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八章. 力 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案_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力的示意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重力力的示意图》这节内容是苏科版八(下)第八章《力》中的第二节。本节教材由“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力的示意图”两部分组成。其中,“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对三个“为什么”的讨论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找出其共同的原因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从而引出重力的概念,并由教材图8—16介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的方法。课标要求“了解重力”,因此,第一部分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由学生经历自身的研究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将重心的概念和用悬挂法确定不规则物体重心的小实验安排在“信息库”中,这样是为了分散难点、降低台阶,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选择的空间。
“力的示意图”部分由“示意图”和“力的三要素”两个知识点构成。在“力的示意图”的教学过程中要详细介绍“点”、“线”和“箭头”的物理意义及作图的规范步骤和要求,从而为“力的三要素”的教学作好铺垫;此外,要注意同一个图中出现多个力的示意图时,要向学生强调线段的长短应定性反映力的大小关系。“生活、物理、社会”要引导并组织学生阅读、观察和讨论,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重力势能,了解其利与弊。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力和弹力,并在小学科学课上对重力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如何科学地描述重力及其方向并画出力的示意图,学生还未接触到,可以说学生对重力的认知是肤浅的,表面化的,缺乏理性的认识,不能把握其本质,抽象思维比较稚嫩。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应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教学时要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得出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很顺畅了,再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谈其应用,学生兴趣往往比较浓厚。对于力的示意图教学,由于学生作图基础比较薄弱,教师要引导、分析作图的思路和步骤,再在示范的基础上规范训练学生的作图。整个学习过程应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过程,完成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3)经历探究过程,得到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
(4)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5)知道力的三要素,并能正确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的能力和协作能力。(2)通过了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3)通过观察,知道重力势能并能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交流合作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四、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和重力的方向。
2、教学难点:
重力概念的建立和重力的方向认知。
五、实验器材
多媒体电脑、自制PPT 课件、课本、铅笔、弹簧测力计、橡皮泥、大烧杯、红墨水、 细线、三角板、钩码若干、铁架台等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开始结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重力的大小由此同学们,能否得出重力与质量是否
有关?若有关是怎样的关系呢?
你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呢?
恩,不错。那么老师再追问一下:你们
还有什么处理数据的方法,可以更形象
直观的反映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呢?
请同学们在学案上画出G-m关系图像,
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图
投影结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
成正比。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G=mg
g=9.8N/kg,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启发:比照v=5m/s的物理意义描述)
在粗略计算或估算题中,g取10N/kg
例如:中学生的体重约多少牛顿?
投影例题: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个物体重
4.9N,该物体的质量是多少g?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板书过程
巡视台下学生的做题过程,并对学生的
作图情况进行点评,投影规范解答。
下面请同学们,自行设计方案来探究:
重力与形状是否有关?
请小组汇报展示你们的实验设计和实
验过程。
提示:本实验要做几次呢?
请汇报你的测量结果?
说明什么问题?
其余因素请同学们课后合作探究…
小组展示、汇报
有关,重力与质量成
正比的关系。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
定值不变
学生回答:图像法
学生描点作图
一位学生上黑板作
图,其余同学在下面
作图。
学生齐读
思考作答:1Kg的物
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9.8N
回答:500N
学生练习
相互评价
学生、集中点评
交流、合作实验
小组代表展示
仍然三次
G
1
=G
2
=G
3
=0.3N
重力与物体形状无关
训练学生实验操
作能力
培养对数据进行
合理的分析、归
纳的能力
启发发散性思维
通过描点作图,
强化学生的作图
规范这一薄弱环
节,知道数形结
合是分析物理问
题常见的方法。
能前后联系,培
养知识迁移应用
的能力和意识。
培养估算能力
训练计算题的解
题规范格式
养成相互评价、
相互学习的良好
氛围
培养和锻炼学生
自我肯定、敢于
展示自我的能力
培养科学严谨的
实验思想
投影牛顿的伟大发现,并在下方播放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