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酸碱盐是化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它涵盖了酸、碱和盐这三个重要的化学物质。

下面是初中化学酸碱盐的知识点总结。

一、酸的概念与性质1.酸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氢离子)的化合物。

2.酸的性质:酸味酸性、酸与金属反应、酸与碱中和反应、酸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二、碱的概念与性质1.碱的定义: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氢氧化物离子)的化合物。

2.碱的性质:碱味苦碱性、碱与酸中和反应、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三、盐的概念与性质1.盐的定义: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产生的化合物,它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

2.盐的性质:盐的晶体呈现多种不同的晶型、盐的热稳定性、盐的水溶解性。

四、酸碱指数1.pH值: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标,是用以数值来表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指数。

2.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判断:pH值小于7的溶液为酸性溶液,pH值大于7的溶液为碱性溶液,pH值等于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

五、常见的酸碱盐1.酸的常见物质: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

2.碱的常见物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等。

3.盐的常见物质:氯化钠、硝酸铵、碳酸钠、硫酸铜等。

六、常见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变化着色,用于酸碱滴定等实验。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酚酞、甲基橙、甲基红、溴蓝等。

七、常见酸碱反应1.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金属反应会产生相应盐和氢气。

2.酸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酸和酸性氧化物反应会产生相应盐和水。

3.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会产生相应盐和水。

以上是初中化学酸碱盐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酸碱盐的概念、性质以及常见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规律,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热门4篇)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热门4篇)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第1篇《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

如果把”。

说明:“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

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

如果把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

1.电离口诀:“电电离离,遇水便离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

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

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

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

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

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xxx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xxx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

“x xx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

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

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4碱 + 酸→盐 + 水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3、离子的检验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 2 ΔCuO +H 2O2FeOH 3 ΔFe 2O 3+3H 2O②常见沉淀:AgCl ↓ BaSO 4↓ CuOH 2↓ F eOH 3↓ MgOH 2↓ BaCO 3↓ CaCO 3↓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0 7 14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读数为整数3酸雨:正常雨水的pH 约为因为溶有CO 2pH<的雨水为酸雨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二、粗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2、实验仪器三、盐的化学性质1、盐可溶+ 金属1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2、盐 + 酸→新盐 + 新酸3、盐 + 碱→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4、盐 + 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四、酸、碱、盐的溶解性1、 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 2SiO 3不溶2、 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3、 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氯化物除AgCl 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硫酸盐除BaSO 4难溶,Ag 2SO 4、CaSO 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 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五、化学肥料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2、化学肥料 氮肥、钾肥、磷肥1氮肥 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a 、常用氮肥尿素CONH 22: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b 、NH 4+的检验试剂:碱NaOH 、CaOH 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 4NO 3 + NaOH=NaNO 3 +NH 3 ↑+H 2Oc 、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2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常用钾肥 KCl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 呈碱性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3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常用磷肥磷矿粉 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 CaH2PO42和CaS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如草木灰、熟石灰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KNO3 NH4H2PO4 NH42HP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三、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2、大气污染:N20、 NH3 、H2S3、引起水体污染: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四、合理使用化肥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五、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结论:〔1〕但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但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酸碱盐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是关于酸碱盐的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一、酸的性质:1.酸呈酸性,可用pH值来表示。

2.酸与金属产生气体。

3.酸与金属产生盐和氢氧化物。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6.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称为酸碱反应。

7.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二、碱的性质:1.碱呈碱性,可用pH值来表示。

2.碱具有苦味,有强韧的腐蚀性。

3.碱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

4.碱与银盐反应生成沉淀。

5.碱与铵盐反应产生氨气。

三、酸碱中和反应:1.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

2.中和反应是氢离子和氢氧化物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的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正向即为酸碱反应,反应逆向为逆反应。

四、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改变颜色的化合物,可用于检测酸碱溶液的性质。

2.酸性溶液中指示剂呈红色或橙黄色,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或紫色,中性溶液中呈绿色。

