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课件
合集下载
《曾国藩家书》教学ppt
![《曾国藩家书》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6554a6d1f34693daef3e9d.png)
书法
•
曾国藩书法
•
以后写安禀来营,不妨将 胸中所见、简编所得,驰骋议 论,俾余得以考察尔之进步, 不宜太寥寥,此谕。
译文
• 在以后的来信中,不妨 将自己的见解、读书的心得 体会,放开议论,以便我能 从中体察你学业的进步和变 化,不要写得寥寥数语,过 于简单。以上就是我要告诉 你的事。
字谕纪泽儿
• 曾国藩认为: • “盖有字句之诗,人籁也;无字句之 诗,天籁也。解此者,能使天籁人籁 凑泊而成,则于诗之道思过半矣。” 深得传统诗学之精髓,表现出极高的 诗学修养。
译文
•
在我这一生中,有三件事让我惭愧甚至 羞耻:各种学问都稍稍涉猎,略懂一二,唯 有天文算学,一点儿也没有学习过,就连恒 星和五纬也不会辨认,这是耻辱之一。无论 是处事还是治业,总是有始无终,这是耻辱 之二。小时候我也经常习字,但是没有始终 临摹一家的字体,结果因屡次改变,最终一 无所成,如今写字速度缓慢,很不适用。特 别是近年来,在军营里处理公务,常因字写 得太慢而耽误很多事情,这是耻辱之三。你 若承认是我家子孙,就该常思洗掉这三件耻 辱。纵然推步算学很难弄明白,恒星五纬还 是比较容易认识的。家中讲天文的书,有 《十七史》中各史的天文志以及《五礼通考》 中所辑录的《观象授时》一种。每天晚上认 明恒星二三颗,不到几个月,就能全部认识。
•
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 略涉其涯涘。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 虽恒星五纬亦不认识,一耻也;每作 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 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致 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 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三 耻也。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雪此三 耻。推步算学纵难通晓,恒星五纬, 观认尚易。家中言天文之书,有《十 七史》中各天文志,及《五礼通考》 中所辑《观象授时》一种,每夜认明 恒星二三座,不过数月,可毕识矣。
分享好书——《曾国藩家书》ppt课件
![分享好书——《曾国藩家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685a67f12d2af90342e605.png)
读曾国藩家书,我对生活和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些新的感悟:
透过他的家书,我们看到了一代名人重臣深厚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 养,感受到了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 也应该要学习他严于修身、勤勉治学、治家之道以及待人交友之法,把 守信、谦虚、谨慎、勤劳、俭朴、自立、有恒的良好品格贯穿于生活和 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这个高速发展、物欲横流,诱惑长在的社会,守住 底线,留住亲情,把握自己,勤勉工作,努力成为真正对家庭、国家、 社会有用的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时往往这样的人还在你身边。 六要交志趣远大者。有宏大抱负之人,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七要“交惠在当厄”者。在别人困难的时侯,肯出援手,最为可交。 八要交体谅人者。能理解人、体谅人、体贴人,可称宜友。
6
《曾国藩家书》分享
九不交: 一不交志不同者。志不同者不必强合,勉强之事,必不能久。 二不交阿谀逢迎的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往往阳奉阴违。 三不交恩怨颠倒。颠倒黑白、忘恩负义、不可理喻之辈应避而远之。 四不交不孝敬长辈,不友爱兄弟的人,这种人失掉了做人的根本。 五不交迂人。迂腐之人顽固而不开化,一事不合则轻率决裂,且引以
3
《曾国藩家书》分享
下面我向大家分享《曾国藩家书》中我印象较为深刻内容: 一、修身
曾国藩修身讲究 “敬、静、恒、挺”四字,他在家书中反复提到勤 勉、谦恭、恒心、坚韧与自我反省。注重进德修业,戒除夜郎自大、 恃才傲物与牢骚满腹。做人做事要态度端正严肃,静思反省,恬淡心 性,追求精神境界,淡化物欲,随时自省。“持恒、守恒”,心存敬 畏,慎独、慎初、慎微,要一以贯之、一日三省,耐得住时间消磨, 经得起诱惑考验。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时刻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于实践,真正被人民群众所信赖,才能推 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透过他的家书,我们看到了一代名人重臣深厚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 养,感受到了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 也应该要学习他严于修身、勤勉治学、治家之道以及待人交友之法,把 守信、谦虚、谨慎、勤劳、俭朴、自立、有恒的良好品格贯穿于生活和 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这个高速发展、物欲横流,诱惑长在的社会,守住 底线,留住亲情,把握自己,勤勉工作,努力成为真正对家庭、国家、 社会有用的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时往往这样的人还在你身边。 六要交志趣远大者。有宏大抱负之人,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七要“交惠在当厄”者。在别人困难的时侯,肯出援手,最为可交。 八要交体谅人者。能理解人、体谅人、体贴人,可称宜友。
6
《曾国藩家书》分享
九不交: 一不交志不同者。志不同者不必强合,勉强之事,必不能久。 二不交阿谀逢迎的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往往阳奉阴违。 三不交恩怨颠倒。颠倒黑白、忘恩负义、不可理喻之辈应避而远之。 四不交不孝敬长辈,不友爱兄弟的人,这种人失掉了做人的根本。 五不交迂人。迂腐之人顽固而不开化,一事不合则轻率决裂,且引以
