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
东亚经济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亚经 济 体 引 资 总 额 的三 分 之 二 。东 亚 地 区新 的 产
业 、贸易 和投 资 网络正 在形 成 ,为 东亚 合作 的进 一
步 发展 奠 定 了坚 实 的基 础 。1 l
合作 取 得 了实质性 的进 展 ,东 亚 合作 已成 为亚 洲 区 域合 作 中富有 活力 、前 景 广 阔的 重要组 成 部分 。中
维普资讯
经 济理 论与 经济 管理
20 0 6年第 2期
东亚经 济合 作 与 中 国的 战略选择
自东 放
( 利科 技 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2 ) 保 0 0 7
经 济全球 化 和 区域经 济一 体化 ,是 当今 世 界经
济 发展 的两 大 主要 趋 势 。近些 年来 ,东 亚 区域 经济
国 ,现在 都互 为 重要 的 出 口市 场 和投 资对象 ,依 存 度 在不 断 提 高 ,合 作 潜 力 是 巨 大 的 。从 贸 易 上 看 ,
2 0 中 国与东 盟 的 对外 贸 易额 为 10 8亿 美 元 , 0 4年 5
经 济融 合度 日益 加深 ,东亚经 济 迈 向一体 化 的呼声
长 率 3 ,中 国是 韩 国 的 第 一 大 贸 易伙 伴 ,现 在 1
一
、
中国与 东亚经济合作
的 程 度 不 断加 深
双 边 的 贸易额 大概 是 近 8 0亿 美元 。事 实上 近 三年 0
来 ,东亚 的 主要 国 家 对 中 国 的 出 口增 速都 在 5 O, 9 5 以上 ,由此可 见 ,中国与 东亚 各 国之 间的 贸易依 存
额 的 1 % ( 盟 和 日本 )和 5 ( 国 ) 3 东 % 韩 。双 方 投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
政治的敏感性使得东亚 问题在美 国的亚太 战略乃 东北亚 , 于是 , 日、 中、 韩三国进入东盟 国家的视野。
至全球战略 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 因而东亚经济 而东南亚金融危机 的爆发也引发 了东北亚三 国对
一
体化 的发展趋 势本身包含着极其丰 富的地缘政 自身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思考 , 并使东北亚三 国
治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含义 。 产生了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合作 , 从而 本文拟对东亚经济一体化 的发展趋 势进行剖 防范类似的风险和危机的动机 。这样 , 东亚经济一 析和预测 , 进而分析这种发展趋势在若干领域可能 体化便有 了最初的“ O+ ” 架( 1 3框 东盟 1 O国加上 与美 国全球战略产生的矛盾 和冲突以及美 国与东 中、 韩 3国) 日、 。因此 ,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 亚 国家之间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互动, 在此 始 实 际源 于 一种相 互 的选择 。
东 列农 产 品及制 成 品的减税 计 划业 已开 始 实施 , 个 在大 多数东 亚 国家 看来 , 亚经 济 一体 化进 程应 在 一 世 界上 最大 的 自由贸易 区实 际上 已浮 出水 面①。 另外 , 于建立 东北 亚 自由贸 易 区 的计划 也 已 关
梁碧 波
[ 摘
要 ] 东亚经济一体化 的发展趋 势 已在一定程度上改 变了东亚地 区本 身的政 治 经济格局 。由于 美国在 东亚地 区
有着直接的政治利益 、 经济利 益和军事存在 , 因而东亚经济一体化 的发展趋势也在 一定 的程度上 对美 国的东亚战略形成挑
东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战略3
东盟的“同心圆战略”
东盟通过巧妙而稳妥的策略,利用其对别国不具威胁 性的优势和自身一体化的经验,赢得了大国的信任, 掌握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导权。 目前,东盟正在实施以“东盟共同体”为核心,以东 盟分别与中、日、韩、印、俄、澳等多个10+1机制为 第一外围,以10+3为第二外围及东亚峰会(10+3+澳、 新、印+俄)为第三外围的“同心圆”战略(参见图 3)。显然,东盟不仅要主导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从长远看,还期望主导亚洲和亚太次区域的经济一体 化。
24
东盟的“同心圆战略”
为了克服南南型一体化的缺陷,东盟渴望周 边经济发达的国家能在其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作 用。东盟把目光盯住了东北亚的三个国家:日 本、中国与韩国。 当然,东盟也认识到,要这三个国家直接加入 AFTA是不现实的,但如果以AFTA为核心,扩 大区域合作的范围,与他们建立双边和多边的 FTA,则是可能的。只有把蛋糕做大了,东盟 才能享受到南北型一体化带来的好处。
17
日本的“扩大版东亚共同体”战略
针对东亚地区,日本则提出了“扩大版东亚共 同体”的区域一体化战略。除10+3全体成员 外,还有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两个非东亚国家。 日本把澳、新纳入东亚共同体的原因,一是为 了平息美国对东亚一体化的不满。澳、新均是 美国的盟友,他们的加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扮演美国的“代言人”角色。二是有助于巩固 日本在东亚一体化中的主导地位。日本认为, 澳、新与自己是“同质国家”,他们的加入, 可以扩大日本在共同体中的阵营。
6
中国的“面向大周边”区域合作政 策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在外 国直接投资的带动下得到快速增长的。而中国 的外国直接投资也主要来自“大周边”地区, 尤其是日、韩、港、台、新加坡等地。近年来 来自欧洲与美国的FDI已大幅增长。随着中国 与“大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也逐渐加深,这为中国与 “大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面向“大周边”自然成了中国实施区域经济一 体化战略的重点。
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近年来,东亚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现状1. 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
这些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以上,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东亚经济合作的历程东亚经济合作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60年代。
当时,东南亚各国共同抵御冷战时期的威胁,开始基于经济利益展开合作。
1980年代,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合作的持续发展。
此后,韩日贸易争端、亚洲金融风暴等事件使得东亚经济合作达到低谷,但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崛起,各国之间合作的热情重新燃起。
3. 东亚经济合作的机制目前,东亚地区主要的经济合作机制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3、东亚峰会等。
其中,东盟+3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亚峰会包括东盟+3、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4. 东亚贸易的现状据统计,2019年,东亚地区的贸易总额达到了7.3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5%。
主要贸易对象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其中,中国、日本、韩国的总贸易额超过了5万亿美元。
二、未来发展方向1. 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东亚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未来,东亚各国应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经济联盟等项目,通过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技术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地区经济整体效益。
