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木的象征意义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
![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https://img.taocdn.com/s3/m/c0dac95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f.png)
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插花,与西方插花的追求几何造型不同,东方插花更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
西式插花一般指欧美各国传统的插花艺术形式,花多而色彩艳丽,多以几何图形构图插制,东西方的插画方式有什么区别呢?下面跟yjbys店铺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东方式插花分类概述东方插花的花型由三个主枝构成,因流派的不同称“主、客、使”、“天、地、人”、或是“真、善、美”。
虽然称号不同,却都表达了东方人的哲学思想。
在中华花艺中我们把最长的那枝称作“使枝”。
以“使枝”的参照,基本花型可分为:直立型、倾斜型、平出型、平铺型和倒挂型。
东方式插花的.基本花型分类直立型使枝直立而插,角度最多不超过30度。
花型平和、稳重,正式隆重的场合多用直立型。
倾斜型使枝倾斜而插,角度在30度—60度之间。
花型悠闲、秀美,随意而插的作品适用日常生活。
平出型使枝由花器口倾斜而插,角度在60度—90度之间。
花型洒脱、有强烈动感,有个性,在特别场合插做。
平铺型使枝不同与其他花型要“先立而后斜出”,而是直接依附花器器沿或水面而插。
花型平和、舒适有满足感。
倒挂型使枝由花器立出而弯曲至花器器沿以下。
花型有强烈的征讨、冒险意味,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感。
西方式插花概述西式插花一般指欧美各国传统的插花艺术形式。
花多而色彩艳丽,多以几何图形构图插制,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西式插花基本花型。
半球型这是我们见得最多的花型了吧?将花材剪成相同长度插在花泥中,形成一个半球形状。
半球型花是一个四面观的花型,柔和浪漫适用于婚礼、节日等很多场合。
三角型又分为对称三角型和不对称三角型。
在古埃及等古文明中,常作为装饰应用。
对称三角型较稳定,但都是单面观的花型,常用于墙边桌面或角落家具上。
水平型水平型花也是四面观的花型,源自古希腊时祭祀坛上用的装饰花,常用到会议桌、餐桌、演讲台上。
同半球型相似,水平型花也是四面都好看的花型,豪华富丽。
花扇型扇形花为放射性的半圆花形,豪华美丽,就像是孔雀开屏。
牡丹在中西方文化的意义
![牡丹在中西方文化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4bb3c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c.png)
牡丹在中西方文化的意义引言牡丹作为一种珍贵的花卉,自古以来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牡丹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不同文化中的美、富贵和荣耀。
本文将会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牡丹的意义和象征含义。
东方牡丹在中国,牡丹被誉为国花,被广泛地用于园林设计和艺术品制作。
牡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与富贵、高贵和美丽等概念紧密相连。
自古以来,牡丹就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
红牡丹代表着热情和吉祥,白牡丹代表着纯洁和高尚,而黄牡丹则象征着财富和富饶。
这些美丽的花朵不仅仅是园林中的点缀,更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西方牡丹牡丹也在西方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古希腊神话中,牡丹被认为是美神维纳斯的化身之一。
它被视为爱情和美丽的象征。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牡丹成为绘画和雕塑中的常见主题,代表着贵族气派和奢华的生活方式。
牡丹花繁复的花朵和华丽的色彩成为了当时艺术作品中的常见元素。
牡丹的共同象征意义不管是在中方还是西方,牡丹都有着共同的象征意义。
首先,牡丹象征着美丽和艺术的追求。
它们的绚丽色彩和华丽形状使之成为了艺术家们灵感的来源。
其次,牡丹还象征着富饶和繁荣。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们都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追求富贵和成功,而牡丹正是这种富贵和成功的化身。
最后,牡丹还象征着幸福和吉祥。
在婚礼和节庆中,人们常常会使用牡丹花来装饰场地,以祈求幸福和好运。
结论牡丹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美丽、富贵和幸福。
无论是在园林艺术、文学作品还是装饰品制作中,牡丹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充实,成为了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纽带。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牡丹都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值得我们共同传承和珍视。
枫树、柳树、橡树中西文化内涵对比详述
![枫树、柳树、橡树中西文化内涵对比详述](https://img.taocdn.com/s3/m/da179465fd0a79563d1e72b7.png)
全球最著名的16棵树之一:美国天使橡树
great oaks from little acorns grow a reed before the wind lives on, while mighty oaks do fa many strokes fell great oaks a heart of oak
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橡树在生长
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在生长, 它独自屹立着,树枝上垂着苔藓, 没有任何伴侣,它在那儿长着,进发出暗绿色的欢乐的树叶, 它的气度粗鲁,刚直,健壮,使我联想起自己, 但我惊讶于它如何能孤独屹立附近没有一个朋友而仍能 进发出欢乐的树叶,因为我明知我做不到, 于是我折下一根小枝上面带有若干叶子,并给它缠上一点苔藓, 带走了它,插在我房间里在我眼界内, 我对我亲爱的朋友们的思念并不需要提醒, (因为我相信近来我对他们的思念压倒了一切,) 但这树枝对我仍然是一个奇妙的象征,它使我想到男子气概的爱; 尽管啊,尽管这棵栎树在路易斯安那孤独屹立在一片辽阔中闪烁发光, 附近没有一个朋友一个情侣而一辈子不停地进发出欢乐的树叶, 而我明知我做不到。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去归来兮,哀江南。
——《楚辞·招魂》
清澈的江水潺潺流, 岸上有成片的枫树林。 纵目望尽千里之地, 春色多么引人伤心。 魂啊回来吧, 江南堪哀难以忘情!