3
《曾国藩家书》分享
下面我向大家分享《曾国藩家书》中我印象较为深刻内容: 一、修身
曾国藩修身讲究 “敬、静、恒、挺”四字,他在家书中反复提到勤 勉、谦恭、恒心、坚韧与自我反省。注重进德修业,戒除夜郎自大、 恃才傲物与牢骚满腹。做人做事要态度端正严肃,静思反省,恬淡心 性,追求精神境界,淡化物欲,随时自省。“持恒、守恒”,心存敬 畏,慎独、慎初、慎微,要一以贯之、一日三省,耐得住时间消磨, 经得起诱惑考验。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时刻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勇于实践,真正被人民群众所信赖,才能推 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曾国藩家训PPT幻灯片课件
![曾国藩家训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ee9a33fad6195f312ba64d.png)
曾国藩家训
Family teachings for Zeng’s offspring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曾家人人刻苦自立,自强不息,和穷人一样克勤克 俭操持家务,坚持体力劳动,奋发半耕半读,因此 能吃苦耐劳,从而磨练出一副钢筋铁骨。加上知书 达理,德才兼备,随时可以对待恶劣环境。所以历 经百年,改朝换代,内战外患,天灾人祸,唯曾氏 书香门第欣欣向荣。曾国藩家族至今绵延至第八代。 240余人中,大多数成为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名家大 师,没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人才辈出的家族,确 实值得整个中华民族细细研究,为之效法。
2
傲为凶得 惰为衰气 二者皆为败家之道
天下古今之人才, 皆以一傲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庸人, 皆以一惰字致败。
3
有福不可享尽 有势不可使尽
由俭入奢易于下水 由奢返俭难于上天
欲得家运绵长,第一要禁止奢侈享用。
4
居家四败 妇女奢淫者败 子弟骄怠者败 兄弟不合者败 侮师慢客者败
5
勤俭孝友 勤劳简朴持家 孝敬父母长辈 友好兄弟姐妹 团结左邻右舍
6
家富抵不过三 代 国强抵不过 百年
7
三至祥
孝致祥 和致祥 恕致祥
8
治家
一家能勤能敬,虽乱 世亦有兴旺气象。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 人亦有贤智风味。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10
领悟
静与勤 静是养心修身之道, 勤是立身建业之本。
践行此道者, 始不惑, 终不败。
-何恩春
11
盛时常做衰时想 上场当念下场时
12
Family teachings for Zeng’s offspring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曾家人人刻苦自立,自强不息,和穷人一样克勤克 俭操持家务,坚持体力劳动,奋发半耕半读,因此 能吃苦耐劳,从而磨练出一副钢筋铁骨。加上知书 达理,德才兼备,随时可以对待恶劣环境。所以历 经百年,改朝换代,内战外患,天灾人祸,唯曾氏 书香门第欣欣向荣。曾国藩家族至今绵延至第八代。 240余人中,大多数成为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名家大 师,没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人才辈出的家族,确 实值得整个中华民族细细研究,为之效法。
2
傲为凶得 惰为衰气 二者皆为败家之道
天下古今之人才, 皆以一傲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庸人, 皆以一惰字致败。
3
有福不可享尽 有势不可使尽
由俭入奢易于下水 由奢返俭难于上天
欲得家运绵长,第一要禁止奢侈享用。
4
居家四败 妇女奢淫者败 子弟骄怠者败 兄弟不合者败 侮师慢客者败
5
勤俭孝友 勤劳简朴持家 孝敬父母长辈 友好兄弟姐妹 团结左邻右舍
6
家富抵不过三 代 国强抵不过 百年
7
三至祥
孝致祥 和致祥 恕致祥
8
治家
一家能勤能敬,虽乱 世亦有兴旺气象。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 人亦有贤智风味。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10
领悟
静与勤 静是养心修身之道, 勤是立身建业之本。
践行此道者, 始不惑, 终不败。
-何恩春
11
盛时常做衰时想 上场当念下场时
12
曾国藩家书推荐PPT
![曾国藩家书推荐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bf7b0a4afe04a1b171dedf.png)
10
持家教子“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
❖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 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 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 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 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 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 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 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学修不断。因此,当清国镇压太平军起义屡遭败北时,他创立的湘军却能
扭转败局,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清政府称他是“学本有源,器成远大,忠诚
体国,节劲凌霜”,赞扬他是“中兴第一名臣”。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
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国藩公全集》。
2021/6/7
5
2021/6/7
内蒙古电力公司 第五期副厂局级后备干部培训班
推荐书目介绍
❖ 推荐书目名称:曾国藩家书 ❖ 推荐书目组别:第三组 ❖ 推荐书目介绍者:李希俊
2021/6/7
1
曾国藩
❖ 实现了儒家修身、 齐家、治国、平 天下 。成就了 “立功” “立 德”“立言”三 不朽事业。
