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件1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课件 (1)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课件 (1)

北周 隋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单元体系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第20课 三国鼎立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3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第20课 三国鼎立
复习要点: 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三 国建立的过程;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政权名称 魏 蜀 吴
建国年代 220年 221年 222年
创建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都城(今名)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魏、蜀、吴 三分天下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3、影响: ①六北分民之南一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
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也带来了麦、菽等耐旱耐寒作物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益州
荆州
扬州
岭南
闽 江
二、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1、原因: 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
产工具和技术; ②南方相对安定; ③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安抚北方南迁的流
复习要点:
知道这一时期科学、艺术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主要科技成就
姓名
生活朝 代
主要成就
历史意义
祖冲之
南朝
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 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
比欧洲早1100年
贾思勰 北魏 《齐民要术》
郦道元 北魏
《水经注》
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 的农书,世界农学史上的

七年级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七年级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

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促进了各地区间的经 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
维护了国家统一
民族融合有助于增强各民族的 团结和凝聚力,为维护国家统
一提供了有力支持。
03
历史人物
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 家和文学家,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 军事手段,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建立了曹魏政权。
经济交流与文化交融
随着各地区间经济交流的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也相互交融, 为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
人口迁徙与杂居
历史上因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人口迁徙和杂居,加速了不 同民族间的融合。
民族融合的过程
01
02
03
民族间的通婚
不同民族间的通婚是民族 融合的重要途径,促进了 民族间的基因交流和文化 交融。
文化交流与传播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 传播,使得不同民族的文 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政治手段推动
历史上一些朝代通过政治 手段,如推行民族政策、 设置羁縻州县等,促进了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的影响
丰富了中华文化
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 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华文化
的内涵。
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随着民族融合的推进,各民族 的认同感逐渐增强,形成了对 中华民族的共同认知。
THANKS
感谢观看
七年级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 融合课件
• 政权分立 • 民族融合 • 历史人物 • 历史事件 • 历史意义
01
政权分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分立
曹魏、蜀汉、东吴
南朝、北朝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政权鼎立, 互相攻伐,形成了政权分立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各自有多个 政权并立,如宋、齐、梁、陈与北魏、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上课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上课

本单元所包含的朝代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西晋
东晋 北朝
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北方民族大融合; 政权分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
承上启下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第19课 第20课 第21课 第22课 三国鼎立 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民族大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兵力 结果 10万 与3、 曹操胜 4万 20万 与5 孙刘联 万 军胜 80万 与8 东晋胜 万 30万 农民军 与6 军胜 万
战术
影响
官渡 之战 赤壁 之战 淝水 之战 巨鹿 之战
公元 袁绍 200年 曹操 曹操 公元 孙权和刘 208年 备
火烧袁 曹操基本统 绍 一北方 粮草 火烧 曹军 战船
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 (2)208年,_________ 鼎立的基础。 2.形成:
公元208年左右,东汉天下的 军事集团主要是 A.刘、袁、曹集团 B.曹、刘、孙集团 C.刘、孙、袁集团 D.孙、袁、曹集团
以下所列,哪些是以少胜多的著 名战役 ①巨鹿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 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5.“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下列哪一 项改革凸显了这一现象 A.商鞅变法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文成公主入藏
1.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 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颁布均 田制 3.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封建化的完成 C.阶级矛盾的激化 D.北方民族的融合 4.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5.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 6.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 ①民族迁徙 ②联合斗争 ③友好交往 ④统治者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件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件