2. 创新合作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东亚地区需要加强创新合作,推动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深入。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之间也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合作提供更好的保障。
3. 区域安全合作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遭受了重创,区域安全也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_兼论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
《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Finance &T rade E conomics ,N o 13,2007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3Ξ———兼论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曹 亮 内容提要:美、日等国后发优势成功运用的历史与后发优势的发挥越来越难以实现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引发了关于后发劣势问题的讨论。
本文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由于当代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国际经济秩序规则的制定和路径依赖等因素使得后发优势的发挥显得越来越困难,而先发优势正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并运用先发优势理论研究我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问题,指出中国的战略定位就是在技术的先发优势方面不能继续拉大与日本的差距,同时在制度的先发优势方面要保持必要的领先地位以便减轻在技术先发优势方面中国目前的劣势。
而相应的战略选择就是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主义,集中优势资源争取技术创新和制度规则制定的先发优势。
关键词:先发优势 后发优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 战略定位和选择作者简介:曹 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430074。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07)03-0024-05一、问题的提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一部落后国家不断通过模仿技术和制度,追赶领先国家,甚至超越原来的领先国家的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德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追赶并超过了当时的英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的日本通过后发的技术模仿与创新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①这些惊人的历史重现曾引发了理论界对后发优势乐此不疲的探讨。
问题在于为何日本没有像历史上的美国超过英国那样在当代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90年代”。
同一时期,即使在一个很高的增长起点上,美国经济却以较快的速度稳步发展。
一度被津津乐道的以日本为典型研究对象的后发优势理论一时间失去了依托。
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与前景
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与前景亚太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自上世纪末以来,亚太地区国家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合作,不断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和潜力。
本文将通过分析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前景,探讨这一趋势对于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东亚地区的几个经济体开始加强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扩大到整个地区范围,涵盖了包括东盟、中国、日本、韩国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一进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目前,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由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两大合作机制。
这两个机制的出现,标志着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亚太地区国家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化贸易自由化、促进投资便利化、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等多种方式,亚太地区国家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首先,贸易自由化是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核心。
通过降低关税壁垒、减少非关税壁垒等方式,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
亚太各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增加,为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其次,亚太地区国家加强投资合作,推动跨国公司在区域内设立新的生产设施和销售渠道。
这不仅推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还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存关系。
此外,亚太地区国家积极开展互联互通建设,推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尤其是交通和通讯领域。
通过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和海运系统,加快跨境货物和人员流动,促进了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交往和合作。
三、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景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充满希望。
森喜朗在《亚太的未来》一文中指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将使该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区域合作报告: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区域合作报告: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前景与挑战一、引言东亚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东亚经济共同体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次报告旨在讨论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二、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定义与背景东亚经济共同体是指由东亚国家组成的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
这些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盟十国以及可能包括台湾地区。
东亚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庞大的人口和高度的经济互补性而闻名于世。
三、发展前景:机遇与潜力1. 优势互补东亚地区的国家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补性。