五、酸盐的性质:1.酸盐能够水解,生成酸和盐。

2.酸盐溶液呈酸性。

六、碱盐的性质:1.碱盐能够水解,生成碱和盐。

2.碱盐溶液呈碱性。

七、晶体水和无水盐:1.晶体水是结合在盐分子中的水分子。

2.一般晶体水可以通过加热蒸发来除去。

3.无水盐是指除去了结晶水的盐。

4.无水盐可以吸湿,重新结晶后变为含水盐。

八、酸碱中和的应用:1.酸碱中和可用于调节土壤酸碱度。

2.酸碱中和可用于制备盐。

3.酸碱中和可用于药物的制备。

4.酸碱中和可用于环境改善,如净化废水。

九、盐的应用:1.盐是化工工业和农业中的重要原料。

2.盐是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

3.盐可用于冶炼金属。

4.盐可用于制造肥料。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整理酸碱盐通常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部分,因为这部分涉及的概念多、物质分类多、反应规律多、需要记忆的多、实际应用的多、题型变化多,因此要掌握这部分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汇总一、酸碱盐的基本概念酸碱盐是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酸是能产生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是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而盐则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酸的性质1. 酸的味道酸酸的,如柠檬汁、醋等。

2. 酸的电离产生氢离子(H+)。

3. 酸与金属反应会产生氢气。

4. 酸与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三、碱的性质1. 碱的味道苦苦的,如肥皂水、苏打水等。

2. 碱的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OH-)。

3. 碱与酸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四、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检测酸碱性质的物质,常见的有苏丹红、酚酞、甲基橙等。

它们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五、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的盐则是由酸的阴离子和碱的阳离子组成。

六、酸碱盐的应用1. 酸的应用:用于制造化肥、药品、食品添加剂等。

2. 碱的应用:用于制造肥皂、玻璃、洗涤剂等。

3. 盐的应用:用于烹饪、制造食品、药品等。

七、酸雨的危害酸雨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与降水结合形成的酸性降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水源污染、植物受损,甚至对建筑物和文物造成腐蚀。

八、酸碱中毒的急救方法1. 酸中毒: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患者口腔和眼睛,以稀释酸的浓度。

2. 碱中毒:立即用大量清水漱口,并尽快送医院就诊。

九、总结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物质,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酸雨的危害和酸碱中毒的急救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化学酸碱盐的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中考化学:酸碱盐总结版

中考化学:酸碱盐总结版

专题六知识点一:常见的酸、碱、盐1. 酸金属和酸性溶液的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

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比如FeCl 2,而不是FeCl 3)。

浓硫酸可用来洗气干燥(长进短出)。

酸酸的组成:酸 H + + 酸根离子常 见 的 酸盐酸硫酸浓盐酸的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后可以看见白雾(盐酸小液滴),敞口放置后溶质挥发,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稀盐酸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精炼石油、制造药物等。

浓硫酸的性质:粘稠油状液体,无气味,具有吸水性、脱水性(碳化现象)、强氧化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敞口放置后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冶炼金属、金属除锈等碱碱的组成:碱 OH - + 金属离子(或NH )常见 的 碱氢氧化钠 苛性钠、火碱、烧碱氢氧化钙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颗粒,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潮解;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有强腐蚀性,暴露在空气中会结合CO 2发生变质;用途:重要的化工产品。

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等。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化学性质:可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CO 2、SO 2)、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有腐蚀性;用途:建筑业上常用来砌砖抹墙;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结构,还用它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怎么判断?补充:1、注意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而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酸碱盐是化学中的一大重要概念,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1.酸的性质和特征-酸有酸味,可腐蚀金属。

