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之证券市场监管概述(PPT 49页)
合集下载
第十五章 证券市场监督 《证券投资学》
![第十五章 证券市场监督 《证券投资学》](https://img.taocdn.com/s3/m/56c893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3.png)
证券投资学
LOGO
第15章 证券市场监管
15.1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LOGO
15.1.1 证券市场监管的概念和必要性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市场监管组织(包括政府和自律组织)运用法律手 段、经济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市场上的资金筹集、证券发行、交易过 程、投资行为和信息披露等实施监督、控制和管理。
④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①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②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③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2)要不断加强对证券买卖的监管
④未经客户的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
⑤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1)法律 手段
(2)经济 手段
(3)行政 手段
15.2 证券市场监管的对象与内容
LOGO
15.2.1 证券市场监管的对象
证券市场监管涉及的对象广泛,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证券市场参与者 二是证券市场上发生的行为和活动
15.2.2 证券投资主体的监管
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投资目的来看,其投资形式的行为 模式可分为两类:
首先,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有 利于保障广大投资者的权益。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主体。
其次,加强证券市场监管也是维护 证券市场秩序、保障筹资者权益的
需要。
15.1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15.1.2 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1)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
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是其监管的出 发点和归宿。
(1)依法管理原则
2)证券市场监管的原则
⑤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LOGO
第15章 证券市场监管
15.1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LOGO
15.1.1 证券市场监管的概念和必要性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市场监管组织(包括政府和自律组织)运用法律手 段、经济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市场上的资金筹集、证券发行、交易过 程、投资行为和信息披露等实施监督、控制和管理。
④公司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①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②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③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2)要不断加强对证券买卖的监管
④未经客户的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
⑤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1)法律 手段
(2)经济 手段
(3)行政 手段
15.2 证券市场监管的对象与内容
LOGO
15.2.1 证券市场监管的对象
证券市场监管涉及的对象广泛,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证券市场参与者 二是证券市场上发生的行为和活动
15.2.2 证券投资主体的监管
证券市场投资主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投资目的来看,其投资形式的行为 模式可分为两类:
首先,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有 利于保障广大投资者的权益。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主体。
其次,加强证券市场监管也是维护 证券市场秩序、保障筹资者权益的
需要。
15.1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15.1.2 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1)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
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是其监管的出 发点和归宿。
(1)依法管理原则
2)证券市场监管的原则
⑤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证券市场监管[1]
![证券市场监管[1]](https://img.taocdn.com/s3/m/f0f33d59580216fc700afdd3.png)
PPT文档演模板
证券市场监管[1]
受限制的交易者
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或
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服务机构和人员, 在该股票承销期内和期满后六个月内,不得 买卖该种股票。
除前款规定外,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
资产评估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的证券 服务机构和人员,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 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五日内,不得买卖该种 股票。