例如,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廉价的产品与服务,而日本则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品质管理能力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 市场潜力东亚地区拥有全球最大的人口市场和最快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的崛起和东南亚国家的迅速崛起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将加强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市场。
3. 跨国合作的需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东亚地区的国家面临着需要跨国合作来应对共同挑战的需求。
例如,环境保护、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都需要东亚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将有助于加强地区内的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四、发展挑战:难题与问题1. 政治争端东亚地区存在一些政治争端,例如中国与日本之间的领土争端以及朝鲜半岛的局势紧张等。
这些争端可能对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并阻碍地区内的合作。
2. 经济结构调整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以其制造业和出口为主导,而日本则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和服务业为主导。
由于各国之间的结构差异,推动经济一体化可能会面临一些结构调整的挑战。
3. 文化差异东亚地区拥有多种不同的文化,这也可能成为发展东亚经济共同体的障碍。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沟通和合作上的困难,从而影响到地区内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路径与前景
年, 中 国就 单 独 与 东 盟 国 家 领 导 人 进 行 了单 独 会 谈 , 双方发表《 中 国一
东 盟 首 脑会 议 联 合 声 明 》 。2 0 0 2年 日本 与 东盟 开 始 谈 判 , 协商建立 自由 贸易 区框 架 问 题 。 2 0 0 3年 , 韩 国也 开 展 了 与 东盟 的 合 作 , 最 终 双 方 签
“ 1 0 + 3 ” 首脑 会 议 已经 经 过 东亚 各 个 国家 的 一 系 列 里 程 碑 式 的 活 动建 设
各 国相 互 联 合 起来 携 手 已探 索 了 一 条 区域 合 作 之 路 。特 别 是 实 行 的定
期 举 办 东 亚 峰 会 的 制度 .东 亚 峰 会 的 定 期 召 开 具 有一 定 的历 史 意义 与
现 实 意 义 。 下 厩 就东 亚经 济 未 来 发 展 的 路 径 与 前 景分 析 提 出一 些 可 行
性建议与对策。
一
所谓 的“ 1 0 + 3 ” 机 制 就 是 东 盟作 为 一 个 整 体 分 别 与 中 日韩 三 个 国 家 建 立 合作 框 架 , 这 构 成 了东 亚 区域 合 作 形 式 的 一个 显 著 特 点 。 在 东 亚 这
关 键 词: 东亚 经 济发 展 路 径前 景
合 作 。只 有 这样 , 才 能 发 挥 东 盟 的作 用 , 才 能有 效 的抵 御 金 融 危 机 。尽 管, 在 这 一模 式 中是 由东 盟 来 倡 导 的 , 并 且也 在 发挥 着 主导 作 用 , 但是 , 由于 这 是 一 个 非 正式 的形 式 , 因此 , 会 议 所 作 出 的 一些 决 议 对 任 何 一 个 国家 没 有 起 到 真正 的作 用 ,即 这 些 包 括 括 协议 和倡 议 以及 声 明等 决 议 不 具 备 法 律 效 应 。由于 这 一 会 议形个
东亚经济台作的新抉择:TPP还是RCEP?
则、 环境 、 电信 、 竞争、 政 府采 购 、 知 识产 权 、 临 时入 境 、 监 管合 作 、 贸 易能 力 建设 、 贸易救 济 以及 劳工等 2 O多个领 域 , 并 就制订 具 体规则 进行 了磋 商 。… 根据 《日本 经济新 闻 》 报道 , 本轮谈 判在 众多 领域 取得 了进展 , 再 次 确认 了在年 内达 成妥协 的 目标 , 但 在某 些领 域仍存 在 意见分 歧 。如美
( 一 ) T P P谈 判 取 得 的 成 绩
T P P从 2 0 1 0年 3月 起 正 式 启 动 了 政 府 间 谈 判 , 并 制 定 了严 格 的 谈 判 时 间 表 。2 0 1 0年 3月 至 2 0 1 1年 1 2月 已举 行 了 l 0轮 成 员 国谈 判 , 平 均 每 两 个 月 一 次 ,谈 判 频 率 之 高 实 属 罕 见 。 2 0 1 2年 T P P成口 乎 角度展 2 0 1 3 年第 2 期
一
、
T P P谈 判 的 最 新 进 展
T P P首 轮 谈 判 于 2 0 1 0年 3月 正 式 启 动 , 到 2 0 1 1年 底 在 一 些 敏 感 、 分 歧 领 域 进 行 了谈 判 。 2 0 1 2年 又 取 得 一 些 进 展 , 共 进 行 了 5轮 谈 判 , 参 与 谈
的利益 , 但 却 提 高 了新 成 员 进 入 的 门槛 。在 2 0 1 1年 1 1月 亚 太 经 合 组 织 ( A P E C) 夏威 夷 峰会 期 间 , 日本 、 加拿 大 和 墨西 哥 先后 宣 布加 入 T P P发 起 国谈 判 。 一 时 T P P声 势 大 增 , 大有 “ 指 日可 待 ”之 势 。 2 0 1 2年 6月 1 O 日墨 西 哥 和 加 拿 大 被 接 受 为 成 员 国 , 1 2月 ,墨 西 哥 和 加 拿 大 首 次 加 入 第 l 5 轮 谈 判 。 目前 , 加入 谈 判 的 国家包 括 美 国 、 文莱 、 新 加坡 、 智利 、 新 西 兰、 澳大 利亚 、 秘鲁 、 越南 、 马来 西 亚 、 加拿大、 墨西 哥等 1 1个 国家 , 它 们 已就 2 0 1 3年 内结 束 谈 判 形 成 协 议 达 成 了共 识 。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小凯的新兴古典 贸易理论 中,即使参与分
工的国家之 间不存在生产技术、要素禀赋 差异, 也可 以从分工经济中获益 。 因此 , 不
贸 易 结 构 与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和 分 工 地 位 的 贸 易 结 构 是 影 响 区域 经
的好 处 。 总 之 ,不 管 是什 么类 型 的 国家 之 间 组 建 推 进 区域 经 济 一体 化 ,均 可 以获 得 分 工
Hale Waihona Puke 错综复杂 的关税优惠政策产生了具有 负面
影 响 的 “ 大 利 面 碗效 应 ” 从 而对 东 亚 地 意 , 区 的长 期 经 贸 发 展造 成 损 害 。 因此 , 国 需 要 进 一 步 采 取 措 施 , 各 共
与 方 的贸 易 结 构 为 竞 争 型 ,在 获 得 分 工 经 济 的 同时 , 然 要进 行 相 应 的 结 构 调 整 。 必 因
东 亚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最 早 可 以追 溯 到
1 6 年东盟 的成立。2 0 年 1 月 ,中国 97 02 1 与东盟签署了《 中国一 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 架协议 》 决定在2 1 年建成 中国 一 , 00 东盟 自
由贸 易 区。 随后 , 国和 日本先 后 与 东盟 签 韩 署 了 自贸 区协 定 , 由此 形 成 3 “O 1 个 1 + ”的 自由 贸 易区 网络 (-AN t r F ewok o尽 管 该 r 网 络促 进 了 区域 经 贸 活 动 的 发展 ,但 是 其
认 为这种特殊贸易安排不仅损害消费者的
径选择O
的问题。例如 S t 1 7 就 曾因给消 mi h( 7 6) 费者带来 负效应 而批评过梅休 因条约( 英 国和 葡萄 牙于 1 0 3年 签署 了梅 休 因条 7 约 , 以许可 葡萄牙的酒按 照优 惠条件进 它
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展望与挑战
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展望与挑战亚太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各国在这片土地上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然而,面对世界经济的快速变化和新的挑战,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又面临着新的展望与挑战。
展望:推动互联互通与贸易自由化亚太地区经济实力强大,国内市场庞大,拥有巨大的潜力。
进一步推动互联互通的发展,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亚太交通网络,将有助于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加快区域内货物和人员的流动,为各国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目前,中国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得到越来越多亚太国家的响应与支持。