-酸在水溶液中导电。

-酸会变红蓝石蕊试纸红。

-酸和碱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水。

2.碱的性质和特征-碱有苦味,滑腻。

-碱在水溶液中导电。

-碱会变红纸蓝。

-碱和酸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水。

3.盐的性质和特征-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晶体。

-盐在水中溶解时会导电。

-盐的溶液味道咸。

-盐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制备。

4.酸的酸度和碱的碱度-酸的酸度可以用pH值来表示,pH值越小,酸度越大。

-碱的碱度可以用pH值来表示,pH值越大,碱度越大。

5.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是1:1-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6.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检测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酸碱指示剂可根据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蓝等。

7.盐的命名规则-盐的命名通常以阴离子的名称来作为盐的名称。

-如果阴离子是单质元素,就用元素名来命名。

-如果阴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复杂离子,则用化学式来命名。

8.酸和碱的常见名称和化学式-酸常见的名称有盐酸、硫酸、硝酸等。

-碱常见的名称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等。

-酸和碱的化学式的记法规则如下:-酸的化学式通常以H开头,如HCl、H2SO4-碱的化学式以氢氧化物的形式出现,如NaOH、Ca(OH)29.中和反应的计算-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可以根据所用的物质的量关系来计算,使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方程式可以通过将反应式两边的化学式前添加系数来实现。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酸碱盐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酸碱性物质的定义和特征1. 酸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

通常以H开头的化合物都是酸,如HCl、H2SO4等。

2. 碱的定义: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通常以氢氧化物结尾的金属或非金属物质都是碱,如NaOH、KOH等。

3. 酸碱中和反应:当酸与碱按化学计量比混合时,产生的水和盐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特点是产生水和盐,且pH值为中性。

4. 酸的性质:酸具有酸味、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等性质。

5. 碱的性质:碱具有苦味、可以腐蚀皮肤、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等性质。

二、酸碱盐的性质和常见实验1. 酸的性质和实验:(1) 酸的酸味:酸具有酸味,如柠檬汁、醋等。

(2) 酸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酸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如HCl与锌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 酸与金属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金属碱反应会产生盐和水,如HCl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4) 酸与金属碳酸盐反应产生盐、水和二氧化碳:酸与金属碳酸盐反应会产生盐、水和二氧化碳,如HCl与CaCO3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5) 酸对植物颜色的影响:酸对植物颜色有影响,如红茶加酸后会变成红色。

2. 碱的性质和实验:(1) 碱的苦味:碱具有苦味,如肥皂水等。

(2) 碱对动植物颜色的影响:碱对动植物颜色有漂白的作用,如碱性洗衣粉能够漂白衣物。

(3) 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反应会产生盐和水,如NaOH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4) 碱对金属氧化物的中和反应:碱可以对金属氧化物进行中和反应,如Ca(OH)2对SO2的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钙。

3. 盐的性质和实验:(1) 食盐与火焰的反应:食盐在火焰中燃烧会发出黄色光芒。

(2) 盐的溶解度:不同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如NaCl在水中可以完全溶解,而AgCl几乎不溶解。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碱盐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碱盐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碱盐总结1、酸(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非氧化性酸),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2)酸呈酸性(PH 值<7)(3)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的活泼金属的单质起置换反应(非氧化性酸)酸 + 金属—→盐 + 氢气【置换反应】例:2HCl+Fe=FeCl2+H2↑(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 + 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5)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2HCl+Cu(OH)2=CuCl2+2H2O(6)与某些盐反应生成酸和新盐。

盐+酸=新盐+新酸,要依照复分解的条件来判断是否会发生反应例:BaCl2+H2SO4=BaSO4↓+2HCl{常见的酸:盐酸:物理性质:有刺鼻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易挥发,遇水蒸气形成白雾。

化学性质:有酸的通性用途:除锈,制药,胃液里的盐酸帮助消化。

硫酸: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

硫酸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稀硫酸有酸的通性。

2、碱非可溶性碱的性质:1、能与酸反应可溶性碱的通性:2、碱呈碱性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碱能使无色的酚酞试剂变红。

pH>7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注:碱 +酸性氧化物==盐 + 水【不是复分解反应】例:①Ca(OH)2+CO2=CaCO3↓+H2O②2NaOH+CO2=Na2CO3+H2O注:酸性氧化物不等于非金属氧化物4碱+酸=盐+水5碱+盐=碱+盐【反应物均可溶】{常见的碱:NaOH 俗称:烧碱。