枫树与悲愁 sadness, gloom, grief
三秋梅雨愁枫叶, 一夜篷舟宿苇花。
——温庭筠《西江上送渔父》
枫树与离别 separate, farewell
楚岸青枫树, 长随送远心。
11长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在生长它独自屹立着树枝上垂着苔藓没有任何伴侣它在那儿长着进发出暗绿色的欢乐的树叶它的气度粗鲁刚直健壮使我联想起自己但我惊讶于它如何能孤独屹立附近没有一个朋友而仍能进发出欢乐的树叶因为我明知我做不到于是我折下一根小枝上面带有若干叶子并给它缠上一点苔藓带走了它插在我房间里在我眼界内我对我亲爱的朋友们的思念并不需要提醒因为我相信近来我对他们的思念压倒了一切但这树枝对我仍然是一个奇妙的象征它使我想到男子气概的爱
浅析东西方插花艺术
![浅析东西方插花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d4d206667e21af45b307a8a6.png)
摘要:当今世界,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插花是世界插花艺术的主流,这两种插花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细述了东西方插花艺术在风格特点、创作理念、构图要素、插作手法及应用等方面的异同;在阐释异同点的同时,剖析了历史、文化、思想等因素在东西方插花艺术差异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就此预测了中国现代插花艺术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特点创作理念构图要素插作手法应用插花历史发展趋势和方向插花艺术就是将具有观赏价值的切花花材,根据造型艺术原理,通过摆插而表现其活力和自然美的造型艺术。
也可以说,它是以切花为主要素材,进行艺术造型的一项艺术创作活动。
1.插花艺术的范畴1.1 广义范畴凡利用切花花材进行造型,达到艺术创作或装饰效果的,都可称为插花艺术,它包括展示的花艺作品、装饰环境用的插花作品和人们礼仪活动中的各种用花形式。
1.2 狭义范畴以使用器皿来插作切花花材的摆设花。
插花有艺术插花和生活插花之别。
艺术插花在艺术创作上不但追求造型的完美,更多追求精神内涵和意境的创作,多用于花艺展中。
而生活插花在花材、花器的选择以及造型上都比较自由和随意,更多追求形式美,主要用于增添生活情趣。
2.东西方插花艺术比较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世界上的插花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多姿多彩,艺术流派众多。
然而,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
东、西方的插花形式各具特色,风格迥异。
2.1风格特点东方插花崇尚自然,讲究意境美,选材简洁;色彩淡雅;构图以三主枝为骨架,以线条式为主;将插花容器及其配件看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插花讲究造型规则;追求人工美;花材量大;色彩艳丽;构图以几何图形为主;插花容器经常被花材覆盖。
2.1.1 东方插花风格特点(1)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
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
花卉与文化不同和地区的花卉文化介绍
![花卉与文化不同和地区的花卉文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c687f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2.png)
花卉与文化不同和地区的花卉文化介绍花卉作为一种自然界中的美丽与多样性的代表,与人类的文化密不可分。
不同地区的花卉文化因地域、气候、民俗风情和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产生了独特的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不同地区的花卉文化,并探讨花卉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的花卉文化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花卉文化在这里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中国的花卉文化强调了花卉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融合。
人们常用花卉来表达自然美和美的情感,同时也赋予花卉以象征意义。
中国的名花众多,其中以牡丹、兰花、菊花等著名。
牡丹被誉为中国的国花,象征着富丽、高贵和繁荣;兰花则被称为“君子兰”,象征着高洁和高尚的品格;菊花则寓意坚贞不屈和长寿。
此外,中国的花灯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花卉文化之一。
每年农历的元宵节,人们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灯中多以花卉造型为主题,锦上添花地展现了花卉文化的魅力。
二、日本的花卉文化日本的花卉文化以精致和雅观著称,强调自然美与和谐的相融合。
花卉布置在日本的庭院、茶室和庙宇等场所,是展示自然之美和提供人们平静心灵的重要元素。
樱花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每年春季,日本人都会举办盛大的赏樱活动。
樱花的美丽和短暂性被视为人生的象征,通过欣赏樱花,日本人追求着生命的短暂但美好的价值。
此外,茶道中也融入了花卉文化的精髓。
日本人在享受茶道的过程中,会使用花饰点缀室内,以增加自然之美和艺术氛围。
花卉的选择和摆放方式都被认为是具有独特意义的艺术表达。
三、印度的花卉文化印度的花卉文化独具魅力,并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
花卉在印度被视为神圣和洁净的存在,因此它们经常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和庆典。
玫瑰花被印度人视为最喜欢和最神圣的花卉之一,被用于供奉神灵和教堂的装饰。
印度木槿花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花卉,它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和迷人的花朵形状,被赋予了爱情和美的象征意义。
印度的婚礼仪式也离不开花卉的装饰。
新娘通常戴着鲜花的花环,并将花朵插在头发上,这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区别有哪些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区别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d4e54fbb9f3f90f76c61b79.png)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区别有哪些
当今世界插花流派众多,然而,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
这两种插花风格有着较明显的区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区别,欢迎大家阅读!
西方风格插花特点:
西方风格的插花,注重色彩的渲染,强调装饰得丰茂,布置形式多为各种几何形体,表现为人工的艺术美和图案美。
它的特点有:
1.用花数量比较大,有花木繁盛之感。
一般以草木花卉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菖兰、菊花、马蹄莲和月季等。
2.形式注重几何构图,比较多的是讲究对称型的插法,有雍容华贵之态。
常见形式有半球形、椭圆形、金字塔形和扇面形等大堆头形状,亦有将切花插成高低不一的不规则变形插法。
3.色彩力求浓重艳丽创造出热烈的气氛,具有豪华富贵之气。
花色相配,较多采用一件作品几个颜色,每个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彩色的块面,因此有人称其为色块的插花;亦有将各色花混插在一起,创造五彩缤纷的效果。
东方风格插花特点:
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富含深刻的寓意。
其特点为:
1.使用的鲜花不求繁多,只需插几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造型较多的使用青枝绿叶来勾线、衬托。
常用的枝叶有银柳、十大功劳、火棘、八国金盘、棕榈和松树等。
2.形式是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和变化,崇尚自然,简洁清新。
造型构图讲究丽姿佳态,达到虽有人作,宛如天成之境。
或似幽静绝妙。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c43ff11e53a580216fcfeea.png)
中西方植物的文化差异自然界中绚丽多彩的植物历来就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自《诗经》与《楚辞》开拓了花卉入诗的先河,引花入诗、以花喻人、借花言志在我国便成为一种极普遍的文化现象,汉语中的许多植物也因而具有了极丰富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
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与历史文化的影响,对植物的情结同样悠久而强烈。
本文拟就汉英两种语言中植物的象征意义,尤其花木进行比较,探讨汉英植物文化的某些特征,从中窥知汉英文化的差异。
一、植物的象征意义东西方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差异,赋予花木的象征意义异大于同,对花木习性的观察与所产生的联想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趣与民族特性。
1.象征意义相同由于人脑的生理机制与思维能力就是相同的,再加上共同的认识规律的影响,汉英民族赋予一些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基本相同。