2021/6/7
2
作者介绍
❖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 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双峰县荷 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 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 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 等毅勇侯。
2021/6/7
3
作者介绍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的地主家庭里,有
持家教子“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
❖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 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 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 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 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 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 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 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学修不断。因此,当清国镇压太平军起义屡遭败北时,他创立的湘军却能
扭转败局,取得军事上的胜利。清政府称他是“学本有源,器成远大,忠诚
体国,节劲凌霜”,赞扬他是“中兴第一名臣”。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
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国藩公全集》。
2021/6/7
5
2021/6/7
内蒙古电力公司 第五期副厂局级后备干部培训班
推荐书目介绍
❖ 推荐书目名称:曾国藩家书 ❖ 推荐书目组别:第三组 ❖ 推荐书目介绍者:李希俊
2021/6/7
1
曾国藩
❖ 实现了儒家修身、 齐家、治国、平 天下 。成就了 “立功” “立 德”“立言”三 不朽事业。
2021/6/7
2
作者介绍
❖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 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双峰县荷 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 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 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 等毅勇侯。
2021/6/7
3
作者介绍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的地主家庭里,有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课件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dde6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0.png)
PART 06
家书中的生活态度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总结词
曾国藩在信中多次提到,不要过分追 求名利,要懂得知足。他强调内心的 满足和宁静,认为这是人生最重要的 财富。
详细描述
曾国藩认为,名利往往带来的是浮躁 和虚荣,而不是真正的幸福。他鼓励 家人要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简单和朴素 ,珍惜已经拥有的,而不是一味地追 求更多。
读后感
对曾国藩的印象
勤奋好学
曾国藩在求学时期便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他刻苦钻 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忠诚守信
曾国藩为人正直,忠诚守信,深受皇帝和同僚的信任 。
刚毅果敢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曾国藩展现出坚定的意志和果 断的决策能力。
对家书的理解与感悟
家庭教育
曾国藩在家书中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强调品德修养和学识积 累。
忠孝仁义,诚信待人
总结词
曾国藩强调忠孝仁义、诚信待人的价值观,认为这是 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通过践行这些价值观,能够建 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
详细描述
曾国藩认为忠诚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品质之一,对待国家 和家庭都要忠诚。他主张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认为这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曾国藩也强调仁爱和义 气的重要性,认为对待他人要仁慈、宽容、讲义气。在 诚信方面,他主张待人以诚、言行一致,建立起良好的 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通过践行这些价值观,曾国藩不 仅在官场上获得了成功,也在家族和社会中树立了良好 的形象和声誉。
面对挫折,积极应对
总结词
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挫 折和困难,关键是要学会积极应对。他强调 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详细描述
曾国藩认为,面对挫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 智,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他鼓励家人 要勇于尝试和冒险,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放 弃。同时,也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
