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危重症的识别.doc
儿科危重症识别与急救
![儿科危重症识别与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ee14da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4.png)
3 心跳异常
患儿表现为意识淡漠、 嗜睡或烦躁不安等症 状。
患儿的心率过快或过 慢、心律不齐等异常 症状。
儿科危重症的识别方法
观察病情
仔细观察患儿的表情、呼 吸、皮肤颜色等变化。
测量体征
测量体温、心率、呼吸频 率等指标,了解患儿的生 理状态。
沟通家属
了解患儿的发病经过和既 往病史,以及家庭环境和 社交背景。
预防儿科危重症的措施
充足饮食
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增 强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定期体检
定期对儿童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健 康问题。
健康生活方式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 持适度的
快速评估患儿的意识、呼吸、心跳等情况。
2
急救措施
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清理呼吸道、进行心肺复苏等。
3
紧急转运
尽快将患儿转移到专业的医护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
常见的儿科急救技巧
心肺复苏
按照BLS(基本生命支持)的原则进行胸 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换药消毒
使用适当的方法和药物进行伤口的清洁和 消毒。
止血处理
使用合适的止血药物或敷料进行止血,避 免进一步的出血。
骨折固定
使用合适的固定装置,如夹板或绷带,固 定受伤的骨折部位。
儿科急救的注意事项
1 保持冷静
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不慌乱,以便更好地处理紧急情况。
2 及时报警
在发现儿童危重症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专业救护队伍。
3 避免误诊
避免通过亲友的建议进行自行处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儿科危重症识别与急救
了解儿科危重症的定义、识别方法和急救步骤,以及预防措施。掌握常见症 状和急救技巧,提供儿科卫生护理的贴心服务。
儿童常见急危重症早起识别
![儿童常见急危重症早起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f177167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e.png)
需持续评估和干预 维持生理状态稳定
中度呼吸窘迫、喘鸣、意识障碍、严重脱 水、3个月内婴儿体温>38℃,吸入或经消 化道摄入有毒物质、急性出血、出血性皮 疹、烧伤面积>10%,伴呕吐、腹泻或生命
体征异常的腹痛 清醒、定向力良好,生命体征有轻微改变 ,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轻微头部损
伤
不伴脱水的腹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痛、咽痛
E
外表:1.体温;2.皮肤
在稳定病人的过程中开始初步评估,1~3min内完成
气道(A):关键是确定气道是否通畅
• 检查上气道的方法包括: • 看—胸廓起伏; • 听—呼吸音和气道的异常声音:咕咕声、喘鸣、哮鸣音提
示气道梗阻。 • 感觉—鼻部和口部的气流运动。
气道梗阻的征象包括:呼吸困难、不能说话或出声、 咳嗽无声或气体交换差。
• 心率过快或过慢,特别是伴有灌注不良时,应立即连接心 电监护,快速识别多种心律失常并给予相应处理。
• 特别注意室颤、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和室上速
毛细血管再充盈 CRT
• CRT操作方法
肢体抬起,到心脏水平,环境温暖,保证A充盈,而不是V淤血 手和脚应是暖和,干燥,淡红色,CRT<2s
在温暖的环境中,CRT正常<2秒 皮肤花纹,苍白,CRT延长和周围性青紫提示皮肤灌注不良
塞、功能障碍等) • 胸部疾病(肺炎及胸膜炎症、脓肿、栓塞); • 心脏疾病(暴发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病变、心包
填塞等); • 中毒(如砷,铅,药物中毒); • 其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颅内病变高压、过敏性休克等) • 不同年龄的腹痛病因要注意:婴儿肠套叠、儿童阑尾炎
抽搐待查类患儿
• 原因 -高热惊厥 -癫痫、中毒、电解质紊乱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严重心律失常(IIIAVB等) -高血压脑病 -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
梁秀安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与处理流程
![梁秀安 儿科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与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4a4b21284ac850ac024208.png)
如何识别危重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如何初始评估和早期治疗危重病患者? 因而在疾病早期给予积极监护干预阻断病程进展对改善
预后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需要临床医师练就一双“火眼
内容提要
1 急危重症的识别 2 儿科危重症快速评估与处置 3 儿科危急值识别与处理 4 儿科危重症的处理原则
E:外伤史等事件 Events
步骤
第一步,在几分钟之内抓住主要特点。危重病患者常常不能自己提 供病史,目击者,家属,医护人员的信息提供非常重要。需要了解 主要症状,如:疼痛,气短,乏力,神志改变等;有无创伤;有无 手术;服用药物情况,或中毒等。应重点放在判断紧急问题和了解 生理储备方面,特别是心肺功能的储备。
心率(次/分)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呼吸(次/分) 40-44 30-40 25-30 20-25 18-20
3.心率
年龄 新生儿 <1岁 2~3岁 4~7岁 8~14岁
各年龄小儿心率/脉搏(次/min)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第二步,完善病史。补充了解既往史,药物和过敏史,家族史,住 院情况,系统回顾等。
体征