你是否有理想和抱负投身于西部大开发?
如有意我们应如何准备?
知识结构 北方民族大融合
原因
1、 北魏定都平城,那里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 人口的需要。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中原和接受汉族先进文 化。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家属 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 把皇族由拓跋氏改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 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礼法,尊 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⑦迁都洛阳。
6、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 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 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 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魏书》
(1)材料中的“魏王”是何人? (2)此段材料反映出的是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主”的姓应改 为什么姓? (4)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对“魏王”的这 种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措施
作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和要求, 改革的完成又加速和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知识结构 承上启下的南北朝文化
类别 数学 农学 地理 书法 绘画 人物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王羲之 顾恺之 朝代 南朝 北朝 北魏 东晋 东晋 称谓 著名数学家,天 文学家 著名农学家 杰出地理学家 书法家 画家 主要著作或成就 圆周率和《缀术》 《齐民要术》 《水经注》 《兰亭集序》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的原 因是( D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C.南方战乱少 产技术 B.南方自然条件好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
A 4.促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 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B.江南地区经济的大开发 C.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封建制度的落后 5.下列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是 D ( ) ① 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②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③ 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④ 社会上佛教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期末复习课件(4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期末复习课件(46张ppt)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 南开发的史实。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 施。 (4)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 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 就。 《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政权分立 (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 三 政 战争不止 国 治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两 民族汇聚 晋 (孝文帝改革背景.内容.评价) 南 北 南方经济发展 朝 经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济 时 原因 期 文 数学.农学.地理学. 化 书法.绘画.雕塑
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 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 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 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淝水之战,打败苻坚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 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 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 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 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 所为的有 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 方奠定基础 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
------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 朝
220年 266年

263年 蜀
316年 十 439年 西 北 六 晋 魏 国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18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课件 (1)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18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课件 (1)

七 上 第 四 单 元
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和处理历史信
息的能力。
注重探究式学习,通过多种途径 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 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 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 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 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 基本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 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 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 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 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 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 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 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 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 多样化和现代化
教学建议
注重历史教学方式 的互动性
充分利用图片直观 记忆

上 第 四
历史课堂中要始终贯穿 爱国主义的教育


评价时采用单元评价,收 集学生个人代表作品。如 用图表、创建知识树、设 置表格等归纳夏、商、西 周、春秋和战国的更迭。
评价要关注考察学生运用历史 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如:秦朝短暂的原因;两 汉兴盛的原因;汉武帝大一统 的措施等。
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能够初 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 如,计算历史年代法、识别和运 用历史地图和图表法、运用材料 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课标要求
知道从史前时期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人类 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 的基本线索;了解历史的时序及多种 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 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 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初步学会从
实物图片
七 上 第 可以通过考古化石、图片、实物、 四 历史古遗迹、及影视资料等来充实 单 历史知识。 元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复习课件(共29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拓展
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 鼎立(分裂)是历史 的倒退还是进步?
考点梳理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 遭到严重破坏。 (2)三国鼎立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很注重 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三国鼎立还消灭东汉末 年的一些割据势力,为以后再次全国统一奠定 基础。
知识点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知识点4: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考点梳理
1.淝水之战
时间:383年 交战双方:东晋与前秦 结果: 前秦战败
特点:它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
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北魏孝文帝改革
提示: 三场战役区分:
(1)北魏: 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 统一北方:439年统一北方。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时空坐标
三国时期
两晋
南北朝
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2年 266年
官渡 之战
赤壁 之战
魏国 建立
蜀国 建立
吴国建立 西晋 三国鼎立 建立 局面形成
420年 439年 589年
北魏统一 黄河流域
南北 统一
单元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1.西晋 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2.八王之乱
原因: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 大;晋惠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
爆发: 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 兵,相互混战。
南 的 开 发
表 现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件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件