国学课件 第二十章《曾国藩家书》与立业之道
![国学课件 第二十章《曾国藩家书》与立业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a6c4c178f8c75fbfc67db26a.png)
孝致祥 勤致祥 恕致祥
国学基础
THANKS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国学基础
国学基础
曹胜高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国学基础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第二十章《曾国藩家书》与立业之道
曾国藩被誉为清代的“中兴之臣”,他之所以能在乱世中建立伟大功勋,是因 为他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将内圣之道与外王之道结合在一起。 从他的家书来分析他在修身、齐家、治国方面的思考,也是在分享他实现知 行合一的修养过程。
曾国藩讲的治学之道,在于他读书的心得体会。身份地位的不断增高,并 没有改变他读书不辍的习惯。他认为人要想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 的学问,读书是最为根本的途径。世人读书有三点要注意:一要有志,二 要有识,三要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国学基础
四、 齐家之法
读书 扫地 养鱼 养猪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国学基础 Nhomakorabea目录
1 修身之道 2 立德之则 3 治学之术 4 齐家之法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国学基础
一、修身之道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三经 三史 三集 三子 三实 三忌 三薄 “三知
“三乐 三寡
国学基础
二、立德之则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勤俭刚 明忠恕
谦浑
国学基础
三、治学之术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曾国藩认为:“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 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人在世上,立身的根本在德行修养,事业的根 本在诗文作字。这是曾国藩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作为一个读书人,他认 为只有“诗文作字”才是自己完全可以做主的。积德收获富贵,孝悌仁 义的德行,修一分就增厚一分;读书收获功名,诗文作字的学问,攒一分就 收获一分。
国学基础
THANKS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国学基础
国学基础
曹胜高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国学基础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第二十章《曾国藩家书》与立业之道
曾国藩被誉为清代的“中兴之臣”,他之所以能在乱世中建立伟大功勋,是因 为他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将内圣之道与外王之道结合在一起。 从他的家书来分析他在修身、齐家、治国方面的思考,也是在分享他实现知 行合一的修养过程。
曾国藩讲的治学之道,在于他读书的心得体会。身份地位的不断增高,并 没有改变他读书不辍的习惯。他认为人要想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 的学问,读书是最为根本的途径。世人读书有三点要注意:一要有志,二 要有识,三要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国学基础
四、 齐家之法
读书 扫地 养鱼 养猪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国学基础 Nhomakorabea目录
1 修身之道 2 立德之则 3 治学之术 4 齐家之法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国学基础
一、修身之道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三经 三史 三集 三子 三实 三忌 三薄 “三知
“三乐 三寡
国学基础
二、立德之则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勤俭刚 明忠恕
谦浑
国学基础
三、治学之术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曾国藩认为:“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 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人在世上,立身的根本在德行修养,事业的根 本在诗文作字。这是曾国藩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作为一个读书人,他认 为只有“诗文作字”才是自己完全可以做主的。积德收获富贵,孝悌仁 义的德行,修一分就增厚一分;读书收获功名,诗文作字的学问,攒一分就 收获一分。
曾国藩家书PPT
![曾国藩家书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c8cce0aef8941ea76e05e2.png)
“凡人多望子孙为 大官,余不愿为 大官,但愿为读 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 习苦,可以处乐, 可以处约,此君 子也。”
未未 士 懒 贪 论 , , 骄勤大不切 奢苦家可不 倦俭小惯可 怠约家习 ,,,
“
•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 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 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家书》
读书交流
耿珊珊
