质量在线连续监测系统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的大气质量在线连续监测系统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的大气质量在线连续监测系统郁敏;南学芳;李楠;杨杰;张宇;高秀敏【摘要】为精确测量气体组分及其浓度,根据大气中硫化物和氮化物在紫外波段对光谱分子的吸收特性及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及相应的计算方法,设计了大气质量在线连续监测系统.该系统对硬件做了性能提升,实现了高速精确采集;在算法上对Lambert-Beer定律进行了优化,消除了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加精准,达到了精确、快速、实时地监测气体组分及其浓度的目的.【期刊名称】《光学仪器》【年(卷),期】2016(038)003【总页数】5页(P262-266)【关键词】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连续监测;环境监测;气体浓度【作者】郁敏;南学芳;李楠;杨杰;张宇;高秀敏【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53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硫化物、氮氧化物等,随着交通运输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逐渐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大气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

对此,我们有必要研制一种可监测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系统。

电化学分析法是目前大气污染物监测设备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其价格低廉、结构简单,但由于存在操作繁琐、维护量大、交叉干扰、寿命短等缺点,该技术已处于被淘汰的状态。

紫外荧光法虽然操作简单及精度高,但其只适合测量二氧化硫,不能同时测量氮氧化物。

光谱检测技术灵敏度高,一般可达到10-9~10-12级,能满足对大气痕量气体的检测要求,同时光谱检测技术具有可检测气体种类多、响应时间快、受环境因素影响小、维护周期长等优点,非常适用于现场的在线连续监测[2-3]。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虽然是一种新兴的空气检测方法,但是在很多方面比传统检测技术优势明显。

笔者结合对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研究,在论文中阐述了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原理以及在大气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字]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技术原理大气环境检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气体排放日益加重,空气中充斥着大量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不但造成空气环境的极端恶劣,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当前,各种检测技术方法或大或小的存在弊端、缺陷,随着环境检测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脱颖而出,成为大气环境检测领域的宠儿。

1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环境检测应用中的发展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瑞典、德国等诸多国家开发出以常规光源为基础的长光程光谱分析仪,并投入市场使用,我国开始自主研发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则开始于1998年,在2002年一些科研机构开发出相应的环境监测系统,能有效检测出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氨气等,目前这些仪器主要分布于南宁、北海、桂林以及张家港、怀化等地区。

2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简称DOAS,根据分子吸收光辐射的原理,不同的分子吸收的光辐射也各不相同,因此当光穿过被检测气体样本时,会被样本中的分子选择性吸收,从而使得光在结构上与没穿过样本之前的光有所不同,通过与原先的光谱进行分析即可得到吸收光谱。

分析吸收光谱能够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一些特定的成分,同样也可以分析出样本中这些特定物质的含量。

图1为典型的DOAS系统示意图,根据Lambert-Beer吸收定律,当光线穿过均匀且有一定厚度的气体介质时,假设该气体介质厚度为L,浓度为C,可得透射光强I(λ,T,P)和入射光强I0(λ)的关系公式为:I(λ,T,P)= I0(λ)·e-σ(λ,T,P)·C·L ①其中σ为气体的吸收截面。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79ECOLOGY区域治理作者简介:刘洪祥,生于1971年,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水县分局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山东省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水县分局 刘洪祥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各种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所以近些年来,国家在环保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金,以重点保护我们环境,一方面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但是在空气质量的检测方面,我国的监测系统主要是靠引进国外的设备,本课题主要是使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对大气的环境进行检测。

关键词:大气污染监测;光谱技术;数据处理;滤波技术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6-0179-000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所以空气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但是近些年来,大气污染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从而对人们的生命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本文主要是研究开发一种可以对短距离内的大气污染物进行实时的监测的技术,从而能够对周围的空气质量做出及时的反馈,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各个不同地方的大气污染情况,并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处理。

一、大气污染的传统监测技术在使用非光学分析法进行大气污染监测时,主要是有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和色谱法等。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利用不同物质之间进行化学反应,主要是有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两类,重量分析法存在较大的误差,它主要是对颗粒较大的物质进行检测,比如烟尘、粉尘、生产性颗粒等物质;容量法的操作比较简便,但是敏感度不够,所以对于一些浓度较低的物质,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检测作用。

(二)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主要是在化学分析法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来测量其含量,例如,在溶液中,测定溶液的导电能力或者是电解出导电粒子的能力,从而反向地推理出大气中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的含量。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误差的原因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误差的原因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误差的原因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溶液或气体中的特定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测量误差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仪器误差:差分吸收光谱技术需要使用光源和光谱仪等设备进行测量,这些设备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例如,光源可能有波长偏移或强度波动,光谱仪可能有波长校准不准确等问题。

2. 样品制备误差:差分吸收光谱技术需要将待测溶液或气体样品与参比样品进行对比测量,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

例如,样品的浓度准备不一致、溶解度问题、样品容器对光的吸收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测量误差。