国家分裂成多个地方政权,政治权力更加分散。
02
唐末五代时期的经济发展
唐末五代时期的经济相对稳定,虽然战乱频繁,但一些地区的经济仍
然有所发展,如江南地区。
03
唐末五代时期的民族融合
唐末五代时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再次南迁,南方
汉族继续北上,形成了更加多元文化的社会。
宋元明清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形势
丰富文化内涵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 合,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
促进文化传承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各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得中华文化的传承更加广泛和深入。
05
总结与思考
总结重点与难点
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和融 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使得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宗教 底蕴和独特的宗教信仰,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影响
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推动历史进程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政权分立时期,各政权 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加速了历史的演进。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历史政权分立 • 民族融合 • 文化交流与传承 • 历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影响 • 总结与思考
01
历史政权分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形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形势十分复杂。国家分裂,政权更替 频繁,政治权力分散,形成了多个政治实体。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1详解PPT课件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1详解PPT课件
❖ 4)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1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统一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语、衣、姓、 姻、律、礼)
2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 地区的控制。
内容: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
鲜卑语;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 由拓跋氏改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 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
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 2)江南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 3)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政
治基础有哪些? 4)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
样的深远影响 20
❖ 1)“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包括福建、广东等地)
❖ 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 地肥沃等
❖ 3)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 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等
8
1、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B、曹丕定都洛阳 C、刘备在成都称帝 D、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9
2.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 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 史实的是: A.曹操建立魏国 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 C.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 D.诸葛亮派船到达夷洲
10
4.公元208年左右,东汉天下 的军事集团主要是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第18课 三国鼎立 ❖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复习课件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复习课件
第三单元: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 战役
时间 作战双方 结果及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国名 建立时间 建国者
魏 蜀 吴
都城
注意:结 合课本120 页地图, 每个政权 位置
3、魏、蜀、吴三国发展经济的措施(121页)
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8年
时间 200年
作战 曹操和袁绍 双方 特点 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结果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和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1、政治上:将汉献帝应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经济上:组织农民垦荒,组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 3、军事上: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4、曹操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5、顺应人民安定统一的愿望。
宋 北魏 四、北朝的第一个朝代是 ,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是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目的、措施、作用。
一、原因:
①、民族融合成为趋势;②、吏治混乱,财政困难; ③、北部受到柔然人的武力威胁;
二、目的: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三、措施: 1、迁都前: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政治、经济) 2、迁都洛阳; 3、迁都后: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 孔子,以孝治国。 四、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 封建化的过程。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前秦) 东晋
北朝 南朝
想一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 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
夯实基础(第22课)
1、四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课件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课件 七年级上册


南 海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图
北魏

思考2 结合示意图试着简述一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找一找短暂统一的王朝是哪一个王朝,南朝和北朝分别指的是 那些王朝和政权?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是因为什么?
思考3 示意图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呈现怎样的 特征? 思考4 从总体上来看,西晋之后南方和北方的局势哪边更稳 定?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 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 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鲜卑姓 汉姓 为把 改 将 拓跋 元 姓皇 为 鲜 贺楼 楼 元族 汉 卑 邱穆陵 穆 。由 族 族 姓 姓 的 步六孤 陆 拓 氏 姓 贺赖 贺 , 氏 bá 跋 独孤 刘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 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 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鲜卑服饰俑
汉族服饰俑
北魏文官俑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成(汉)
长安 六


水 东 南京
建康

成都



郁 水

夷 洲 南海 (涨海)
大同东北

黄 河

平城
西
东海




水 淮 长
魏河 邺 魏 长安
西安西北
南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件

二、八王之乱
3、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 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 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 “八王之乱” 混战,史称 ____________。 八王混战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人民饱受痛苦。“八王之乱”历 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5.317年司马睿建立 东晋 ,都城在_____ 建康 ; ______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 立为帝,东晋结束, 南朝开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6.东晋十六国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氐族人 7.4世纪后期, _____建 立了前秦政权,前秦苻 王猛 为丞相, 坚任用汉人_____ 锐意改革。统一了黄河 流域。
第16课 三 国 鼎 立
1.发生于200年的 官渡之战 曹操以少 __________ 胜多,打败袁绍,为 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 基础。
第16课 三 国 鼎 立
赤壁之战 发生 2._____________ 于208年,孙刘联军用 火攻的办法大败曹操, 随后,三国鼎立的局 面形成。
第16课 三 国 鼎 立
3、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 乡,希望晋朝能恢复中原, 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是 祖逖 。 _______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383年 东晋军队以少 4._____ 胜多打败前秦苻坚,赢 淝水之战 的胜利。 得了__________
5.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 立为帝,东晋灭亡,南 朝开始。
220年至589年是我国历史上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诸多民族在分立政 权的冲突中逐步融合,南方经济得到空前 发展,科学技术显著进步,文学艺术异彩 纷呈,为隋唐的重新统一和繁荣昌盛奠定 了坚实基础。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 多的著名战役。魏国建立是三国时期的开 始。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 复和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龙门石窟 和云冈石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复习课件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复习课件

