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海参池塘常见问题之海参圈水质浑浊如何处理

合集下载

鱼池水浑浊该怎么处理

鱼池水浑浊该怎么处理

浊水的处理:
首先建议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样,如果是养殖水体没有什么藻相,且浮游动物过多,需要进行浮游动物的处理,杀灭或者使用水泵加滤网过滤掉浮游生物,之后在进行净水和培藻的处理。

处理建议方案如下。

1,使用净水宝,具有絮凝悬浮有机物的作用。

2、天晴时,每亩使用发酵鸡粪+红糖+肥水EM菌,同时泼洒藻种,或者用氨基酸肥水膏+解立爽+藻种进行肥水操作。

进行肥水和培藻的操作。

培育养殖水体的藻相。

3、通常3天左右水色转绿,藻类生长繁殖较丰富。

对虾养殖谨慎使用聚合铝等化学净水剂。

聚合铝等净水剂虽然能起到快速净水的效果,但是聚合物沉底后会吸附在虾的鳃部影响呼吸,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黄鳃、黑鳃等问题。

河南瑞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它是集畜牧、水产动物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

有问题随时电弧或留言咨询。

池塘浑水快速变清的方法

池塘浑水快速变清的方法

池塘浑水快速变清的方法
池塘浑水快速变清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加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从而使水质变得更清澈。

可以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香蒲等,这些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水中的浑浊物质,提高水质的透明度。

二、增加氧气含量
水中的氧气含量对水质的清澈度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水中的氧气含量不足,就会导致水中的有机物无法被分解,从而使水质变得浑浊。

可以通过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来改善水质。

可以在池塘中增加喷泉或瀑布等水景装置,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从而促进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提高水质的清澈度。

三、加强水质管理
池塘的水质管理对于水质的清澈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水质管理:
1.定期更换水:定期更换水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从而使水质变得更清澈。

2.加强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控制投喂量:控制投喂量可以减少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从而减少水质问题的发生。

四、加强水体循环
加强水体循环可以促进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减少水质问题的发生。

可以通过增加水泵的功率或增加水泵的数量来加强水体循环,从而提高水质的清澈度。

综上所述,池塘浑水快速变清的方法可以从增加水生植物、增加氧气含量、加强水质管理和加强水体循环等方面入手,通过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水质,使池塘的水变得更加清澈。

海参池塘水浑的几点分析和处理方案

海参池塘水浑的几点分析和处理方案

清清爽爽,舒适每一天--秋季海参池塘水浑分析水浑的原因并不是单一存在,如果不能仔细化验排查,很容易事倍功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1)饵料丰富,有机质较多。

一般来讲,经过夏季高温的洗礼和套养虾蟹投喂饵料,大部分海参池塘都会出现藻类老化和有机质过剩的情况,以致到秋季很难处理.针对这种情况,通过部分池塘的产品跟踪,建议在高温夏季要定期泼洒“强效EM”配合“绿水解毒安”稳定池塘藻相,同时每15-20天泼洒“利生素”维护池塘底部,净化多余有机杂质,由于夏季温度高,藻类繁殖周期大大缩短,因此这个工作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待到秋季气温较低(一般在9月初)的时候,可以适当换1-2次较好的潮水,然后根据池塘透明度使用“净水宝”+嗜冷“利生素”调节。

(2)悬浮颗粒较多并且部分池塘离池底20-30cm会有明显的水层较为浑浊(注意镜检)。

这种水质一般呈现类似于泥浆水状态,并且透明度早晚不会出现变化。

针对这种情况,要先取水样仔细化验,镜检如果发现大颗粒杂质较多,此时可以对症下药了。

“高效解毒净水灵”提前10-20分钟全部溶解池塘水,然后全池泼洒,建议晴天使用效果更好,一般在泼洒之后第二天就可以明显感觉透明度增加很多,然后在泼洒后第三天,“利生素”量稍微比平时加大一些,全池泼洒,如果水清了,就可以保持住了。

(3)老化水质,呈现暗黄色。

这种水质一般跟池塘的使用年数有着直接关系,池塘养殖时间比较久,底部环境比较差,间接影响水质,并且非常不好调理。

简单介绍一下,首先要检查池塘底部是否出现发黑,如有“臭氧水安”加大量,全池洒,然后第三天“漂白粉”每亩3-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这之后要闷3-4天,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投水一半以上,投完水第二天,“利生素”(最好提前活化3-4小时)加量泼洒。

