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
关键词:清末新政改革中国现代化进程失败经验教训
清朝末期,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风雨飘摇,内有农民的不断反抗,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内忧外患之际,清政府也做了一些“挣扎”即清末改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下面以清末新政为例,评述一下清末的改革。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继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之后,在最后十年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清末新政最终以清朝的灭亡而告终,其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一)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
清政府近代以来所实行的每一次变革,大多是在国家经历了外来侵略、民族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所做出的被动反应。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生存与自救,但也正是如此推动了清政府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现代化的尝试和努力,也才有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这三次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因此,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
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了变法改革的谕旨“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以闻”。[1]这份诏书实际是清政府全面推行变法新政的宣言书和动员令。
(二)从清末新政的内容看其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
新政改革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在政治制度层面,从“改官制”扩展到“预备立宪”,并探索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在经济制度层面,从奖励农工商业扩展到试图确立以个人为本位的财产权制度;在军事制度层面,从编练新军扩展到确立现代军制;在文教制度层面,从建立学堂、废除科举扩展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可谓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运动。
1. 政治改革:前期主要是整顿吏治,裁撤合并中央和地方一些旧有机构,同时创立商部、学部,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等。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遂开始着手政治体制改革。厘定中央官制,确立司法独立和自治原则,设资政院、咨议局,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一系列新的法规等。政治改革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开始了君主立宪的实践,开始由君主专制制度向现代政治迈步。清末新政改革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改革方向。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大纲,尽管君主仍有很大权力,但也提出了司法、行政、立法的分立问题;设立了资政院、咨议局,作为成立正式国会的准备;确立了司法独立的原则;筹建各级审判厅,实行州县、城镇地方自治,这些改革尽管很不彻底,但都是对原有的封
建专制制度的改造,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2.经济改革:设商部,其地位仅次于外交部。可见清王朝对振兴工商业的重
视。制定商律,颁行了一系列商法,保护工商业的社会地位。虽然大多流于形式,但它毕竟符合资本主义日益发展的客观要求。奖励工商业者多属官样文章,但提高了工商业者的地位,有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劝办商会,根据商会颁行的《商会简明章程》,“全国凡商务繁庶之区,无论是否省会,均应设立商务总会,商务稍次之地则设立分会,各分会分别隶属本省总会。”据不完全统计,清政十年全国共设商务总会23处,分会733处,遍布全国24个省。[2]
“正是有了商会,才使资产阶级有组织地参与社会重大政治改革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一系列积极改革措施,受到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投资实业热潮兴起,这一热潮成为推动早期现代化过程的强劲动力。新政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空前发展。
从1902年,清廷连降谕旨,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工矿、铁路,并取得显著成效。
民间投资超过了洋务运动30年的国家投资总额。在冶矿业方面,从1872——1911年40年共投资4100万元,而1905年——1909年的5年间投资共近1600万元。铁路方面,1895年仅400公里,至1911年已达9600公里。这一时期可谓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3.教育改革:其内容是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采用现代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科举制的废除加速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演进,“代表着中国与过去一刀两断”。“使整个社会失去了特有制度体系。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不亚于一场革命。”实行现代学制,兴办新式学堂,使新政时期学生数量激增。自1901年,不断下诏令各省派学生出国游学,而且公费鼓励,还派宗室八旗子弟出国留学,“广为造就”“图治育大”[3]当时主要去往日本留学,因为“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访行”。[4]当然,清政府教育改革的本意在于因应时势,培养既忠于朝廷又懂得西方的后补官员,但是留学的学生系统地接受了当时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先进成果,不再是主张开明专制、预备立宪,而是倡导民主共和,他们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军,推动了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4.军事改革:改革兵制,1901年清廷下谕停止武举,淘汰绿营,编练新军,制
定新军军制,设立各种军事学堂,派遣留学生赴外学习军事以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新军是清政府为镇压人民的反抗而建立的然而新军的相当多部分以后逐渐被革命党人所掌握,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军。新军成为一支反清力量,是清朝统治者始料未及的。
制定新军军制,成为现代军队的雏形。创立军事学堂及派留学生学习军事造就了一批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民族意识的队伍。
5.其次,清末新政还涉及社会习俗的改革,像准许满汉通婚,禁止妇女缠足,严
禁鸦片等都取得部分成效。
从清末新政改革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场改革是符合生产力和化发展要求、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反映了历史的进步性。从变革的时效来看,它取得的改革成就超过了以往的历次改革。在新政的十多年时间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因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夭折,但由于这次改革发生在中国现代化历程已启动的时期,所以新政一开始就不自觉地纳入现代化的运行轨道,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三)清末新政的失败
清末新政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而中断,清政府又一次现代化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半个世纪以来,清政府自上而下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大转轨最终没有成功。究其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政本质是借改革欺骗人民,挽救其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因此,改革破产是必然的结果。
第二:国家政权的强弱是引导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获得各阶层普遍支持的、高效的中央政权是现代化获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而强有力的政权在某种程度上则更多依赖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高效的、强有力的现代化领导核心。而20世纪初的清政府,已是一个权威丧失、中央政权软弱的领导班子,无力领导这一变革。清末新政的前期领导者是慈禧,后期是载沣,这些传统统治者目光短浅,因循守旧,缺乏现代化的强烈意识。慈禧关心的是个人权势和地位,没有推动中国走上现代化的任何意识。她之所以主持新政,“不过是对于国内不满的搪塞,贿赂和对于外国无力的软弱屈服”。而载沣因其“施政寡术,用人无力”,在新政推动中,犯下一系列重大错误,导致满汉之间、朝官与疆吏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尖锐,引发统治集团内部大分裂,使得清政府的政权合力遭到极大削弱,决定了晚清政权不仅无力领导清末这一全面的现代化变革,而且势必走向崩溃。
第三:统治者延误了现代化变革的时机是清末新政失败的又一原因。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后起国家,起步越晚,形势越复杂。由于清政府一味坚持君主专制和皇族集权,把近代化特别是政治近代化的任务一直拖到20世纪初,此时,国际国内形势极其复杂,决定了新政一旦推行,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最终导致失败。
20世纪初的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沦为洋人的朝廷,权威扫地,政治资源丧失殆尽, 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的庚子赔款,造成清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无力支撑新政的需要,只好增加苛捐杂税,盘剥人民,结果招致人民对新政的不满,引发普遍的反清斗争,使支持现代化变革所需的社会认同无法形成。新政期间,此起彼伏的民变与声浪日隆的反清革命给新政笼罩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第四:另外,此时的世界形势大大加剧了清末新政改革的风险。这一时期,壮大了的资产阶级受西方各种现代化方案学说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并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不同的宪政改革方案。他们对政治现代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革命派鼓吹民主共和,立宪派则要求君主立宪,与清政府开明的君主专制形成尖锐的对立和冲突。面临危局,清政府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