生命 “八大征”
• 体温 • 心率 • 呼吸 • 血压
• 神志 • 瞳孔 • 尿量 • 皮肤
致命—8大生命指征
体温:不升(<35℃)或超高热(>40.5℃) 呼吸:急促;说话不能 心率:<40或>180 血压:低血压、 意识:昏迷、谵妄、抽搐 瞳孔:散大 尿量:<0.5ml/kg.h SaO2<90%, FiO2>35%时
呼吸道不通畅(上/下气道)→呼衰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PPT参考幻灯片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PPT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726fec2448d7c1c708a14548.png)
尿量
每日尿量: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新生儿生后48小 时正常尿量一般每小时为1~ 3ml/kg,2天内平均尿 量为30~60ml/d,3~10天为l00~300ml/d,2个月 250~400ml/d,~l岁为400~500ml/d,~l4岁为800 ~1400ml/d,>14岁为1000~1600ml/d。若新生儿尿 量每小时<1.0ml/kg为少尿,每小时<0.5ml/kg为无尿 。学龄儿童每昼夜排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 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时,即为少尿;每昼夜尿量
(3)体循环灌注
①脉搏评估
②皮肤:皮肤灌注减少是休克的早期体征。轻:干 冷、发花;重:湿冷、花纹
③面色:轻:苍白;重:青灰
④肢温:轻:手足发凉、甲床轻度发绀;重:冷、 近膝、肘、甲床明显发绀
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轻:1-3秒;重:
16
>3秒
二、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4)脑 脑低灌注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脑缺血的程度
少于30~50ml为无尿。
19
二、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2、哮喘持续状态的识别 (1)患儿烦躁不安,被迫采取端坐位。 (2)呼吸急促。 (3)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 (4)辅助呼吸肌收缩。 (5)肺过度通气。 (6)心动过速。 (7)出大汗(气道高反应状态)
20
二、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3、呼吸心跳骤停的识别、呼吸功能识别 (1)呼吸的次数或深度:一旦出现5—6次/分,几
(2)血压 血压取决于心输出量和体循环阻力。当心输
出量降低,如果代偿性血管收缩,血压可维持 在正常范围。心动过速和心肌收缩力增加将维 持正常心输出量。在这些代偿机制缺乏时,就 会出现低血压和休克。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8cb5ed2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6.png)
三、具体内容-二级评估
(5)胃肠梗阻胆汁性呕吐应注意梗阻可能。 (6)黄疸注意黄疸时间、程度、进展情况及危险因素,可疑者查血胆红素水平。 (7)代谢状态如果喂养困难、低张力、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高血氨或肝大,
应注意代谢性疾病。 (8)哭闹过度或过度安静可能是严重疾病征象,应仔细观察。 (9)抽搐新生儿抽搐为危急情况,表现轻微或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
三、具体内容-一级评估
循环(C):包括①一般状态(面色,呼吸频率、呼吸功,意识、瞳孔等);②心血管直接 体征(心率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血压):③末端脏器功能/灌注状况(脑、 皮肤是否发花发凉、尿量等)。
心率过快或过慢,特别是伴灌注不良,应立即连接心电监护,快速识别多种心 律失常并给予相应处理。要特别注意室颤、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和室上速。
三、总结
美国重症医学会儿科基础重症支持课程PFCCS的课程学习和管理理 念,即DIRECT:
观测(Detection,D); 干预(Intervene,I); 重新评估(Re-appraise,R); 有效沟通(Effectivecommunication,E); 团队合作(Teamwork,T)。
三、具体内容-一级评估
呼吸(B):包括呼吸频率、呼吸功、肺部呼吸音和经皮氧饱和度。 正常呼吸频率依年龄而异。 呼吸做功增加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辅助呼吸肌参与和呼吸节
律不规则。其他评估呼吸的方法包括胸廓是否对称及呼吸时运动幅 度、听诊肺部进气音的强弱。 听诊双侧腋中线的呼吸音,可判断肺部进气多少和有无异常呼吸音 。异常的呼吸音包括:喘鸣、呻吟、咕咕声、哮鸣音和水泡音。 呼吸室内空气时经皮氧饱和度>94% 提示氧合正常,但必须结合有 无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功增加及灌注情况综合分析。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CO中毒虽经皮氧饱和度正常,但仍有缺氧。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52c0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2.png)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儿科危重症是指儿童因各种原因导致器官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威胁到生命的疾病情况。
儿科危重症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儿童的生理结构和病理生理过程与成人有所不同,对于儿科医护人员来说,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危重症,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救治患儿生命的关键。
儿科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对危重症的识别能力和护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一、儿科危重症的识别1. 心肺复苏严重昏迷:包括突然发生的昏迷、呼吸循环骤停、癫痫大发作等状况。