(4)其他情况。

如果鱼和蟹子过多的话,池塘也是会出现水浑不清的情况。

这种池塘的话,处理方案就是杀敌害,下地笼人工捕捉和“参保利”“海参敌害清”等,还有养殖户使用“灭草利”,但是就自己个人而言不是太推荐使用,含量太高。

海参池塘白浊水质的调节

海参池塘白浊水质的调节

海参池塘白浊水质的调节
养殖品种:海参。

养殖问题:
2016年9月20日,朱旺刘老板海参池塘水质发白、浑浊,池底硅藻量很少。

原因分析:
养殖池塘面积20亩,沙泥底质,水色严重浑浊、发白,有风的天气更严重。

镜检底质硅藻很少,有机质多,水中悬浮有机质偏多,无有害杂藻。

可以断定水体有机质过多导致浑浊,而水体浑浊又导致池底海参出爬慢、少。

使用产品:
爽底安、底巧、利生素、低聚糖863。

使用方法:
池底有机质多,细菌繁殖快,先用“爽底安”每包2亩,消毒池底。

三天后使用“底巧”和“利生素”每包2亩,分解池底和水中有机质,促进底栖硅藻繁殖。

泼洒“低聚糖863”每包2亩,促进海参恢复体质。

结果分析:
水色改善显著,呈现肥、活、爽。

水中尤其是底质中硅藻数量增多,海参出爬明显增多。

海参起蜇拔笼子后黑泥泛滥水浑的处理方法

海参起蜇拔笼子后黑泥泛滥水浑的处理方法

海参起蜇拔笼子后黑泥泛滥水浑的处理方法
养殖品种:海参池塘。

养殖问题:
2015年10月8-15日,日照两城万宝石老板,随着海参起蜇开始活动、吃食,为了促进剩余海参活动,加上之后海参出售方便,大部分养殖户都开始拔笼子。

由于笼子都是放苗前固定在池底的,拔笼子必然会使池底的黑泥露出,导致池水浑浊,黑泥中有害菌过多,可导致海参吐肠化皮。

使用产品:
臭氧水安,利生素,低聚糖863,强效EM。

使用方法:
拔完笼子后,首先进行大换水,2潮水后,开始向黑底部位着重使用“臭氧水安”处理黑底,隔天使用“利生素”1包1亩,进行全池调水。

期间配合“强效EM”1瓶3亩+“低聚糖863”1包2亩,添加有益菌,提高海参体质和抗应激能力,促进摄食。

处理结果:
5天后池底恢复正常,水色无异常,透明度1米左右。

海参活动摄食正常,未出现吐肠化皮现象。

作者:宝来利来水产胶南店吴亚楠
拔笼子出现的黑底水混现象
处理后海参正常活动摄食
臭氧水安改善黑底效果。

秋季池塘水质浑浊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秋季池塘水质浑浊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秋季池塘水质浑浊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秋季是鱼类摄食、生长的旺季,但随着秋季的到来,也引起了较多养殖池塘的水质浑浊,而引起鱼、虾、蟹池塘水质浑浊的原因很多,针对不同原因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调节,各种原因的解决对策具体如下:
1、轮虫引起的白雾状水质
夏秋季鱼类活动量大,摄食量也大,其排泄量更大,池塘水质变肥后发生的可能性很大,用透明水杯取池水对阳光处观察,可看到一个个小白点在活动,可判断是轮虫所致。

方法与杀灭枝角类动物相同。

2、植物碎屑引起的白雾状水质
肉眼可见大小不等的白色碎片或颗粒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这些碎片包含有若干单胞藻、细菌及有机质等,采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1~2次后,再用生物制剂泼洒。