公司董事会不按照前款规定执行的,股东有权 要求董事会在三十日内执行。公司董事会未在上 述期限内执行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 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董事会不按照第一款的规定执行的,负有 责任的董事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PPT文档演模板
证券市场监管[1]
证券市场禁入制度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 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国务 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有关责任人员 采取证券市场禁入的措施。
PPT文档演模板
证券市场监管[1]
证券发行人的法律责任
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 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 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 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 任;发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 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 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 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 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PPT文档演模板
证券市场监管[1]
信息披露
• 减少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第十五章 证券市场的监管 《证券投资学》PPT课件
![第十五章 证券市场的监管 《证券投资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f9d6afbe1e650e53ea99ee.png)
5.自愿原则
6. 国家监管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证券市场监管的体制模式
(一)集中型监管体制模式
证
集中型监管体制模式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证券法
规,并设立全国性的证券监督监管机构来统一监管全
券
国证券市场的一种体制模式。
投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强调立法监管,具有专门的、完整的、全国性的证
资
券市场监管法规。
第十五章 证券市场的监管
证 本章重点: 券 证券市场监管目的与原则
投
资 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学 证券市场监管的内容
第一节 证券市场监管的目的、作用 与原则
证券市场监管的目的
证
券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就是国家政府及其监管部门,通 过立法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参与
投 证券市场各类活动的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全方位
部门,可根据各地区证券、期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部分中心城市设立证监会派出机构。 4.在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证券业协会的自律功能。
证 券 投 资 学
第三节 证券市场监管的内容
证券发行的监管
(一)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
证
1.注册制
券
2.核准制
投
(二)证券发行注册的内容
资
第一部分是发行说明书
学
第二部分是公司财务的详细报表和统计资料
资 的调节、监督和引导。
学 证券市场监管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投资者的投 资权益;保障证券市场合法交易活动,维护证券市场 正常秩序;根据整个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运用多种 方式调控证券市场的发行、交易规模,保障证券市场 的健康发展。
证券市场监管的作用
证券投资学之证券市场监管概述49页PPT
![证券投资学之证券市场监管概述4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e8c8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d.png)
12
第三节 证券监管的内容
一、证券发行的监管
(一)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世界各国法律对证券发行的调控都是通过审核制度来实现
的,主要有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
1、注册制度
又称为申报制、登记制、公开主义或形式审查主义, 指证券主管机关对证券发行人发行有价证券事先并不 作实质条件的限制,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只需全面 、准确地将投资人为判断证券性质、投资
11
(二)行业管理组织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地方政府; 企业主管部门。
(三)证券业自律组织
证券交易所; 证券业协会。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社 会团体法人。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于1991年8月28日,它采 用会员制的组织形式,既有团体会员又有个人会员,其最 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
23
(二)上市公司的义务
上市公司须于法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布上市公 告书;
定期公布注册会计师签证的财务报表; 履行信息持续公开义务; 依证券交易所规定费率,缴纳上市费用; 承担法律和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义务。
24
(三)证券上市的暂停与终止
暂停上市是指已获准上市的证券,因公司一定事由的 发生,由证券主管机关或证券交易所决定或自动停止其 在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情形,可分为强制暂停上市和