3. 光路误差:差分吸收光谱技术使用光路进行测量,光路中可能存在光束发散、反射损失、传输损耗等问题,这些会导致光强的损失或变化,进而影响测量结果。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误差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温度变化导致光源、光谱仪等设备的性能改变,湿度变化导致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变化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测量误差。

5. 数据处理误差:差分吸收光谱技术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的误差也可能引入测量误差。

例如,峰的分析误差、背景校正不准确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综上所述,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误差主要包括仪器误差、样品制备误差、光路误差、环境因素和数据处理误差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注意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校准和控制。

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污染的浓度反演方法研究

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污染的浓度反演方法研究

= ujΠ L , L 为光程 .
我们模拟了一组数据以验正该方法的适用性 . 3 图 3 是 SO2 , O3 , NO2 的 浓 度 分 别 为 0. 0099mgΠ m
3 3 ( SO2 ) , 0. 031mgΠ m ( O3 ) , 0. 021mgΠ m ( NO2 ) 在波长
( 8)
其中 u1 , u2 , …, un 是拟合系数 ,σ ij 分别是第 j 种气 体在第 i 个数据点的吸收截面大小 . 对所有的数据 点来说 ,可用一方程组表示为 σ σ … σ u1 R (λ 11 12 1n 1) σ 21 σ 22 … σ 2n … … … σ mn
u2
… … σ σ m1 m2
q
kj =
d=0
∑r
d
×j .
d
( 4)
如果 kj 等于 r0 ,则说明测量光谱中每一点的值都是 扫描光谱中相同数量采样点的强度值之和 , 这时我 们认为光谱仅仅是平移的 ,假如 rd ≠ 0 , 我们认为光 谱被压缩或拉伸了 . 这时测量光谱 I ( j) 可表示为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着光谱波长 ( 通道数) 的增加而呈现线性或非线性变 化时 ,就要对比值光谱 R (λ) 进行压缩或拉伸 . 这种 变换的方法是 ,在对光谱进行扫描时 ,设采样点数为
m ,测量光谱 I 中的实际数据点数为 s , 每一数据点
对应光谱中的一个波长值 , 任意波长处的光谱强度 则是对应数据点的值 , 测量光谱中第 j 个数据点的 值是扫描光谱 I′ 中相应位置处 kj 个采样点的强度值 之和 , kj 可用多项式表示为

浅谈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及在大气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浅谈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及在大气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浅谈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及在大气监测领域中的应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大气监测方法之一,具有高效率、大范围、便于操作等方面的优势,可以用于大气领域的长期监测工作。

为此,本文针对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原理与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探讨这门技术在大气监测领域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推进这种技术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应用。

标签: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大气监测;比尔-郎博特定律前言:近年来,人们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给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大气污染、臭氧空洞与厄尔尼诺现象逐渐加剧,人们愈发关注环境问题,雾霾及PM2.5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词汇,这种情况下,研究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及其在大气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对于探究大气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1.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原理本质上来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是利用光谱会被分子所吸收的特性,并根据比尔-郎博特定律中对于不同分子对光辐射区别吸收特点对空气成分与浓度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

当空气或空气池中经过同一束光线时,空气中的不同分子会对光线进行有差别的吸收,会影响光线的波长、强度与光子的组成,被空气分子吸收之后的光谱,同原本的光谱相互对比,即为吸收光谱,此时分析吸收光谱就可以确定空气中某些物质的成分与数量。

一般来说,运用差分吸收光譜技术来监测空气情况,会采用光源、空气池、望远镜设备来进行,由光源发出光束,经过空气池最后通过望远镜来观察,在这一过程中,光线会经过不同的分子吸收与散射作用发生改变。

根据比尔-郎博特定律,光线经过一段分散均衡、厚度(L)一定、密度(C)一定的空气时,透射后的光线强度为I(λ,T,P)和透射前的原光线强度I0(λ)之间的关系为这其中,σ是气体吸收光线谱时的横截面,是一个函数,其种类在于光谱波长、空气温度与压力、空气中分子的种类,其单位为cm2/mole。

空气池中的真实温度与压力,会影响空气吸收光谱的横截面,对光产生散射作用,当空气温度升高18°R,光栅光谱设备就会产生1个像素的位移,当光谱出于室内正常温度或者高温情况下,空气温度与压力对于空气吸收光谱横截面的影响也会对计算带来不利影响,在空气中,光线的强度会随着空气分子的吸收而逐渐衰减,空气内分子对于光子的吸收与散射作用的叠加,其结果如下:这其中,σi是i类型的空气吸收光谱时的横截面;Ci是i类型的空气从空气厚度L中的平均密度;εM是光线的米氏散射系数;εR是光线的瑞利散射系数;A是测量系统与光线波长关系转变较为缓和的结构。

发动机排放气体浓度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

发动机排放气体浓度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

发动机排放气体浓度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
发动机排放气体浓度差分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发动机排放气体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该方法基于差分吸收光谱原理,通过将测量光束分为两个通道,一个用于引导样品气体,另一个作为参比通道。