愚 于 近 人 , 独 服 文 正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 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 忝所生; 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 卫其身。
可于以本“ 以相变难人 变法其改之 换者气变气 骨,质。质 相并,惟由 。言古读于 ”读之书天 书精可生 , ,
久窃 自涵 然泳 “ 有, 凡 益今 读 。日 书 ”看 , 。几 不 篇必 苦 , 明求 日强 看记 几, 篇只 ,须 久偷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 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经典国学: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经典国学: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d3f54e5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6.png)
04
告九弟在 京出京情 形
05
寄家银馈 赠贫寒亲 戚
06
说明寄银 馈赠贫寒 亲戚的缘 由
望两弟鉴我苦 1
心,结实用功
梦寐中时时想 2
念堂上老人
3 为母亲失眠担
心
4
操心祖父之病
5 居家惟崇俭可
以长久
意外升官,日 1
夜恐惧修省
2
不肯轻受人惠
3 不靠做官发财
以遗后人
4 受恩深重须尽
忠直言
5 行公事须深谋
京宦生涯
1
修身之道
2
读书之道
3
治家之道
4
为官之道
5
养生之道
只有进德修业两 事靠得住
做个光明磊落、 神钦鬼服之人
遇牢骚欲发之时 当反躬自省
求速效无益,当 在孝悌上用功
日中则昃,月盈 则亏
第一要除骄傲习 气
凡事皆贵专
01
立志真则 何时何地 皆可读书
02
要做到有 志、有识、 有恒
03
能立志则 何事皆可 为
用兵不可受他 2
人牵制
3 与贼相持日久,
最戒浪战
4 须详察地势,
随时制宜
5 凭壕对击应坚
忍不出
人生巅峰
1
修身之道
2
读书之道
3
治家之道
4
用人之道
5
养生之道
01
满招损, 谦受益
02
惟谦谨是 载福之道
03
阅历少则 自诩智识
04
君子应常 存冰渊惴 惴之心
06
宜从畏慎 二字上下 工夫
05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经典国学:曾国藩家 书》
《曾国藩家书》读书分享PPT模板
![《曾国藩家书》读书分享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544819e31126edb6f1a10fc.png)
•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 难。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 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 如何力挽家运:一曰兄弟和睦,二曰贵 体孝道,三曰实行“勤俭”二字。
经典片段——关于孝悌
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 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不不孝;若使 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 这便是不悌。何也?盖使父母心中有 贤愚之分,使族党中有贤愚之分,则 必其平日有讨好的意思,暗用机计, 使自己讨得好名声,而使兄弟得坏名 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
十六字家训
• 家俭则兴 • 人勤则健 • 能勤能健 • 永不贫贱
重视家教
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 岁。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曾国藩规定, 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 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曾国藩想把女 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 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读后感悟(三)
• 11、 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 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12、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 必有所成。 -
• 13、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 往,不可复追。
• 14、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 共事,己必受累。
• 15、 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思想——军事
《曾国藩家书》简介(一)
•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 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 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 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 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 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 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国藩家书》简介(二)
分享单位:
主讲人:
• 如何力挽家运:一曰兄弟和睦,二曰贵 体孝道,三曰实行“勤俭”二字。
经典片段——关于孝悌
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 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不不孝;若使 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 这便是不悌。何也?盖使父母心中有 贤愚之分,使族党中有贤愚之分,则 必其平日有讨好的意思,暗用机计, 使自己讨得好名声,而使兄弟得坏名 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