5、扩大适用未在法定期限内如期披露年报 的指标。上市公司因净利润、净资产、营业 收入、审计意见类型触及规定的标准被暂停 上市后,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最近一个会 计年度经审计的年度报告的,其股票应终止 上市。
(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7.7)
29
上市公司退市情形一览
主动退市:
1、上市公司在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后,主动向证券交 易所提出申请,撤回其股票在该交易所的交易,并决 定不再在交易所交易;
第三节 证券监管的内容
一、证券发行的监管
(一)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世界各国法律对证券发行的调控都是通过审核制度来实现
的,主要有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
1、注册制度
又称为申报制、登记制、公开主义或形式审查主义, 指证券主管机关对证券发行人发行有价证券事先并不 作实质条件的限制,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只需全面 、准确地将投资人为判断证券性质、投资
11
(二)行业管理组织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地方政府; 企业主管部门。
(三)证券业自律组织
证券交易所; 证券业协会。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社 会团体法人。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于1991年8月28日,它采 用会员制的组织形式,既有团体会员又有个人会员,其最 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
23
(二)上市公司的义务
上市公司须于法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布上市公 告书;
定期公布注册会计师签证的财务报表; 履行信息持续公开义务; 依证券交易所规定费率,缴纳上市费用; 承担法律和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义务。
24
(三)证券上市的暂停与终止
暂停上市是指已获准上市的证券,因公司一定事由的 发生,由证券主管机关或证券交易所决定或自动停止其 在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情形,可分为强制暂停上市和
5、扩大适用未在法定期限内如期披露年报 的指标。上市公司因净利润、净资产、营业 收入、审计意见类型触及规定的标准被暂停 上市后,不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最近一个会 计年度经审计的年度报告的,其股票应终止 上市。
(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7.7)
29
上市公司退市情形一览
主动退市:
1、上市公司在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后,主动向证券交 易所提出申请,撤回其股票在该交易所的交易,并决 定不再在交易所交易;
证券市场监管ppt课件
![证券市场监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508734227916888486d7b2.png)
证券市场监管
1. 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 2. 证券市场监管的内容 3. 证券监管模式
1
1.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 概念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管理机关运 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对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 证券投资机构的中介行为进行监督与管 理。
2
• 意义
1.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14
2.2 对证券欺诈行为的监管
• 对欺诈客户的监管
-我国《证券法》规定,禁止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从事 损害客户利益的欺诈行为。
• 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 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 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 私自买卖客户账上的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 • 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表示、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美国、日本、巴西、墨西哥、菲律宾、韩国、 埃及
17
3.1 典型的证券监管模式
• 自律监管体制
含义
政府不设专门的证券监管机构,而是通过证 券交易所自身或证券自律组织进行自律监管。
优点
证券市场金融创新的发展较快; 市场规则更富灵活性和切合实际。
缺点
监管的权威性、独立性不够; 监管当局可能减弱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 容易造成证券市场的混乱。
15
2.2 对证券欺诈行为的监管
• 对虚假陈述的监管
-我国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证券发行、交易及其相关活 动的事实、性质、前景、法律等做出不实、严重误导或含 有重大遗漏的、任何形式的虚假陈述或者诱导,致使投资 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做出证券投资决定。
• 发行人、证券经营机构在招募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公司报 告及其他文件中做出虚假陈述; • 专业性证券服务机构在其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审计报告、资 产评估报告及参与制作的其他文件中做出虚假陈述; • 证券交易所、证券自律组织做出虚假陈述; • 发行人、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等在向证券监管部门 提交的各种文件、报告和说明书中做出虚假陈述;
1. 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 2. 证券市场监管的内容 3. 证券监管模式
1