样品通道中的气体与参比通道中的气体进行比较,通过测量两个通道中的光强差异来计算气体的浓度。

具体实施中,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波长,通常是待测气体吸收峰的波长。

然后,将光束分为样品通道和参比通道,并通过光学元件引导到对应的检测器中。

在样品通道中,引导发动机排放气体,气体中的吸收组分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导致光强减弱。

而在参比通道中,引导一个不含待测气体的气体,作为参照,不会发生吸收。

两个通道中的光强差异就是待测气体的吸收强度。

通过不断扫描选择的测量波长,并记录两个通道接收到的光强,可以得到一个光谱图像。

根据不同气体的吸收特性和已知浓度的参考样品,可以建立浓度与吸收强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待测气体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发动机排放气体中可能同时存在多个气体成分,需要根据不同的吸收特性选择不同的测量波长,并采用多通道的差分吸收光谱法进行测量和计算。

总的来说,发动机排放气体浓度差分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可靠、准确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发动机排放气体分析和环境监测领域。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DOAS)是一种新兴的环境监测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大气环境污染物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DOAS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的非接触式、在线化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并且具有快速、高效、准确的优点。

在DOAS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主要依靠大气中污染物的吸收光谱特性进行判断,以识别和定量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

DOAS技术具有测量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非接触式监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大气环境污染物控制等领域。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针对DOA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理论与应用展开深入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DOAS技术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的研究。

介绍DOA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吸收光谱谱线、大气微分光学路径长度、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法等。

2. DOAS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探讨DOAS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监测。

3. DOAS技术在大气环境污染物控制中的应用。

研究DOAS技术在大气环境污染物控制中的应用,探讨DOAS技术在定位控制污染源、评估控制效果等方面的应用。

4. DOAS技术的应用前景。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DOAS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DOAS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历程和应用案例,深入探究DOA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其次,采用实验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验证DOAS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实现效果。

最后,结合研究数据结果,探讨DOAS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

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污染的测量误差分析(精)

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污染的测量误差分析(精)

光第22卷第8期2002年8月文章编号:025322239(2002)0820957205学学报Vol.22,No.8August,2002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污染的测量误差分析周斌刘文清齐锋李振璧崔延军(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监测研究室,合肥230031)3摘要: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测量大气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尽管该技术利用最小二乘法来反演待测气体的浓度,能够得到很高的测量精度。

但是,由于仪器本身的噪声以及测量波段其它气体的干扰等,使得仪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而且上述因素还决定着仪器的测量下限。

对差分吸收光谱方法的测量误差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差分吸收光谱;误差分析;环境监测;相对测量误差中图分类号:O433.5+1文献标识码:A1引言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方法最初由[1,2][3]Platt和Noxon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该方法是利用光线在大气中传输时,大气中各种气体分子在不同的波段对其有不同的差分吸收的特性来反演这些微量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已渐渐成为进行大气污染模式研究和大气污染监测的常用方法之一。

差分吸收光谱方法具有一些传统监测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一套差分吸收光谱系统的监测范围很广,可直接监测方圆几平方公里的范围,所以测量结果比点测量仪器更具有代表性;该方法采用非接触方式,在测量时不会影响被测气体分子的化学特性,这特别适合于测量一些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分子和离子的质量浓度,比如NO3、BrO和OH等;差分吸收光谱方法的测量周期短、响应快,并且一台装置可同时测量几种不同气体的质量浓度,这对研究大气化学变化和污染物之间相互转化规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差分吸收光谱方法有很低的测量下限,但是系统的噪声、测量波段的选择等因素对测量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给仪器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本文就对差分吸收光谱方法的测量误差,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做一详细的分析。

基于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的大气甲醛和乙二醛研究

基于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的大气甲醛和乙二醛研究

基于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的大气甲醛和乙二醛研究沈仕亮;王珊珊;周斌【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技术对上海城市大气中 HCHO 和CHOCHO 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测定方法。

针对 HCHO 和 CHOCHO 的不同吸收结构,选择适当的光谱分析波段,扣除干扰气体的吸收,有效降低残差,得到了用于反演目标气体的光学厚度,并进一步获得2013年10月 HCHO 与 CHOCHO 的浓度变化特征。

