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高考物理复习热点题型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运动学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精练)(解析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运动学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精练)(解析版)

专题1.3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精练)1.(2019·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期中)一物体在某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物体运动的位移为s 、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运动时间为t ,则下列图象一定错误的是()【答案】D【解析】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恒定不变,v =at ∝t ,A 图正确;s =12at 2∝t 2,B 图正确;v 2=2as ∝s ,C 图正确;D 图中说明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变化了,D 项错误。

2.(多选)(2019·山西大同一中期中)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 .甲在0~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 .甲在0~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C .乙在0~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 .乙在0~3s 内的加速度与3~6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答案】BC【解析】甲图象中的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方向不变,没有来回运动,只是相对于原点的位移,一开始为负,后来为正,选项B 正确;乙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先是负向变小,后正向增大,有来回运动,选项C 正确。

3.(2019·四川广汉一中期末)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a ­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已知在t =0时,两物体的速度均为零,且A 在B 的左边1.75m 处,则A 追上B 的时间是()A .t =0.5sB .t =1.5sC .t =2.5sD .t =3.5s【答案】D 【解析】很显然,在前2s 内两个物体运动规律是一样的,不可能追上,故A 、B 错误;在t =2.5s 时,A 的位移是1.125m ,B 的位移是0.875m ,两位移之差为0.25m ,小于1.75m ,故C 错误;t =3.5s 时,A 的位移是1.875m ,B 的位移是0.125m ,两位移之差等于1.75m ,故D 正确。

新部编版高三物理必修1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专项练习(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新部编版高三物理必修1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专项练习(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新部编版高三物理必修1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专项练习(带答案与解析)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1.【题文】(2011·合肥模拟)物体A、B的x-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C.在5 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D.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A【解析】x-t图象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题图可知,A 对;B物体的出发点在离原点5 m处,A物体的出发点在原点处,B错;物体B在5 s内的位移为10 m-5 m=“5” m,物体A在3 s~5 s内的位移为10 m,故C、D均错.2.【题文】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在后,速度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75”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 m才能停止,问: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答案】见解析【解析】B车刹车至停下来过程中,由得解法(一):物理分析法假设不相撞,依题意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评卷人得分设经过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对B车有:vA=vB+aBt解得此时B车的位移有A车的位移有xA=vAt=10×8=“80” m因xB>x0+xA,故两车会相撞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撞,则有代入数据解得,t′1=“6” s,t′2=“10” s(舍去)3.【题文】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一6m/s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必过对点讲解第4节 运动学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

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必过对点讲解第4节  运动学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

第一章 ⎪⎪⎪直线运动 第4节 运动学图像和追及相遇问题高考对运动学图像的考查频率较高,且大多考查v-t 图像或x-t 图像,题型多为选择题,有时在计算题中需要借助运动图像解决问题。

a-t 图像、x-y 图像等有时也会考查,复习时应引起重视。

考点一 三类运动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一)位移—时间(x -t )图像1.位移—时间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并非物体运动的轨迹。

2.位移—时间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这是因为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 轴上方代表正方向,t 轴下方代表负方向;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则画不出位移—时间图像。

3.位移—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例1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在0~4 s 内( )A .甲、乙始终同向运动B .第4 s 末时,甲、乙间的距离最大C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 .乙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时间(v -t )图像1.速度—时间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也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2.速度—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该时刻的加速度。

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沿规定的正方向,但物体不一定做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则加速度沿负方向,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3.速度—时间图线与t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t 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沿正方向,t 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沿负方向,如果上方与下方的面积大小相等,说明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

例2 (多选)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0~5 s内的位移为5 mB.质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10~12 s 内的加速度最大C.质点在10 s末离出发点最远D.质点在8~12 s内的平均速度为4 m/s(三)位置坐标(x y)图像表示物体位置的坐标图,图线表示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在坐标图上能表示出物体运动的位移,以及某点速度的方向(切线),但无法确定速度的大小,图线的斜率也没有意义。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误. 【答案】 BC
2.(2014·广东高考)图 1­3­2 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图 1­3­2
A.第 1 s 内和第 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 3 s 内和第 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 1 s 内和第 4 s 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 s 和 0~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其变化情况.如 x­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 度,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3.图象面积 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
对应.如 v-t 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例 1】 [考向:x­t 图象]A、B 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 运动,t=0 时刻,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 x­t 图象如图
【解析】 由图象知,质点在 8 s 内的位移 Δx=12×(2
+4)×2
1 m-2×(2+4)×1
m=3
m.t=0
时,质点位于
x=5
m 处,故 8 s 末质点位置 x=5 m+Δ向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1.考纲展示 Ⅱ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是高考热点.侧重结合图象 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追及、相遇问题是匀 2.命题趋势 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也是高考常考问 题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高考涉及的有位移-时间 图象,速度-时间图象,加速度—时间图象等, 3.选材特点 有时直接考查,有时与其它知识综合考查,追及 相遇问题,可能结合图象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也 可能单独出应用大题.
1­3­5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3­5
A.A 质点以 2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B 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

二、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种类型 (1)落后者能追上前者,两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追上时,两者处于 同一 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 (2)落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两者速度 相等 时,两者相距最近. 2.相遇问题 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 等于 开始时两物体间距离 时即相遇.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xB,则能追上;若vA= vB时,xA+x0=xB,则恰好不相撞;若vA=vB时,xA+x0>xB,则不能追上. 3.注意: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 否已经停止运动.
表示纵、横坐标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 应,用于定量计算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如x-t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 v-t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截距 特殊点
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大小.由此往 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如x-t图像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v -t图像的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例1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 示.由图像可知 ( A) A.在0~2 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B.在0~2 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C.2 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 D.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解析 0~2 s内v-t图像中的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为5 m/s2,故A正确,B错 误.物体运动方向看速度“正”“负”,由题图像可知物体始终朝同一方向 运动,故4 s末距出发点最远,故C、D错误.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讲解(人教版 全国卷地区专用)专题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讲解(人教版 全国卷地区专用)专题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图 Z1­2
返回目录
专题1
热 点 题 型 探 究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1)1.5 m/s2
(2)20 m/s vt-v0 [解析] (1)加速度 a= t 由 vt 图像并代入数据得 a=1.5 m/s2. 0+vm (2)设 20 s 时速度为 vm,0~20 s 的位移 s1= t 2 1 20~45 s 的位移 s2=vmt2 vm+0 45~75 s 的位移 s3= t 2 3 0~75 s 这段时间的总位移 s=s1+s2+s3 s 0~75 s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v= t1+t2+t3 代入数据得 v=20 m/s.
图 Z1­4
返回目录
专题1
热 点 题 型 探 究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不会相撞 [ 解析 ] 方法一 ( 解析法 ) :令 a1 =- 10 m/s2 , a2 = 5 m/s2,a3=-5 m/s2. 在 t1=3 s 末,甲车速度 v1=v0+a1t1=0; 设之后再经过 t2 时间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此时乙车 与甲车的位移之差最大.由 a2t2=v0+a3t2 解得 t2=3 s v0 1 2 此时甲车总位移 x 甲= t1+ a2t2=67.5 m 2 2 1 乙车总位移 x 乙=v0t1+v0t2+ a3t2 =157.5 m 2 2 因 x 乙-x 甲=90 m<100 m,故此过程两车不会相撞. 此后甲车速度增大,乙车速度减小,两车距离增大, 故 0~9 s 内两车不会相撞.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讲解 (人教版·全国卷地区专用)
热 点 题 型 探 究 高 考 模 拟 演 练
专题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 问题
返回目录
专题1
热 点 题 型 探 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运动学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精讲)(原卷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3 运动学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精讲)(原卷版)