火碱。

苛性钠。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明显,易潮解。

化学性质;有碱的通性。

用途:除油污。

用于肥皂造纸纺织印染。

Ca(OH)2 俗称:消石灰。

熟石灰。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化学性质:有碱的通性。

用途:水溶液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制烧碱。

改良酸性土壤。

砌砖抹墙。

3、盐1.能和酸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2.能和酸性氧化物生成盐和水3.能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酸与碱中和的产物(中和反应),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完整版)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一、酸、碱、盐的组成1、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2、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3、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4、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减小。

(2)浓硫酸❖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干燥:O2、H2、N2、CO2、CO)(NH3不行)❖脱水性,能夺取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水分”(氢、氧元素),生成黑色的炭和水。

❖强烈的腐蚀性❖强氧化性注: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酸入水)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 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4)碱 + 酸→ 盐 + 水(5)盐 + 酸→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三、碱(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3)酸+碱→ 盐+水(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常见沉淀:AgCl↓,BaSO4↓,Cu(OH)2↓,F e(OH)3↓,Mg(OH)2↓,BaCO3↓,CaCO3↓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中和反应与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六、熟记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生石灰—— 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食盐——NaCl 火碱、烧碱、苛性钠—— NaOH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金刚石、石墨——C 干冰——CO2 冰——H2O 天然气(甲烷)——CH4 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七、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1)红色的固体——Cu、Fe2O3 、P(红磷)(2)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3)暗紫色的固体——KMnO4(4)黄色的固体—— S(5)蓝色絮状沉淀——Cu(OH)2(6)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7)蓝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8)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9)黄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八、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检验稀盐酸(或Cl-)——取少量待检液体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酸的基本概念1.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2. 性质:- 味道:酸味。

- 触感:酸一般具有腐蚀性。

- 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3. 常见的酸:- 硫酸(H2SO4)- 盐酸(HCl)- 硝酸(HNO3)- 醋酸(CH3COOH)二、碱的基本概念1.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2. 性质:- 味道:苦味。

- 触感:滑腻,具有腐蚀性。

- 指示剂反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3. 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铵(NH4OH)三、盐的基本概念1. 定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2. 性质:- 味道:通常无味。

- 触感:无挥发性,多数不具有腐蚀性。

- 指示剂反应:多数盐不引起指示剂颜色变化。

3. 常见的盐:- 氯化钠(NaCl)- 硫酸钠(Na2SO4)- 硝酸钾(KNO3)- 碳酸钙(CaCO3)四、酸碱中和反应1. 定义:酸与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2. 反应特点:- 反应物:一种酸和一种碱。

- 生成物:盐和水。

3. 反应实例:-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五、pH值1. 定义: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数值,pH = -log10[H+],其中[H+]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2. pH值范围:- pH < 7:酸性溶液。

- pH = 7:中性溶液(如纯水)。

- pH > 7:碱性溶液。

六、常见酸碱盐的应用1. 酸的应用:- 硫酸:肥料制造、石油处理、废水处理。

- 盐酸:金属清洗、食品加工、矿石提炼。

2. 碱的应用:- 氢氧化钠:造纸、纺织品加工、肥皂制造。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下面是关于酸碱盐的知识点的简要总结,供参考。

1.酸的性质:酸是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

酸的性质包括:酸味、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

2.酸的分类:酸可以按照溶解度分类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的酸,如盐酸、硫酸等。

有机酸是指含有碳酸根离子(COOH)的酸,如乙酸、柠檬酸等。

3.碱的性质:碱是指具有碱性质的物质。

碱的性质包括:苦味、蓝色石蕊试纸变绿、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与金属产生氢气等。