通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合作机制,亚太地区的国家可以加强物流、贸易、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搭建起互利共赢的经济体系。
挑战:区域不平衡与贸易保护主义尽管亚太地区在整体上保持着呈增长的势头,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却面临着不平衡的现象。
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对较发达,而其他一些则仍处在发展初期。
这种发展不平衡不仅会导致区域内的经济关系不协调,也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问题。
此外,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为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与政策不稳定性,可能会对区域内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产生阻碍。
因此,为了推进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维护自由贸易的原则,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展望: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亚太地区的发展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但也伴随着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能源和环境压力,需要加强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亚太地区,各国可从互联互通的角度出发,共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通过合作建设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推广可持续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减少区域内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有利于推动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
挑战:地缘政治风险与安全合作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还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和安全合作的挑战。
亚洲一体化与区域发展——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案例分析
亚洲一体化与区域发展——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案例分析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的洲,同时也是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亚洲的国家之间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趋于密切。
在这个背景下,东亚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亚洲一体化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案例,并探讨其意义和未来展望。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案例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地区国家在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其核心是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十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投资自由化。
下面分别从两方面来分析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案例。
1. 区域贸易合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区域贸易合作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
在东亚地区,各国之间进行的贸易合作日益频繁。
其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署,成为东亚地区贸易合作的一大亮点。
该协定于2002年11月1日生效,标志着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进入全面合作阶段。
按照协定的要求,到2025年,双方之间的贸易额将达到6500亿美元。
此外,经济发达的日本与东盟国家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日本是东亚地区唯一与东盟签订过FTAs的国家,而与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FTA也已经生效,这些贸易往来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为地区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2. 投资合作除了贸易合作之外,投资合作也是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去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已超过1250亿美元,同时也与日本、韩国等国家之间的投资合作不断加强。
而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在东亚地区大肆投资,尤其是在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领域,这些投资合作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意义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不仅为地区内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对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东亚经济一体化推进战略
2014年22期总第761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特征。
在世界经济区域中,东亚经济合作进程明显滞后于北美和欧洲。
因此,消除东亚经济合作障碍,强化东亚经济合作是一个紧迫的现实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尤为需要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把握机遇,来促进一体化进程的前进。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1.内部因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竞争逐渐让位于区域组之间的竞争。
而东亚国家基本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国家要想摆脱世界落后地区的形象,就必须加入到一体化的进程中。
这样,国家自身的进出口贸易会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而迅猛增长。
通过对比1996年和2009年东亚部分国家之间贸易额占各国总贸易的比重,得出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关系贸易已达到非常紧密的程度。
1996年,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10个国家中的任何一方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都未超过10%。
但是,从2009年来看,比重都比1996年未建立一体化时期的贸易额有了很大的增长。
事实上东亚上述国家、地区对东亚各国、各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比表中统计数值还要高些。
由此可见,增进一体化进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贸易的强大推动力。
2.外部因素。
在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关系,都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