专题1.3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精讲)1.从考查热点来看,x-t图象、v-t图象,追及、相遇、滑块—滑板模型等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要学会从图象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运动学图象1.直线运动的x-t图象(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交点两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2.直线运动的v-t图象(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如图)①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

(5)交点两图线交点表示此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知识点二追及相遇问题1.概述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2.两类情况(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3.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两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归纳总结】1.追及、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条件、两个关系”(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够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高考物理《追及和相遇问题》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追及和相遇问题》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追及和相遇问题》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湖南省衡阳市月考](多选)如图,一颗松子沿倾斜冰面AB 从顶端A 由静止匀加速滑下,1 s 后,松鼠从倾斜冰面的顶端A 以1.5 m/s 的初速度、3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赶松子.追赶过程中,松鼠与松子相隔的最远距离为98 m ,且松鼠恰好在底端B 处追上松子,则( )A .松子沿冰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B .冰面AB 的长度为8 mC .松鼠从顶端A 出发后,经过2 s 就追上了松子D .在松鼠与松子相隔最远时,松鼠的速度大小为2 m/s 答案:AC解析:设松子运动的加速度为a ,经过时间t ,松鼠与松子相隔最远,此时松鼠与松子的速度均为v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v 2 t -v +1.52 (t -1)=98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v =32 +3(t -1),解得t =1.5 s ,v =3 m/s ,故a =v t =2 m/s 2,A 正确,D 错误;设松子运动的时间为t ′时,松鼠追上松子,根据12 ×2t ′2=32 (t ′-1)+12 ×3(t ′-1)2,解得t ′=3 s ,松鼠经过2 s 追上松子,C 正确;倾斜冰面AB 的长度L =12×2t ′2=9 m ,B 错误.2.如图所示,一辆轿车和一辆卡车在同一公路上均由静止开始同时相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分别为7 m/s 2和3 m/s 2,刚开始运动时两车车头相距20 m ,轿车车身全长为5 m ,卡车车身全长为20 m ,则从开始运动到两车分离的时间为( )A .1.0 sB .2.0 sC .3.0 sD .3.5 s 答案:C解析:设经过时间t 后,轿车和卡车车尾分离,轿车的位移x 1=12 a 1t 2,卡车的位移x 2=12a 2t 2,x 1+x 2=45 m. 联立解得t =3.0 s . 3.[2024·广东省广州市月考](多选)某公司为了测试摩托车的性能,让两驾驶员分别驾驶摩托车在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利用速度传感器测出摩托车A 、B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描绘在计算机中,如图所示,发现两摩托车在t =25 s 时同时到达目的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摩托车B 的加速度为摩托车A 的5倍B .两辆摩托车从同一地点出发,且摩托车B 晚出发10 sC .在0~25 s 时间内,两辆摩托车间的最远距离为400 mD .在0~25 s 时间内,两辆摩托车间的最远距离为180 m 答案:AC解析: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A 、B 两车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ΔvΔt =0.4 m/s 2,a B =Δv ′Δt ′ =2 m/s 2,因为a B a A =20.4 =51 ,所以摩托车B 的加速度为摩托车A 的5倍,A 正确;由题图可知,在t =25 s 时两车达到相同的速度,在此之前摩托车A 速度一直大于摩托车B 速度,两辆摩托车距离一直在缩小,所以在t =0时刻,两辆摩托车距离最远,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 错误;速度图像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摩托车行驶的位移,因此两辆摩托车间的最远距离Δx =x A -x B =12 ×(20+30)×25 m -12 ×30×(25-10) m =400 m ,C 正确,D 错误.4.[2024·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实验中学期中考试]在某次遥控车挑战赛中,若a 、b 两个遥控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车启动时,a 车在其前方2 m 处B .运动过程中,b 车落后a 车的最大距离为1.5 mC .b 车启动3 s 后恰好追上a 车D .b 车超过a 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答案:A解析:b 车启动时,a 车在其前方距离Δx =12 ×2×1 m =1 m ,A 错误;运动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b 车落后a 车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Δx m =1+32 ×1 m -12×1×1 m=1.5 m ,B 正确;b 车启动3 s 后,a 车的位移x a =12 ×2×1 m +3×1 m =4 m ,b 车的位移x b =1+32 ×2 m =4 m ,即b 车恰好追上a 车,C 正确;b 车超过a 车后,因b 车速度大于a车,则两车不会再相遇,D 正确.5.[2024·湖南省衡阳市月考](多选)如图,小球a 自地面高h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位于小球a 正下方的小球b 自地面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b 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恰与a 球相遇,a 、b 均可视为质点,则( )A .a 、b 两球经过时间hv 0 相遇B .a 、b 两球相遇点距地面高度为h2C .a 、b 两球在相遇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不相等D .a 、b 两球在相遇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不相同 答案:AB解析:设两者经过时间t 相遇,对小球a ,有h 1=12 gt 2;对小球b ,有h 2=v 0t -12 gt 2,t =v 0g ,且h 1+h 2=h ,联立解得t =h v 0 ,h 1=h 2=h2 ,A 、B 正确;两球在相遇过程中,均做加速度为g 的匀变速运动,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均相同,C 、D 错误.6.[2024·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联考]电子设备之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可以通过蓝牙连接进行数据交换,已经配对过的两电子设备,当距离小于某一值时,会自动连接;一旦超过该值时,蓝牙信号便会立即中断,无法正常通信.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并排沿平直路面向前行驶,两车车顶O1、O2两位置都装有蓝牙设备,这两个蓝牙设备在5 m以内时能够实现通信.t=0时刻,甲、乙两车刚好位于图示位置,此时甲车的速度为5 m/s,乙车的速度为2 m/s,O1、O2的距离为3 m.从该时刻起甲车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下,乙车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信号传递及重新连接所需的时间)求:(1)从t=0时刻起,甲车的运动时间;(2)在甲车停下来之前,两车在前进方向上的最大距离;(3)从t=0时刻起两车能够进行蓝牙通信的总时间.答案:(1)5 s(2)4.5 m(3)6.25 s解析:(1)甲车运动到停止0=v甲+a甲t其中a甲=-1 m/s2,代入数据得t=5 s(2)两车共速时,沿前进方向的距离最大:即v乙=v甲+a甲t′t′=3 s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x甲=v甲t′+12a甲t′2,x乙=v乙t′Δx=x甲-x乙解得Δx=4.5 m(3)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当甲车在乙车前方且O1O2=5 m时,有x甲-x乙=4 m根据运动学公式有x甲=v甲t-12at2,x乙=v乙t解得t1=2 s,t2=4 s当0<t<2 s时,有O1O2<5 m,当2 s<t<4 s时,有O1O2>5 mt=t2=4 s时,甲车的速度为v甲1=v甲-at2=1 m/s<v乙t=4 s之后,甲、乙两车的距离不断减小,且甲车能够继续行驶的距离为x甲1=v2甲12a=0.5 m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从t=4 s开始到乙车行驶至甲车前方4 m的过程中,O1O2<5 m,这段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2×4 m+0.5 mv乙=4.25 s所以甲、乙两车能利用蓝牙通信的时间为t总=2 s+4.25 s=6.25 s。