,如:在汉英文化中,月桂都象征着胜利与荣耀。
福建地区古越人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古希腊人也用月桂树枝编成冠冕,授予竞赛的优胜者,称为桂冠(1aureate)。
英文中win(gain)laurels指得到荣誉;rest on one’S laurels指满足已有的成绩;look to one’s laurels指小心翼翼地保持已得到的荣誉。
此外,在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英语中一些花木的喻义为汉语所接受。
如:玫瑰象征爱与美、幸福与美好,橄榄枝象征与平,均已被中国文化认同。
英文中,a bed of roses比喻愉快舒适的生活;rose-colored(玫瑰色的)象征乐观、愉快。
汉语也有“玫瑰色的梦”(美梦)、“玫瑰色的前程”(美好的前程)、“玫瑰色的眼镜”(过于乐观的眼光)等表达法。
2. 象征意义不同由于观察的角度与侧重点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一样,东西方国家对同样的花木联想到的特性与所引起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可分为三类: 第一,在一种文化中某种花木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性。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与西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区别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与西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08e327b48d7c1c709a14502.png)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与西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区别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㈠、自然之“真”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为最佳的艺术追求和表现。
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袁宏道:使观者疑花丛生于碗底方妙㈡、人文之“善”受儒家以“善”为宗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对花卉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意,意必吉祥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㈢、艺术之“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构思美和整体艺术美素材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线条造型。
布局讲求画理书法,如“画苑布置为妙” 。
色彩创意追求统一和谐,艳而不俗、雅而不淡造型上不求规则化,任由发挥,以达明示主题为度追求整体艺术美四、“圣”洁之尊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圣的,以一种崇敬的心惰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
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
以自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的艺术境界。
二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㈠、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1.起把紧:插花时,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如一株生长着的植物,以显示其自然生机。
2.表现花材自然美:如竹子的美在于其挺拔刚劲的气势,若创作中倾斜使用,就丧失了她的内涵美。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态。
㈡、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1:重视线条的应用常用木本枝条作为主要花材,运用枝条的不同线条形态表现不同的外延美与内涵美,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更富于艺术表现力。
2: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插花的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匀对称、平齐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后伸展,有所变化。
3:虚实结合,刚柔相济A.疏密有致插花材料之间不可密不透风,也不要平均间隔.要上疏下密、上散下聚。
B.浓淡适宜花色太浓时宜用浅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质太硬太重时,则宜加些轻柔的枝叶使之柔和。
C.留空白如盆景式插花,一侧布置插花,另一侧大片留下空白,使人有观赏和想像的余地。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ppt课件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96fe74bb4cf7ec4bfed053.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百合是纯洁神圣的代表。关于百合的来历众说纷 纭,最著名的就是百合是由夏娃的眼泪所化成, 在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时,夏娃流下了 悔恨的眼泪,从这些眼泪中开出了百合。
百合的名字还有着更古老的源泉,希腊人相信百 合花是天后赫拉的乳汁浇灌下生长出的,罗马人 则将百合与婚姻和家庭的守护神朱诺联系在一起 。因此百合在西方传统中又被赋予母性的光彩。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 英语系 2011 嘉阳.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在英汉语言中,以花草树木等为喻体借物言志是 常见的语言现象。今天,我们就英汉植物词语中 所蕴含的相同.不同喻义进行探讨,分析中西方植 物词汇的文化差异及大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在中国,绚丽多彩的花草树木一直是文人墨客歌 咏的对象,因此许多花木具有了丰富的联想意义 和文化内涵。 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花 木情结悠久而强烈。由于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等 的不同,两个民族对同一植物所引起的联想意义 也往往不一致,也就形成了汉英植物文化的差异 。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荷花在英语中还有忘忧果的意思,此意源于荷马 的《奥德塞》中的"吃忘忧树的人"。 传说岛上的居民只以忘忧树的果实和花为食物。 这种神奇的植物拥有魔力,谁只要吃了它,就会 忘记往事,而陷入恍恍惚惚的昏睡状态,失去回 家的动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一. 联想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汇 二. 联想意义部分不同的词汇 三. 仅在一种文化中有内涵的词汇
中西方文化差异植物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一向以君子的形象出现,并反 复运用于建筑,雕塑,文学和绘画中。宋代词人 周敦颐曾盛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荷花又被看作佛教和道教的圣物。释迦牟尼和观 音都以高居莲座的形象示人。观音手持白莲花, 指引着信徒远离尘世的纷扰,进入那开满纯洁莲 花的净土。
花木之喻体现的中西文化内涵差异中国的筷子文化内涵
![花木之喻体现的中西文化内涵差异中国的筷子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a66cc9911711cc7930b71667.png)
花木之喻体现的中西文化内涵差异中国的筷子文化内涵比喻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方法,它包括暗喻(metaphor)、明喻(siraile)等等,其作用是使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增加语言的具体性、实感性、鲜明性,可以使人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用来刻画人物,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用以写物写景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用来说明事理,可以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对中英文化差异性的探讨和研究,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
畅通有效地进行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把握两个国家的习语必须建立在对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