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间,合作关系是主要的,竞争关系是次要的。
而在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竞争关系是主要的,合作关系是次要的。
因此,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不能企望别人帮助解决,而只能通过区内各国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东亚各国的关系要求他们必须实行经济一体化,齐心协力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要求。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及现状分析1.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这一时期,日本是东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1997年)这一时期,韩国等亚洲“四小龙”是东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摘要]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亚地区本身的政治经济格局。
由于美国在东亚地区有着直接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因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美国的东亚战略形成挑战和冲突。
文章拟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和预测,进而分析这种发展趋势在若干领域可能与美国东亚战略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美国与东亚国家之间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互动博弈,在此基础上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作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意义上的判断和评论。
[关键词]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美国东亚战略;互动博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东亚经济一体化正以一种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亚地区本身的政治经济格局。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在东亚地区有着直接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因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引发了另一个更为令人关注的地缘政治问题——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美国全球战略的冲突。
东亚地缘政治的敏感性使得东亚问题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乃至全球战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本身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地缘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含义。
本文拟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剖析和预测,进而分析这种发展趋势在若干领域可能与美国全球战略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美国与东亚国家之间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互动,在此基础上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作出地缘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判断和评论。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层次、国别取向和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东亚经济一体化实际上就是对已有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组织(ASEAN,简称东盟)在地理范围上的扩充以及在合作方式和机制上的深化。
1997年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当时东亚经济强猛的发展势头起到了一种当头棒喝的作用,并引发了较大规模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危机,也对当时的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问题与挑战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问题与挑战第一章:介绍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指与邻近地区的国家进行经济合作、开展贸易活动以及进行投资和技术合作的过程。
在过去几十年里,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逐渐深入,它为参与国家带来了不少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问题与挑战。
第二章: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东亚地区是一个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区域。
这里有着世界上最为发达和快速的经济体之一,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也有着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的中国大陆。
通过经济一体化合作,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日益增多,这也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与稳定。
近年来,东亚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东盟共同体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合作机制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同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地区内外的经济合作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章:问题与挑战虽然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3.1 贸易保护主义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越发明显,东亚地区也不例外。
对于一些国家而言,避免竞争、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岗位,似乎成为了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可能会给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不安定因素。
3.2 地缘政治问题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历史纠葛、领土争端等地缘政治问题,对于经济一体化造成不利影响。
尤其在当前国际政治局势大变局下,对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3 兴平转型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东亚地区的经济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近年来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缅甸和越南等国,正在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合作的新力量。
与此同时,一些发达经济体也在逐渐出现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等问题。