4.碱的分类:碱可以按照溶解度分类为强碱和弱碱。

强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的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弱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离解的碱,如氨水等。

5.碱的应用:碱的主要应用是用于调节酸碱度,如在工业上用于清洁、中和酸废液、生产化肥等。

6.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也称为酸碱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NaOH→NaCl+H2O7.盐的性质: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物质。

盐的性质包括:无味、不会改变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能导电等。

8.盐的分类:盐可以按照酸和碱的性质分类。

一元酸一元碱反应生成的盐称为一元盐,如氯化钠、硝酸钠等;一元酸二元碱反应生成的盐称为二元盐,如硫酸钠;二元酸一元碱反应生成的盐称为二元盐,如氯化铵等。

9.重要的盐:氯化钠(NaCl)是重要的盐之一,广泛应用于食盐的制备和食物调味。

硫酸铜(CuSO4)被用作蓝石膏、固氮肥料等。

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10.碳酸盐的性质:碳酸盐是一类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的盐。

常见的碳酸盐有碳酸钠(Na2CO3)和碳酸钙(CaCO3)。

碳酸盐在水中不溶解,但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归纳

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响——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叫做复分解反响。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响——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响叫做中和反响。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负三价:磷酸根〔PO4〕;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以下反响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响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响: 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响: 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响: 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响: Fe + H2SO4 =FeSO4 + H2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响: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响: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响: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响: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初中化学中考酸碱盐常考知识点

初中化学中考酸碱盐常考知识点

初中化学中考酸碱盐常考知识点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酸碱盐的常考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复习。

一、酸碱的基本概念1.酸的定义:酸是指能产生H+离子(质子)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

2.碱的定义:碱是指能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3.pH值的概念:pH值是用来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范围从0到14,pH<7为酸性,pH=7为中性,pH>7为碱性。

4.酸碱中和的概念:当酸和碱按化学计量比例混合后,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酸碱中和反应。

二、化学式和酸碱的性质1.酸的化学式:酸的分子式为H+与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

2.碱的化学式:碱的分子式通常以OH-为主,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

3.酸的性质:酸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气体,如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4.碱的性质:碱溶于水能导电,具有腐蚀性;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三、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程度发生颜色变化,用于酸碱溶液的确定性质。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颜色变化:-茚蓝:由红色转变为蓝色,适用于中性或弱碱性溶液的测定。

-酚酞:由无色转变为红色,适用于酸性溶液的测定。

-甲基橙:由红色转变为黄色,适用于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点。

-金鱼草:由黄色转变为红色,用于测定酸性或中性溶液。

四、酸碱中和的应用1.酸碱中和反应的重要性:酸碱中和反应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如石碱的制取、草酸和焦磷酸的中和反应等。

2.酸碱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牙膏的成分含有碱性物质,可以中和口腔中的酸性物质,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3.酸碱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例如氯化钠的生产,盐盐酸制取等。

五、盐的分类和应用1.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的盐:如酸和铁反应生成的盐酸铁、酸和铜反应生成的盐酸铜等。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酸碱盐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

下面将介绍初中化学酸碱盐的主要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定义1.酸:指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的化合物。

酸溶液呈酸性,酸性物质能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2.碱:指能使红色石蕊变蓝的化合物。

碱溶液呈碱性,碱性物质能和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3.盐:是酸和碱反应所得的产物,它是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或卤素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酸碱的性质1.酸性物质的性质:(1)酸有酸味,酸溶液酸性较大。

(2)酸溶液导电,能够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酸离子。

(3)酸可以腐蚀金属,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2.碱性物质的性质:(1)碱溶液有碱味,碱性较大。

(2)碱溶液导电,能够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碱离子。

(3)碱可以与酸中和,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三、常见的酸碱盐1.酸: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硫酸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味酸,具有强腐蚀性。