1.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 概念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管理机关运 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对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 证券投资机构的中介行为进行监督与管 理。
2
• 意义
1.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14
2.2 对证券欺诈行为的监管
• 对欺诈客户的监管
-我国《证券法》规定,禁止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从事 损害客户利益的欺诈行为。
• 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 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 挪用客户所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 私自买卖客户账上的证券,或者假借客户的名义买卖证券; • 为牟取佣金收入,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表示、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美国、日本、巴西、墨西哥、菲律宾、韩国、 埃及
17
3.1 典型的证券监管模式
• 自律监管体制
含义
政府不设专门的证券监管机构,而是通过证 券交易所自身或证券自律组织进行自律监管。
优点
证券市场金融创新的发展较快; 市场规则更富灵活性和切合实际。
缺点
监管的权威性、独立性不够; 监管当局可能减弱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 容易造成证券市场的混乱。
15
2.2 对证券欺诈行为的监管
• 对虚假陈述的监管
-我国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证券发行、交易及其相关活 动的事实、性质、前景、法律等做出不实、严重误导或含 有重大遗漏的、任何形式的虚假陈述或者诱导,致使投资 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做出证券投资决定。
• 发行人、证券经营机构在招募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公司报 告及其他文件中做出虚假陈述; • 专业性证券服务机构在其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审计报告、资 产评估报告及参与制作的其他文件中做出虚假陈述; • 证券交易所、证券自律组织做出虚假陈述; • 发行人、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等在向证券监管部门 提交的各种文件、报告和说明书中做出虚假陈述;
证券投资学之证券交易市场概述 (PPT 58页)
![证券投资学之证券交易市场概述 (PPT 58页)](https://img.taocdn.com/s3/m/ee4fafecb90d6c85ed3ac639.png)
• 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优点: 第一,不以盈利为目的,收取的交易费用比较低; 第二,会员自律,在证券交易上受到的一切损害, 均由买卖双方自行负责,交易所不承担风险; 第三,只限于本交易所会员入场交易,从而便于管 理。
• 但是,会员制证券交易所也具有一些缺点,如买卖 双方要自己负责交易上的一切责任,没有任何的交 易担保,因而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风险比较 大。
二、OTC市场特点
• (一)没有固定统一的交易场所 • (二)采用做市商制度 • (三)交易方式灵活 • (四)证券品种繁多
三、世界上主要的几个OTC市场
• (一)美国NASDAQ市场 • (二)美国OTCBB市场
Hale Waihona Puke (一)美国NASDAQ市场
• 1、NASDAQ市场简述 • 2、NASDAQ市场特点
• 对新进的饿一个卖出有效委托,若不能成交,则进入 卖委托队列排队等待成交;若能成交,即:其委托卖 出限价低于或等于买委托队列的最高买入限价,则与 买委托队列顺序成交,其成交价格取买方叫价。这样 循环往复,直至收市。
返回
四、证券上市
• (一)上市申请 • (二)上市审查 • (三)上市协议
(一)上市申请
• 即发行证券的公司向交易所做出要求上 市的意思表示,实质是表示同意接受交 易所按照其上市规则对公司进行上市监 管的行为。
• 上市申请一般需要向交易所按照有关规 定提交文件,各国的规定不尽一致 。
(二)上市审查
• 各国有关上市审查制度一般可以分为: 许可上市、申报上市和双重许可上市。
• 许可上市的决定权在政府主管机构,申 报上市的决定权在证券交易所,只须向 政府备案,双重许可就是必须得到政府 主管机构和交易所的同时许可才可以上 市。
• 但是,会员制证券交易所也具有一些缺点,如买卖 双方要自己负责交易上的一切责任,没有任何的交 易担保,因而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风险比较 大。
二、OTC市场特点
• (一)没有固定统一的交易场所 • (二)采用做市商制度 • (三)交易方式灵活 • (四)证券品种繁多
三、世界上主要的几个OTC市场
• (一)美国NASDAQ市场 • (二)美国OTCBB市场
Hale Waihona Puke (一)美国NASDAQ市场
• 1、NASDAQ市场简述 • 2、NASDAQ市场特点
• 对新进的饿一个卖出有效委托,若不能成交,则进入 卖委托队列排队等待成交;若能成交,即:其委托卖 出限价低于或等于买委托队列的最高买入限价,则与 买委托队列顺序成交,其成交价格取买方叫价。这样 循环往复,直至收市。
返回
四、证券上市
• (一)上市申请 • (二)上市审查 • (三)上市协议
(一)上市申请
• 即发行证券的公司向交易所做出要求上 市的意思表示,实质是表示同意接受交 易所按照其上市规则对公司进行上市监 管的行为。
• 上市申请一般需要向交易所按照有关规 定提交文件,各国的规定不尽一致 。
(二)上市审查
• 各国有关上市审查制度一般可以分为: 许可上市、申报上市和双重许可上市。
• 许可上市的决定权在政府主管机构,申 报上市的决定权在证券交易所,只须向 政府备案,双重许可就是必须得到政府 主管机构和交易所的同时许可才可以上 市。
第9章 证券市场监管 《证券投资学》PPT课件
![第9章 证券市场监管 《证券投资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ef93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e.png)
【案例2】英国南海公司事件
1711年英国的一群商人与许多贵族组建了“南海公司”(SOUTH SER COMPANY),所谓“南海”就是现在的拉丁美洲,目的是为了向南美洲进行贸 易扩张文。本该公司获得了南文美本贸易的专利,文进本行垄断经营。文然本而,公司成立之 后的8年间,除了无休止地向南美洲贩运黑奴之外,几乎没干过一件能够盈 利的事。
东京股票市场也狂风骤起,225种日经股票平均指数继19日下跌4%以
后,20日出现了历史性大暴跌,一天之内净跌3836.48点,收盘时降
至21910.8点,跌幅达14.9%,资产价值损失约4000多亿美元,创历史
最高记录。紧接着香港股市一天内恒生指数陡降420.8l点,跌幅达11
%,也创历史最高记录。除了这四大金融中心外,其他主要股市也发