HCHO,CHOCHO 平均浓度分别为(4.0±1.6)和(3.4±1.2)μg·m-3。

受人为源的影响, HCHO 工作日平均浓度高于假期平均浓度,而 CHOCHO 的浓度相差不大。

两者浓度的日变化趋势相似,早晨06:00—07:00出现最大值后迅速下降,到09:00左右出现最小值后又缓慢上升,并在夜间至日出前保持相对稳定的浓度水平。

为探索大气 HCHO 可能的来源和生成过程,选取夜间稳态阶段,早高峰阶段,光化学反应阶段和晚高峰阶段等四个典型时段对 HCHO 的来源进行解析。

NO2作为 HCHO 的一次源指示物;同时作为光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HCHO 和CHOCHO 生成机理具有相似性,因此以 CHOCHO 作为解析HCHO 的二次源指示物,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来源解析结果所得 HCHO 浓度与实际观测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 r 为0.60~0.81,分析得出上海城区二次来源对环境 HCHO 浓度的贡献约为三分之一。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to monitor atmospheric HCHO and CHOCHO with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based on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DOAS)in Shanghai urban area.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absorbing structure of HCHO and CHOCHO,different fitting intervals were chosen for spectral analysis in order to avoid the absorption of interfering gases and reduce the residuals of spectral analysis.The resulting optical thickness of the target gas is used to obtainHCHO and CHOCHO concentrations,which were averaged at (4.0±1.6)and (3.4±1.2)μg·m-3 in October 2013,respectively.The av-eraged concentrations of HCHO in workday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holidays due to the impacts of its anthropogenic emission sources,whil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of averaged CHOCHO concentrations between workdays and holidays were observed.Di-urnal patterns of HCHO and CHOCHO were alike.In the early morning,both the HCHO and CHOCHO concentrations peaked at 06:00—07:00,and then decreased rapidly to the minimum around 09:00.Afterwards,th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until sunset and kept in a relatively stable level in the evening.To explore the possible emission sourc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tmospheric HCHO,four typical periods,i.e.steady-state stage at night,morning rush hours,photochemical re-action stage and evening rush hours,were classified for source apportionment.NO2 is regarded as the indicator for primary source of ambient HCHO.As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s of photochemical reactions,HCHO has a similar formation mechanism in common with CHOCHO.Therefore,it is reasonable to use CHOCHO as an indicator for secondary source of ambient HCHO. Th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modeled and observed HCHO concentrations,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 2 ranged from 0.60 to 0.81.Secondary sources of HCHO were estimated to contribute to one third of ambient HCHO concentrations in Shanghai urban area.【期刊名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年(卷),期】2016(036)008【总页数】7页(P2384-2390)【关键词】差分吸收光谱;甲醛;乙二醛;来源解析【作者】沈仕亮;王珊珊;周斌【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 200093;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上海 200093;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1;O433近年来,由于光化学污染的不断加剧,我国很多大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这不仅对农业、区域气候变化等产生重要影响,更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1-2]。

激光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专题系列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大气

激光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专题系列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大气

部分被散射 余下来的部分将按原来的传播方向继 续前进 根据比尔定律 发射功率为 Π 从发射位置传播到测量处的功率为 Π 式描述
Π
Κ 的激光 Κ 可用下
Κ Κ
# Π # Π
Κ Κ
差分吸收光谱仪和它的应用
⁄ ≥ 系统由四部分组成 图
光源和发射系
统 望远接收光学系统 光谱仪系统 信号接收 !数据
Κ
Π
Κ ¬≈
卷 年 期
探测 拉曼散射多用于近距离的高浓度污染源的探 测 而差分吸收技术具有更大的优点 如它的监测灵 敏度可达 探测距离可以从几十米到几十公 里 并可用于测量多种污染物质 本文将介绍差分光 学吸收 光 谱 技 术
⁄ ≥ 和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
的原理 以及它们在大气
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收到
√ ≥ ∏ ∏ ⁄ 2
监测污染 米氏散射多用于颗粒物 如漂尘 的浓度
引言
碳的氧化物 !硫的氧化物 !氮的氧化物和臭氧等 是世人关注的大气污染分子 用一些常规光谱分析 仪器可以监测它们 例如用紫外光度计测定空气中 的臭氧浓度 紫外荧光技术测定 ≥ 浓度 化学发光 方法分析氮的氧化物以及用气体滤波相关技术测定 一氧化碳浓度等 然而 这些仪器的缺点是功能单 一 只能做定点测量 为了扩大被测量样品的种类和 测量范围 在危险 !不易接近或遥远的地方监测污染 物 则需要研究和开发其他的光谱技术 世纪 年代后期 美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俄国 !加拿大和瑞 典等用米氏散射 !拉曼散射和差分吸收等光谱技术
资助项目
#
#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 ⁄
≥Π ΠΝΚ Κι# Π # Π
Κ Κ
Κι Κ
¬
Λ# # Χ ι

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气体浓度的光程特性数值模拟

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气体浓度的光程特性数值模拟

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气体浓度的光程特性数值模拟
汤光华;韩少鹏
【期刊名称】《电力科技与环保》
【年(卷),期】2018(034)001
【摘要】在给定波长范围和波长间隔条件下,应用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对不同浓度和不同光程时的SO2和NO2气体混合物浓度反演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光程的增加,浓度反演的精度不是一直随其增大,而是先增大后减小.研究进一步发现,对于同一系统,在被测气体混合物浓度变化时,其最佳光程也随之变化.【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汤光华;韩少鹏
【作者单位】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61;南京国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31
【相关文献】
1.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测量污染气体浓度的实验研究 [J], 邵理堂;汤光华;许传龙;王式民
2.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气体浓度时Ring效应的影响及修正研究 [J], 张英华;谢品华;司福祺;彭夫敏;窦科;李素文
3.发动机排放气体浓度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 [J], 张玉荣;蒙占海;刘同现;韩纯亮
4.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痕量气体浓度误差分析及改善方法 [J], 齐锋;刘文清;张
玉钧;魏庆农;王锋平
5.长光程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SO_2浓度研究 [J], 侯艳霞;魏永杰;刘迎春;李红莲;陈文亮;徐可欣;邹德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光学差分吸收光谱监测大气中污染气体浓度