2020高考物理必考专题0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

2020高考物理必考专题01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

专题01: 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原卷版)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重要热点运动图像的理解及应用选择题,与其他知识点结合重要热点追及相遇问题选择题或计算题,选择题较多重要热点应用图像分析运动问题选择题考点一运动图像的理解及应用1.两种运动图像的比较名称项目x-t图像v-t图像轴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移x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速度v线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面积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纵截距表示初位置表示初速度特殊点拐点表示速度变化,交点表示相遇拐点表示加速度变化,交点表示速度相等考点二追及相遇问题1.解题的基本思路2.分析技巧(1)两个等量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以通过画草图得到.(2)一个临界条件:即二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能否追上、追不上或两者相距最远、最近的临界条件.3.追及判断常见情形:物体A追物体B,开始二者相距x0,则(1)A追上B时,必有x A-x B=x0,且v A≥v B.(2)要使两物体恰不相撞,必有x A-x B=x0,且v A≤v B.4.常用方法(1)物理分析法: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建立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像.(2)数学极值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位移x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由此判断两物体追及或相遇情况.(3)图像法:将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在同一图像中画出,然后利用图像分析求解相关问题.考点三应用图像分析运动问题1.运用图像分析和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图像中的点(起点、交点、拐点、终点、峰值、截距)、线(直线、曲线、斜率、渐近线)、面积、正负号等的物理意义来定性分析、定量计算或理解物理规律.2.物体的运动图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位移—时间图像转化为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转化为速度—时间图像等.典例精析★考点一:运动图像的理解及应用◆典例一:(2019安徽安庆期中)一辆摩托车在t=0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a-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已知信息,可知()A.摩托车的最大动能B.摩托车在30 s末的速度大小C.在0~30 s的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D.10 s末摩托车开始反向运动★考点二:追及相遇问题◆典例一:(2019河北沧州一中月考)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第一关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及典型试题

第一关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及典型试题

第一关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问题笔记1.两类运动图像1.1 x-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两种特殊的x -t图像①若x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x -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3)x -t图像中的“点”“线”“斜率”“截距”的意义①点:两图像交汇点,说明两物体相遇②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出现拐点,表示物体回头③斜率: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的速度方向;④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始位移,横轴截距表示位移为0的时刻1.2 v-t图像(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两种特殊的v -t图像①若v -t图像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v -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v -t图像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意义①点:两图像交汇点,说明两物体该时刻速度相等②线:表示速度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图像穿越x轴,表示物体回头③斜率: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④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速度,横轴截距表示速度为0的时刻⑤面积:数值上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2.追及相遇类问题分析讨论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

解题思路和方法:(1)分析物体运动过程; (2)绘制运动图像; (3)找两物体位移关系; (4)列位移方程。

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高考物理总复习 113 专题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高考物理总复习 113 专题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第3课时专题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1.图1-3-11如图1-3-11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在x-t图象中表示的是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由甲、乙两车在0~t1时间内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故在这段时间内两车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均相等,A、B选项均错.在v-t图象中,t2时刻丙、丁速度相等,故两者相距最远,C选项正确.由图线可知,0~t2时间内丙位移小于丁的位移,故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D选项错误.答案:C2.图1-3-12如图1-3-12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答案:BC3.图1-3-13小球在t =0时刻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v -t 图象如图1-3-13所示,则由图可知( ) 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3 m/s C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D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解析:从题图可知,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弹起的最大高度为横轴下面三角形的面积,即为0.45 m. 答案:AC4.A 、B 两列火车,在同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其速度v A =10 m/s ,B 车在后,其速度v B =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 车在距A 车700 m 时才发现前方有A 车,这时B 车立即刹车,但B 车要经过1 800 m 才能停止.问A 车若按原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说明理由.解析:B 车减速至v A =10 m/s 时的时间t =v B -v A a B =30-100.25s =80 s ,此段时间内A 车的位移为:x A =v A t =10×80 m=800 m ,a B =v 2B 2x =(30 m/s)22×800=0.25 m/s 2.B 车的位移为:x B =v B t -12a B t 2=⎝⎛⎭⎪⎫30×80-12×0.25×802 m =1 600 m因为x B =1 600 m>x A +x =800 m +700 m =1 500 m ,所以A 、B 两车在速度相同之前已经相撞.答案:相撞 理由见解析5.(2010·南昌调研)在一次警车A 追击劫匪车B 时,两车同时由静止向同一方向加速行驶,经过30 s 追上.两车各自的加速度为a A =15 m/s 2,a B =10 m/s 2,各车最高时速分别为v A =45 m/s ,v B =40 m/s ,问追上时两车各行驶多少路程?原来相距多远?解析:如图所示,以A 车的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Ax 为正方向,令L 为警车追上劫匪车所走过的全程,l 为劫匪车走过的全程.则两车原来的间距为ΔL =L -l设两车加速运动用的时间分别为tA 1、tB 1,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A 2、tB 2, 则v A =a A tA 1,解得tA 1=3 s 则tA 2=27 s ,同理tB 1=4 s ,tB 2=26 s警车在0~3 s 时间段内做匀加速运动,L 1=12a A tA 12在3 s ~30 s 时间段内做匀速运动,则L 2=v A tA 2警车追上劫匪车的全部行程为L =L 1+L 2=12a A tA 12+v A tA 2=1 282.5 m同理劫匪车被追上时的全部行程为l =l 1+l 2=12a B tB 12+v B tB 2=1 120 m ,两车原来相距ΔL =L -l =162.5 m 答案:1 282.5 m 1 120 m 162.5 m1.图1-3-14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3-14所示,在3 s 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 A .甲在乙之前2 m B .乙在甲之前2 m C .乙在甲之前4 mD .甲在乙之前4 m解析:甲、乙两质点在3 s 末在途中相遇时,各自的位移为2 m 和6 m ,因此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甲在乙之前4 m. 答案:D 2.图1-3-15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3-15所示,则( ) A .15 s 末汽车的位移为300 m B .20 s 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 C .前10 s 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 2D .前25 s 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解析: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前10 s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 m/s ,加速度为0,所以C 错误;10 s ~15 s 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汽车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为30 m ,所以A 错误;15 s ~25 s 汽车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 ,所以D 错误,B 正确. 答案:B 3.图1-3-16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3-16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正确的是( )解析:物体在0~1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2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2 s 时速度刚好减为0,一个周期结束,以此循环运动. 答案:C 4.图1-3-17一辆汽车正在以v 0=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 处有一只静止的小狗,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司机从看见小狗开始采取了一系列动作,整个过程中汽车的运动规律如图1-3-17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 B .汽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4.44 m/s 2C .从图中得到司机在其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10 mD .x 等于或大于10 m 时,小狗是安全的解析: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同方向的匀减速运动,A 项错误;汽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204m/s 2=5 m/s 2,B 项错误;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x 1=v 0t 1=10 m ,C 项正确;汽车从司机看见小狗至停止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x 2=x 1+v 0t 2/2=50 m ,所以小狗相对汽车的安全距离为50 m ,D 项错误. 答案:C 5.图1-3-18如图1-3-18是一娱乐场的喷水滑梯.若忽略摩擦力,人从滑梯顶端滑下直到入水前,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最接近下图中的( )解析: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重力与支持力在垂直滑梯方向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在平行滑梯方向上的分力提供向下加速度.人的初始速度为零,可排除C.由图知滑梯中间一段坡度与上下段不同,则人在这段的加速度与上下段不同,A 、D 错,选B. 答案:B 6.图1-3-19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3-1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2 s 末和6 s 末C .乙在头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解析:由图象知,v 甲=2 m/s ,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在0~2 s 内沿正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6 s 内沿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的不是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A 错C 对.在2 s 末,甲物体的位移x 甲=2×2 m=4 m ,乙物体的位移x 乙=12×(2×4) m=4 m ,故两物体在2 s 末相遇.在6 s 末,甲物体的位移x 甲′=2×6 m=12 m ,乙物体的位移x 乙′=12×(6×4) m=12 m ,故两物体在6 s 末相遇,B 正确.在0~6 s 内,甲、乙两物体始终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D 错. 答案:BC 7.图1-3-20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1-3-20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解析:速度图象在t轴下的均为反方向运动,故2 h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A错;2 h 末从图象围成的面积可知乙车运动位移为30 km,甲车位移为30 km,相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70 km-30 km-30 km=10 km,B对;从图象的斜率看,斜率大加速度大,故乙车加速度在4 h内一直比甲车加速度大,C对;4 h末,甲车运动位移120 km,乙车运动位移30 km,两车原来相距70 km,故此时两车还相距20 km,D错.答案:BC8.图1-3-21如图1-3-21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 s 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 )t/s024 6v/(m·s-1)08128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B.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C.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解析:仔细观察数据可得, 0~2 s内物体加速运动,加速度a1=4 m/s2,2~4 s内也是加速运动,但按照0~2 s 规律,4 s 末应加至16 m/s ,所以在4 s 末物体应处于水平段,4~6 s 内物体的运动为水平方向的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2 m/s 2.因题目设计的数据较小且规律性明显,可作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由图知物体在3~4 s 内达到最大速度,大于12 m/s ,A 、B 均错;在t =10 s 时到达C 点静止,C 对;A 、B 间距离应小于B 、C 间距离,D 错.若采用公式法,虽可解出,但计算量大,解得t =10/3 s 时到达B 点,速度为40/3 m/s. 答案:C 9.图1-3-22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1-3-2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 .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 .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 .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解析:a 、b 加速时,a 的加速度a 1=40-1020 m/s 2=32m/s 2.b 的加速度a 2=40-040-20m/s 2=2 m/s 2,a 1<a 2,故A 错. 20 s 时,a 的速度为40 m/s.b 的速度为零,在以后的运动中,两者距离仍增大,B 错.60s 时a 的位移x 1=10+402×20 m+40×(60-20) m =2 100 m ,b 的位移s 2=12×40×80 m=1 600 m.x 1>x 2,所以C 对.40 s 时,a 的位移x 1′=10+402×20 m+20×40 m=1 300 m ,b 的位移x 2′=12×20×40m =400 m ,两者相距Δx =x 1′-x 2′=900 m ,D 错. 答案:C 10.图1-3-23如图1-3-23所示,a 、b 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 )A .2 s 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 .在0~8 s 内两车最远相距148 mC .两车只有t 0时刻速率相等D .两车在t =8 s 时相遇解析:2 s 后,|a 甲|=202 m/s 2=10 m/s 2,|a 乙|=203m/s 2,故|a 甲|>|a 乙|,A 错;t =2s 时和t =t 0时,甲、乙速率均相等,故C 错;t =8 s 时,甲回到出发点,乙没有回到出发点,故D 错;由题干图可知两车在0~8 s 内相距最远应在t 0时刻,由a 、b 两直线可求出t 0=4.4 s ,则两车相距最远距x 应为a 、b 两线和纵轴围成的面积,解得x =148 m ,故B 对. 答案:B 11.图1-3-24如图1-3-24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s =7 m 时,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 A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正以v B =10 m/s 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 m/s 2,求A 追上B 所经历的时间.解析:物体B 减速至静止的时间为t ,则-v B =at 0,t 0=102 s =5 s物体B 向前运动的位移x B =12v B t 0=12×10×5 m=25 m.又因A 物体5 s 内前进x A =v A t 0=20 m ,显然x B +7 m >x A .所以A 追上B 前,物体B 已经静止,设A 追上B 经历的时间为t ′,则t ′=x B +7v A =25+74s =8 s. 答案:8 s12.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 以内.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解析:(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 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t 1=102.5s =4 s ,x 货=(5.5+4)×10 m=95 m ,x 警=12at 21=12×2.5×42m =20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Δx =x 货-x 警=75 m.(2)v 0=90 km/h =25 m/s ,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t 2=252.5s =10 sx 货′=(5.5+10)×10 m=155 m ,x 警′=12at 22=12×2.5×102m =125 m因为x 货′>x 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Δx ′=x 货′-x 警′=30 m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 时间追赶上货车,则Δt =Δx ′v 0-v =2 s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 =t 2+Δt =12 s 才能追上货车. 答案:(1)75 m (2)12 s。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解析版)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解析版)