沅中 石明德
15
2、民族融合 典型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
(1)孝文帝的苦恼:孝文帝颁布改革的圣旨不 小心被墨水弄脏了,好多地方都看不清楚,你能 帮他把空缺的地方补充完整么?
(2)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影响是什么?

孝文帝的苦恼:孝文帝颁布改革的圣旨不 小心被墨水弄脏了,好多地方都看不清楚, 你能帮他把空缺的地方补充完整么?
易误点
1
误以为曹操是三国人 并建立 了魏国 魏国的开国皇帝是曹丕,而 不是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 的丞相,尽管他当时已经在 行使皇帝权力,但名义上还 不是皇帝。
2
小组讨论: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沅中 石明德
9
“三国尽归司马氏”
(1)三国分立后,实现统一的是哪个国家?它 成立的时间、人物、都城都在哪里?
10.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C )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
C
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一二.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件好
1.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 )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
2.一位同学参加《幸运52》节目,有道题目是“三国时的
第一位皇帝是谁”,她应选择的正确答案是( )
A、诸葛亮 B、曹操 C、曹丕
D.孙权
3.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课件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课件
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内容:
①政治: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②经济:颁布均田令 ③政治:迁都洛阳 ④社会风气: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
族先进文化
4、影响:
①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 ③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3、北朝的分裂
第23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民,生产得到发展
2、表现:①农业: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
南方推广
②手工业: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 的地方。南朝时发明灌钢法,是冶 炼技术的一大进步。造纸业也有新 的发展,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③商业: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 (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
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 的科学和艺术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单元线索: 220年到589年是我国三国两晋南北
朝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民族大融 合。与此同时,欧洲也出现民族大迁徙, 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兴替示意图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北魏
东 汉
蜀 西晋
西魏 北周
北朝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单元体系
复习要点: 分析北方人口南迁原因、
特点及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 条件、表现;
一、北方人口南迁
1、时间: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多战乱,民族Biblioteka 盾也很尖锐,人口大量南迁。
2、情况: ①南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益
州、荆州和长江下游的扬州,其次是在 闽江流域和岭南地区。 ②南迁的人口近100万,约占南方人口的 六分之一。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说课 课件(21张PPT)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说课 课件(21张PPT)