用光学差分吸收光谱监测大气中污染气体浓度

用光学差分吸收光谱监测大气中污染气体浓度章江英;谢建平;明海;吴云霞;谢品华;刘文清【期刊名称】《物理实验》【年(卷),期】2004(24)8【摘要】在实验室内模拟测量了实际大气中污染气体的差分吸收光谱(DOAS).本文在介绍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同时,分析计算了污染气体的浓度.实验设计中被测气体为大气中的2种主要污染气体:工业锅炉的主要排放物SO2和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成分NO用氘灯作为光源测量其在紫外波段的特征吸收,并通过光纤束连接光栅光谱仪,由计算机自动采集和处理数据.【总页数】4页(P8-11)【作者】章江英;谢建平;明海;吴云霞;谢品华;刘文清【作者单位】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3.4【相关文献】1.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线监测污染气体浓度的温度补偿 [J], 邵理堂;汤光华;许传龙;王式民2.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测量污染气体浓度的实验研究 [J], 邵理堂;汤光华;许传龙;王式民3.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在线监测烟气中SO2浓度的非线性补偿研究 [J], 陆剑敏;邵理堂;汤光华;王式民4.基于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技术的曹妃甸地区污染气体监测 [J], 王志刚;李少华;申伟;肖春艳;伍文祥5.北京限行期间大气污染物的差分光学吸收光谱监测与分析 [J], 朱燕舞;刘文清;谢品华;窦科;司福祺;李素文;张英华;秦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试题(含答案)二

空气连续自动监测试题(含答案)二

一、填空题(1空1分,共40分)1、我国将标准物质分为两级,即和。

答案:一级标准物质二级标准物质2、SO2监测仪的标准气源有和。

答案:SO2渗透管、SO2标准钢瓶气3、为使监测仪器正常工作,自动监测站点的室内应配有______设备、_____设备。

答案:空调;除湿4、在监测子站中,应对______单独采样,但为防止_______沉积于采样管管壁,采样管应_______,为防止采样管内冷凝结露,可采取加温措施,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

答案:PM10、颗粒物、垂直、30~50℃5、监测仪器与支管接头连接的管线长度不能超过______,同时应避免空调机的出风直接吹向______和与仪器连接的______。

答案:3m、采样总管、支管线路6、对于低浓度未检出结果和在监测分析仪器零点漂移技术指标范围内的_____,取监测仪器最低检出限的_____数值,作为监测结果参加统计。

答案:负值、1/27、凡作为O3监测仪器的一级标准O3校准器,必须通过严格的技术指标考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线性测试、O3损失、O3浓度测定值精密度检查8、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标准、标准和标准。

答案:污染物排放(或控制) 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环境标准样品9、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传递到上的过程。

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答案:准确时值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10、空气自动监测仪器的校准分为校准和校准。

答案:多线线性、单点11、《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5263-1994)测总烃时,样品经过空柱或柱导入检测器,直接进行测定。

答案:玻璃微珠阻尼氢火焰离子化12、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烃”的方法,吸附采样管中GDX-102与TDX-01的填充体积比为。

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于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于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于环境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对差分吸收光谱法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最小二乘法的分析和实践,与当地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对最小二乘法对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的适用性给出了证明。

关键词:差分吸收光谱;环境监测;最小二乘法1、引言差分吸收光谱之所以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是由于差分吸收光谱利用气体分子根据波段的不同对其差分吸收的不同来对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进行反演。

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提出,直到目前,经过光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的研究和环境监测。

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相对一些传统的监测方法来说,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主要的优势有设备覆盖范围广;测量结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测量时不会改变气体分子的化学性状,而且可以将几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同时测量,为大气化学变化和污染物的转变规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由于要在同一波段对多种气体的浓度进行测量,而且用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可以测量到极其微小的浓度数据,最小二乘法的使用使气体浓度的繁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本文主要对差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的测量仪器以及查分吸收光谱反演方法的实用性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包括光源、发射和接收系统、角反射镜、石英光纤、单色仪、快速扫描装置(RSD)、光电倍增管(PMT)、高速A/D转换卡和计算机等。

工作过程为:氙灯发出的光由次镜向主镜外,用平行光将其射入远处的角反射镜,主镜将角反射镜反射会的一部分光进行汇聚,通过次镜的再次反射在光纤的入射端聚集,光通过光纤后,入射到单色仪的入射狭缝,经单色仪分光以后,形成一条光谱,这条光谱是按波长的大小排列的,旋转扫描装置上的狭缝(宽度也是0.1mm),将光谱放在出射窗口焦平面位置进行扫描,通过狭缝的光照到光电倍增管的接收端面,光信号将会被光电倍增管转化为电信号,最后经过A/D转换送入电脑进行处理.狭缝每扫描一次就可得到一条光谱,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信噪比,一般将四万条光谱平均后再进行处理,所以每次测量周期大约为五分钟。