2. 呼吸循环功能严重损伤:主要有呼吸窘迫、心率增快、心律不齐、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脉搏弱或消失。
3. 出血或休克状态:包括肝、脾扩大、腹部肿块等,以及性早熟、肝功能异常等情况。
4. 感染性危重症:严重脓毒症、急性脑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5.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突发意识丧失、紧张性、抽搐、烦躁不安、呕吐、腹泻等。
1. 心肺复苏和呼吸循环功能的护理在儿科危重症情况下,患儿很可能出现心跳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情况,这时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抢救措施包括按压胸部、吹气、使用AED、口对口呼吸等。
而对于呼吸循环功能严重损伤的患儿,需要及时纠正呼吸困难、加强氧气供应、使用呼吸机等措施,以保障呼吸循环功能的正常进行。
2. 出血或休克状态的护理当患儿出现大面积出血或休克状态时,需要立即给予输血、输液、药物抢救等措施。
在护理中,要及时监测患儿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保证患儿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
3. 感染性疾病的护理对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危重症,除了采取抗感染药物治疗,还需注意保持患儿室内空气清新,保持良好的通风,保持患儿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等。
还需予以营养支持,加强患儿的抵抗力。
4.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护理当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需要及时给予镇静、止痛药物,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避免过度刺激,加强患儿的护理和关爱,以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保证患儿的情绪稳定和充足的休息。
小儿急危重症诊断和处理_培训
![小儿急危重症诊断和处理_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b3beb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3.png)
病情变化迅速、病情严重、需要及时 诊断和治疗。
小儿急危重症的常见原因和分类
常见原因
感染、创伤、中毒、过敏反应等。
分类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
小儿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断
早期识别
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意识状态等,以及询问病史和家 族史。
诊断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以确定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及时就医
遇到无法处理的急危重症 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救 治,不可延误时机。
小儿急危重症的家庭护理和注意事项
学习急救知识
家长应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 采取正确的措施。
关注孩子病情变化
留意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避免自行用药和滥用抗生素
对于孩子的用药应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和滥用抗生素。
休克
心理问题
急危重症患儿及其家庭可能面临严重 的心理压力和创伤,应及时提供心理 支持和干预,帮助患儿和家庭度过难 关。
对于休克状态的患儿,应迅速补充血 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以维持正 常的血液循环。
04
小儿急危重症的预防和护理
小儿急危重症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可 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 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培训对象和内容概述
培训对象:儿科医生、急诊科
医生、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等
。
01
培训内容
02
小儿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诊
断标准;
03
小儿急危重症的紧急处理措施 ;
04
新生儿科急危重症突发状况应急预案
![新生儿科急危重症突发状况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9e2f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2.png)
新生儿科急危重症突发状况应急预案
摘要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科急危重症突发状况的定义、常见症状、及时处理的原则、应急预案和注意事项。
定义
新生儿科急危重症是指在新生儿期发生的,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器官、系统或全身功能障碍,危及生命的一组疾病。
常见症状
新生儿科急危重症的症状各异,常见的有:
- 呼吸困难
- 心率、血压异常
- 意识障碍
- 皮肤、黏膜苍白
- 体温异常
及时处理的原则
应迅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足够的氧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等。
应急预案
急性窒息
- 应先采取开口措施,清除呼吸道异物
- 若开口无效,可采用人工呼吸或自主呼吸器
- 同时行心肺复苏术
心跳骤停
-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 给予氧气和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
休克
- 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补液、输血,维持足够氧供
其他症状
- 根据病因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
