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_高亢的西北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课题:高亢的西北腔
课时:一课时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
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
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教学重点:
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两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两首民歌的内容、感情、风格,
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掌握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教学难点: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教材分析: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族、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民歌的起源和音乐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原始社会就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仪式等活动而萌生。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
典型特点。
《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它主要流行于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由于他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
的说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黄河船夫曲》营造民歌氛围,师演唱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1、你知道这首歌是歌唱哪个地方的吗?
2、导入新课
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著名的陕北民歌。那么西北民歌都有哪些形式?又具有怎样的音乐风格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民歌课堂——高亢的西北腔。(课件展示大课题)
二、新授
(一)名言导入:冼星海、马克思的话,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歌对中国音乐的重要影响及民歌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二)学习音乐知识——民歌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谈一谈,什么是民歌?”
2、教师总结归纳:民歌简介。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
创作。
民歌以其多样化的体裁(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演唱形式和内容反映着不同民族或地区的历史、民俗和文化传统等。(课件展示)
3、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况。
师:下面我要考一考大家的地理知识了。打开课本21页“拓展与探究”的第4题。
在地图上找出西北地区: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五省区的位置。用谈话法、讨论法回答:西北地区的自然风貌。
生:互相讨论,指2——4名学生交流。
师:简单的小结,导入西北民歌。(西北民歌,就是流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地区的民歌。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代表性。)
三、探究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1、感知音乐的表现手法,聆听歌曲:
(1)歌曲的风格旋律有什么特点(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大)
(2)演唱情绪(深沉、忧郁)
(3)节奏怎样(节奏自由、句末最为明显)
2、结合曲谱画出旋律线条,从中体会起伏跌宕的旋律变化。(课件展示)
师:这首《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声誉极高、流传甚广的“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及其比邻地区的一种山歌。
生:讨论交流“花儿”的特点是什么?
3、欣赏陕西民歌《脚夫调》
(1)师:西北民歌中还有一种形式是“信天游”,下面我们一起到陕西去听一听那里的民歌《脚夫调》。
(2)边听边思考:不同的乐句,旋律的进行有什么变化?(第一句上行,第二句下行)
(3)引导学生参入歌唱,体验西北民歌的一些风格特征。师生共同参入。
4、打开课本21页“拓展与探究”的第2题,引导学生唱一唱西北民歌的旋律的
特点。
加深学生对西北民歌旋律特点的理解与握。
师:《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它主要流
行于陕
北的绥德、米脂一带。脚夫又称赶脚的或脚户哥,是以为他人运送生活用品为生
的劳动阶层。他们常年赶着牲口行走在黄土高原的沟、壑、峁、梁,在寂寞无助
之中,借歌抒怀,消愁解闷,也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脚夫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
愿望。
“信天游”亦称“顺天游”、“小曲子”,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由于它
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
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
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
为细腻的。
通过刚才的欣赏,大家说《脚夫调》属于其中的哪一种?(第一种。)
四、拓展与探究
1、师:大家还知道哪些西北民歌或者是具有西北民歌特点的通俗歌曲呢?
生:小组讨论,交流。
欣赏西北民歌《走西口》、《赶牲灵》等,通俗歌曲《黄土高坡》、《我热
恋的故乡》等,可根据时间有选择的听。
2、引导学生总结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讨论:出示问题: (结合课件图片)
(1)、西北民歌的主要风格特点是什么?(高亢悠长,起伏大;节奏自由、舒
展)
(2)、形成西北民歌这种风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高原纵横,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方式原始,语言。)
生:在讨论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补充。
师:小结。
3、深化。欣赏视频。进一步加深对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形成的理解与把握。
五、课堂小结
1、知识性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回答。
2、结束语
师:民歌,人民之歌。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引以为豪、流传已久的民歌,它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