专题02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导航】目录热点题型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 ............................................................................................................................. - 2 -(一)t x -图像的理解 ................................................................................................................................ - 3 - (二)t v -图像的理解 ................................................................................................................................ - 5 - (三)t a -图像的理解 .............................................................................................................................. - 7 -(四) t t x-图像的理解 ............................................................................................................................. - 8 -(五) x a -图像的理解 ............................................................................................................................ - 9 - (六) 2v x -图像的理解............................................................................................................................ - 9 - 热点题型二 运动图象的应用 ........................................................................................................................... - 10 -(一)图像的选择 ....................................................................................................................................... - 10 - (二)图像的转换 ....................................................................................................................................... - 11 - 热点题型三 追及、相遇问题 ........................................................................................................................... - 13 -与运动图象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 ........................................................................................................... - 13 - 与实际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 ................................................................................................................... - 14 - 【题型演练】 ....................................................................................................................................................... - 15 -【题型归纳】热点题型一运动图象的理解1.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v-t、a-t图象,应用图象解题时主要看图象中的“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六要素:2.图象问题常见的是x-t和v-t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的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图象的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作流程:3.x-t图象、v-t图象、a-t图象是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性质的x-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a-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与横轴重合,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关于运动图象的三点提醒(1)x ­t图象、v ­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2)x ­t图象、v ­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3)无论是x ­t图象还是v ­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x 图像的理解(一)t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1)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2)位移图象描述的是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Δx.【例1】(多选)(2019·南京师大附中模拟)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此可知质点在0~4 s内()A.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后沿x轴负方向运动B.一直做匀变速运动C.t=2 s时速度一定最大D.速率为5 m/s的时刻有两个【答案】CD【解析】从图中可知正向位移减小,故质点一直朝着负方向运动,A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故斜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质点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即质点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做变速运动,但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2 s时,斜率最大,速度最大,B错误,C正确;因为斜率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平均速度为5 m/s,故增大过程中有一时刻速度为5 m/s,减小过程中有一时刻速度为5 m/s,共有两个时刻速度大小为5 m/s,D正确.【变式1】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条顶点坐标为(0,10)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 .在0~5 s 内,a 、b 两个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 .物体c 的速度越来越大D .物体a 的加速度为0.4 m/s 2 【答案】D【解析】 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b 和c 为直线,斜率恒定,故b 、c 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斜率正负不同,即速度正负不同,即方向不同,A 、C 错误;a 的斜率为正,即速度为正,b 的斜率为负,即速度为负,所以两者反向运动,故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B 正确;因为a 是一条抛物线,即满足x =x 0+kt 2,类比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 =12at 2可知物体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抛物线经过(0,10)点和(5,20)点,故x =10+0.4t 2,所以12a =0.4,解得a =0.8 m/s 2,D 错误.【变式2】(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乙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0~120 s 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0.5 m/sC .在0~120 s 内,甲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大于乙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D .乙物体在M 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5 m/s 【答案】CD【解析】根据位移图象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物体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选项A 错误;在0~120 s 内,乙物体的位移大小为s =60 m ,平均速度大小为v =st =0.5 m/s ,选项B 错误;在0~120 s 内,甲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甲=100 m -20 m =80 m ,乙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乙=60 m -0 m =60 m ,所以在0~120 s 内,甲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大于乙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选项C 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乙在t =60 s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在0~120 s 内的平均速度0.5 m/s ,而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乙物体在M 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5 m/s ,选项D 正确. (二)t v 图像的理解【例2】(2019·广州惠州调研)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员在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10 m/sB .从15 s 末开始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C .10 s 末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D .10~15 s 内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答案】 D【解析】 0~10 s 内,若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为v =v 0+v 2=0+202 m/s =10 m/s.根据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可知,运动员的位移大于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所以由公式v =xt 得知: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匀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10 m/s ,故A 错误.由图知,15 s 末开始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由图看出,运动员的速度一直沿正向,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C 错误.10~15 s 图象的斜率减小,则其加速度减小,故10~15 s 运动员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D 正确.【变式1】2017年8月28日,第十三届全运会跳水比赛在天津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进行,重庆选手施廷懋以总成绩409.20分获得跳水女子三米板冠军.某次比赛从施廷懋离开跳板开始计时,在t 2时刻施廷懋以速度v 2入水,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B .在t 1~t 3时间内,施廷懋先沿正方向运动再沿负方向运动C .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1+v 22D .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22【解析】选C.v -t 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A 错误;运动方向由速度的正负决定,横轴下方速度为负值,施廷懋沿负方向运动,横轴上方速度为正值,施廷懋沿正方向运动,在t 1~t 3时间内,施廷懋一直沿正方向运动,B 错误;0~t 2时间内,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知,施廷懋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1+v 22,C 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而加速度变化时,平均速度大小应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解.若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做匀减速运动,则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22,根据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的实际位移小于她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故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的平均速度小于v 22,D 错误.【变式2】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解析】选A.根据v -t 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的位移x 甲大于汽车乙的位移x 乙,选项C 错误;根据v =xt 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v 甲大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v 乙,选项A 正确;汽车乙的位移x 乙小于初速度为v 2、末速度为v 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选项B 错误;根据v -t 图象的斜率大小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因此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 【变式3】如图所示,直线a 与四分之一圆弧b 分别表示两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当B 的速度变为0时,A 恰好追上B ,则A 的加速度为( )A.π4 m/s 2 B .2 m/s 2 C.π2m/s 2 D .π m/s 2【解析】设A 的加速度为a ,两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A 追上B 时两者的位移相等,即x a =x b ,根据v ­t 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得12at 2=14×π×22,由题知t =2 s ,解得a =π2 m/s 2,故A 、B 、D 错误,C 正确.(三)t a 图像的理解 a -t 图象面积代表速度变化量【例3】一辆摩托车在t =0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a -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已知信息,可知( )A .摩托车的最大动能B .摩托车在30 s 末的速度大小C .在0~30 s 的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D .10 s 末摩托车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B【解析】选B.由图可知,摩托车在0~10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在10~30 s 内做减速运动,故10 s 末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v =at 可求出最大速度,但摩托车的质量未知,故不能求出最大动能,A 错误;根据a -t 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求出30 s 内速度的变化量,由于初速度为0,则可求出摩托车在30 s 末的速度大小,B 正确;在10~30 s 内牵引力是变力,由于不能求出牵引力,故不能求出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C 错误;由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30 s 内速度变化量为零,所以摩托车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D 错误.【变式】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在2t 0的时间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且在2t 0时距离出发点最远B .质点做往复运动,且在2t 0时回到出发点C .质点在t 02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a 0t 04D .质点在2t 0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a 0t 0 【答案】A【解析】质点在0~t 02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的加速运动,在t 02~t 0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加速运动,在t 0~3t 02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的减速运动,在3t 02~2t 0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减速运动,根据对称性,在2t 0时刻速度刚好减到零,所以在2t 0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远,在t 0时刻速度最大,故A 正确,B 、C 错误;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可知最大速度为12a 0t 0,故D 错误.(四)t tx图像的理解 【例4.】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 2C .质点在1 s 末速度为2 m/sD .质点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2 m 【答案】C【解析】由图得x t =1+12t ,即x =t +12t 2,根据x =v 0t +12at 2,对比可得v 0=1 m/s ,12a =12 m/s 2,解得a =1 m/s 2,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 m/s ,加速度为1 m/s 2,A 、B 错误;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 s 末速度为v =v 0+at =(1+1×1) m/s =2 m/s ,C 正确.质点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x =(1+12) m =32m ,D 错误.【变式】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 =0时刻开始,物体的xt -t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 m/s 和-1 s ,由此可知(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 【答案】AC【解析】选AC.图线的斜率为0.5 m/s 2、纵截距为0.5 m/s.由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两边除以对应运动时间t为x t =v 0+12at ,可得纵截距的物理意义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斜率的物理意义为物体加速度的一半a 21.