- 必须保证抢救环境的卫生,防止感染
- 必须做到抢救过程中的无痛抢救、有序抢救、规范操作
- 重症新生儿的抢救要着重护理家属的情绪,让家属放心和信任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所有的医护人员,在抢救新生儿科急危重症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0e829e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8.png)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儿童对于重症条件更加敏感和脆弱,危急重症的及时识别和护理措施的采取对于儿科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儿科危急重症的识别及护理措施的相关要点。
1. 心脏骤停:见呼吸和心跳停止,无脉搏。
可能的原因包括突发性心脏病变、呼吸道阻塞、心脏骤停。
2. 失去意识:表现为意识丧失、不能应答、反应迟钝。
可能的原因有颅脑创伤、癫痫、低血糖等。
3.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方式改变、吸气困难等。
可能的原因有哮喘、肺部感染、外伤等。
4. 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
可能的原因有胆道梗阻、新生儿溶血等。
5. 发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38℃)。
可能的原因有感染、免疫性疾病等。
6. 中毒、药物反应:表现为意识模糊、疲劳、呼吸困难等。
可能的原因有意外中毒、药物过量等。
7. 大量出血:表现为出血量明显增多、皮肤苍白、心悸等。
可能的原因有创伤、血液疾病等。
8. 烧伤与烫伤:皮肤明显受损、红肿疼痛。
可能的原因有火灾、热液体溅撒等。
1. 维持通畅的呼吸道:及时开放呼吸道,保证氧气供应。
对于需要气管插管或其他呼吸支持措施的患者,注意稳定呼吸机设定参数,保持气道通畅。
2. 给予急诊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状况,适当给予急诊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物等。
3. 维持有效的循环: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及时给予液体复苏,纠正低血压和休克。
适时进行血液制品输注,以维持血液体积和凝血功能。
4. 观察和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
及时录入、监测和评估相关的医疗数据。
5. 专业团队的参与:儿科危急重症需要专业的医护团队进行治疗和护理。
护士要密切配合医生,积极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6. 家庭支持与沟通: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和家庭参与,解答家庭成员的疑虑和问题,帮助家庭正确面对和应对危急重症患儿的护理工作。
7. 预防并发症:注意预防危重病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感染、压疮等。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1156d7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e.png)
儿科的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措施儿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对儿童的健康和生命的保护与护理。
在儿科工作中,危急重症识别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很多疾病在儿童身上可能出现不同的表现,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需要更加细心和专业的判断及处理。
本文将从危急重症的识别、常见危急重症的护理措施以及日常预防工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急重症的识别1. 心脏呼吸骤停:心脏呼吸骤停是最危急的情况之一,可能由突发心脏病、溺水、窒息等原因引起。
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迅速将患儿送往急诊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2. 窒息:儿童的气道较窄,易受异物阻塞,一旦发生窒息,应当立即采取解除异物的措施,如对婴儿进行背部拍击等,并及时送往医院。
3. 中毒:中毒是儿童常见的急症之一,常见于误食药物、化学制品等。
家长应该尽量将这些有毒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并及时带儿童就医。
4. 严重外伤:例如重伤、大出血等,医务人员应迅速进行止血、休克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5. 高热抽搐:儿童由于生理发育未完全,对高热难以适应,易出现高热抽搐,医务人员应迅速给予退热药物并观察其病情变化。
二、常见危急重症的护理措施1. 心脏呼吸骤停:一旦发生心脏呼吸骤停,医务人员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按压胸部、人工呼吸等,必要时还需要进行除颤、氧气供给等措施。
2. 窒息:窒息时要尽快解除患儿的呼吸道阻塞物,如果无法自行解除,可采取背部拍击等方法,同时及时将患儿送往急诊室。
3. 中毒:中毒患儿一旦就医,医务人员需要迅速给予解毒治疗,并对症支持治疗。
家长在预防时应尽可能将有毒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三、日常预防工作1. 预防意外: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防止其误食、误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将家里的一些危险物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2. 健康教育:定期给予儿童进行一些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生活习惯、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危急重症的识别
![危急重症的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9285e13069eae009591bec04.png)