3
教学预设(新课教学)
2.视频引导,角色扮演,学生概述
播放视频,学生简单讲叙东汉建立及末期的情况。让学 生分别从农民、皇室和地方豪强三个角度扮演角色说说 假如你身处在那个时代,你会怎么做?
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曹操这个人物,我国古代著名的军 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壮心是什么?将遇到的对手是谁?
隆 中 对
秦汉一统
隋唐一统
南北朝
说课的内容
1 2 3 4
课程资源 学教方法 教学预设 板书设计
-4 讲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 交融的事例,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 同缔造的。 解读:首先,表述更加准确。与原课标相比(原课标 2-6-2利用
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人民共同缔造的),课标 表述更加科学(中国改为中华),内容指向明确(民族交往的故 事),层次清晰(讲述、说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教 学核心与目标明确。教学的主题内涵不再是具体的史实,而是通过 史实——讲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故事,实现 对历史的理解(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再次,体现了历史意识开放式培养的要求。课标对教学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并没有予以结论性 的规范,而是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感悟与学习(感性认识阶段), 经过充分理解、生成、建构,上升到价值判断(理性认识阶段)。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业。
东 汉 疆 域
东 汉
三 国 鼎 立 形 势 从统一和分裂的角度 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倒 退; 从大规模的分裂和局 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 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东 汉 末 年 军 阀 割 据 形 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郦道元和《水经注》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 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是 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1.它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 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 渔业的生产方法,是我国现存的 第一部完整的农书。这部书是 A.《水经注》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王经》
2.“空谷传响,哀婉久 绝。……‘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呜三声泪沾裳’”。这是下 列哪部著作对三峡两岸猿声的 描写。 A.《缀术》 B.《水经注》 C是 A.西魏 B.东魏 C.北魏 D.北齐
2.下面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 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了南北统一 D.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
3.对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胡人汉服”现 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 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北方少数民族有穿异族服装的喜好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魏蜀吴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 是 A.魏、蜀、吴 B.吴、蜀、魏 C.蜀、吴、魏 D.蜀、魏、吴
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炎、司马睿 B.司马炎、司马昭 C.司马昭、司马睿 D.司马睿、司马懿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开始于 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东晋南朝 D.南北朝
4.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最主要因素是 A.江南有优越自然条件 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劳 动力 C.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 D.政府重视
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 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 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 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 产。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修建了许多水利 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 影响: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使我国 经济格局中心开始发生变化,使经济南北差距 缩小,趋向平衡。
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 对下列哪一艺术品的赞颂。 A.王献之的书法 B.顾恺之的人物画 C.云冈石窟的碧画 D.王羲之的书法
2.云冈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 宝库之一,地点在 A.四川东山 B.山西大同 C.河南洛阳 D甘肃敦煌
3.下列朝代,属于统一的封建 王朝有 ①秦②西汉③东汉④三国⑤西 晋⑥东晋⑦南北朝 A. ①②③⑤ B.②③⑥⑦ C. ①②③⑥ D.④⑤⑥⑦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和孙权、刘备联 军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对峙。孙 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军。奠定了三 国鼎立的基础。
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号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汉(史 称蜀)
220年
221年
曹丕
刘备
洛阳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
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 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 史实的是: A.曹操建立魏国 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 C.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 D.诸葛亮派船到达夷洲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内容: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 卑语;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 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把皇族由拓跋 氏改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礼法, 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⑦迁都洛阳。 作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北方民 族大融合的趋势和要求,改革的完成又加速和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6.下列政权,定都在洛阳的有 ①三国中的蜀②三国中的魏③西 晋④东晋⑤北魏⑥南朝中的宋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⑤⑥ D. ②③⑤
4.以下所列,哪些是以少胜多 的著名战役 ①巨鹿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 赤壁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5.今天的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哪六个朝代的都城建在这里。 ①东汉②三国中的吴③西晋④东 晋⑤北魏⑥宋⑦齐⑧梁⑨陈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④⑤⑥⑦⑧ C. ②④⑥⑦⑧⑨ D. ④⑤⑥⑦⑧⑨
2.公元208年左右,东汉天下 的军事集团主要是 A.刘、袁、曹集团 B.曹、刘、孙集团 C.刘、孙、袁集团 D.孙、袁、曹集团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诸葛亮治 蜀的内容 A.重视水利 B.减轻赋税 C.联络台湾 D.开发西南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的开发
时间:六朝时期(东吴、东晋、 宋、齐、梁、陈),江南地区逐步得 到开发。 原因: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 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优 越条件;②从东汉末年开始起,许多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王羲之与《兰亭序》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集书法
之大成。代表作《兰亭序》,有
“天下第一行书”美誉,他被后 人尊为“书圣”。
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东晋画家顾恺之代表作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 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雕像 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 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特点。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祖冲之和圆周率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世界 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 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领先世 界近一千年。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 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它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 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