第九章 证券市场监管
第一节 证券监管的目的
【案例1】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事件
17世纪初期,有一苏格兰人名叫John Law,他在本国杀了人, 1713年逃往法国巴黎居住。此文人本善于交际、精于赌博,在上流社会 很吃得开。171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去世,新王年幼,文由本叔父奥尔 良大公摄政。那时法国兵祸连年,政府负债累累,国民经济百业不 景,经济濒临崩溃。John Law虽是赌徒和冒险家,但却颇有些经济 头脑,于是他向摄政的奥尔良大公建议,成立国家银行,发行纸币 代替金文银本为通货,从而加大了信用膨胀,带来了工商企业的复兴, 一时很见功效,为此备受奥尔良大公的器重。借此机会,他组织创 立了“密西西比公司”,独占了法国对美洲大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 开 这发 笔权 钱利事。先公已司有成盟立约时 ,发 计行 划了 要转1亿借法给郎法的文国股本政票府,使每用股,5公00司法每郎年。只由能于 使 尽用 其政 所府能支宣付传文的这本借块款处利 女息 地。 的但 富庶是。,(为接了下提)高公众的认股兴趣,他们
第9章证券市场监管
![第9章证券市场监管](https://img.taocdn.com/s3/m/7237370e69dc5022abea008e.png)
客户的投资损失;10)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志20/11/27
第9章证券市场监管
对欺诈客户的监管 n 《证券法》第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二条: n 证券公司违背客户的委托买卖证券、办理交易
事项,以及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表示,办理 交易以外的其他事项,给客户造成损失的,依 法承担赔偿责任,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 下的罚款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第9章证券市场监管
美国证交会指控高盛集团欺诈
n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2010年4月16日将高盛集团诉上法 庭,指控该集团及其一位副总裁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陷 入衰退时欺诈投资者,在一项与次贷有关的金融产品的重 要事实问题上向投资者提供虚假陈述或加以隐瞒,投资者 因此遭受的损失可能超过10亿美元。高盛集团当天回应称, 上述指控“在法律上和事实上完全没有依据”。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7
第9章证券市场监管
案例
n 当事人:瞿湘,男,1970年1月出生,2003年5月6日起 任深圳市特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力公 司)控股股东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发 集团)办公室副主任,住址:深圳市福田区香梅北路特 发小区8栋203室。
n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 的有关规定,我会对瞿湘涉嫌内幕交易违法行为进行了 立案调查、审理,并依法向当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处罚 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本案现 已调查、审理终结。
n 美国证交会指控称,高盛设计并销售了一种基于住宅次 贷证券表现的抵押债务债券(CDO),高盛没有向投资者透露 该CDO的重要信息,特别是未向投资者披露美国大型对冲 基金公司——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对该产品做空的“关键 性信息”。美国证交会执法部门主管罗伯特·库萨米认为: “这种产品是新的且很复杂,但其中的骗术和利益冲突并 不新鲜。”他指出,高盛的错误就是一方面允许一客户做 空该金融产品,另一方面却向其他投资者承诺该产品是由 独立客观的第三方推出的。
第十章 证券市场监管教学幻灯片
![第十章 证券市场监管教学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0ff2b6a46c175f0e7dd13731.png)
(五)对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管 资格考试和注册认证
三、证券市场自律
(一)证券监管与自律 1、自律——市场参与者自我管理、自我约
束 2、监管层次—— 政府:集中监管 市场组织:自我监管 经营机构:内部监管
(二)证券自律机构 1、证券交易所 2、证券业协会来自二、证券市场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证券发行市场的监管 1、注册制 2、核准制
我国:额度制——审批制——核准制— —注册制
(二)对交易市场的监管 1、对交易所的管理 特许制、登记制、承认制 2、对证券上市制度的管理
(三)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信息披露、公司治理
(四)对证券中介机构的监管 1、证券经营机构设立的监管 (1)特许制和许可制(日本) (2)注册制(美国) 2、对证券经营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管 3、对证券服务机构的监管
第十章 证券市场监管
一、概述 (一)意义
保障投资者权益、控制风险和维护市场良好 秩序、发展完善证券市场体系、提高效率
(二)监管原则 公开原则、公平原则、公正原则
(四)中国发展证券市场的指导方针和监管体系
1、指导方针 法制、监管、自律、规范
2、监管体系 政府为主、自律为辅,从强化政府监
管向政府监管与自律并重发展
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分析PPT(共 52张)
![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分析PPT(共 52张)](https://img.taocdn.com/s3/m/159ca9a5700abb68a982fbfd.png)
主管机关办理注册登记,将其所有活动, 包括会员注册、证券注册、证券交易数 量及结构变化等情况,按期报送证券管 理机关。
§6-2对证券市场主体的监管
(2)禁止证券交易所会员进行内幕交易。 (3)禁止采取欺诈、垄断、操纵和其他
不法手段经营证券业务。 (4)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必须取得行政主
管机关的批准。证券交易所主管机关有 权审查证券交易所的各项文件及活动的 合法性。
第六章 证券市场的监管
§6-1监管体系
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演进
第一阶段,1992年10月以前
以地方监管为主
第二阶段从19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证 券委相继成立起到1998年年底《证券法》正式 颁布,