这些兴平转型的变化对于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第四章: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其说是面对问题与挑战,不如说是为了推进经济一体化的机会。
东盟主导的东亚经济一体化与国际通商政策的新潮流
南 洋 资 料 译 丛
N . 2 0 o3 £ 0
G ner No. e al 17
东盟主导的东亚经济一体化与 国际通商政策的新潮流
[ 木村 福 成 日]
东亚经济一体化 的现状
由东盟 + 3组成的 “ 东亚”是清迈协议所倡导的国际金融合作的地区概念 ,也意味着 国际生产 网络形 成的地 理 范围。因此 东盟 +3在实现 了从 自由贸易协定 ( T 到东亚 共 同 FA) 体的更深的一体化时便考虑到极其 自 然的经济一体化单 位。 但是,在这两三年期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日中韩的合作趋于落后 , 而东盟则 大大致力于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 ,意图超越东亚 ,成为 FA T S的中心。目前在我们地 区所发生的情况 , 与其说像欧洲那样集中一些参加国,旨在深人的一体化 ,不如说是在采 取 FA 这种程度不深的一体化形态的同时, Ts 加强区域内外联系的一种开放的经济一体化。 表 1列 出了东盟 十3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印度 的东 盟 +6 以下简称 为 “ ( 扩大版东 亚 ” ) 的 FA缔结 情 况 。 目前 东 亚的情况是 ,经济规 模大得 多 的 日中韩 的一体化 并没有进 展 ,而 T 东盟各国签订的 自由贸易 区 ( FA 却走在前面,日中韩意欲分别与东盟各国结盟。 AT ) 进而 , 处于东盟 +3外 围 的澳 大 利亚 、新西 兰、印度也 正在参 加 以东盟为核心 的 FA网络 。 除此 T 之外,东亚各国正在分别与拉丁美洲各国、美国、海湾 各国及其他国家签订 FA T。
境 的有 效的生产布局 。 表 】 扩 大版 东亚 的 FA签 订情况 ( . T 截至 20 07年 l 0月 )
注 :o:已生效或 已签订 ( 国 一 韩 泰国之间尚未签订 ) : ;O 正在谈判或 同意 开始谈判;O/ O:两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_前景与问题
封面 专 题
的合作。 从 -../ 年到 *++* 年,东盟十 国与中、 日、 韩三国领导人已举行了 六次领导人会议,初步建立了 “-+01” 合作框架, 藉此通过成员间 携手合作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这为探索东亚经济自立的途径迈出 了重要一步。这一合作机制尊重各 国国情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的现实, 遵循互利互惠、 循序渐进、 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照顾了各方 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利益,在短短的 几年里取得了重要进展。-... 年 1 月,这 -1 个经济体 召 开 了 “-+21 ” 框架下的首届财长会议,讨论关于 开展金融合作的问题。 -... 年在马 尼拉召开的第三次 “-+21” 领导人 会议发表了《东亚合作联合声明》 , 将东亚合作明确作为 “-+21 ” 合作 的目标。*++- 年 -- 月和 *++* 年 / 月的第五次及第六次领导人会议进 一步促进了与会各方在经济、 金融、 信息技术、 环境保护、 湄公河流域开 发以及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的交流与 合作。 与此同时, *++- 年 -- 月 3 日 至 ) 日在文莱举行的中国与东盟 “-+2-”领导人会议确定 了 建 立 中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为 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 化, 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 年 领导人会议签署了 《中 底, “-+2- ” 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中国与东盟全面启动 *++1 年 * 月, 了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取得了积极 进展。 中国将加入 《东南亚友好合作 条约》 , 并与东盟签署 《面向和平与 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 , 这 些都标志着双方关系迈上了新的台 阶, 中国和东盟年贸易总额在 *++3 ・ -*・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前景
区域内各国之间的 经济合作将加强, 形成更加紧密的经 济联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 促进区域内各国在 科技、教育、文化 等领域的交流与合 作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市场规模扩大,资源共享,技术合作,投资便利化 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政治风险,文化差异,经济结构不平衡 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挑战: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加剧贫富差距 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挑战: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影响区域经济稳定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
1967年,东盟成立,标志着东亚区域经济合 作的开始
2002年,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东亚区 域经济合作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 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
2010年,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成立,促 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措施
区域合作机制: 区域合作机制 的完善和协调, 如RCEP、TPP
等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合作领 域
贸易合作
自由贸易协定:降低关税,促 进贸易自由化
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区域经济 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贸易便利化:简化通关手续, 提高贸易效率
投资合作:加强投资合作,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
投资合作
投资领域:制造 业、服务业、金 融业等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如亚洲金融稳定论坛、亚洲金融监管合作机制 等
基础设施合作
交通领域:加强铁路、公路、港 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互联互通水平
通信领域: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质 量
添加标题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境与出路
V0 1 . 2 9No . 8
Au g. 2 01 3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境与出路
陈长 奎
( 福 建师 范 大学 经济 学 院 ,福 建
摘
福州 3 5 0 0 0 7 )
要 :在经济全球 化的背景下 , 全球各地 区也先后 出现 了区域一体化 的浪潮. 区域一体化促进 了东亚经济走上 了快速
导人会 晤机 制 , 即三个 “ 1 0 + 1 ” 合作机 制. 这 四个 机制 同时驱 动着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 . 随着东亚 经济 圈内各国经济合作
作 的新 平 台 ,但 是该 峰 会 并 不 能取 代 过 去 努 力建 设 的
的不断加深 , 在2 1 实 际初掀起 了一场双边 自由贸易协 定的
正式会 晤发展到领导 人会议 、部长级会议和高官级会 议一 整套磋 商机制. 同时 , 也 出现了东盟分别 和中 、 日、 韩三 国领
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中国和韩国主张继续维持“ 1 0 + 3 ” 合作机
制作为东亚共同体建设的主要渠道以及传统的东亚 自贸 区
建设 为 目标. 中国认为 , 尽管此次峰会 的召开 , 是东亚各 国合
一
年1 月 以零关税作为 目标的东盟 自贸区正式启动 .