十六字家训
• 家俭则兴 • 人勤则健 • 能勤能健 • 永不贫贱
重视家教
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 岁。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曾国藩规定, 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 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曾国藩想把女 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 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读后感悟(三)
• 11、 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 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12、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 必有所成。 -
• 13、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 往,不可复追。
• 14、 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 共事,己必受累。
• 15、 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思想——军事
《曾国藩家书》简介(一)
•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 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 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 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 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 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 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国藩家书》简介(二)
分享单位:
主讲人:
曾国藩家书.pptx
![曾国藩家书.pptx](https://img.taocdn.com/s3/m/ea9d7363bb4cf7ec4bfed053.png)
制,以致于不近人情
丹朱:是尧的儿子,一个傲慢,小心眼的人
为什么要戒多方、不纠缠,少争论
• 三个理由:(指意气 之争、争口气,争利、 而非真理之争)
• 曾国藩的对策:让他 三尺又何妨
由争论发展到争吵,就没有是非可言
只有不吵,才是对的, 争吵,都是错的
争论:本质就是团队的内耗
外部环境不如意,更没有必要争吵
不要陷入利事,后办事
• 晓事:是什么意思。。。 • 晓事,指懂事,知道事
情的原由。。。 • 晓事才能办好事
• 曾国藩的小名叫:宽一
明事的两个层面
• 一是高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长期 形成)
• 一是精明:能把握精准,细节,尺度权衡, 有良好的判断力。(短期学来)
曾国藩家书
-----阿为 整理
《曾国藩家训》 下部(一) 逆来顺受之法
办大事: 就会受到别人的
百端刁难, 要当成磨炼自已
的意志!
要多化解,少拒绝
要多化解,少拒绝
不懂得拒绝
• 简单的拒绝,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
曾国藩又名曾三戒
• 曾三戒: • 戒多言(少争论、不
纠缠)
• 自认为三过错: • 自以为是 • 嘴上不把门 • 说话得罪人,不知控
• 由高明,到精明,到晓事,到识人,可立 于不败之地
曾国藩看人才
• 注重:人才临事的分析、判断力。。。 • 曾国藩处理事物,很讲究回旋的余地
有调查,有依据 做事情,要张驰有度,能驾驭
第4节: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8.920.8.9Sunday, August 09, 2020
丹朱:是尧的儿子,一个傲慢,小心眼的人
为什么要戒多方、不纠缠,少争论
• 三个理由:(指意气 之争、争口气,争利、 而非真理之争)
• 曾国藩的对策:让他 三尺又何妨
由争论发展到争吵,就没有是非可言
只有不吵,才是对的, 争吵,都是错的
争论:本质就是团队的内耗
外部环境不如意,更没有必要争吵
不要陷入利事,后办事
• 晓事:是什么意思。。。 • 晓事,指懂事,知道事
情的原由。。。 • 晓事才能办好事
• 曾国藩的小名叫:宽一
明事的两个层面
• 一是高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长期 形成)
• 一是精明:能把握精准,细节,尺度权衡, 有良好的判断力。(短期学来)
曾国藩家书
-----阿为 整理
《曾国藩家训》 下部(一) 逆来顺受之法
办大事: 就会受到别人的
百端刁难, 要当成磨炼自已
的意志!
要多化解,少拒绝
要多化解,少拒绝
不懂得拒绝
• 简单的拒绝,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
曾国藩又名曾三戒
• 曾三戒: • 戒多言(少争论、不
纠缠)
• 自认为三过错: • 自以为是 • 嘴上不把门 • 说话得罪人,不知控
• 由高明,到精明,到晓事,到识人,可立 于不败之地
曾国藩看人才
• 注重:人才临事的分析、判断力。。。 • 曾国藩处理事物,很讲究回旋的余地
有调查,有依据 做事情,要张驰有度,能驾驭
第4节: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8.920.8.9Sunday, August 09, 2020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课件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7ee6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a.png)
1
教育子女
曾国藩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 问题,认为教育是培养子女
成才的关键。
勤俭持家
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不奢 侈浪费,注重节约和合理使 用资源。
互相关爱
曾国藩主张家庭成员之间要 相互关爱,互相帮助,共同 度过难关。
为官之道
为民服务
曾国藩认为官员应该为民服务,以人民利益 为重,不谋私利。
勤奋尽职
曾国藩认为官员应该勤奋尽职,不懒惰推诿 ,认真履行职责。
什么是家书?