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所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
末梢性发绀
动脉血氧含量正常(PaO2正常) 因寒冷局部静脉瘀滞,心排血量低,血流量减少且循环缓慢,体循环淤血等。
重要生命体征的简易监测——皮肤温度及转红试验
当周围组织血液灌流量下降,例如严重的等张性或地张性脱水、休 克中晚期,皮肤温度尤其是四肢皮温明显下降。可根据皮肤温度分 类判断周围循环衰竭的严重程度
危重症的识别
• 对于已出现严重意识障碍、器官功能衰竭、致命性心律失常、严 重水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其危重病情明显,相对容易识别;
• 而对“潜在危重症”的识别有一定难度,如呼吸功能不全(潜在呼 吸衰竭)和代偿期休克。这类患儿若早期未被及时识别,其病情可 能短期内急转直下,导致严重后果。
危重症的识别——呼吸衰竭
重要生命体征的简易监测——胃肠道
(1) (2) (3)
是否有腹胀或肠形 是否排便,担保是否带脓血,是否有异味 是否有胃肠减压,减压液量、颜色、性质
重要生命体征的简易监测——体温
体温 应注意体温升降的方式、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及发热伴
随症状,休克或极度衰弱患儿体温常有下降,体温过高41℃以上 或过低35℃以下,都提示病情严重。 (1)是否过高或过低 (2)四肢是否温暖 (3)体温维持情况
重要生命体征的简易监测——意识监护
Glasgow昏迷评分法
测定项目
得分
测定项目
得分
眼运动
出声儿不成话或只能呻吟
2
自发睁眼
4
无言语反应
1
语言刺激时睁眼
3
最佳运动反应
疼痛刺激时睁眼
2
听命令即动
5
刺激后无反应
1
试图去除局部疼痛
儿科急重症抢救原则及流程
![儿科急重症抢救原则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4422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6.png)
儿科急重症抢救原则及流程一、原则1.快速识别:在儿科急重症抢救中,时间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快速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确定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
2.全面评估:抢救开始后,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并全面了解患儿的病史,以便进行正确的抢救处理。
3.先救重要脏器:在急重症抢救中,优先救治重要脏器的功能,如呼吸、心脏等。
抢救时应根据患儿的病情,酌情对重要脏器进行支持治疗。
4.个体化护理: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抢救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和生理特点等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5.助力家长:在儿科急重症抢救中,家长是医护人员的重要合作伙伴,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安慰。
二、流程1.初始评估:当患儿出现急重症时,医护人员首先应迅速接诊患儿,并进行初始评估。
这包括查看患儿的意识状态、呼吸状态、心跳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2.空气道管理:保持患儿气道通畅是急重症抢救的首要任务。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清除口腔内异物、采用气管插管等方法来保持气道通畅。
3.呼吸支持:在儿童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时,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人工呼吸、氧气吸入和呼吸机辅助等措施进行呼吸支持。
4.心脏支持:当患儿心脏功能不全或心跳停止时,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电击除颤、心肺复苏药物等。
5.血容量重建:对于血容量不足的患儿,医护人员可以进行静脉输液或输血,以维持患儿的血压和血液循环。
6.其他支持治疗:在儿科急重症抢救中,医护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支持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等。
7.定期评估和监测:在急重症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患儿的生命体征、病情进展,并监测各项检查结果,以及时调整抢救方案。
8.平稳过渡与康复:当患儿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应逐渐减少支持治疗,过渡到一般医疗护理,并积极促进患儿的康复。
儿科急重症抢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求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知识。
重症判断及评估
![重症判断及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c66239e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6.png)
:隐匿性强, 变化急骤, 易被忽视, 获取病史艰难。
——高危病人早期筛查——POCT (近患者床旁进行的快速检测分析技术)等床旁快速检验及检查技术——综合病理生理/疾病转归/临床经验——拯救生命,减轻后遗症儿童评估三角(20-30 秒完成)各种病因危重症早期识别呼吸衰竭危重症紧急治心跳呼吸暂停心肺复苏死亡 无后遗症存活 有后遗症存活心肺功能衰竭休克儿童评估五角(2-3 份内完成)SAMPLE (二级评估:经初步稳定治疗后完成)(Appearanc ):意识状态、 面色、 对刺激的反应、 姿式和肌张力, 反应是否与年龄相称,好不好?(Breathing ):有无呼吸频率和/或者节律异常,呼吸功是否增加、 呼吸动度是否减弱。
(Circulation ):皮肤颜色正常、苍白、青紫或者发花。