盐酸溶液是无色,具有刺鼻的气味,腐蚀性较大。

硝酸溶液呈黄绿色,味酸,强氧化性。

2.碱: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氢氧化钠溶液呈无色,味苦,碱性较强。

氢氧化钙溶液呈无色,碱性较强。

3.盐: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硫酸铜等。

氯化钠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无臭,味咸,可溶于水。

硫酸铜呈蓝色结晶体,可溶于水。

四、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反应过程如下:酸+碱→盐+水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分别失去或得到电荷,生成盐和水。

五、通性盐和非通性盐通性盐是指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的盐,如氯化钠、硫酸铵等。

通性盐在溶液中可以导电。

非通性盐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盐,如碳酸钙、氧化铜等。

六、酸碱指示剂的使用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而变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酚酞溶液是无色的,当溶液呈酸性时变红,呈碱性时变黄。

甲基橙溶液是橙色的,当溶液呈酸性时变红,呈碱性时变黄。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酸碱盐的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中的酸碱盐概念,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大全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大全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大全一、酸碱的定义和性质:1.酸的定义:指具有酸味的物质,能够腐蚀金属、使蓝色石蕊变红,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碱的定义:指具有碱味的物质,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酸碱反应: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4.盐的定义: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5.酸、碱和盐的性质:酸呈酸性、碱呈碱性、盐呈中性。

二、酸碱的分类:1.酸: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如盐酸、硫酸;有机酸如乙酸、柠檬酸。

2.碱:分为强碱和弱碱。

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弱碱如氨水、碳酸氢铵。

3.盐:分为氯化盐、硝酸盐、硫酸盐等。

三、常见酸碱物质及其性质和用途:1.盐酸:无色液体,具有强酸性,可用于清洁金属、制取铬盐等。

2.硫酸:无色液体,具有强酸性,可用于制取肥料、清洗金属等。

3.醋酸:常见的有机酸,具有酸味,可用于食酱、食醋等。

4.氨水:无色液体,具有碱性,可用于制取肥料、清洁玻璃等。

5.碳酸氢铵:白色固体,具有较弱的碱性,可用于制取肥料、烟花等。

四、常见的酸碱指示剂:1.酚酞:酸性溶液中呈无色,碱性溶液中呈粉红色。

2.红、橙、黄、绿、蓝、紫石蕊:酸性溶液中呈红、橙、黄、绿、蓝、紫色,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或无色。

五、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1.酸和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可以中和生成盐和水,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六、酸碱的一些应用:1.蓄电池:蓄电池中的硫酸是酸性溶液,氢氧化钠是碱性溶液。

2.食品加工:食醋中的醋酸具有酸味,可用于提鲜;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

3.化妆品:化妆品中的柠檬酸、乳酸等有机酸可以起到保湿、美白等效果;氨水可用于调整pH值。

4.农业:磷酸肥料、硝酸肥料等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
(Ca(OH)2)、氨水(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
三、碱
1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
2 ΔCuO +H
2
O
2Fe(OH)
3 ΔFe
2
O
3
+3H
2
O
↓ BaSO
4
↓ Cu(OH)
2
↓Fe(OH)
3
↓ Mg(OH)
2
↓ BaCO
3

CaCO
3

四、常见的盐及盐的性质
1、几种常见的盐的俗名、化学名、化学式
2、盐的化学性质:
(1)金属+盐→新金属+新盐(置换反应)
条件:
①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前置后);
②盐(反应物中的盐)必须可溶于水
注:①特殊性: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盐溶液反应时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②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2)酸+盐→新盐+新酸(复分解反应)
(3)碱+盐→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
(4)盐+盐→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
五、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2、符号表示:AB+CD=AD+CB
3、本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水)、难溶的物质或气体,
而使复分解反应趋于完成。

(可简记为:碱--盐、盐--盐水中溶,沉淀、气体、水生成。

)
六、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2)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CO
2 +Ca(OH)
2
== CaCO
3
↓+H
2
O
(不是复分解反应) (2)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
2
O
3
+6HCl== 2FeCl
3
+3H
2
O
七、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0 7 14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
pH<5.6的雨水为酸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