从分散的地方管理向集中的中央管理过渡。
§6-1监管体系
第三阶段,从证券法颁布以后的1999年 开始,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规定和规范性文件的 要求,信息披露的有关报告、公告、信 息及文件是否真实、完整、准确,信息 披露是否及时。
§6-2对证券市场主体的监管
2、公司募集资金是否按照招股说明书、 配股说明书披露的项目使用;若筹集资 金的使用项目发生变化,是否经股东大 会表决通过;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后,公 司是否就募集资金使用的变动情况及时 向股东进行充分披露。
§6-1监管体系
7、关于国有资产和股权管理的法规, 9、关于企业兼并、收购和破产的法规 10、关于外资股、境外发行与上市的法
规 《证券法》颁布以后,凡与《证券法》
有不一致的地方,以《证券法》为准
§6-2对证券市场主体的监管
一、对证券交易所的监管 1、证券交易所的管理原则 (1)证券交易所必须向证券交易的行政
(7)自愿并承诺遵守国家有关法规以及 行业自律性组织的行为规范,接受中国 证会的监督与管理
§6-2对证券市场主体的监管
(2)禁止证券交易所会员进行内幕交易。 (3)禁止采取欺诈、垄断、操纵和其他
不法手段经营证券业务。 (4)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必须取得行政主
管机关的批准。证券交易所主管机关有 权审查证券交易所的各项文件及活动的 合法性。
第六章 证券市场的监管
§6-1监管体系
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演进
第一阶段,1992年10月以前
以地方监管为主
第二阶段从19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证 券委相继成立起到1998年年底《证券法》正式 颁布,
从分散的地方管理向集中的中央管理过渡。
§6-1监管体系
第三阶段,从证券法颁布以后的1999年 开始,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规定和规范性文件的 要求,信息披露的有关报告、公告、信 息及文件是否真实、完整、准确,信息 披露是否及时。
§6-2对证券市场主体的监管
2、公司募集资金是否按照招股说明书、 配股说明书披露的项目使用;若筹集资 金的使用项目发生变化,是否经股东大 会表决通过;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后,公 司是否就募集资金使用的变动情况及时 向股东进行充分披露。
§6-1监管体系
7、关于国有资产和股权管理的法规, 9、关于企业兼并、收购和破产的法规 10、关于外资股、境外发行与上市的法
规 《证券法》颁布以后,凡与《证券法》
有不一致的地方,以《证券法》为准
§6-2对证券市场主体的监管
一、对证券交易所的监管 1、证券交易所的管理原则 (1)证券交易所必须向证券交易的行政
(7)自愿并承诺遵守国家有关法规以及 行业自律性组织的行为规范,接受中国 证会的监督与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五)巴林银行倒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 加强对国际金融机构的监控和加强国际监管组 织的合作使国际证券市场监管的方向。
(六)2002安然公司欺诈案
安然事件引发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诚信危机, 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有关立法机构、司法机构、 行政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新闻媒体和学术界在 内的全方位监管体系,是提高证券监管效率的 重要保证。
8
(七)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
9
第二节 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一、证券监管的法规体系 (一)美国体系
以美国证券管理方式为蓝本的管理体系。其特点是: 注重管理上的公开性; 整个证券发行和交易体系完善,各方面都有严密的法
律规定; 联邦、各州及各证券业自律组织都有各自法律或规则,
形成了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
①一般公开条款 •公司业务和生产设施状况的说明; •公司证券及市场的说明; •公司财务资料和财务报表; •管理层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分析; •高级管理人员的经验、报酬等有关资料。 ②财务资料 •公司近几年的年销售净额; •营业盈亏、总资产、长期负债、净资产; •其他任何有助于加强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了解和突出其发展趋势的信息。
10
(二)英国体系
以英国的证券管理方式为蓝本的管理体系。其特点是: 没有严密、完整的法规体系, 对证交所及其会员采取自由放任态度,注重自我约束。
(三)欧陆体系
又称中间型监管体制,是以一些西欧国家的证券管理方式 为蓝本的管理体系。其特点表现在: 对证券市场管理多采用严格的实质性管理; 对证券发行人的特殊利益有所限制; 在公开性原则的实施上做得不够; 该体系和英国体系一样,缺少一个对证券市场进行全面管 理的专门机构。
12
(二)行业管理组织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地方政府; 企业主管部门。
(三)证券业自律组织
证券交易所; 证券业协会。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 ,是社会团体法人。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于1991年8 月28日,它采用会员制的组织形式,既有团体会员 又有个人会员,其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
4
三、证券监管的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原则; •政府监管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公开性原则; •制止背信原则。
5
四、证券监管的历史演变
(一)20世纪30年代以前
秉承政府“守夜人”及“看不见的手”理论, 证券监管呈现出松散及以自律为主的特征。
(二)1929年危机后
危机的发生使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经济 学开始影响这一时期的证券监管理念,世界各国 开始干预证券市场的监管。
13
第三节 证券监管的内容
一、证券发行的监管 (一)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世界各国法律对证券发行的调控都是通过审核制 度来实现的,主要有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
1、注册制度