家书是指家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包括 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 妹之间的书信往来。
家书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通过文 字传递家人之间的情感、思想和文化 交流。
为什么读家书?
了解传统文化
家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家 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感受真挚情感
清正廉明
曾国藩主张为官要清正廉明,不收受贿赂, 不搞权钱交易。
尊重同僚
曾国藩主张尊重同僚,不搞小圈子,不进行 人身攻击。
04
曾国藩家书的分析
思想体系
80%
儒家思想
曾国藩家书中蕴含着深厚的儒家 思想,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以孝道、礼仪为根本 ,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教育。
100%
忠诚与责任
对未来的展望
深化认识
通过对曾国藩家书的阅读,我对 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入 的认识和理解,这将有助于我在 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 自己的作用。
拓展视野
曾国藩的家书让我看到了更广阔 的世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 的启示,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视 野。
坚定信念
曾国藩的家书让我更加坚定了我 自己的信念和目标,这对我来说 是一个很大的启示,需要坚定地 走自己的路。
教育子女
曾国藩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 问题,认为教育是培养子女
成才的关键。
勤俭持家
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不奢 侈浪费,注重节约和合理使 用资源。
互相关爱
曾国藩主张家庭成员之间要 相互关爱,互相帮助,共同 度过难关。
为官之道
为民服务
曾国藩认为官员应该为民服务,以人民利益 为重,不谋私利。
勤奋尽职
曾国藩认为官员应该勤奋尽职,不懒惰推诿 ,认真履行职责。
什么是家书?
家书是指家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包括 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 妹之间的书信往来。
家书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通过文 字传递家人之间的情感、思想和文化 交流。
为什么读家书?
了解传统文化
家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家 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感受真挚情感
清正廉明
曾国藩主张为官要清正廉明,不收受贿赂, 不搞权钱交易。
尊重同僚
曾国藩主张尊重同僚,不搞小圈子,不进行 人身攻击。
04
曾国藩家书的分析
思想体系
80%
儒家思想
曾国藩家书中蕴含着深厚的儒家 思想,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以孝道、礼仪为根本 ,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教育。
100%
忠诚与责任
对未来的展望
深化认识
通过对曾国藩家书的阅读,我对 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入 的认识和理解,这将有助于我在 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 自己的作用。
拓展视野
曾国藩的家书让我看到了更广阔 的世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 的启示,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视 野。
坚定信念
曾国藩的家书让我更加坚定了我 自己的信念和目标,这对我来说 是一个很大的启示,需要坚定地 走自己的路。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超值金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超值金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c88b195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0.png)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超值金版 》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01 第1章 前言
目录
02 第2章 京宦生涯
03
第3章 窘困的团练大 臣
04 第4章 人生巅峰
05 第5章 余晖残照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 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 想。
第1章 前言
第2章 京宦生涯
第3章 窘困的团练大臣
第4章 人生巅峰
第5章 余晖残照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 新
版
本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超值金版 》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01 第1章 前言
目录
02 第2章 京宦生涯
03
第3章 窘困的团练大 臣
04 第4章 人生巅峰
05 第5章 余晖残照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 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 想。
第1章 前言
第2章 京宦生涯
第3章 窘困的团练大臣
第4章 人生巅峰
第5章 余晖残照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 新
版
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代:曾氏兄弟
长兄曾国藩,
四弟国潢,六弟国华,九弟国荃,季弟国葆, 第二代:
曾纪泽,著名外交家
曾纪鸿,数学家,著有《对数详解》 《 圆周率考真图解》 第三代: 曾广钧,翰林,著有《环天室诗集 》 曾广铨,外交家
2
第四代 曾宝荪,曾约农,
曾昭燏,曾昭抡
曾宝荪女士(1893—1978),
曾约农: (1893--1986)
13
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 戎马卅年,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后世!