所以物体做初速度为v 0=0.5 m/s ,加速度大小为a =1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五)x a -图像的理解【例5】(2019·青岛质检)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 与位移x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最终静止B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2ax 0C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3ax 0D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32ax 0 【答案】C【解析】物体运动过程中任取一小段,对这一小段v 2-v 20=2a Δx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将表达式对位移累加,可得v 2等于速度a 与位移x 关系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2倍,则v 2=2(a 0x 0+12a 0x 0),解得物体的最大速度v =3a 0x 0,故C 项正确. (六)2v x -图像的理解【例6】(2019·天水一中模拟)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 =2 kg 的物块静置于x 轴上的某位置(图 中未画出),从t =0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 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B .加速度大小为1 m/s 2C .t =4 s 时物块位于x =4 m 处D .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6 m 【答案】A【解析】由x -x 0=v 22a ,结合图象可知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0.5 m/s 2,初位置x 0=-2 m ,t=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v =at =0.5×4 m/s =2 m/s ,A 正确,B 错误;由x -x 0=12at 2,得t =4 s 时物块位于x=2 m 处,C 错误;由x =12at 2,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x =12×0.5×0.42 m =0.04 m ,D 错误.【变式】(2019·山东德州模拟)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图所示是动力车整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力车的初速度为20 m/sB .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C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 sD .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 s ,动力车的位移为30 m 【答案】AB【解析】选AB.根据v 2-v 20=2ax 得x =12a v 2-12a v 20,结合图象有12a =-110 s 2/m ,-12a v 20=40 m ,解得a =-5 m/s 2,v 0=20 m/s ,选项A 、B 正确;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t =v 0-a =4 s ,选项C 错误;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 s ,动力车的位移等于其在前4 s 内的位移,x 4=v 0+02t =40 m ,选项D 错误.热点题型二 运动图象的应用 (一)图像的选择 分析步骤:(1)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所需求解的物理量,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确定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2)根据题意,结合具体的物理过程,应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将题目中的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物理量的关系通过图象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来.(3)题目中一般会直接或间接给出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四个量中的三个量的关系,作图时要通过这三个量准确确定图象,然后利用图象对第四个量作出判断.【例7】(2019·高密模拟)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位移为x .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下 列选项所示,假设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解析】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位移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1 s后反向运动,故A错误;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体2 s内沿正方向运动,2~4 s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故B错误;由图象C可知物体在第1 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 s内做匀减速运动,2 s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故C正确;由图象D可知物体在第1 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 s内做匀减速运动,2 s末速度减为0,第3 s内沿负方向做匀加速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故D错误.【答案】C【变式1】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答案】A【解析】选A.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能回到原高度,重复原来的过程,以落地点为原点,速度为零时,位移最大,速度最大时位移为零,设高度为h,则速度大小与位移的关系满足v2=2g(h -x),A项正确.【变式2】.A物体从离地面高10 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1 s后B物体从离地面高15 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面物理图象中对A、B的运动状态描述合理的是()【答案】A【解析】两者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在增大,C错误;根据公式可得位移是关于时间t的二次函数,D 错误;因为A先下落,所以当B开始运动时,A已有了一定的速度,故A正确.(二)图像的转换图象转换时要注意的三点(1)合理划分运动阶段,分阶段进行图象转换;(2)注意相邻运动阶段的衔接,尤其是运动参量的衔接;(3)注意图象转换前后核心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图象转换的依据.【例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根据v ­t图象的斜率可知:0~2 s内与6~8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所受合力相同,A错误.2~6 s内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合力恒定,且大小与0~2 s内的相同,方向与0~2 s内相反,B正确.根据v ­t图象可知,0~4 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8 s 内先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结合v­t图线包围面积的意义可知,0~4 s 内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4 s末达到最大值,8 s末返回到出发点,C、D错误.【变式1】(2019·武汉模拟)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 ­t图象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在0~1 s内,a1=1 m/s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正向匀加速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直线,1 s末速度v1=a1t=1 m/s,在1~2 s内,a2=-1 m/s2,物体将仍沿正方向运动,但要减速,2 s末时速度v2=v1+a2t=0,2~3 s内重复0~1 s内运动情况,3~4 s内重复1~2 s内运动情况,则C正确.【变式2】(2019·济南调研)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 )A .v =x tB .v =2x tC .v >2x tD .x t <v <2x t【答案】 C【解析】选C.由题意知,当飞机的速度减小时,所受的阻力减小,因而它的加速度会逐渐变小,画出相应的v -t 图象大致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的意义可知,实线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为x ,虚线(匀减速运动)下方的“面积”表示的位移为v 2t .应有v 2t >x ,所以v >2x t ,所以选项C 正确.热点题型三 追及、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和两个关系(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够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题干或画运动示意图得到.2.追及、相遇问题常见的情况假设物体A 追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有三种常见情况:(1)A 追上B 时,必有x A -x B =x 0,且v A ≥v 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两物体同时到达同一位置时速度相同,必有x A -x B =x 0,v A =v B .(3)若使两物体保证不相撞,则要求当v A =v B 时,x A -x B <x 0,且之后v A ≤v B .3.解题思路和方法 分析两物体的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关系⇒列位移方程与运动图象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例9】(多选)(2018·高考全国卷Ⅱ)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 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D【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对应物体的位移大小,可知在t1~t2时间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又因为t2时刻两车相遇,因此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图象的斜率对应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可知甲、乙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例10】(多选)(2018·高考全国卷Ⅱ)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答案】CD【解析】由位移—时间图象的意义可知t1时刻两车在x1位置,图线的斜率不同,速度不等,A错;由于甲车起始位置不在原点,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等,B错;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都从x1位置运动到x2位置,因此走过的路程相等,C对;从t1到t2时间内甲车图线的斜率先小于后大于乙车,因此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D对.与实际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例11】(2019·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如图所示,在两车道的公路上有黑白两辆车,黑色车停在A线位置,某时刻白色车以速度v1=40 m/s通过A线后,立即以大小为a1=4 m/s2的加速度开始制动减速,黑色车4 s后以a2=4 m/s2的加速度开始向同一方向匀加速运动,经过一定时间,两车都到达B线位置.两车可看成质点.从白色车通过A线位置开始计时,求经过多长时间两车都到达B线位置及此时黑色车的速度大小.【答案】14 s40 m/s【解析】设白色车停下来所需的时间为t1,减速过程通过的距离为x1,则v1=a1t1,v21=2a1x1解得x 1=200 m ,t 1=10 s在t 1=10 s 时,设黑色车通过的距离为x 2,则x 2=12a 2(t 1-t 0)2 解得x 2=72 m<x 1=200 m所以白色车停止运动时黑色车没有追上它,则白色车停车位置就是B 线位置.设经过时间t 两车都到达B 线位置,此时黑色车的速度为v 2,则x 1=12a 2(t -t 0)2,v 2=a 2(t -t 0) 解得t =14 s ,v 2=40 m/s.【变式1】(2019·济宁模拟)A 、B 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其速度v A =10 m/s ,B 车在后,其速度v B =30 m/s ,因大雾能见度低,B 车在距A 车x 0=85 m 时才发现前方有A 车,这时B 车立即刹车,但B 车要经过180 m 才能停止,问:B 车刹车时A 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 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答案】不会相撞 5 m【解析】设B 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 B ,由v 2-v 20=2ax ,可得02-302=2(-a B )×180,解得a B =2.5 m/s 2设经过时间t 两车相撞,则有v B t -12a B t 2=x 0+v A t , 即30t -12×2.5t 2=85+10t ,整理得t 2-16t +68=0 由Δ=162-4×68<0可知t 无实数解,即两车不会相撞,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近,此时v A =v B -a B t 1,t 1=8 s ,此过程中x B =v B t 1-12a B t 21=160 m ,x A =v A t 1=80 m , 两车的最近距离Δx =x 0+x A -x B =5 m.【题型演练】1.(2019·安徽省四校联考)下列所给的运动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会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答案】A【解析】速度—时间图象中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上方表示正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位移,所以A 中面积不为零,所以位移不为零,不能回到初始位置;B 、C 中面积为零,位移为零,回到初始位置;D 中,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t 0 s 物体的位移为零,即又回到了初始位置.2.(2019·河北衡水中学调研)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第10 s 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 .在第10 s 末,甲、乙两车相距150 mC .在第20 s 末,甲、乙两车相遇D .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在20 s 内,乙车一直沿正方向运动,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选项A 错误;由于不知道初始位置甲、乙相距多远,所以无法判断在10 s 末两车相距多远,及在20 s 末能否相遇,故选项B 、C 错误;若刚开始乙车在前,且距离为150 m ,则在10 s 末两车相遇,之后甲在乙的前面,乙的速度增大,在某个时刻与甲再次相遇,故选项D 正确.4.(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若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到t 1时刻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1=8 m/sB .v 2=12 m/sC .t 1=(3+3)sD .0~t 1时间内,甲、乙相距的最大距离为6 m【答案】CD【解析】由图可知,甲的加速度a 1=2 m/s 2,乙的加速度a 2=6 m/s 2,则12×2t 12=12×6(t 1-2 s)2,求得t 1=(3+3)s ,C 项正确;v 1=a 1t 1=(6+23)m/s ,A 项错误;v 2=a 2(t 1-2 s)=(6+63)m/s ,B 项错误;0~t 1内,甲、乙相距的最大距离为Δx =12×2×6 m =6 m ,D 项正确. 5.(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乙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0~120 s 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0.5 m/sC .在0~120 s 内,甲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大于乙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D .乙物体在M 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5 m/s【答案】CD【解析】根据位移图象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物体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选项A 错误;在0~120 s内,乙物体的位移大小为s =60 m ,平均速度大小为v =s t=0.5 m/s ,选项B 错误;在0~120 s 内,甲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甲=100 m -20 m =80 m ,乙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乙=60 m -0 m =60 m ,所以在0~120 s 内,甲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大于乙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选项C 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乙在t =60 s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在0~120 s 内的平均速度0.5 m/s ,而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乙物体在M 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5 m/s ,选项D 正确.6.(2019·山东济南模拟)一质点从坐标原点沿x 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8 s 内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若t =1 s 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的斜率为3 m/s ,则( )A .t =1 s 时,质点的加速度为3 m/s 2B .t =2 s 和t =6 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C .t =2 s 和t =6 s 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D .t =4 s 时,质点的位移为8 m【答案】BD【解析】选BD.已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v 0t +12at 2,根据0~8 s 内的x -t 图象的对称轴可知-v 0a=4 s ;t =1 s 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的斜率(即此时的速度)为3 m/s ,可知v 0+a ×1 s =3 m/s ,解得a =-1 m/s 2,v 0=4 m/s ,因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质点的加速度不会发生变化,选项A 、C 均错误;利用速度公式v =v 0+at ,可得t =2 s 时,质点的速度为2 m/s ,t =6 s 时,质点的速度为-2 m/s ,这两个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都为2 m/s ,选项B 正确;将t =4 s 代入x =v 0t +12at 2,解得x =8 m ,即t =4 s 时质点的位移为8 m ,选项D 正确.。