本文将从花木的比喻意义方面来认识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
一、花美丽的鲜花为各民族所喜爱,但各民族由于不同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背景,对鲜花的喜好也不同。
如牡丹、梅花、菊花、兰花、桂花、松柏、竹、柳等是我国传统的名花名树,从古至今一直深受汉民族的喜爱和重视。
在汉语中这些花木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最为丰富,可以说,这些花木的文化色彩最浓,最能反映汉民族文化背景。
而英语民族对汉民族所重视的花术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他们重视的是玫瑰(rose),百合(lily),雏菊(daisy),郁金香(tulip),紫罗兰(violet),栎树(oak),棕榈(paim),橄榄(olive),桂树(laurel)等。
在英语中这些花木具有特定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文化色彩最浓。
以下各举几例比较一下汉英民族对花木联想意义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
玫瑰,在英文化中有两层意思。
其一:玫瑰象征幸福和美丽。
玫瑰是英文化中最具代表的花,尤其是红玫瑰,它几乎成了爱情的代名词,英国文人为玫瑰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则是诗人彭斯的诗句:“O 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That’s newlysprung in June,”英国历史上曾发生的玫瑰战争使红白玫瑰的组合成为了皇室的徽章,并延用至今。
关于植物象征意义的研究报告
![关于植物象征意义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6df9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d.png)
关于植物象征意义的研究报告一、植物象征的历史背景植物象征意义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在古埃及,莲花象征着重生和纯洁,被视为神圣的象征。
在古希腊,橄榄树象征着和平与胜利,常常与战争女神雅典娜联系在一起。
在古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阿克巴将莲花作为皇室的象征,代表着皇权和纯洁。
二、植物象征的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中,同一种植物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尚、坚贞和纯洁;而在日本文化中,菊花则与忠诚和皇室联系在一起。
再如,玫瑰花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爱情和美丽,而在中东文化中则象征着神圣和奇迹。
三、植物象征的宗教意义植物在宗教中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
在佛教中,莲花代表着心灵的发展和解脱,常常与佛陀形象联系在一起。
在基督教中,橄榄树象征着和平和救赎,常常与耶稣基督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在伊斯兰教中,棕榈树象征着胜利和丰收,是重要的象征之一。
四、植物象征的社会意义植物在社会中也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例如,在英国,玫瑰花是国花,象征着国家的团结和荣耀。
在中国,梅花被赋予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质,常常被用来形容英雄人物。
植物的象征意义在社会中起到了凝聚力和认同感的作用。
五、植物象征的艺术表达植物象征意义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还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中。
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中经常使用植物来表达特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中国古代绘画中常常以梅花、兰花等植物来表达高洁和纯洁的美德;而在西方绘画中,向日葵常常被用来象征希望和友谊。
植物象征意义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植物本身的研究,更是对人类文化的研究。
通过研究植物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植物象征意义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植物的美丽和价值。
因此,对于植物象征意义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花在中西文化中的隐喻意义
![花在中西文化中的隐喻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c67f63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4.png)
提到花的象征意义,通常人们想到就是“花语”。
所谓的花语是指人们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表达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约定俗成的,被一定的人群公认的信息交流形式。
花语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盛行于法国皇室时期。
现代中国的花语主要是受到西方花语文化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着与之相同的含义,比如:红玫瑰象征着爱情,四叶草象征幸运,勿忘我象征永不变的心或永远的回忆,白色的菊花象征着对逝者的爱思,红色康乃馨象征祝母亲健康长寿。
但是有些时候同一种花在中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不相同的。
比如,百合花经常出现在中国的婚礼上,寓意“百年好合”,而在西方百合花会被用在葬礼之上。
除了花以外,还有一些花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象征意义。
在两种文化中,人们都将桂树与荣誉、辉煌成就、成功、胜利联系在一起。
中国古代把科举夺魁称作“折桂”,这是因为古时科举考试一般在秋季举行,恰逢桂花开放的时候,故借喻高中状元。
唐代白居易的《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中就有“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的诗句。
在中世纪的西方,当学生掌握了语法、修辞、诗歌,大学就为他戴上月桂树枝编成的头冠,以示他获得学位,这就是“桂冠”一词的来源。
后来,这个称号也被用于形容在诗歌创作上有显著成就的人,他们被称作“桂冠诗人”。
除了上述花以外,在中西方文化中,还有很多花由于受到生长环境、历史因素、风俗习惯、文学作品甚至语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具备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以物喻人、借物明志的传统,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画家用梅、兰、竹、菊四种花象征君子的清高品德。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象征高洁之士;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象征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清雅淡泊,象征谦谦君子;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象征世外隐士。
从此这四种花被并称为“四君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花象征高洁品格的例子除了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外,还有“岁寒三友”。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动植物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动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a3f40b2d192e45361066f5e6.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动植物
Cultural Diffreneces in Plants and Animals
• 英国是一个畜牧业发达的国家,人们喜欢用羊毛制物,与 此有关的成语也很多,pull the wool over someone’s eyes(掩人耳目) much cry and little wool(雷声大雨点小) to go for wool and come home shorn(偷鸡不成蚀把米)。
宗教神话的差异
风俗习惯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
经济生活的差异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
dragon龙
•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凶残”、“邪恶”、“罪孽” 的化身。《圣经》中就多次把“龙”比作引起天下大乱的 恶魔撒旦(Satan)。另外“dragon”还含有“警觉、凶 猛的看护人”之义,此义源于希腊神话,英语中还称凶暴 的女人为dragon。 • 而在汉语文化里却有着完全相反的意义。中国古代有四 种神灵动物信仰,其中之一便有龙。“龙”也象征着“华 夏儿女”,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古人称君 主为“真龙天子”,认为他们是“龙”的化身。同时, “龙”亦含有“祥和福瑞”“吉祥如意”之意。另外, “龙”还喻指“才能优异、杰出非凡的人”,如“藏龙卧 虎”。总之,“龙”在东方文化中皆是褒义。