3、鱼类过多等引起的泥浆式浑水
塘中有较多的泥鳅和鲫鱼等野杂鱼在池中活动,或小龙虾、河蟹因吃食不足而四周觅食活动,引起塘泥翻动而使水体浑浊。

可采用“地笼”张捕鱼类、增加虾蟹投饵量等措施,保证虾蟹吃好、吃饱。

4、加水或天气因素引起应激反应导致浑水
进水过急过大会冲起底质引起浑水;温差过大易引起水体对流运动、池底下有发酵气体向上泛起影响水质清澈度。

虾蟹塘加水注意要适当提高水位,而且要少量进水,不宜大排大换。

阴雨天气后要全池泼洒展翔底倍爽200g/亩和展翔解毒爽120g/亩,同时使用展翔激活200g/亩兑水全池泼洒,以防止虾蟹应激反应。

鱼塘水浑浊怎样变清

鱼塘水浑浊怎样变清

鱼塘水浑浊怎样变清
1、定期注水:想要让鱼塘的水变清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隔7-10天加一次水,每次加水可以加15-20厘米左右,这样一来不断有新水注入,水质就不会这么快速恶化,从而对鱼儿的健康也能起到保障的作用。

2、增氧措施:当鱼塘整体的溶氧不足的时候,也会导致厌氧菌的生长,从而让底质恶化,水会变得浑浊。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用增氧机进行充氧,每天要在下午的时候开1个小时,阴雨天气也可以在清晨开一段时间。

3、投放去浊物质:向池塘添加适量明矾,使水沉淀清澈;也可以向池塘添加适量活性炭,活性炭有很强吸附作用,可以保持鱼塘水源清澈。

海参圈骨条藻引起水混的处理方法

海参圈骨条藻引起水混的处理方法

海参圈骨条藻引起水混的处理方法
养殖品种:海参。

养殖问题:
庄河鞍子山地区陈老板50亩参圈,10月下旬发现圈内水色发黄,暗褐色,取水镜检发现里面骨条藻较多,还有一些夜光藻。

用药前水色
问题分析:
由于当时外海水藻类不是很好,很不稳定,并且pH值偏高,大量换水后,导致不良藻类爆发,引起水色突变。

当时水温在12℃左右,滩面海参较多且摄食良好,所以不建议用一些杀伤性大或一些菊酯类农药来进行杀藻。

建议处理方案:
当天使用“藻苔净”1包1亩地进行杀藻。

隔天使用“绿水解毒安”1瓶2亩降低pH值,解除藻类毒素,稳定水色。

处理结果:
3天后回访水色正常,镜检藻类明显减少,海参摄食状态良好。

用药后水色。

秋季海参养殖的五个注意事项

秋季海参养殖的五个注意事项

秋季海参养殖的五个注意事项
如何促使海参快速下礁摄食一直就是秋季海参养殖户的最大问题。

本文总结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给养殖户带来帮助。

1、提高透明度
光照是影响海参下礁的关键。

提高透明度促进下礁为常规处理的必经之路。

参圈透明度最低要以清晨能隐约看见底为准。

2、改善底环境促进下礁
经过夏眠期间,底环境堆积过多的腐殖质会影响秋季海参下礁摄食。

充足的溶解氧可促进海参下礁摄食,由于堆积过多的有机质耗氧量大,导致溶氧相对较低,继而还有可能出现理化指标的上升、底黑臭的现象。

下礁前改良底质不但可以促进下礁,还可以避免海参下礁后摄食的不良物质出现的中毒现象。

3、培养优质的生态饵料促进海参下礁摄食
优良的饵料是海参下礁早晚的重要因素,由于海参下礁首先要恢复肠道功能才能开口摄食,优质的饵料可快速诱导海参下礁摄食,并且可以减少由于开口初期肠道菌群未恢复而引起的肠炎。

出现僵硬、肿嘴、化皮等现象。

4、提高海参抗应激能力
经常性补充糖类和钙可促进海参的摄食量、提高海参的抵抗能力,避免由于天气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再回礁现象。

特别是10月后经常挂北风的天气较多,最容易出现回礁现象,经常补充糖和钙这种现象就会降至最低。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水产品,其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环境等因素,野生海参资源日益减少,大多数市场上的海参都是通过养殖获得的。

其中,海参池塘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然而,海参池塘养殖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将从污染、疾病、育苗技术等方面分析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海参池塘养殖会带来水体污染。

由于人为投放饲料和池塘清理产生的废弃物等,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从而影响海参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此外,养殖场周边的化肥、农药等也会进入水体,使得养殖池塘受到污染。