高三物理精准专题 运动图象与追及相遇问题 (答案)

高三物理精准专题 运动图象与追及相遇问题 (答案)

直线运动的图像例1.( 2020山东卷∙1)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 N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0~t1时间内,v增大,F N>mB. t1~t2时间内,v减小,F N<mgC. t2~t3时间内,v增大,F N<mgD. t2~t3时间内,v减小,F N>mg例2.( 2021广东卷∙8)(多选)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例3.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

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左图所示。

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右图所示。

电梯总质量m=2.0×103 kg。

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

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示的a-t图像,求电梯在第1 s内的速度改变量Δv1和第2 s末的速率v2;(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再求在0~11 s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

1.如图所示,A、B、C是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则在时间t2内()A.A和B的平均速度相等B.B和C的平均速率相等C.B和C的位移相等D.他们的平均速度都相等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a-t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甲、乙两车在0~20 s 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0 s时两车相遇B.在t=20 s时两车相遇C.在t=10 s时两车相距最远D.在t=20 s时两车相距最远3.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在0~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0~3t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C.在t0~3t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122v v vD.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一长为12 m的钢管竖立在地面上,一名消防队员在一次模拟演习训练中,从钢管顶端由静止下滑,如图2所示。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运动的图象、追及相遇问题含解析

第一章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及v—t图象是本章的难点。

2.注意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的结合,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物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