空气自动站题库(四川卷)

空气自动站题库(四川卷)

空气自动站题库一.填空题:1.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由(采样系统)、(监测分析仪器)、(数据采集仪)、(通信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质量控制系统)组成。

2.SO2、NOX、PM10的监测分析方法分别是(紫外荧光法、差分光谱法)、(化学发光法、差分光谱法)和(β射线法、振荡天平法)。

3.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采样可采用(集中采样)和(单机分别采样)两种方式。

4.SO2和NOX监测仪器一般用(空气制作的零气)和(纯氮气)作零气。

5.采样头设置在总管户外的(空气)入口端,便于(拆卸)和安装,能防止雨水和(大颗粒物)等进入总管,且不受(风向)影响,采样气流(稳定)进入总管。

6.采样(总管内)气体流量应达到(分析仪器)用气量的(3倍)以上,并且使样品气体在总管内的滞留时间低于(20秒)钟。

7.采样头、采样管、接头和管线应选用(不吸附)被监测物、不与被监测物(发生化学反应)、不释放(有干扰物质)的材料制备。

8.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规定小时平均值为(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有效)采集时间,日平均值为每日不少于(18)个(有效)小时值。

9.日报的内容包括(城市名称)、(监测时段)、(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10.标准气的主要来源为(渗透管)、(钢瓶标准气)。

11.“技术规定”中要求NO2、SO2监测仪检出限(0.005mg/m3)、零点漂移/24小时(±1%满量程)、浓度20%满量程时标漂/24小时为(±1%满量程)、浓度80%满量程时标漂/24小时为(±2%满量程)。

12.“技术规定”中要求NO2、SO2监测仪每周校零(2次)、每周单点校标(1次)、每年多点校标(2次)、每年校准流量(2次)。

13.“技术规定”中要求NO2、SO2监测仪进行标气多点校准时,校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5)、斜率为(0.85~1.15)、截距(±3%满量程)。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的大气痕量气体在线检测技术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的大气痕量气体在线检测技术

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的大气痕量气体在线检测技术孙利群;陈克新;杨怀栋;何庆声【摘要】差分光学吸收光谱学技术(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DO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实时检测大气中痕量气体浓度的有效方法,它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用痕量气体标准差分吸收截面对测量得到的差分吸收光谱进行拟合,得出大气中痕量气体的浓度.通过介绍DOAS方法的测量原理,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气体浓度的反演方法,测量结果及讨论等内容,说明它在空气质量监测方面的优越性.%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DOAS) is a widely used method to measure trac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gases can be retrieved by fitting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spectra with standard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cross-section using the linear least-square metho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OAS is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of DOAS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the retrieval method of trace gases concentr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least squares was discussed. The properties of DOAS system were tested by experiments. The advantages of DOAS system used in atmosphere quality monitoring are proven.【期刊名称】《应用光学》【年(卷),期】2012(033)001【总页数】5页(P115-119)【关键词】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在线检测;最小二乘法;大气光学【作者】孙利群;陈克新;杨怀栋;何庆声【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3.5+1引言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大气污染物高强度、集中性排放,大大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空气质量严重退化。

差分吸收光谱法同时测量SO2,NO2及颗粒物浓度的模拟

差分吸收光谱法同时测量SO2,NO2及颗粒物浓度的模拟

差分吸收光谱法同时测量SO2,NO2及颗粒物浓度的模拟邹捷书;王飞;严建华;岑可法【期刊名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年(卷),期】2016(036)012【摘要】Our daily life is disturbed seriously by the haze weather now.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easure the haze composition quantificationally.The main composition of haze is SO2 ,NO2 and particles.At present,the research of measuring gas and parti-cle simultaneously is rare relatively.This paper use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DOAS)to simulate the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of gas and particle simultaneously and obtain some meaningful results.Absorption spectral of many group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SO2 ,NO2 and particle were simulated,and each concentration was inverted by DOAS.In the first group of single component,the concentration change from 100 to 1 000 ppm,the inverted error of SO2 is not greater than 0.17%,and which is 0.64% for NO2 .When the diameter of particle change from 100 to 500 nm,the inverted error is not grea-ter than 2.08%.In the second group of multiple gases,when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SO2 and NO2 is at the range of 1∶10 and 5∶1,the error of SO2 is not bigger than 8%,and 5% forNO2 ,relatively.Bu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SO2 is 10 times thanNO2 ,the error is higher than 10% for NO2 .In the third group of gas and particle,the error of gas concentration is lower than 10%,but theconcentration error of particle is depended on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greatly.When SNR is higher than 40 dB,error can lower than 10% and when SNR is lower than 30dB,the error is bigger than 20%.From these results,we can see that DOAS can measurement SO2 ,NO2 and particles simultaneously effectively,and can applied to measure and analyze haze composition.However,when the absorption strength of the gases is different greatly,the strong absorption gas influent the weak absorption gas largely.And the SNR is lower,the error of inverted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greatly.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need better filtering and noise reduction method.%雾霾天气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雾霾成分进行测量非常重要,雾霾的主要构成成分为SO2和 NO2及颗粒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第22卷第8期2002年8月文章编号:025322239(2002)0820957205学学报Vol.22,No.8August,2002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污染的测量误差分析周斌刘文清齐锋李振璧崔延军(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监测研究室,合肥230031)3摘要: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测量大气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尽管该技术利用最小二乘法来反演待测气体的浓度,能够得到很高的测量精度。