对此,可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措施,如定期更换水体、适当减少饲料量、增加混养物种等,以减少污染物的积累和排放,保证水体的健康和清洁。

其次,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疾病和防疫方面的问题。

海参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的侵袭,从而导致整个池塘的感染和死亡。

此外,不当的饲养管理、饵料种类的使用等也会影响海参的健康状况。

因此,在养殖中,应定期对池塘进行检查和消毒,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可采用常用的防治方法,如增加养殖密度、合理选用饲料、灭菌消毒等,来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海参池塘养殖在育苗技术方面还需改进。

育苗技术直接影响海参的养殖效益和质量,因此应十分重视。

在开展育苗工作时,需从饲料配置、健康管理、水质控制、养殖密度等方面全方位优化技术,提高育苗成功率和成活率。

同时,也需要对峙新技术,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海参池塘养殖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综合以上几点,海参池塘养殖中存在不少问题,但只要加强管理和技术革新,充分发掘海参养殖的优势,就能实现高效、环保、安全的海参养殖产业,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海参产品。

池水浑浊原因及解决办法

池水浑浊原因及解决办法
池水浑浊原因 及解决办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01 池水浑浊的原因 02 池水浑浊的危害 03 解决池水浑浊的办法 04 预防池水浑浊的措施 05 不同类型池水的处理
XXX
1
池水浑浊的原因
自然因素
雨水冲刷:雨水 将地表的泥土、 沙石等带入池水 中,导致池水浑 浊
池底淤泥:长时间不清理池底 淤泥,会导致池水浑浊
XXX:池 水浑浊会导致 水质下降,影 响生物生长和
繁殖
影响景观:池 水浑浊会影响 景观效果,降
低观赏价值
影响生态平衡: 池水浑浊可能 导致生态失衡, 影响生物多样

影响人类健康: 池水浑浊可能 含有有害物质, 对人体健康造
地下水渗入:地 下水渗入池水中, 带来矿物质和杂 质,使池水浑浊
生物活动:水中 的生物如藻类、 微生物等大量繁 殖,导致池水浑 浊
自然沉降:水中 的悬浮物自然沉 降,使池水变得 浑浊
人为因素
垃圾和废弃物:人们随意丢弃 的垃圾和废弃物会导致池水浑 浊
污水排放:工业和生活污水的 排放也会导致池水浑浊
游泳和戏水:人们在池水中游 泳和戏水时产生的杂质也会导 致池水浑浊
处理方法:物理过滤、化学消毒、生物 净化
物理过滤:采用过滤材料如砂石、活性 炭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化学消毒:使用消毒剂如氯气、次氯酸 钠等,杀灭水中的微生物和病原体
生物净化:利用生物如微生物、水生植物等,分解 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保持水质清澈透明。
养殖池水处理
定期换水: 保持水质 新鲜,避 免污染物 积累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水质,根 据检测结果调整净水剂的使用 量

海参十大疾病防治

海参十大疾病防治

海参十大疾病防治一:养殖水体偏清、青苔生长过快原因:水体养分不平衡,缺乏微量元素和必须营养元,藻类生长失衡,水体透明度过大,导致海参应激反应。

解决方案:培肥水质,降低水体透明度,于晴天上午使用。

(1)“三效肥水精”2—3Kg/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克/亩米,活化3—5小时后全池泼洒。

(2)“三效肥水精”2—3Kg/亩米+ 尿素1千克/亩米,全池泼洒。

(3)如青苔过多,可使用“青苔净”250g/亩米,青苔死亡后,使用“复合芽孢杆菌”250克/亩米二:消除浊水,降低氨氮,稳定水质原因:雨后导致池水浑浊、藻相老化,水中悬浮物质偏多。

解决方案:于晴天上午使用为宜,可分步进行,也可同时使用。

(1)“海参池底改良活化素”10千克/亩米+“复合芽孢杆菌”250克/亩米;(2)“水质净化剂”0.8—1.0ppm,全池泼洒。

三:解毒、消除应激反应原因:水质、水温、气压骤变,污染物、重金属、药浴等因素导致的中毒、应激反应等。

解决方案:可消除应激反应、降解重金属毒害、消除环境变化等引起的刺激。

(1)“神草丹”20—30ppm;(2)“复合芽孢杆菌”250克/亩米+“水产专用Vc”0.5—1.0Kg/亩米,全池泼洒。

四、猛水蚤等挠足类虫害病因:猛水蚤等挠足类对海参苗猎食、损伤、争夺事物和空间,甚至导致海参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症状:猛水蚤等挠足类大量繁殖,甚至观察到其摄食海参幼苗,幼苗有解体、滑板症等。