3.本章规律较多,同一试题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到正确答案,多练习一题多解,对熟练运用公式有很大帮助。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v-t图象,并会用它们解决问题.2.掌握追及与相遇问题的特点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1.x-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v-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在该点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考点一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重点归纳★1、对运动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1)一看“轴”:先要看清两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即图象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二看“线”:图象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在v-t图象和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情况.(3)三看“斜率”:x-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4)四看“面积”:即图线和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例如v和t的乘积vt=x有意义,所以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x-t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无意义.(5)五看“截距”:截距一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例如t=0时的位移或速度.(6)六看“特殊点”:例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例如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但v-t图象的交点只表示速度相等.易错提醒:(1)x-t图象、v-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是x、v与t一一对应.(2)x-t图象、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3)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情况都是直线运动.2、运动图象的应用(1)用图象解题可使解题过程简化,思路更清晰,而且比解析法更巧妙、更灵活.在有些情况下运用解析法可能无能为力,但是图象法则会使你豁然开朗.(2)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更直观.物理过程可以用文字表述,也可以用数学式表达,还可以用物理图象描述.如果能够用物理图象描述,一般来说会更直观且容易理解.(3)运用图象解答物理问题的主要步骤与方法①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所需求解的物理量,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确定所需的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②根据题意,找出两物理量的制约关系,结合具体的物理过程和相应的物理规律作出函数图象.③由所作图象结合题意,运用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和推理,从而找出相应的变化规律,再结合相应的数学工具(即方程)求出相应的物理量.(4)用速度—时间图象巧得四个运动量①运动速度:从速度轴上直接读出.②运动时间:从时间轴上直接读出时刻,取差得到运动时间.③运动加速度:从图线的斜率得到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④运动的位移:从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得到位移,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第一象限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第四象限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3、用图象来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是一种直观且形象的语言和工具.它运用数和形的巧妙结合,恰当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运用图象解题的能力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读图即从图象中获取有用信息作为解题的条件,弄清试题中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及规律,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通常情况下,需要关注的特征量有三个层面:第一层:关注横坐标、纵坐标①确认横坐标、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是什么.②注意横坐标、纵坐标是否从零刻度开始.③坐标轴物理量的单位也不能忽视.第二层:理解斜率、面积、截距的物理意义①图线的斜率:通常能够体现某个物理量的大小、方向及变化情况.②面积:由图线、横轴,有时还要用到纵轴及图线上的一个点或两个点到横轴的垂线段,所围图形的面积,一般都能表示某个物理量,如v-t图象中的面积,表示位移,但要注意时间轴下方的面积为负,说明这段位移与正方向相反.③截距:图线在纵轴上以及横轴上的截距.第三层:分析交点、转折点、渐近线①交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②转折点:满足不同的函数关系式,对解题起关键作用.③渐近线:往往可以利用渐近线求出该物理量的极值或确定它的变化趋势.(2)作图和用图依据物体的状态或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作出与之对应的示意图或数学函数图象来研究和处理问题.★典型案例★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A.小车先正向做加速运动,后反向做减速运动 B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 /s C .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 D .小车做曲线运动 【答案】B【名师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核心考点专题3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核心考点专题3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专题3 运动图象追与相遇问题知识一运动学图象1.直线运动的x­t图象(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3)交点两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x­t图象2.直线运动的v­t图象(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3)两种特殊的v­t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v­t图象知识二追与与相遇问题1.问题概述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就会涉与追与、相遇或防止碰撞等问题.2.两类情况(1)假设后者能追上前者,如此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2)假设后者追不上前者,如此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3.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与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2)相向运动的两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对点练习1.x­t图象(多项选择)如下列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B.质点第3 s内的位移是2 mC.质点前4 s内的位移是2 mD.质点前6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答案】CD【解析】位移—时间图象明确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而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图象可以看出,2 s末到4 s末质点处于静止状态,选项A错误;第3 s内质点的位移为零,选项B错误;前4 s内质点的位移为2 m,选项C正确;前6 s内质点的位移为6 m,由平均速度定义可知:v=xt=66m/s=1 m/s,选项D正确.2.(多项选择)某物块从固定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列图.如此物块 ( )A.在0.5 s时离斜面底端最远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2 mC.在1.5 s时回到斜面底端D.上滑时加速度大小是下滑时加速度大小的2倍【答案】AC【解析】物块减速到零时,离斜面底端最远,选项A 正确;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所以最大距离为1 m ,选项B 错误;物块加速过程是其下滑过程,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物块的位移大小相等,即t =1.5s 时物块回到斜面底端,选项C 正确;物块上滑时加速度a 1=0-40.5m/s 2=-8 m/s 2,物块下滑时加速度a 2=-21.5-0.5m/s 2=-2 m/s 2,选项D 错误. 3. 一步行者以6.0 m/s 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 处时,绿灯亮了,公交车以1.0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如此( )A .人能追上公交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B .人不能追上公交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C .人能追上公交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D .人不能追上公交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答案】B【解析】在跑到距公交车25 m 处时,绿灯亮了,公交车以1.0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当公交车加速到6.0 m/s 时二者相距最近.公交车加速到6.0 m/s 用时t =6 s ,人运动距离为6×6 m=36 m ,公交车运动距离为18 m ,此时二者距离最近,为18 m +25 m -36 m =7 m ,选项A 、C 错误,B 正确;人不能追上公交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 错误.4. 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下列图.在20 s 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 .平均速度相等,平均速率v 甲>v 乙=v 丙B .平均速度相等,平均速率v 甲>v 丙>v 乙C .平均速度v 甲>v 丙>v 乙,平均速率相等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三个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一样,如此位移一样,且运动时间一样,如此由平均速度=位移时间知平均速度一样.甲先沿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加速运动返回,即甲有往返.乙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丙沿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如此路程s 甲>s 乙=s 丙,由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知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丙相等.故A 选项正确.5.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列图,由图象可知( )A .0~t 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 ~t b 段火箭的加速度B .0~t b 段火箭是上升过程,t b ~t c 段火箭是下落过程C .t b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c 时刻火箭回到地面【答案】A【解析】结合题干和图象可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如此0~t a 段火箭匀加速向上运动,t a ~t b 段火箭匀加速向上运动,且加速度比0~t a 段大,故A 正确;t b ~t c 段火箭速度仍大于0,即火箭仍向上运动,而加速度为负值,即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火箭做减速运动,故B 错误;到t c 时刻火箭速度为0,即此时到达了最高点,故C 、D 错误.6. 如下列图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 图象,下面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答案】D【解析】由题图看出:甲从距原点正方向x0处出发,乙从原点出发,如此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为x0,故A 正确;甲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D错误;甲从0时刻出发开始运动,而乙从t1时刻出发开始运动,如此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故C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专题导航】目录热点题型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 (1)(一)t x -图像的理解 .................................................................................................................................... 3 (二)t v -图像的理解 .................................................................................................................................... 4 (三) t a -图像的理解 .................................................................................................................................. 5 (四) t t x-图像的理解 (6)(五) x a -图像的理解................................................................................................................................. 6 (六) 2v x -图像的理解 ................................................................................................................................ 7 热点题型二 运动图象的应用 (7)(一)图像的选择 ............................................................................................................................................. 7 (二)图像的转换 ............................................................................................................................................. 9 热点题型三 追及、相遇问题 . (10)与运动图象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 ................................................................................................................ 11 与实际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 ........................................................................................................................ 11 【题型演练】 (11)【题型归纳】热点题型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1.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 -t 、v -t 、a -t 图象,应用图象解题时主要看图象中的“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六要素:2.