随着 自贸区的快速发展 , 东盟与 中 0 0 1 年 韩 国 向 东 亚 领 导 人 会 议 提 交 了关 于 东 亚 一
合作 步伐也逐步加快 . 从1 9 9 7年 1 2月首次 “ 1 0 + 3 ” ( 东盟和 中、 日、 韩) 领 导人会议 在马来西亚 举行到 2 0 0 9年 8月《 中 国 一东盟 自由贸易 区投资协议》 的签署 , 同时 , 中国、 日本和 韩 国之 间的合作 也明显的加强 ,这标志着东亚 区域合作从 不成熟逐步走 向成熟. 东亚经济圈各国的经济合作 由最先只 有五个 老成 员 国的东盟发 展到 2 0 0 5年 的 “ 1 0 + 6 ” ( 东盟 1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经济学阶梯教室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选择点击数:【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一位外交官把实现东亚经济共同体这个目标比作“梦想桃花源”——渴求是强烈的,但企及的道路却是艰难的。
人们设想出了很多路径,却发现没有一条容易行得通“当我将几十厘米厚的EPA行动计划放在小泉首相的面前时,他发出了‘哎呀’的惊叹声。
”这是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在国会演讲时提及的一个小细节,这是在2006年3月。
5个月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于8月23日作为日本政府代表,向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的东盟经济部长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东盟与中日韩和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10+6”自由贸易区(FTA)。
这是一个包括了日本以往所有的EPA设想、旨在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一揽子”计划。
日本的东亚EPA构想事实上,早在2002年,日本就在东亚地区启动了EPA谈判。
所谓EPA(Economic Partner Agreement,经济伙伴协定),简单说,就是日本政府提出的带有自己鲜明特色的“FTA”(Free TradeAgreement,自由贸易协定)。
以“日本—新加坡EPA”——日本EPA计划中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为例,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还包含投资规则、服务贸易规则、人员自由移动以及资本市场的共同规则,甚至规定了日新贸易、投资以日元标价、结算的规则。
概括之,EPA是促进合作以及经济活动能够达到一体化的范围较广的一种协定。
日本的EPA计划,将包括东盟十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
拟议中的自由贸易区总人口将达31亿人,涵盖全球半数人口,将超过欧盟加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约国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近1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4,逼近美国12.5万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这个行动计划的战略步骤,日本将争取于2007年3月与东盟、印度尼西亚达成EPA 协议,于2007年前争取与越南、文莱、印度以及澳大利亚开始EPA谈判;同时争取在2008年后研究日中韩自由贸易区,缔结一个高水平的EPA;最终努力于2008年开始东亚EPA谈判,争取在2010年达成协议。
自2002年,日本与东亚国家的EPA谈判一直在进展之中(表略)。
从EPA具有的更广泛内容来看,日本之所以选择EPA而非简单的FTA,是因为EPA所涵盖的投资、服务贸易、人员自由移动以及资本市场等新领域,正是日本具备优势的领域,这将有利于日本在EPA缔结过程中,获得在这些领域的规则制定权,从而在东亚自由贸易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而从EPA谈判进展表中也可以看出,日本安排与之谈判的国家先后次序很有“讲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季风研究员对《商务周刊》解释说,日本选择新加坡作为第一个“突破口”,是因为“后者完全是一个城市化的国家,双边不存在农产品市场开放的问题”,这对日本这个农业保护方面极其敏感审慎的国家来说,无疑是缔结EPA的首选。
而此后展开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进行谈判,用张季风的话来说,则是“与中国赶跑‘与东盟经济关系合作’”的结果,因为在2001年11月,中国宣布在未来10年内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这一举动让日本大为吃惊,所以在随后的几年内,日本将与东盟的EPA 谈判放在了其“经济外交”政策的首位。
日本与中国的EPA谈判日程在所有东亚国家中被日本放在最后。
“这不仅仅是因为中日间微妙的政治关系。
”张季风说,“更是由于日本倍感在东亚地区经济主导权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挑战和‘威胁’,从而想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牵制和遏制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如今,日本提出以“EPA”为中心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构想,虽然首次对日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可“2008年后开始”这个模糊的日程表,仍然令人怀疑其开展中日EPA谈判的诚恳度。
因而,“EPA构想”的意义,刺激广泛的贸易在次,帮助日本通过EPA这样一个框架和机制获得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动权才是重中之重。
三种模式博弈对于日本来说,EPA构想符合其与东亚各经济体扩大经济贸易关系的国家战略,从更广泛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来看,它的提出为东亚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模式。
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张蕴岭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指出:“东亚地区现存两种将理论模式转化为经济体系的一体化框架,而日本的‘EPA构想’又提供了另一种可行性。
”张蕴岭所指的另外两种一体化框架,一是将东北亚和东南亚合为一体,建立一个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NEAFTA)为主导,涵盖东盟的“10+3”贸易体;另一个则是三种“10+1”协定,具体来说是在“中国+东盟”、“日本+东盟”以及“韩国+东盟”三种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催生一个统一的EAFTA(东亚自由贸易协定)。