防治:“速效灭蚤灵”0.3—0.6ppm,3小时后用0.5—1.0ppm(药浴前半小时泼洒“水质净化剂”0.8—1.0ppm +“高能速氧”)五、烂胃病病因:幼体培育密度过大,饵料不佳为主因,继发细菌感染。

症状:多发于耳状幼体阶段,幼体胃壁增厚、粗糙、狭窄、萎缩变形、不膨胀、棒状,严重时整个胃发生糜烂,导致幼体死亡。

防治:(1)饵料中添加“海参专用多维”0.5% + “食母生”0.2% +“解毒开胃散”0.5%+“化皮灵2#”0.05%。

让池塘里的浑水变清的方法

让池塘里的浑水变清的方法

怎么样把池塘的水变清澈?
第1种方法可以向池塘加一些明矾,明矾能够使水沉淀清澈,以前我们吃河水,挑回来的水都是在水缸里加一些明矾,就能够清澈见底
第2种方法是往池塘里放一些活性炭,我们知道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作用,保持池塘水源的清澈,
第3种方法,对于一些被污染的池塘,可以用高压冲洗的方法使池塘里面的淤泥得到彻底的清洁,恢复清澈
第4种方法,可以在荷塘里养一些鱼,能够吃掉水里的微生物鱼,也有清洁水源的作用
第5个方法在荷塘里种一些荷花,荷花,素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美称,荷花的净污能力非常强。

第6个方法,种睡莲睡莲也是与荷花一样,有很强的清污能力,能够保持水源的清澈,而且睡莲开放在池塘里也是一道风景。

第7个方法是在池塘的边上种一些菖蒲,菖蒲也是有很强的净水能力,这种方法清洁环保,
第8个方法,如果是水里面含氮量过高,使水源发绿变得浑浊的,可以在水里面加一些益生菌原液,它能够有效的除氮净水,使水源保持清澈。

海参秋季出爬前的四个准备工作

海参秋季出爬前的四个准备工作

海参秋季出爬前的四个准备工作一、影响秋季海参出爬后生长速度和产量的原因:1、底质问题:海参是在池底生活的,因而池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参的体质和能否正常生长,池塘底部发黑甚至发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严重破坏海参底栖生存环境,影响海参的出爬及生长。

2、水质问题:参圈需肥水培藻,透明度保持在40—60公分,注重利用微生态制剂,培养出优良水色,促进菌藻平衡,能保持水中各项理化指标长期稳定,海参长势快、不易发病。

海参出洞前如果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严重抑制了浮游植物因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了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养殖水体,因而导致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长时间出现缺氧或者亚缺氧状态,使养殖水体持续恶化,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加剧了病害事故的频繁发生,水华藻类大量死亡时,有的有害藻类会产生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败坏养殖水体,直接危害养殖动物;另外死亡的大量藻类会释放有机质,散发腥臭味,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滋生。

3、消毒剂问题:由于消毒药、杀虫药、杀草剂等的滥用,造成海参池塘微生物繁殖失衡,海参体内肠道消化系统微生物大量减少,致使海参对饵料的吸收利用出现自体性消化屏障,海参对饵料营养的消化吸收很大程度上依赖肠道微生物。

4、海参体质问题:海参经夏眠后,自身能量消耗很大,体质较弱,由夏眠状态向出洞摄食状态的转变适应过程较慢较长,应提前提高海参的抗应激能力。

二、海参秋季出洞前后需要做哪些工作?1、有根据的进行底质改良:如果底质不存在发黑现象,海参出爬采食正常,应全池泼洒生物底质改良剂“底巧”,如果此时底质发黑发臭,底质严重恶化,应全池泼洒“爽底安”配合“底生氧”。