::——呼吸心跳骤停,心肺衰竭 ——失代偿性休克 ——呼吸衰竭 ——深昏迷 ——严重喘鸣:(Airway ):能否通过简单手法维持气道通畅(Breathing ):呼吸频率、呼吸功、肺部呼吸音和经皮氧饱和度正常 正常 正常 稳定 正常 异常 正常 呼吸窘迫 正常 正常 异常 代偿性休克异常 正常 正常 原发性脑病或者全身性疾病异常 异常 正常 呼吸衰竭 异常 正常 异常 失代偿休克 异常异常异常心肺衰竭(Circulation ):心率、心律、血压、中央和周围动脉搏动、 CRT (毛细血管再冲盈时间)、皮肤颜色及温度(Disability ):大脑皮层和脑干功能——意识状态、有无惊厥、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姿式和运动情况(Exposure ):充分暴露,子细检查全身:年龄(岁) 呼吸频率 心跳频率 收缩压 <1 30-40 110-160 70-90 2-5 20-30 95-140 80-100 6-12 15-20 80-120 90-110 >12 12-16 60-10090-120::气道通畅—无呼吸艰难,呼吸音正常气道可维持—有呼吸艰难,呼吸音正常,无严重缺氧气道不能维持—严重呼吸艰难,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严重缺氧:呼吸频率:任何年龄>60 次/分或者低于相应年龄段正常底线呼吸节律:规则/不规则呼吸费力程度:鼻扇、三凹征、端坐呼吸、耸肩/点头气体进入情况:胸廓起伏及呼吸音强弱梗阻部位 异常呼吸声音 语音特征 鼻吸气,类似打鼾 正常或者鼻音重 咽(声门上) 吸气,喘鸣低沉 声门 吸气+呼气,喘鸣 嘶哑 声门下 吸气+呼气,喘鸣 正常 气管 吸气+呼气,喘鸣 正常 支气管吸气+呼气,哮鸣正常双肺叩诊皮肤颜色稳定:无呼吸衰竭——各项呼吸参数大致正常;参数有异常,但无呼吸衰竭不稳定——可能呼吸衰竭(呼吸窘迫) 有明显呼吸艰难及缺氧表现;呼吸衰竭严重呼吸艰难及缺氧表现,呼吸节律异常循环:心血管直接体征:1、脉搏、周围动脉及中央动脉;2、心率;3、血压末梢脏器功能/灌注:1、皮肤:颜色、温度、皮肤发花、CRT2、脑:辨认父母能力、意识状态、肌张力、瞳孔大小3、肾:尿量——同时触摸中央动脉、周围动脉婴儿: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儿童: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脉率反应心率——脉搏强弱有助于血压判断中央、周围动脉强度正常:血压正常中央动脉强度正常、周围动脉减弱:血压底限或者降低中央、周围动脉强度减弱:血压下降过快:任何年龄>160次/分过慢:任何年龄<60次/分心率必须结合患儿,特别是结合循环灌注情况进行评估年龄0-1个月1月-1岁1-10岁>10岁收缩压(低限)mmHg 607070+年龄*290:颜色、温度、CRT、有无发花温暖环境中CRT 正常<2 秒皮肤花纹,苍白,CRT 延长和周围性青紫提示皮肤灌注不良。
儿科危重症评估重点.课件
![儿科危重症评估重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e2f5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c.png)
详细描述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如肠内或肠外营养,以满足患儿的营养需求。同时,对于免疫功能 低下的患儿,可给予免疫调节剂以提高免疫力。对于疼痛或烦躁的患儿,应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措施,以减轻患 儿的痛苦和焦虑。
通气和体外膜氧合等生命支持治疗。
病例二:急性心力衰竭
总结词
急性心力衰竭是儿科危重症之一,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疾病,病情严重且进 展迅速。
详细描述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评估重点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检查。治疗上需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
根据患儿病情,可能需要行心电监测 、X线、CT等特殊检查,以进一步了 解病情。
并发症预防
预防肺部感染
预防褥疮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儿咳嗽排痰,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卧位和 衣物,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预防褥疮的 发生。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心理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儿,定期进行肢体活动 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形 成。
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 持和安慰,帮助其度过困难时期。
05
CHAPTER
儿科危重症预防与保健
儿科危重症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为儿童提供及时、全面的疫 苗接种服务,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营养与饮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保证儿童获得充足的营 养,增强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急危重症的识别和处理流程儿童篇一、危重病人异常生命体征的识别及处理流程体温异常:患儿体温持续升高达39度以上或高热不退,或退而复升或四肢厥冷,均为异常情况。
脉搏异常:心率过快过慢。
16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钟),均需报告医生。
呼吸异常:1、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转为深快,再逐渐转为浅慢,并有短暂停顿,像潮水涨落不断反复。
说明病人呼吸中枢已趋衰竭。
2、点头呼吸:病人呼吸时,头随着上下移动,并处于昏迷状态,是病人临终的信号。
3、病人连续抽吸两次,说明呼吸中枢已经衰竭。
4、病人呼吸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片刻又开始呼吸,几度反复,预示呼吸即将完全停止。
5、呼吸时只见下颌活动,预报病人濒临死亡。
6、叹息呼吸:病人在急促呼吸之中时而叹息一次,是呼吸中枢告竭的信号。
7、鼾声呼吸:病人在呼吸中,不时发出不同于正常人打鼾的阵阵粗大鼾声,是死亡的警报。
血压异常:患儿血压升高或降低→协助患儿取合适体位→通知医生→按医嘱应用降压药物→评估用药效果→作好记录。
2岁以上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2/3;1岁以内收缩压70-100mmhg,舒张压50-70mmhg;1-2岁收缩压80-112mmhg,舒张压50-80mmhg处理流程:1、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建立静脉通道。
2、保持呼吸道通畅3、合理用氧: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29%),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