又称为申报制、登记制、公开主义或形式审查主 义,指证券主管机关对证券发行人发行有价证券事 先并不作实质条件的限制,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 只需全面、准确地将投资人为判断证券性质、投资
14
价值所必需的重要信息和材料作出充分的公 开;政府也不对证券投资价值作任何担保。
2、核准制度
又称准则主义、实质审查主义或实质管理 原则,是指证券的发行,并不仅仅以发行人 对真实状况的公开为满足,还必须合乎一定 实质条件。
3、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
审批制 →核准制→注册制。
15
16
17
18
19
20
(二)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制度
指公开发行有价证券者,以维护股东或债权人 合法权益为宗旨,将与证券发行有关信息完全、 准确、及时地公开,以供投资者判断证券投资价 值的法律制度。
1、信息披露的法律标准 全面性; 真实性; 时效性; 易得性; 易解性; 合法性。
21
2、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
•证券和证券市场的内在矛盾性决定了证券价格的 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证券市场的投机性加剧了证券市场的高风险。
3
•证券市场风险递延性强,一旦发生危机将对社会 经济和政治造成极大冲击和破坏。 (三)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
二、证券监管的意义
(一)可以保证证券市场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 (二)可以促使参与证券活动主体的利益合理化; (三)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 (四)证券监管有助于促进证券市场融资功能的有 效发挥,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分配和使用, 促进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良性的经济机制的形成,从 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证券投资学之证券 市场监管概述(PPT
49页)
第一节 证券监管概述
一、证券监管的必要性
证券监管是国家证券管理机关及其授权机构,依照 法律规定对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市场、市场的参与者和 服务者进行审核、许可、调控、指导、监督、检查的 活动。 (一)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和竞争不完全性 (二)证)国家管理机构 国家管理机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证券市
场进行全面管理、具有高度权威的机构,一 般负责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制定,全面监 督、协调证券市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基本 目标是促使投资者获得公平和公正的对待, 促进证券市场的合理竞争与效率。
我国的证券主要管理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
6
(三)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纷纷实行 浮动汇率制。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潮开始回归。 受新自由主义学派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的 思想影响,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证券 市场的影响。
(四)1987年西方股票市场危机后
股市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放松与强化证券 监管的辨证关系。新凯恩斯学派对金融监管理 论提出了新见解,强调有效需求和政府的关系, 政府适当干预能使市场功能更好地发挥。
22
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
③有关管理人员资料 •所有董事会成员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姓名、 年龄和工作经验; •所有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直接间接的薪酬; •如果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牵涉法律诉讼或纠纷 的有关详细情形;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大股东的控股情况。 ④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的讨论与分析。 ⑤股票发行的有关资料。
(五)巴林银行倒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 加强对国际金融机构的监控和加强国际监管组 织的合作使国际证券市场监管的方向。
(六)2002安然公司欺诈案
安然事件引发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诚信危机, 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有关立法机构、司法机构、 行政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新闻媒体和学术界在 内的全方位监管体系,是提高证券监管效率的 重要保证。
8
(七)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
9
第二节 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一、证券监管的法规体系 (一)美国体系
以美国证券管理方式为蓝本的管理体系。其特点是: 注重管理上的公开性; 整个证券发行和交易体系完善,各方面都有严密的法
律规定; 联邦、各州及各证券业自律组织都有各自法律或规则,
形成了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
①一般公开条款 •公司业务和生产设施状况的说明; •公司证券及市场的说明; •公司财务资料和财务报表; •管理层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分析; •高级管理人员的经验、报酬等有关资料。 ②财务资料 •公司近几年的年销售净额; •营业盈亏、总资产、长期负债、净资产; •其他任何有助于加强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了解和突出其发展趋势的信息。
10
(二)英国体系
以英国的证券管理方式为蓝本的管理体系。其特点是: 没有严密、完整的法规体系, 对证交所及其会员采取自由放任态度,注重自我约束。
(三)欧陆体系