2、有水质不良问题,需解除毒素,增氧。

首先全池泼洒“绿水解毒安”,解除藻类死亡释放的毒素,第2天泼洒“强效EM”和“利生素”调理水质。

应时常加开增氧机或泼洒增氧剂,改善底质环境,抑制底质中有害厌氧菌繁殖,减少硫化氢产生。

海参圈水浑的原因

海参圈水浑的原因

海参圈水浑的原因
1.浮游藻类过多
一些处于近圈水质受污染严重的参圈,因受淡水影响或水质富营养化的影响水质较肥,浮游藻类尤其丰富。

海参因属底栖舔食生物,对于浮游藻类无法摄食,过于丰富的浮游藻类因其有明显的去趋光性,在阳光充足时通常居于水体上层,遮光作用较强,这样势必阻碍光线照射池底影响底栖硅藻的繁殖,这样一方面从外观上看起来水浑使海参采捕困难,另一方面也减少海参天然饵料的生长耽误海参增重。

2.悬浮有机质或胶质颗粒多
一些池底较差的参圈积累了很多大分子状态的有机质,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分子的有机质慢慢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质而悬浮于水中,这种情况的产生会导致底栖硅藻难以繁殖,同时水体的化学耗氧量也较大,水质及底质均处于不良状态。

解决方法:特效底爽
芽孢杆菌纯粉
3.水体缺氧
水体处于缺氧状态时,水中的原生动物、好氧菌以及水中的鱼虾蟹等均会活动加剧,使得水体显得浑浊不清。

4.使用杀虫药等未及时换水、解毒、改底。

解决方法:碧水解毒安
5.敌害多引起:杂鱼杂虾搅合。

6.水体缺肥
水体长期缺肥,导致水中N、P大量被吸收以后水体中阳离子电荷严重超标,这些阳离子电荷凝聚在土壤颗粒或有机质颗粒上发生同性相斥的作用,因而导致水体浑浊。

7.水体缺Ca、Mg离子导致水体絮凝能力下降
8.护坝不利冲进杂质
9.高磷土壤。

海参养殖:秋季参圈如何换水

海参养殖:秋季参圈如何换水

海参养殖:秋季参圈如何换水
每年到了秋季,客户都比较在意自己参圈海参出爬情况,海参出爬情况与参圈水的透明度有很大关系,下面介绍一下海参圈秋冬季节如何换水。

一、秋季
海参夏眠结束后,大约在九月下旬已经有海参开始下礁,但部分海参夏眠期间长时间没摄食,体质状态较差,且参圈的底栖硅藻主要集中于礁上,所以海参不爱下礁,一方面使用低聚糖863或激活增强海参体质可促使下礁,一方面可以使用诱食饵料等诱使海参下礁,当然改变排换水方式也可以解决部分海参不爱下礁的问题。

排换水方式:
1、当外海水水质好的情况下,少量多次换水,做到有潮尽量换水,每次换水20-30公分左右,将海水中的天然饵料尽可能多引入养殖池塘,解决天然饵料不足影响海参下礁的问题,又避免大量换水给海参带来应激。

2、尽量换潮中水。

潮头水虽然浮游生物、有机质多,但水温相对较高,进入池塘会提升水体温度,不利海参下礁;潮中水温要相对低一些,甚至略低于池塘水温,会刺激海参从夏眠中“苏醒”。

3、根据当地情况将水位降至1.2-1.3米。

利于水底部温度随着自然气温的下降而下降,尽快达到适合海参下礁摄食的水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海参池塘常见问题之海参圈水质浑浊如何处理
引起水质浑浊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藻类和细菌过多引起浑浊(黄绿色);
②有机质过多引起浑浊(发黑褐色或白浊);
③底层敌害生物或者长期使用化学底改引起的浑浊(土黄色)。

解决方案:
第一种情况:降低水位至1.2米左右,使用漂白粉3斤每亩或“特力灭”每瓶3亩全池泼洒,隔天使用“绿水解毒安”每瓶2亩,严重的话再重复使用一次。

第二种情况:“高效解毒净水灵”泡水后每包2亩,同时使用“底巧”+“利生素”每包2亩。

第三种情况:敌害生物过多和氧化底改使用过多引起的底质松散,前者使用杀敌害药物然后使用“绿水解毒安”或“速调107”每瓶2-3亩,解毒调水,后者使用“利生素”+“速调107”每瓶2-3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