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4、用药护理:(1)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5、病情观察:(1)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
(2)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
(3)尿量及粪便颜色,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4)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5)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6、时评估用药效果,并记录。
7、病情未改善及时转重症监护室治疗。
二、小儿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识别及处理程序识别:1、有疲乏软弱,四肢无力,极度口渴,多饮多尿。
2、出现酮体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时有腹痛。
3、呼吸深大,中枢神经受抑制而出现倦怠、嗜睡、头痛、全身痛、意识渐模糊,终至木僵昏迷。
4、体征:由于失水可见皮肤粘膜干燥、舌唇樱桃红色而干,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丙酮味)。
5、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当神经系统受累时有肌张力下降、反射迟钝,甚而消失,终至昏迷。
6、体温常因各种感染而升高或呈低温。
7、“三多”加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处理流程:1、发生上述情况立即知医生,积极抢救。
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液体。
3、吸氧、心电监护。
4、有谵妄、烦躁不安者每1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并记录。
5、按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瞳孔、神志、出入液量。
6、向患者家属了解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原因,帮助家属共同制定预防措施。
三、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识别及处理流程识别:1、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呼吸明显增快,超过60次/分。
不能以呼吸系统疾病解释。
2、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绀、经吸氧及镇静剂治疗仍不能缓解。
3、心率突然加快,婴儿160次/分以上,新生儿180次/分以上,不能用体温增高及呼吸困难缺氧来解释者。
4、心音低钝或出现奔马律、心脏扩大等。
5、肝脏在短时间内声速增大1.5cm质地柔软。
6、肺部罗音突然增多,可有颈静脉怒张,颜面四肢浮肿,尿少。
处理流程:1、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建立静脉通道。
2、高流量给氧,改善呼吸困难。
3、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镇静、扩血管及抗感染药物。
4、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及输液滴速。
5、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量。
6、减少用餐时的疲劳,给予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控制钠盐摄入7、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变化,每2h测一次。
8、经过治疗后病情仍未改善,及时转重症监护室治疗。
四、消化道出血的识别及处理流程识别:病人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心率加快,腹痛、呕血和便血,皮肤苍白、四肢冰冷、自述口渴等。
处理流程:及时通知医生→保持患儿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止血,输新鲜血→评估病儿的脉搏、血压、呼吸、出血量→并做好护理记录。
五、小儿呼吸心跳骤停识别及处理流程识别:突发面色青紫或苍白,意识丧失、抽搐,.瞳孔散大,.呼吸停止,心跳停止或年长儿心率<30次/分,新生儿小于80次/分,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
处理流程:建立畅通气道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行人工呼吸同时通知医生→给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复苏药物→必要时协助医生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评估患儿转归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六、小儿哮喘加重的识别及处理流程识别:(1)呼吸困难加重、呼吸明显增快,紫绀,大汗淋漓,呼气性呼吸困难(2)烦躁不安,有恐惧感面色苍白或发绀、语句不连贯静剂治疗处理流程:1、及时通知医生,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配合医生使用平喘药物。
2、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可使用镇静,输液速度不宜快,以免加重心功能不全。
3、喘息不能平卧者,应用被褥垫高背部或采用半卧位4、如症状不能缓解或加重及时转重症监护室治疗。
七、白血病性出血的识别及处理流程脑出血的识别:脑出血的早期,患者常有头痛、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烦躁不安、谵妄、失眠或嗜睡、全身出血倾向明显等。
突然出血时,常呈中风样发作,以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运动障碍和脑膜刺激征为多见。
处理流程:应马上通知医生→保持病人安静并取平卧位→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诊断明确后给予输血小板悬液及止血药物→静脉快速滴入脱水剂→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治疗效果→记录。
鼻衄的识别:是白血病最常见的出血。
轻者仅表现为鼻涕带血丝或从鼻孔滴血;重者鼻出血如涌泉,如堵住出血一侧的鼻孔,则从口中或另一侧鼻孔流出。