但是,由于仪器本身的噪声以及测量波段其它气体的干扰等,使得仪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而且上述因素还决定着仪器的测量下限。

对差分吸收光谱方法的测量误差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差分吸收光谱;误差分析;环境监测;相对测量误差中图分类号:O433.5+1文献标识码:A1引言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方法最初由[1,2][3]Platt和Noxon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该方法是利用光线在大气中传输时,大气中各种气体分子在不同的波段对其有不同的差分吸收的特性来反演这些微量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目前已渐渐成为进行大气污染模式研究和大气污染监测的常用方法之一。

差分吸收光谱方法具有一些传统监测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一套差分吸收光谱系统的监测范围很广,可直接监测方圆几平方公里的范围,所以测量结果比点测量仪器更具有代表性;该方法采用非接触方式,在测量时不会影响被测气体分子的化学特性,这特别适合于测量一些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分子和离子的质量浓度,比如NO3、BrO和OH等;差分吸收光谱方法的测量周期短、响应快,并且一台装置可同时测量几种不同气体的质量浓度,这对研究大气化学变化和污染物之间相互转化规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差分吸收光谱方法有很低的测量下限,但是系统的噪声、测量波段的选择等因素对测量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给仪器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本文就对差分吸收光谱方法的测量误差,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做一详细的分析。

2差分吸收光谱方法简介2.1差分吸收光谱工作原理我们知道各种气体在不同的光谱波段都有自己的特征吸收光谱,比如NH3和NO 在紫外200nm附近有很强的吸收,SO2[5][4]和O3[4][6]在200nm~[7]350nm光谱范围内有很强的吸收,NO2在440nm附近的差分吸收非常强烈,CO的吸收则主要集中在红外波段。

对于许多有机物来说则有更明显的特征吸收,C6H6收,而CH2O[8]在250nm左右有很强烈的差分吸[9]在340nm附近的差分吸收则很明显。

正是气体分子的这些特征吸收光谱为我们提供了测量它们浓度的方法。

差分吸收光谱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分子对光线的差分吸收[10,11]。

在紫外和近紫外附近,分子的吸收光谱主要是由分子或原子的电子跃迁引起的,该吸收光谱包括慢变的宽带吸收和快变的窄带吸收,初步处理后,去除宽带吸收剩下窄带吸收,其对应的吸收截面变化频率比较高,有利于差分计算,通常称这个窄带吸收为差分吸收,对应的吸收截面为差分吸收截面。

利用气体的差分吸收来测量其浓度的优点是最大程度上消除了瑞利散射、米散射以及灯本身光谱的慢变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差分吸收光谱方法利用一段差分吸收光谱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而不是两点差分,大大地减小了仪器噪声和其它气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gcx22403)资助课题。

E2mail:bzhou@收稿日期:2001208203;收到修改稿日期:2001210225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得测量精度和测量下限都有很大的提高。

光源发出强度为I0的光,经过一定距离的传输©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光学学报22卷958后,由于各种大气气体分子对其不同的差分吸收,使光谱的强度和结构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我们设其n强度变为I,I和I0之间的关系可由比尔朗伯(Beer2Lambert)定律得出:)=I0(λ)I(λi=1)[-σ(λ∑i)-ε)-ε)]NiL+B(λ),-σ′i(λR(λM(λ(1))为所测第i种气体的分子窄这里,λ为波长,σi(λ)为宽带吸收截面,Ni为第i种气带吸收截面,σ′i(λ体的质量浓度,L表示光程,n为所测气体的种类)和ε)分别为瑞利散射数,一般为2~10,εR(λM(λ)为各种噪声之和。

系数和米散射系数,B(λ由于σ)、ε)和ε)是随波长作慢变化的,所以′i(λR(λM(λ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对CCD的像元每扫描一次就可得到一条光谱,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信噪比,一般将1000条光谱平均后再进行处理,每次测量周期大约为5min。

光程应为光源到角反射镜距离的两倍。

测量结果是整个光路上气体质量浓度的平均值。

将测量到的光谱作多项式拟合后,就可除去光谱中的这种慢变化。

不考虑(1)式中的上述3项,对(1)式两边取对数,可得:lnIn3系统测量误差分析差分吸收光谱系统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系统噪声、各种气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因素,下面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1系统噪声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对任何一种仪器,系统噪声都不可避免地影响测量结果。