14
推荐阅读本书的四大理由:
学习智慧:了解学习曾国藩的处事智慧。
修身之道: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勤政者的必读之书。 家书经典:情理兼备,家训典范。 实用典藏:珍贵的史料价值,修身持家的传世之宝。
15
16
3
曾昭燏女士(1909——1964)
曾昭抡(1899——1967)
4
第五代:曾宪楷,曾宪植 ,曾厚熙
曾宪植(1910——1989)
曾厚熙
曾宪楷(1908——1985)
5
妙语佳句:
曾国藩画像 (1811---1872)
6
曾国藩,
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位毁誉参半的首领! 他组建湘军,振兴清廷军政,尊为中兴第一名臣; 他效法西方,力主富国强兵,向称洋务运动先驱; 他义理考据,成就斐然,公推天下文章领袖; 一部家书体现了曾氏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为其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的称誉, 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修身养性之诀
一、以“平和”养德保身
“胸多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 所以养德;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 二、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自然惜福矣; 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自然悠久矣 ” 三、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 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7
这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
这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
这是一个成功者对功名事业的奋斗经历 这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 世界的坦露。8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08出版)9
治学论道之经
一 、为学譬如熬肉
“子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二、读书之要在格物致知
三、不可浪掷光阴 “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
11
处世交友之道
一、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 “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 “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天德王道,彻始彻终” 二、与人相处疏疏落落 “不轻进人,亦不会轻退人;不妄亲人,亦不会妄疏人”
三、鼎盛之际宜收敛 “方在鼎盛之际,此等处总宜收敛,不宜过于发扬”
12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
三、治学以有恒为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0
持家教子之术
一 、不存做官发财之念,愿子孙做君子不做大官 “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二、让儿孙一无可恃 “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 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
长兄曾国藩,
四弟国潢,六弟国华,九弟国荃,季弟国葆, 第二代:
曾纪泽,著名外交家
曾纪鸿,数学家,著有《对数详解》 《 圆周率考真图解》 第三代: 曾广钧,翰林,著有《环天室诗集 》 曾广铨,外交家
2
第四代 曾宝荪,曾约农,
曾昭燏,曾昭抡
曾宝荪女士(1893—1978),
曾约农: (1893--1986)
13
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 戎马卅年,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后世!
14
推荐阅读本书的四大理由:
学习智慧:了解学习曾国藩的处事智慧。
修身之道: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勤政者的必读之书。 家书经典:情理兼备,家训典范。 实用典藏:珍贵的史料价值,修身持家的传世之宝。
15
16
3
曾昭燏女士(1909——1964)
曾昭抡(1899——1967)
4
第五代:曾宪楷,曾宪植 ,曾厚熙
曾宪植(1910——1989)
曾厚熙
曾宪楷(1908——1985)
5
妙语佳句:
曾国藩画像 (1811---1872)
6
曾国藩,
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位毁誉参半的首领! 他组建湘军,振兴清廷军政,尊为中兴第一名臣; 他效法西方,力主富国强兵,向称洋务运动先驱; 他义理考据,成就斐然,公推天下文章领袖; 一部家书体现了曾氏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为其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的称誉, 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修身养性之诀
一、以“平和”养德保身
“胸多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 所以养德;不特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 二、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福不多享,故总以俭字为主,自然惜福矣; 势不多使,则少管闲事,少断是非,自然悠久矣 ” 三、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 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7
这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
这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
这是一个成功者对功名事业的奋斗经历 这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 世界的坦露。8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08出版)9
治学论道之经
一 、为学譬如熬肉
“子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二、读书之要在格物致知
三、不可浪掷光阴 “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
11
处世交友之道
一、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 “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 “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天德王道,彻始彻终” 二、与人相处疏疏落落 “不轻进人,亦不会轻退人;不妄亲人,亦不会妄疏人”
三、鼎盛之际宜收敛 “方在鼎盛之际,此等处总宜收敛,不宜过于发扬”
12
“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
三、治学以有恒为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0
持家教子之术
一 、不存做官发财之念,愿子孙做君子不做大官 “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二、让儿孙一无可恃 “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 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