中日韩东北亚自由贸易区,最早是由前韩国总统金大中在1998年马尼拉“10+3”会议上提出。
提议虽得到了中日两国的积极回应,但由于各种原因进展缓慢。
日前据韩国媒体的报道称,韩国计划于明年上半年与中国展开自由贸易谈判,如果消息属实,这确实能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另外两极——中日和日韩的谈判何时能够启动,还将是一个遥远的等待。
虽然东北亚未能形成一个区域贸易共同体,这也不影响中日韩三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借助“东亚峰会”以及“10+3”框架下40多个会议和论坛为沟通途径,东盟与中、日、韩三国正在以磋商、协调的方式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比之下,三种“10+1”的推进较为顺利,尤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的成功进行为代表。
中国与东盟双方已确定在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目前已进入实质性的全面启动阶段,双方在2004年底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中明确规定了货物贸易领域的全面减让关税,中国和东盟承诺将逐步调低7000种产品的关税,到2010年,这些产品的关税将减至0—5%。
协议将商品区分为“常规贸易商品”、“敏感性商品”和“高敏感性商品”三个范畴,中国和每个东盟国家被允许列入“敏感性商品”清单的项目最多只有400个,同时最多可以保留100个项目作为“高敏感性商品”,而且这些商品也会逐步大幅降低关税。
同时,中国和东盟就服务贸易和投资争端等领域的谈判也在继续。
张季风认为,在2010年前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日本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刺激”下,也在积极寻求与东盟的贸易区谈判。
虽然目前还没进入实质性的谈判阶段,但可以认为,日本积极推进的两国间的协定,在将来会转变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机制。
而韩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谈判于2004年就已经开始,目前两方已经签署了在2010年前实现商品贸易自由化的协议。
不过,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并没有在该协议上签字,原因是泰国与韩国仍存在分歧,韩国坚持要将大米排除在该协议之外,列入敏感商品名单中。
而日本的“EPA构想”,则在具体内容、合作机制、开放时间表以及成员构成等方面与上述两种框架多有不同。
文章前面已经提及,EPA与“10+3”和三个“10+1”框架所遵循的传统FTA合作模式相比,更广泛地涵盖了投资、服务贸易、人员自由移动以及资本市场这些新的合作领域。
日本在提出“EPA构想”的同时还提出“东亚OECD构想”,即提议在目前“10+3”框架下的会议机制基础上,建立一个类似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组织,发挥政策论坛、调查分析广泛的政策课题等作用,旨在取代目前正在发挥作用的“10+3”会议和东亚峰会。
“EPA构想”与“10+3”和三个“10+1”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成员构成。
日本为了扩大自己的同盟并遏制中国,在提议邀请美国参加东亚峰会遭拒后,现在以“建立一个开放的、透明的、包容的、具有普遍价值的东亚共同体”为旗帜,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纳入到这一框架下。
根据日本“EPA构想”的时间表,最终达成东亚EPA协议应该是在2010年。
然而,包括日本政府的所有人都很清楚,鉴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张季风分析说,日本深知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过程中的种种复杂性,而选择在这样一个时候提出自己的构想,只不过是不愿“自甘寂寞”,不愿大趋势和舆论被自己以外的其他国家所掌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则从另一个角度认为,鉴于日本必须考虑其EPA设想是否包括向外国尤其是中国开放国内劳务市场,这将是谈判中最为艰难的部分。
所以,这个EPA最终很有可能是一个谈判参与方之间的最低程度的一致(lowestcommon denominator)。
现在还看不出对谈判成功抱高期望值的迹象。
基于多年从事东亚区域贸易自由化可行性方案的研究经验,张蕴岭告诉《商务周刊》:“现有的几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可逾越的困难,因此都不能承担起帮助东亚实现真正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作用。
”而事实也证明了张蕴岭的论断。
“10+3”模式因为中日韩尤其是中日、日韩两极间的不信任感,“10+3”中关键的“3”无法形成。
而另外的阻力也可能来自“10”——东盟这一方:当“3”真正形成以后,在中日韩强大的影响力下,东盟的核心地位该如何保持?“10+3”会不会变成日后的“3+10”?3个“10+1”,从目前进展情况来看是最顺利的,也是张蕴岭原来认为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体化框架的模式。
但这一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即使中国和东盟、日本和东盟以及韩国和东盟的FTA/EPA已经谈成,如何使这三个协议相互发挥作用,如何将中、日、韩这三个国家置入一个共同的经济圈,这恐怕是3个“10+1”最大的“软肋”。
日本新近提出的“EPA构想”以及“东亚OECD构想”,由于是日本从自身国家战略角度出发提出的一体化构想,在其他东亚国家中遭到“冷遇”也在情理之中。
即使单从贸易框架可行性的角度分析,“EPA构想”也面临两大问题:其一,什么时候开始谈中日EPA?正如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津上俊哉所说,在东亚盛行的FTA谈判中,中日留白对日本来说是“巨大的损失”,而且回避或绕开中国的东亚EPA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但对日本政府来说,中日EPA始终都是其在东亚地区的“盲点”;其二,也是日本的“死穴”,即农业问题。
如前文所述,日本和新加坡之所以顺利签署“EPA协议”,这与新加坡是一个没有农业的城市化国家有很大关系,日本不用面临农产品开放这类难题。
但一旦深入到与东盟各国如泰国、越南等农业国家谈判EPA,日新EPA并不具有借鉴意义。
日本能否痛下决心,像中国一样以超出FTA规定的标准放开农产品市场,这对日本来说将是一个痛苦的选择。
因此,无论是“10+3”、三个“10+1”还是“EPA构想”,目前来看,自身都具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障碍,很难引导东亚迈向自由贸易共同体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