百合的名字还有着更古老的源泉,希腊人相信百 合花是天后赫拉的乳汁浇灌下生长出的,罗马人 则将百合与婚姻和家庭的守护神朱诺联系在一起。 因此百合在西方传统中又被赋予母性的光彩。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看汉英植物词语翻译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看汉英植物词语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6e30e19581b6bd97f19ea1f.png)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看汉英植物词语翻译作者:贾玉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6期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从事翻译研究和实践必须了解两种文化。
文化的差异使得东西方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同时也会用不同的事物表示同一概念。
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词语,需要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理解、翻译,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更深层次的融合。
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差异植物词语翻译一、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是一对孪生姐妹,密不可分;没有不包含文化内容的语言,也没有脱离语言的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离不开文化。
正如美国翻译家和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所说:“对于真正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语言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
”我国的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它来推进。
”[1]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
历来有经验的译者或者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
因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2]谭载喜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
”[3]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而西方文化则向准确与具体的方向走。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的不同,翻译时也必须做等值意义转换。
[4]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
英汉民族的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对植物词语翻译也是一样,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种植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而有时为表达同一种情感或喻义会采用不同的植物作喻体。
中日花文化的异同
![中日花文化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274515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e.png)
中日花文化的异同中日两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花文化是两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两国的花文化都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着不同之处。
一、花的象征意义在中日两国的花文化中,花都扮演着一种象征意义。
在中华文化中,梅花、兰花、菊花等被赋予了高雅、君子之品的象征意义。
梅花代表坚强、清高;兰花则象征高雅、清新;而菊花则代表了忠诚、坚韧不拔。
而在日本,樱花则代表着美丽、短暂的生命和勇气,菊花则寓意着坚强、忠诚和长寿。
二、花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日两国花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花文化常表现在书法、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中。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诗中的“梅花香自苦寒来”更是将花与自然风景巧妙融合。
而在日本,花文化则常常表现在盆栽、插花等形式中。
日本的盆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将花卉种植在小盆中,使花卉更具观赏性,同时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三、花的用途在中日两国的花文化中,花的用途也各有不同。
在中国,花常被用作礼物、祭祀等用途。
在传统文化中,送花被视为一种高雅的礼仪,不仅表达了对对方的敬意,也体现了自己的品位和修养。
而在日本,花常被用于庆祝节日、祭祀、悼念等场合。
例如在日本的樱花季节,人们会举办赏花活动,庆祝春天的到来。
在日本的文化中,花也被视为一种精神食粮,可以给人以心灵上的满足。
四、花的传承和发展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日两国的不同之处。
在中国,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直非常重视,如唐代的花鸟画就是中国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日本,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一直被重视,如日本的插花艺术和盆栽艺术都是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此外,日本还有着自己的花道文化,通过花的摆放和布置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
中日两国的花文化虽然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着不同之处。
通过对两国花文化的比较,不仅可以加深对两国文化的了解,还可以更好地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植物的象征意义
![植物的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e62fb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1.png)
植物的象征意义植物是大自然的恩赐,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义。
从古至今,植物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和象征,成为了文化、宗教、艺术等领域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探讨植物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传达的重要信息。
第一部分:植物在东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1. 荷花:在东方文化中,荷花象征纯洁、高雅和清净。
它是佛教和道家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被视为追求心灵和心境的境界。
荷花还以其优雅的形态和香气被视为花草之王。
2. 梅花: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代表坚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冬季枯寒的时候,梅花依然能够在严寒中盛开,被视为傲雪寒梅、品格高尚的象征。
3. 竹子: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诗意和哲学的意义。
象征着坚守本心、不折不挠的品质。
竹子的篾细节也被用于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传递了对自然和素朴生活的崇敬。
第二部分:植物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1. 玫瑰花:玫瑰花在西方文化中被广泛视为爱情和浪漫的象征。
不同颜色的玫瑰花还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红玫瑰代表热情,白玫瑰代表纯洁,黄玫瑰代表友谊等。
2. 橄榄树:橄榄树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和平、和谐和智慧。
在希腊神话中,橄榄树是雅典女神的象征,代表智慧、科学和和平。
3. 月季花:月季花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爱情、美丽和激情。