又称中间型监管体制,是以一些西欧国家的证券管理方式 为蓝本的管理体系。其特点表现在: 对证券市场管理多采用严格的实质性管理; 对证券发行人的特殊利益有所限制; 在公开性原则的实施上做得不够; 该体系和英国体系一样,缺少一个对证券市场进行全面管 理的专门机构。
12
(二)行业管理组织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地方政府; 企业主管部门。
(三)证券业自律组织
证券交易所; 证券业协会。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 ,是社会团体法人。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于1991年8 月28日,它采用会员制的组织形式,既有团体会员 又有个人会员,其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
4
三、证券监管的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原则; •政府监管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公开性原则; •制止背信原则。
5
四、证券监管的历史演变
(一)20世纪30年代以前
秉承政府“守夜人”及“看不见的手”理论, 证券监管呈现出松散及以自律为主的特征。
(二)1929年危机后
危机的发生使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经济 学开始影响这一时期的证券监管理念,世界各国 开始干预证券市场的监管。
13
第三节 证券监管的内容
一、证券发行的监管 (一)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世界各国法律对证券发行的调控都是通过审核制 度来实现的,主要有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
1、注册制度
又称为申报制、登记制、公开主义或形式审查主 义,指证券主管机关对证券发行人发行有价证券事 先并不作实质条件的限制,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 只需全面、准确地将投资人为判断证券性质、投资
14
价值所必需的重要信息和材料作出充分的公 开;政府也不对证券投资价值作任何担保。
2、核准制度
又称准则主义、实质审查主义或实质管理 原则,是指证券的发行,并不仅仅以发行人 对真实状况的公开为满足,还必须合乎一定 实质条件。
3、我国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
审批制 →核准制→注册制。
15
16
17
18
19
20
(二)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制度
指公开发行有价证券者,以维护股东或债权人 合法权益为宗旨,将与证券发行有关信息完全、 准确、及时地公开,以供投资者判断证券投资价 值的法律制度。
1、信息披露的法律标准 全面性; 真实性; 时效性; 易得性; 易解性; 合法性。
21
2、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
•证券和证券市场的内在矛盾性决定了证券价格的 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证券市场的投机性加剧了证券市场的高风险。
3
•证券市场风险递延性强,一旦发生危机将对社会 经济和政治造成极大冲击和破坏。 (三)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
二、证券监管的意义
(一)可以保证证券市场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 (二)可以促使参与证券活动主体的利益合理化; (三)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 (四)证券监管有助于促进证券市场融资功能的有 效发挥,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分配和使用, 促进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良性的经济机制的形成,从 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证券投资学之证券 市场监管概述(PPT
49页)
第一节 证券监管概述
一、证券监管的必要性
证券监管是国家证券管理机关及其授权机构,依照 法律规定对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市场、市场的参与者和 服务者进行审核、许可、调控、指导、监督、检查的 活动。 (一)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和竞争不完全性 (二)证)国家管理机构 国家管理机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证券市
场进行全面管理、具有高度权威的机构,一 般负责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制定,全面监 督、协调证券市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基本 目标是促使投资者获得公平和公正的对待, 促进证券市场的合理竞争与效率。
我国的证券主要管理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
6
(三)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纷纷实行 浮动汇率制。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潮开始回归。 受新自由主义学派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的 思想影响,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证券 市场的影响。
(四)1987年西方股票市场危机后
股市危机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放松与强化证券 监管的辨证关系。新凯恩斯学派对金融监管理 论提出了新见解,强调有效需求和政府的关系, 政府适当干预能使市场功能更好地发挥。
22
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
③有关管理人员资料 •所有董事会成员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姓名、 年龄和工作经验; •所有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直接间接的薪酬; •如果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牵涉法律诉讼或纠纷 的有关详细情形;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大股东的控股情况。 ④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的讨论与分析。 ⑤股票发行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