处理流程:患儿出现鼻衄→给予患侧局部按压或鼻部冰袋冷敷→取合适卧位→通知医生→评估出血量及部位→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如果出血量大及出血不止→协助医师请专科会诊→备好相应的辅助检查→出血止→记录。
八、血气分析值异常PO2 <60mmhg PCO2 >50mmhg PH 7.35-7.45 Na >150或<130mmol/lK <3.0或>5.5mmol/lGlU(血糖)异常按照微量血糖异常程序执行。
处理流程:通知医师→按医嘱用药或调节呼吸机参数→观察用药效果、患儿缺氧改善情况→做好记录九、应用呼吸机脱管的识别及处理识别:1、患儿突然氧饱和度下降2、口唇面色发青→潮气量下降3、听诊双肺送气音4、心率减慢处理流程: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呼吸机面罩加压无创通气→备好插管用物重新插管→妥善固定→按医嘱应用镇静药物→作好记录十、上呼吸机患儿吸痰指证及处理流程指证:气管插管上机患儿常规鼻饲前翻身拍背吸痰→压控通气压力不变,潮气量下降或容控需通气压力上升→心率增快→氧和下降→双肺听诊有痰鸣音处理流程:立即给予气道湿化、气道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心率氧饱和度→作好记录十一、肾衰患儿的早期识别识别:发现患儿少尿或6h无尿处理流程: 立即通知医师→给予饮食指导→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补液→检测尿量→定期复查肾功→与医师沟通→做好记录十二、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识别及处理流程识别:心率过快过慢。
常见的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昏严重的可发生晕厥休克心力衰竭婴儿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拒食呕吐嗜睡等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患儿常有反复发作的历史处理流程:1、及时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配合医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减轻病人焦虑,嘱其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吸氧,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3、详细准确记录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4、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和血压及时告知医生,做好详细准确的护理记录。
5、如果服用洋地黄制剂,服药前应测脉搏,若脉搏在16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钟),均需报告医生。
6、如果有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快,以免加重心功能不全。
医7、喘息不能平卧者,应用被褥垫高背部或采用半卧位8、做好年长儿的心理护理十三、重症病毒性脑炎识别:1、精神出现异常,过度兴奋或精神萎靡;频繁抽搐。
2.如发现呼吸节律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处理流程:1.惊厥发作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颈部垫柔软毛巾,使其处于伸展位,保持气道通畅;2.遵医嘱应用脱水、退热、镇静解痉剂,准确及时给药;3.立即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4.加强体温管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体温38.5 ℃时采用头部使用冰帽持续放置在患儿头部枕后。
新生儿篇一、新生儿肺出血抢救及处理流程识别:拒哺,气急,呼吸快速而不规则,半数有呼吸暂停,可见鼻翼扇动;青紫,呻吟,低体温,四肢发凉,血性泡沫痰液,重时可口鼻出血、窒息。
流程:立即通知医生→备气管插管用物,准备呼吸机→协助医生气管插管→血气分析→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各种药物→评估病人→观察病情→记录。
二、新生儿惊厥的抢救及处理流程识别:眼球偏斜、眼睑抽动、口唇颤动、有时则伴有肢体的踏车、跨步、游泳等动作。
少数呈全身性强直发作伴全身的伸展和僵硬。
处理流程:立即通知医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遵医嘱应用止惊药物→密切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效果→评估病人→认真做好护理记。
三、新生儿呛奶性窒息的应急抢救与流程识别:面色青紫,双眼上翻,全身抽动,无呼吸或呼吸不规则,心率快,心音由强变弱,肌张力消失,或发生呛奶,呕吐。
流程:立即畅通气道→清理呼吸道异物→刺激患儿→轻者发出哭声、重者通知医生处理→立即协助医师行气管插管→通过气管插管内的负压吸引→有效清除气管深部的奶汁→加压给氧→缺氧改善→拔除气管插管→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应用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温→严格交接班→认真记录。
四、新生儿重症肺炎的识别及处理流程识别:呼吸急促、呻吟、鼻翼扇动、口吐泡沫、面色青紫伴呼吸困难、反应差、体温不升或较高,吃奶量少或不吃奶。
处理流程:1.及时通知医生,迅速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遵医嘱静脉给药,严格限制入量。
2.合理用氧,改善呼吸功能,根据病情和血氧监测情况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等方法给氧。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合适体位。
4.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患儿的反应、呼吸、心率的变化,做好急救准备。
5.病情不定急转监护室。
五、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识别及处理流程:识别:意识障碍、前囟张力高、肌张力低下和抽搐尖叫、哭声直、瞳孔大小不等和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减慢或暂停等。
处理流程:1.及时通知医生,迅速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止惊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