它们的鲜艳色彩和浓郁香气让人联想到浪漫的爱情故事和甜蜜的时光。
第三部分:植物在艺术和文学中的象征意义1. 高山松柏:在中国古代绘画中,高山松柏常常被描绘为坚贞不屈的象征。
它们经受住了时间和自然的洗礼,代表了精神上的强大和长寿。
2. 向日葵:向日葵被认为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
它们的花朵总是朝向太阳,表达了对光明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3. 桃花: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用来描绘春天和爱情。
桃花的粉嫩色彩和芬芳的香味给人带来温暖和幸福的感觉,成为了描绘爱情和美好时光的重要元素。
结论:植物作为大自然的礼物,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729ad5796edb6f1afe001f16.png)
目录.
一. 联想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汇 二. 联想意义部分不同的词汇 三. 仅在一种文化中有内涵的词汇
仅仅存在于东方文化中的 梅花 的内涵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 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 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民间传说别的 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 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其中有一首 古诗是这么写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 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 骨气的花
西方含义
在西方文化中红豆是贬义的,象征着为了眼前的 微小利益牺牲重大利益。西方人对红豆的厌恶源 自圣经为了一碗红豆汤把他的长子 权卖给了他的兄弟雅各。现在人们多用一碗红豆 汤来指为了一些微小的利益而放弃更重要的东西 的人。
二 lotus 荷花 或 莲花
仅仅存在于西方文化中的 苹果 的内涵
西方人钟爱苹果,在希腊罗马神话里苹果代表着 爱情,美貌,好运等。金苹果作为礼物出现在赫 拉的婚礼上。还有许多关于爱情,阴谋和诱惑的 故事联系在一起,最著名莫过于引发了特洛伊之 战的苹果的纷争。连一向以哲学家面孔出现在我 们面前的柏拉图也写过:"我把苹果抛给你,假如 你真心爱我,就收下它,并像情愿的少女,献出 你的贞洁。"对于柏拉图来说,苹果比玫瑰更好的 表达了他的爱情。 苹果还与基督教密切相关。 虽然在《创世纪》中没有明言,但基督教徒都相 信苹果是导致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罪魁祸 首。从此,苹果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原 罪的象征。
在中国,绚丽多彩的花草树木一直是文人墨客歌 咏的对象,因此许多花木具有了丰富的联想意义 和文化内涵。 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花 木情结悠久而强烈。由于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等 的不同,两个民族对同一植物所引起的联想意义 也往往不一致,也就形成了汉英植物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b1c4b0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5.png)
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中西方花文化的差异【核心观点】●中国花文化包括花卉文学、花卉画、花卉工艺品、插花艺术、花卉食品、香花疗法等一系列可以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园艺生产落后的结果是,我们做城市绿化和景观工程的时候,有时就没法按照设计进行标准化建设●中西方花文化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用花的形式上,中国人喜欢梅兰竹菊,而西方传统中的典范之花是玫瑰●我们对花文化的研究和对花卉的相应开发还不够,这一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重视【人物简介】周武忠,中国花文化研究会会长,江苏省旅游学会会长,江苏东方景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a花草经过历史文化的浸染,早已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不懂花草,有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中国不仅是世界上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自然的花卉也就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它包括中国花卉文学、中国花卉画、中国花卉工艺品、中国插花艺术、中国花卉食品、中国香花疗法等一系列可以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为什么要谈花文化?我们喜欢花,并不表示我们就懂花.花草经过历史文化的浸染,早已被赋予了各种象征意义,不懂花草,有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举个例子,曾有个房产商给新楼盘做绿化,我一看就发现有问题,因为他在每户门前种一棵石楠树,而石楠树在江南文化区多是墓地用树,作为一般的景观树还勉强,种在家门口就不妥.什么地方什么场合栽什么花,用什么花,其实是有讲究的,类似还有寺庙普遍种的植物,一般家庭也是不种的.也许有人会说,这不算什么, 花木不就是花木吗,但是,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角度来说,研究花文化是有必要的.此外,研究花文化,还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1992年,我参观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家大型园艺公司,叫“lonestargrowers”,白宫冬季的用花就是这家公司提供的,国内到目前还没有一家园艺公司能达到它的先进程度.园艺生产落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比如我们做城市绿化和景观工程的时候,有时就没法按照设计进行标准化建设.这家公司有“色彩部”,生产各种颜色的应时鲜花,比如很普通的红色圣诞花,1992年一盆就可以卖8美元,利润是很高的.甚至连山野里的野草,这家公司也会专门栽培并做出商标,然后批量化生产,也能卖4到5美元.我特意去查了它生产的野生植物种类,其中有一些甚至在南京紫金山上也有分布.可见我们身边的植物资源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b食用花卉、药用花卉,成为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行为,并演化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学先来说说花卉食品.食花作为一种神奇而迷人的饮食文化,曾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现象在一些国家消失了,而在中国则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平民百姓家里时有鲜花食品摆上餐桌,寺院素斋中也常见鲜花的成分,这种美味佳肴甚至还进入皇宫御膳,成为宫廷菜肴的一个重要类别——花卉鲜果菜.公元前300年左右,屈原就有关于食用木兰、菊花的诗句,此后两千多年间,人民开发出了许多美味的花卉食谱,比如桂花、菊花、金银花、玫瑰花、槐花等,都是百姓熟知的食谱内容.云南地区有食用杜鹃花与白花羊蹄甲的传统,当然并非所有种类的杜鹃花都可以食用.重庆有一家花卉餐厅,所有菜肴都与鲜花有关,布局类似生态餐厅,服务员也都经过精挑细选和职业培训,营造了餐厅整体的气氛.再来看香花疗法.在中国丰富的花卉资源中,有许多种类具有多种多样的药用价值.中国人用这些药用花卉防病治病,成为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行为,并演化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医药学.香花疗法则与中医药学上以花卉入药而防病治病的途径不一样,主要是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于庭园,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密切接触,从而发挥其康复作用.香花疗法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园艺疗法”颇为相近,但有关的文学记载和应用历史比后者更为悠久.比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香花疗法中,解郁的有牡丹花、芍药花、桃花、梅花、茉莉花、兰花、桂花、紫罗兰、木芙蓉等,可适用于情绪不乐、抑郁寡欢的病人;宁神的有菊花、百合花、水仙、莲花、兰花、茉莉花等,可适用于烦躁易怒、性急、失眠等症;增智的有菊花、薄荷、茉莉花等,可使人思维敏捷,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散寒的有丁香花、梅花等,可适用于虚寒症状等.c以花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国花卉画等,是把花卉的自然美转化成了文学艺术美首先来看以花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国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不可胜数,其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咏花诗词.