在差分吸收光谱中,系统噪声主要来源于电噪声和光噪声。

电噪声一般是由CCD本身的噪声、信号在线路中的传输和数据采集卡等因素引起,而光噪声则由光谱仪本身的杂散光以及实际测量时进入望远镜的空气中杂散光引起的,系统噪声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中起到主导作用。

图2是典型的系统噪声。

=i=1σ(λ)NL∑ii(λ).+B′(2)对系统标定时,首先测量I0,然后将充有已知质量浓度的标准样气放在光路中,测量光强I,利用(2)),测量式即可得出该种气体的差分吸收截面σi(λ出所有待测气体的差分吸收截面以后,仪器实际工作时只要测量出ln(I0ΠI),通过(2)式,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就可得出大气中所测气体的质量浓度。

2.2仪器装置整套仪器主要包括:光源、发射和接收系统、角反射镜、石英光纤、单色仪、CCD 探测器和计算机等,仪器的光路和电路图如图1所示。

Fig.1OpticalandelectronicschemeoftheapparatusFig.2Noiseoftheinstrument仪器的工作过程是:氙灯发出的光由望远镜中的次镜M1反射到主镜M的外面一部分,被准直为平行光射向远处的角反射镜,从角反射镜反射回的光被主镜的里面一部分会聚,经次镜M2再次反射后,最后聚集在光纤的入射端面。

光通过光纤后,入射到单色仪的入射狭缝,经单色仪分光,照射到单色仪的出射窗口,按波长大小排列成一条谱带,CCD探测器安装在单色仪的出射窗口上,照在其上的光在差分吸收光谱中,数据处理是采用光谱曲线的最小二乘法来拟合的,这样可以将系统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降到最小。

但由于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很低,一般为每立方米中几到几十个微克,他们的差分吸收光谱强度只有10量级左右,而系统的噪声强度也是这个量级,所以噪声对低浓度气体的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以SO2为例来分析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8期周斌等: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污染的测量误差分析959仪器噪声强度可以表示为:m1Π2(3)D-=3×∑di,m-1i=1其中m为测量的数据点数,di为第i个测量点的噪声大小,图2中的噪声强度大约为1.22×10。

图3是由SO2的差分吸收截面算出的质量浓度为0.005mgΠm时SO2的差分吸收光谱,根据(3)式得-3[12]比小于0.50,其测量结果精度都达不到要求。

对于b和c,信噪比分别小于0.5和0.6时测量结果精度同样达不到要求。

所以对差分吸收光谱系统来说,当噪声强度大约是气体差分吸收强度的2倍时,相对测量误差就会超过10%,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出其强度为1.45×10。

图4是图2中的噪声和图3中SO2的差分吸收光谱叠加以后模拟的测量信号,分析该测量信号得出SO2的质量浓度为0.0048mgΠm,相对测量误差4%。

-3Fig.5Therelationshipbetweendensity-3ofdifferential absorptionspectraandrelativemeasuringerrorfordifferentnoise.a:D-=2.01×1010 -3;b:D-=1.22×;c:D-=0.8×10-33.2气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差分吸收光谱系统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大气中Fig.3DifferentialabsorptionspectrumofSO2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污染气体,这些气体在测量波段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分吸收,这势必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比如在300nm附近测量SO2,空气中常见的污染气体O3和NO2在此波段也有吸收,我们以此为例来分析一下干扰气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在300nm附近SO2、O3和NO2的差分吸收截面如图6所示。

从中可见,在295nm~310nm波段,SO2的差分吸收截面要比NO2和O3大一个量级,我们将NO2和O3作为干扰气体,来分析它们的浓度变化Fig.4SpectrumofnoiseaddingthedifferentialabsorptionspectrumofSO2对测量SO2的影响。

我们首先保持噪声强度不变,在其上叠加不同强度的SO2差分吸收光谱模拟出它们的测量信号,对这些测量信号进行分析反演出信号中SO2的质量浓度,分别算出它们的相对测量误差。

然后改变噪声强度重复上面的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图5中的横坐标是SO2的差分吸收光谱强度,纵坐标是相对测量误差,图中a、b、c分别是噪声强度为2.01×10-3、1.22×10-3、0.8×10-3时的分析结果。

从Fig.6DifferentialabsorptioncrosssectionofSO2,O3andNO2图中可见在噪声强度不变时,随着差分吸收光谱强度的减小,即信噪比的减小,相对测量误差逐渐变大。

如果10%的相对测量误差可以接受,那么a中差分吸收光谱强度小于1.0×10-3首先,我们只考虑NO2的干扰。

将质量浓度为0.0217mgΠm的SO2差分吸收光谱叠加到图2所的信号,即信噪©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光学学报22卷960示的噪声上,再在其上叠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O2差分吸收光谱作为测量信号,分别来计算SO2的质量浓度,算出测量结果的相对测量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