图象问题常见的是x-t和v-t图象,在处理特殊图象的相关问题时,可以把处理常见图象的思想以及方法加以迁移,通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作流程:3.x-t图象、v-t图象、a-t图象是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性质的x-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a-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与横轴重合,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关于运动图象的三点提醒(1)x ­t图象、v ­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2)x ­t图象、v ­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3)无论是x ­t图象还是v ­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x 图像的理解(一)t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1)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2)位移图象描述的是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Δx.【例1】(多选)(2019·南京师大附中模拟)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此可知质点在0~4 s内()A.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后沿x轴负方向运动B.一直做匀变速运动C.t=2 s时速度一定最大D.速率为5 m/s的时刻有两个【变式1】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条顶点坐标为(0,10)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在0~5 s内,a、b两个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物体c的速度越来越大D .物体a 的加速度为0.4 m/s 2【变式2】(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乙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0~120 s 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0.5 m/sC .在0~120 s 内,甲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大于乙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D .乙物体在M 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5 m/s (二)t v 图像的理解【例2】(2019·广州惠州调研)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其v ­t 图象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10 m/sB .从15 s 末开始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C .10 s 末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D .10~15 s 内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变式1】2017年8月28日,第十三届全运会跳水比赛在天津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进行,重庆选手施廷懋以总成绩409.20分获得跳水女子三米板冠军.某次比赛从施廷懋离开跳板开始计时,在t 2时刻施廷懋以速度v 2入水,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B .在t 1~t 3时间内,施廷懋先沿正方向运动再沿负方向运动C .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1+v 22D .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22【变式2】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变式3】如图所示,直线a 与四分之一圆弧b 分别表示两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 运动的v ­t 图,当B 的速度变为0时,A 恰好追上B ,则A 的加速度为( )A.π4 m/s 2 B .2 m/s 2 C.π2 m/s 2 D .π m/s 2 (三)t a 图像的理解【例3】一辆摩托车在t =0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a -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已知信息,可知( )A .摩托车的最大动能B .摩托车在30 s 末的速度大小C .在0~30 s 的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D .10 s 末摩托车开始反向运动 【变式】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2t 0的时间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且在2t 0时距离出发点最远B .质点做往复运动,且在2t 0时回到出发点C .质点在t 02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a 0t 04D .质点在2t 0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a 0t 0 (四)t tx-图像的理解 【例4.】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 2C .质点在1 s 末速度为2 m/sD .质点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2 m【变式】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 =0时刻开始,物体的xt -t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 m/s 和-1 s ,由此可知(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 (五)x a -图像的理解【例5】(2019·青岛质检)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 与位移x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物体最终静止B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2ax 0C.物体的最大速度为3ax0D.物体的最大速度为32ax0(六)2vx 图像的理解【例6】(2019·天水一中模拟)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2 kg的物块静置于x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4 s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 B.加速度大小为1 m/s2C.t=4 s时物块位于x=4 m处D.在0.4 s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6 m【变式】(2019·山东德州模拟)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图所示是动力车整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力车的初速度为20 m/s B.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 s D.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 s,动力车的位移为30 m热点题型二运动图象的应用(一)图像的选择分析步骤:(1)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所需求解的物理量,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确定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2)根据题意,结合具体的物理过程,应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将题目中的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物理量的关系通过图象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来.(3)题目中一般会直接或间接给出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四个量中的三个量的关系,作图时要通过这三个量准确确定图象,然后利用图象对第四个量作出判断.【例7】(2019·高密模拟)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下列选项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变式1】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变式2】.A物体从离地面高10 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1 s后B物体从离地面高15 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面物理图象中对A、B的运动状态描述合理的是()(二)图像的转换图象转换时要注意的三点(1)合理划分运动阶段,分阶段进行图象转换;(2)注意相邻运动阶段的衔接,尤其是运动参量的衔接;(3)注意图象转换前后核心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图象转换的依据.【例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个选项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正确的是()【变式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 ­t图象正确的是()【变式2】(2019·济南调研)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 ,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 )A .v =x tB .v =2x tC .v >2xtD .x t <v <2xt热点题型三 追及、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和两个关系(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够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题干或画运动示意图得到. 2.追及、相遇问题常见的情况假设物体A 追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有三种常见情况: (1)A 追上B 时,必有x A -x B =x 0,且v A ≥v 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两物体同时到达同一位置时速度相同,必有x A -x B =x 0,v A =v B . (3)若使两物体保证不相撞,则要求当v A =v B 时,x A -x B <x 0,且之后v A ≤v B . 3.解题思路和方法分析两物体的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关系⇒列位移方程与运动图象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例9】(多选)(2018·高考全国卷Ⅱ)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例10】(多选)(2018·高考全国卷Ⅱ)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与实际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例11】(2019·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联考)如图所示,在两车道的公路上有黑白两辆车,黑色车停在A线位置,某时刻白色车以速度v1=40 m/s通过A线后,立即以大小为a1=4 m/s2的加速度开始制动减速,黑色车4 s后以a2=4 m/s2的加速度开始向同一方向匀加速运动,经过一定时间,两车都到达B线位置.两车可看成质点.从白色车通过A线位置开始计时,求经过多长时间两车都到达B线位置及此时黑色车的速度大小.【变式1】(2019·济宁模拟)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 A=10 m/s,B车在后,其速度v 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x0=85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 m才能停止,问: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B 车刹车后何时相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题型演练】1.(2019·安徽省四校联考)下列所给的运动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会回到初始位置的是()2.(2019·河北衡水中学调研)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0 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10 s末,甲、乙两车相距150 mC.在第20 s末,甲、乙两车相遇D.若开始时乙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4.(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若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到t1时刻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8 m/s B.v2=12 m/s C.t1=(3+3)s D.0~t1时间内,甲、乙相距的最大距离为6 m 5.(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 ­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乙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120 s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0.5 m/sC.在0~120 s内,甲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大于乙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D.乙物体在M点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5 m/s6.(2019·山东济南模拟)一质点从坐标原点沿x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8 s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若t=1 s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的斜率为3 m/s,则()A.t=1 s时,质点的加速度为3 m/s2 B.t=2 s和t=6 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C.t=2 s和t=6 s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D.t=4 s时,质点的位移为8 m7.(2019·四川双流中学模拟)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图线,以下说()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 s时追尾C.在t=3 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8.(2019·合肥调研)甲、乙两个物体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s时,甲在乙前方B.t=2 s时,甲、乙相遇C.t=4 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开始改变D.0~6 s内,甲、乙平均速度相同9.(2019·皖江名校模拟)小明和小华操控各自的玩具赛车甲、乙在小区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t=0时刻两赛车恰好并排,此后两赛车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赛车前2 s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s时,甲在乙的前面且相距最远B.t=1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C.t=2 s时,甲在乙的前面且相距最远D.t=2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10.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jerk)的概念.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s时急动度是0.5 m/s3 B.t=3 s时的急动度和t=5 s时的急动度相同C.2~4 s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D.t=4 s时质点速度方向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