《诗经》中提到的花花草草,不计重复竟多达132种;《楚辞》里,屈原也描绘了大量花木香草.不过,这些都是只是以片言只语借花草比兴寄托,并无以咏花为主的篇章;直到六朝时代才出现典型的咏花之作,咏花诗这一门类才继田园诗、山水诗之后正式形成,从此历久不衰,后来更扩充到词中.历代许多诗人的咏花名篇以及他们与花的佳话和轶事被《全芳备祖》、《广群芳谱》等收藏汇集,一直流传至今.迄于清代,前人留下的咏花诗词粗略统计不下3万首.除诗词外,以花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作品也颇多名篇佳作.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剧中以花名作为唱词问答,其中《冥判》一折, 就涉及花名近40种.《聊斋志异》里也颇多花仙、花精等形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吟咏花卉最为丰富亦最为成功的当首推《红楼梦》, 曹雪芹继承借鉴了以往诗词歌赋、小说、戏剧中经常出现的花木题材,并加以发展和妙用,诸如富贵的花、清幽的花、斗寒的花、迟谢的花、结子的花、解语花、并蒂花,以及鲜花著锦、浇花葬花等情趣迥异的境界,喜则以花为戏,悲则以花志痛,把花卉的自然美转化成了文学的艺术美.再来看中国花卉画.花卉自古即是中国画有力的中心题材,无论是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还是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花卉,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不同的花卉组合具有不同的涵义,构成中国花卉画中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比如荷花与梅花组合而成的花卉吉祥图案象征“和和美美”,插在瓶中的牡丹象征“富贵平安”,这些是与汉语有关的中国花卉文化,与西方人的花文化不同.d花卉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和期望,中西方花文化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用花的形式上下面我们来看看中西方花文化的一些异同.西方人非常推崇中国花木,英国有一本园艺书,开篇说“欧洲的花园,如果没有中国的植物,特别是,如果没有中国的常绿杜鹃,就不能称之为花园”,可见中国花木在世界园艺的地位,但我们还没有把这一点好好利用起来.中西方花文化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用花的形式上.比如中西方的花园是完全不同的,以巴黎卢森堡宫门口的花园为例,除了草坪以外,四周完全用应时的花卉布置.而中国的花园喜欢利用各种自然景观来创造一个微缩的自然环境.再比如墓园规划,西方人喜欢在墓地种植名贵花卉,因为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人死后想要进天堂,墓园作为人生的归宿也一定要是一个非常美丽安详的地方,所以西方人喜欢在墓地种植中国山茶花、南天竹、中国月季、桂花等花木;而中国人的墓地往往栽植石楠树、刺柏等耐寂寞、耐干旱的植物,是因为多数中国人只在清明扫一次墓,这就要求墓地植物不需打理也能养活.要了解花卉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的程度,从艺术作品中可知一二.中国人显然喜欢梅兰竹菊;而西方传统中的典范之花是玫瑰.在西方符号学中,玫瑰是心灵、宇宙之轮的中心,以及神圣、浪漫、情爱、完美无瑕的象征,圣母玛利亚就被称为“天堂中的玫瑰”;此外玫瑰还与永生有关,罗马玫瑰节期间,人们常将玫瑰花瓣撒在死者的墓上,罗马皇帝也头戴玫瑰编成的花冠;盛开的玫瑰常用来表示凡人终有一死,红玫瑰还具有吐出的鲜血、殉难、死亡与再生的象征意义.花的语言,或者说象征意义,与花卉包括植株的形态有关.比如石榴在西方具有肉欲、生命力的象征,但在中国是多子多孙的象征.英国画家罗塞蒂在一幅作品中描绘了女神普罗塞耳皮娜手握一个咬过的石榴,她每年春天重返人间,使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中西花文化也有一些相似性.花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是美丽、春天、青春和温柔的象征,同时也常常代表纯洁、和平、思想的完美、生命的短促和天堂中的种种快乐.中西方人都喜欢将花与女性联系起来, 因此许多女孩都以花卉来命名.中国的女孩名字中常带有“桂”、“莲”、“兰”、“菊”等,而西方人则喜欢用“玫瑰”、“百合”、“紫罗兰”、“郁金香”等为女孩取名.花的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紧密联系还可以从中国花卉的名称中体现出来.君子兰、仙人掌、罗汉松、美人蕉、湘妃竹等都是以人命名的植物,中国的古人是根据传说、花卉的用途和外观来为花卉命名的,花卉被赋予了人的感情和期望.e我们对花文化的研究和对花卉的相应开发还做得不够,中国花文化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比如,玫瑰花可以泡茶、入药,还可以做成玫瑰酱,现在有专门种植玫瑰花的苗圃,但多是粗加工后把原料卖掉,如果能把花卉深加工, 市场潜力会很大.有些城市绿化大量选用不适合当地气候水土的植物,不但成活率低,而且经常需要在严冬时节给植物进行特别保温,这些都大大增加了绿化成本.再比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州花是鲁冰花,德州专门有一个部门在做鲁冰花的推广工作,一旦达到相当的影响力, 就可以充分开发潜在的效益.南京的梅花资源也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上世纪90年代,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关于灵芝的专著,灵芝是中国的,但这本书是一个加拿大人写的.后来我与书的作者在一次会议上见面,他告诉我,其实他对中国文化所知甚少,只是在中国旅行的时候了解到灵芝,回国后就开了一家关于中医养生的诊所,种植并推销灵芝产品,收入十分可观.他有两个主要的销售渠道,一个是纽约的世界癌症研究中心,另一个是东南亚地区,比如中国香港.也就是说,中国人竟然会去买加拿大生产的灵芝产品.可见研究中国花文化大有可为,中国花文化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有一种盲人花园,以纽约的“海伦·凯勒盲人花园”为例,充分考虑盲人游客具体的身体状况和独特的生理条件,突出“花香”,并培植拥有特殊形状或长有粗大叶脉的植物为主,以便失明者抚摸,同时,为了让失明者进一步了解花园里的植物,在绝大多数的花草树木旁边都立有“标示”牌,上面印着盲文.建设这种花园,有助于提升盲人的生活品质.意大利有一座专门为休闲度假而建设的花园城市cervia,以各种各样的大小花园为卖点,它只有2万左右的居民,但仅2007年就吸引了383万的过夜游客.如何让花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更多财富?对花文化的研究,我们还在路上.(本报记者吴云青根据周武忠教授4月29日在南京图书馆的讲座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自然植物的生命意象与在中外绘画中的象征意义
![自然植物的生命意象与在中外绘画中的象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82b686125c52cc58bd6be5a.png)
花 我 解 吏 情 亩 气 欺
语
敬 莽 慕 私 誉 回
忆
讯 惑
息
由
坚 幽 淡
冰
从 而使 花木草 石拓展 出超 越本身的意义 ,表现 了 文人 对时间秩 序和 生命意义 的感悟 ,成为人格胸 襟抱负的象征和 隐喻。 梅花 有 “ 凌寒 独 自开”的孤傲 ,是种 寂寞中的自足 。不与凡桃 俗 李争 春光 ,而是 雪中独开 ,幽幽冷香 袭人 。画家诗人花 中窥人 , 看到 “ 冲寂 自妍,不求识赏 ”的孤 清和 “ 疏影横 斜水 清浅 ,暗香 浮 动月黄 昏”的清 逸。不仅暗 含古代隐士 的品格 ,而且是 士大 夫的传 统 文化性格。
多样 化 。 再没有什 么题 材能像 “ 梅兰竹菊”这样 受中国人的偏爱 ,无论 文学还 是绘 画艺术 ,她们 都 受尽 厚爱。梅 兰竹菊 ,占尽 春夏秋 冬, 中国文人 以其 为 “ 四君子” 。梅高洁傲岸 ,兰幽雅空灵 ,竹虚心有节, 菊 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 一草、 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
高 远 的 目标 ,而 菊 花 最 足 以体 现 这 种人 文 性 格 。 而 纵 观 西 方 艺 术 史 ,并 没 有 哪 一 种 或 几 种 植 物 占 有 这 么 重 要 的 地位 ,作 品如此之 多,刨作 的画 家如 此广泛,经久不衰。西 方绘画 注 重 发 现 审 美 对 象 的超 验 品 性 并 将 此 与 “ ”和 “ 帝 ”联 系起 来 , 神 上 艺 术 为 宗 教 服 务 ,出 现 大 量 宗 教 题 材 绘 画 。 这 些 绘 画 主 要 以圣 经 故 事 神 话 传 说 为创 作 依 托 ,有 较 强 的叙 事性 ,所 以在 这 些 宗 教 绘 画 中 出 现 的 植 物 意 象也 多 是 有 寓 意 和 特 殊 象 征 意 义 的 。 而 中国 自春 秋 战 国后 ,形 成 了一 整 套 有 特 殊 表 达 术 语 的 古 典 美 学 ,如 : 、 韵 、 风 、 气 骨、味、神、妙等 等。绘画也注 重发现审美对 象的经验功能 ,并常 将此与具有人伦色彩 的道德伦理 联系起来 。 西 方 宗 教 文 化 传 统 ,是 有 造 物 主 的 ,人 需 遵 循 造 物 主创 造 的 世 界 。中国 的花鸟 画是抒 情 的,是对 自然 的赞 美,具有 ” 天人合 ~ ” 的共 同 生命 价 值 。 西 方人 主要 侧 重于 审 美 对 象 的外 在 形 式 属 性 , 中 国则主要侧重于审美 主体 的心理体验 方面,这也就 导致了西 方注 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花木的象征意义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自然界中绚丽多彩的花草树木历来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自《诗经》与《楚辞》开拓了花卉入诗的先河,引花人诗、以花喻人、借花言志在我国便成为一种极普遍的文化现象,汉语中的许多花木也因而具有了极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西方大多数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对花木的情结同样悠久而强烈。
本文拟就东西方中花木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探讨东西方植物文化的某些特征,从中窥知东西方文化的意蕴及差异。
一、花木的象征意义
东西方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的差异,赋予花木的象征意
义异大于同,对花木习性的观察和所产生的联想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趣和民族特性。
1、象征薏义相同
由于人脑的生理机制和思维能力是相同的,再加上共同的认识规律的影响,东西方民族赋予一些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基本相同。
如:在东西方文化中,月桂都象征着胜利和荣耀。
福建地区古越人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古希腊人也用月桂树枝编成冠冕,授予竞赛的优胜者,称为桂冠。
此外,在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西方中一些花木的喻义为东方所接受。
如:玫瑰象征爱与美、幸福与美好,橄榄枝象征和平,均己被中国文化认同。
2、象征意义不同
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侧重点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一样,东西方国家对同样的花木联想到的特性和所引起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况可分为三类:
第一,在一种文化中某种花木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性。
如:在中国松、竹、梅、兰、荷花、菊花和牡丹等的象征意义最为丰富。
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象征顽强和高洁。
梅、兰、竹、菊因高洁的品质而被称为"四君子".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清廉正直、超尘脱俗。
花中魁首牡丹国色天香,是富贵荣华的象征。
中国人对这些花木有着一种特别微妙的褒扬和情感气氛,而西方人对此却难以领略。
此外,汉语的谐音也赋予了一些花木独特的象征意义。
如:因杏与"幸"谐音,杏便象征幸福。
水仙的字面含义为"水中的仙人",由于它正好在春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成为来年走运的一个标志。
枫叶不仅能呈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而且因为“枫”与"封"谐音,故有"受封"的意思。
由于汉英文字在发音上的差异,若不懂中国文化,西方人很难理解这些花木所蕴涵的文化意味。
西方人所重视的是rose(玫瑰)、lily(百合)、tulip(郁金香)、violet(紫罗兰)、oak(栎树) 、palm(棕榈)、olive("橄榄)等。
在英语中,这些花木具有特定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文化色彩最浓。
栎树象征勇敢顽强;a heart of oak比喻刚强勇敢的人;"Oak may bend but will not break."比喻像栎树一样坚韧顽强。
棕榈象征着胜利,carry off the palm的意思是获胜、得奖; in sb.’s palm days即在某人的全盛时期;yield the palm to sb,是向某人认输。
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栎树和郁金香等西方人珍爱的花木在中国不多,对英美文化缺乏了解的中国人不可能了解它们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信息。
第二,不同文化对同样的花木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可能不完全对等,其象征意义可能部分重合,部分错位。
如:百合喻"纯洁"。
英汉语义重合。
但是,英文中lily还象征"美貌",如lilies and roses(花容月貌),as fair as a lily(美如百合)。
在汉语中百合却无法引起此种联想。
第三,有些花木在两种文化中人们联想的特征不同。
如:在汉语中,人们常以"桃李满天下"来比喻一个人门生众多。
桃也是长寿的象征,给老人祝寿便用寿桃。
而在英语俚语中,peach(桃子)则指漂亮女子、杰出的人或极好之物。
plum(李子)指"受到高度重视的事物,尤
指声望高、薪水高的轻松工作"。
在汉文化中,垂柳表示依恋。
柳与留谐音,因而古时送别友人,常折柳枝相赠,以示借别之情。
而在英文中,willow(柳)象征仁勇,weeping willow(垂柳)则表示悲哀。
在西方,送人松枝表示怜悯和同情;送人荷花则暗示爱已疏远。
二、花木的象征意义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概括起来,花木的象征意义所折射出的东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审美意趣和文化心
理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古老的中华大地和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以松、梅、竹、菊和牡丹为代表的植物文化,而西方人以玫瑰、百合和栎树为代表的植物文化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影响的结果。
例如:玫瑰的象征意义便源于希腊神话。
在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忒从海水中诞生时,她身上的泡沫变成了玫瑰。
于是,在古希腊、古罗马乃至整个欧洲,玫瑰就成了爱与美的象征。
月桂树象征胜利和荣誉也源于希腊神话,而橄榄枝的象征意义则出自(圣经·旧约)中诺亚方舟的故事。
此外,在西方国家,花还可以用来象征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
如:月桂是太阳神阿波罗(Apollo)的圣树;柏树(cypress)象征冥王普路托(Pluto);百合花象征天后朱诺(Juno);栎树"象征主神朱庇特(Jupiter).
其二,汉民族注重以花木喻人,西方人注重以花代言,这是汉英植物文化最重要的区别。
在中国,文人墨客在歌咏自然界的名花异草时,常利用花木的自然属性,赋以人格力量,掺人人文精神,使作为自然物的花木对人产生教化、启迪与审美作用。
稍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人都会意识到菊花那种"独立凌冰霜"的人格魅力。
"岁寒三友"、“四君子"的审美价值内核同样是人格魅力。
就连小草也被用来比喻平凡而有顽强生命力的小人物。
重视和追求人格美,是中国审美文化的一个特点。
西方人素有送花的习俗,人们常借送花表达感情、交流思想。
英语中的各种花木都
有特定的寓意,几种花木组合又有其特定的含义,已形成了系统的花语。
如:勿忘草(forget-me-not)表示真正的爱(true love);单瓣石竹(single pink) 表示纯洁的爱(pure love);天竺葵(geranium)表示愚昧(stupidity)。
如果友人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不妨送给他用菟丝子(mistletoe)和冬青(holly)组成的花束,以表示:"只要多动脑筋,你一定能克服困难(By foresight you'll surely surmount your difficulties)"。
因为冬青表示"多思”,,而菟丝子则有"克服困难"之意。
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融,借花木传情在我国也日趋成为时尚;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花代言并没有成为我们植物文化中的主流。
借花喻人仍是汉民族植物文化中的主流和代表。
而以花木代言则是西方人植物文化的主流和代表。
其三,汉民族以花木喻人,关注的是花木的内在气韵与人之精神品质的联系。
西方人也以花木喻人,但着意的主要是植物的外部特征与人之外貌的联系。
许多植物名称用在英语俚语中指代各色人等,既生动形象,又风趣幽默。
如:cabbage head(白菜脑袋)和pumpkin head(南瓜脑袋)均指笨蛋、傻瓜;potato(土豆)指难看的脸或头;garlic(大蒜)比喻不受欢迎的东西;tomato(西红柿)比喻人的头或美貌女子。
不难看出,这些形象的比喻着眼于本体和喻体相似的外在特征。
汉语中虽也有以植物的外在特征来比喻人,如小白菜喻清秀水灵的姑娘,小辣椒喻泼辣的人,冬瓜喻矮胖的人等,但远不及英语丰富和广泛。
在汉语中,无论是以兰花喻指清高雅洁的君子,还是借修竹讴歌高风亮节的志士,诗人和作家都着眼于花木的神质气韵与人之道德灵魂的契合。
语言既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花木在汉英文化中的不同象征意义说明东西方国家对各类花木的认识、重视有所不同,也反"映了东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思维特点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分析和比较这些方面的不同,不但会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而且会加深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
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把握语言现象无疑有助于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这是语言学习的目的所在。